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蠹蛾性迷向剂使用说明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和迷向作用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和迷向作用朱虹昱;徐婧;张润志【期刊名称】《生物安全学报》【年(卷),期】2015(24)4【摘要】【背景】在中国,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经常混合发生,但有关苹果蠹蛾迷向设置对梨小食心虫影响的研究却较少。
【方法】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同时发生的果园中设置2种迷向发散器,使用三角胶粘式信息素诱捕器监测2种昆虫的发生动态,以观察苹果蠹蛾性信息素是否会对梨小食心虫产生诱捕效果或类似的迷向作用。
【结果】无论是否设置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均能诱集到梨小食心虫的雄性成虫。
在2009~2011年的田间试验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的诱集量最多能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的1.1倍,占2种诱捕器诱集总量的51.7%。
在设置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的诱集量受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影响而下降:相比无迷向设置的对照果园,同时设置2种昆虫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90.9%,梨小食心虫自身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92.4%;在仅设置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发散器的果园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87.5%,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内的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诱集总量最高下降了60.6%。
【结论与意义】苹果蠹蛾迷向发散器对于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存在“迷向”作用。
在2种害虫同时发生的情况下使用2种迷向发散器,对于2种害虫能够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Background] In China,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OFM),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and thecodling moth (CM), Cydia pomonella (L.) often occur in orchards simultaneously. However, the impacts of CM sex pheromone mating disruption dis ̄pensers on trapping OFM which infests at the same time have not been observed. [Method] In two infested orchards, mating disrup  ̄tion for CM and OFM were performed, while sticky delta traps loaded with both sex pheromones were deployed to observe whether there were trappings and similar "mating disruption" effects of CM sex pheromone onto OFM male adults. [Result] The CM sex pheromone traps attracted male OFM adults, irrespective of the type of dispensers. In field trials between 2009 and 2011, CM traps caught as many male OFM as were lured by its own pheromone. Within orchards applied CM and OFM dispensers, lured OFM de ̄creas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CM dispensers. OFM lured by CM traps mostly reduced by 90. 9%, and OFM lured by OFM traps mostly reduced by 92.4%. Within orchards only applied CM dispensers, OFM lured by CM traps mostly reduced by 87.5%, and OFM lured by its own traps mostly reduced by 60.6%.[Conclusion and significance] CM pheromone dispensers also have a"mating disruption effect" on OFM. Applying both dispensers within infested orchards coul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both pests.【总页数】7页(P320-326)【作者】朱虹昱;徐婧;张润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合成梨小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迷向作用的研究 [J], 郝宝锋;张新生;刘勇;陈湖2.香梨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 [J], 崔笑雄; 李志雄; 麻正辉; 吾不拉依木·卡那提别克; 熊仁次; 姚永生3.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防控南疆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J], 罗树凯;梁虎军;刘容;陈婧4.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防控南疆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J], 罗树凯;梁虎军;刘容;陈婧5.性迷向剂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杀虫剂中添加梨酯微胶囊防治苹果蠹蛾

在仁 果类 果 园 中 ,通 常采 用综 合方 案将 苹 果蠹 蛾 的种群 数 量控 制在 较低 的水 平 。在 生长季 ,采 用 十 二碳 二烯 醇干扰 成 虫交 配 ,将其 与 多个或 多个 类
别 的 杀虫剂 混合 喷雾 使用 。在 美 国和其 他 果树种 植 地 区 ,混用 的杀虫剂 已经 由过去 主要 使用 的有机 磷 转 变 为越来 越 多使用 替代 性类 别 品种 。在 使用 这些
世 界 农 药
・4 0・ WO r l d P e s t i c i d e s
Vb 1 . 3 5 NO . 4 Au g 2 01 3
在 杀虫剂 中添加梨酯微 胶囊 防治苹果蠹蛾
李北兴, 王凯,管磊 编译
中图分类号 :T Q 4 5 3 文献标志码 :A
幼 虫暴 露于 较 高水平 的天然 防控 环境 中 ,甚 至使 幼
虫 因饥饿 而 虚弱 。研 究表 明,梨 酯可 以刺 激成 虫产
本文 介绍 了多年 来在 多种 内吸 性杀 虫剂 中添 加
及 不 添D I I P E — M E C 对 苹 果上苹 果 蠹蛾 的防 治效 果 。另
卵 ,改 变卵 的空间分 布 ,如 离果 实远 ,亦( P E — M E C )的特 性和 释
杀 虫剂 后 ,果农 于建 立苹 果蠹 蛾 综合 防 治方案 时面 临新挑 战 , 因为这些 新 的杀 虫剂 持效 期较 短且对 苹
混用 使得 引诱 剂和 迷 向剂有 了长足 的发 展 。 已有 研
究将 梨酯 微囊 化后 制 得可 喷施 制剂 ,并 评价 其与 十 二碳 二烯 醇 混用 干扰 苹果 和核 桃 上苹 果蠹 蛾成 虫性 信 息传递 的效 果 。 研究 者最 初提 出用梨 酯 防治苹 果 蠹蛾 幼虫 时 , 将其 加 工成 可喷 施剂 型 ,这样 可延 长幼 虫在 果 实外 停 留 的时 间 ( 即钻入 果 实前 的时 间 ),进 而增 加 杀 虫 剂 的暴露 量 。在 果实 外停 留 时间 的增加 也可 能 使
常用农业果业性引诱剂

常用农业果业性引诱剂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近年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吸引田间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1.用性诱剂的优势①选择性高,每一种昆虫需要独特的配方和浓度,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对其他昆虫种则没有引诱作用。
②无抗药性问题。
③对环境安全,不产生污染,与其他防治技术有100%兼容性。
④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
2.性诱剂应用策略①在害虫发生早期,虫口密度比较低时就开始使用(即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蔬菜害虫越冬代成虫始盛期开始使用)。
②处理面积应该大于害虫的移动范围,以减少成熟雌虫再侵入而降低防治效果。
③多与其他防治方法合用,发挥综合防治的效果。
果业害虫性引诱剂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funebrana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苹小卷蛾诱芯Adoxophyes orana苹大卷蛾Choristoneura longicellana国槐小卷蛾Cydia trasias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柑橘粉蚧(进口)Planococcus citri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果蝇Fruit fly地中海实蝇(雌雄单粒)Trimedlure Lure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桃异形小卷蛾Cryptophelebia leucotreta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elebia ombrodelta 李小食心虫Cydia funeberana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 botrana暗斑螟Euzophera bigella美国李暗斑螟Euzophera semifuneralis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香梨优斑螟Euzopherapyriella Yang农业害虫性引诱剂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红棉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蓟马Thrips tabaci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跳甲Flea beetle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豆野螟Maruca vitrata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向日葵斑螟Homoeosoma nebulella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淡剑袭夜蛾Spodoptera depravata小绿叶蝉引诱剂茶尺蠖引诱剂。
引诱剂对苹果蠹蛾的防治作用的观察报告

引诱剂对苹果蠹蛾的防治作用观察报告1. 背景苹果蠹蛾(Grapholita molesta)是苹果栽培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幼虫以苹果果实为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农药喷洒,但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引诱剂是一种新型的防治方法,通过释放物质吸引害虫,诱导其聚集并控制其数量。
本实验旨在观察引诱剂对苹果蠹蛾的防治作用。
2. 实验设计2.1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地点:苹果种植园•实验材料:引诱剂、苹果蠹蛾成虫、苹果树•实验步骤:1.将引诱剂放置在苹果树附近,建立引诱剂区域。
2.在引诱剂区域和非引诱剂区域分别设置苹果蠹蛾监测器(例如黄色粘卡)。
3.每隔一段时间检查监测器上的苹果蠹蛾数量,并记录下来。
4.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2 实验假设引诱剂可以吸引苹果蠹蛾成虫,并且引诱剂区域中苹果蠹蛾数量较少。
3. 数据分析3.1 实验结果根据对监测器上苹果蠹蛾数量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时间引诱剂区域非引诱剂区域时间引诱剂区域非引诱剂区域日期1 10 30日期2 12 35日期3 8 40日期4 10 38日期5 9 373.2 结果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引诱剂区域中苹果蠹蛾的数量明显少于非引诱剂区域。
引诱剂能够有效地吸引苹果蠹蛾成虫,降低其数量。
4. 结果解释引诱剂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模拟苹果树花香等自然气味,从而吸引苹果蠹蛾成虫。
一旦成虫被引诱到剂区域,它们很容易被捕获或死亡,从而降低了它们对苹果的损害。
引诱剂的有效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剂量和释放方式等。
5. 建议引诱剂作为一种新兴的防治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环境友好、经济高效。
基于本次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引诱剂可以作为苹果蠹蛾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应该在实际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2.进一步研究引诱剂的剂量和释放方式,优化其释放模式,提高防治效果。
3.引诱剂的使用应结合其他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形成综合治理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苹果蠹蛾

不同植物粗提物对苹果蠹蛾药剂测定(新疆阿拉儿市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植保12-1班,赛麦提.萨依提)(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ntinae、小食心虫族Grapholitini、小卷蛾属Cydia,主要为害苹果、梨、桃、核桃等仁果类、核果类果树,是此类果树的毁灭性害虫,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该虫主要以幼虫蛀果为害,导致果实成熟前大量脱落或腐烂,严重影响农民增收致富粗提物是茶叶中耳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类化合物的总称(二)本课题所涉及的任务要求几实现预期目标的可性分析: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现已遍及欧洲各国,以及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南美洲、非洲等地。
1987年苹果蠹蛾随旅客携带水果传入甘肃,在敦煌市立足,而后迅速扩展。
到1992年已遍布全市,30多个大中型果园受害,年均损失40多万元。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甘肃、新疆等地。
成虫可近距离传播,主要以幼虫或蛹随运输果品和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
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梨、桃、杏、石榴等果树。
在不同树种和不同品种植物上产卵也有选择性,幼虫一般从果实胴部蛀入,可转果危害,造成果实脱落,影响品质,甚至不能食用。
苹果蠹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围绕苹果蠹蛾疫情,我局加强了监测、检疫和除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向东扩散蔓延的态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近年来,在陕西、宁夏和北京等地均监测或检疫到苹果蠹蛾,对我国林果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苹果蠹蛾能危害苹果、梨、沙果、杏、桃、山楂等多种果品,该虫可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减产、食用价值丧失等严重危害,一旦发生蔓延,防治难度较大。
林果业是当前我国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
苹果蠹蛾的发生和危害,将严重制约苹果、梨等林果业生产、流通和出口,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林业产业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苹果蠹蛾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苹果蠹蛾防治技术研究现状苹果蠹蛾(Grapholita molesta)是苹果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苹果果实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苹果蠹蛾的危害,目前已经进行了许多防治技术的研究。
一、生物防治技术:1. 天敌引进:通过引进蜂类、蝶类等天敌来控制苹果蠹蛾的繁殖和发展,以减少对苹果树的危害。
如引进蜂蜈蚣、瓢虫等共生天敌,控制苹果蠹蛾的种群数量。
2. 使用性诱剂诱捕:利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制剂(主要成分为(E)-8-十二烯酸己酯),通过诱捕蠹蛾雄蛾来达到防治效果,降低蠹蛾的种群密度。
二、化学防治技术:1. 药物喷洒:使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进行药物喷洒,对苹果树进行全面防治,达到杀灭苹果蠹蛾的目的。
2. 网隧喷洒:利用专用设备在果园内设置喷洒装置,将农药喷洒到苹果蠹蛾为害最严重的果园部位,如树冠顶部和果穗内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物理防治技术:1. 黑灯诱捕: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如紫外线灯,吸引苹果蠹蛾成虫,再利用粘板、电网等装置将其捕获,并达到防治作用。
2. 烟熏防治:在果园中点燃烟剂,产生烟雾,通过对苹果蠹蛾成虫的抑制作用,达到防治效果。
四、生态环境调控技术:1. 选择适宜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苹果品种,降低苹果蠹蛾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2. 适宜栽培措施:加强苹果树的管理,控制树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苹果树的健康程度,减少苹果蠹蛾的侵害。
3. 合理施肥技术:根据果园土壤的养分状况,精确施肥,减少过量肥料的使用,防止苹果树过度生长,减少苹果蠹蛾的取食和繁殖。
目前针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包括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以及生态环境调控技术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对苹果蠹蛾的防治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苹果蠹蛾性诱测报及防治试验研究

苹果蠹蛾性诱测报及防治试验研究作者:杜婧含于洁张爱萍来源:《山西果树》2020年第02期摘要:为掌握苹果蠹蛾在果园内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期,我们采用苹果蠹蛾性诱剂诱集雄成虫方法,对其生活史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苹果蠹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4月中旬,发生高峰期为5月上旬、第2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旬、5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分别为1、2代幼虫发生盛期,也是蛀果的两个高峰期。
因此,5月上旬、7月上旬是苹果蠹蛾化学防治关键期。
关键词:苹果蠹蛾;性诱测报;防治试验文章编号:2096-8108(2020)02-0001-04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Apple Moth Sex AttractDU Jinghan1,YU Jie2,ZHANG Aiping2(1.Yinchuan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Ningxia Yinchuan 750011,China;2. Forest Quarantine Station of Lingwu County, Ningxia Lingwu 750004,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aster the occurrence rule and key period of control of the apple mole in orchard, their life cycles were studied using sex attractant to trap male ad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ergence period of overwintering adults was in the middle of April and the peak of occurrence was in the first ten days of May. The peak of occurrenc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was in the first ten days of July, the last ten days of May and the middle ten days of July, respectively,which were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of larva. Therefore, the first ten days of May and July are the key periods of chemical control.Keywords:Apple moth; Sex attract forecasting; Control test蘋果蠹蛾属世界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国家列为一类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属于国际和国内重点检疫对象,是世界上仁果类果树毁灭性蛀果害虫。
膏体迷向剂对苹果园梨小、桃小食心虫的防效

2 0 1 5 . 4 1 ( 4 )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8 — 2 1 1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膏体 迷 向剂对 苹果 园梨小 、 桃 小食 心 虫 的防效
李 晓 龙 , 何建川 , 夏 国宁。 , 顾 红 燕 , 陈汉杰 。 , 贾永 华 , 李 锋 , 许 泽 华 , 刘 晓 丽 , 王春 良
2 0 1 3 年在 宁夏苹果 园进行 了复合膏体迷 向剂对梨小、 桃小食心 虫防效的进 一步试验 , 试验设 3个 处理 ( 涂抹
高度 3 . 5 m、 3 . 5 m/ 4 . 5 I T I 交叉涂抹 、 交叉涂抹 空白区域) 、 1个对照, 2 种 膏剂附着方式( 树 干附着 、 膏剂填装塑料瓶
悬挂) 。通过监测全年诱蛾量 、 调查果实膨大期 与成熟期 蛀果率分析 防控 效果。结果显示 , 复合式 膏体迷 向剂可有 效防止梨小食心 虫对果 实的为 害, 涂抹 高度 3 . 5 m时, 梨小食心 虫诱蛾 量下降 7 6 . 6 8 ; 交叉涂抹 时 , 下降 7 0 . 8 ;
L i Xi a o l o n g , He J i a n c h u a n , Xi a Gu o n i n g , Gu Ho n g y a n e , C h e n Ha n j i e 。 ,
J i a Yo n g h u a , Li Fe n g 4 , Xu Ze h u a , Li u Xi a o l i , Wa n g Ch u n l i a n g
t e s t e d i n Ni n g x i a i n 2 0 1 3 .Th e t e s t e d a r e a wa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p a r t s .Th e d u a l p h e r o mo n e c r e a m wa s s me a r e d o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蠹蛾性迷向剂使用说明
尊敬的用户:
欢迎您使用昆虫信息素引诱剂(诱芯)及配套诱捕器。
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或在森防或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品名:苹果蠹蛾信息素迷向剂
原理:性信息素是由昆虫性腺分泌并释放出来的一种活性物质,在大面积果园可以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前来交配。
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科技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迷向剂,在果园进行大面积的迷惑雌虫,减少交尾,降低产卵量,减少虫害的发生,达到防治效果。
适用范围:适用于防治苹果蠹蛾
使用说明:用该信息素是微管形状,散发气味致使苹果蠹蛾在林间迷向,不能正常交尾,将微管迷向剂悬挂在果园果树树杈上,避免风口,通风向阳为好。
用量:用以防治每亩悬挂60个。
可在每公顷防治3-5套监测诱芯及诱捕器,每日或定期检查诱蛾量,查看迷向效果,及虫口密度,并清除蛾子,根据情况更换三角形诱捕器胶片以及诱芯。
防治时期:在所有需要成片面积的果园范围内悬挂,一般监测时期自4月中、下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各地物候不同,存有差异。
诱捕器的安放位置:应安放于苹果蠹蛾的寄主植物(苹果、梨、海棠等)上,如果没有上述树木,可以安放于其他树木上,诱捕器应悬挂于树冠的上1/3部位,有利于风向,形成畅通无阻的入口处。
建议悬挂高度:三角形诱捕器不低于 1.7m。
根据树高实际操作,效果较好。
利用苹果蠹蛾信息素监测,建议每亩悬挂1个诱捕器。
根据诱捕数量,获得该果园的发生情况,如蛀果率5%-10%为轻度危害,11%-20%为中度危害,21%以上为重度危害。
或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指标,然后针对不同程度的发生区,制订详细的防治策略。
监测诱芯持效期:该诱芯是液体滴定在橡胶塞内,密闭保存,低温保存。
根据诱芯的含量,有效期为一个月,因各地温度及环境不同,稍有差异。
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及时更换新诱芯,引诱效果会更好。
迷向剂持效期:1.5-3个月。
规格不同而定。
在持效期快到时机再悬挂一次迷向剂。
注意事项:
1.监测诱捕器的检查与维护:苹果蠹蛾诱芯更换频率为每3-4周一次,粘虫胶板根据粘虫数量,实际情况更换。
隔天或者定期检查成虫的诱捕情况并及时清理掉粘虫板上面的昆虫及
植物残片。
2.迷向剂必须是成片、大面积进行防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