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民系或曰客家族群,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先人原居我国北方。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从秦汉开始,他们的先人从中原不断迁徙,定居和繁衍于南方各个省(区)。进入近代以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客家人凭着勇于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谋生者也不少。从客家人居住的地域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很广,可以分成中国和海外两部。在国内,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赣闽粤边区的三角地带。赣闽粤边区被誉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在客家民系时空形成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区)均有分布。港澳台地区也有大量客家人。在国外,有82个国家均有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估计。据世界客家总会的估计有一亿之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的庞大。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汉族支系,如何来界定它,或者说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说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因为当我们认识客家时,首先是从文化—客家方言、客家意识、客家民俗以及其它诸种文化事象入手的,所以离开了文化,就无从谈客家民系的存在。因此认识了客家文化的内核,弄清了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也就说明了客家民系形成的时空历史过程。

“客家民系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北方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客家文化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其载体—客家民系的形成。当然,客家文化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发展壮大的动态历史过程。

(一)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1、孕育期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从秦汉开始,就有北方汉民涉足赣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原战乱,不断有中原汉民迁入赣南。然而就整体而言,这种迁入是零散的、人数不多的。唐中期至五代的变乱,带来了客家先民的大批南迁,他们在赣南驻足乃至生息繁衍。闽西毗邻赣南,交通便利,加上唐末仙霞岭山道的开通为客家先民迁徙、避难于此提供了条件。于是,广袤的赣闽边区,成为唐末五代客家先民的主要集结地。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年)有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两县,共领四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年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272432户,南安军有37721户,两州军共有310153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处于这么一片山区地域,四周又早已形成为不同的汗方言区,因此而独立成为一系也就是自然的了。

此时入迁汉族已与当地土著—古越族及其后裔山都木客发生了初步融合,以至宋代以后,山都木客就在客家地区逐渐消失了。

此时,一些重要的客家文化事象也初步形成。如崇文重教的传统。这一客家人的风尚,早在北宋时期赣南闽西就已经遍地开花结果。并且,随着客家民系向纵深发展,这种风气很快波及梅州地区。于是,耕读并举的经济生活模式成为宋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客家人的基本生活模式。这种崇文重教的文化事象,表现在当时赣南闽西两地学校的兴盛、科举名额的增多和著名人物的涌现等各个方面。首先,学校十分兴盛。史载,宋代的赣南“虽荒服郡县,必有学。”赣南的9所县学,其中8所创建于北宋前期的太宗至仁宗时期,1所建于北宋后期的哲宗时期。除县学外,建于北宋的书院赣南有3处,它们分别是石城的琴江书院、大余的道源书院和赣州的濂溪书院。其次,由于崇文重教,使赣南、闽西两地科举名额大量增加。近以进士为例,宋代以前赣南中进士者仅3人,汀州仅1人。而两宋时赣南中进士234人(其中北宋92人,南宋142人);汀州共有进士168人,两地共计402人,比此前的4人增加了近100倍。再次,北宋时期客家地区还涌现出一大批影响全国的著名人物,其中尤以赣南为多。如政治人物有石城的陈恕、陈执父子。学者有北宋赣县名门“四曾”的开创人物赣县人曾准(著名爱国诗人曾几之父)。文学家有为苏东坡推崇,两人成为至交好友的上犹人阳孝本。

风水术和风水观念是客家人的一个重要文化事象。风水术是唐末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迁入赣南的。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门世代相传的口头资料中,我们知道,将风水术带入客家的是杨筠松。他继承和发展了风水中的行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士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为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两宋时期,赣南风水术大盛,名流辈出,如廖、谢世南、赖文俊等。这些风水术士不仅在本地看风水,而且声名远播,甚至奉诏为朝廷看风水。

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形势派风水向福建传播,并衍生出一个新的流派—理法派。随后,风水术进一步向粤东粤北等地传播。至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并随着客家人飘洋过海而根植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风水已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深深积淀于客家人心灵之中。

客家山歌也是随着客家先民迁入赣闽粤山区而产生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至宋代,因深受唐宋诗词的影响而趋于成熟,广为流传。随着客家民系向赣西南、闽西南及粤东粤北的发展,客家山歌也流传到更为广大的地区。也成为客家人的一种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历史上(特别是唐中期至五代)入迁赣闽边区的客家先民,经过北宋一百余年的和平发展,繁衍数代,人口壮大,且与当地土著发生初步融合,并生长出若干客家文化事象。这表明一支新的独特民系—客家民系正在酝酿和发育成长起来。

2、形成期

正当宋代客家民系在赣闽边区酝酿形成之际,北方由于受辽、西夏、金政权的侵扰,仍是不得安宁,于是又有不少姓氏迁入赣闽边区。如赣南宁都,北宋入迁的姓氏有肖、杨、郭、邓、陈、姜、池、周、毛、艾、袁、11姓;南宋入迁的姓氏有包、康、符、鄢、叶、万、张、赵8姓。从人口史的资料中,也可看出这一时期赣闽边区入迁人口之众。吴松弟先生在《中国移民史•卷四》一书中做过一项统计,其结果指出:“高宗绍兴年间赣州户口近12.1万,孝宗淳熙年间为29.3万,年平均增长率达25.6‰,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几十倍;汀州在孝宗隆兴二年(1644年)户数为174517户,较元丰年间增长9.3万户,年平均增长率达9.1‰。这些地区的人口增加,一定程度上要归于外来人口的迁入。”如此多人口的新迁入,自然要对还在孕育阶段的客家民系发生重大影响,并加速客家民系的成长进程。

影响客家民系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与畲族的融合。北宋末至南宋时期,畲族已广泛分布于赣闽粤三角地区,与汉族形成杂居错处的局面。汉畲人民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互相认同,并共同参加反封建统治和压迫斗争,从而大大加速了两族人民的融合。特别是南宋末文天祥率领汗畲人民联合进行抗元斗争,以及广东畲民首领陈吊眼和畲妇许夫人率领的“畲军”

配合张世杰参加抗元斗争,更是汉畲交融史上的佳话。汉畲融合的过程一直到明清时期才最后完成,汉畲两族在长期接触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适应,最终融为一体,成为客家民系的一份子。

随着赣闽粤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人口的壮大,以及汉畲瑶等族融合的家深,至南宋后期,客家民系已在赣闽粤地区成长起来,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客家方言的形成。民系是民族的分支,所以判定民系形成可以借用我国学界通行的判断民族是否形成的四要素作为标志。这四个要素是: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理素质。其中尤以共同语言即某一地域的方言是否形成作为重要的标志。目前,多数语言学者持客家方言形成于南宋的观点。诚如谢重光先生在《从客家方言的形成看客家民系的形成》一文中所言:“语言学者中关于客家方言形成于南宋的观点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客家方言之独立,即标志着客家民系已形成(引张卫东语)。”因此,南宋是客家民系的形成期,赣南、闽西和粤东在客家民系的形成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3、发展壮大期

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侵,迫使客家人更大规模地往粤东和粤东北迁徙,由此引起客家文化中心的南移。至明代,梅州已成为客家人的第二块根据地,此地人文渊,超过赣南闽西。明末清初,闽粤客家人由于内部人口膨胀以及满人南下的影响,需要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于是又以梅州和闽西南为策源地,四出向外播迁。此时的广东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均为广府系和闽南系汉人,他们无法插足,只好避居沿海地区甚至渡海至台湾、南洋,还有一部分被挤向西南地区。正当闽粤客家在四面受阻、陷入困境时,赣南,这块曾经是客家人的第一故乡的地方,由于多方原因,此时正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于是,大量客家人又扶老携幼,大批回迁入赣。无论从居民结构、人口数量及其地域分布,还是从语言特点各方面看,闽粤客家倒迁入赣对赣南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给赣南客家注入了强劲的新鲜血液,使这里唐宋以来世居的“老客家”与明末清初闽粤倒迁入赣的“新客家”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赣南客家人”。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也最终形成。当然这次闽粤客家倒迁入赣,不仅仅局限于赣南,他们中的一部分再北上进至赣中之吉安、赣西之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湖南之醴陵、浏阳、平江,再北至赣之铜鼓、修水等县,大大扩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

二、客家民俗举要

(一)婚嫁礼俗

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一般都要经过四个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

1、传庚——相亲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现代意识较强的男女双方,一开始就在亲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圩镇的酒楼里互相见面(看妹子),若双方有意联姻,便在餐桌上当面交换信物,这就算相亲之后允婚了。

2、过聘——订婚相亲允婚之后,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若双方都不“反悔”,女方则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大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是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3、行嫁与接亲行嫁与接亲是赣南客家婚俗中最隆重的仪式,要举行一整套项目繁多的礼仪。第一天下午开始为暖轿夜(以前接亲用花轿),新郎要进行化妆(修饰礼仪),叩拜祖宗,然后在一派

庄重的气氛下,由舅舅唱赞叹词并为新郎披红、戴花(插在礼帽上)。第二天是正酒日子,新郎随同唢呐手、彩旗手(彩旗用红布绕着两根小桂竹)、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整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在赣南的客家地区流行以柏枝(谐音生百子)装点嫁妆;新嫁娘的五谷嫁妆,表明多子,生命不息。有些地方如南康平田乡新嫁娘脖子上挂“四子项链”即由枣子、花生、挂子、荔枝四种果子串成的珠还,按每种果子名称取义为“早、生、贵、子”。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哭叫时顺序很有讲究,须先哭祖宗,后哭在世。在客家地区哭艺如何常作为衡量女子才智贤德的标准。通常哭声愈凄厉愈好,而不哭则被视为不体面,不哭不热闹,不哭则被视为不体面,不哭为人笑之忘本。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而出嫁时脚不沾地,把出嫁女背出大门的现象,有的被认为新娘沐浴更衣后不能沾尘受秽,有的认为是不能带走娘家财气。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亲戚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石榴、桔子、枣子、瓜子等果品于床上,并唱撒帐歌以祝颂早生、多生贵子。然后开始就餐。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

4、拜堂与闹房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二)丧葬礼俗

1、丧葬礼俗中的禁忌。(1)送终。凡年逾花甲的老人,不论男女,一旦病重,为子孙者必须在塌前,日夜看守。男性病人即将断气时,要赶快把他抬到厅堂,绝不能让他在房间断气。俗规是“冷尸不能入厅下”。传统男人是要在祖堂里断气,俗谓“寿终正寝”。女人则要在她睡房里断气,俗谓“寿纳内寝”。“冷尸入屋败到底”。客家人认为人死了要到祖宗那里去,因此,祠堂与丧事紧密相关。在祠堂里断气的老人,其灵魂可以与祖宗在一起;反之,则会变成孤魂野鬼。但是有规定“凶死的、夭折的、被族内除名的”死后不能进祠堂。(2)、客家丧葬习俗中,给死者穿的衣服,口袋要撕掉。因为“袋”与“代”谐音,意思是不要让后代入棺。(3)老人去世出殡前,孝子孝孙忌外出串门,报丧下跪,受报者扶起。(4)父母逝世后49天内不能理发,三年内不得做上席,否则视为不孝。

2、二次葬习俗

二次葬是在三四年后再将骨骸挖出择日重葬。在梅州民间叫“做风水”。拾骸者将所捡的每根骨头用茶水擦洗,后用草纸抹干,再用山茶油拭净,按先脚后头的顺序,装入一种长形宽口的瓮式陶罐(金罂)里去。二次葬与风水观念有关系。

(三)生育礼俗

1、麒麟送子灯。赣南客家人在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新娘娘家向新婚夫妇送一盏麒麟送子

灯。因为麒麟灯是一个双层莲花灯座,里面有一个骑麒麟的男童。麒麟是传说中的一个神化动物,专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而“灯”与“丁”谐音,意喻“添丁”。

2、送鲩鱼。在粤东客家地区,新婚妇女如果怀孕以后其娘家要送一条鲩鱼,以表示祈愿其女儿生育平安顺利之意。

3、做三朝,也有人称为“洗三朝”、洗三澡,即产后第三天产家办酒宴招待亲友接受亲友祝贺。去报喜一般都要送些红鸡蛋,有的地方红鸡蛋的数量有讲究,通常三个。三与“生”谐音。此外三也表多数,“送三”即添子添福。三朝礼仪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叫“洗三”。旧时的“洗三”是用树枝熬成的热水,水中放些狗毛、猫毛给婴儿洗澡。放狗毛、猫毛意为小孩日后不怕猫、狗抓咬。有趣的时在洗三时人们边洗边祈福,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辈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四)惜字习俗

在台湾敬字亭作为一个存有物,或是自成一独立的景观,或是纳于其它建筑物如学校(书院)、城门、庙宇等,而型塑出一个公众场域。作为一个公众场域,敬字亭所展现的是一个神圣空间,也是一个世俗空间。作为神圣空间,敬字亭反映的惜字风俗,往往彰显出特有的文化意涵与价值观的型塑;而世俗空间下的社交生活与社会组织及活动,也呈现一地域的社会互动生活。因此藉由敬字亭的探讨可以了解社会公众领域的建构及意涵。有学者指出台湾敬字亭在客家地区较多,因为客家农民,昔日有晴耕雨读的美风良俗,因而爱惜字纸的心态也非常强烈,另外目前所存敬字亭多设于(一)衙署(二)书院(三)村庄边缘(四)城门口(五)寺庙(六)私地;根据初步的观察,福佬地方上的敬字亭设置,大都附属于公共书院或大庙层级的社会系络中;而客家社群的敬字亭信仰,则以辖于庄社单位为其发展特色,其中村庄的例子如桃园龙潭、高雄美浓、屏东六堆、茄冬萧宅等,这些全是客家聚落,似乎显示客家社会与敬字亭有某种密切关系,其透露意义为何,值得进一步研究。而在族群关系方面,依据目前文献所见台湾现存敬字亭多分布在南投县、苗栗县、桃园县、台北县、屏东县、高雄县、彰化县、云林县等地,除客家地区外多为漳州籍分布地区。

(五)信仰民俗

客家人是多神崇拜者,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之说。在客家地区广泛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这些庙宇是客家信仰民俗的见证和反映。

1、客家地区的共神信仰

(1)社公信仰

(2)灶王信仰

(3)风水信仰

2、客家地区信仰民俗的地域分野

(1)赣南的许真君信仰

(2)闽西、台湾的定光古佛信仰

(3)粤东、台湾的三山国王信仰

(六)春节民俗

1、人日吃“七样菜”

客家地区正月初七有吃“七样菜”的习俗。正月初七日,古称“人日”,亦称“人胜节”,始于汉末。《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以七样菜为羹”。客家地区对“七样菜”的叫法不一。粤东地区称“七样菜”,福建宁化、江西石城等县称“七样羹”,江西宁都县则叫“七宝羹”。而且菜的品种不一,有的是指蒜、芹、葱、韭、鱼、肉、米粿;有的指蒜、芹、葱、韭、肉丸、芥、芫。

2、禁忌习俗

正月初一忌扫地,意为会扫掉自家的财气;年初一不洗碗,因为洗碗时碗筷会互相碰撞发出

响声,预示家庭一年内不和睦、有冲突。正月送礼物忌“八”、“十一”两个数,所谓“七胜八败五打六”。

三、客家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民俗作为一种总的符号系统,有形式(民俗事象)和内容(民俗意义)两个层面,而且它的生成、发展、演变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因此,民俗学的研究要特别注重对它的种种意义内涵尤其是象征性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对客家民俗存在的隐喻象征、谐音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一)客家民俗的隐喻象征意义分析

民俗的象征常通过隐喻来凸显其意义或实现意义的转换。隐喻用之于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则是人们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的概念,由此及彼,从而实现意义转换的一种方法、途径。在中国的民间文化形态里,处处充满着隐喻象征式的文化特征。在客家民俗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一,在粤东客家地区,新婚妇女如果怀孕以后,其娘家要送一条鲩鱼,以表示祈愿其女儿生育平安顺利之意。鲩鱼,即草鱼,体滑多鳞。“鲩鱼—孕妇—生育”,乃一隐喻象征关系,隐示孕妇生育像鲩鱼一样顺滑、畅利。例二,客家人的婚礼中有新婚夫妇吃鸡腿的习俗。而且,这两支鸡腿必须是同一只母鸡身上的。这隐喻着两人今后永不分离,吃了母鸡的腿可以顺顺利利生个胖小子。

(二)客家民俗的谐音象征意义分析

所谓谐音象征,是根据谐声、假借原理,言此而即彼,实现意义的传递、转换和扩张,使两个本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例一,。在赣南的客家地区流行以柏枝(谐音生百子)装点嫁妆;新嫁娘的五谷嫁妆,表明多子,生命不息。有些地方如南康平田乡新嫁娘脖子上挂“四子项链”即由枣子、花生、挂子、荔枝四种果子串成的珠还,按每种果子名称取义为“早、生、贵、子”。例二,在闽西客家地区婚嫁行交拜时,新人床上要放4个柚子,上贴双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在乡村,另有一种习俗,新人床上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尺、秤、算盘之类物品,再加一盏红灯,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算,“添红丁”之意。例三,客家丧葬习俗中,给死者穿的衣服,口袋要撕掉。因为“袋”与“代”谐音,意思是不要让后代入棺。例四,正月初七吃的“七样菜”都是以其谐音图吉利、平安。如下图所示:

总之,我们对客家人民俗的结构,有助于我们连接客家历史传统、民间信仰、和宗族文化,解读客家心灵深处的理念和文化价值体系。

客家惊蛰民俗:祭雷神

客家惊蛰民俗:祭雷神 春雷乍动:惊蛰 农历二月初五前后,斗指丁为“惊蛰”,相当于公历三月五日至三月七日期间。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惟一涉及动物物候的节气。其直接含意是指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虫类动物开始惊醒,要出土活动了。“蛰”是指动物冬眠时候,潜伏在泥土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实这个说法不太适合长江以北地区,因为这时候北方几乎是不可能出现雷鸣的。 春雷乍动,百虫始出,这时泥土的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各客家聚居区,除了四川西部客家要到清明时节才能听到春雷之外,均在雨水、惊蛰期间就可闻春雷初鸣。宋代诗人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诗云:“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惊蛰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春雷乍动,始有雷声。 人类先民缺乏对大自然的完全理解,认为“雷”乃由雷神、雷公、雷祖等主宰,因此惊蛰节必定要祭雷神,伴随而来的信仰就是风神、电母。其实昆虫们是听不到雷声的,惊蛰时节,大地回春,由于泥土气温的上升使得昆虫们的身体变暖,因而结束冬眠,“惊而出走”。 惊蛰期间(一般在公历三月五日至三月十九日),日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太稳定,气温上下波动甚大。 此时,客家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油菜,农家在繁忙犁田之余,应防止倒春寒。 客家人非常重视惊蛰节气,认为惊蛰闻雷则年岁丰稔,反之,如惊蛰不闻雷声,就意味着是年要歉收。对于农耕为主的客家人来说,惊蛰闻雷即意味着春耕开始繁忙,没有停歇。诚如唐代诗人韦应物诗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民系或曰客家族群,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先人原居我国北方。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从秦汉开始,他们的先人从中原不断迁徙,定居和繁衍于南方各个省(区)。进入近代以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客家人凭着勇于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谋生者也不少。从客家人居住的地域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很广,可以分成中国和海外两部。在国内,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赣闽粤边区的三角地带。赣闽粤边区被誉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在客家民系时空形成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区)均有分布。港澳台地区也有大量客家人。在国外,有82个国家均有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估计。据世界客家总会的估计有一亿之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的庞大。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汉族支系,如何来界定它,或者说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说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因为当我们认识客家时,首先是从文化—客家方言、客家意识、客家民俗以及其它诸种文化事象入手的,所以离开了文化,就无从谈客家民系的存在。因此认识了客家文化的内核,弄清了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也就说明了客家民系形成的时空历史过程。 “客家民系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北方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客家文化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其载体—客家民系的形成。当然,客家文化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发展壮大的动态历史过程。 (一)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1、孕育期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从秦汉开始,就有北方汉民涉足赣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原战乱,不断有中原汉民迁入赣南。然而就整体而言,这种迁入是零散的、人数不多的。唐中期至五代的变乱,带来了客家先民的大批南迁,他们在赣南驻足乃至生息繁衍。闽西毗邻赣南,交通便利,加上唐末仙霞岭山道的开通为客家先民迁徙、避难于此提供了条件。于是,广袤的赣闽边区,成为唐末五代客家先民的主要集结地。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年)有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两县,共领四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年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272432户,南安军有37721户,两州军共有310153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处于这么一片山区地域,四周又早已形成为不同的汗方言区,因此而独立成为一系也就是自然的了。 此时入迁汉族已与当地土著—古越族及其后裔山都木客发生了初步融合,以至宋代以后,山都木客就在客家地区逐渐消失了。

客家元宵节的习俗

客家元宵节的习俗 客家元宵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客家地区,闹元宵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客家人的习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地方的特色。如客家人的游大龙、“古事”、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起源于中原。 客家人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圆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红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喝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去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市”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在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景象,人们用游彩龙、傩舞、唱戏、放添丁炮、舞灯火等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梅州地方的元宵节节庆有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以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而饮誉海内外。 闽西客家元宵节节庆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等。姑田游大龙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正月十五元宵夜,两百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姑田乡间村落,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的场面热闹非凡。罗坊走古事是以宗族为单位,以族或以房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挑选两名十

大埔客家民俗文化简介

大埔客家民俗文化简介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大埔县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每逢民俗活动,客家人就如同过一个盛大的节日,舞龙、舞狮、打幡、放铳、迎花灯、打锣鼓、赛龙舟等各种民俗盛行,邀请远亲近邻一同度过。大埔的舞龙、舞狮、赛龙舟与永定的“走古事”、连城的“百壶宴”最具特色。大埔又被誉为“花环龙”之乡、广东汉乐之乡。大埔还是广东汉剧的起源地。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祭春”。这一天,各村各寨以宗族为单位,集中到祠堂祭祖。祭祀时,村里除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放土铳外,还要舞大龙、舞狮子、迎灯景、举旗扬幡、放烟花等,热闹非常。村里前一年谁家生了男丁,祭祖这一天,也要备办三牲、糖果等。祭祀完后,还要邀请族人在祠堂或在家里吃“新丁酒”,表示对“添新丁”的祝贺。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过节”。这一天除了备办牲肉外,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祭祀祖先,沿河一带的三河、大麻、高陂、湖寮等地还要举行赛龙舟。 客家的“婚嫁”,是大埔一直保留下来的一种传统习俗。客家迎亲,过去新娘行嫁是以轿代步,现在是以车代步。新娘在选定出嫁的大喜日子,穿上红装,盖上红头巾,坐在新郎开来的彩车上,往新郎家去。陪同前往的有陪伴妹、小舅子、送嫁装的阿姨和送新娘的阿婆等多人同行。 新娘下轿或下车后,步行走向燃放爆竹的大门,跨过脚下的炉火,进入男家祠堂朝拜上祖,然后引入新房。当天中午,新郎家举行婚宴,招待亲戚朋友和父老乡亲。客家人好客,在接待方面很讲究,由新郎母亲的娘家舅公坐首席,其次则按辈份高低就位,表现出客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在音乐声中步入宴会厅。宴会中,先是新郎、新娘向父母敬酒,后是新郎的兄弟给宾客敬酒,然后是新郎、新娘敬酒,最后是新郎的父、母亲向宾客敬酒。酒宴中还会请新郎、新娘表演节目,如喝交杯酒,咬枣子等。其意深奥,情浓意厚,

客家服饰及风俗

客家男性衣服穿戴,与广府人无大分别。但所用布料,多数是家中女性织染的土布,俗称“十丈乌”。颜色为蓝、黑、乌青、暗红等。虽易脱颜色,但可多次重染,即如新衣。客家妇女在服饰方面较有特色,除穿自织自染的左衽大襟衫,大档裤外,还在其他穿发式方面有着独特风采。 1.凉帽:以竹篾织成的园状竹笠。直径约70厘米;中间留一约10-15的园孔,帽顶刷上防水的桐油;帽沿缀上长约20厘米的带花边的黑色帽帘;凉帽下方中空处左右各有一根系带。从系带的颜色如区分未婚已婚妇女的身份。未婚少女用白色系带;已婚少妇多用红色系带;中老年妇女用的是青或黑色系带。过去系带多是妇女自己编织,花样极为讲究,是一种客家妇女世代相传的技术。现在已基本失传。 2.头帕:俗称“冬裙”或“包头仔”。是一幅长约3市尺、宽约面1市尺,边缘绣有白色花纹的细黑布,末端缀有系带。是客家妇女防寒用的,也可算是冬令用的一种饰物。另有一种称为“抹额”的饰物,用多重宽约三四寸的长条厚布缝制而成。 3.围裙:因为客家妇女直接参与“家头灶尾”、“田头地尾”等沉重的劳动,为避免弄脏衣服而在上衣外加系的一绣花围裙。未婚少女用白色围裙;已婚少妇多用红色、青色围裙。 4.发式:未婚少女多数把长发梳成大辫子、或梳成大辫后再盘成发髻。建国后流行梳成双辫,已婚妇女都要梳髻。 5.首饰:客家妇女喜爱各种首饰。有条件的人家,当少女出嫁时,做母亲的都会准备一对银质手镯和耳环。待女儿出嫁“梳头”时戴上。因此,只要见有戴耳环、手镯的女性,必然是已婚的。 6.鞋子:布鞋都是自制的。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旧布糊成几十层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机布”,有的有钱人家用绸缎)。鞋面颜色多为黑色。鞋式是宽口船型,不用鞋带,俗称“懒人鞋”。这种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场有售,只是已换成胶底或塑料底,用机器制成。旧时,女装鞋还有“绣花鞋”,用绸缎或绒布为面,鞋面绣花或鞋头部镶花。多为富家仕女穿着。 棉鞋,又称“老人鞋”、“过冬鞋”,形款与阿婆鞋一样,里面用棉花为絮,供老人冬天穿着,多为富裕人家才有。有钱人或有官职的人还穿“靴”(俗称“官鞋”),与古装戏里的靴一个样式。 草鞋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稻草编织的(俗称“秆草鞋”),用麻绳为“经”、草索为“纬”,编成“脚底形”,前头两边及后边“鞋跟”用绳带串起即可穿着,制作经济简便,一面穿旧了还可以“反底”再穿。这是劳动用鞋,几天穿一双。另一种鞋是“布泊”底(后来改用“车轮胶底”),前头一个“鞋鼻”,左右各两个布“耳”,后边“布跟”(俗称“鞋疼”)都留有“眼”,田苎索扎好后,用布带串起,即可穿着。男女鞋样相同。旧时,多为劳动、挑担、走路时穿着。这种草鞋比“秆草鞋”耐穿,客家妇女大多都会制作。现在,上述两种草鞋都已绝迹,被胶鞋、皮鞋所代

北海客家的文化风俗

北海客家的文化风俗 客家,或称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一、北海客家的简单概述 就目前北海客家人的分布而言,仍然是以东片地区为主,纯客家乡镇有:白沙、公馆、闸口、曲樟、涠洲;部分客家集中聚居的乡镇有:廉州、常乐、石康、福成、南康、山口、沙田;零散分布则遍于全市各乡镇,人口约50万,占北海总人口的三分一。其中纯客家乡镇的人口(2007年末统计)分布为:白沙107549人,公馆124311人,闸口42753人,曲樟23756人,涠洲15000人。合计超过了30万人。部分客家集中聚居的乡镇中,常乐75962人,山口75000人,廉州168500人,客家人口占了相当一部分,计约10万人。此外,福成、南康均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海客家一万多水库移民的重要安置点,加上零散分布于全市各乡镇的客家人口不会抵于10万。因此,北海客家的人口总数今为50万这只是以居住地为统计范围的保守数据,如果以客家人血缘为统计范围(包括改革开放后进入北海的客家人),北海客家人口总数应超过60万。 北海客家的主要姓氏有80多个,在北海列入统计的160多个姓氏中占居一半。以姓氏集中聚居是客家的群体特征,也是家庭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以姓氏集中聚居,成就了北海客家姓氏村落的现象。在张、李、范、彭、朱、刘等人口逾万的姓氏中,居住村落连绵十多里。在这些姓氏村落中的每一个家庭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维持着这种血缘关系的就是宗庙祖祠。在一个姓氏村落里,始祖祠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始祖祠以下是各宗支的祠堂,俗称“厅下”,以示是在始祖祠的支派之下。北海客家姓氏村落的辈分排列以始祖为源,有的大姓为了显示宗族繁盛,辈分排列至二十代之后。辈分一经排定,即入族谱,各支子孙必须按此入名,不得僭越。 北海客家姓氏宗亲中,以辈分为尊,在同一支系中,以辈分排列为序,宗亲之间不以年龄、职业、官位分尊卑,而是以辈分排列所定的次序称呼。如张三即便年龄大,职务高,但面对辈分高的张二却要以公、伯、叔称之。因此,敬老尊长爱幼的人文观念得以世代传承,自成习俗,淳化民风。 民间曲艺《公馆木鱼》是北海客家民俗文化的代表。 嘉靖年间的民间艺人编造出一套名叫“牡丹花”的曲调,用客家方言演唱,因开始系用木鱼为道具,且公馆镇历来为客家人的文化中心,后来称《公馆木鱼》。

客家风俗

客家主要节日 客家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斋戒日:为少数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回族斋戒日】 主要礼俗 婚姻礼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正宗客家人:老祖宗留下这些风俗,你还知道多少?

正宗客家人:老祖宗留下这些风俗,你还知道多少? 作者:梁伟光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构成了广东人。 作为三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又有着特殊的本民系文化。 生活在广东,你要么是客家人,你要么就是客家人的朋友,所以客家人的民俗,你必须要知道。当然,客家人不仅在广东:在江西赣州,拥有1000万客家人,堪称世界客家大本营;在福建龙岩,也有多达数百万的客家人。 今天就说说这个! 客家凉亭——积德行善,荫庇后人 人们对客家人有这样的解释:“客”是流动的,是走的;“家”是固定的,是停的;而“客家”就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客家人经历过无数次的迁徙,大部分人最后才在贫瘠的闽赣交界山区落地生根,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经过严寒才知道太阳的温暖,经历过艰辛的“客”才知道“家”的温柔与安乐。 在客家地区,人们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大路旁,哪怕是人迹罕至的山野间(特别是在翻过山坳的山顶或山腰)都能看到默立在路旁的凉亭。 说起凉亭(又称茶亭),各处的凉亭构造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拱成圆形式或半圆式的敞口门,亭内沿着墙根垒起半尺高的平台供路人歇息。有些凉亭有意建在有泉水的地方,方便路人解渴。在那以肩挑步行为主的年代里,凉亭的主要作用是供路人在酷暑盛夏时乘凉,寒冬腊月时避风,暴雨骤降时挡雨,作用可谓大矣。 建造凉亭在客家地区和修造桥一样,属于积德行善,荫庇后人的义举。故只要有人牵头造亭,就有许多人响应,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以客家地区凉亭建得特别多。亭内或亭门多有寓意深远的楹联,这些楹联与当地的地理、历史或周边景物融为一体,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成为一种客家凉亭文学。 你小时候里的凉亭是什么模样的呢?

客家民俗文化知识

客家民俗文化知识 客家民俗文化知识涵盖广泛,包括传统节日、婚礼、祭祀、饮食、服饰、艺术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客家民俗文化知识的介绍: 1.传统节日:客家人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如春节期间有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习俗,清明节期间有扫墓、烧纸钱等习俗,端午节期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婚礼:客家人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礼时的“拜堂”,新郎新娘会在堂上跪拜祖先,以示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尊重。此外,客家人还有“送嫁”的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娘家人会选派几位有威望的长辈护送新娘到夫家,以示对新娘的关爱和尊重。 3.祭祀:客家人重视祭祀祖先,认为祭祀可以保佑全家平安、顺利。在祭祀活动中,客家人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如鸡、鸭、鱼、肉等,并烧香、上烛、敬酒等。此外,客家人还会在祭祀活动中进行“做公德动作”,如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4.饮食:客家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酿豆腐”。这道菜是用豆腐和肉馅为主料,加入葱花、姜末等调料制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此外,客家人还喜欢吃糯米饭,糯米饭是客家人的主食之一,因其口感软糯、清香可口而备受喜爱。 5.服饰:客家人的服饰文化也有独特之处。传统的客家妇女服饰以宽松为主,色彩较为单一,多穿蓝色或黑色的衣服。而传统的客家男子服饰则较为简单,多穿白色或蓝色的衣服。此外,客家人还喜欢在衣服上绣上各

种图案和花纹,以示吉祥和美观。 6.艺术:客家人的艺术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客家山歌”。山歌是客家人用方言演唱的一种民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曲调,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瑰宝”。此外,客家人还有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以上是关于客家民俗文化知识的一些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客家文化。

客家人立冬的风俗

客家人立冬的风俗 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一般在公历11月7日 或8日之间,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对于中国的很多地方而言,立冬 的风俗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而作为中国人中的一个重要民系,客家人 的立冬风俗更是独特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 绍客家人立冬的风俗。 1.祭祀祖先:立冬是客家人祭祀祖先的一个重要时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按照传统习俗,祭拜祖先、祭坛。在祭祀仪式之前,会 准备一桌丰盛的供品,包括鸡鱼、米酒、米糕等,供果、瓜果、黄酒等。祭祀仪式中,家族长者会率领全家人向祖先行礼,烧香献花,表 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2.吃冬糖:立冬当天,客家人会制作冬糖,并在家中摆设供奉。 冬糖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糯米、食糖、花生、核桃等混合搅拌制成, 并根据个人喜好放入不同口味的香草调料。冬糖制成后,形状各异, 有的是长条状,有的是团状。家里大人会将冬糖放在竹篮或者大盘子 里供奉祖先,然后分发给家人和亲戚朋友,象征着家庭和睦和团结。

3.守冬夜:立冬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在家中举行守冬夜活动。家人会提前准备好温暖的毛毯、糖果、茶水等,一起围坐在一起,守夜到凌晨,以祈求家人温暖安康,生活幸福。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深山老林中,为了应对寒冷,客家人会通过举行守冬夜来鼓励家人互相支持和照顾,共同度过严寒的冬天。 4.祭黄姑:立冬之日,客家人还会祭拜黄姑。黄姑是客家传统信仰中的女神,被认为是保护家庭和安抚灾祸的女神。祭拜黄姑时,家人会祭奠祖先和黄姑,并烧香向黄姑祈福,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5.吃蒸糕:立冬是客家人传统的食糕大年,家人会一起制作和食用蒸糕。蒸糕是一种用糯米、红糖、花生等材料蒸制而成的糕点,口感软糯,味道香甜。蒸糕制作需要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方法,整个家庭会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制作完成后,家人会一起品尝蒸糕,体验到了冬天的温暖和团聚的快乐。 6.穿冬衣:在立冬这一天,客家人会整理家中的衣物,将夏天的衣物收起来,换上冬衣。冬衣是客家人防寒保暖的重要装备,一般由厚重的棉质或绒毛制成,能够有效保护身体免受严寒的侵袭。穿上冬衣也象征着客家人进入了寒冷的冬季,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

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添丁、响丁、赏丁』

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添丁、响丁、赏丁』 “丁”在《辞海》里的释义是:人口,男称丁女称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与丁谐音。所以在我们梅州客家地区"添丁、响丁、赏丁",其实就是"添灯、响灯、赏灯",而且虽讲法不同,其节日活动的意义却是大同小异。 源于中原的花灯,在我们客家人庆贺新生儿诞生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 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 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 赏丁又叫“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 因而在客家宗族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添灯、升灯、吊灯”,是客家民间风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七,最迟为正月二十一,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添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当年升丁叫“添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来年再升丁

的叫“顿丁”、“添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在梅州地区,各地的上灯形式又有所不同: 兴宁响丁节 其中以兴宁的正月半响丁节活动较为隆重热烈和持久,时间从正月初七至廿一;兴宁响丁节,内容较为丰富,比春节还要热闹。 节前当地族人须定做“花灯”,然后派人到县城或圩镇去请“花灯”,敲锣打鼓把“花灯”抬回来,悬吊在祖屋上厅栋梁下面。赏灯节全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有亲朋好友到来,敲锣打鼓、大办筵席、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炮竹,有的“烧烟火”、放“孔明灯”,举行火炬流行(又称“火把节”)。添了新丁的人家,则在祖屋厅堂摆酒猜码(猜拳),猜码的人起句须要先念“添丁呀发财”的吉祥话,使参加灯会的人尽兴而归。

客家民俗赏丁

客家民俗赏丁 赏丁又叫“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有的伟大建筑。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赏丁”习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老屋即祠堂,现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按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

客家文化习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

客家文化习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客家文化习俗,以及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 1、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 2、客家的习俗有哪些? 3、客家民俗具体有哪些 4、请问客家人有哪些风俗? 5、客家人有什么风俗特点? 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1.建房习俗 旧时建房要请堪舆“三定”,所谓选择“风水宝地”。一是定地形;二要看当年兴工“利不利”,最忌“三煞方”;三是定动土与上梁的日期,“要择黄道吉日”,又说“最要日脚干净”。初定以后,还要专程复核。破土动工那天(或早几天)要安“杨公符”,杀雄鸡祭符,安好后,每日要向“符”朝敬夜香,直至竣工后还要供奉数年。

上梁立柱时要请工匠头人“喝彩”、“撒粮米”、“撒富贵耙”。新梁上要悬挂装有五谷种子的红布袋。亲朋要道贺,名曰:“送茶”。朋友可随意赠送钱或物。内亲则要馈赠鸡、鱼、肉、粉干或面条,还要出力相助,名曰“赠工”。主人要设宴多次,即破土动工时的“落石脚酒”,上梁立柱时的“上梁酒”,竣工时的“圆屋酒”。 此外,每月初一、十五还要“做神福”,既为敬神,又为款待工匠。由于陈规陋俗繁多,故有“买田容易做屋难”的说法。建国后,迷信色彩渐少,但赠工、道贺、设宴仍然盛行。 2.迁居习俗 民间迁居称“过火”。迁居时间须在择定吉日的黎明前,由男户主挑出火担子。一头是锅,锅内装燃烧的火灰,并撒上糠,使之烟雾缭绕;另一头箩筐装有香炉、点燃的小蜡烛和祖宗牌位,香炉里还插着点燃的线香;主妇抱着饭甑,拿着锅铲,甑内用红纸包着谷、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或玉米或麦子),合称为“五谷”;子孙拿着火铲、捞勺之类的炊事用具,每样用具须贴上红纸。 出门时,户主走在前,主妇继后,放鞭炮。户主边走边说:“请太公太婆到新屋来去住。”左邻右舍也放鞭炮贺行。走出新居门口,由事先安排的本家亲人放鞭炮接火。进屋后,点燃蜡烛、线香,把祖宗牌位安放好。迁居时,女儿家不随行,等天亮后才能进新屋,同时忌在“过火”途中碰到过路人,免得碰掉好运气。 3.“崇九”风俗 因“九”与“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婚姻嫁

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及其现代价值

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及其现代价值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更多的重视,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历史文明的珍藏。而客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的民间文化形式,也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客家民俗文化是指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习俗、风土人情和传统技艺等,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色彩,更是客家人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客家人从古至今,一直秉承着勤劳、节俭、团结和敬天爱人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在客家民俗文化中得到了体现。 在客家民俗文化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三拜九礼”和“客家大围山歌”。三拜九礼是指在结婚典礼中新郎家的亲属拜访新娘家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体现了客家人重视婚姻和家庭的观念。客家大围山歌是指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歌曲,它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歌词中含有着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元素,是客家族群文化的代表。 客家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在今天的社会生

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了解和体验客家民俗文化,并在旅游业的发 展中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弘 扬客家民俗文化,可以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缓 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它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 造力和创业激情,客家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众多的创意和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可以成为现代创意经济的重要资源。 从“三拜九礼”到客家大围山歌,从传承到创新,客家民俗文化 的传承历程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但客家人勤劳而坚韧的性格和对 文化传承的坚定信仰让这种文化得以在漫长的岁月之中得以传承 至今,得以不断地与时俱进,展现出了它的无限价值。在今天, 我们需要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种文化,把它发挥到最大的价值, 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炎陵客家人过年习俗

炎陵客家人过年习俗 ---------------------------------------------------------------范文最新推荐------------------------------------------------------ 炎陵客家人过年习俗 各地过年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炎陵客家人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文化。 炎陵客家人过年习俗分享 (一)祭灶神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晚上,客家人把厨房灶台洗刷得干干净净,然后在灶前烧香、燃烛(在锅内也放置一支燃烛),摆上糖果、酒肉。焚纸钱,放鞭炮,拜祭灶神。民间传说,这天是灶神上天向玉帝汇报民间情况的日子,要礼送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立年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既是过小年又是立年架。客家人认为从这天起就摆开了过年的架势,还说在这段时间内(至年三十)没有什么禁忌(各路神仙今天都上天去了,要到年三十晚上才下界来),可以放手打扫卫生,洗刷用具,对屋内的陈设甚至神龛都可以调整摆放。一句话,无所顾忌地放手开展过年的准备工作。 (三)大年三十贴春联、留火种。客家人过年,只要有门的地方都会贴上春联,就是牛栏,猪圈也要贴上相应内容的春联或福字。有的人家甚至连窗户上也要贴上春联。一片红彤彤,洋溢着佳节气氛。下午,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服。在厅堂上摆开供桌香案,焚香点烛,奉上酒肉供品,烧纸呜炮,然后依序向祖宗神位叩头跪拜,礼仪非常隆重。 (四)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家庭盛宴,俗称团圆饭。 1 / 4

---------------------------------------------------------------范文最新推荐------------------------------------------------------ 全家老少围满一桌,喝酒吃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客家人有守岁的习惯,所以大年夜大人不会催促小孩子早一点去睡觉,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相传年轻人守岁要守到翌日的子时,还有利于家里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当小孩子睡觉时,长辈们要给他们数额不等的压岁钱。 (五)大年夜灶膛里的炭火不能铲掉,还要放一块干柴蔸,然后用炭火把柴蔸壅起来,这叫做留火种。新年初一早上,家庭主妇起来做早饭,用火钳扒开,整个灶膛就火红火红,象征新的一年会红红火火。同时也寓意家庭人丁兴旺,薪火相传。客家人对此非常注重,一般都是家庭主妇亲自操作,以免失误。 (六)大年初一开门要放炮,表示欢迎新年的第一天。家庭长辈洗涮之后马上安排好敬祀祖先的香烛酒肉、水果糕点等礼仪陈设,首先向先祖们拜年,祈祷祖宗福佑。家人起床后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发给他们红包,讲几句祝福的话。大年初一早餐吃现(剩)饭,即年三十晚上煮好的现成饭,寓意殷实有余,有现成的吃。同时也希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七)大年初一至十五是拜年、走亲访友、开展文艺活动的时间,所以有句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郎,十五以前走忙忙”。村庄里如谁家来了新客(新姑爷)或远客、稀客,本村的客家人都会邀请客人到自己家里喝茶、吃饭。客家人用 2 / 4 ---------------------------------------------------------------范文最新推荐------------------------------------------------------ “上家请,下家迎”这种形式来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整个村庄呈现团结、融洽、和谐、友好的气氛。

中华客家文化专业《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始兴县,2021年,荣获“围楼文化之乡〞和“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汉族人口约占 97%,少数民族 3%左右。大的节日活动根本相同,全县较为盛行的大节日有:除夕过大年和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另每月有不同的小节日,如二月春分节、三月清明节、四月立夏节、六月初六太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节、十二月十六圆牙、二十四小年夜等,此外有扫墓祭祖及地方性的安龙、打醮。除夕过年是最大的节日,最隆重。从十二月十六开始为进入年关,至正月十五过完元宵才为解除年关。年前半个月是筹备过年,大年初一开始是新年快乐的十五天。年前,忙忙碌碌为吃穿住用玩作准备,如修补或作炉灶、修整房子和门前屋后的檐街小道,清扫环境卫生,有的添置家具或修理家具。敝帚自珍,家具虽旧,但刷洗锃光,重新摆设,意惑舒适。家家户户张贴门画对联,富豪人家还张灯结彩,人人都设法把旧貌变为新颜,形成一种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准备穿的。农家平时极少穿新衣,辛苦了一年,想换上一件新衣,特别小孩,穿上新衣表示高快乐兴过新年,又增添了一岁。男人服装以唐装居多,少数人穿长大褂,头上戴毡帽,亦有人戴礼帽,脚上穿布鞋,少数穿皮鞋。女人穿托边大襟衫,其中有双托边和半托边及青年穿的托牙边等大襟衫裤。头上戴软耳,额栏,平时做工包扎长方形布巾。脚上穿绣花布鞋,把戏款式之多,具有始兴

独特风格。准备吃的。年料品种繁多,盛行的灰水糍是送年的礼品之一,大部份人家要做。粳米糍、麻糍也有人同时制作。有制盐水、淡水花生、印米粉饼,做花生糕、炒米糕,有烧油饼、草果、麻筒、豆饼、糍壳、芋壳等油炸食品,还有做腊味、酿黄酒、烧酒,较有名的是澄江黄酒、清化烧。此外,准备玩的,如舞龙舞狮、彩灯、鞭炮以及小孩玩具等。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过小年,里里外外全面进行大扫除,有的更换炉灶,把家具洗刷干净,晚上祭灶和小加菜。亲友互相送年也开始了。入了年关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如不能在墙上打钉子,不能打骂小孩,尽量少说不桔祥的话,表示接近过年,大家过个团结、祥和的年,这也是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的准备。除夕过年,是大团圆,合家欢乐的一个晚上,家家户户加菜吃团圆饭,饮快乐酒,庆祝一年来辛勤劳动获得的丰硕成果,迎接新一年的顺利桔祥,回忆过去的一年,方案新到来的一年,长辈教育晚辈遵纪守法,和蔼待人处事,尊老爱幼。同时,老小高快乐兴、热热闹闹,一边试穿新衣新鞋,一边谈笑,很快过了几个钟头,有些当家的还给老人和小孩一点压岁钱。有的家庭睡前鸣放鞭炮,以示封门。大年初一,新年开始的第一天,首先是选择吉辰开门,多数人在零时至三点左右,少数人在寅时开门。良辰到,翻开厅门,烧香点烛放鞭炮,迎吉神。接着到就近寺庙里烧香敬茶拜神求保桔祥。随后,有的地方打锣敲鼓到天亮。白天,晚辈向长辈拜年,互说桔祥话,长辈给小孩发糖果,有钱人家给发小红包,有的地方互相

中华客家文化专业《客家民俗节日66》

永定客家民俗风情活动建议 一、日常民俗表演节目 1.歌谣曲调 地点:城门楼广场 内容:由竹板歌和客家山歌组成。竹板歌人手握4块刻成锯齿形状的竹板,敲打造成不同节奏,传统节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薛仁贵征东?等。客家山歌演奏者一人唱民歌、汉剧,其他人用二胡、三弦等传统乐器伴奏,表演曲目有?八月十五看月光?等。 2 器乐舞蹈 地点:客家广场 活动形式: 定点流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内容: ①十番音乐:用10件乐器组成的班子演奏传统名曲,在大型活动中,十番通常与大锣鼓、吹鼓手等互相配合,这种形式被统称为大锣鼓吹。 ②五色锣鼓:由5人组成,主要是由鼓手先起鼓,配乐手根据要求有节奏地配予不同的音色,一般表演时是边走边敲打。 ③锣鼓吹:约由30人组成,队员穿古代服装,头系红布条,

由两面大旗引路,敲大锣者在前,击大鼓者在后,紧跟后面的是打铜钟、吹笛子等,行进时,边走边吹。 ④八音演奏:约由8—10人组成,,乐器包括扬琴、二胡等,节目均是汉乐,如?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表演者盘坐在一个方桌上,手拿唢呐吹奏,并且在头上、肩膀上、手臂上和腿上放点燃的蜡烛盘,分别放置7盏,所以称作“七盏灯〞绝技表演。 ⑤吹打乐组合绝技:一人同时使用6种乐器,既身背4件打击乐器、口吹唢呐、脚弹扬琴的组合演奏绝活。 ⑥火罩舞:表演者手持米长的火罩,火罩中装有燃烧的松明,随着锣鼓的节奏,表演者舞着火笼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上下起伏。 ⑦穿花篮:由12名小女孩组成,每人一手提一只花篮〔里面有烛光〕,一手持彩扇,用笛子、扬琴鼓等乐器伴奏。表演时,女队员排成长龙形,随着乐队的舞曲?采茶灯?,边舞边唱民间小调,并来回穿梭。 ⑧弄竹马:约有2021成,表演者有统一的服装,道具有两支大“凉伞〞、“十匹竹马〞,队形步伐用鼓、锣、钹来指挥,唱歌那么用二胡、扬琴等乐器伴奏,有固定的“竹马调〞,其中竹马分2节前后缚在人的腰部,一手拉马一手提花篮,前后一个人撑凉伞带头,每人轮流穿唱一首或一两句歌词。 ⑨踩高跷:用2人或多人踩高跷为特点,配以民乐,舞龙狮等,表演者穿古代服饰,用木棍绑成“平〞字形或“十〞字形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