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

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

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

审核者:审核日期:年月日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 方法

摘要: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见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概述: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它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

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她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因此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能够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生长量测定法 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经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分钟)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概述

(一)、概述 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称作食源性疾病。导致这类疾病的微生物叫食源性致病菌。随着人们居住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人类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却在不断下降,食源性疾病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监测和检验也就越显示其重要性,常规的检验大多依靠培养目标微生物的方法来确定食品是否受到此微生物的污染,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少则2~3天,多至数周,才能确定。而现行有效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微生物检出率并可用于微生物计数、早期诊断、鉴定等方面,以做到快速、简便、准确。快速方法包括了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领域。 (二)、常见、常用的快速、简便的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如下: 1、活细胞计数的改进方法 (1)、旋转平皿计数方法 (2)、疏水性栅格滤膜法(HGMF)或等格法(isogrid method) (3)、血膜系统(Pertrifilm) (4)、酶底物技术(ColiComplete) (5)、直接外荧光滤过技术(DEFT) (6)、“即用胶”系统(SimPlate) 2、用于估计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阻抗法 (2)、A TP生物发光技术 3、其他方法 (1)、微量量热法 (2)、接触酶测定仪 (3)、放射测定法 (三)、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检方法 1、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法 2、免疫学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4、自动传导法 (四)、大肠杆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自1982年在美国被分离并命名以来,陆续发现本菌与轻度腹泻、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出血性肠炎、婴儿猝死综合症等多种人类病症密切相关,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E.coli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近年来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E.coli O157:H7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用其生化特征、免疫原性建立的方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 1、E.coli O157:H7鉴别培养基及显色培养基 2、免疫学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普通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空气、水、土壤、饲料和一些物品上,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其肠毒引起的,目前已确认的肠毒素至少有A,B,C1,C2,C3,D,E和F8个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中毒爆发事件,近年来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 举例一: 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 空气质量标准: 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 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 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 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 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2.2致病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 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 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 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 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 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表面微生物检测SOP

一.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COL洁净区(D级)、ME洁净区(D级)、万古霉素洁净区(C级)、菌种(A级、C级、D级)、QC(A级、C级、D级)、取样车(C级)等(包括五指手套和设备?设施等)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二. 检测依据: 中国GMP 、日本药局参考信息、ISO14644、EU-GMP 三. 术语: 1.静态atrest 洁净设施建造完成,生产设备就位,并按客户与供应商议定的条件运行,但无人员在场的状态。 2.动态operational 洁净设施按规定方式运行,规定数量的人员按议定方式工作的状态。 四. 测试方法 1. 表面微生物测试用培养基: (1)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也可使用市售配制好的培养基): 按照使用说明书称取适量培养基于纯化水中,加热溶化后过滤,用PH计调节pH值至适当范围(略高0.2~0.4),保证灭菌后培养基pH值为5.6±0.2,按需要分装,在121±1℃灭菌15分钟,使用前进行培养基性能确认并做空白培养。 (2)大豆酪蛋白消化物琼脂培养基:(也可使用市售配制好的培养基): 按照使用说明书称取适量培养基于纯化水中,加热溶化后过滤,用PH计调节pH值至适当范围(略高0.2~0.4),保证灭菌后培养基pH值为7.3±0.2,按需要分装,在121±1℃灭菌15分钟,使用前进行培养基性能确认并做空白培养。 2 培养基平皿的制备 将需要灭菌的培养皿置于121±1℃湿热灭菌15分钟,将培养基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培养基的注入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尽量注满整个培养基。待琼脂在室温下凝固后,在双碟上写上所检测位置的编号,将大豆酪蛋白

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洁净室(区)中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职责:质量管理部、QA检测员 内容: 1、测试方法:擦拭法 2、仪器、设备、培养基 2.1培养皿:Φ90mm×15mm 培养皿 2.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 2.3生化培养箱:必须定期对生化培养箱进行校验。 2.4自动台式灭菌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3、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 3.1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 3.2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依据下列因素确定: 3.2.1洁净区(室)的大小; 3.2.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 3.2.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3.2.4易受污染的部位。如关键功能间的门、地面、墙面、生产设备的关键部位等。 3.3不宜每次固定在同一点取样,应在取样点附近的不同位置取样,使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 4、采样量:表面微生物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5、测试状态及时间:动态测试。 6、测试 6.1依据测试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6.2将灭菌的棉签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先用注射用水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表面),并将其靠在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6.3将棉签按在取样物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约25cm2,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6.4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6.5擦拭方法如图: 6.6擦拭完成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密封,检测时,加入15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取1ml样液注入到培养平皿中,加入约15ml配置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凝固。 7、培养:取样结束后将平皿复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35℃培养72小时,并以未采样的营养琼脂平皿作对照皿。 8、菌落计数 8.1培养结束,将上述培养后的平皿取出,用肉眼直接计数,逐个点计菌落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并记录。 8.2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计数。 9、结果评定 9.1每个采样点的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通常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

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1. 微生物计量法 1.1 体积测量法 又称测菌丝浓度法,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 min)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 ℃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的污染问题也相应地备受关注。在食品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微生物污染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导致食源性疾病或环境污染甚至医院内感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导致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传统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形态检查和生化方法,其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烦琐、需要时间较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而且要有大量人员参与[1,2]。所以,迫切需要准确、省时、省力和省成本的快速检验方法。本文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及实际应用进行综述,以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1 即用型纸片法 3M公司的perrifilmTMPlate系列微生物测试片,可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霉菌和酵母计数[3]。由RCP Scientific Inc 公司开发上市的Regdigel系列,除上述项目外还有检测乳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的产品[4],这两个系列的产品与传统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好。如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检测餐具的表面,操作简便、快速、省料,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发酵法符合率高,已经被列为国标方法。使用时应正确掌握操作技术和判断标准,从而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5]。美国3M公司生产的PF(Petrifilm)试纸还加入了染色剂、显色剂,增强了菌落的目视效果,而且避免了热琼脂法不适宜受损细菌恢复的缺陷。霉菌快速检验纸片,应用于食品检验中的霉菌具有操作简便,仅需36℃培养,不需要低温设备;快速,仅需2 d就可观察结果,比现在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缩短3~5 d,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纸片法与国标法在霉菌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菌落典型,易判定。纸片荧光法利用细菌产生某些代谢酶或代谢产物的特点而建立的一种酶—底物反应法。只需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有关酶的活性,将荧光产物在365 nm紫外光下观察即可。同时纸片可高压灭菌处理,4℃保存,简化了实验准备、操作和判断[6]。但由于它们价格昂贵,限制了在基层单位的实际应用。 2 生物化学技术 2.1 PCR技术PCR技术采用体外酶促反应合成特异性DNA片段,再通过扩增产物来识别细菌。由于PCR灵敏度高,理论上可以检出一个细菌的拷贝基因,因此在细菌的检测中只需短时间增菌甚至不增菌,即可通过PCR进行筛选,节约了大量时间,但PCR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食物成分、增菌培养基成分和其他微生物DNA对Taq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阴性;操作过程要求严格,微量的外源性DNA进入PCR后可以引起无限放大产生假阳性结果,扩增过程中有一定的装配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由于以上原因,PCR技术对操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对于基层单位而言难以做到。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影响了这项技术在基层的应用。 2.2 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探针技术利用具有同源性序列的核酸单链在适当条件下互补形成稳 定的或链的原理,采用高度特异性基因片段制备基因探针来识别细菌。基 因探针的优点是减少了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所需要分析的条带数。如法国生物一梅里埃公司的 基因探针检测系统,对于分离到的单个菌落,30 min完成微生物的确证试验[7], 基因探针的缺点是不能鉴定目标菌以外的其他菌。 3 选择、鉴定用培养基法

2015版药典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题目:洁净区(室)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颁发部门:质量部 起草:日期:2015年月日修订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2015年月日生效日期:2016年月日 批准:日期:2015年月日发放份数:版次:第1版 分发部门:质量部、中心化验室 1.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3.责任:表面微生物检测员。 4.内容: 4.1基本概念: 4.1.1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4.1.2表面微生物: 4.1.3表面微生物菌落数: 规定面积的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检测的微生物的菌落数目,以个/皿表示。 4.2测试原理: 本测试方法利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收集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方法和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4.3测试方法: 4.3.1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60℃干热灭菌120min。 接触碟:一般采用φ55mm无菌接触碟。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关键词】微生物快速检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的污染问题也相应地备受关注。在食品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微生物污染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导致食源性疾病或环境污染甚至医院内感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导致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传统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形态检查和生化方法,其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烦琐、需要时间较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而且要有大量人员参与[1,2]。所以,迫切需要准确、省时、省力和省成本的快速检验方法。本文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及实际应用进行综述,以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1 即用型纸片法 3M公司的perrifilmTMPlate系列微生物测试片,可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霉菌和酵母计数[3]。由RCP Scientific Inc 公司开发上市的Regdigel系列,除上述项目外还有检测乳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的产品[4],这两个系列的产品与传统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好。如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检测餐具的表面,操作简便、快速、省料,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发酵法符合率高,已经被列为国标方法。使用时应正确掌握操作技术和判断标准,从而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5]。美国3M公司生产的PF(Petrifilm)试纸还加入了染色

剂、显色剂,增强了菌落的目视效果,而且避免了热琼脂法不适宜受损细菌恢复的缺陷。霉菌快速检验纸片,应用于食品检验中的霉菌具有操作简便,仅需36℃培养,不需要低温设备;快速,仅需2 d就可观察结果,比现在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缩短3~5 d,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纸片法与国标法在霉菌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菌落典型,易判定。纸片荧光法利用细菌产生某些代谢酶或代谢产物的特点而建立的一种酶—底物反应法。只需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有关酶的活性,将荧光产物在365 nm紫外光下观察即可。同时纸片可高压灭菌处理,4℃保存,简化了实验准备、操作和判断[6]。但由于它们价格昂贵,限制了在基层单位的实际应用。 2 生物化学技术 2.1 PCR技术 PCR技术采用体外酶促反应合成特异性DNA片段,再通过扩增产物来识别细菌。由于PCR灵敏度高,理论上可以检出一个细菌的拷贝基因,因此在细菌的检测中只需短时间增菌甚至不增菌,即可通过PCR进行筛选,节约了大量时间,但PCR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食物成分、增菌培养基成分和其他微生物DNA对Taq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阴性;操作过程要求严格,微量的外源性DNA进入PCR后可以引起无限放大产生假阳性结果,扩增过程中有一定的装配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由于以上原因,PCR技术对操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对于基层单位而言难以做到。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影响了这项技术在基层的应用。 2.2 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探针技术利用具有同源性序列的核酸单

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测定。 责任:洁净室(区)表面微生物的检测人员、化验室主任及质量部部长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标准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2.洁净区测试点选择 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2.1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 2.2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 2.3房间的用途 2.4与产品的距离 2.5 人流物流方向 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3.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 3.1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 3.2接触碟(φ55mm)50cfu/25cm2,警戒40cfu/25cm2纠偏45 cfu/25cm2。

4.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 4.1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4.2 取样: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接触约5秒钟,再盖上碟盖。 4.3 取样后,应立即用75%酒精喷洒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4.4 培养:收好的营养琼脂接触碟在30-35℃培养3天,以所有采样点的平均值加和报告最终结果。 5.偏差纠正 一旦发现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超标,可以采用以下行动进行调查和评估: 5.1 检查取样和样品的处理是否正确,包括取样人员的资质是否确认; 5.2 回顾最近一次的悬浮粒子数的检测结果; 5.3 回顾最近一次的沉降菌的检测结果; 5.4 检查人员的更衣程序是否正确; 5.5 检查清洁设备和消毒剂的质量; 5.6 查看操作员工的培训记录。 6.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趋势分析 每年应对洁净区表面微生物进行趋势分析。如果发现表面微生物有增加的趋势,应立即通知质量部,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系统进行纠正。 合格标准: 级别b浮游菌沉降碟接触碟5指手套

2015版药典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3.责任:表面微生物检测员。 4.内容: 4.1基本概念: 4.1.1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4.1.2表面微生物: 4.1.3表面微生物菌落数: 规定面积的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检测的微生物的菌落数目,以个/皿表示。 4.2测试原理: 本测试方法利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收集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方法和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

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4.3测试方法: 4.3.1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60℃干热灭菌120min。 接触碟:一般采用φ55mm无菌接触碟。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在2-8℃的坏境中存放。 4.3.2采样点选择: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 房间的用途 与产品的距离 人流物流方向 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 1.洁净区(室)的大小;

食品安全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利用新型细菌快速检测技术 有效监控食品细菌性污染 食品安全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问题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我国从案例数或人数统计角度对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资料显示,微生物性食品中毒所占的比例高达67%,而且细菌性食物中毒也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食品放心工程”。国家工商总局在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工作思路时,也将食品安全监管列为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有效监控流通领域中的食品细菌性污染,已成为“关口前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细菌与食品安全 尽管已有很多书籍和文献对食品细菌性污染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了便于在本文中对食品细菌性污染的监控进行探讨,还是先对有关概念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细菌及其主要类别 微生物是一类生物,由于体形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故称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链,即:“土壤-植物-动物-人”的每一环节,分布极广,种类极多,与人

类关系密切,起着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微生物可分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真病毒、亚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藻类)等三大类型。 细菌是一类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行二分裂法繁殖。细菌按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分弧菌和螺菌);经革兰染色法染色后,可分为革兰阳性(G+)细菌和革兰阴性(G_)细菌;按是否具有能引起机体产生疾病的性能可分为致病菌(病原菌)和非致病菌。 (二)细菌与食品安全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适应各自的环境条件而公共生活。因为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细菌在食品环境中易于生长,使食品发生了改变,反过来也会影响细菌本身。虽然正常植物和动物内部组织是无菌的,但由于获取和操作处理等过程中的污染,食品表面上常会被污染并滋生多种细菌。鉴于食品本身和微生物生态学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细菌与食品的相互作用比在空气和水中表现得更加激烈和迅速。 细菌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危害(危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致病菌的食品污染-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

生物科技行业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生物科技行业表面微生物检测方 法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和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壹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 - 1995、《HACCP 原理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 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ft口商 品检验行业标准 SN0169-92/SN0172-92/SN0170-92、ft入境检验检疫局 二 000 四年《ft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ft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 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和检测方法: 3.1空气的采样和测试方法 3.1.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 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壹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 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 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 1m;室内面积超过 30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 4 点距墙 1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 9cm) 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且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 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 5min。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送检时间不得超过 6h,若样品保存于 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 超过 24h。 3.1.2菌落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 24h, 取ft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 6h 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 养 48h 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a)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 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 5~10 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若培养皿上有 2 个或2 个之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 2 个或2 个 之上菌落计数。 3.2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和工人手表面采样和测试方法: 3.2.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 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壹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 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董志珍 秦贞奎 (天津动植物检疫局 300457) 食品中的微生物是人类许多疾病发生的根源之一。近来,食物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疾病随处可见,且平均每年发病1975万例(1),死亡4600人。这些疾病每年对食品生产及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约为5—814×104亿美元。以上数据无可辩驳地表明,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不断地对食品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筛选。 近年来,快速微生物检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60、70年代初,临床微生物学家对此项技术进行了创新,形成了食品厂快速微生物检测试剂盒,80、90年代它又取得了关键性技术进步(3)。目前,在微电子学、微机技术、滤光技术、免疫及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突破,犹如给本技术增添了燃料,使其发展更为猛烈和快速。 本文介绍一些新的快速微生物检测技术及仪器,从四个方面对各种技术进行简要的讨论并展望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 1 几种最新诊断技术和设备系统 111 疏水网格滤膜滤器(H G M F) 此网格滤膜可代替常规的平皿制作技术,它可使细菌在其上生长繁殖。一张膜含有1600个网格, H G M F具有除去抑制因子或不需要的营养素而集中微生物的特性,同时它还含有一个3—LO G计数范围仪(4)。其过程是将处理好的直径小于5微米的食物样品在网格滤器上过滤,这时靶微生物就可被网格捕获,将捕获微生物后的H G M F放于一合适琼脂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则可进行菌落计数。 112 佩特里(PETR IF I LM)系统 本系统以可用水化的营养素代替培养基。使用者将1mL 液体样品放于膜系统的中央,水化的营养素可支持微生物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便可与常规培养皿一样而进行菌落计数。本系统可进行酵母、霉菌、大肠杆菌的计数,且大肠杆菌于培养后6小时即可出现特征性菌落。 113 免疫磁珠 本技术可免除增菌培养步骤。将样品与靶微生物抗体覆盖的磁珠相混合,这样,靶微生物便可从样品材料及磁性区域内的其它微生物中分离出来。而后将磁珠放于培养基上过夜,第二天,将平皿上之菌落转移至用抗靶抗体物质处理过的塑料膜上,抗抗体与靶抗体结合而出现有颜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与主平板上的靶菌落是相对应的。在一些李氏杆菌污染的样品中,免疫磁珠的检出率为100%,而常规方法检出率则为36%。 2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依赖于抗体的形成。单克隆抗体直接针对病原菌特异性抗原部分或它们的毒性部分。因而,其发展导致各种的免疫学技术应用于食品微生物领域(5)。 酶免疫分析试验(E I A) 本试验分为同源性及异源性两类。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是异源性分析。这些试验有许多步骤,且在每两步间需要冲洗以除掉未结合的部分。本分析需要酶标记(如葡萄糖化酶)来催化反应而使无颜色的底物降解成有颜色的产物。这些产物可用肉眼观察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 “三明治”(因为抗原被包被于两抗体分子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在非竞争EL ISA中,两类抗体均过量,这两类抗体有相同的特性或它们可以与病原体的不同部位结合。将样品与包被了靶抗体的固相混合时,其中的微生物便会结合于固相表面。冲洗固相后加入标记抗体。抗原抗体反应而发 21天津畜牧兽医

车间微生物检验方法

SN/T 1897-2007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也可以用于与食品接触的设备表面的。附录A。 另有自定的 例一: 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采样方法 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于。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于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培养(略) 例二: 空气及与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 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3.1.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a) 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3.2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

检测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检测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摘要: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概述: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 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

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通常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生长量测定法: 1、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分钟)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2、称干重发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 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0C或1000C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0℃或400℃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0℃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

表面微生物监测

表面微生物监测 除了用空气微生物取样来监测生产环境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外,表面监测也可监测生产区 域表面以及设备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世。监测的方法必须考虑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基本的监测方法包括接触碟法、擦拭法以及表面冲洗法。每种提供的数据都可以用于产品质量的评价。测试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而且取样的准确性受收集和处理样品的过程影响,因此必须对取样进行培训和测试。 (1)接触碟法 接触碟容易操作而且可以定量。因此被广泛使用,适用于对平整的规则性表面进行取样监测。通常的碟子是50mm直径的,培养基充满碟子并形成圆顶,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2。培养基可以根据使用添加中和剂。取样时,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充分接触。取样后,需用蘸有70%乙醇的纱布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将取样后并做好标记的接触碟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读数,记录。 缺点:不适用于非常规表面;若培养基太湿润,菌落会连片生长导致不易计数。 (2)擦拭法 该方法通常用于对不规则表面(尤其是设备表面)进行取样。拭子通常为一根棒状物,其顶端由吸水性材料制成,拭子头在取样前应先行浸湿(通常为无菌生理氣化钠溶液或0. 1%的蛋白胨溶液约5ml),取样时,握住拭子柄,以30°角与取样表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25cm2左右(可用特定的无菌模板确定擦拭面积),然后将取样头折断放入上述溶液内,充分振荡,再用平皿涂布法或铺平板法计数。如果拭子头的材料为藻酸钙,则要用稀的盐溶液作为稀释剂(如1%柠檬酸钠溶液),这样才能让拭子头完全溶解。因擦拭取样的面积一般约为25cm2,故擦拭法也属于定量检测方法。 缺点:取样和转移技术可能会影响结果;样品处理后才能培养。 (3)表面冲洗法 该法适用于监测大面积区域内表面的微生物含菌量,包括设备轨道、储水罐等。用定量的无菌水冲洗表面,收集淋洗水,用膜过滤法来计算微生物数量。 缺点:适用性不广,需要额外的操作,取样和处理过程可能会影响结果。 D.人员卫生监测 人员是无菌生产中主要污染源。对于无菌药品的人员要求参见“4人员”。 人员卫生监测的方法与表面微生物监测方法中的接触碟法相同。 E.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环境监测用培养基的类型和培养条件取决于所选用的检测方法,但必须具有广谱性。通常,营养琼脂(NA)或大豆胰蛋白胨琼脂(TSA)培养基属于全能型培养基。此类培养基适用于多数环境微生物(包括真菌)的分离生长。但是,对专用于酵母菌分离生长的特定培养基,仍应另行选择,如玫瑰红钠琼脂、萨布罗(Sabourau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