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评价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评价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评价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评价

摘要:在社会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上,芝加哥学派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是社会学发展史上少数几个拥有特定的研究程序和制度性支持的学派之一。在其最辉煌的六十年间,芝加哥学派执社会学研究之牛耳,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社会学系,该学派的成员对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作出了极为丰富的理论贡献。本文就是针对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思想做一下简单的阐述和评价。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同化;

芝加哥学派是社会学发展史上少数几个能称得为学派的社会学家共同体之一。它的兴起与美国特别是芝加哥从19世纪后期的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关,也与美国的高等教育革命及大学的扩张有关。在其最辉煌的六十年里,该学派产生了一大批社会学大师,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对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芝加哥学派在社会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但本文只对其最重要的理论——人类生态学以及他们对移民同化问题的研究做一下简单介绍,从这些理论的来源、主要内容及其评价方面分别阐述。

一.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来源

任何理论的建树其来源无非有两个:理论和实践。芝加哥学派是比较强调实证和经验研究的,他们的理论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经验调查,但是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中都能看到先辈学者的影子,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的出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主要是借鉴了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孔德的社会有机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秩序、进步观念出发,把人类知识的发展划分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阶段,与此相对应的人类政治组织的发展是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三个阶段,以及相应的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军事社会、法律社会和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宋林飞,1997)孔德认为影响人类社会向实证社会前进的因素包括死亡、人类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等等。后来的城市生态学派,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理论和方法形成城市生态学理论;(2)迪尔凯姆的功能论。在迪尔凯姆看来,农业社会是一种机械的联合,城市社会则是有机的组合。迪尔凯姆在他的代表作《社会分工论》中,指出分工是城市的重要特征,是建立新型社会聚合力的基础。在城市的社会关系中,原有的集体意识被削弱了,个体的意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认为城市社会是整合在功能层面上的。(宋林飞,1997)该思想对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3)齐美尔关于城市社会心理和文化的研究。在欧洲传统学术思想中,齐美尔对美国城市社会学的影响最大。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帕克,就师从齐美尔。齐美尔用规模、分工和货币经济等几个角度解释了大都市社会关系及精神生活的特点,指出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人们精神生活的特点是理智性、时间观念、标新立异和冷漠的态度等。后来帕克、托马斯等人对城市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和城市生活适应性作了一些经验性的研究;(4)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因为在大学帕克受到了杜威的影响,帕克改变了一生的志趣,从原来想当工程师转变成为能理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人类学家。同样是因为杜威的影响,他大学毕业后挑选了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哲学家生活在他的城市中,对其生存在其中的环境和旨在改变社会的社会行动感兴趣。按照安德鲁·雷克的观点,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领导人把“实用主义变成了民主的社会哲学”。(阿兰·库隆)杜威对派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后来成为帕克许多社会学理论的基础。

二.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类生态学的观点:芝加哥学派借鉴生态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创立了人类生态学理论。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变动关系的科学。20世纪初,生态学已经发现了生物个体或群落的竞争和共生、增长和消减、形成和演替等规律。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立足于人类社会组织与生物的共同性,断定可以借鉴生态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在帕克看来,城市是边界明确又相对独立的生态单位,是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最好场所。同时,帕克认为,城市是人性充分展现的场所,“城市把人性中过度的善和恶都展示出来。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宜把城市当作一个实验室或者诊疗所,从中对人类特性和社会过程好好地进行研究”。(帕克)城市不只是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区的组合,而且是人类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城市的空间分布特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所以帕克认为人类生态学是考察城市结构最合适的角度。他把城市看作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有机体,将生态学原理(竞争、淘汰、演替、优势等)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他们特别强调城市的区位布局、空间组织是通过竞争谋求适应和生存的结果。帕克说:“竞争和适应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过程,自然的经济力量把个人和组织合理地分配在城市的特定区位上,最终形成最佳的劳动分工和区域分化,使整个城市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所以城市堪称是秩序与和谐的典范。他认为,城市社区里存在一些因素,它们导致一种有序的、典型的人口和机构组合方式。分离这些因素并进而描述由于这些因素的合力而造成的人口、机构群集方式的科学,就是人类生态学,它不同于作为自然科学的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者们就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实证调查和分析来揭示城市的结构及其变动的动态过程的。帕克认为生态学非常适合于城市结构分析,因为首先城市社会与生物界有相同的共生现象,共生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状况,共生的基础是差异,城市越大,劳动分工越细,每个机构提供的服务越单一,个体所从事的职业高度专门化,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则越高,在城市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功能互补的机构往往分布在相互邻近的地域内。其次,如同生物界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和竞争一样,人类的本能就是要千方百计的使自己的生存空间最大化,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城市有限生存空间的互相争夺。城市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规律通过激烈竞争和适当选择的结果。共生和竞争决定了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但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是经常变动的,所以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用5个概念来描述这种运动:①集中:高级服务业的机构和设施向城市中心地区汇聚,特别是对银行和商业来说,这种集中的倾向对这些业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银行业和商业在城市中心区集中起来会带来业务更高效率的发展。②分散:指人口和机构离开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例如大城市出现的郊区化现象就是分散运动的表现之一。③隔离: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一定区域内生存者对各种资源展开竞争,结果导致相同收入、种族、宗教等因素的人群或相同职能的机构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整个城市由一块块具有不同特色的区域组成,不同类型的人群彼此隔离。比如美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着与外界隔离的黑人聚居区和由外国移民组成的少数民族居住区。④侵入和接替:这2个概念是相互承接的,有顺序的。如果一个群体离开它原来的居住地而进入另一群体的领域,便是侵入,当后来群体取代原有群体并在该地区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以后,就形成了接替。集中、分散、隔离、侵入和接替4种概念准确地描述城市结构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但是“隔离”是一种城市结构的普遍现象,其形成机制在不同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城市中是不同的,这就导致

用该理论解释普遍的城市现象会有局限性。由于城市生态学是芝加哥学派开创的主要理论之一,这种理论的先天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芝加哥学派的发展:首先,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依然停留在借用生态学原理和范畴的阶段,没有给予人类特性应有的重视,忽视了人类的社会文化属性。在城市生态学中,竞争和共生是人类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用经济竞争来解释和预测城市生态模式,结果把人类行为等同于生物活动,把人类降低到生物层次;其次,城市生态学忽视了社会政策和人类规划的作用。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把城市发展看作一个自然过程,在城市空间中人们不断地竞争城市空间资源,导致城市处于生态过程中,最终确定了不同人口和机构的位置,这种理论严重忽视了人类的社会政策和规划因素对城市生态模式的影响;再次,城市生态学表现出空间决定论倾向。在城市生态学看来,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基础。城市生态学将城市中的一切问题或现象都看成是城市空间所决定的,把城市空间看成是城市社会的自变量,新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生态学的这种空间观提出批评,他们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夏建中,1998)城市生态学越来越不能解释和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危机,因为城市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种族冲突并不按照生态学原理自动达到平衡缓解,而是日益加剧和恶化。这就给新城市社会学以可乘之机,城市生态学在解释城市危机时显现出了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芝加哥学派的霸主地位。

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也是芝加哥学派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理论,伯吉斯是帕克的学生,他运用了他的老师帕克和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位巨擘—麦肯齐的理论研究城市发展过程。伯吉斯在运用人类生态学原理研究芝加哥市生态地图的基础上,概括出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组织的同心圆地域模型:城市在竞争和共生的作用下,呈现出从中心向外扩散的圈层结构。同心圆最内的圆形区域是中心区,因为到其他所有地点的距离最短而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土地需求量大,进而导致了土地价格升高。只有获利较高、用地紧凑的职能机构才有经济实力建造中心区,最终形成中心商业区。紧挨着中心区一环是过渡区,它是中心区产业的扩展空间,因等待被占领而无人投资改造,任其破烂。破旧住宅的租金便宜,收入低的社会阶层集中居住在这一环。再向外是第三环,原来是中产阶级的居住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设备先进齐全的住宅建在了郊区,中产阶级随之搬迁到郊区,留下简陋落后的旧房子,价格较低又接近工厂和中心商业区,因而形成了工人居住区。第四环是高级住宅区,这里原是郊区,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的独门独院、高级公寓等新型住宅建在这里,居住着白领工人、职员和小商人等中产阶级。第五环是往返区,是同心圆的最外一圈,资本家阶层和部分中产阶级的郊外住宅坐落在这里,还有一些小型卫星城。同心圆模式解释了城市居民社会阶层和地理分布的规律,这和城市的地价因素紧紧联系在一起:随着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其居住地离城市中心会越来越远,从中心商业区往外看,则依次是贫民区、蓝领工人区、中产阶级区和上层社会区。其次,同心圆模式反映出各个地域层次之间的动态关系:城市地域存在着一种从中心逐渐向外扩张的趋势,当内环的人口和机构增加时,它必然要侵入它外围的一环,最终接替那里的人口和机构,而外环的人口和机构也肯定会向紧挨着的外一环地区侵入。结果,每一环的地域都会扩大,城市按照相对固定的五环模式向四周蔓延。伯吉斯同心圆五环模式为城市结构分析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图表,从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城市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阐释侵入和接替这个概念的时候伯吉斯举了黑人和外来移民侵入第二环地带,导致白人居民外迁的实例。但伯吉斯对该例子的叙述和分析颠倒了因果关系。事实上

的情况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有详细的描述,按照她的观点阐述,伯吉斯举的例子应该这么分析:由于第二环地价的持续升高,原有住宅业主面临把房子和土地卖掉以获得更大回报和利润的诱惑,导致业主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改善住宅状况而使住宅年久失修。于是,原有白人居民搬出了年久失修的住宅,去寻找外面质量更好的住宅和土地,而那些暂时没有被拆除的住宅便被廉价的租给了穷人,大部分是黑人和移民等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他们临时地添补了白人居民弃置的地带,形成了芝加哥学派所说“接替”的过程。而不是像生态学的逻辑那样,由一个强势的物种“侵入”相对弱势物种的生存空间。这样的解释很容易成为无视弱势群体利益的理由,这也是在运用人类生态学来解释城市结构变动和过程时候的缺陷;另外,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不具有普遍性,这个模型是在研究芝加哥城市生态地图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只适用于为数不多的城市,后来大量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发现,形成城市的因素相当复杂,因此伯吉斯的模型被认为过于简单化。

(2)城市移民同化研究: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另外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对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的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两个移民高峰:一个是1881—1890年,达到了520多万人,另一个是1901—1910年间移民达到了870余万人之多。相继涌入美国城市的移民高潮给美国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无序状态,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移民能否被美国所同化和是否继续允许大量移民进入美国的激烈辩论。当时由于芝加哥是美国的第二大城市,经济蓬勃发展,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导致了芝加哥的社会秩序混乱和分裂,而美国民众情绪上存在的排斥移民的现象,更使芝加哥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美国社会如何同化新移民成为当时美国主流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当时美国乃至世界社会学界的重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非常关注移民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帕克带领学生通过参与式观察这一研究方法深入当地少数族群社区,获得了第一手的详细资料。通过对移民的研究,帕克在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社会距离”和“边际人”理论。帕克的“边际人”概念用来指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两个群体的边缘的那些人。地位上升或下降、从乡村到城市或从城市到农村、移民等人都会出现“边际人”的现象。“边际人”之所以成为“边际人”实际上是由于新的社会环境导致的文化认同的缺失。产生了“两个或以上个体或其他范畴之间的能察觉到的亲近感的缺乏”,这就是帕克所说的“社会距离”的概念。从根本上说,移民所产生的“社会距离”是由于自己在心理上迫切地想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但由于文化上的隔离等原因,导致很多人陷入了“边际人”的尴尬境地。他们因此产生紧张感、失落感,表现的过分小心、谨慎、自卑感和不敢自作主张,对自己的天性进行抑制等。边际人处于劣势、被排斥,具有不稳定性和反社会倾向等特征,因此,边际人的存在就构成了社会重大的不稳定因素。按照帕克边际人的理论,在芝加哥移民不断涌入的时代,因为心理、文化、生活等方面与当地居民有“社会距离”,新移民乃至其后代的边缘人心理是非常明显的,社会无序状态也就自然地伴随于移民过程。帕克发现。这个无序和分裂过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大部分移民来自欧洲乡村地区,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在一座城市中生活,最终实现同化。同化的过程是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相互融合过程,所有外来移民都期望能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之中,被同化是美国少数族群期待的目标。外来移民究竟能否被同化入美国主流社会呢?帕克的种族关系周期理论对此作出了肯定的解答:帕克把族群之间互动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相遇、竞争、适应和同化,每个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都是一个进步。相遇

是不同族群最初级的相互作用,因此构成产生竞争、适应和同化的因素,缘于这种第一阶段的接触产生了竞争,它是一个伴随着个人在新环境中安身而出现的过程,在此期间,少数族群人口在诸多资源方面展开竞争,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少数族群因与不同人群竞争而团结一致。随后是进入适应阶段,适应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此阶段移民被迫改变和适应新的环境,虽然仍是潜在的对手,但各群体却接受彼此的差别,各种社会关系也为了减少冲突、控制敌对和保障个人安全而组织起来。因此,移民和本土人民之间的关系有了某种程度的稳定性。而且,一旦出现族群分层,同化的进程将大大减缓,虽然帕克坚信底层阶级、次要的族群人口最终也能够同化,但他承认这最终的同化要花上百年的时间。这样,在帕克的理论中最后阶段是同化,在此阶段族群移民与其他族群集团融为一体,群体之间的差别消失了,各自的价值观念混合在一起基于对美国城市族群关系的研究经验,他认为族群之间长期互动的最终结果不可避免的将是族群同化。

人类生态学和对城市移民的研究可以说是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社会学最为重要的两个贡献,这两个研究并不是孤立的,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两者都相互借鉴,它们共同构成了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在整个社会学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影响: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和贫民窟的研究使城市移民和少数族群特别是黑人的研究成为社会学的正统研究,开辟了社会学对下层民众生活状况研究调查的传统。更为重要的是,芝加哥学派赋予了社会学以现实意义,他们的研究调查大多着眼于美国城市现实问题,激发了此后的社会学家在城市研究中高度重视实地调查和经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2)(法)阿兰·库隆著,郑文彬译:《芝加哥学派》,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美)R·E·帕克等著,宋峻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5)(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

(6)周晓虹:《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7)康少邦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于长江:《从理想到实证——芝加哥学派的心路历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之一。其成员主要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一批经济学家,也有个别不曾在该校任教,但因其学术观点和政策倾向而被认为是该学派成员。该学派的主要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有 J·瓦伊纳(1892~1970)、富兰克·H·奈特(1885~1972)、(1899 ~1946)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F.von 哈耶克、乔治·施蒂格勒(1911~)、M·弗里德曼(1912~2006)等人。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成员坚定地支持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经济分析,在其政策建议中频现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思想,同时采取一贯反对滥用数学形式主义,并乐意放弃精密严谨的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推理而倾向于更具有结果导向的部分均衡分析的方法论。“芝加哥经济学派”与“经济学帝国主义”联系在了一起,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指将经济推理的应用方法推向传统上认为是其他领域的特区,如政治科学,法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①极端强调个人自由:极端强调个人自由,反对个人专断和“权威”;在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强调“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建立一种货币体制,在该体制下,一国的货币信用流通量取决于某种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规则”,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相机抉择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②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功能: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功能,强烈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应减少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 ③三个政策目标此长彼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由、经济效率与分配均等这三个政策目标,经常是此长彼消,顾此失彼,不可得兼的。例如,为了减缓失业,必须承受一定的通货膨胀,而要稳定物价,又必须让更多工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失业状态。又如,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保障社会福利支出,有助于减缓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均和阶级矛盾,但为此必须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在一定条件下妨碍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对这类进退维谷的难题,芝加哥学派更多地关注自由与效率,相对较少地关注收入分配的问题。理论特点. 对市场(自由市场)的分析,是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绝对核心。芝加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它标志着手工业时代的结束,引入了蒸汽机驱动的机械进行大规模生产,世界的面貌因此而改变。 在一众革命性产品中,钢铁通过大规模生产达到了惊人的产量,钢铁的实用性也让建造师们憧憬着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高楼”。 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高达10层! 结构工程师们畅想着遍布高楼的世界,世界上的第一座摩天大楼于1884年竣工了。建筑师兼结构工程师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了高42米的家庭保险大楼,这是第一个使用钢制框架的高层建筑。 该建筑有10层,7年后增加到了12层,整个建筑的高度也达到了54.9米,在1931年被拆,在原址新建了一座更高的建筑,Field大楼——又名拉萨尔银行大楼。 家庭保险大楼的建成引发了一股至今仍在蓬勃发展的潮流,彼时,工业革命也拉动了对高层商业建筑的需求。大批量生产意味着有更多的商品要出售,因此需要足够的商业空间。在垂直方向上扩展多个空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商业风格的建筑理应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使得它们在当时看起来整齐划一;但事实却是,这些建筑之间展现出了更多的多样性而非相似性。因此,历史学家Carl W. Condit将这一运动命名为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引发了一场辩论。 怎么判断一座建筑属于芝加哥学派? 1 建筑的整体形式参照了古典石柱的结构,较低的楼层作为基座或裙房,外观也与其他建筑不同——一般会装有更多玻璃。中间的楼层类比石柱的柱身。最后,顶层作为柱顶,饰有飞檐,露出了一些简单的装饰。 2 所有建筑都采用了钢框架结构,这些特制结构钢能够防火,以免再发生1871年芝加哥大火那样的灾难。 3 建筑外部覆有砖石,例如Terra Cotta陶砖,装饰很少,为建筑表面大扇的窗户留出空间。 4 窗户的设计可保证光线充足,通风顺畅,典型的窗户形式包含有一大块固定的玻璃窗,两侧则是两个较小的双悬窗。这些窗户通常会在整座建筑中重复出现,形成一个规则的网格。窗户也会向外凸出,内部则会形成一个小开间;这类窗户被称为凸肚窗。 哪些人是早期芝加哥学派的“明星建筑师”? 等等!还有别的芝加哥学派吗?当然,“晚期”芝加哥学派是由一些现代主义建筑师领导的,比如密斯·凡·德罗。但这不是我们这次讨论的主题。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生态学派、生态学理论) 这一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批社会学者创建,故又称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N·Burgess)、克利福德·肖(Clifford Shaw)和亨利·麦凯(henry D·Mckay)等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发展,城市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帕克等社会学家以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为实验基地,深入调查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种族等因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社会阶层、人口密度、种族关系、社会心理、居住方式、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成员如果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失范、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同心圆理论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犯罪率在城市中心的周围地区最高,随后向郊区逐渐下降,愈是远离市中心周围地区,犯罪率愈低。贫困、疾病等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结论是,这种生态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他们将芝加哥市划分为围绕同一圆心而形成的五个区域,即中心商业区、中间地带(工厂区)、工厂住宅区、中上层住宅区、郊区和卫星城。犯罪大多发生于中间地带,即工厂区。因为相对于自然社区,中间地带人口流动大,混杂的人口造成了有利于犯罪发生的环境。 (二)社会解组理论 这种理论还指出,人们通常生活在家庭、学校、邻里等群体之中,以亲属、朋友、友爱、邻里等关系为内容的非正规社会关系对于约束人们的行为作用很大,地区性的集体发挥着社会监督的功能。而城市化进程则使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解体,使集体作为非正式社会监督单位的作用显著下降,传统集体的习俗规范和理想受到削弱,并逐渐消失。随着工商业深入市区,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激烈的竞争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削弱了社区的整体利益,甚至家庭也趋于解体。这一切变化使得社会处于解体状态,导致犯罪现象增加。其基本规律是都市化程度与社会解组程度成正比,社会解组程度与犯罪率成正比。 (三)芝加哥区域计划 因为相信青少年犯罪是由间隙区域的社会解组造成的,所以芝加哥学派认为对青少年个人采取处遇措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整体犯罪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求能有效地改变特定的局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所有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计划。因此,193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肖发起了芝加哥区域计

从芝加哥学派到结构功能主义

从芝加哥学派到结构功能主义:论拉斯韦尔的思想转 型 ——兼论美国早期传播思想发展的历史动因 2008-01-09 08:07:08作者:胡翼青来源:《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第3期 摘要:尽管传播学给拉斯韦尔以崇高的地位,但很少真正对他进行深入的研究。拉斯韦尔早年的芝加哥大学经历,使他的传播研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芝加哥学派的烙印。然而,在二战开始后,随着美国意识形态的变革,传播学的知识生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拉斯韦尔介入了战时传播研究项目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传播学行政研究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一分子,其学术倾向越发保守,并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释了福柯关于知识和权力的理论。 关键词:拉斯韦尔宣传研究芝加哥学派结构功能主义 非常欣赏彼得斯的一句名言:“太常见了,我们对前人及其思想作出评判却从不返过去重读(甚至从没有读过)他们的论述。我们仪式化地搬出那些死去的名字或褒或贬,却几乎不与他们留给我们的文字进行任何实际的有意义的联系。”(Peters, Simonson,2004:11)对于中国传播学而言,这句话用在拉斯韦尔身上,可能再贴切不过了,我们除了知道他是施拉姆钦定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外,除了知道他的宣传研究、“五W”理论与三功能说之外,除了嚷嚷他对传播学具有巨大贡献外,可能对他再没有更多的认识了。然而,这么一位左右着传播学早期思想及其发展走向的人物,实不应当受到如此冷遇。在拉斯韦尔的学术生涯中,芝加哥学派与“结构功能主义”曾经有过激烈的交锋,身处其中的拉斯韦尔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他的思想轨迹体现了美国传播学当时走向的必然性。这对于我们理解美国传播学走向的历史背景,反思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缺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芝加哥学派与青年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芝加哥学派市场竞争的观点

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评析 【作者】陈秀山 【作者简介】陈秀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 芝加哥学派在过去是货币主义的同义语,70年代以来这一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如斯蒂格勒、博克、德姆塞茨、波斯纳等人,在对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分析和与有效竞争理论(哈佛学派)的论战中,提出了竞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竞争政策主张,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并逐步取得了主流派地位,对80年代以来的美国竞争政策的转变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博克和波斯纳被视为这一学派竞争理论的权威代表人物。 一、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主要内容 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基础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1)认为市场部分过程是一个没有国家干预条件下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死亡”,斯蒂格勒把它称之为“生存检验”;(2)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把它仅仅限制在为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条件上。(3)他们自称为自由保守主义者,而被批评者称之为企业家辩护者、工会反对者。 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把竞争不是作为一种最终的静止状态,而是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点上构成了与新古典完全竞争理论的区别。但是他们又承认存在一种市场均衡,不过这种均衡不是被视为所达到的最终状态,而是所有市场行为和市场过程所追寻的“指明星”。市场均衡是不能通过人为的竞争政策实现的,而只能让市场竞争过程强迫经济主体不断适应这种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均衡。这样的市场均衡虽然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但是不受人为影响的竞争始终趋向这种均衡。在这一点上,与古典竞争理论有相近之处。 在芝加哥学派看来,有效竞争理论或哈佛学派建立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竞争政策主张是不适用的,他们把竞争目标分解为各种各样的具体目标,不能为政府提供一个简单明了、而又可行的政策手段,在实践中难以贯彻实施。一个合理的竞争政策必须目标明确、简单易行。他们认为竞争只有一个唯一的目标,即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竞争所表达的含义也就是一种市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的福利不能再通过法律上的决策而继续提高。因此,竞争政策的任务就是要保持能够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特别是国民经济资源最佳配置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实施竞争政策和判断竞争行为有两条衡量标准:(1)资源配置效率,即实现国民经济的资源最佳配置,具体地说就是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竞争价格提供竞争产量;(2)生产效率,即企业内部的资源有效利用,具体说就是达到规模效果最大和交易成本最低。 为了确定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这两种效率标准能够达到、或者受到损害,要借助于对理想市场的模型分析。理想市场的存在以下列假定为前提:(1)合理原则,即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目标是合理的,分别是收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2)市场完善,特别是产品的同质性和市场的透明度;(3)竞争者数量足够多,以致于竞争者之间无需考虑对方的市场行为,即不存在行为相关性;(4)考虑到工业内部竞争和资源的完全流动性;(5)不存在市场进入限制,主要是人为的市场进入限制;(6)市场机制作为经济刺激和强制系统,使竞争的协调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7)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可以依靠类似于市场机制解决,如拍卖。这种理想的竞争性市场的另一极则是垄断市场,而不存在所谓寡头市场。在这种理想的市场中,将会达到上面提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标准,从而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目标。他们强调提出这些假定只是为了确认两条效率标准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要说现实竞争过程会满足这样一些假定条件。在B2制定和贯彻竞争政策过程中,不是以这些假定条件为依据,而是要以资源配置效率标准和生产效率标准为依据。 二、对竞争政策的分析及其政策主张

芝加哥学派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正当欧洲的设计师在为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伦理与美学以及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而困惑时,在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1851年美国参加了“水晶宫”博览会,展出了各种工业品,这使欧洲首次接触到美国产品,不少观众赞扬大陆美洲带来了简洁明了的造型,既无浮饰而又实用,其前途必然发展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对欧洲是难得的启示。 的罗特斯切尔德商场大楼芝加哥学派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并对整个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变成了全国铁路中心,因此其城市发展很快。1871年芝加哥大火,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更多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

图5-17 沙利文和艾德勒于19世纪末设计 图5-18 沙利文于1899年设计的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公司大厦 芝加哥学派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图5-17)。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过建筑并到过欧洲,是一位非常重实际的人,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他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有一种形式,一种外部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以及如何与别的东西互相区别开来。”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芝加哥学派早期几个代表人物对传播研究的思想贡献__以库利、米德、帕克、杜威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从“芝加哥学派”四位早期代表思想中与传播研究有关的方面入手,首先梳理了四人与传播有关的共同思想,有:对共同体的一致向往和追求,把传播置与人类本性地位和想象性传播。在文章的后一部分,分别论述了四人对传播研究各自的理论贡献,即:库利的“首属团体”和“镜中自我”;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杜威的“分享经验”;帕克的“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E.M.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在著作《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A Biographical Approach)一书中对四位“芝加哥学派”的重量级人物的共同特征做过归纳,其中有一段话可能不会引起读者太多的注意,即: 他们都生于1859—1864年间,大约是美国内战时期,并且都是在小城市长大。他们都有新教和道德主义的背景,但是由于科学的教育,他们试图成为社会生活的客观观察者。他们都是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兴趣。他们都是乐观主义者,主张为了美国民主制度能够在城市共同体中繁荣兴盛,社会进步是需要的。 J.杜威、G.H.米德、C.H.库利和R.E.帕克这四位“芝加哥学派”早期代表人物生长的小城市环境与正在形成的大都市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有一组数据表明了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美国的第二大城市芝加哥的发展情况——“在1880年至1890年这10年中,城市人口翻了一倍,至1910年,又翻了一倍。芝加哥在文化多样性方面特别突出。1900年,170

万人口中的一半是生于外国的人,其他的许多人是出生在外国的父母的后裔”(罗杰斯,1997,殷晓蓉,2002,P145)。在他们四人中,除库利一直留在安阿伯以外,另外三人在小城镇长大以后,“都尽可能地割断了他们的乡村之根,过起了城市生活”(罗杰斯,1997,殷晓蓉,2002,P157),但是他们四人在小城镇长大的经历正是他们对于在小城镇的特殊氛围营造出的“共同体”怀有共同追求的真正动因所在。其次,新教和道德主义背景使他们对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各种特殊社会群体怀有 深深的同情,并且从沟通、传播的意义上来解释问题。第三,改良派的社会实践不是为了建立理论框架,而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通过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思考着如何把芝加哥变成一个“共同体”。第四,乐观主义的研究态度使他们没有太多地注意到由于传播、传媒所带来的负效应,而对大众传媒促成“共同体”的形成抱有一种共同的希望。这一点,也是“芝加哥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最大的区别之一。 为了对J.杜威、G.H.米德、C.H.库利和R.E.帕克四人对传播研究的思想贡献进行较为全面地读解,我从他们共同的传播观念和各自的传播理论贡献两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四人共同的传播观 J.杜威、G.H.米德、C.H.库利和R.E.帕克以及“芝加哥学派”早期的其他关键人物,如A .莫尔斯、W.I.托马斯、E.吉伯斯等,无论其各自的理论侧重点以及理论建树有多么巨大的不同,但在他们的理论训练、所接受的前人的理论影响方面及其各自的理论贡献的思想内核里均有着大致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读书笔记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读书笔记 本书主要通过对城市中社会现象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目的是为能够使人类在城市社会上能够更好的发展。城市的存在使得原本在道德约束下的人性有了宣泄的空间,“城市把人性中过渡的善与恶都展现出来”,人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本道德的限制,新的道德体系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人们在不同的道德体系下寻求适合自己的情感、利益、趣味,抑或堕落,抑或升华。但在城市的发展中,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19世纪末,美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中有大量的外来农民和移民进入,使得人口剧增和城市的容纳量之间产生了矛盾,并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城市社会问题。对象包括邻里关系、职业阶级和类型、新闻和社会流动、股票交易和暴民、危机心理和集团行动、党派政治和宣传、个人流动和道德区域。 文章指出“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可以看出城市包含了各个不同的组成成份,形成一个社会的有机体。城市所注重不仅仅是物质和空间上的创造,更重要的是城市社会的心理需求。帕克是一名生态学家,他将城市看成是一个生物,一个有生命的生物,城市的过程如同一切生物为生存而去适应或者改变环境的生态过程。 我认为如果认为城市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城市便会主动地去选择和重组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口的选择和城市的空间布局。首先对于人口的选择,如果城市人口大于城市的人口容纳量,城市便会自动将过剩的人口排出;反过来,如果城市无法满足流动中人口的需求,人口便会自动地撤出城市。因而城市得以继续生存。其次是对于空间的重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富人区会分布在外层郊区,白领分布在中层郊区,蓝领分布在内层郊区,中心城市变成了贫民窟的所在地,城市自发地形成同心圆的分布。这便是城市的对于空间的重新选择。但是如果城市能够自然地维持其形态,那便不需要规划了,但是没有进行规划的城市,往往会容易畸形发展,城市的畸形发展甚至会超出人类的预计,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 关于文章所提到的邻里在城市的为什么会解体的问题,邻里关系本身具有一种独立性,城市市民在忙碌的生活过程中越来越不重视与邻里的关系,这一方面跟城市建筑物的风格有关,建筑具有更加明显封闭性;一方面在城市道德约束条件改变下,人们可以自由地去选择是否要和邻居打交道,即不打交道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与邻居的关系好坏不会成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活的因素。一方面,在乡村人们可以通过跟邻里的交流来使自己的情感或者信息量增长,但是现在通讯和交通的便利,让居民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地域差异的限制。 但是邻里关系对于人的情感和发展是很重要的,所以人们应该通过一些办法和技术措施来恢复和加快城市邻里的生活节奏,打破这个独立性和封闭性,建立社会性居住区,让人们能够通过交流接触来更好地发展自我,包括道德影响,心理健康和知识技术的交流,以促使社会和个人更好更快地发展。至少能够在偷窃发生、火灾发生或紧急事件有个邻居可以相互帮助,至少在过年或节日时候有个邻居能够一起庆祝。 城市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何能够使城市社会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研究城市,任何一种现象都不要轻易忽视,我们要从中吸取必要的经验和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进和创新。

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一)哈佛学派的竞争理论 哈佛学派是指自20世纪30-60年代,由一批哈佛大学的学者形成的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其观点最早起源于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对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其市场结果进行的经验研究。50年代,贝恩等人继续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在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成为产业组织的集大成者。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业、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框架。 其中,市场结构是指一个市场的组织结构特征,主要衡量标志有:(1)市场集中度,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买者或卖者的数量和大企业所占比例表达出来;(2)产品差别化,是指同一市场不同企业生产同类商品在质量、款式、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性;(3)新企业的进入壁垒,是指阻止新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因素或障碍。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考虑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为取得竞争优势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它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排挤对手等。市场绩效则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获得的最终成果的总和,反映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包括利润率水平、技术进步、充分就业等。 哈佛学派的竞争理论重点体现在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上,如贝恩认为,竞争是结构问题,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具有竞争性,不能

只看市场行为或市场绩效,而应看该行业市场结构是否高度集中,是否实际上由一个或数个寡头所控制,此外还要看进入该行业的壁垒是否很高,以至扼制新厂商进入该行业。由于该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又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其主要观点包括: (1)在一个部门内过高的生产集中程度会导致糟糕的市场结果,但规模效益显著的部门除外;适度集中的寡头市场和带有某些原子市场的市场结构,可以实现按照竞争要求所期望的市场结果;因此,具有决定性的结构的边界不是位于原子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而是位于较高集中度的寡头市场和适度集中的寡头市场以及某些原子式结构的市场之间。 (2)过高的产品差异程度通常并不会带来很好的市场结果,因为消费者常常只有在两个十分近似的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所以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数量并不会随产品差异程度而相应地扩大;有效竞争所要求的并不是特别高的产品差异程度,而只是要求适度的产品差异。 (3)高度的市场进入限制,与中等的和较低的市场进入限制相比,对市场结果具有负面影响;通过高度市场进入限制得到保护的高度集中的生产部门比带有中等程度市场进入限制的高度集中生产部门,一般来说会导致更为糟糕的市场结果。因此,要获得有效的市场结果就必须消除市场进入的限制,其中主要是人为的市场进入限制。 基于以上认识,哈佛学派主张,为了保持有效竞争,获得令人满意的市场结果,必须运用竞争政策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和局限 1892年,刚刚诞生不久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从那时起它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社会学家,其中包括斯莫尔、米德、托马斯、帕克、伯吉斯、麦肯齐、法里斯、奥格本和沃斯,他们因具有相对一致的学术旨趣、长期的制度支持、占主流地位的出版物和“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经验论方法”而被人们尊称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关于这一学派研究的出版物更是达到1000多种。在社会学160余年的历史上,这是除以法国人迪尔凯姆为灵魂的“社会学年鉴学派”以外,唯一享有如此盛誉的一个科学家共同体。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源起 芝加哥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的摇篮多少有些偶然。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老板洛克菲勒捐资建立芝加哥大学。在其首任校长威廉姆·哈珀的头脑中当时还没有社会学的概念,他所领导的这所大学所以会建立全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只是因为在他开列的第一批聘用的13位首席教授名单中,碰巧有一位社会学家,这就是阿尔比恩·斯莫尔(AlbionW.Small,1854-1926)。 尽管芝加哥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一种偶然,但这个年轻的学科能够在那里生根,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支配美国早期社会学却有其必然的因素。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内战之后,美国国内的资本主义获得了一日千里的发展。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移民的聚集,在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出现了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等一系列大城市,芝加哥的发展尤为突出。除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外,还有一系列因素使得这个城市成为孕育美国社会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温床: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商业中心和交易所,资本主义在那里获得了近乎野蛮的发展;它的人口十分混杂, 1900年时,其人口的一半以上是由外国移民构成的,这赋予芝加哥以鲜明的文化多样性;受到新教的影响,它还是一座文化与艺术之城,极为推崇教育和书本; 同时,它也是一座现代城市,经历了1871年的大火之后,芝加哥耸立起了美国最初一批钢筋与混凝土建筑。当然,决定社会学在美国最初发展的骰子之所以最后掷向了芝加哥,还因为那里的贫困、人口拥挤和犯罪逐渐变得和伦敦、曼切斯特一样显著。1904年,当马克斯·韦伯访问芝加哥时,在他的笔下,这座城市“像一个被剥光了皮的人,你可以看见他的肠子在蠕动”. 斯莫尔就是在这样一个需要社会学的时代和需要社会学的城市,在哈珀的支持下,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从今天的角度说,斯莫尔在学术上的贡献乏善可陈,不过他为芝加哥社会学的发展抛下了“定向之锚”,那就是:芝加哥是美国社会学的天然实验场,而芝加哥的社会学家们应该将德国人的理论运用于日益凸现的美国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之中。 同学者的角色相比,斯莫尔更像是一个学术经纪人。他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贡献有三件:其一,1892年,斯莫尔建立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这不仅是全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而且到斯莫尔退休之时,既是芝加哥大学中的一个大系,也是全美培养博士最多、开设课程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学系,单在1893年到1935年间,它就培养了109位博士,硕士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美国社会学的翘楚;其二,1895年,先于法国人迪尔凯姆创办《社会学年鉴》前一年,斯莫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杂志》(AJS),并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芝加哥学派传播学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芝加哥学派传播学 传播学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经验学派研究的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推荐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的范文,欢迎阅读。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简介 大众传媒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标志。自大众化报纸产生以来,特别是20 世纪初广播产生以来,大众传播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想敏锐的学者们的注意。在美国,一批学者特别是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和霍夫兰等,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运用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对大众传播开展研究,产生了一批开拓性的理论成果,初步确立了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开创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传播研究的经验学派传统。 一、经验学派的概念及特征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也是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不同,而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经验学派最大的特点是其研究方法,即以实用主义为目的,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经验性方法论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意味着,当一种传播理论提出后必然紧接着一个不断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必定使某一理论抑或因缺乏效度而受到摒弃或修正,抑或是受新材料、新方法的支持而得以确立或完善。这也是我们看美国主流传播学理论,凡重要的理论学说都会经历一个嬗变的过程的原因。如对于议程设置理论,随着时代发展,美国学者在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修正,美国学者沃纳赛佛林认为:议程设置研究的新动向表明,‘新闻媒介不能告诉我们该怎样想,却可以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这一旧的表述有必要作出修改,新的说法应该是:‘新闻不仅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而且告诉我们改怎样想’。1从这一点来说,这一方法论有利于促进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使用经验性研究方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

社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学科。 【芝加哥学派】美国芝加哥学派是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注重经验研究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学派。其特点是强调社会学的应用性和应用研究。主要对城市的外来移民、贫民窟、犯罪、人口以及种族等问题展开经验研究,目的是为了真挚社会弊病,改善城市运行。 【范式】库恩首先提出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定量研究法】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方法。(适合与从样本推出总体的研究) 【定性研究法】注重于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方法。(适合于要揭示研究对象全貌和整体特的研究) 【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以孔德为代表。其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人文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一种哲学思潮和世界观。 【田野调查法】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领域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 【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文化迟滞】(culture lag):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

建筑学派

建筑学派 1)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2)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3)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4)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5)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 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6) 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19世纪90年代末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形成的以瓦格纳为代表人物的建筑家集团。他们主张建筑形式应是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合乎逻辑的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秦斌祥 芝加哥大学可称为美国社会学的发祥地。1892年,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在这里建立。其后,大批社会学学者逐渐汇聚过来,并形成了以罗伯特·帕克教授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群体,这就是今天所谓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的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统计学等,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对城市社会的研究。芝加哥学派的兴盛适逢美国城市的大发展时期。1840年,芝加哥还是个仅有4000多人的小镇;1890年,它的人口达到100多万;1930年则超过了300万〔1〕。城市人口的剧增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并带来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在帕克等人的大力推动下,芝加哥学派对城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城市社会学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 关于城市结构的研究 芝加哥学派研究城市社会学的着眼点首先是城市结构,关心的是土地利用模式和人口与机构在城市社区里的分布状况。具体来说是下面这些问题:如城市化、郊区化的原因和后果;不同人群住在城市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些群体处于居住隔离状态;社区是如何移民、增长和衰落的。城市结构看起来杂乱无章,而在芝加哥学派那里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帕克教授认为人类生态学是考察城市结构最合适的角度。帕克说,“城市社区里存在一些因素,它们导致一种有序的、典型的人口和机构组合方式。分离这些因素并进而描述由于这些因素的合力而造成的人口、机构群集方式的科学,就是人类生态学。它不同于植物和动物生态学”〔2〕。生态学最初是生物学的术语,主要研究动植物间的环境及其与空间的联系,研究这些联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和结果。19、20世纪之交,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理论风行美国学术界,帕克也深受影响。他认为生态学规则十分契合城市结构发展、城市空间分布的规律,于是第一个将人类生态学引入城市社会研究。当然,他首先确定了人不同于动植物的前提。人类是有文化的,人类对城市土地空间的竞争不可能像动植物那样漫无限制,而受着习俗、法律的制约;通过象征性的交换、协商、理解和谦让,最后达到相互适应而不是相互毁灭。 明确上述前提后,帕克指出,生物学规则同样适合于城市结构分析。第一,城市社会与生物界有相同的共生现象。共生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状况。共生的基础是差异,城市越大,劳动分工越细,每个机构提供的服务越趋单一,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则越高。在城市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功能互补的机构往往分布在相互邻近的地域内。第二,如同生物界一样,人类出于本能的驱动,必然寻找一席生存繁衍之地,于是在有限土地的使用上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帕克认为这是决定城市结构、决定城市人口和机构地域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城市由许多功能不等、地租各异的地块组成。市中心功能最大,但地租也最高,这里只能由那些实力雄厚的大金融机构、商业集团占据。而贫穷的移民只能在功能小、地租低的贫民区居住。所以帕克指出,城市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激烈竞争和适当选择的结果。 共生和竞争决定了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但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是经常变动的,芝加哥学派用五个生态学概念来描述这种变动过程:(1)集中。主要指相同职能的机构向城市中枢地区汇聚,特别是对银行和商业来说,在城市中心区集中起来会极大促进业务发展。(2)分散。指人口和机构离开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二战后美国城市人口和工商企业大规模向郊区搬迁就是例子。(3)隔离。由于竞争的结果,相同收入、种族、宗教等因素的人群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 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 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rancr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 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 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 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 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他在14年 中设计了一百多幢摩天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加 哥等地。他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的愿望。他所设计的礼堂大厦在粗琢的下部楼层上方建有的连拱廊围住窗子。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装饰。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场设计,商场的简洁处理,使该设计成为20世纪无数办工与商业建筑的基本原形。主入口上方及周围布满奢华的新艺术风格的铸铁装饰,这也许是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装饰。商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满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窗户,充分体现了他“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沙利文和艾德勒合作设计的“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音响效果。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继沙利文之后,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的费兰克·赖特(1869—1959),进一步发展了沙利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的选用及考虑建筑与环境协调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概念。赖特被视为现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如1894年他为麦克艾菲住宅所作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895年开始,赖特在建筑铁饰设计中融入了高雅的垂直和曲线形。至1904年,这些装饰作品对垂线和表面图案的运用已具赖特个人风格。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的出现是以建筑艺术创新、实用主义盛行、新工程技术和美 国城市用地紧张为历史背景的,其主要成就涵盖高层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芝加哥学派建筑 艺术风格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中国国情下的建筑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务 实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从事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人们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这本身也 是一种认识的重新挖掘、一种知识的重新发现。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文档经典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 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 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 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 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 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 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他在14年 中设计了一百多幢摩天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加 哥等地。他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的愿望。他所设计的礼堂大厦在粗琢的下部楼层上方建有的连拱廊围住窗子。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装饰。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场设计,商场的简洁处理,使该设计成为20世纪无数办工与商业建筑的基本原形。主入口上方及周围布满奢华的新艺术风格的铸铁装饰,这也许是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装饰。商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满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窗户,充分体现了他“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沙利文和艾德勒合作设计的“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音响效果。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继沙利文之后,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的费兰克·赖特(1869—1959),进一步发展了沙利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的选用及考虑建筑与环境协调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概念。赖特被视为现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如1894年他为麦克艾菲住宅所作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895年开始,赖特在建筑铁饰设计中融入了高雅的垂直和曲线形。至1904年,这些装饰作品对垂线和表面图案的运用已具赖特个人风格。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的出现是以建筑艺术创新、实用主义盛行、新工程技术 和美国城市用地紧张为历史背景的,其主要成就涵盖高层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芝加哥学派 建筑艺术风格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中国国情下的建筑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务实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今天从事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人们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这 本身也是一种认识的重新挖掘、一种知识的重新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