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中国两类现代知识分子的个案比较

鲁迅与胡适:中国两类现代知识分子的个案比较
鲁迅与胡适:中国两类现代知识分子的个案比较

鲁迅与胡适:中国两类现代知识分子的个案

比较

时下的学者总是喜欢把鲁迅与胡适对立起来,以为不以此则不能体现出两人在中国现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问题的重大意义。我是不太赞同“胡适还是鲁迅”这种二元思维式的提法的。此种“非爱即恨、非友即敌、非红即黑、非左即右”的化繁为简的做法让中国的历史成了一部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的血泪史,现在依然未能从学人的心头抹影。虽然胡适与鲁迅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两种不同道路的选择,可是他们在本质却还是有许多共同点的。那么胡适与鲁迅两者之间到底相距多远呢?

在50年代的大陆的任何文化媒体与新闻媒体里,胡适一直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的毒草,一种罪恶的思想体系甚至是一切知识罪行的污染源。而在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

鲁迅的作品都是唯一可以和领袖的书同样摆上书架的。他被摆弄为文化大革命的江青式的旗手,是当时官方唯一承认的知识分子。在这两种表面截然不同而本质上都是被“玩弄”的遭遇里,他们的思想、人格是否是不可调和水火不容的呢?是否会成为他们的不同际遇的根源呢?在此,我不揣冒昧,试用我的浅薄笔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论一下胡适与鲁迅两者相距到底有多远。

宽容与不饶恕

胡适在很多人的眼中一直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楷模。

从1903年严复将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书翻译出版,到梁启超用生

动、鲜明、犀利的文笔写下《新民论》将自由意识传播于一代学人,使之成为追求民主革命的共同,从而形成一场富有影响力的思想运动。胡适是深受他们两人的影响的。(他的“适之”之笔就取自严复翻译的达尔文一书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所受的教育以及关于知识分子应当保持中立和独立的认识都在推动他走上自由主义者的道路。但是他又超越了他们,以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格标榜、批判社会政治,成为一个从思想到实践、从早期到晚期的“开风气”的自由主义者的先师。

1948年9月4日,胡适接受北平电台的邀请,作为《自由主义》的讲演,在这篇讲话,

他首先解释了自由主义“最浅显的意思是强调尊重自由,如果自由主义里没有自由,那就好像…长坂坡?里没有赵子龙,…空城计?里没有诸葛亮一样”叫不顺口。他很欣赏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渐渐养成的一种容忍异见的度量与风气。他说,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权利,这是自由主义者的最可爱慕而又最基本的一方面。所以他称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而鲁迅相信“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不过是凶手及其帮凶的策略,所以他在逝世前不久的一片文章《死》中说了“一个都不宽恕”的话。他的《故事新编》里的“复仇者”那近乎于病态的复仇愿望和决绝咒语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仍能感觉到鲁迅先生受到“复仇政治学”的影响之深。鲁迅一向不言恕道、偏爱直道,他一生骂过的人难计其数,其中许多都曾是他的同伴友人,所以他一生的朋友并不很多,但鲁迅的朋友多为深厚的挚交。胡适则交友遍天下,那时的人都喜以“我的朋友胡适之”称谓。

然而,知识分子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是不能用朋友的多少来衡量的。胡适的朋友多只能说明他的性格随和。正如鲁迅曾写过的一段话说的:“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外面竖着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还是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胡适的坦率真诚,另一方面又说明了鲁迅的多疑。他们的性格和接受的思想决定了他们的交往。包括彼此之间或和其他人之间的。

在二人的交往史上,五四运动前后两人是有比较一致的思想观点的共同主张的。例如: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道德旧礼教,提倡科学与民主。胡适要求“文学改良”,鲁迅则“遵命”作《狂人日记》等白话文小说响应。此前后两人在个人交往和学术交流上都是比较好的,对彼此的观点也多有支持和赞美之词。胡适对于鲁迅与陈源之间的激烈论战,虽然趋向陈源却没有介入论战,反而向鲁迅、周作人和陈西滢致信,居中调解。希望他们“不要互相践踏”,要向进步的方向走。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了胡适与鲁迅的不同:胡适对事对人总是采取调和容忍的态度,从困扰中找出一条路来,但是有时候这种调解和容忍是糊涂的,不辨是非的;鲁迅却如某些人垢病和误解的所谓“睚眦必报”斗争到底,但是他的论战是有原则的、为民族而非个人的、直指国民劣根性的。这是一种“大爱”,大爱背后有大宽容。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两人之间根本上的不同。为人处世的不同并不能构成他们所谓的对联合冲突,即使后来走上了由官场退向民间和从书斋走向议政的不同道路。这种所谓的“对立”的选择是构成了两人性格中的闪亮之点——一个充当了社会与政府的批评者,另一个成了政府的诤友。而且,鲁迅后来在左联受到的压迫感以及胡适在台湾受到左翼文人的攻击,其内心的焦虑与苦痛,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真切地感受到。或许,这也正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境遇的真实写照无论容忍或者不饶恕都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抵抗奴役之路,却也因此饱受身心的煎熬。

体制内外

在人生的长途中,如何面对眼前的黑暗与暴戾,如何处理与政权的关系,鲁迅与胡适作了不同的选择。

虽然鲁迅在南京政府时期曾受蔡元培(教育总长)的邀请作过教育部一个理事,但是他对官僚作风是十分反感的,以致在女师大学潮中,被教育部长章士钊以参与学潮将其免职,

从此离开了教育部。胡适刚留学回来时宣称“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可是从1922年胡适主办

的《努力》周报开始,胡适便忍不住走上了他自己所谓的“歧路”。由此可以看出,鲁迅选择了独立与政权之外作持续不懈的斗争,做政府和社会的批评者,做如林语堂刻画的“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快然于胸中”的战士。而胡适则提倡“好政府主义”,期望用“人格和能力上有为”

的好人争取人民的权利。自30年代,他基本上与独裁专制的政治代表人物为伴,且以“诤臣”

自诩。

钱理群说,鲁迅和胡适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鲁迅是体制外的,批判的立场,胡适是体制内的,补充的。鲁迅与胡适的不同选择都以自己为中心,团结了一批知识分子,对现代化进程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鲁迅的国民性“立人”为目的和中心的思想与胡适的“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实验主义思想都对当时的社会和国民产生了别人所不能替代的影响。到今天,它们从国民改造入手和从政治力量入手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两种模式,仍然为当今的

中国知识界所应用。然而,鲁迅的斗争却永远都是代表着被伤害被侮辱的人的利益,所以这斗争不是自上而下“为王前驱”的讨伐,也不是“同级斗争”,他的斗争是以人的解放为目的,以弱势者为本位的一种反抗性行为。他认为自由的政治体制(民主)必须以个人的觉醒为前提,奴隶或不自觉其为奴隶的自由主义者或者空喊口号的所谓斗士是撑不起民主体制的。胡适的谈政治,办政论刊物的根本出发点是尽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他的“斗争”的出发点是责任感使然,所以他对政治的糜烂,政府的腐败是采取温和的改良态度的,这也与他所受的现代自由主义观念有关。他接受的是杜威的思想,实质既不同于传统的自由主义,也有别于极端自由的无政府主义。他坚信反对一切阻碍思想自由的习俗与政治禁锢,反对一切只让人信奉而不许怀疑的教条主义和正统观念。这种文化批判上的激进与政治时局批评上的温和正是他的思想背离之处。

或许,不能说胡适是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但他却不能像鲁迅那样走向黑暗的深谷,与陈腐的政府决裂。虽然,他从未在统治者面前乞求恩赐,没有低下高贵的头,但是,他乃一介书生,缺乏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了解,所以一谈政治就不讨好,有时会分不清是非,将革命与反动的封建军阀等同起来;他又要求学生以学术学业为至上,做好自己的本分,保持求学时的态度。这些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对人民无形有一种误导和麻痹的作用,客观上帮了专制统治的忙。相比较之下,鲁迅的决绝的斗争精神对于专制统治的冲击,对于愚昧的国民的警醒都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和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警惕和良知。

我想,未尝不能说胡适只是掌握了一种理论工具而已!他缺乏鲁迅那种洞察秋毫的对理论和现实结合的可行性的理解。他的自由主义政论在现代中国本来就没有立足容身之地,他实际上应该出现在下一个时代,才能发挥他的最大作用。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把鲁迅和胡适对立起来,抹杀胡适的选择意义。在中国的两半社会的特殊环境中,绝大多数的自由思想知识分子在为民族、国家求生存,为个人争自由,为社会争平等的这些问题上都是一致的。无论他们走的是温和的改革主义道路,还是主张激进的革命道路,他们都是希望能够殊途同归,希望国家能富强,国民能自由平等的。胡适与鲁迅的选择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此外还有钱穆的第三条道路等等。

一百步与五十步

“五四”时期的那一代知识分子,如鲁迅、胡适、郭沫若、郁达夫、茅盾等,大多经历过新旧爱情婚姻的痛苦,他们的父母早早为他们定下了一门亲事。那个他们未曾见面也未曾说过话的女子,被父母像赠送一件礼物一样的送给了他们,被指定为与他们生活一辈子的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在这一点上,鲁迅与胡适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早年丧父,受到族人的欺凌,由于母亲盲目而伟大的爱而使他们不得不接受已有的婚姻事实。但是他们都主张和向往自由的爱情观和婚姻,只是由于性格和家庭的不同,他们对之一事实又采取了不同的“反抗方式”。

鲁迅是自由爱情的追求者。他在痛苦与无奈中接受了母亲送给他的“礼物”,即它与朱安的婚姻。但他也始终把朱安当作一件“礼物”,以礼相待。这种名存实亡的婚姻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套在他的灵魂深处,使他时刻感受到一种难以压抑的烦恼和苦闷,在礼教与情欲的边缘进行着绝望的挣扎。他曾以抄古书,校古碑打发自己的生活,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精神避难所。鲁迅没有勇气离婚,因为按绍兴旧习,女方会因为被“休”而备受歧视,后果不堪设想。他宁可陪着作一世的牺牲,也不愿伤害虽然无爱但却无辜的朱安。直到1923年10月许广平在他的眼前出现。

胡适也是自由爱情的追求者。1908年,他曾以继续求学为名逃脱了江冬秀的婚姻。但是留学期间又不断的写信信誓旦旦的重申对自己婚姻的严肃态度:“并无别娶之心”,“已认江氏之婚约为不可毁、为不必毁,为不当毁”。回国后胡适终按母亲之命,与江冬秀结婚了。

母亲的影响决定了胡适对女性的认识和选择,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与接受。胡适向往自由爱情,却在母亲的羁绊和约事中束缚了他的情感世界。胡适内心中最希望能找一位既有知识学问,又心地善良,能够理解他,爱他的女性。在他的婚后也曾热烈地追求过他的爱情,但他虽是一名诗人,却一直缺乏真正的诗人的气质。他没有诗人的那种知觉敏感。他头脑中拥有的是学问家的理性。所以他没有勇气像徐志摩一样冲破婚姻的笼牢,没有勇气像鲁迅一样勇敢地和相爱的人结合。他是能积极地支持徐志摩与陆小曼两人的结合,是能劝说张兆和答应追求者沈从文的要求,是能用学问家的理性去决断与韦莲司,曹佩声等人的爱情,与小脚太太生活在一起,保护自己的声名。

如果说,胡适只是向前迈进了五十步,那么,鲁迅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是向前迈进了一百步。在这点上,鲁迅明显地要比胡适清醒得多,坚强得多,勇敢得多。鲁迅和许广平幸福自由和谐地结合,是他们与黑暗势力奋力抗争的结果;而在胡适的情爱世界里,虽陈列着一个个女性的丽容芳姿,但他的情感生活却是酸楚的,甚至是痛苦的,不幸的。胡适说过一句话:“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或许正因为此,他有追求,有幸福,更有甚者伤心和无奈,只能退缩回来,在灵与肉的矛盾中忍受精神的折磨。

结语

写到最后,问题又浮现出来了:胡适与鲁迅,两者相距有多远呢?然而,我依然没有答案。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他们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缺一不可。或许也正如孙郁在《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中说的:“在通往真理的路上,要有尼采、叔本华、鲁迅、萨特,但也需要黑格尔、歌德、高尔基、胡适这样的人。这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当黑暗过于强大时,铲除黑暗的人,身上不免拖着黑暗的余影。中国知识界的悲哀在于这一黑暗的余影太长了。所以,无论是鲁迅的反抗,还是胡适的挣扎,都是个未完成的精神表达式。抵抗奴役的路,对他们而言,只是刚刚开始。”其实,对于我们而言,这一道路又何尝不是刚刚开始。我对他们两人的比较只不过是我为自己所作的一点努力尝试而已。答案对于我而言,非我的能力所及,也不如我的求索过程重要,我所要做的,也只不过希望自己能够从他们的身上获得一点力量免得自己沦为奴隶乃至于奴才吧!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主要讲述了鲁迅和胡适,后人对他们的议论可以说不惜笔墨,洋洋洒洒。而韩石山先生的这种比较研究,在汗牛充栋的鲁研胡研著作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初版至今六年,评论文字仍络绎不绝。当时,恐怕作者自己也未能料到。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认同基本有三点,一是材料翔实,考证有序;二是观点明确,绝不含糊;三是意犹未尽,留给读者思考空间。有这三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在当今鲁研胡研界,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这是一本比较有这里的书。 我十几年前读书,最讨厌的就是鲁迅,每次他的文章,讲解注释大过原文,字字有深意,句句是内涵,写了错字是造字有功,别字就是通假,大有奉为神明,不能增删一字甚或标点的架势。到后来,但凡鲁文出现,只要往深意里说,阅读无不得高分的。而通用的分析总是:黑暗、人性、揭露、愤恨、匕首、投枪、血淋淋、火辣辣、旗帜高举、战斗卓越。 我没读过胡适,光听了骂名,但我读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语)的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觉得写美文的人,品格哪至于那么坏,即便坏了,也不至于恶毒的人格攻击的谩骂。越发觉得鲁迅言过其实。 仅凭本书中胡适的文章,以管窥豹,胡适也是一位战士,是西方民主自由的积极宣传者,是新文化肉搏旧文化的排头兵。更难得其观点一生不变,其执着自信处,令人钦服。 作者开启了一扇门,介绍了我所不知道的事件和文章,引起了我对胡适作品的兴趣,有意思的是也改变了对鲁迅的看法,课本上的鲁迅是政府宣传部牵强附会的结果,真实世界中的鲁迅远比此丰富、丰满,有意思的多,“是个人,不是鬼也不是神”(陈独秀的意思,非原话)。 很感谢韩老师的引导,推荐大家阅读本书。

鲁迅与五四著名人物的辩论

鲁迅与五四著名人物的辩论 30年代前后的文坛,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异彩纷呈各种思想潮流互相碰撞的年代。一场关于社会、文化、变革等等的关乎民族命运的大辩论,夹杂在外国侵略者的枪炮声中本国政府压迫民众及军阀之间的征讨战中,在国破山河碎的沉沦岁月中,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而无疑地,鲁迅是这个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的顶峰人物。不管现在,抑或是将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位忧国忧民的文化先驱的功绩。青史留存,自在人心。 鲁迅与胡适 五四新文化的运动,离不开留洋博士胡适的开启之功。接受了美国民主思想的胡适,怀揣着改良中国社会之形态,回国之后,开始了他的理想之路。 或者过于沉湎于理想吧,胡适显然看轻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浸染之顽固。自信满满的胡适,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中国。而鲁迅,对中国社会种种弊病的认识有深刻而透彻的了解,知道胡适的理想按照他的做法是不现实而难以实现的。鲁迅在文字中,善意地嘲弄调侃,希望胡适能认清现实。从心理学方面的推测,胡适显然把鲁迅善意地嘲弄调侃当成了恶意的讽刺挖苦。误会由此而发生,嫌疑代替了友谊。 尽管两人有误会而互相讽刺过,但从胡适与鲁迅的文字里,可以感觉到彼此的相互推崇和佩服。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女士请求帮助,胡适当即应允。对于苏雪林女士对鲁迅的恶意攻击,胡适也持否定的态度。 历史也已经印证了鲁迅的看法,胡适的失败,不是他的失败,是社会的失败。 鲁迅与林语堂 鲁迅与林语堂,都是《语丝》阵线的同人。两人龃龉和矛盾的开端,是林语堂写的《费厄泼赖》文章里的“诃鳄鱼”章节里的“偏见”之论。 林语堂论及偏见的态度,可见他想两面端平——不伤鲁迅,也不伤他的好友们。然而看似持平之论,这种持平的本身就否定了鲁迅所有文章的论点。鲁迅温温地回击着“梅花低头问老爷”的讽刺,那也只是为自己文字辩护的着想。 林语堂和鲁迅的论战文章,其路数与陈西滢是很相近的。但却比之博大、深远得多,这可看出林语堂国学的扎实。在大节的把握上,林语堂显然也比陈西滢高妙得多。 他文字的功夫,以引《野叟爆言》讽刺鲁迅的高妙可见一斑。在那几段文字下的加点,读起来不但连贯,刺起鲁迅来却也厉害。只是可惜,他遇到的是博览群书又心思灵巧智慧无边的鲁迅!鲁迅一个反手,林语堂就知道了厉害,所以他停战了。 鲁迅与高长虹 鲁迅与高长虹论战的原因,却有些复杂,其实也简单。无外乎名誉、利益,还有牵涉到许广平女士。 看了高长虹的文字,不觉得他的文字怎么样。比起陈西滢来,高长虹也还差那么些。而胡搅蛮缠,却胜过了。鲁迅,只是碍于他没有显著的社会的恶,所以与他论战的文字也还在文字上。而象高长虹利用鲁迅为他的出版物做广告,给鲁迅“戴帽子”,影射许广平不喜欢他是因为鲁迅的横刀夺爱,这些鲁迅都忍了。 看鲁迅的回复,能够体会到他的伤心,也能够感觉到鲁迅对笔墨的“控制”。

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发布时间:2020-04-15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其他文人政客对他的评价见解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个人评价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鲁迅个人评价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

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个人评价2 在三十年代,胡适也已不再将鲁迅视为思想上、政见上的同路人 对于鲁迅的攻击,胡适鲜有回应。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11月,苏雪林致信胡适,痛斥“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胡适在回信中为鲁迅辩护:“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凡论一人,总须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信中,胡适还替鲁迅辩诬,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并非抄袭之作。⑤ 当然,胡适也未将鲁迅视为自己的同路人。苏雪林在信中自居右派,也视胡适为右派,指责鲁迅“本是个虚无主义者,他的左倾,并非出于诚意,无非借此沽名钓利罢了。但左派却偏恭维他是什么‘民族战士’,‘革命导师’,将他一生事迹,吹得天花乱坠,读了真使人胸中格格作恶。”主张“取缔鲁迅宗教宣传”。 ⑥对于苏雪林的上述指控,胡适虽不赞同(“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却也表示“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显见在左、右立场上,胡适自认为与鲁迅对立。 鲁迅个人评价3 但到1956年,胡适却又突然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然而,到1956年,胡适却忽而觉得鲁迅是自己的同路人。据学者周策纵回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一、 1.鲁迅:A、受古典文学熏陶,受中国民间艺术熏陶;B、幼年未产生从文思想,准备以“从医”为职业。C、弃医从文,要改变他们的精神——推文艺。 郭沫若:A、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对人物传记相当喜欢;B、从小就有“文学倾向”;C、“弃医从文”,富国强兵的意识,选医,五四运动波及日本留学引发压抑的文学兴趣。 G&L:虽都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但是鲁迅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比郭沫若有更痛苦的思想斗争,又在更深层、更复杂的思想内涵过渡中各方面的准备也更充分,几乎同时崛起的新文化运动中,领域不同,采用的斗争形式不同,所信奉的文艺观点不同,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接受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想的侧重点不同 鲁迅:1、对东欧弱小民族的作家作品,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较重视。2、文艺思想上,对日文艺批判家厨川白材等人的文艺观点较欣赏。3、进化论对他曾产生过长远的影响。 郭沫若:1、偏爱泰戈尔的作品,歌德、海子的诗歌和小说,俄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美诗人惠特曼的诗歌等也给他深刻的影响。2、文艺思想上,受尼采学说:论神论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2、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 鲁迅:经过较长时间阵痛的渐变后而发生质的飞跃,最后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接受马列之一之后才逐渐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3、创造化倾向创作方法不同 鲁迅:小说描写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更多的是破坏性的呐喊,贯穿着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郭沫若:《女神》等憧憬着革命思想和强烈激情,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基础。 二、两人最初的误解和隔阂 1、“处女媒婆”说 编排时鲁迅创作置于翻译之后,郭沫若提出质疑,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精加遏制。鲁迅重视翻译,认为应先翻译,才能促进中国文学创作,郭沫若尊重创作,相对看轻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发展途径不同 2、《呐喊》的评论 成仿吾全面批判《呐喊》,创作社与之矛盾产生,郭沫若在创作社。 3、半途而废的联合行动 A、同居广州,仍未曾见面。 B、鲁迅在创作社成仿吾起草的宣言上签字,政治场一致。 C、鲁迅长去创作社购书谈天。 D、鲁迅创作社从误解,对立到隔阂逐步消除 4、“革命文学”论争中笔墨相机 A、成仿吾在日本接受极“左”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影响,他认为《创造周

鲁迅与胡适

鲁迅与胡适 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古代史,都鲜有思想自由的时代,而百家争鸣的思想更是千年难得一遇,就欧洲来说,也只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而在中国,思想最为辉煌的莫过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与民国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百家之言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也给后人留下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反观90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它的划时代意义不仅仅是在思想上的,更是在文学上的。在这段历史的舞台上,一个个闪耀至今的人物粉墨登场了,是历史先成就了他们,而后他们才成就了历史。在此就不能不提到两个最为中重要的的文化战士——鲁迅与胡适。 1917年1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胡适著名的《文学改良诌议》,揭开了白话文学运动的序幕。接下来,鲁迅也以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崭露头角。这时候,胡适才二十几岁,而鲁迅已经年近四十了,要不是钱玄同坚决请出了在抄录古书中消沉度日的鲁迅,也许,一代文豪就此湮没了。 胡适的耀人之处在于他的多方面尝试与开创新局,在学术上,他是首推白话文的急先锋,中国的新诗也是自他的《尝试集》开始,在哲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上,他有《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开山的典范巨著,在小说研究上,有《红楼梦考证》等十余篇重要学术论文,开一时古典小说研究之风气,就连在禅宗史的研究上也是颇有建树。 而鲁迅的成就是思想性大于学术性的。在学术上,鲁迅只有小说史的研究颇称钱无古人,举足轻重。有人曾惋惜后来的鲁迅不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小说的创作上,而是去成就“锋如利刃”的杂文,《呐喊》,《彷徨》的内容之深刻,文学之简练至今仍没有其它小说能出其右。 两人可谓是各有千秋,然而,两人学说却在死后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鲁迅是早已热了几十年,而胡适只是在最近十几年内才重新得到了应有的评价。这个中缘由当然是由于两人的政治观点的迥异,胡适信奉的是美式的民主自由,而鲁迅后来崇尚的是俄共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旦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就往往变得是非不分。鲁迅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在文化的围剿与反围剿,突围与反突围中度过的,当年参与论战的不乏诸如成仿吾,郭沫若,钱杏邨此类的名人作家,而胡适的思想也在经历了从50年代开始持续30多年的批判运动之中重焕光彩。这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也不能不让人感到庆幸与悲哀同在。撇开两人多种身份的多种成就,单就两人的文章而言,鲁迅的文章深刻,读来激动彭湃,发人深省。胡适的文章读来通俗浅显,在细细品味中深受启迪。 常常说文如其人,在做人方面,鲁迅一生树敌太多,同时把自己自觉地陷在一个苦难,黑暗的精神世界里进行自己的民族反思与思想苦旅。而胡适则在平和中宽以待人,美名远播。鲁迅身上散发的是一个苦难的民族魂的魅力,而胡适身上焕发的则是作为个人修养之很高境界的人格魅力。鲁迅是铁骨铮铮的铜豌豆,却一生艰苦,而胡适也不乏其骨的傲然正气与坚持自我,却屡受非议。 当历史的硝烟渐渐散去的时候,事物还原了它本来的清晰面目。对于很多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好还是不好,对亦或错,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存在便是合理”,而世人在评论是非的同时,应多一点自己的主见,少一点来自别人的盲从,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绝对,给思想一点生长的土壤,而不是一味地扼杀,当《胡适全集》与《鲁迅全集》分庭抗礼的时候,文化,终于归还了本来应有的面目。

鲁迅与胡适

鲁迅与胡适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胡适,(1891.12.17—1962.2.24),徽州绩溪县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 鲁迅与胡适,在我的视野里是两个窗口,一个通向深邃冷寂的长夜,一个连着开阔、暖意的春的原野。”(孙郁) 鲁迅是闪电,胡适是阳光(邵建) 鲁迅是酒,胡适是水(傅国涌) 鲁迅的精神是药,胡适的思想是饭,……鲁迅消失了的地方,胡适便凸现出他的意义(徐迅雷) 鲁迅和胡适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同盟军(《新青年》时期)到路人(甚至是敌人)的关系。 30年代,一个是左翼领袖,一个是右翼旗帜。学术界有“挺鲁派”和“挺胡派”。 从根本上来说,鲁迅与胡适性情、身份、立场差异太大。不同的留学背景,使他们成为“英美派”和“留日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在“留日派”中鲁迅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鲁迅1902年4月进日本弘文学院,1903年发表《说镭》、《中国地质略论》等文章,表现了对科学的热情;1904年6月到仙台医学院;1906年3月退学,返回东京。 胡适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任该报编辑。1906年考入中胡适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 鲁迅学医的动机: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战争时当军医、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弃医从文”:直接原因“幻灯事件”;深层原因是对国民性的思考(其中包含梁启超影响)。 胡适学农的动机: “我的选择是根据了中国盛行的,谓中国学生需要学点有用的技艺,文学哲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个观念。但是也有一个经济的动机:农科学院当初不收学费,我心想我或许还能够把每月的学费节下一部分汇给我的母亲。” 1.对农学课程没兴趣,早年所学的知识用不上,一次关于苹果的实验,让

鲁迅的成长档案

《鲁迅的成长档案》

鲁迅与胡适 关于鲁迅,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毛泽东对他做出评价之后,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与声名更是一路上扬,即使在暗无天日的“文革”期间,鲁迅的著作也仍然可以畅通无阻,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源泉。在如此众多的言说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鲁迅故去的七十多年中,人们不断地在探索鲁迅的内心世界,但呈现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也许未必是一个真正的鲁迅。曾经写过鲁迅传记的朱正坦承,上世纪50年代写的鲁迅传记,他把所有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著作中提到鲁迅的地方,一句不落地引用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基础来发挥。其实,没有油彩的本色鲁迅,才具有更为伟大的人格魅力。 事实上,将鲁迅与胡适放在一起来讨论与思考,根本原因还在于,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选择”。与鲁迅的思想深度、毫不妥协、坚韧诸多品质相比,胡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常心态,是渐进的,理性的。正如世界有好就有坏,有前就有后,有强势就有弱势,有激进就有保守,如果把鲁迅的犀利、深刻看作激进思想的表达,那么不妨把胡适看作是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温和状态——胡适当然不保守,而且,在中国来说,保守总是不那么好的词。二人的区别,钱理群一语道破:“鲁迅是体制外的、批判的立场,胡适是体制内的、补台的”。胡适的这种温和状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可能既不讨激进派的好,也未必会被保守派认同;既为大陆所批判,也为台湾岛内所攻击。我们一直以为,以胡适与蒋介石的亲密关系,应该始终为其所重,但在1956年,国民党照样认为胡适的政治主张“完全近乎一种天真的妄想”,攻击胡适是让“人们尊崇他为自由主义的大师”。也许在一个进入平和状态的社会当中,胡适的思想才会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更自然地接受。 我以为,鲁迅与胡适实质上是不可比的。读过孙郁先生《鲁迅与胡适》,我自忖,他尽管花了那样多的笔墨比较鲁迅与胡适,但内心里也是觉得,二人实际上不可比。 我曾经读到过一位值得尊敬的文学评论家为此书撰写的评论,文字简洁、精当,结论却令人失望。他得出的鲁迅比胡适“深刻”的结论,未能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说,可能也误读了孙著。可是细想想,这种误读可能还是由于孙郁先生诱导的结果,读《鲁迅与胡适》,一个较深的印象,就是当写到鲁迅时,作者往往使用近乎诗化的文字,极力挖掘,把优长处推向极致,于缺陷处则不免优容;而写到胡适,则大多文字舒缓,肯定处肯定得恰到好处,但态度上总逃不出“尽量理解”的圈围,往直白里说,有些地方让人有怀揣难言之隐而扭扭捏捏的感觉。

林语堂与鲁迅

林语堂与鲁迅的意气之争 鲁迅先生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人,但他并不为任何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无论褒贬,大多是在借先生的尸骨来谋取某种利益。而鲁迅先生在各种话语的包装与打扮下,其本来面目还在否?是大可值得怀疑的。虽然“被围剿的鲁迅”与“被神化的鲁迅”是不一样的,但我以为这恰恰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而已。他们并没有触摸到鲁迅的真正脉搏,也许鲁迅是无法真正被阐释的灵魂,他的存在独独证明了文字书写的单薄与无力。然而为了不至于虚无化鲁迅,我们还是需要用文字来为鲁迅先生招魂,为先生筑一座文字之《坟》。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曾与鲁迅并肩战斗过的学者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其文云:“鲁迅投鞭击长流,而长流之波复兴,其影响所及,翕然有当于人心,鲁迅见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沧海之宽,起伏之机甚微,影响所及,何可较量,复何必较量?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鲁迅常谓文人写作,固不在藏诸名山,此语甚当。处今日之世,说今日之言,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情所动,纵笔书之而罄其胸中,是以使鲁迅复生于后世,目所见后世之人,耳所闻后世之事,亦必不为今日之言。鲁迅既生于今世,既说今世之言,所言有为而发,斯足矣。后世之人好其言,听之;不好其言,亦听之。或今人所好之言在此,后人所好在彼,鲁迅不能知,吾亦不能知。后

世或好其言而实厚诬鲁迅,或不好其言而实深为所动,继鲁迅而来,激成大波,是文海之波涛起伏,其机甚微,非鲁迅所能知,亦非吾所能知。但波使涛之前仆后起,循环起伏,不归沉寂,便是生命,便是长生,复奚较此波长波短耶?” 林语堂初到北京大学时,当时北大的教授已经形成两派,一派是周氏兄弟为首,另一派以胡适为代表。应该说林语堂与周氏兄弟在最初是非常好的盟友,尽管林语堂与胡适有极为相近的思想和个人情谊,但他却站在了鲁迅的旗下。1924年11月,《语丝》创刊,鲁迅和周作人做了语丝派的首领。长期撰稿人除鲁迅外,尚有周作人、林语堂、俞平伯、冯文炳、川岛等,钱玄同、胡适、顾颉刚、徐志摩、孙伏园等也在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字。这些文学界大家巨擘,支撑着《语丝》,尽管他们的思想倾向、学术风格并不一致,但他们的文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不久,1924年12月13日,以胡适为领袖的《现代评论》周刊也创刊,是一部分曾经留学欧美的大学教授创办的同人刊物,署“现代评论社”编,实际由陈源、徐志摩等编辑,现代评论社出版发行,主要撰稿人有王世杰、高一涵、胡适、陈源、徐志摩、唐有壬等,出至1928年12月29日终刊,一共出版209期,另外有三期增刊。第1进138期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印刷,此后各期由上海印刷,16开本。《现代评论》主要刊登政论、时评,同时也发表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该刊“时事短评”专栏以及其它一些文章,广泛述评国际

鲁迅与胡适思想差异_胡适简介

鲁迅与胡适思想差异_胡适简介 鲁迅与胡适两人本是没有比较性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差异,那么他们两人到底有什么思想差异呢?下面是本人为你 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鲁迅与胡适思想差异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毕业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后因为看到日本人残杀国人,觉得必须从文化上来医治民族的病,于是弃医从文,坚决的走上了从文道路。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其主将的一员。享年56岁。 胡适,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家。胡适兴趣广泛,他还涉及很多知识领域,如教育学、考据学等多种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因为积极倡导文学改革,后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核心人物之一。 鲁迅与胡适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差异以及文化追求。从学术理论上看,鲁迅能从实际出发,不断的改善自己,让自己能够清楚认识到文化改革比社会改革更重要。但胡适还是坚信自己,他认为事物的变化都是一点点积累的,只要思想改变了,社会面貌就自然会改变。而鲁迅注重启蒙思想,但同时也不轻视社会改革,他认为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事情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人也要随事情的变化不断进步。而胡适只注重启蒙思想,丢了社会改革,胡适往往从理论上出发,坚持启蒙主义。虽然两个人的思想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迅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胡适简介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家、哲学家、诗人、

学者。他是安徽绩溪人,原名叫做嗣穈,字希疆,后来改名胡适,字适之。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自由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他是我国文学成就的代表人,代表作品有《胡适文选》、《文学改良刍议》等,在1939年胡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 提名,这是一个对于文学者的肯定。后来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 胡适的父亲叫胡传,是台东直隶州知州,崇尚文学,著有《台湾纪事两种》,胡适有现在的成就也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胡适跟随父亲从小学习。所以在胡适5岁时便在安徽绩溪的私塾上学,后在其他学堂求学。在胡适接受早期的西方教育时,就有了很大的兴趣,后来又受到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影响,开始接受新思想。1915年,胡适到哥伦比亚大学进修, 并且接受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这是杜威的哲学。回国后,先后任职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兼校长,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胡适是白话文和文学改良的倡导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胡适的一生功成名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爱戴。胡适逝世后,他的墓志铭由著名学者毛子水提笔,金石家王壮也为胡适书写。2010年,我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抵达台湾后, 第一件事就是去胡适的故居参观,还去胡适墓园哀悼和前去观看胡适铜像。从这些可以看出胡适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还是十分显著的,大家对于胡适是非常尊重的。 ;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2011-05-08 13:58:34) 转载▼标签: 转载 分类: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原文地址:[转载]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作者:绿岛小夜曲 [转载]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标签: 转载 作者孙郁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

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我们多少有些尴尬。 其实撇开这一概念,我们将视线投向同一所指的内容,就会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我以为“被近代”与“被现代”这一表述似乎更能描述这100年的历史。中国的荣辱、兴衰,以及知识阶层的优劣,均可在这个话题下延伸出来。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开化和不断被推向奴役关系生成的历史。对这一悖论的深切体味者,应当说是“五四”那一代人。我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谈及过这一点。周氏兄弟对现代进程中的人的渐次丧失自我的警觉,被后一代人所证实了。但实际上,对这一历史话题最具有参照价值的,或许不是周氏兄弟两人,而是鲁迅与胡适。他们的由合而分,由近而远的不同精神选择,似乎更能说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切冲突。 鲁迅与胡适的分道扬镳始于1925年。那时鲁迅开始由官场退向民间,而胡适则由书斋走向议政之路。这种对立的选择,构成了两人性格中的闪亮之点──一个充当了社会与政府的批评者,另一位成了现存政权的诤友。但鲁迅的走向民间其实是站在了弱者的立场发言,他本身对世俗社会的厌恶,并不亚于对官场的冷视。同样的,胡适与现政权──无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其他文人政客对他的评价见解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个人评价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对于鲁迅一些个人评价摘抄范本

对于鲁迅一些个人评价摘抄范本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其他文人政客对他的评价见解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鲁迅的攻击,胡适鲜有回应。2036年20月20日,鲁迅病逝。20月,苏雪林致信胡适,痛斥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胡适在回信中为鲁迅辩护: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

选择胡适还是鲁迅

选择胡适还是鲁迅? 腾讯网大家邵建10月2日 陈独秀以造假进北大,我以为不该,便招来数百骂。端木赐香在跟帖中开玩笑,说我“也体验到了腾讯小网友们的十八般功夫”。果然,拳脚相加,让我头昏眼晕。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决定“反噬”一口。毕竟乱骂声中,也有真问题。 不妨从众骂中拣几条不是骂而是批评的跟帖来看看。 比如这条:“一个人的履历比他的才华更重要吗?蔡元培这种开放的思想是哪位校长都做不到的,你这是封建教条主义,本本框框主义牵扯出的一段似乎有力的逻辑。何为不拘一格降人才啊!”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批评中占数量最多的一种。我当然也认同龚自珍的诗,蔡元培当年也确实做过这样的事。典型如他延聘当时没有高等学历的梁漱溟进北大教哲学。这是破格,但不是造假。如果破格绝不能混同造假,那么造假可以视为破格吗。请网友自酌。 这是一位叫“唐门小锄头”的网友:“诚然造假不符合人类道德观,可是该撰稿者所发表的论点完全脱离了当初的社会实际,如果作者自己也生活在那个年代,不知道最关心的到底是北大文科学长的学历是真是假,还是我们需要怎样的曙光走出黑暗?” 我实在不明白,既然已经说“诚然”,为什么还要来“但书”。我也不知道该网友对当时的历史究竟了解有多少,在他看来北洋时代一定是黑暗无比。要不,为什么在他眼里学历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拥有假学历的人可以让历史走出黑暗。 其实,世界上最邪门的黑暗是“正午的黑暗”,它让人感受到唯独自

己光明。至于上下左右前后,无不黑暗充塞。这种黑暗最喜剧的效果是,人在赤道上,还不知什么是黑。北洋和清末一样,不是没有弊病,但它们是20世纪中国少有的自由时代。可以说,那个时代有各种自由,没有地沟油。它不需要任何一种曙光,让它走出什么黑暗。 但这条跟帖,已经浮现出一种逻辑,它在下面的跟帖中表达得更清楚。这是网友1951454649的帖子:“不能撇开历史背景单独谈造假。蔡元培给陈造假完全是为了用陈的才干推动北大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造就先进的文化人才,蔡的不唯学历论倒是今天在使用人才方面一个很好的范例。今天的造假上北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又,网友frj68的帖子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此文作者的本意不知是什么。事实上,全世界人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奉行实用主义,我想作者本人也不例外!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就连我们改革的总设计师都提倡“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当然,作为社会总体奉行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会导致道德伦丧,世风日下!” 我在前文批评过实用主义是非观,指出:“它不但混淆了是非,甚至最终泯灭是非,从而导致道德上的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现在看来,这样的批评还不够。因为这种是非观更可怕的一点还没有指出。按照以上跟帖的逻辑,为了走出黑暗,学历真假不重要。同样,目的是为国家造就人才,造假就成为正当。这种是非观说到底,就是那位网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不择手段,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词。如果我们在价值上认可,那一

《胡适还是鲁迅》的读后感

《胡适还是鲁迅》的读后感 《胡适还是鲁迅》的读后感提要:给我的感觉,整部书中,对鲁迅与胡适,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是有抑或者扬的倾向性的。这是很奇怪 更多精品方案 《胡适还是鲁迅》的读后感 鲁迅与胡适,现在俨然已经成为知识分子两条不同道路的代言人。在他们自己生前,大约是并没想到代言什么阶层或者道路的。如今,我们将他们举为代言人,无论对鲁迅还是胡适,都是强加于人的。这样的鲁迅或者胡适,不过是我们自己的鲁迅或者胡适罢了,并非真实的他们。也并不符合他们一生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和理性的精神。如果鲁迅或者胡适地下有知,大概是要莞尔的。 给我的感觉,整部书中,对鲁迅与胡适,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是有抑或者扬的倾向性的。这是很奇怪,但又是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我们历来习惯了非此即彼、非左即右,总是很难做到真正的宽容与温情的理解。对胡适与鲁迅的肯定我们不用再说,只说对他们的非难或者质疑。对鲁迅,无非就是说他被某党利用,成为专制的一面旗帜。这是很奇怪的论调。鲁迅先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无疑是极端孤独而且常常近于绝望的,一旦遇到象矍秋白那样天生具有文人气质和民主作风的共产党人,与国民党相比较之下,一时引以为知己,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值得指责的。而后来鲁迅对于周扬的反感和与已经成为某种工具的左联的分裂,也说明先生和某个党决非同路人,这也是勿庸置疑的。鲁迅先生不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也不是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诸葛亮,不可能预见到几十年以后的世界。况且,某个党在某个时期,也确实是曾经可爱过的,哪怕是伪装的可爱。不然,我们就得说,49年前后那些留在大陆的大批优秀知识分子都是既瞎又盲的低能儿。至于有人说鲁迅的文字之所以能被人利用,是因为他的文字太过晦涩,具有绍兴师爷的遗风,这就不仅是无知,而是有意的抵毁和恶意的诽谤了。 鲁迅与胡适,看似对立,但其实是做着相同的工作,如果从历史的眼光看,他们两人,构成了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精神的合力。没有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

鲁迅与胡适的恩怨情仇(随笔)

鲁迅与胡适的恩怨情仇(随笔) 鲁迅与胡适的恩怨情仇(随笔)西山守望 近段时间,系统地读了些鲁迅与胡适的文集,以及介绍两位先生的传记文章。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更深刻地感受到发生在“五四”时代两位大知识分子之间,由合到分,由近而远的两种选择,以及他们之间无比纠结的爱恨情仇。 (一) 从鲁迅的日记中看,两人交往于1918年,而真正来往于1923和1924年。这期间,两人有着比较一致的思想观点与共同主张。那就是:反对旧道德、旧礼教,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特别是在反对旧文化、倡导新文化的方面,两人亦有共识:或是胡适倡导观念,鲁迅相继发表文章,予以呼应;或是两人同时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某一问题作深入的阐发。 鲁迅倡导文学革命,注重新文学的创作实践。他在《〈自选集〉自序》一文中表述说:“我做小说,是开手于1918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鲁迅认为,文学革命实际上是对死的封建文学的革命,首先要有思想的革命,它需要胆识和勇气。而胡适倡导文学革命,则注重从理论上突破,先后写出了《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在否定旧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革命文学论述。 从《鲁迅日记》中,也可以见证两人在学术研究方面曾经的过从甚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前后,曾多次征求过胡适的意见。胡适在写作《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一书时,也曾多次向鲁迅请教。在胡适的作品中也有明确描述两人友谊的片断:两人在讨论学术问题时,从不拐弯抹角,多是正确的欣然表示认同,错误的直言相告,有疑问的也不苟同,互相商榷。 (二) 鲁迅与胡适的矛盾,始于1925年。那时的鲁迅,正由官场走向民间,而胡适,则由书斋走向议政之路。在鲁迅的文章里,也有明确记载:先是清朝末代黄帝溥仪召见胡适,而后,则是胡适与段祺瑞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互递秋波。一个成了现政权的拥护者,一个成了现政权的批评者,两种选择,使两人分道扬镳,站在了对立面上。他们以各自为中心,分别团结了一批知识分子,使寂静的知识界一时热闹起来。 鲁迅与胡适的价值选择中,所延伸的政治观点和文化隐喻也十分鲜明。从两人当时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政见的分歧:鲁迅以为中国的进化,有赖于精神的重塑,改造国民性乃知识界的重任;胡适则以智慧和潜能,贡献给权利阶层,借现政权力量,推进社会的进步,正如胡适在我的自述一文中所说:“我是一个注意政治的人。当我在大学时,政治经济的功课占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他先后主持过《每周评论》《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三个政论性周刊,表明了胡适对政治的关心。 鲁迅走向民间,其实是站在了劳苦大众的立场发言,他对官场的冷视,并不亚于对世俗社会的憎恶。此后,好恶感分明的鲁迅不再给胡适留面子,时不时地间接或公开批评胡适。矛盾公开,两人的关系也日渐冷漠、乃至交恶。 (三) 鲁迅与胡适政见分歧的时代,也是中国正处在中西方文化冲突最激烈、最血腥的时代。当时,西方文化通过军事的征服与经济的扩张在世界表现着独有的优势。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文化人自觉把文艺当作挽救中国政治危机的工具,并进而让文艺承担起挽救中国政治危机的重任。 两人在“整理国故”的争论是双方分歧中最具冲突性的一次。“整理国故”的口号,当时是北京大学旧派学生提出来的。他们成立“国故社”,扯起“昌明中国故有之学术”的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