运腹通经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
阴阳调理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

阴阳调理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阴阳调理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引言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常伴随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学认为,围绝经期失眠是阴阳失衡的表现,阴阳调理灸和耳穴压豆是中医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研究旨在探讨阴阳调理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为5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阴阳调理灸和耳穴压豆治疗。
观察组治疗时,在围绝经期发病的阴阳失衡基础上,运用灸法疏通经络、调整气血,配合对应的耳穴压豆治疗失眠。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的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高,情绪状况稳定,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讨论围绝经期失眠是女性中年期常见的不适症状,常与内分泌异常、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传统中医学认为,围绝经期失眠是阴阳失衡的表现。
阴阳调理灸和耳穴压豆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阴阳调理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差,提示传统中医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中具有独特优势。
结论阴阳调理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具有显著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纳入长期随访,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中医方案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阴阳调理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93临床探索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曾德容 (什邡市人民医院,四川什邡 618400)
摘要:目的:探究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心脾两
虚型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给予腹针联合头颈部推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SQI各项分值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DQI各项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OI各项分值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刺激强度小,可以做到微痛针刺,头部按摩舒适度高,两种方法联合运用可消除患者在治疗期间紧张,特别对针灸治疗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可增加其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腹针联合头部按摩治疗失眠症有其明显优势,适宜临床应用与推广。关键词:按摩治疗;心脾两虚
失眠是不能获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之“不寐”、“目不暝”、“不得卧”,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或深度的不足,轻者以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为主症,同时可伴有头晕、健忘、心悸、多梦、纳呆等症。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健康、学习和工作。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我国越来越多失眠患者,且逐渐趋向年轻化。其中临床以心脾两虚型失眠最为常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腹针结合头颈部推拿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女21例,男19例;年龄24~7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围绝经期女性所面临的睡眠问题日益突出。
睡眠剥夺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医方剂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其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经典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背景围绝经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卵巢功能减退,激素水平波动,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其中睡眠问题尤为突出。
睡眠剥夺不仅影响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调和阴阳、疏肝解郁、镇静安神等作用,对于改善围绝经期失眠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要干预措施。
首先,建立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模型,然后对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干预。
通过观察小鼠的睡眠状况、神经递质水平、脑内相关受体表达等指标,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睡眠的机制。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对相关基因和蛋白进行检测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睡眠状况改善:与模型组相比,经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干预的小鼠,其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2. 神经递质水平变化:干预后小鼠脑内5-HT、NE等神经递质水平趋于正常,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
3. 脑内相关受体表达: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手段检测发现,干预后小鼠脑内GABA-A、5-HT受体等表达上调,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调节脑内相关受体的表达。
4. 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调节围绝经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状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睡眠剥夺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药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其在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机制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生育年龄过渡到非生育年龄的阶段,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容易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其中睡眠障碍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长期睡眠剥夺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等。
因此,寻找有效的改善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一剂具有疏肝解郁、镇静安神作用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然而,其对于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机制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模型,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
首先,建立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模型,并通过行为学观察和生理指标检测评估小鼠的睡眠状况。
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灌胃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并检测相关生理指标。
最后,通过Western blo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睡眠的机制。
四、实验结果1. 行为学观察和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模型组的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表现为入睡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增多、睡眠时间缩短等。
赵瑞华教授临证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经验

2023年9月第10卷第9期September.2023,Vol.10,No.9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47 基金项目: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批中医药传承工程项目(2019);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京中医科字〔2021〕160号)作者简介:李田田(1989 06—),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E mail:836859326@qq com通信作者:赵瑞华(1959 08—),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E mail:zhaoruihua@gamyy cn赵瑞华教授临证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经验李田田1 赵瑞华2(1北京市回民医院妇科,北京,100054;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北京,100053)摘要 探析赵瑞华教授临证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经验。
赵师认为肾虚致阴阳失调为围绝经期失眠症发病之本,肝虚、肝郁为其主要因素,常兼营卫失和,临证治疗力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谨守病机,辨证施治,以燮理阴阳为主,注重调神摄眠及健康宣教。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症;燮理阴阳;经验;赵瑞华ProfessorZhaoRuihua′sExperienceinClinicalTreatmentofPerimenopausalInsomniaLITiantian1,ZHAORuihua2(1BeijingHuiminhospital,Beijing100054,China;2Guang′anmenHospital,Chinese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53,China)Abstract ExploringProfessorZhaoRuihua′sexperienceinclinicaltreatmentofperimenopausalinsomnia ProfessorZhaobelievesthatkidneydeficiencyleadingtoyinandyangimbalanceistherootcauseofthedisease,whileliverdeficiencyandliverde pressionarethemainfactors Sheoftenconcurrentlyengagesinthedisharmonyofhealthandhygiene Herclinicaltreatmentem phasizesaholisticconcept,unityofheavenandman,adherencetothepathogenesis,dialecticaltreatment,andmainlyfocusesonCoordinatingyinandyang,focusingonregulatingthemind,regulatingsleep,andhealtheducation.Keywords Perimenopausalinsomnia;CoordinatingYinYang;Experience;ZHAORuihua中图分类号:R338 63;R271 19;R27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9.017 围绝经期失眠症(PerimenopausalInsomnia,PMI)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伴随烦躁、盗汗等一系列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以睡眠失常为主的一类症状性疾病,以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早醒为主要表现[1],我国PMI的发病率近80%[2]。
吕绍光从肝郁论治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吕绍光从肝郁论治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用药规律研究引言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是指绝经期妇女因内分泌变化、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的失眠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吕绍光提出了肝郁论治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吕绍光的治疗方法进行学习总结,探讨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吕绍光肝郁论治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理论吕绍光认为,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病因主要是肝郁气滞,情志不畅,以及肝肾不足等因素所致。
肝郁气滞导致了气机不畅,痰火互结,影响了心神安宁,从而引发了失眠症状。
治疗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关键在于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平肝潜阳,养阴清热,扶正固本。
二、用药规律1. 疏肝解郁类药物疏肝解郁类药物是治疗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核心药物,其作用是疏肝解郁,平抑情绪,缓解烦躁。
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青皮、枳壳等,这些药物能够疏肝解郁,舒肝理气,有助于舒缓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2. 补肾养血类药物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多伴随肾精亏损,血液不足,因此补肾养血类药物也是治疗的关键。
常用的药物有当归、熟地黄、黄精等,这些药物能够滋补肾精,养血安神,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3. 清热祛痰类药物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常伴有痰火互结,清热祛痰类药物能够清热安神,祛除痰火,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知母、黄芪、天花粉等。
4. 安神类药物安神类药物是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能够平抑情绪,安定神志。
常用的药物有茯苓、五味子、远志等。
5. 调和配伍在用药过程中,吕绍光注重药物的配伍,以达到相互增效,互相制约的效果。
比如柴胡与青皮搭配使用,可以达到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的效果。
当归与熟地黄搭配使用,可以起到滋补肾精、养血安神的作用。
三、临床研究实例在吕绍光的临床治疗中,他经常采用上述药物进行个体化的调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进行药物组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而中医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简称“柴龙牡汤”)因其调和气血、安神定志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围绝经期女性的调理。
本研究旨在探讨柴龙牡汤对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改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柴龙牡汤在围绝经期女性调理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
然而,其对于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机制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模型,观察柴龙牡汤对其睡眠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健康成年雌性小鼠,建立围绝经期睡眠剥夺模型。
柴龙牡汤药材购自正规药店,并按照传统煎煮方法制备。
2. 实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组)、柴龙牡汤治疗组。
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和给予柴龙牡汤治疗。
通过观察各组小鼠的睡眠情况、生物化学指标及神经递质等指标,评估柴龙牡汤对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改善作用。
四、实验结果1. 睡眠情况:与模型组相比,柴龙牡汤治疗组的小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2. 生物化学指标:柴龙牡汤治疗组小鼠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神经递质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3. 神经递质: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发现柴龙牡汤治疗组小鼠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明显升高,有助于改善睡眠。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柴龙牡汤对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脑内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柴龙牡汤中的药材成分具有调和气血、安神定志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障碍。
此外,柴龙牡汤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如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等)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目的:在薄智云老师及其门下学者以及导师黄玲多年研究腹针及腹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研究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失眠症,分析探讨薄氏腹针配合灵龟八法对失眠症的中医干预作用,研究其治疗失眠症的确切疗效,研究并制定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失眠症的选穴方案和临床标准操作规范,寻找并制定一套标准规范的方法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状态,进一步丰富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方法:选择来自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腹针门诊病人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腹针+灵龟八法)及对照组(传统体针)30例。
治疗组选穴:腹针主要取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并随证加减:○1肝郁化火加上风湿点(右)、下风湿点(右),○2痰热内扰加调脾气(双大横),○3阴虚火旺加商曲(双)、气穴(双)、上风湿点(双),○4心脾两虚加天枢(双)、商曲(左)、气穴(左)、上风湿点(左)、下风湿点(左),○5心胆气虚加商曲(左)、气穴(右);灵龟八法取穴按病人每次就诊治疗的时间运用灵龟八法开穴。
对照组选穴:主穴取神门、内关、百会、安眠;随证加减:○1肝郁化火加风池、太冲、行间(行泻法),○2痰热内扰加内庭、丰隆、中脘(行泻法),○3阴虚火旺加涌泉、太冲、太溪(行平补平泻法),○4心脾两虚加三阴交、心俞、脾俞(行补法),○5心胆气虚加丘墟、心俞、胆俞(行补法)。
治疗周期1个疗程(10次),除周日休息,余连续治疗10次。
通过对比观察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前后的评分及有效率并记录分值,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最后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腹针+灵龟八法组)与对照组(传统体针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和PSQI量表、SAS量表、SDS量表评分,以及研究对象所属5种中医证型的纳入情况均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腹通经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运腹通经推拿手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用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法治疗。
治疗7次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确切,不失为一种针对失眠的绿色疗法,可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失眠;运腹通经法;围绝经期;临床研究
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种高发疾病。
本文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治疗。
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组不仅可以有效的治疗失眠,更加可以缓解患者围绝经期所产生的相应症状,肯定了运腹通经手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计划调查研究病例60例,实收68例,排除脱落病例8例,主要为汶上县中医院的患者,此次研究采集的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均为43~55岁的女性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标准
1. 2. 1 中医选入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
①以失眠为主诉,主要表现为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寐;②全部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症见潮热面红、烘热汗出、情绪激动、情志异常及头昏心悸、健忘等。
1. 2. 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CCMD-3)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制定。
①典型症状为失眠,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易醒、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一部分精神障碍症状,活动效率下降;④除外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发的症状的一部分。
1. 3 研究方法
1. 3. 1 治疗组应用运腹通经法。
①运腹法:a.运丹田法:患者仰卧,术者
位于患者一侧,以一手置于脐下三寸丹田处,以掌跟发力,围绕丹田做运推揉摩,手法以轻柔为主,以透热为度,进行操作3 min,频率为10~20次/min,达到滋养胞宫的效果。
b.运腹阴阳: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一侧,以双手手掌并置于脐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带脉循行部位做运推摩的动作,力度以轻柔为主,至局部发胀发热为度,大约操作3 min左右,频率10~20次/min,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②通经法:a.循经推腹: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一侧,以拇指指腹置于经脉循行路线之上,按照“顺推为补,逆推为泻”的原则,滋补阴经,依次顺经脉循行方向推动任脉与足少阴肾经,由脐下五寸推至肋弓下缘,推动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微微透热为度,每条经脉推动3~5遍,频率为5~10次/min,达到滋阴补肾之功效[3]。
b.点揉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一侧,以中指自上而下点揉患者各经穴位。
章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大赫,操作3 min左右,力度宜轻柔,感觉指下有塌陷感即可。
1. 3. 2 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法。
①头面部及肩部操作。
取穴: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角孙、风池、肩井等穴位。
手法:抹法、揉法、按法、拿法。
操作:a.用抹法:从印堂开始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
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6次。
b.揉法:沿眼眶周围进行治疗,往返3~4次。
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
c.从头顶开始用五指拿法,到枕骨下部转用三指拿法,配合按、拿两侧肩井。
时间约10 min。
②腹部操作。
取穴:中脘、气海、关元。
手法:摩法、按法、揉法。
操作:顺时针方向摩腹,同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
时间约5 min。
以上两组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进行治疗,皆为1次/d,每次15分钟左右,7次为1个疗程。
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③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自身症状积分变化。
无(0分):烘热汗出、烦躁易怒、腰背酸楚、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不安;轻(2分):微微汗出、轻微烦躁、自觉腰背微微发酸、面部略有泛红、偶有耳鸣、偶见心悸;中(4分):汗出明显,自觉身热、遇事心烦易怒,但可自控、腰背酸痛明显、面部可见发红,伴有潮热现象、轻微眩晕伴耳鸣、心悸时发,症状明显;重(6分):自觉烘热耐,淋漓汗出不止、遇事大怒,不能控制情绪、腰背酸痛剧烈,不能下床、面红如妆,潮热现象明显、眩晕明显,耳鸣强烈、心悸怔忡。
1. 4 疗效评定标准[4] 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失眠)判定: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 h,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76.7%。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U=2.511,P=0.015<0.05)。
见表
1。
3 讨论
3. 1 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优于对照组。
3. 2 不足与展望本临床观察缺少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因此对于睡眠的检测不够深入。
在将来的研究中,需加强对睡眠情况的微观指标检测,如采用睡眠多导仪进行观测,这样可以更加详细与直观的分析推拿对于睡眠情况的调节程度。
综上所述,采用运腹通经法可以有效的对围绝经期失眠症进行治疗,并且具有改善围绝经期患者睡眠状况的作用,还可以同时调整女性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激素分泌失衡导致的焦虑、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现象,去除患者因围绝经期症状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避免药物产生的肝肾损害以及其他疗法使患者产生的心理压力,本疗法是针对围绝经期女性所独有的一种简捷而又不失人性化的安全绿色疗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洋.运腹通经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2] 马国根.靳三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3] 颜譔修. 加味乌梅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 贾梅.应用点穴桉揉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