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鲁迅人生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关于人生观1. “人生如梦,世间万象,皆是过眼云烟。
”——鲁迅2. “人生最苦者,莫若身受其害,而心无所知。
”——鲁迅3.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追求美好,追求自由。
”——鲁迅4.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鲁迅5.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探索、奋斗,直至生命的尽头。
”——鲁迅6.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追求和坚守。
”——鲁迅7. “人生的意义,在于自我完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鲁迅8.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鲁迅9.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鲁迅10.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对世界的改变。
”——鲁迅二、关于读书1.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鲁迅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3.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鲁迅4. “读书要有目的,要善于思考,要善于吸收。
”——鲁迅5.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勇敢,使人坚强。
”——鲁迅6. “读书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是一种境界。
”——鲁迅7. “读书使人博学,使人宽容,使人高尚。
”——鲁迅8. “读书可以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
”——鲁迅9. “读书可以使人明辨是非,辨别真伪。
”——鲁迅10. “读书可以使人充实心灵,丰富情感。
”——鲁迅三、关于爱情1.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也是最痛苦的事情。
”——鲁迅2. “爱情需要真诚,需要理解,需要包容。
”——鲁迅3. “爱情是人生的调味品,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鲁迅4. “爱情需要付出,需要奉献,需要坚持。
”——鲁迅5. “爱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需要用心去呵护。
”——鲁迅6.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需要珍惜。
”——鲁迅7. “爱情是人生中最强烈的情感,需要勇敢去追求。
”——鲁迅8.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愿望,需要努力去实现。
我眼中的鲁迅300字《回忆鲁迅先生》

我眼中的鲁迅300字《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让我对鲁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普通人。
在我眼中,鲁迅是一个坚韧不屈的斗士,他的笔下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温和、幽默、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关心身边的人,对朋友、家人和学生都充满了关爱。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更加敬佩鲁迅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他不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更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
他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论影响着身边的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鲁迅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依然闪耀着光芒。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教诲和精神,继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我眼中的鲁迅作文篇一鲁迅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鲁迅先生写的文章,虽然篇幅并不长,数量也不多,但篇篇都能按照着他想要表现的那个时代的生活内容去表现。
他并不追求词与句的华丽,但就像在讲故事一样,让人沉迷其中。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便是最好的证明。
文中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等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十分符合儿童的心理,将这些东西的色彩,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一读完,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然而我们在平常写的时候,有时只是注重了语言的华丽与优美,对于文章的内容细节却忽略进而忘却了。
我想你一定不知道,鲁迅先生的一生都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吧!鲁迅先生自己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曾说过:“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连著名画家陈丹青都曾向他授以高度的评价,足以说明鲁迅在美术上的巨大造诣。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段景物描写里,鲁迅先生不但写出了各种景物特有的色彩,也同时将动物、昆虫的形状融入其中。
产生了一种非凡的艺术效果,这得益于鲁迅先生对于美术的钻研。
不仅如此,就连北大庄重的校徽也是由鲁迅先生设计完成的。
在1917年,北大校长蔡元培上任第二年时,需要来设计校徽。
他直接就找到了鲁迅先生,鲁迅所设计的校徽一提交便立即被采用,一直到1949年,才重又启用,而现在的北大校徽就是在鲁迅设计的原基础上丰富而来的。
鲁迅先生对于绘画的爱好与修养反映出他对美的敏感、对美的沉湎、对美的沉醉以及对的鉴赏力。
鲁迅先生曾在《自嘲》一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一句话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疾恶如仇,愿为人民做牛做马的精神。
在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是爱国、喜爱绘画、文学底蕴浓厚、疾恶如仇、愿为人民做牛做马的一个人。
他是真正的“民族魂”!我为有把国家与人民看得如此之重的一位前辈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鲁迅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鲁迅读书笔记摘抄大全鲁迅篇1鲁迅,这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独特的观点和深邃的洞察力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在阅读鲁迅的著作时,我总是被其强烈的正义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所吸引,同时也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震撼。
而当我尝试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时,我更被他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所感动。
在《鲁迅自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于普通家庭的鲁迅,他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的关注。
他在求学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无助和痛苦。
他决定用笔作为武器,通过文学作品来揭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为民众呐喊。
从个人角度看,鲁迅的一生是充满波折和挑战的。
他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家庭的变故和社会的压力,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阅读《鲁迅自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的思想深度和人格魅力。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同时也启示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他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也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机会。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鲁迅自传》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深度,同时也启示了我们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鲁迅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1.了解鲁迅的思想背景和文化环境。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的观点和价值观。
2.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中探索鲁迅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方式。
名人对鲁迅先生评价名言

名人对鲁迅先生评价名言
1.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他的笔触带着强烈的暴力感和批判精神,并以其独特的鲜明观点和犀利的文字表达力震撼了整个中国社会。
" - 钱钟书
2. "鲁迅是一位具有深思熟虑的作家和评论家,他的笔触露出了一种罕见的直接和坦率的勇气。
他的批判精神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 - 贾平凹
3. "鲁迅的作品表达了他深深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怒。
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中的描述和人物塑造都非常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余华
4.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更传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折射。
" - 朱自清
5. "鲁迅以他的作品捍卫了人民的尊严,他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和他针对封建社会的犀利批判,给了人们希望和勇气。
" - 郭沫若。
评价鲁迅,作文

鲁迅的文章难以“不错”二字概括,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主席曾评价鲁迅“开创中国新文化的宏伟事业”,他用言传身教,引导民众思想解放。
初中时,通过《孔乙己》一故事认识鲁迅,深感其思想魅力难抗。
文革年代,艰难寻得鲁迅著作,虽难全面领会,但人物塑造动人心弦。
游走在小人物生活中的鲁迅,读来如见生活。
他笔下人物品质平实,给予读者以许多可取之处。
后来阅读力增强,更深入领会其文学艺术与思想精髓。
随着时光的流逝,知识的积淀,我对鲁迅笔下的世界越发着迷,每每翻阅他的著作都能获得新发现。
然而,我心知自己即使一读再读也难以完全领会其中深意,但他珍贵的思想依旧能深深打动我内心。
说起鲁迅,我尤其敬重他。
通过阅读他的文章,我了解到了他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之情,以及他对人性的同情之心。
从小我就记住了“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行字,通过鲁迅的笔触,我看到了他那坚如磐石的骨血。
我想,不必一个个列举鲁迅的代表作,因为他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尽管九零后零零后可能较陌生鲁迅的名著,但我强烈建议年轻人多加阅读,必定能从中获得启发,因为鲁迅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他是一代卓越的文学家,也是我始终景仰的大师,他应该获得中国人的历久弥新的尊重。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其他文人政客对他的评价见解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鲁迅个人评价1“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
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
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
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
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的读书笔记摘抄

鲁迅的读书笔记摘抄鲁迅的读书笔记摘抄篇1鲁迅先生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深刻的思考,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
而这次,我将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来谈谈我的读书心得。
在阅读《狂人日记》的过程中,我深深被鲁迅先生的文字所吸引。
他的文笔犀利、讽刺辛辣,但同时又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日记的形式,鲁迅先生巧妙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现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提到,“吃人的人吃了吃人的道理”,这令我深思。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公道和罪恶的存在,它们就像一种病毒一样,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和社会的和谐。
我认为,我们需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勇敢地站出来反对这些罪恶,为正义和公平而战。
在阅读完《狂人日记》之后,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所处的时代,更是让我们思考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社会。
我认为,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一种宝贵的经历。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和时代,也可以更好地探索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相信,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鲁迅的读书笔记摘抄篇2《药》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小说主题和思想的深入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
主人公华老栓为了给儿子小栓治肺病,不惜花高价购买人血馒头。
而小栓的病最终也没有治好,让人感到十分遗憾和无奈。
此外,小说中还有夏瑜、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各不相同,但都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发布时间:2020-04-15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文学思想家,其他文人政客对他的评价见解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个人评价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
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
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
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
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个人评价2
在三十年代,胡适也已不再将鲁迅视为思想上、政见上的同路人对于鲁迅的攻击,胡适鲜有回应。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
11月,苏雪林致信胡适,痛斥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
胡适在回信中为鲁迅辩护: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
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凡论一人,总须持平。
鲁迅自有他的长处。
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信中,胡适还替鲁迅辩诬,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并非抄袭之作。
⑤
当然,胡适也未将鲁迅视为自己的同路人。
苏雪林在信中自居右派,也视胡适为右派,指责鲁迅本是个虚无主义者,他的左倾,并非出于诚意,无非借此沽名钓利罢了。
但左派却偏恭维他是什么民族战士,革命导师,将他一生事迹,吹得天花乱坠,读了真使人胸中格格作恶。
主张取缔鲁迅宗教宣传。
⑥对于苏雪林的上述指控,胡适虽不赞同(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却也表示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
显见在左、右立场上,胡适自认为与鲁迅对立。
鲁迅个人评价3
但到1956年,胡适却又突然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然而,到1956年,胡适却忽而觉得鲁迅是自己的同路人。
据学者周策纵回忆,1956年,胡先生曾告诉我: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⑧周策纵的这段回忆,近年来已成为诸多鲁迅研究者在评价鲁迅时必然提及的材料,甚至有学者据此认定,鲁迅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如林曼叔)。
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本文不欲展开讨论。
但鲁迅当年在《论第三种人》中嘲讽胡秋原时,是丝毫见不到自由主义气息的胡秋原在1931年提出自由人的观点,认为知识分子不应局限于阶级和政党,应站在自由独立的立场上发声;允许革命文学自由存在,也要允许小资产阶级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自由存在。
鲁迅的意见截然相反:自由人也好,第三种人也罢,一定超不出阶级,其作品又岂能摆脱阶级的利害。
⑨如此偏向阶级斗争的价值观,与自由主义之间的鸿沟,恐非胡适一句鲁迅是我们的人就可以填平。
鲁迅个人评价4
其实,胡适也非是真的认为鲁迅在思想上与自己同调,是个自由主义者。
1959年,在给吴相湘的信中,胡适对陈独秀和鲁迅的思想左转,曾有如此一番非常痛心的追忆:陈独秀若不脱离北大,若不因偶然的事永离北京,他后来的思想可能不会,而中国思想与政治的演变也可能完全大不相同。
鲁迅也是如此。
他若不离开北京,可能不会演变到后来那样子,我看他一九三五年给胡风的信,很感觉他晚年很痛苦,但已无法子解放自己了。
⑩
据此信可知,胡适晚年对自己和鲁迅在思想上的左右差异,非常清楚。
他之所以在1956年说鲁迅是我们的人,重心实是落在了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这几个字上。
同年4月1日,胡适致雷震函可资佐证。
胡适说:你们在台北若找得到《鲁迅书简》,可以看看鲁迅给胡风的第四封信,就可以知道鲁迅若不死,也会斫头的!(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鲁迅对胡风倾诉自己被左联掌舵人、地下党周扬各种摆布有苦说不出)简言之,胡适看重的主要是鲁迅为自由而反抗的精神。
鲁迅个人评价5
毕生致力于开窗的胡适,理当怀念毕生致力于拆掉屋顶的鲁迅
胡适在1956年想起去世整整20xx年的鲁迅,似非偶然。
在大陆,自1954年底开始,全国范围内掀起胡适思想批判运动。
至给雷震写信谈鲁迅也会斫头时止(1956年4月1日),据胡适自己统计,大陆批判他的《红楼梦问题讨论集》,共出了三册,《胡适思想批判》,已出到了第七辑。
这十大册,已不止二百五十万字了。
在台湾,1956年的舆论环境也对胡适(本人在美国)很不利。
该年10月,《自由中国》出版给蒋介石的祝寿专刊,胡适借祝寿的名义,劝蒋介石要能够自己绝对节制自己守法守宪,约束自己的权力,做到无智、无能、无为。
结果引火烧身。
蒋经国化名周国光,撰写《向毒素思想总攻击》一书,将胡适定性为思想上的敌人,以特种指示名义秘密印发至基层单位,以策动全体党员有计划的展开行动批判胡适。
这场批判持续了大半年,也是胡适决心从美国返回台湾的一个重要原因。
胡适在1956年对鲁迅的怀念,其实可以用鲁迅1920xx年的一段演讲来解释。
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鲁迅还说,胡适当年提倡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