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_范琳
[高中二年级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知觉广度
![[高中二年级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知觉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5cc587b90d6c85ed3ac601.png)
[高中二年级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知觉广度摘要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高中二年级学生中文阅读的知觉广度进行了眼动研究。
结果发现,高中二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具有不对称性,大约为注视点左侧一个或两个汉字到注视点右侧三个或四个汉字的空间;高中二年级学生在正常阅读中的眼跳距离约为三个汉字的空间,在连续注视的过程中知觉广度有较小范围的重叠。
关键词阅读知觉广度,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眼动。
分类号B844.21前言阅读的知觉广度(perceptual span)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每次注视能获取有用信息的范围。
它是阅读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McConkie和Rayner在1975年首次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eye-movement-contingent display changes technique)研究阅读的知觉广度[1],在这一技术中,阅读者每次移动眼睛时,注视点周围就出现一个正常的课文区域,形成了一个所谓的“窗口”,同时先前被注视的课文会受到掩蔽。
这种技术的基本假设是,当窗口大小与阅读者能获得最大有效信息的视觉范围一样大时,阅读者在这种控制条件下的阅读和在没有窗口条件下的阅读没有什么差异;反之,当窗口小于阅读者的有效视觉范围时,阅读活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McConkie和Rayner[1,2]、以及Rayner等[3,4]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英语的阅读知觉广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英语阅读的知觉广度相对较小,范围为注视点右侧约14~15个字符空间,左侧约3~4个字符空间;知觉广度偏向右侧,是不对称的。
英语阅读者的知觉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某些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Rayner[5]对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性研究发现,当所有被试在相同的控制条件下阅读相同的材料时,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知觉广度大约为注视点右侧11个字符空间,而六年级被试约为注视点右侧14个字符空间,初学阅读者的知觉广度同熟练阅读者一样,都是不对称的;但当中央窝视觉范围内材料的加工难度增大时,阅读者的有效视觉区范围明显缩小。
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眼动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视觉知觉过程,尤其是阅读过程。
在教育领域中,阅读知觉广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汉语阅读知觉广度,通过眼动技术揭示他们的视觉知觉过程。
选取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用方便抽样,共选择了2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
其中男生11人,女生9人。
他们的阅读水平各不相同,但均能熟练读懂小学二年级的汉字和词语。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使用EyeLink 1000 Plus高分辨率眼动仪,采集实验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数据。
实验材料为一篇2000字的文章,由小学二年级的科普读物选取,文章中主要涉及了动物的习性与生活习惯。
研究者在实验前对文章中的所有词语进行标注,共计1177个。
标注的内容包括:单字、多个字的词语、专有名词、数字等。
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坐在距离显示屏50cm左右的距离,以身体较为舒适的姿势阅读文章。
实验中,实验者继续阅读直到读完文章。
实验过程中,眼动仪会自动记录每个实验者的注视点、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等眼动数据。
实验后,研究者通过iView XTM HED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旨在探究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视觉知觉过程和阅读知觉广度。
为此,我们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指标:注视点数量、注视频次、注视持续时间、阅读速度和注视密度。
注视点数量注视点数量越多,说明学生的视觉知觉能力越强,对于阅读及其理解能力越好。
我们对2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文章时的注视点数量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注视点数量平均为1360个,最少1181个,最多1482个。
注视频次注视频次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视的次数,这一指标反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及细致程度。
结果显示注视频次平均为232次,最少195次,最多285次。
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表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每个注视点停留的时间长短。
高中生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高中生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非英语母语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在不断增多。
如今,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
对于高中生来说,如何有效地学习英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英语阅读的知觉广度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轨迹,包括眼睛的放大和缩小范围,及在不同单词处停留的时间,以及在短期记忆中缓存信息的能力。
最近,学者们对于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他们发现,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高知觉广度会更加有效地掌握和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以及帮助记忆内容。
大多数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都发现,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知觉广度通常而言会低于大学生,并且会因不同的阅读任务而异。
因此,针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其知觉广度的研究对于提高高中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首先,为了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应提高他们英语阅读知觉广度。
从眼动轨迹来看,英语阅读知觉广度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机会,以及更强的整体理解和短期记忆能力。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阅读内容,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其次,高中生应在英语阅读知觉广度方面多做强化训练,提高不同阅读任务下的知觉广度。
一些研究表明,强化训练可以帮助高中生提高英语阅读知觉广度,比如训练他们从屏幕上快速扫描文章,以及让高中生熟悉拼写和单词意义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知觉广度。
最后,高中生应多多练习英语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建立英语阅读自信。
英语阅读自信的建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文章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知觉广度。
总之,英语阅读知觉广度是一个贯穿英语阅读学习过程的关键词汇,它可以帮助高中生有效地掌握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知觉广度,教师应指导高中生多做强化训练,多多练习阅读,建立阅读自信心。
眼动研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基于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分析

眼动研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基于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分析摘要国内外研究者基于生物、认知和社会三方面对阅读障碍进行分析与解释,形成了阅读障碍成因的“三角”图谱。
以此作为阅读障碍眼动研究分析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眼动研究结果及指标的分析,探讨读障碍的内在机制与特质。
分析特殊教育对象和正常受教育者存在的差异性与共同性,进一步提出适合特殊教育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阅读障碍,眼动研究。
1.引言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领域,针对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以及其他身体残疾而导致的学习障碍研究日显突出。
特殊教育如何实现教育效率最大化,Winzer (1993)提出了特殊教育与正常教育需要进行融合,用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构建理想化的特殊教育模式,以使受教育者更多地享受平等的教育和心理的发展环境。
融合教育的核心是实现零拒绝,主张每个人都应享受包含教育过程、物理环境以及主流社会的生活。
然而,有研究者(Cook,Semreel&Gerber,1999)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特殊教育需要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与环境,一味地强调与正常教育的融合还缺乏实证的依据。
站在不同的视角,每一个争论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19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实验技术在特殊被试研究中的应用。
眼动仪是用来实时记录阅读过程的最有效的研究技术之一,它通过直接测量人在阅读加工过程中眼睛的运动轨迹去反映人的注意及内部加工机制。
虽然国内外已有大量的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文献,也有研究者对阅读障碍中的眼动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陈庆荣,邓铸,2005,2006;罗璇,2012),但仍存在有几点不足:首先,没有从优化特殊教育视角进行分析,而阅读障碍研究最终目的应该回归到教育效率的提高;其次,阅读障碍发生原因与机制的探讨视角较为单一。
本文根据阅读障碍中眼动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其进行分类评析,以期寻找规律,找出特殊被试阅读过程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有针对性地从优化特殊教育目的出发提出相关建议。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眼动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运作方式。
在眼动技术中,主要的眼动指标包括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次数、扫视距离和注视位置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类视觉系统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和行为。
注视持续时间是指人眼在一个特定位置停留的时间。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在阅读研究中,注视持续时间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们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的注意力分配和认知负荷。
例如,当人们阅读一段难度较高的文本时,他们的注视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文本的含义。
注视次数是指人眼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停留的次数。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刺激的反应。
在阅读研究中,注视次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们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的注意力分配和认知负荷。
例如,当人们阅读一段难度较高的文本时,他们的注视次数可能会更多,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文本的含义。
扫视距离是指人眼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扫视的距离。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刺激的反应。
在阅读研究中,扫视距离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们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的注意力分配和认知负荷。
例如,当人们阅读一段难度较高的文本时,他们的扫视距离可能会更短,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文本的含义。
注视位置是指人眼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停留的位置。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刺激的反应。
在阅读研究中,注视位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们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的注意力分配和认知负荷。
例如,当人们阅读一段难度较高的文本时,他们的注视位置可能会更集中,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文本的含义。
总之,眼动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运作方式。
在阅读研究中,主要的眼动指标包括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次数、扫视距离和注视位置等。
高中生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高中生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近年来,学习英语阅读在学校里成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阅读知觉广度也受到了重视。
知觉广度是指阅读者能够理解阅读文本中的信息,并能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构成阅读过程中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英语阅读方面,高中生的阅读知觉广度非常重要,而且很多人认为阅读知觉广度是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最近,一项研究在调查中发现,高中生的眼动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阅读知觉广度。
鉴于这一研究结果的发现,本研究旨在详细研究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知觉广度。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共有50名受试者参与了本次实验。
实验采用眼动及文本理解作为测量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知觉广度的手段。
控制组完成了文本理解任务,而实验组则在完成文本理解之前进行了眼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眼动实验组在完成文本理解任务时的表现要比控制组更为出色。
在文本理解的具体表现中,眼动实验组的阅读知觉广度要远高于控制组,这表明,眼动是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眼动实验组的特定眼动行为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眼动实验组会集中在文本中重要部分,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这说明,眼动实验组在完成文本理解任务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了阅读知觉广度。
同时,眼动实验组的特定眼动行为也对理解文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阅读知觉广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眼动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知觉广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眼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特别是提高阅读知觉广度。
作为一项重要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工具,眼动可以有效地帮助高中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特别是提高其知觉广度,从而增强其对英语的理解能力。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的发现,可以为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供有效的指导。
学校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如增加眼动实验的时间或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眼动训练,以在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发挥眼动的最大作用,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特别是提高其阅读知觉广度。
高中生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高中生英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近年来,随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起,英语阅读能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技能,学习英语阅读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几年来,这些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关于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仍然较少,尤其是有关眼动技术在英语阅读中知觉广度的研究甚少。
为此,本研究选择了27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均为将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他们接受了眼动测量的英语阅读任务。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高中生的知觉广度,以及英语阅读能力如何影响高中生的眼动行为。
经过测量和分析,本研究发现,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参与者的英语阅读能力下降,这表明它们的知觉广度也随之减少。
而且,知觉广度也与英语阅读水平有关,参与者英语阅读水平越高,其知觉广度越大。
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高中生的眼动记忆也有所改善。
眼动记忆的改善对英语阅读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更好地解决英语阅读问题。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高中生的知觉广度和英语阅读能力共同影响眼动行为,知觉广度和英语阅读能力越强,人们眼动行为也就越快捷准确。
此外,眼动记忆的改善对英语阅读也有积极的作用。
显然,高中生的知觉广度和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变量,应当进一步引起高中英语教师的重视。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高中生的知觉广度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变量,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入手,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觉广度与英语阅读能力,提升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高中生的知觉广度和英语阅读能力均可影响眼动行为,且眼动记忆的改善也有助于英语阅读。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知觉广度和英语阅读能力为目标,以此提升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背景音乐对高中生阅读理解影响的眼动研究

背景音乐对高中生阅读理解影响的眼动研究
◆朱 婷本文通过 阅读 理解的眼动 实验研 究, 研讨 不同背景音 乐对 高中生 阅读理解的影响。在流行音 乐轻 音乐以及摇滚 乐这 三种背景音 乐条 件 下对 高 中 生英 文 阅读进 行 眼 动 实验 , 得 出 以下 结 论 : ( 1 ) 轻 音 乐背 景 下 的 阅 读 理 解 正 确 率 高 于流 行 乐及 摇 滚 乐 ; ( 2 ) 不同背景音 乐 下, 高 中生阅读理解的注视 次数 , 回视距 离两个眼动指标有显著差异 , 回视次数和 眼跳 次数这 两个指标 有边缘显著。平均 注视 时间和向
右眼跳幅度不显著。
【 关键词】背景音乐 高 中生
1引 言
眼动
阅读理解
的 轻音 乐 相 比 于 激 烈 的流 行 乐 和 摇 滚 乐 对 阅 读 理 解 的 言 语 问 题 更 有 促 进 贝多芬在谈到音乐对心理的作用时说 : “ 音 乐是 比一切 智慧、 一切 哲学 作 用 。 更高的启示。 ” 音 乐在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中有娱 乐、 德育和培 养智 3 . 2不 同背景音乐条件下各项眼动指标 的差异分析 力的作用。现代学生选择休闲娱乐的方式 多元 化 。 其 中欣赏音 乐是最简单 通过 结果分析得知 , 被试在 三种 不 同音 乐背景 条件 下的注视 次数 、 回 也是最流行的方式。很多学生在 学 习之余 喜欢 听音 乐来缓 解 自己疲劳 的 视 距离均 有显著 性差异 。 神经和紧张的情绪 , 认为可 以提 高学 习效 率 , 甚 至很 多中学 生喜欢 一边学 轻音 乐条件 下, 被试 的注视 次数 明显少 于流行 乐, 但这 时被试 的阅读 习一边听音乐。在享受着音乐给我们带来美好 享受时 , 我们想 知道听音 乐 正确率最 高, 阅读成绩反而更加好。这说 明轻音 乐背景条件下被试 注视 的 是否有助于学习活动 , 听什么类型的音乐对 阅读 、 学习活动有利 , 听音乐对 效 率较 高。轻音 乐背景下平均注视时 间最短 , 注 视点持续时 间长短与所注 当前的认知加工活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视 字词 的编码和语义提取有关 , 注视时 间短 , 被试 语义提取 能力就强 , 轻音 对 于 阅 读 的 眼 动研 究 中 , 眼动记 录法是 最常用 的方 法。近年 来, 关 于 乐没有歌词 , 而流行乐有 中文歌词作为干扰因素 , 干扰 被试 的语义编码。 背景音乐对学习和认知的影响 的研究 已成 为心理 学界 普遍 关注的 一项课 轻音 乐与流行乐 以及轻音乐与摇滚乐相 比较 . 被 试的回视距 离均达到 题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对学习会有促进 作用呢?围绕这一 中心 , 本 显 著性差异。在轻音乐背景下 , 被试 回视距 离最大 。 这说 明一次注视 获得 实验 以中学生为被 试 , 利用眼动技术 来研究背景音 乐对他们 阅读 的认知加 的信息量大 , 加工难度大 , 阅读 效率 较高。轻音 乐相 比于摇滚 乐阅读 效率 工过程的影响。 要 高的生理机制有研究表 明: 俄罗斯科学院高级 神经活动与神经 生理学研 2实 验 究所通过实验发现 , 轻音乐和摇滚乐对大脑活动 的影响差别很 大。结果表 2 . 1研 究 方 法 明, 被试听轻音乐时的脑电活动 与人们 在听讲 、 解算术 题时 的大脑活 动相 2 . 1 . 1被 试 同。 而 听摇滚乐时的大脑活动 与人们在 情绪 紧张、 恐慌 时的脑 电状态 非常 曲阜 师范大 学附属 中学高二学生共 3 6人 , 其中男生 1 6名, 女生 2 O名。 相 似 。 因此 , 他 们 认 为 轻 音 乐 提 高 了大 脑 的 活 动 能 力 , 摇 滚 乐 则 降 低 了 大 视 力或 矫 正 视 力 正 常 , 双 耳 听 力正 常 , 阅读 能 力 正 常 , 英 语 平 时成 绩 在 6 5~ 脑 的活 动 能 力 。 8 5分 之 间 。 另外 , 在三种背景音乐下 , 被试的回视次数、 向右眼跳 幅度也是 有边缘 2 . 1 . 2实 验 仪 器 差异的。轻音乐背景音乐下 , 阅读 者的 回视次 数最少 。 回视文 章有利 于被 采用加拿大 S R R e s e a r c h公司的 E y e l i n k I I 型头盔式 眼动仪 . 采样 频率 试对文章进行更深层的加工。一般来说 , 当被试对所读 内容的理解产 生困 为5 0 0 H z 。实验中采用的眼动 指标有 : 注视 时 间 , 注视 次 数。 回视 , 眼跳 次 难和出现错误时 , 容易产生回视。回视次数少 , 被试在 阅读时产生 困难 少 , 数, 眼跳 幅度等 。 出现 错 误 少 。 2 . 1 . 3 实 验材 料 4建 议 采用访谈法 , 对部分 中学生进行访谈 , 了解他们喜欢 的音 乐类型 , 根据 通过研究发现 , 阅读速 度涉及 到注视 次数 、 平 均注视 时 间以及眼跳 距 访谈选定轻音乐 、 摇滚 乐、 流 行 音 乐 各 8首 。 测 试 内 容 为 高 二 英 语 测 试 卷 离等 , 根据文章总结中提出 : 提 高阅读速 度可 以通过增加 眼跳距离 , 减 少注 中 的 四篇 阅读 理 解 。 视 持 续 时 间 这 两 种 途径 。 针对 研 究 。 提 出两 点 建 议 : 2 . 1 . 4 实验 程 序 4 . 1 对于 高中生群体 中喜 欢边 听音乐边 阅读 或边 听音 乐边学 习 的特 本实验在心理学试验 中眼动仪上完成 , 个 别施测。本实验 为被试 问设 点 . 我们建议多听舒缓 的轻 音乐 , 尽量 避免 阅读学 习时听 流行 乐或 劲爆 激 计, 每个被试做一组实验 , 即每 个被试 随机在三个 实验组 ( 流行音 乐组 , 轻 情的摇滚乐。 音乐组 , 摇滚音乐组 ) 中做 一个。被试 进入实验室 , 先让被 试熟悉实验 室环 4 . 2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听音 乐一边 学习 , 发展 “ 整个 大脑 ” 的学 习。 发 境, 主试给被试介绍实验要求 , 给 被试佩 戴好 眼动仪 头盔 , 进行眼 较准 , 要 挥大脑的最大潜 能。既然轻音 乐背景对 阅读 有促进作用 。 在 中学英语课 堂 求 被 试 在 阅 读 过 程 中头 部 尽 量 不 要 动 。 呈 现 指 示 语 : “ 下 面 要 求 你 进 行 英 中针对阅读 的训练 , 可 以适 当安排在播放轻音乐的条件下进行 。 文文章的阅读理解 , 请根据你 自己的 阅读 习惯 进行 阅读 , 并 回答每 篇文章 4 . 3在 课 间 播 放 舒缓 优 美 的轻 音 乐 可 以 舒 缓 老 师 和 学 生 的神 经 . 提 高 后面的问题。 ” 确 认被试 明白指 示语后 , 方可 开始实验。被试在 阅读时报告 接下来的课 堂知识 的学 习效率。 每篇文章后 习题的答案 。 主试记录。 3 结果 和 讨 论 参考 文献 : 3 . 1不 同背景音 乐条件下阅读理解正确率的差异 [ 1 ] 李锋. 从音乐的作用看 2 l世纪 的音乐教 育. 河北 青年管理 干部 学 本研究发现 。 不 同的阅读 者所 表现 出的 阅读理 解正 确率 也 有不 同影 院学报 , 2 0 0 1 , 5 2 ( 4 ) : 5 2— 5 3 . 响: 轻音乐与流行乐相比较 , 两者的影响有显著 差异。很 明显 的, 在 轻音乐 [ 2 ] 闰 国利. 眼动 分析 法在 心理 学研 究 中的 应用. 天津 教 育 出版 社 。 背 景 下 被 试 的 阅 读 理 解 正 确 率 高 于 流 行 音 乐 。可 以 推 断 , 不 同 的 背 景 音 乐 2 0 0 4, ( 4 ): 5 2 . 影响了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对于背 景音乐影 响作 用的生 理机制 有科 [ 3 ] 王俊刚. 背景音乐对 中学生学习效率影响 的研 究. 山西广 播 电视大 学研 究证明 , 言语、 阅读、 数学运算 、 逻 辑推 理和记 忆等认 知活 动大都 是在 学报 , 2 0 0 7, ( 2 ) : 5 2— 5 3 . 大脑 左半球 中进行 ; 而空间关系 、 情 绪、 欣 赏音 乐、 艺术等 活动 则是在 大脑 [ 4 ] 吴迪, 舒华. 眼 动技 术在 阅读研 究 中 的运用. 心 理 学 动态, 2 0 0 1 , 右半球 中进 行。研 究又进一步指 出, 右 半球 同样可 以进 行阅读理解这 种比 ( 9 ) : 3 l 9—3 2 4 . 较复 杂的信息 加工。在正 常状态下 , 右 半球言语加 工区不容易被 激活。然 [ 5 ] 李 宁 宁, 贾德 梅.背景 音 乐对 学 习的 影响 研 究. 教 育 科 学研 究 , 而。 它在 某些特 定的情 境 中一旦被 激活 , 将 有利 于阅读 理解任 务的 完成。 2 0 0 5, ( 5 ) : 4 8— 5 0 . 阅读 时播放轻 柔的音 乐。 音 乐旋律会 不知 不觉地 刺激右 脑 中言 语加 工区 , [ 6 ] 隋雪, 王 晓东. 音乐 对认知 加工 过程 影响 的眼 动研究. 心理科 学 , 使左 右脑 同步 学习, 以最 好地解决 阅读理 解等 言语 问题。 因此 , 舒缓轻 柔 2 0 o 8, 3 1 ( 4) : 9 6 0—9 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