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

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家整理的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1

文学是最美的语言,从古至今不同的文人墨客都用文字记录了不同的事物,因

而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见证中国文化的特有的美。如孔子说尧舜“焕乎有文章”,赞西周“郁郁乎,之哉”,而时代的宋濂则说:“天地之间,万物有条理而弗紊者,

莫非文”??????总之,文成了中国审美对象的总称,文就是美,而且是一种中国文化

特有的美。

而冕服作为中国文化的服饰的表征,它服从和体现文化的两个要求:一是服饰

如何将人的自然形体转变为文化的本质,使人成为高级的人还是低级的人。二是服饰

如何将等级不同,从而性质不同的人清楚明白地区分开来。朝廷冕服体系由于要突出

这这两个文化要求,而具有了三大美学特征。首先,服饰本质原则要求服饰能对自然

人体进行加工修饰,这就决定了中国服饰的宽大性,宽大才能产生掩盖人的自然形体,而具有自由变换的功能,其次符号区别原则决定了色彩、图案、佩饰在服饰中的重要性。左后,服饰本质和符号区分都是为突出等级中的权利。中国服饰潜在的多样性不

靠形体,而靠服饰本身就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文在远古的演变有这样的三个实质:一是从原始仪式之文为主的原始美学体系

到朝廷冕服为主的朝廷美学体系的演变,二是从原始的图腾宇宙之美到理性的天下王

朝的宇宙之美的演变;二是原始仪式之巫到朝廷之王的演变。

从中国的文既是美,可以体现中国美区别于其他文化之美的特色,而文在中国

美学理论中的整体性,就从一系列的概念表现出来:

1、文质,表现了文与内质的关系,文是内质的外显。

2、文饰,文就是饰,一切文化的外观都是文化的彰显,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字”就成了文字。

3、文字,文字之“文”就是强调字的美丽。中国文化对士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成为文人。人要有文,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士人,而在这一系列文化的关联中,我们

可以悟到:文体现了中国之美的特色。

中国美学史有着很长的发展历程,当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打开它时,我才发现它

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我仅仅读了第一章的前两节,虽然篇幅没有特别长,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使我对他有了一种敬佩,美学对我而言再没

有想象中的简单,仅从这两小节来说,礼和文就够每一个人拿来品味很久。我想这品

味的过程也需要丰富的阅历和足够多的文化内涵。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有许

多的惊艳,许多的灿烂,也有许多的感动。我想,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华

文化的传承者,就这两节的内容而言,我们要做一个有礼之人,懂得什么地点行何种

之礼,同时更要有厚重的文化修养,做一个有文之人。这是我们的中国所特有的灿烂

文化,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去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进而做一名合格的文化传

承者。美学史仅仅是从一方面介绍了我们的文化,但这总让我们去细细地品味一生,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资本,都是我们的祖先穿越时空给我们的馈赠。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2

“文”在这里指的并不是文章,文学之类,而是指原始仪式中的人,而文的本

意是文身,仪式中的人就是在仪式中或为了仪式而文身的人。现在的人们出席一些重

要的仪式时,会根据不同的服饰来穿,但是在远古时期,人们并没有衣服,于是文身

也就起到了衣服的作用,与现代服饰不同的是,远古时候文身之人既是人也是神。问,从神的功能来说,是“巫”,从其社会角色来说,是“王”,从其“形象”来说,是“文”。因而用文来指仪式之人,表明中国文化对人在仪式中的重要性的重视和对人

的美学外观的重要性的重视。

作者在书中书写,文在社会中的普遍化,其实质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文化化。

因此文就有了狭义与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文既仪式的人(文身之人);广义的文一是一

种礼的外观,二是社会的外观,这样文就有了两条发展之线:一是人之文的发展,一

是整个文化之“文”的发展。

演化的核心和主题,这就是仪式中的文饰的发展。而中国式的宽大服饰则以改

变人的自然形体,从以自文的本意是文身,作为人之文的然形体为主到以非自然形体

为主,这是一个质的改变。

在原始时期,虽然不同的阶段之“文”在美学上和意义上有差别,但又有其共

同点,这就是“文”的目的都要使人成为仪式中神,文是为了人的神性华、神秘化、

神力化、通过一种原始观念和巫术力量来达到文化的现实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从电视还是书籍等上面都会看到古代在中国文化中扮

演的重要角色的生录―龙。不仅在服饰上,就是在书籍上我们也会得知,有着四个面

孔的皇帝本身就是龙,而突出人的力量的夏王朝建设者夏启则自己乘龙。龙是帝王的

象征。同时象征方式的不同使得在作为仪式之人的“文”远古演变中,有了两个飞跃:一是由文身到服饰,二是由神的服饰到王的服饰,而作为朝廷之王的冕服体系奠定了

中国文化服饰的基本文化则和美学原则。

从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中国对人重视的是外观和修饰的美丽,而外观和

修饰的美丽又与社会的秩序和宇宙的象征紧密相连,这是中国人体美区别于其他文化

的特色。而仪式中纹文身之人的发展,同时就是与人的外观形式相连的整个仪式外观

的发展,也是仪式四素在美学外观形式反方面的`发展。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3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

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

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

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

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

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

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

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

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

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

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

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

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

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

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

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

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

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

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

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

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

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

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

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

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4

很早就想读一读关于美学的理论,半辈子过来了,对于“美”的实践可谓不少,也追求美,虽然自己并不美,但对于美总是在向往,也常常在想,“美”究竟是什么?

一天,逛书店的时候,买了本《西方美学史》,化了一定的时间,总算囫囵吞枣地把

它给读完了。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常常被书中精彩的论述而击节赞叹,正如作者所说的,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犹如我们对于“美”的认识,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品格。在这

本书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搏的跳动,是谢林所说的精神还乡的历程,从这里,我看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似与不同。早期的西方人精神发展历程与我们

东方人有其相似之处,其最早的艺术活动都是与神有关,虽然其表现形式不同,古希

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和喜剧,在我们中国则是对神的膜拜和占卜,西方有浪漫主义

和古典主义,中国也有,只不过过去我们的教科书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其

实这是人类成长的历史,现在想起来,我们欠缺的知识真是太多了。

如果没有美,这个世界就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希望,这里,美的概念非常宏大,它包罗万象,所以又可把它称之为人的心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被

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环境所左右,会困惑,读一读美学吧,知道一些人类童年的历史,了解人类是怎样从远古走过来的,你会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包

括你自己。

苏格拉底如是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的灵魂。

迈开这一步,请从认识“美”开始。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5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

美学史教材。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

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

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

明历史发展线索。”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

要美学家的论著。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

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

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

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

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

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

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

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而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

真善美相结合。在具体说明什么是美时,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形式、理性

与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

的论点。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来调和形式与内容、感性

与理性的矛盾;黑格尔则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阐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者的内容是超验的理念,而后者的内蕴则是绝对精神。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

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是,竖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作者在介绍不同时代及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时,做到了“史”与“论”的结合,因而相当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轮廓。他不是把美学史

上各种流派当作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来加以介绍,而是把它们放在特定时

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进行分析,同时还扼要地说明了它们在历

史上的承续关系。例如,朱先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

奇等艺术大师对于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论点时,不仅将其同古希腊罗马时代毕达

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及圣托马斯关于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较,相鉴别,并

且还指出它对后来德国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莱辛以迄于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响。这样,就便于读者把了解到的有关形式美的知识串连起来,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

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不同的侧重面,同时又能见出形式美

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这种“史”与“论”的结合,应该说是《西方

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之一。

《西方美学史》是一部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欧美的美学

思想发展史。西方美学史源远流长,著名的美学家、著作和流派极多,影响遍及世界,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对于后人深入探究美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读书笔记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9,依柏拉图,理想的人格要能使理智处在绝对统治的地位,理智以外的一切心理功能例如本能,情感,欲望等等,都被视为人性中“卑劣的部分”,都应该毫不留情地压抑下去。文艺正是要投合人性中这些“卑劣的部分”来产生快感,所以对于人的影响是坏的。这显然是摧残人性中大部分的潜能来片面地伸张理智的看法。亚里斯多德的看法却与此相反。他的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 87,柏拉图说,情绪以及附带的快感都是人性中“卑劣的部分”,本应该压抑下去而诗却“滋养”它们,所以不应留在理想国里。亚里斯多德替诗人申辩说:诗对情绪起净化作用,有益于听众的心理健康,也有益于社会,净化所产生的快感是“无害”的。 89,(亚里斯多德)事物如果要显得美,一方面要靠它本身的特质,一方面也要靠观众的认识能力。 89,(亚里斯多德)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 125, 圣奥古斯丁(Augustine)给一般美所下的定义是“整一”或“和谐”,给物体美所下的定义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前一个定义来自亚里士多德,后一个定义来自西塞罗,在字面上都只涉及形式。 126,(圣奥古斯丁Augustine)上帝本身就是整一,他把自己的性质印到他所创造的事物上去,是他尽量反映出他自己的整一。有限事物是可分裂的,杂多的,在努力反映上帝的整一时,就只能在杂多中见出整一,这就是和谐。和谐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代表有限事物所能达到的最近与上帝的那种整一。但是由于与杂多混合,比起上帝的整一,它究竟还是不纯粹不完善的。 127,(圣奥古斯丁Augustine)。丑都是相对的,孤立地看是丑,但在整体中却由反称而烘托出整体的美,有如造型艺术中阴阳向背所产生的反称效果。这就是说,丑是形成美的一种因素。 127,(圣托马斯,亚昆那,St.Thomas Aquinas)凡是只为满足欲念的东西叫做善,凡是单凭认识到就立刻使人愉快的东西叫做美。 220, (休谟,David Hume)美是(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得特征,美与丑(丑自然倾向于产生不安心情)的区别就在此。所以快感与痛感不只是美与丑的必有的随从,而且也是美与丑的真正的本质。 231,(博克,Edmund Burke) 恐怖本是一种痛感,痛感在力量上远比快感较强烈,所以恐怖是一种“最强烈的情欲”,这是符合生命安全需要的。崇高的对象和实际生命危险一样产生恐怖,但在情感调质上显得不同。对实际生命危险的恐怖只能产生痛感,而对崇高对象的恐怖却夹杂着快感,因为崇高感发生的条件是一方面要仿佛面临危险,而另一方面这危险又须不太紧迫或是受到缓和: 如果危险或苦痛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可恐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是受到了某些缓和,危险和苦痛也可以变成愉快的。 232,(博克)这种“复合的情欲”才叫做“爱”,而爱正是一般美感的主要心理内容。爱的对象总具有“人体美的某些特点”,人爱异性,不仅因为对象是异性,而且因为对象美,他是有选择的。 232,博克认为社交本身并不能给人任何积极的快感,只是它的反面,“孤独寂寞”,“乃是人所能想象到的最大的积极的痛感”,所以人要求社交或群居,乃是为着避免“孤独寂寞”。 232,(博克)这第二类的基本情欲,即“一般社会生活的情欲”,又分为“同情”,“摹仿”和“竞争心”三种。其中“同情”一项是博克谈得最多的,他认为文艺欣赏主要基于同情: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报告.doc

西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 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美学思想也强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苏格拉底认为同样的东西,当它适合目的,对人有用的时候,是美的;反之,当它不适合目的,对人无用的时候,就是丑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柏拉图把美学思想融贯在哲学思想中,广泛地探讨了美与艺术的问题。现实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美本身”。他离开美的事物,认为另外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美的理念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 中世纪美学思想 欧洲中世纪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他们从物质感性的美,一层层引向道德性的内在的美,以至达到最高的上帝的美。 西方美学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主张,艺术要从人的技艺上升到哲学智慧的高度。 西方美学史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

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于希腊罗马古典的崇拜,二是对于理性和秩序的尊重。认为理性是主宰,美的事物必须是符合理性的,也就必然具有普遍性,并在这种普遍性上建立起文艺的审美标准。一切艺术作品必须从理性中获得它的价值。 西方美学史法国启蒙运动美学 启蒙运动是思想和文艺领域里反新古典主义的运动。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他还区分出“实在的美”和“相对的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把经验的事实作为研究美学问题的出发点。沙 西方美学史德国理性主义美学 英国经验主义强调经验,认为美丑来自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的经验。鲍姆嘉认为“美是感性认识的完满”。对于美的认识是一种感性认识,虽然是“混乱的”,却达到了“完满”的程度。当感性认识达到“完满”的时候,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和谐与秩序,使人一目了然,得到快感,因而是美的。这里预示了浪漫主义者重视个性特征的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史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力图把经验派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派的先天理性统一起来和调和起来。康德的美学,是要为感性经验中快与不快的感情寻求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先验理性原则。他所说的“判断力”,就是指给特殊的感性事物寻求普遍规律的反思判断力。 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又都密切联系,相互阐发。康德着重研究审美判断,探讨和分析人在进行审美判断时的心意状态和心理功能以及它们在鉴赏美和崇高时的性质,所着重探讨的是符合先天理性原则的人类的“共同感觉力”。 西方美学史近现代美学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艺术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俄国民主解放运动。 在美学的基本观点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唯心主义的美学理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美学理论与文学艺术的批评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思想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但这种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缺少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而且还具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精品文档]

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1) 一、希腊文化的概况 (1)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1) 三、赫拉克利特 (1) 四、德谟克利特 (2) 五、苏格拉底 (2) 第二章柏拉图 (2) 一、美学的基本观点 (2) 1.文艺对客观现实的关系 (2) 2.鄙视艺术的根源:阶级根源 (3) 3.关于艺术美 (3) 4.对美育的看法 (3) 二、文艺的社会功用 (3) 三、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 (4) 第三章亚里士多德 (4) 一、亚里士多德 (4) 二、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4) 1.肯定艺术真实性 (4) 2.艺术有机整体思想 (5) 3.和谐概念 (5) 三、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6) 1.肯定文艺的社会功用 (6) 2.文艺的两种心理根源 (6) 3.文艺的目的 (6) 4.喜剧与丑 (6) 第四章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7) 一、贺拉斯 (7) 1.关于文艺的本质 (7) 2.关于诗的功用问题 (7) 二、朗吉弩斯 (8) 1.关于崇高 (8) 2.关于文艺的现实基础 (8) 3.自然与艺术(天资与人力)的关系 (8) 4.文艺的社会功用 (8) 5.音乐与文学 (9) 三、普洛丁 (9) 1.“分享说”(“放射说”) (9) 2.认识与评价 (9) 第五章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10) 一、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10) 二、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10) 三、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10) 四、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思想 (10) 1.圣奥古斯丁 (10)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篇1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一本经典美学著作。这本书以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详细阐述了西方美学的演变和发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美学素养。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清晰而生动地描绘了西方美学的历史。书中的内容既有对西方美学思想家及其思想的介绍,也有对不同美学思潮的阐述,让人不禁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作者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西方美学的发展,并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在谈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悲剧时,作者不仅介绍了其基本特征和思想内涵,还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方式使我对西方美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书中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观点。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等人的思想对于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阅读这些内容时,我不仅要理解其基本观点,还要思考其思想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思考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西方美学思想。 总体来说,《西方美学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方美学的历史和发展,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某些重要的美学观点的阐述可能还不够深入等。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本经典的美学著作。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篇2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在阅读《西方美学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朱光潜先生的学术风范和深厚底蕴所吸引。这本书以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美学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近现代这几个关键历史时期的西方美学思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奠定了西方美学的基础,中世纪的神学家们则强调了美学的宗教维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则倡导人性至上,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者则强调理性在美学中的重要性,而近现代的实用主义者则更加关注美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学思想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我也意识到西方美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争议。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蒙运动时期的“审美独立性”论战也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也对自己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影响。我开始思考美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我认为美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同时,我也意识到审美观念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观念。

《教育哲学通论》第二十章读书笔记

《教育哲学通论》第二十章读书笔记 《教育哲学通论》第二十章读书笔记2010-05-21 07 : 53第二十章美学与教育 第一节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1、历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张: 1)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争论: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的结束语种,对美的本质的争论从古代到近代概括为主要的五种: ①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 ②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 ③英国经典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 ④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 ⑤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 这五种论争中提出的有益见解: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管与客观的统一,美和情感的关系,美和生活的关系 在中国美学思想上也有文与质、形与神、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主张 2)西方美学的主要流派概述 ①主观论:这是当前西方美学中的一种主要思思潮,在主观论者看来,美的本质不在于事物的客观属性,不在美的本身,而是起因于心灵,在于鉴赏者的精神所发生的作用,在主观论者看来,美的根本问题在于主题的精神状态, 如同一种艺术品,在不同的时代里和不同的审美者看来,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评价,这样他们就用对美的鉴赏的相对性,否定了美的对象的客观性。

评价:虽然重视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否认美的客观性,因而不免走向唯心主义,并且主观论者一般比较容易相对论导向怀疑论 ②客观论: 观点:是美学上的客观论者,认为美在客观对象的本身,并不以欣赏着的看法为转移,承认主体在审美中的作用,只承认对美的感受需要主体,美的根源不在于主体,即只是在什么经验方面承认主客观的作用,不承认在美的本质方面存在有主客观的相互作用 评价:由于否定了人在审美中的能动作用和美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最终也不能不陷入机械论的窘境,对一些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说明 ③关系论(折衷论): 观点:主张美的本质存在于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中,美既不完全依赖于人的经验,也不完全依赖于被经验之物,也就是说既不是一种纯心理活动的结果,也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固有的价值,而是这两个方面变化无常的关系,即人的机体和客观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力图在主观论与客观论之间做出一种调和性的解释 注意:主张美是客观的,也不一定是唯物主义的,主张美是主观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主张美在主客观的关系中,也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对于这些都需要作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3)我国建国后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①建国后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美在物。 观点:认为美食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客观事物的美,在事物的本身,不在欣赏者的主观作用,事物的美就是事物本身的典型性; 评价:强调美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否认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人的主观作用,即美感中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2011-04-21 14:07:23)标签: 中国 美的 艺术美 形式美 美学 杂谈 分类:调查报告 《美学原理》第三版 杨辛甘霖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 2003年11月第二版 2004年2月第2次印刷 总第27次印刷 阅读跨度:2004年2月24日(选修)、2011年2月28日(通读)。

一什么是美学 ·古代的思想家对美与艺术问题所作的哲学探讨,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就是美学思想的起源与萌芽。 (一)什么是美学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它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和当前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方面,美学可以集中地研究美、美的各种形态以及美感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审美上研究艺术,与艺术概论有所区别。艺术是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它是研究艺术的一般问题,即美学不是研究艺术的一般问题,而是研究艺术美的问题,研究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的问题。艺术美是艺术的本质问题之一,研究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即是从美学上对艺术的研究。 (二)为什么学习美学 ·首先,是时代的需要。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需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在各个生活领域中都提出美的要求,而且创造了许多具有我们时代特点的美好事物。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对生活和艺术中美的发展加以概括,以便更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其次,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一件艺术品如果对群众的思想感情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便包含着一定的美学道理。在文艺评论中就需要肯定其美学价值,这对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有指导作用。 ·再次,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需要。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的能力。在学习美学中对美的普遍本质从哲学上加以研究,就有助于我们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学习美学的又一个任务,就是在各种“新奇”的形式下,鉴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便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怎样学美学 (1)懂得哲学; (2)学习美学原理要和研究美学史结合;学习美学史,通过对各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调查研究。 (3)要注意结合艺术实践; (4)注意提高独立思考得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克服“单向性”的思维。什么是“单向性”的思维呢?即忽视了两方面的辩证关系,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积累自己的经验,注意研究中的连续性。

读书笔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笔记 一、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今安徽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1986年3月6日,朱光潜逝世。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二、笔记摘录与思考: 1. 谈读书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思考:以往读书有些书目第一遍似懂非懂,后面读完就把这本书放到一边,其实正如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价值的书完全可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再读一遍,每一遍定会有不同的体会。同时,在读到精彩处可以立刻标记,如有所思还可以做上笔记,阅读不是简简单单的用眼睛去看文字,更重要的是从这些文字中得到什么,能不能够有些许思考。

谈美朱光潜读书笔记

谈美朱光潜读书笔记 谈美朱光潜读书笔记 谈美朱光潜读书笔记1 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 朱光潜在书中,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文章层层递进,从人们看待事物的三种不同态度到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让我们知道美从哪里来,究竟什么是美感,明白了什么是美感之后进而讨论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中让我们明白美和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欣赏的道理,朱先生于是换一个方向从讨论创造入手,让我们明白创造本身以及与情感、格律、模仿的关系,进而明白美的特点。该书渗透了朱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正如书中文字:“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当今义务教育阶段,一切学习都应该自美的体会开始,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美感的敏锐度,真正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一种判断力。正如朱光潜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西方的美术作品——《向日葵》。 这是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灼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画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画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

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心得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

关于《悲剧心理学》的读书心得悲剧心理学读书笔记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他的《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作品,在我国美学研究史上都享受盛名,这些作品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流畅的文笔、深刻的哲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学研究人。同时,也对提高民众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美学研究是朱光潜先生一生的使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欧洲留学期间,便领悟了西方美学研究各大流派的精粹。当他回国任教后,便为我国美学研究开启了近代的严谨的学术科学大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他不得不中断美学研究。但在特殊的岁月里,他仍然仔细研读马克思经典原著并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深刻的比较了西方传统唯心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两者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再次推动了我国新时代的美学研究高潮。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在欧洲留学时所作的一篇博士论文。原篇以全英文写作而成,后经其翻译润色后再在中国予以发表。时隔近一个世纪,这篇佳作仍然散发着柔和而持久的光芒,温暖抚摸并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品读它的读者。朱光潜先生在本书中细致系统的阐述了悲剧产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并详细总结了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许多哲学家对于美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并具体结合一些经典悲剧作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本书中,作者从第二章到十二章具体论说辨析了一些重要概念。比如,什么是审美态度?什么是悲剧美学?应用于悲剧的心理距离说到底是什

2023年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2023年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2023年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1 美学历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为美正常依附于历史,文学,艺术等存在,并成为历史和文艺的灵魂。一直以来,美学家谈美学都是从历史或者文艺入手。 譬如《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的发展梳理美学。从远古到商周,从盛唐到明清。一个个看似无关的细碎事件被从历史中筛出来串联在一起,组成了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若隐若现的美学脉络。这种在千年历史中拿捏,为美学把脉的能力,无疑对审美的敏锐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其实另一位美学大家朱光潜,也按照历史的经络阐述过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中,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美,更是西方历史文化的结合体。是雅典学园到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对美的不同理解,不同的鉴赏与思考。不同的是,朱光潜把人作为一个观赏者,看美的发展,美的升华与变化,把“我”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记录者,记录下了浩浩百万字的美学体系,森严而宏伟。李泽厚则对这种态度持否定态度。他认为美是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 人是美的鉴赏者,更是创造者。美的感觉起源于人的思维,因而人不存在,美也就不存在了。不能说两位大师孰是孰非,只能说这是

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的碰撞。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感受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抚摸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吟哦气吞山河的盛唐诗歌,欣赏清雅超然的山水画作比严肃地审视厚重的历史,探究一部部哲学论著带来的美感更深入人心,更能引起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共鸣。 不妨再将眼光放到《美学散步》上来。同样是负有盛名的美学著作,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像前两位那样按照中西历史发展来梳理美的脉络。正如书名所说,这本书就如同散步一般,漫无目的的散步。走到哪里,拾起什么,便对它讲解一番。看上去,似乎这本书根本就不成体系,根本就是随笔,山水,素描,雕刻,书法,哲学,诗歌无所不谈。但就在这杂乱无章中,宗白华先生却又有条有理地带我们探究了一个个美学的大问题:虚与实,道,留白,舞,生命的意蕴。在虚与实,阴和阳,充塞与空白,最高理性和最高生命等等对立的碰撞与融合中,一切已达化境,因而产生了美。再将其与朱光潜,蔡仪等的唯物主义美学对比,发现在这方面,宗白华和李泽厚不谋而合。 唯物主义的美学研究者深究着本体论,认识论等钻研,于是,对于美学的研究越发艰深,忽焉在前忽焉在后,体系巨大而难得要领。而宗白华和李泽厚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跳脱出来,不再苦究美的哲学逻辑。他们认为,与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艺中寻找美的逻辑,美的原理,不如探寻你的内心。因为美的感受正是发源于你的心。罗丹的雕刻,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羲之的书法好,好在哪里,无非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和美的对象融合在了一起,借以一种艺术形式表达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书笔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书笔记 篇一: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现当代百家经典美文推荐篇目 篇二:语文复习 高一上 1.《沁园春-长沙》 词兴于唐盛于宋抒情诗体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因为配合歌唱,所以最初称曲曲子词 又因长短不一,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又因为曲音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称“诗余” 分类:小令字数90 (不等于慢调) 2.《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当代作家哲学家 主要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安静》 3.《边城》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特点: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代表作:《边城》(中篇)《长河(长篇)》《湘行散记》《湘西》 4.《合欢树》 史铁生当代作家 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7.《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 莫泊桑(法)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羊脂球》《项链》(原名《首饰》)、《我的叔叔于勒》契柯夫(俄)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 8.《邂逅霍金》霍金《时间简史》 10.《再别康桥》 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猛虎集》 1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 代表作:《大堰河》《向太阳》《旷野》《归来的歌》 12.《双桅船》 舒婷原名龚佩瑜朦胧派代表人物还有北岛、顾城 代表作:《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 13.《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女神》《屈原》 14.《诗经-蒹葭》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其305篇,别名《诗三百》

《西方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西方美学史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课程代码:27410092 学分:2 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外国文学、美学、文学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教材:鉴于选修课性质,不指定固定教材,推荐学生选用:《西方美学史教程》,李醒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西方美学史》课程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是对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学者关于人类审美经验的学说的系统性阐述。本课程旨在介绍评述西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意义的美学家的思想,展现出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美学思想、理论、学说及流派的基本观点,进而为丰富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美学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及流派的基本观点; 课程目标2:力所能及选读相关经典文本,对西方美学史上出现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批判性学习,以期作出科学的评价和总结,扩展自己的思想视野, 提高人文素质。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关于“西方美学史” 第二节学习“西方美学史”的意义 第三节学习“西方美学史”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要求 了解《西方美学史》课程的性质、研究方法和要求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西方美学史》课程的研究方法 2.难点 了解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络,理解其中蕴涵的哲学、文化和艺术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美学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前苏格拉底美学 第二节苏格拉底美学 第三节柏拉图美学 第四节亚里士多德美学 第五节希腊化时期的美学 (二)教学要求 了解古希腊、罗马美学产生的文化、哲学背景,理解重点美学家思想产生的渊源及其影响,对人类早期的美学智慧进行初步对比研究。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 2.难点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及其影响 第二章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美学 第二节达·芬奇美学

宗白华艺境的读书笔记

宗白华艺境的读书笔记 宗白华艺境的读书笔记篇1 宗白华艺境读书笔记 1.背景介绍: 《艺境》是宗白华先生于1983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艺术和美的著作。这本书以西方艺术史为线索,结合中国文化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艺术的价值、意义和美感。 2.对比与参照: 在《艺境》中,宗白华先生对比了西方现代艺术和东方传统艺术的不同之处。他强调了东方艺术注重整体、和谐、自然的特点,这与西方艺术的强调个体、冲突、竞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3.创作风格: 宗白华先生的创作风格独特,他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带领读者走进艺术的殿堂。他的文字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有诗意的浪漫。在《艺境》中,他以绘画、雕塑、建筑等为例,阐述了艺术是如何通过形式、色彩、空间等元素来表达美的。 4.深入分析: 在《艺境》中,宗白华先生深入分析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困境和东方传统艺术的复兴。他认为,现代艺术过于关注个体和物质世界,而忽视了人类精神的需求;而东方艺术则强调整体和自然,能够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这种分析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艺术的价值和作用。

5.个人观点: 我认为,《艺境》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宗白华先生的创作风格也让我深受启发,他让我看到了艺术和美的无限可能性。 6.结论和评分: 总的来说,《艺境》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著作,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有诗意的浪漫。我非常推荐这本书,并给它打五星的评分。 宗白华艺境的读书笔记篇2 《艺境》是宗白华先生的著作,它是一部关于艺术和美的探索之作。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的美学和哲学基础,对于理解艺术和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宗白华先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于美的追求。他在书中阐述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指出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哲理的方式,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们共鸣和思考的力量。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书中,宗白华先生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的美学和哲学基础,包括形式、色彩、线条、构图、情感等方面。他认为,艺术的形式和构图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形式的变化和统一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他还强调了色彩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认为色彩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大学读书笔记要求(南财)

读书笔记排版格式课参考如下: 《孙子兵法》读后感→(三号黑体) 会计1004班学号姓名 正文(字体统一为小四号仿宋体;页边距统一设置为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m;行距统一设置为固定值28磅。) 本科生按照南京财经大学《关于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假期可在学校指定的经典著作书目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部精读,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于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交本科生导师。由本科生导师通过召集读书心得交流会的形式进行现场考核,每次考核合格者记0.3学分。 请同学们在暑期认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进行读书活动,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坚决杜绝走过场、在网上当实践报告、读书笔记的情形。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100本书 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版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800字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800字: 第一卷在斯万家这边,初略看完了,真的难读啊!我最大的感想,普鲁斯特以哲学的思维方式,用小说艺术的形式,创作了一部恢宏的《美学》巨著,不难读,才见怪了呢。 这几天主要翻阅了以前曾读到过的西方美学原著,还有北大朱光潜教授的《西方美学史》,对研读帮助很大。 德国著名喜剧家、文艺评论家的美学作品《拉孔奥》有下面的一段话,对理解普鲁斯特这部小说的美学价值,很有帮助: “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他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现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型的对象得来的,确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现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确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这段叙述,我在读普鲁斯特小说时,我想做第一个人——文学(艺术)的爱好者,我第一个愿望就是读明白它,满足我欣赏的意愿;第二个人是艺术创造者(也是哲学家)这里当然是普鲁斯特(我以后的读后感会详细探讨他的创作理念,这里不详细分析);于此同时,我又想当第三个人——文学评论爱好者(注意不是文学评论家)。我主要想从研读过程中,参阅一些国外研究普鲁斯特的书籍,更好地了解普鲁斯特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艺术表达的方式,以及哲学家柏格森,费洛伊德等对他的影响。我读了第一卷后,感觉对我挺有帮助的,要不然,我肯定读不下去,这我自己最清楚。

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 篇一:深大管院读书笔记要求 管理学院本科学生教学实践环节((读书笔记和假期见闻)作业说明 发表日期:20XX年9月2日15:1共浏览5432次 一、教学实践环节学分分配说明 根据我院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实践环节为本科学生必修课程,总计7学分,相关学分分解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前七个学期内,即从本科一年级开始,每位学生每学期必须修读实践环节相关学分,此学分实现形式为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作形式。此外,学生在完成实作环节之余,必须在每学年上交三篇“读书笔记”及一篇“假期见闻”作业(每篇字数为1500至3000字)。 未完成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或未上交相关作业的,不能取得相关学分,且不能按期毕业。

二、阅读书目范围及写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任课教师指导下,从以下范围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大学生100部阅读书目”; 2、管理学院推荐的“管理类专业好书文库”; 3、任课教师 推荐的相关专业参考书籍。 上述第1、2项为必读书目,第3项为选读书目,如任 课教师未推荐相关书籍,学生可自行选择其它书籍阅读及撰写读书笔记。由该三项书目读书笔记构成完整读书笔记作业。 假期见闻为学生根据个人暑假、寒假期间相关经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旅游经历等)撰写而成的心得、感想,文章形式不限(诗歌除外)。学生应以认真务实、深入思考 的态度对待“读书笔记”、“假期见闻”作业,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获、文有特色,文章结构合理、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严禁抄袭行为,一旦发现抄袭行为,取消该项作业评分,并将不能取得相应学分。 三、作业规范及上交程序1、“读书笔记”、“假期见闻”文章基本格式参照深圳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标准格式;2、原则上每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国庆假期前后)上交作业, 学生个人登录学院实践环节作业系统提交电子文档; 3、电子文档命名规范范例: 例如:20XX040001张三读书笔记1;20XX040001张三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