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

1、enzyme immunoassay(EIA)

酶免疫分析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标记检测技术。

2、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

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3、immunoblot test(IBT)

免疫印迹试验,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4、precipitation reaction

沉淀反应,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5、agglutination reaction

凝集反应,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6、immunogen

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

7、adjuvant (immunoadjuvant)

佐剂(免疫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8、hapten

半抗原,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多糖、多肽、类脂和核酸等物质。

9、monoclonal antibody(McAb)

单克隆抗体,设法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出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Polyclonal antibody(PcAb)

多克隆抗体,亦称免疫血清,用抗原以不同途径免疫动物,从动物血清中获取抗体,该类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由于免疫动物的抗原往往具有多种抗原表位,可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抗原多种表位的混合抗体,因而抗血清也称为多克隆抗体。

11、tumor antigen

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12、tumor marker

肿瘤标志物(TM),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13、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是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靶抗原。

14、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

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不同个体间进行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成分,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抗原又称移植抗原,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

15、transplantation rejection

移植排斥反应,是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

16、GVHR(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由移植物中同种异型反应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

17、cytokine

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总称。

18、CAM(cell adhesion molecules)

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黏附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的总称。

19、chemokine

趋化因子,指一类结构具有较大同源性,分子质量为8~12kD的小分子蛋白,对白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20、immunoglobulin(Ig)

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

21、monoclonal protein(MP)

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22、complement(C)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23、immunity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4、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25、immunoproliferative disease

免疫增殖性疾病,指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组疾病。

26、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指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或不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27、autoimmune disease(AID)

自身免疫性疾病,指由于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器官损伤而出现的疾病。

28、antinuclear antibody(ANA)

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

29、autoantibody

自身抗体,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

30、immuneorgan

免疫器官,指实现免疫功能的器官或组织。分为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31、fluorescence

荧光,荧光物质在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使原来处于基态的电子跃迁到激发态,当其恢复至基态时,激发态的电子以发射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这种发射光称为荧光。

32、hypersensitivity disease

超敏反应性疾病,指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器官损伤,表现出一组临床表现各异的疾病。

33、fluoroimmunoassay

荧光免疫技术,指将抗原抗体反应与荧光技术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

34、colloidal gold

胶体金,指金盐被还原成金原子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

35、fluor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FEIA)

荧光免疫测定,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根据酶(常用ALP)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催化荧光底物产生荧光,测定体液多种物质的含量的一种免疫技术。

【答题】

1、放射标记物的制备方法与鉴定的指标。

1)制备

①标记方法:氯胺T法(直接标记法—蛋白质、肽类;间接标记法—甾体激素、药物分子)

②纯化方法:凝胶层析法

2)鉴定指标

放射化学纯度、比放射活性、免疫活性。

2、荧光酶免疫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类型。

①原理:

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及特点。

1)原理

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的发光物质在碱性介质中氧化时产生激发态的中间体,中间体回基态时产生辐射,多余的能量为发射光子,产生发光现象,再对光信号进行接收转化,可得检测物浓度。

2)特点

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②线性范围宽;

③标记物稳定,试剂有效期长;

④自动化程度高,检测菜单齐全。

4、T细胞功能检测的主要方法。

1)体内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

①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②PHA皮肤试验

2)体外试验

①T细胞增殖试验:形态学法、放射性核素法(3H-TdR掺入法)、MTT比色法。

免疫方法:含量

②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细胞生物化学方法:生物活性

分子生物化学方法:基因表达水平

③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形态学法、51Cr释放法、细胞增殖评价法。

5、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及结果解释。

1)原理

利用补体的溶细胞作用进行各种物理状态的抗原抗体测定。

5种成分,三个系统。

反应系统: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补体系统;

指示系统:SRBC与相应溶血素,试验时常将其预先结合,成为致敏绵羊红细胞。

2)结果解释

补体结合试验阴性:出现溶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缺乏,或两者不对应。

补体结合试验阳性:不出现溶血,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的相应抗原(或抗体)。

6、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原理。

用抗原致敏的颗粒载体及相应的抗体作为诊断试剂,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原。先将待测抗原标本与相应抗体作用,然后再加入致敏的载体,若出现凝集现象,则说明标本中不存在相同抗原,抗体试剂未被结合,仍可与载体上的抗原起作用。若存在相同抗原,抗体与之结合,凝集反应被抑制。

7、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1)免疫动物的种属及品系是否合格,可考虑改变种属或品系,或扩大免疫动物的数量。

2)抗原质量是否良好,可改用其它厂家的产品或改用同一厂家的其他批号,也可考虑改变抗原分子的部分结构,或改进提取方法。

3)制备的免疫原是否符合要求,可从偶联剂、载体、抗原或载体的比例、反应时间等多方面去考虑,并加以改进。

4)所用的佐剂是否合适,乳化是否完全,可改用其它佐剂,或加强乳化。

5)免疫的方法、剂量,加强免疫的间隔时间和次数,免疫途径是否合适。

6)动物的饲养是否得当,如营养(饲料、饮水)、环境卫生(通风、采光、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动物的健康情况是否良好等。

8、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学特点。

1)血中和尿中出现大量M蛋白;

2)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3)骨髓中不成熟浆细胞比例显著升高;

4)原发性溶骨损害或广泛性骨质疏松。

9、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1)以HIV抗体检测为主

初筛试验:ELISA法(3、4代)、乳胶凝集法、免疫金层析法。

确认试验:免疫印迹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2)HIV抗原检测:ELISA法查核心抗原p24

3)CD4+T细胞计数

10、抗EN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抗Sm抗体: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

2)抗RNP抗体:高滴度的~是诊断MCTD(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重要血清学依据。

3)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是SS(干燥综合征)最常见的自身抗体。

4)抗Scl-70抗体:几乎仅在PSS(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检出。

5)抗Jo-1抗体:最常见于PM(多发性肌炎)。

6)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相关。

11、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1)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①皮肤试验:I型超敏反应皮内试验;挑刺试验。

②血清总IgE检测: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法、ELISA法。

③特异性IgE(sIgE)检测: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免疫印迹法。

2)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①Rh抗体检测:盐水凝集法、酶介质法。

②抗球蛋白检测:Coombs试验(直接、间接)。

3)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免疫复合物检测

4)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皮肤试验:结核菌素皮试、斑贴试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1、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依据是: A.轻链恒定区 B.重链恒定区 C.轻链可变区 D.重链可变区 E.铰链区 正确答案:重链恒定区 2、IgG的补体结合位点位于: A.VH和VL B.CH1和CL C.CH2 D.CH3 E.CH4 正确答案:CH2 3、各种抗体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 A.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轻链与重链以非共价键结合 D.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 E.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作用

正确答案: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4、以下哪种技术极大提高了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 A.标记技术; B.单克隆抗体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分子生物学技术; E.细胞培养技术。 正确答案:标记技术; 5、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 A.荧光素 B.放射性核素 C.酶 D.化学放光物质 E.胶体金 正确答案:荧光素 6、抗体的基本单位是: A.由2条不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 B.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 C.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D.由2条相同重链和2条不同轻链组成的多肽链结构 E.由4条相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正确答案: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7、木瓜蛋白酶能将抗体水解成: A.Fab和Fc B.F(ab’)2和Fc C.Fab和pFc’ D.Fab’和pFc’ E.F(ab’)2和pFc’ 正确答案:Fab和Fc 8、抗体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 A.仅重链可变区 B.仅轻链可变区 C.重链恒定区 D.轻链恒定区 E.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 正确答案: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 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IgG 10、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流式细胞仪前向角散射光信号反映 A、细胞核大小 B、细胞表面抗原特性 C、细胞核形状 D、细胞质成分 E、细胞大小 正确答案:E 2、HTLV-1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 A、B细胞淋巴瘤 B、鼻咽癌 C、原发性肝癌 D、成人T细胞白血病 E、胰腺癌 正确答案:D 3、促进NK 细胞杀伤活性的是 A、KIR B、KAR C、CSF D、TCR E、CDR 正确答案:B 4、在通常情况下,支持浆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因子是 A、IL-9 B、IL-7 C、IL-6 D、IL-8 E、IL-10 正确答案:C 5、性联高IgM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下哪种因素导致B细胞处于无能的状态 A、B细胞活化缺乏信号1 B、B细胞活化缺乏信号2

C、B细胞活化缺乏细胞因子 D、B细胞活化缺乏辅助受体 E、B细胞活化缺乏APC的辅助 正确答案:B 6、铁蛋白是一种含铁较多,相对分子量为650-900kD的球形蛋白 A、15% B、20% C、25% D、30% E、35% 正确答案:C 7、OCV需连续测定同一浓度同一批号质控物 A、30批次以上 B、25批次以上 C、20批次以上 D、20批次以下 E、15批次以下 正确答案:C 8、流式细胞术对HIV感染患者或AIDS发病者进行区别是通过 A、测DNA凋亡峰 B、DNA倍体含量测定 C、胞质抗原含量监测 D、动态监测T细胞亚群 E、监测凋亡调节蛋白含量 正确答案:D 9、有关ADCC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抗体只能与靶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B、IgM可介导ADCC C、CTL可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 D、ADCC需要补体参与 E、IgD可介导ADCC 正确答案:A 10、被动血凝可检测的抗体是 A、直接抗A130系统抗原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本文档包含了一些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试题及答案,旨在帮 助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试题 1. 请简要描述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 3. 请解释免疫学检验技术中的ELISA是什么,以及其在临床 应用中的作用。 4. 什么是流式细胞术?请描述其原理和应用。 5. 请简述PCR技术在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并指出其局限性。 答案

1. 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 监测疾病的疗效和疾病进展。 - 确定特定免疫状态,如病毒感染或免疫缺陷状态。 - 评估免疫功能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2. 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包括: -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免疫荧光法 - 流式细胞术 - 内参物法 - 免疫电泳 3. ELISA是一种通过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 检测特定物质的免疫学试验技术。在临床应用中,ELISA被广泛用 于检测各种疾病标志物、病原体抗体或抗原、免疫球蛋白等,用于 诊断和监测疾病。 4.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识别、计数和分离细胞的 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中流动时,根据细胞的大小、

形状和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通过激光散射和荧光探测器进行检 测和分析。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细胞免疫学、免疫表型分析和细 胞分离等领域。 5.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免疫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通 过扩增目标DNA序列来检测病原体的存在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它可以用于病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及个体 的基因型分析等。然而,PCR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能存在 污染问题、特异性问题以及扩增量的限制等。 以上是一些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试题及简要答案,提供了对 该领域的初步了解。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 1、enzyme immunoassay(EIA) 酶免疫分析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标记检测技术。 2、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 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3、immunoblot test(IBT) 免疫印迹试验,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4、precipitation reaction 沉淀反应,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5、agglutination reaction 凝集反应,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6、immunogen 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 7、adjuvant (immunoadjuvant) 佐剂(免疫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8、hapten 半抗原,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多糖、多肽、类脂和核酸等物质。 9、monoclonal antibody(McAb) 单克隆抗体,设法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出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Polyclonal antibody(PcAb) 多克隆抗体,亦称免疫血清,用抗原以不同途径免疫动物,从动物血清中获取抗体,该类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由于免疫动物的抗原往往具有多种抗原表位,可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抗原多种表位的混合抗体,因而抗血清也称为多克隆抗体。 11、tumor antigen 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免疫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简答题 1. 请简述免疫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免疫反应有哪些类型?请分别阐述它们的特点。 3. 免疫学检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介绍其中两种方法。 4. 什么是自身免疫病?请举例说明自身免疫病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答案: 1. 免疫学的研究对象是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研究内容包括免疫系统 的解剖结构、功能特性、发育过程、免疫应答机制以及与机体其他系 统的相互作用等。 2. 免疫反应的类型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是指由T淋 巴细胞介导的,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免疫反应,特点是能针对体内的 寄生物,如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而体液免疫则是由溶解在体液中的 抗体介导的,特点是对抗体与抗原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体液免疫主 要针对在体外的寄生物,如细菌和毒素等。 3. 免疫学检验的主要方法包括免疫沉淀、免疫层析、免疫荧光、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流式细胞仪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其中,免疫沉淀是利用抗体与抗原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通 过沉淀和离心分离出目标物质;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 通过酶标法测定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4.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和损伤自身正常组 织和器官的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其机制是由于自身抗体的异常产生和功能异常,导致免疫系统 攻击机体细胞和组织,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皮肤狼疮性疱疹、关节炎、肾炎等。 试题二:案例分析题 某医院收治了一名患者,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和水肿,伴有疲乏无 力感,体检发现双下肢水肿,血压轻度升高,肾功能异常。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怀疑该患者可能患有免疫相关性疾病,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你认为该患者可能患有哪些免疫相关性疾病?请列举至少两种, 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2. 请提出一个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以进一步明确该患者的诊断。 3. 在进行免疫学检验时,你认为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答案: 1. 该患者可能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类风湿性关节炎(RA)。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特点包括多系统受累、高 滴度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 节炎,其特点是对关节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可伴有血清学表现的类 风湿因子阳性。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参照人卫完整)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学科重点阐述该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和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寄生虫等。)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若免疫防御功能缺陷或缺如,会引起免疫缺陷病;若应答过强,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异常,如发生超敏反应疾病等。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基因突变形成的肿瘤细胞,坏死或衰老细胞。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一般情况下,机体不会对自身组织和细胞发生免疫应答,这称为自身免疫耐受,这赋予了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的能力,如果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紊乱,则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的全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问答题: 试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侵入抗原和体内突变、死亡细胞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功能的总称。概括为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系统的组成 试比较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

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无不被膜的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PP以及阑尾等。黏膜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是发生局部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细胞:即微皱褶细胞,是散在分布于肠派尔集合淋巴组织滤泡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内吞等方式摄取肠腔内抗原类物质转运给凹腔内的巨噬细胞和DC,进而启动免疫应答。 淋巴系统归巢:指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寄居外周免疫器官和特定组织的过程。 淋巴细胞再循环:指淋巴组织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简答题: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1、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更为合理,有益于增强免疫功能。2、有利于增加免疫细胞和抗原及APC接触的机会,引起适应性免疫应答。3、有利于将免疫器官和组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将免疫信息传递到全身免疫细胞,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到病原体、肿瘤和相关抗原性物质区域,发挥免疫效应。因此,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免疫应答和发挥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作用。 免疫器官按其发生和作用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联系。中枢免疫器官发生较早,由胸腺和骨髓组成,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为成熟的免疫细胞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发生较晚,由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构成,是成熟免疫细胞寄居的场所,接受相关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进出外周免疫器官,构成完整的免疫系统网络。通过血液、淋巴、血液-淋巴循环网络,可以使固有免疫细胞迁移到病原体及抗原异物部位,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也可以使迁移到该部位的卡抗原提成细胞,加工提呈抗原物质后转运给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 第三章 名词解释: 抗原(Ag):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是指能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识别级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具有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并能结合效应物质,发挥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半抗原(happen):即不完全抗原。是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不能单独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其和大分子蛋白质或多聚赖氨酸交联或结合后

临床免疫学检验习题和答案

免疫学检验习题 一、单选题 1、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是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 A.两者分子大小的相近性 B.两者分子空间结构的相似性 C.两者分子的电子云吸引力 D.两者之间功能的相近性 E.两者之间结合的专一性 3、不属于颗粒性抗原的是 A.绵羊红细胞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抗体 E.疟原虫 4、对于玻片凝集试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 B.能检测抗原,也能检测抗体 C.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 D.是定量试验 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5、双向扩散试验中沉淀环靠近并弯向抗原是因为 A.抗原分子量大,浓度高 B.抗原分子量小,浓度低 C.抗原分子量大,浓度低 D.抗体扩散快 E.抗原扩散慢 6、关于“RIA”,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竞争性免疫分析模式 B.体系中抗体限量 C.适合小分子抗原测定 D.分离技术采用双抗体-PEG沉淀法 E.游离标记物放射活性与待检抗原呈反比例函数关系 7、FITC呈现的荧光颜色为 A.黄绿色 B.橘红色 C.橘黄色 D.红色 E.蓝色 8、ELISA板最常用的固相材料是 A.聚苯乙烯 B.聚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NC膜) D.尼龙膜 E.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 9、大多数化学发光反应属于下列反应中的 A.水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中和反应 E.置换反应 10、金免疫层析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大分子抗原(b),层析条的待测样品结果判读处应包被

A.胶体金标记抗b抗体 B.抗b抗体 C.抗免疫金抗体 D.标准抗原 E.人血清IgG 11、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A.操作简便 B.组织结构保存良好 C.可使抗原达到最大限度的保存 D.能长期保存抗原 E.是观察组织结构的理想方法 12、光电倍增管(PMT)和光电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 A.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 B.将光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C.将数字信号转变为光信号 D.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E.将数字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13、在速率散射比浊法中,加入PEG的目的是 A.减缓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B.加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C.减少伪浊度的形成 D.降低抗原抗体的亲和力 E.提高抗原抗体的亲和力 1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 A.有核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粒细胞 15、可测定单个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方法是 A.ELLSA B.RIA C.CLELA D.ELISPOT E.免疫比浊 16、lgG的亚类有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E.6类 17、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 B.C3 C.C2 D.C4 E.C5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素-亲合素相互作用特点的是 A.呈可逆性结合反应 B.呈高度专一性反应 C.具有极高亲和(结合)常数 D.具有多级放大效应 E.抗酸、碱干扰能力强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度反映的是待测物的测定值与其真值的一致性程度 B.准确度反映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独立的测定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 C.精密度反映的是待测物的测定值与真值的一致性程度 D.偏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标本测定值的离散度,尤其是大样本资料 E.室内质量控制可以反映检測的准确度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参照人卫完整)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参照人卫完 整)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学科的重点在于阐述该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和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免疫防御是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寄生虫等。若免疫防御功能缺陷或缺失,会引起免疫缺陷病;若应答过强,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异常,如发生超敏反应疾病等。 免疫监视是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基因突变形成的肿瘤细胞,坏死或衰老细胞。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免疫自稳是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一般情况下,机体不会对自身组织和细胞发生免疫应答,这称为自身免疫耐

受。这赋予了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的能力。如果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紊乱,则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的全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问答题: 试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侵入抗原和体内突变、死亡细胞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它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三个方面。 试比较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能够迅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但不能产生免疫记忆。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应答,需要一定时间来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但能够产生免疫记忆,从而在再次暴露于同一病原体时更快、更有效地清除它。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

临床免疫学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可作为S1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DNA抗体和ANA B、抗dsDNA抗体和ANA C^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 D、抗DNP抗体和ANA E、抗Sm抗体和抗SSDNA抗体 正确答案:C 2、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内皮细胞 正确答案:D 3、T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的主要指标是: A、CD3 B、CD4 C、CD8 D、CD4+∕CD8+比值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4、胚胎期易于诱导免疫耐受,其原因是 A、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 B、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C、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D、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E、具有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 正确答案:B 5、免疫学诊断的依据是

A、抗原抗体的浓度 B、抗原抗体的比例 C、抗原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 D、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 E、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 正确答案:C 6、活化的Th细胞活化B细胞时,B细胞表面主要产生第二信号的分子是: A、CD28 B、C D40 C、CD401 D、B7 E、MHC-H类分子 正确答案:B 7、酶免疫技术中的酶结合物是指: A、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 B、酶标记抗原 C、酶标记抗体 D、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 E、酶标记抗原或抗体 正确答案:E 8、H型抗血清是大型动物产生的抗血清,其代表是 A、牛 B、马 C、大象 D、人 E、老虎 正确答案:B 9、下列哪一种细胞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A、巨噬细胞 B、DC C、B淋巴细胞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 [单项选择题] 1、能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快速定量的项目有() A.葡萄糖 B.免疫球蛋白 C.胆固醇 D.尿素 E.肌酐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2、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 A.前带 B.后带 C.等价带 D.带现象 E.前后带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3、免疫电泳不能用于() A.抗原或抗体的成分分析 B.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液中蛋白质分析 C.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液中蛋白质分析 D.抗原蛋白定量 E.多发性骨髓瘤血清M蛋白检测和鉴定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4、环状沉淀试验中要求() A.抗原澄清 B.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 C.抗体澄清 D.对抗原和抗体没有特别要求 E.抗原可以不澄清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环状沉淀试验中为方便观察试验结果,抗原和抗体都必须澄清。 [单项选择题] 5、抗体分子在血清中不会发生自然沉淀,其主要原因是() A.抗体分子周围形成水化层 B.抗体分子电荷的相吸作用 C.抗体分子不是胶体分子 D.抗体分子带负电 E.抗原分子带负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抗体作为一种蛋白质,周围有水化层。 [单项选择题] 6、对人体来说细菌的菌体抗原属于() A.自身抗原 B.异种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半抗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异种抗原是与宿主不是同一种属的抗原物质,与医学有关的异种抗原主要有: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抗毒素、异嗜性抗原。 [单项选择题] 7、再次应答能迅速产生效应是因为机体内有() A.被激活的巨噬细胞 B.一定水平的致敏淋巴细胞 C.记忆细胞的存在 D.初次应答的残留抗原 E.T淋巴细胞的存在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8、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TD-Ag D.TI-Ag E.共同抗原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含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佐剂:与Ag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Ag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应答类型的物质。 2.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能识别某一个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Ab称为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表达并分泌的活性物,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 4.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 5.M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和恶性淋巴瘤,故命名为M蛋白。 6.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即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二、填空题 7.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包括(特异性)、(可逆性)和(比例性)。 8.纯化可溶性抗原的方法主要有(超速离心)、(盐析)和(层析)。 9.目前酶免疫技术中最常用的酶是(HRP),其作用底物为H2O2,(TMB)作为供氢体,被氧化后由无色变为(蓝)色。 10.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11.流式细胞仪产生分析的电信号主要是(光散射)信号和(荧光)信号。 12.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由(T细胞)介导。

13.补体不参与(Ⅰ)和(Ⅳ)型超敏反应。 14.检测抗dsDNA抗体时常用(马疫锥虫)和(绿蝇短膜虫)作为抗原基质。15.抗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结合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三、问答题 16.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试述其发生机制。 答:(1)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为型Ⅱ超敏反应性疾病。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Rh一母亲所怀的Rh+胎儿,尤其多见于再次妊娠所分娩的新生儿。当首次妊娠分娩时,胎儿的Rh+红细胞可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妊娠仍为Rh+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流产或出生后的严重溶血现象,甚至死亡。 17.简述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答:机体抗肿瘤免疫学效应机制包括非肿瘤特异性免疫和肿瘤特异性免疫。肿瘤特异性免疫又包括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和抗肿瘤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在抗肿瘤效应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参与抗肿瘤免疫的细胞包括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体液免疫主要包括补体的溶细胞效应、ADCC、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抗体干扰肿瘤细胞黏附作用等。

免疫学名词解释及答题

免疫思考题 4、淋巴细胞归巢:是指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的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淋巴细胞表面不同的粘附分子与特定组织HEV表面的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决定该细胞的去向。 5、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在于:①分布更加合理,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②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有利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产生③使机体所以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其他抗原性异物所在的部位,从而发挥免疫效应。因此,淋巴细胞再循环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并发挥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 6、固有分子模式概念及其特点:是启动和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物质(具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在感染早期,位于机体皮肤粘膜表面的固有免疫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对IMP (固有分子模式)进行泛特异性识别,介导以炎症效应为主的固有免疫及吞噬杀菌效应。或者清除衰老损伤细胞以维持生理平衡。包括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特征:①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②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须③可被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 7、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①异物性②化学属性③分子量④分子结构⑤分子构象⑥易接近性⑦物理性状二、宿主的特性:①遗传因素②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皮内注射和皮下免疫途径荣誉诱导免疫应答,肌内注射次之,静脉注射效果较差,口服免疫则易诱导耐受。 8、比较不同的免疫刺激剂的区别:一、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机制:Sag 其一端直接与TCR的Vβ链结合,另一端则与APC表面的MHC-II类分子α螺旋外侧结合,以完整蛋白的形式激活T细胞,该激活不涉及抗原表位与MHC及TCR的识别,无MHC 限制性,除非特异性激活T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等可非特异性激活B细胞;热休克蛋白(HSP)则可激活TCRγδ+T细胞。Sag所诱导的细胞应答,其效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通过非特异性激活免疫细胞,分泌大量炎症性细胞因子、导致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病理过程的发生。二、佐剂adjuvant: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机制:①改变可以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延长抗原在体内的潴留时间②刺激抗原提呈细胞,增强其对抗原的加工和提呈③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佐剂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接种疫苗的成分配置;还可用于抗肿瘤与抗感染的辅助免疫治疗添加剂。三、丝裂原mitogen:又称有丝分裂原,因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而得名,属于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丝裂原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进行有丝分裂,从而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9、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一、组合多样性combinational diversity:指在免疫球蛋白V/(D)/J 基因片段重排时,只能在众多V/(D)/J基因片段中各取用一个,因而可产生众多V区基因片段组合。二、连接多样性junctional diversity:Ig基因片段之间的连接往往有插入、替换或缺失核苷酸的情况发生,从而产生新的序列,称为连接多样性。包括①密码子错位②框架移位③N序列插入三、受体编辑:指一些完成基因重排并成功表达BCR(mIgM)的B细胞识别自身抗原后未被克隆清除,而是发生RAG基因的重新活化,导致轻链VJ再次重排,合成新的轻链,替代自身反应性轻链,从而使BCR获得新的特异性。四、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临床免疫学检验分章节练习试题及答案

【职称考试】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分章节试题(60题) 第一章概论 一、A1 1、IgM的结构为()。 A、单体 B、二聚体 *三聚体 D、四聚体 E、五聚体 2、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粘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 A、同样产生 B、不产生 C、不一定 D、微量产生 E、部分产生,部分不产生 3、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A B、IgE C、IgM D、IgG E、IgD 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 B、IgA C、IgD D、IgE E、IgG

A、NK细胞形态具有异质性,所有的LGL细胞均为NK细胞 B、NK细胞发源于骨髓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胸腺微环境 C、具有非特异杀伤作用,无MHC限制性 D、对所有肿瘤细胞均有作用 E、NK细胞不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6、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 A、同种异型排斥 B、共显性 C、同种型排斥 D、具有更多的N-插入 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 7、关于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错误的是()。 A、诱导潜伏期长 B、最先产生IgM C、抗体滴度低 D、维持时间短 E、抗体滴度高 8、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 B、B因子 C、C3 D、C4 E、 C567 9、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 B、IgGFc 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 10、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B、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D、巨噬细胞缺陷 E、NK细胞活性低下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IgM为五聚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 Ig中分子量最大者。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与无抗原诱导的部位可以分布数目相似的抗原活化细胞,说明这种免疫共享不是由抗原分散刺激引起,而是由淋巴细胞迁移引起的。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IgA。分泌型 IgA(SIgA)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局部浓度大。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IgE为单体结构,正常人血清中IgE水平在5类Ig中最低,仅为0.1〜0.9mg/L。IgE为亲细胞抗体,介异1型超敏反应,与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在特异性变态反应和寄生虫早期感染患者血清中可升高。 【正确答案】C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

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B细胞 E. T细胞 答案B 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答案A 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包括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 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 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5.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3 C. C4 D. C5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下列哪项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 A、均可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 B、可检出与自身抗原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C、病变组织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 D、在实验动物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疾病模型 E、病因明确 正确答案:E 2、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A、酶标抗A抗体 B、未标记的抗A抗体 C、酶标抗原A D、未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 正确答案:B 3、下列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向免疫扩散法 B、速率散射比浊法 C、ELISA法 D、免疫电泳法 E、PCR-SSCP 正确答案:E 4、鼠源性单克隆抗体作为治疗制剂用于人体可导致过敏反应,是由于该抗体对人体而言具有 A、抗体活性 B、反应原性 C、免疫原性 D、特异性 E、抗原性 正确答案:C 5、一个准备手术的IgA缺陷症的病人,术前检查发现血型A,Rh+;血清中抗IgA抗体1:10,你考虑应让血库准备 A、A型Rh+红细胞,

B、正常IgA水平冰冻血浆 C、新鲜A型Rh+全血 D、来自A型,Rh+的IgA缺陷症病人的全血 E、AB型,Rh+全血 正确答案:D 6、定时散射比浊分析时,如果待测标本抗原浓度过高,则应: A、进行全量样本检测 B、照常进行反应 C、增加抗体的浓度后重新检测 D、测量结果更可靠 E、将待测标本稀释后重新测定 正确答案:E 7、B细胞的BCR 结合的抗原为 A、TD抗原 B、TI 抗原 C、颗粒性抗原 D、可溶性抗原 E、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 正确答案:D 8、关于活性炭吸附法,说法正确的是 A、吸附补体 B、活性炭吸附抗原 C、吸附非特异性物质 D、吸附抗原抗体复合物 E、吸附抗体 正确答案:B 9、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新生儿溶血症 C、血清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接触性皮炎 正确答案:B 10、淋巴细胞归巢的终点、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和中途站是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1.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 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2.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 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3.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 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4.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 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 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6.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 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7.抗体(Antibody) :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 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8.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 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9.Fc片段(fragment cry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 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10. 4.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11.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 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12.可变区(V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 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1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 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14.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 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15.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6.J链(joining chain):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条多肽链。J链可以连接Ig单 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 17.分泌片(secretory piece):又称分泌成分,是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含糖肽链, 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上。具有保护分泌型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并介导IgA二聚体从黏膜下到黏膜表面的转运。 18.Ig功能区(Ig domain):是指Ig分子的肽链折叠成的球形结构。每个功能区约由110个氨 基酸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 19.Ig折叠(Ig folding):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一起形成的两个 反向平行的β片层,两个β片层中心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一个链内二硫键垂直连接,形成一个“β-桶状”结构。具有稳定功能区的作用。免疫球蛋白肽链的这种折叠方式称为免疫球蛋白折叠。 20.CDR(com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即抗原互补决定区。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 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21.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 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22.补体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 以C1、C4、C2、C3、C5~C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3.补体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docx

名词解释 免疫 (immunity) :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 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 体有害的反应。 1.固有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e response) :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 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 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2.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 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 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3.免疫防御 (immunologic defence) :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 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 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4.免疫自稳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 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 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 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 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6.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 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 部特异性免疫。 7.抗体 (Antibody):是 B 细胞特异性识别 Ag 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 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8.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 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 VH和 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9.Fc 片段 (fragment cry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 的 CH2和 CH3功能区,无抗 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10. 4.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 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11.高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 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12.可变区( V 区):在 Ig 多肽链氨基端 (N 端 ) ,L 链 1/2 与 H链 1/4 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 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13.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 B 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 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14. ADCC(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 毒作用。是指表达Fc 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细胞 是介导 ADCC的主要细胞。 15.调理作用( Opsonization ):是指 IgG 抗体(特别是 IgG1 和 IgG3)的 Fc 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 细胞上的 IgG Fc 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6. J 链( joining chain):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条多肽链。J 链可以连接Ig 单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 17.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又称分泌成分,是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含糖肽链, 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上。具有保护分泌型IgA 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并介 导 IgA 二聚体从黏膜下到黏膜表面的转运。 18. Ig 功能区( Ig domain):是指Ig 分子的肽链折叠成的球形结构。每个功能区约由110 个氨 基酸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 19.Ig 折叠( Ig folding ):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一起形成的两个反 向平行的β片层,两个β片层中心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一个链内二硫键垂直连接,形成一 个“β-桶状”结构。具有稳定功能区的作用。免疫球蛋白肽链的这种折叠方式称为免疫球蛋 白折叠。 20. CDR(com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即抗原互补决定区。VH和 VL 的三个高变区共同 组成 Ig 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21.补体( complement ):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 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 30 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22. 补体经典途径 (classical pathway) :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 以 C1、C4、C2、C3、C5~C9 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 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23.补体旁路途径 (alternative pathway):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