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1120-2002 苹果蠹蛾检疫鉴定方法

合集下载

苹果蠹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苹果蠹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苹果蠹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摘要:苹果蠹蛾主要为害苹果果实,寄主有苹果、梨、杏、桃、沙果、山楂等多种果树,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为害果实后,造成大量果实被害脱落。

因此,研究识别及防治方法,控制苹果蠹蛾的危害,对发展果树生产,保护人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苹果蠹蛾;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苹果蠹蛾属鳞翅目卷蛾科杂食性钻蛀害虫,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

其存在与发生严重危害苹果、梨等仁果类水果生产,同时也会对桃、杏等蔷薇科水果以及胡桃等园艺植物的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为此,苹果蠹蛾被许多国家列为重点检疫对象,也被我国列为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目前在我国除新疆、甘肃2省(区)外,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该虫的危害。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流、货物调运增加,苹果蠹蛾在甘肃省的发生出现了扩散传播速度加快、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对我国果业尤其是苹果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苹果蠹蛾的识别苹果蠹蛾幼虫大多深入果心危害,亦可在果肉内纵横潜食;幼虫出果前,被害果外表无显著症状,或仅在果皮上可见极小的黑疤环状小点(入果孔)或内部潜食后造成的下凹潜纹;幼虫出果后,果皮上出现绿豆大小的出果孔。

在样品中发现果实外皮被害状者,应进行剖果,观察危害情况是否是苹果蠹蛾所致,发现幼虫、蛹再进一步进行镜检鉴别。

1.1成虫的鉴别特征苹果蠹蛾体长8mm,翅展19~20mm,全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雌蛾色淡,雄蛾色深。

臀角处的翅斑色最深,为深褐色,有3条青铜色条纹;翅基部颜色次之,为褐色,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形,其中有色较深的斜行波状纹;翅中部颜色最浅,为淡褐色,其中也有褐色的斜纹。

雄蛾前翅反面中区有1大黑斑,后翅正面中部有1深褐色的长毛刺,仅有1根翅缰。

雌蛾前翅反面无黑斑,正面无长毛刺,有4根翅缰。

1.2卵的鉴别特征苹果蠹蛾卵椭圆形,长1.10~1.20mm,宽0.90~1mm,极扁平,中央部分略隆起,初产时如一极薄蜡滴,发育到一定阶段出现一淡红色的圈,此阶段称红圈期。

苹果蠹蛾疫情监测实施方案课件

苹果蠹蛾疫情监测实施方案课件


编号

日日日日日日

合计
附表 2:
监测单位:
监测地点 (乡镇/村)
苹果蠹蛾诱集监测月报表
诱捕器 类型
诱捕器 数量
调查面积 月诱集量
(亩)
(头)
年 蛀果率%
月 发生程度
附表 3:
监测单位:
苹果蠹蛾越冬基数调查表


幼虫


寄 单株实
调查 日期
调查 调查面 调查株数
地点 积(亩)
总 头


羽 化 寄 生 际越冬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入侵生 物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2010年,为继续加大苹果蠹蛾疫情 监测力度,设立苹果蠹蛾疫情监测点, 系统监测苹果蠹蛾发生趋势,为持续 防控提供疫情资料,制定本方案。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入侵生 物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一 、 监 测 目 标 : 在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喀什地 区、和田地区、伊犁州建立苹果蠹蛾监测点,系统监 测发生趋势、建立苹果蠹蛾疫情发生动态数据库,为 苹果蠹蛾持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落实责任制。各疫情监测区实施单位要按照该实施方案的要 求,制订简要的疫情监测计划。并对监测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检 查、督促,使监测方案、计划落实到位。
附表 1:
苹果蠹蛾诱集监测记录表
监测时间: 年 月
监测人:
监测单位(盖章):
基本信息
捕获数量/检查日期
监测点地点 寄主 诱捕器类 诱捕器
(乡镇/村) 植物
蛹 率 化 率 生 率 头数

%
%
%
3、监测方法: 各苹果蠹蛾疫情监测站点在发生区各设立5个5个以上监测点,监测 点在5月底部署完毕,于6月1日开始观察诱蛾情况、每周调查2次,10月 底结束,监测期限5个月,系统监测苹果蠹蛾诱蛾量、发生程度、越冬基 数等。 ● 使用性诱剂监测。在苹果园布挂苹果蠹蛾性诱剂诱芯,利用苹果 蠹蛾雌性激素新型性诱剂诱杀成虫。1个诱扑器控制1-2亩,15天更换一 次诱芯。 ●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测。在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5月上旬;第一代 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中下旬,采用频振 式杀虫灯实施监测。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控制50-60亩。

美国:研究检测苹果蠹蛾幼虫的方法

美国:研究检测苹果蠹蛾幼虫的方法

美国:研究检测苹果蠹蛾幼虫的方法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11期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以非侵入性方法检测苹果中的蠹蛾。

苹果蠹蛾是苹果最具破坏力的害虫。

每年春天,成年蠹蛾在正在发育的苹果上或周围产卵。

当卵孵化时,幼虫会进入苹果,以果肉为食,并发育3~5周,之后离开苹果,在附近的位置化蛹过冬。

作为全球最大的苹果出口国,美国苹果种植者有的会因苹果蠹蛾的侵害而遭受巨额损失。

许多国家(地区)都有与昆虫有关的严格检疫法律,不会接受被苹果蠹蛾感染的苹果。

如果检疫员在装运中发现一个受感染的苹果,则可能使生产者的利润减少50%以上。

近年来,在美国苹果中蠹蛾的发生率增加了276%。

由英国农业、食品与环境学院(CAFE)助理教授Akinbode Adedeji领导的小组计划开发一种检测方法,以快速、无创地识别出被蠹蛾感染的苹果。

该项目由美国农业部国家粮食与农业研究所提供资助。

(资料来源:y,周洲/摘译)。

苹果蠹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苹果蠹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苹果蠹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牛向军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0(000)017
【摘要】苹果蠹蛾主要为害苹果果实,寄主有苹果、梨、杏、桃、沙果、山楂等多种果树,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一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为害果实后,造成大量果实被害脱落.因此,研究识别及防治方法,控制苹果蠹蛾的危害,对发展果树生产,保护人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牛向军
【作者单位】临泽县倪家营乡农技站,甘肃张掖,734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效果研究
2.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3.迷向防治技术对苹果蠹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4.
黑龙江省东宁市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5.苹果蠹蛾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彬州苹果蠹蛾监测与驻厂检疫监管工作实践

彬州苹果蠹蛾监测与驻厂检疫监管工作实践

彬州苹果蠹蛾监测与驻厂检疫监管工作实践作者:惠三雄马茹凤张涛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4年第02期惠三雄,张涛,陕西省彬州市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站,邮编713500;马茹凤,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收稿日期:2024-03-06摘要苹果蠹蛾是重点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自然传播距离有限,主要通过果品调运等人为远距离传播扩散,以危害苹果果实为主,幼虫钻蛀果实形成孔洞,一般果园平均蛀果率40%左右,严重者可达90%甚至更高,一旦传入对苹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总结了近年来陕西省彬州市在苹果蠹蛾监测方面的技术要点和对果汁加工企业驻厂检疫监管形成的防堵并举工作措施,为苹果蠹蛾非疫区监测防控提供经验,保障苹果产业安全。

关键词苹果蠹蛾;监测;阻截防控苹果蠹蛾[ Laspeyresiapomonella(Linnaenus)]属鳞翅目卷蛾科,是重要的果树害虫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农业植物检疫对象。

该虫自然传播距离有限,主要通过果品调运等人为远距离传播扩散。

在我国,1953年苹果蠹蛾首次传入新疆库尔勒地区。

该虫以危害苹果果实为主,幼虫多从胴部蛀入,深达果心,食害种子,也蛀食果肉。

随虫龄增大,蛀孔不断扩大,虫粪排至果外,有时成串挂在果实上。

1头幼虫往往蛀食数个果实,降低果品质量,造成大量落果,发生果园平均蛀果率40%左右,严重者可达90%甚至更高,一旦传入即可能对苹果产业产生毁灭性危害。

1 监测技术1.1 成虫监测1)监测时间。

每年的4月5日至9月30日,是苹果蠹蛾越冬代成虫羽化初期至最后一代成虫发生末期。

2)监测范围。

主要在果汁加工企业内外、果汁加工企业排放的污水处理区域和垃圾填埋场,毗邻陕西长武、甘肃等地公路主要干道周边果园,包括312国道、210省道、高速公路服务区、治超站,以及苹果贮藏库等地。

3)监测区域风险等级划分。

依据苹果蠹蛾入侵方式,划分为3个区域,即核心监测区、重点监测区和一般监测区。

核心监测区:果汁加工企业内,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歌诀7:苹果蠹蛾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歌诀7:苹果蠹蛾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歌诀7:苹果蠹蛾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歌诀:苹果蠹蛾1 概述(详见2017-12-23推文)2 各论2*1美国白蛾(详见2017-12-30推文)2*2杨干象(详见2018-1-6推文)2*3红火蚁(详见2018-1-13推文)2*4枣实蝇(详见2018-1-20推文)2*5薇甘菊(略)2*6松材线虫(详见2018-1-27推文)2*7 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 (L.)苹果蠹蛾,蛀食仁果;尤喜苹果,梨杏榅桲;果被钻蛀,引起早落;我国新疆,危害最多。

成虫较小,体色灰褐;通常带有,紫色光泽;前翅臀角,大斑如椭;容易辨别,色呈深褐;内有条纹,青铜颜色。

椭圆形卵,比较奇特;极其扁平,蜡滴之模;孵化之前,透过卵壳;可以看见,幼虫轮廓。

初龄幼虫,淡黄白色;成熟幼虫,多淡红色;背面色深,腹面浅色;前胸盾片,有斑褐色。

一年发生,一至三拨;冬季幼虫,茧中躲缩;树上缝中,吐丝为舍;开始化蛹,三月之末;四五月份,始见虫蛾;产卵叶上,或产于果;上层叶果,卵量最多,中层次之,下少选择;多产阳面,阴处少涉。

刚孵幼虫,果面爬摸;寻找位置,钻蛀入果;蛀入之时,不食皮屑;留下小点,环状黑色;入果部位,眮部为多;钻蛀香梨,萼洼多择;杏果之上,梗洼中凿。

蛀入果心,取食种核。

褐色粪屑,孔外堆着;粪缠虫丝,串挂于果。

幼虫老熟,便把果脱;爬到皮下,树缝皱褶;或于土缝,做茧为舍,十余天后,化蛹成蛾。

成虫飞行,一里难过;自身扩散,能力较弱,主要依靠,随果传播。

防治措施,加强监测;严防传出,检疫封锁。

扬飞时期,引诱捕捉;距地1.5m,引诱器设;每一公顷,三十余个,每天检查,记录监测;挂杀虫灯,也有效果。

保护天敌,虫间相克。

幼虫时期,农药喷射;溴氰菊酯,氧化乐果;杀螟松等,都还不错。

结果期间,捡拾落果;虫果摘除,深埋除恶;九月中旬,虫未脱果;主干粗枝,布草束裹;诱集幼虫,冬季来躲;次年二月,刮皮结合;取下草环,集中烧火。

大学动植物检疫考试(习题卷18)

大学动植物检疫考试(习题卷18)

大学动植物检疫考试(习题卷18)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进境饲料发现重大疫情,或有毒有害物质情况严重的,应在____以书面形式报告海关总署动植司。

A)24小时内B)48小时内C)72小时内D)16小时内答案:A解析:2.[单选题]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运达口岸时,检疫人员可以到运输工具上和货场现场实施( ),核对货、证是否相符,并可以按照规定( )。

A)现场检疫;采取样品B)检疫监督;除害处理C)除害处理;采取样品D)现场检疫;消毒处理答案:A解析:3.[单选题]境外企业首次向中国出口饲料、饲料添加剂,应当向____申请进口登记并取得进口登记证。

A)海关总署B)农业农村部C)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D)商务部答案:B解析:4.[单选题]具有动物检疫相关专业全日制中专、大专学历,需申请签证官资格的,除应符合签证兽医官资质条件外,应具有____以上相应岗位工作经历。

A)5年B)6年C)7年D)8年答案:D解析:《动植物检疫证书授权签证人员管理规定》5.[单选题]用于聚合酶链反应PR检测的血样最好用_________采血管。

A)促凝B)EDTA抗凝C)肝素抗凝D)枸橼酸钠抗凝答案:B解析:GB/T 18088-2000《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SN/T 2123-2008《出入境动物检疫实验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规范》C)寡毛实蝇D)小条实蝇答案:D解析:7.[单选题]____不属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环节。

A)风险识别B)风险评估C)风险应急D)风险交流答案:C解析:8.[单选题]真菌繁殖可产生无性和有性两种孢子,常见的无性孢子主要有_________、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等A)孢囊孢子B)接合孢子C)子囊孢子D)担孢子答案:A解析:《进境种苗上常见的真菌》9.[单选题]____属于锦鲤疱疹病毒易感动物的品种。

A)草鱼B)鲤鱼C)鲫鱼D)鲶鱼答案:B解析:《OIE水生动物卫生法典》10.710.[单选题]根据检疫需要,并商输出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国家或者地区政府有关机关同意,海关总署可以派检疫人员赴外进行的工作不包括( )。

苹果蠹蛾新侵入点铲除技术操作方法

苹果蠹蛾新侵入点铲除技术操作方法

文章转自“全国苹果病虫害防控协作网”苹果蠹蛾新侵入点铲除技术操作方法陈汉杰罗进仓王春良曹川建刘延杰张金勇涂洪涛(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项目协作组)编者按:体系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及有关综合试验站近几年在苹果蠹蛾的防控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为有效控制苹果蠹蛾的侵入,他们总结了 3 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和查阅有关防控苹果蠹蛾的资料,初步提出了铲除苹果蠹蛾的技术措施,为防控苹果蠹蛾的扩散提供技术支撑,体系有关示范基地应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当前我国苹果蠹蛾的监测与防控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的重视,但由于果品生产、流通情况十分复杂,苹果蠹蛾发生区果品外运情况难以避免,苹果蠹蛾远距离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

除了加大产地苹果蠹蛾检疫力度,杜绝有病虫果实及包装物外运外。

在存在扩散风险的主要交通要道,车站、国道停车场附近2 千米以内的果园加强监测,在苹果、梨销售季节对果品加工厂、果品批发市场重点检查,及时发现、消灭可能生存的虫源十分重要。

此外,在避免虫源传播的前提下,也要做好苹果蠹蛾新侵入点铲除预备工作,以备苹果蠹蛾侵入后采取应急铲除措施。

一、局部果品聚集地发现虫源的处置在果品批发市场、果品加工厂发现苹果蠹蛾活虫,应立即进行灭生性铲除,将果品及其附属包装物一同放入密闭环境,利用二硫化碳熏蒸的办法清除存活的虫源,基本要求为保持二硫化碳80 g/m3,密闭熏蒸4 个小时,处理过程中注意安全。

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行业标准(SN/T1425-2004)》操作。

二、果园监测中发现苹果蠹蛾的处置1、小面积虫源摘果处置:在果园监测中,当局部发现苹果蠹蛾时,立即进行喷药防治成虫,并以监测点为中心,半径100 米范围内(约50 亩范围内),可将所有未套袋的果实摘除,集中放入塑膜袋内,放入磷化铝熏蒸,在25℃下,磷化氢有效浓度达到1 mg/L 左右,熏蒸96 小时可以杀灭苹果蠹蛾,但果实会产生伤害,经散气24小时后基本没有残留;在5℃下,磷化氢有效浓度达到3 mg/L 左右,熏蒸264 小时可以杀灭苹果蠹蛾,果品无药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蠹蛾检疫鉴定方法Method of 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for Codling moth (Cydia pomonella L.)SN/T 1 120—2002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光华、范伟功、严钧、柴燕、依米提、张红。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苹果、梨、桃、杏、李、山楂、核桃、石榴等)中苹果蠹蛾的检疫鉴定。

2 原理2.1 苹果蠹蛾学名(Cydia pomonella L.),英文名(Codling moth),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 Walsingham)、小卷蛾属(Cydia hübner)。

其成虫的形态特征与其他卷蛾种类不同,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征、形态学特征及寄主是本标准鉴定方法的依据。

2.2 苹果蠹蛾的传播主要是靠幼虫、蛹或成虫随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近距离传播为成虫生理需要的迁飞,或靠风的力量迁飞。

2.3 苹果蠹蛾的习性成虫将卵产在果实表面或树叶表面。

幼虫孵化后从果实表面蛀进果实中取食,完成其幼虫发育阶段。

幼虫发育成熟后从果实的蛀孔中爬出,在树皮下,落叶中及其他隐蔽地方化蛹。

幼虫有相残习性和转果习性。

蛹在隐蔽处发育成熟后,羽化为成虫。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翅脉 nervure支持翅膜的似杆或似脉的构造。

有Sc脉,R l-X脉,M l-X脉,Cu l-X脉,A l-X脉,其为分类的依据。

3.2翅斑 speckle由鳞片排列成的斑纹。

在翅基部的为基斑,翅中部的为中带,翅靠外缘前端的为端纹。

3.3产卵瓣 papilla analis为雌性外生殖器最末端的一对带有许多毛的μ乳突。

3.4前胸背板 bouclier前胸节的上部或背面。

其上着生的毛序、排列位置、长短及斑纹为分类依据。

3.5臀栉 anal comb为鳞翅目锄虫肛上板的腹面,有一骨化的栉形构造,其邻近μ门中间部分;主要功能是弹去粪粒。

3.6趾钩 crochet为着生在幼虫的腹足与臀足的趾节的腹面上钩状结构。

3.7臀棘 cremaster为蛹的末腹节的顶端和腹部末端的刺。

其位置、长短、形状是分类依据。

4 仪器及用具体视显微镜、扩大镜、指形管、防虫网罩、水果刀、镊子、养虫笼、培养皿、瓦楞纸板、蜂窝纸。

5 实验室鉴定5.1 检验方法5.1.1 表面检验目检或借助扩大镜、体视显微镜直接检查水果表面、萼凹部是否有苹果蠹蛾的为害状,如蛀孔、虫粪及腐烂的现象。

5.1.2 剖果检验用水果刀将可疑的果实剖开,仔细检查,发现有鳞翅目幼虫、蛹,放入指形管中并进行鉴定。

5.2 苹果蠹蛾的饲养对幼虫、蛹的鉴定仍然不能确定为苹果蠹蛾,可将其饲养为成虫再进行鉴定。

一般情况下,在果实上截获的苹果蠹蛾幼虫多为3龄~5龄,采取原蛀果实饲养。

5.2.1 饲养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65%,环境安静、清洁,通风透光,每天光照大于15 h。

5.2.2 饲养方法将虫蛀果放入养虫笼中的培养皿里,养虫笼里放一些瓦楞纸板或蜂窝纸板,供幼虫化蛹用,再放几个同种类果实,以备幼虫转果。

同时建立饲养记录卡,记录幼虫编号,采集地点、时间、输出国家或地区、寄主、采集人、饲养人、蜕皮时间、化蛹时间、羽化时间等内容。

5.3 苹果蠹蛾形态特征(见附录A)5.3.1 成虫(见附录B)—体长:约8 mm,翅展19 mm~20 mm。

全体灰褐色,带有紫色光泽,雄性色深,雌性色浅。

—头部具有发达的灰白色鳞片丛。

唇须向上弯曲,第二节最长,第三节着生于第二节末端的下方。

—前翅臀角处有深色大圆斑,内有三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五条褐色横纹,这是本种外形上的显著特征。

翅基部浅褐色,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形,在此区内有较深的斜行波状纹。

翅中部最浅,其中也杂有褐色斜行的波状纹。

雄性前翅腹面中室后缘有一黑色条斑,雌性无。

肛上纹明显。

—后翅深褐色,基部较淡。

M1脉与M3脉平行,基部不靠紧。

—雄性抱握器端钝圆,抱握器腹凹处外侧有一个尖刺。

阳茎粗短,端部有六到八根大刺,分二行排列。

—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内侧平直,外侧弧形。

交配孔宽扁,后阴片圆大。

囊导管短粗,在近口处强烈几丁质化,扩大呈半圆。

囊突二个,牛角状。

5.3.2 幼虫(见附录C)—幼虫共五龄。

初孵化的幼虫白色,随着幼虫的发育,背面显淡粉红色,末龄幼虫14 mm~18 mm。

—前胸气门具三根毛,腹部末端无臀节。

—腹足趾钩为单序缺环,有趾钩19个~23个。

臀足趾钩14个~18个。

—大龄幼虫可分辨雌雄,雄性第五腹节背面之内,可见一对紫红色的睾丸。

5.3.3 蛹—体长7 mm~10 mm。

淡褐色至深褐色。

—第二至七腹节背面各有两排整齐的刺,前排粗大,后排细小。

—第8~10腹节背面各为一排刺,第10节的刺常为七到八根。

—腹部末端有臀棘六根,肛孔两侧各有臀棘二根。

—雌蛹生殖孔在腹面第八节。

雄蛹生殖孔在腹面第九节。

—雌雄肛孔均在第10节。

6 鉴定结果评定以成虫前翅臀角处有深色大圆斑,内有三条青铜色条纹;幼虫背面显淡粉红色,臀足趾钩14个~18个,雄性第五腹节背面之内可见一对紫红色的睾丸;蛹腹部末端共有臀棘10根为依据,符合上述形态的可鉴定为苹果蠹蛾。

7 标本和样品保存所有害虫及重要为害状标本应妥善保存,害虫标本可以根据虫态制作为针插标本或浸渍标本,保存期一般为六个月。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苹果蠹蛾图例a—成虫;b—前翅翅序;c—后翅翅序;d—末龄幼虫;e—末龄幼虫头部正面观;f—末龄幼虫尾部正面观;g—末龄幼虫腹足趾钩;h—雄蛹腹面观;i—雄蛹背面观;j—雌蛹8~10腹节腹面观。

图A.1 苹果蠹蛾图例附录B(资料性附录)苹果蠹蛾近似种常见成虫检索表l后翅Sc+R1脉与Rs脉在中室有一段合并;前翅R脉在中室外常共柄;前翅前缘基部(肩区)不前突,翅近三角形;后翅后缘毛常超过翅宽………………………大蛾类2后翅Sc+ R1脉与Rs脉分离不合并;前翅R在中室外多不共柄(仅R4脉与R5脉共柄);前翅肩区多前突,翅多近长方形;后翅后缘毛常超过翅宽………………………小蛾类32前翅中室下角呈三岔形,M1脉与M2脉共柄,在中室外独立,后翅无M2脉……………………………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前翅中室下角呈四岔形,M1脉与M2脉不共柄,后翅有M2脉………………………梨大食心虫(Nephopteryx pirivrella Mat.)3前翅Cu2脉起自中室下缘端部;后翅无M脉………………………蛀果蛾科(Carposinidae)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 前翅Cu2脉起自申室下缘中部;后翅有M。

脉;前翅多有基斑、中带、端纹……卷蛾科Tortricidae44后翅Cu2脉基部多无节状毛;雄性抱器瓣基部无孔穴;雌性囊突一个 (5)后翅Cu2脉基部多有长的节状毛;雄性抱器瓣基部有孔穴;雌性囊突二个…………………………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Walsingham)135雄性颚形突发达,末端合并上举;雌性囊突呈角状、齿状、星状等……………卷蛾亚科Tortricidae 6雄性颚形突不发达,末端合并下垂;雌性囊突呈带状、索状、袋状等…………………………………长须卷蛾亚科葡萄长须卷蛾(Spargano pilleriana Den&Sch.)6翅展:13 mm~23 mm,前翅R4脉与R5脉在中室外共柄;基斑、中带、端纹明显,深褐色……………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 Fis.)前翅R4脉与R5脉在中室外共柄 (7)7前翅R2脉基部与R3脉、R1脉等距 (8)前翅R2脉基部近于R3脉,远于R1脉,不等距 (10)8前翅中带与基斑、端纹共呈“小”字形;中带完整,呈狭长条状;前翅红褐色 (9)前翅中带与基斑、端纹不呈“小”字形;中带不完整,上窄下宽;前翅略呈红褐色…………………山植黄卷蛾(Archips crataegana Hub)9前翅翅尖突出,呈钩状………………………………………梨黄卷蛾(Archips breviplicana Wal.)前翅翅尖稍突出,不呈钩状………………………………………苹黄卷蛾(Archips ingentana Chr.)10雄性触角第2节上无凹陷;前翅红褐色,后翅黄褐色………桃褐卷蛾(Pandemis dumetana Tre.)雄性触角第2节上有凹陷;前翅暗褐色或略呈红褐色,后翅灰褐色或略带红褐色 (11)11前翅基斑明显向后缘伸出成一带状,并与中带平行,全翅呈二条带纹………………………………醋栗褐卷蛾(Pandemis ribeana Hub.)前翅基斑不向后缘伸出带状,全翅仅一条带纹(即中带) (12)12前翅端纹不明显;前翅略呈红褐色……………………………苹褐卷蛾(Pandemis heparana Den.)前翅端纹较大,明显;前翅暗褐色…………………………松褐卷蛾(Pandemis cinnamoeana Tre.)13后翅M2脉与M3脉平行,基部不紧靠,雄性抱器端钝圆 (14)后翅M2脉基部紧靠M3脉,常弯曲,雄性抱器端呈鹅头状 (17)14前翅肛上纹明显;抱器腹凹处外侧有一个尖刺;阳茎粗短,端部有大刺六到八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 前翅肛无纹明显;抱器腹无尖刺;或仅有一个指状小突起 (15)15阳茎细长;前翅前缘白色斜纹小于10个………………苹小食心虫(Grapholitha inpinana Hei.)阳茎粗短;前翅前缘白色斜纹大于10个 (16)16雄性抱器腹中部有一个小突起…………………………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funebrana Tre.)雄抱器腹中部无突起………………………………………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17前翅基斑全为黑褐色,中无灰色斑…………………………苹白小卷蛾(Spilonota ocellana Fab.)前翅基斑不全为黑褐色,中有灰色斑 (18)18灰色斑二个,大小相近,明显………………梨白小卷蛾(芽白小卷蛾)(Spilonota lechriaspis Mey)灰色斑二个,上小下大,不明显………………自小食心虫(桃白食心虫)(Spilonota albicana Mot)附录C(资料性附录)苹果蠹蛾近似种常见幼虫检索表1前胸气门只有一根或两根毛…………………………………………………螟蛾科Pyralidae 2前胸气门有三根毛…………………………………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 Walsingham 42腹足趾钩二序…………………………………………………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腹足趾钩三序 (3)3前胸背板黑色……………………………………………梨大食心虫(Nephopteryx pirivrella Mat.)前胸背板褐色……………………蛀果蛾科(Carposinidae)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4无臀节 (5)有臀节 (6)5末龄幼虫14 mm~18mm,老熟幼虫粉红色………………………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末龄幼虫8mm~10mm,老熟幼虫污白色………………………………………………………梨自小卷蛾(芽白小卷蛾)(Spilonota lechriaspis Mey)6腹部背板具红褐色横纹……………………………………苹小食心虫(Grapholitha inpinana Hei.)腹部背板不具红褐色横纹 (7)7末龄幼虫白色,头部浅棕黄色…………………白小食心虫(桃白食心虫)(Spilonota albicana Mot.)末龄幼虫非白色 (8)8末龄幼虫红褐色,头褐色,胸足漆黑色………………………苹白小卷蛾(Spilonota ocellana Fab.)末龄幼虫淡红、玫瑰红或桃红色,胸足非漆黑色 (9)9臀足趾钩(13~17)个……………………………………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nebrana Tre.)腹足趾钩(20~30)个…………………………………………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