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这个风俗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你知道吗?

客家这个风俗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你知道吗?

漫长的农耕社会,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逐步产生并形成了许多极具特色的客家风俗。比如,请姊丈、请新人,祭先祖,吃清明,打斗伍,过冬年,迎新春,闹元宵,扬花灯,抬菩萨,保禾苗,食新禾等等。

食新禾,便是其中之一。

“食”是客家俗称,也就是“吃”或“尝”的意思。“新禾”本意是新出生或成长的禾苗。

“食新禾'中的“新禾″并不是本意的禾苗,泛指新成熟的五谷(以稻谷为主)及五谷(以稻谷为主)做成的饭及其他美食。

客家人食新禾的风俗,始于何时,有待考证。但,可以初步推测,食新禾的风俗至少宋代已开始了。

有诗为证。“秋风稉稻又尝新,续食年年肯济贫”“杯泛鹅儿供小啜,碓舂云子喜新尝'“纻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这些都是宋代诗人留下的诗篇,写的'新尝'其实就是“尝新',应该和俗称的“食新禾”有关。

古时的食新禾,年代久远,难以复原其真实的情景和生动的画面。还是说说近几十年闽西一带客家人的食新禾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闽西一带田间,以单一的双季水稻种植为主。

农历六月,是双抢繁忙的季节,更是家家户户食新禾的喜庆月份。

六月天,乡亲纷纷走向田间,陆续把早熟的稻谷收割回家,晒干,加工成新米。继而,开始拣日准备食新禾。

六月日日好食新。拣日,其实,就是自己定个日子。日子定好后,开始宴请亲朋(一般宴请内亲和挚友,并不像做东道,大张旗鼓)。

食新禾的前一天晚上,主妇更加忙碌起来。量米、量豆,浸米、浸豆……

食新禾这天,天还未亮,一家人便早早起来磨米、磨豆。

天刚蒙蒙亮,主人兴冲冲地买回满篮的猪肉,接着,开始杀鸡割鸭。“六月鸭,好待客;九十天,好做东。”开春抓的鸡鸭,养了几个月,这时节正好派上用场。

这边杀鸡鸭,那边作豆腐,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姑姑姐姐,妯娌邻居,也早早地赶来帮忙了。大家说说笑笑,风风火火地开始操办新禾宴。

因为双抢繁忙,新禾宴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开宴。

像过年节时令一样,赶在开宴前,主妇都会挑着盛有新鲜米饭、瓜果、糖丸(汤圆)、猪肉、鸭子等供品及线香、炮仗、小把稻穗的担子,赶往村水口、五谷庙、家庙、香火厅等处,敬拜五谷真仙、社公福神及历代先祖,先让众神及先祖尝新享用。敬拜完毕,回家后,将供品一一端至自己厅堂的神龛上,燃香点烛,虔诚敬拜。

夜暮时分,赴宴的亲朋戚友、左邻右舍、兄弟妯娌陆续来了。食新禾准备就绪。

食新禾开始了。新糯米做的糖丸(汤圆)端上来了,新粳米做的丸子、米粿、米冻端上来了,人们纷纷举箸尝新。

烊豆腐、松丸子、鸭兜汤、白斩鸡、红烧肉、咸水鸭……各种新鲜蔬菜,各种美味菜肴,丰盛可口;甜滋滋的糖丸子,香喷喷的新米饭,爽歪歪的糯米酒……柔软香甜,爽口醇厚,大家慢咽细嚼,推杯换盏,笑在脸上,乐在心头。人们沉浸在欢庆丰收的喜悦中,憧憬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这种亲友间互相邀请的食新禾风俗,是客家人特有的欢庆丰收的一种表达方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更是他们崇敬神灵、崇敬自然、崇敬先祖的具体表现和感恩情怀。有利于增加亲友间的感情,增强崇敬自然、崇敬神灵、崇敬先祖的文化意识,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种风俗及其文化意识和精神内核,理应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丘陵上的民族”。而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耕读传家(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 客家文化主要元素有:客家民居文化(围屋)、客家艺术文化(山歌等)、客家服饰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语言等。山歌的客家元素、语言的客家元素、历史的客家元素、饮食的客家元素、居住的客家元素、营生方式的客家元素、婚丧喜庆的客家元素、宗教信仰的客家元素、保守文化的特殊族性客家元素等等……客家文化中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世界,文献典籍、艺术珍品、规章建设、器物营造等文化符号上无不闪耀着客家“和文化”的光芒。文化是抽象的,但文化符号是具体的,文化一切表现莫不以符号为手段。客家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后积淀下来的的精华,体现着客家民系的文化特色,记录着客家人的发展历史,透露了他们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传递着他们的生存经验和理想,以及留给后人能提升精神完善自身的信息。文化符号在城市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都能渗透和鲜明呈现出来。 以族谱为主要文献形式记载了客家民系繁衍生息和谐的历史。客家人特别重视记载本族血脉世系的宗族族谱,是各民系中最为突出的。客家族谱是客家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姓氏血缘亲族的总徽记,是联结海内外客家裔孙的文本纽带。以客家方言、山歌等艺术形式承载了客家和美文化的内容。不论是带有唐宋古韵的客家方言,抑或是承袭了先秦遗风和魏晋风流的客家山歌,都洋溢着国风和畅的特色。虽然不同区域客家人音调有所不同,抑或是客居海外远离故土的客家

客家文化习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

客家文化习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客家文化习俗,以及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 1、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 2、客家的习俗有哪些? 3、客家民俗具体有哪些 4、请问客家人有哪些风俗? 5、客家人有什么风俗特点? 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1.建房习俗 旧时建房要请堪舆“三定”,所谓选择“风水宝地”。一是定地形;二要看当年兴工“利不利”,最忌“三煞方”;三是定动土与上梁的日期,“要择黄道吉日”,又说“最要日脚干净”。初定以后,还要专程复核。破土动工那天(或早几天)要安“杨公符”,杀雄鸡祭符,安好后,每日要向“符”朝敬夜香,直至竣工后还要供奉数年。

上梁立柱时要请工匠头人“喝彩”、“撒粮米”、“撒富贵耙”。新梁上要悬挂装有五谷种子的红布袋。亲朋要道贺,名曰:“送茶”。朋友可随意赠送钱或物。内亲则要馈赠鸡、鱼、肉、粉干或面条,还要出力相助,名曰“赠工”。主人要设宴多次,即破土动工时的“落石脚酒”,上梁立柱时的“上梁酒”,竣工时的“圆屋酒”。 此外,每月初一、十五还要“做神福”,既为敬神,又为款待工匠。由于陈规陋俗繁多,故有“买田容易做屋难”的说法。建国后,迷信色彩渐少,但赠工、道贺、设宴仍然盛行。 2.迁居习俗 民间迁居称“过火”。迁居时间须在择定吉日的黎明前,由男户主挑出火担子。一头是锅,锅内装燃烧的火灰,并撒上糠,使之烟雾缭绕;另一头箩筐装有香炉、点燃的小蜡烛和祖宗牌位,香炉里还插着点燃的线香;主妇抱着饭甑,拿着锅铲,甑内用红纸包着谷、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或玉米或麦子),合称为“五谷”;子孙拿着火铲、捞勺之类的炊事用具,每样用具须贴上红纸。 出门时,户主走在前,主妇继后,放鞭炮。户主边走边说:“请太公太婆到新屋来去住。”左邻右舍也放鞭炮贺行。走出新居门口,由事先安排的本家亲人放鞭炮接火。进屋后,点燃蜡烛、线香,把祖宗牌位安放好。迁居时,女儿家不随行,等天亮后才能进新屋,同时忌在“过火”途中碰到过路人,免得碰掉好运气。 3.“崇九”风俗 因“九”与“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婚姻嫁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全国和全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追根溯源,这些客家人都是从岭南地区迁移出去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亦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客家风俗文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习俗 打灶头” 结炉砌灶,客家人称“打灶头”、“作灶头”,称厨房为“灶下”,灶在客家人的心里占了非常重的分量,非常讲究的,据说它是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福禄的“大事情”。 自古以来,客家人对灶就有崇拜情节,认为它掌管着一家人的温饱和安康,并且相信如果灶头旺就意味着日子旺、家业旺。因此几乎各家各户的灶上都设造神位,或贴“灶君”画像,或放着“司令灶君神位”的神牌,并逢年过节祭供,以求灶神护佑。 因此,在“打灶头”之前不但要请风水先生拣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但是方向虽然‘吉’,若灶门正对大门(即大门外能看见灶门者)就极凶。 灶门对灶门,也不好,主家庭多口舌争论。灶门向佛坛也凶,因为阳对阴,象水灭火。灶门向井,就是水火相克,主家中多奇祸,

出生破相之人,或主男女内乱。” 打好灶头即择吉日乔迁。要严格按事先选定的时辰“进火”(即开炉灶)。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正是由于客家人对灶有着特殊的情节,所以“打灶头”(结炉砌灶)对于客家人来说是一件大事,非常讲究。如果家里一直祸事连连、诸事不顺,客家人会认为这是灶头出问题了,惹怒灶神了,然后将灶头拆毁重砌,希望能够改变处境,重获福气。 在盖新房时,灶头是最后修建的。房子的其他结构已经修建好,主人家就会满怀着喜悦请来熟手师傅来“打灶头”。客家人对“打灶头”很重视,不仅要请风水先生选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除了方位之外,还有一些禁忌是不能触碰的,比如灶门不能正对着厨房的大门,那样会招来厄运;如果家里有井,灶门也不能向井,因为水火相克等等。 新屋建好,打好灶头后主人家要选择吉日正式“进火”(即开炉灶)。“进火”需事先选好吉时,按照严格完整的仪式来,各地方仪式会有所区别。一般程序是这样的,黎明时开始,由长辈提灯或执火把在前,男主人挑饭甑或米缸在后,主妇则挑着厨房炊具,小孩各取自需物件紧随在后。全家大小列队行进,鸣炮入宅。 如若灶头起得好,就有口福了。客家的灶头有不同数量的灶门,有的灶只有一个大灶门,配大锅;有的是两个灶门,配一大一小两个

客家农耕文化相关知识

客家农耕文化相关知识 客家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下面将从客家农耕的历史渊源、农耕技术、农耕节庆和农耕文化的传承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客家农耕文化相关的知识。 一、历史渊源 客家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特殊民系,他们是在唐宋时期由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由于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土地条件的不同,客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耕文化。客家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客家人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社会习俗等密切相关。 二、农耕技术 客家人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效的农耕技术,其中包括土地利用、水利建设、耕种方法等。客家人善于利用山地资源,他们通常在山坡上修建梯田,以保护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此外,客家人还善于利用水资源,他们修建了许多水渠、水塘和人工湖泊,以供农田灌溉和饮水。在耕种方法上,客家人注重合理轮作和间作,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多样性。 三、农耕节庆 客家人有许多与农耕相关的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既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人生活的重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节庆

活动是春节和农历七月的鬼节。春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他们在这一天举行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的仪式,同时也进行一系列与农耕相关的活动,如谷米祭、祈福祭和耕牛比赛等。农历七月的鬼节是客家人祭祖和祭祀神灵的重要节日,他们在这一天向祖先和神灵祭奠,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四、农耕文化的传承 客家农耕文化的传承是客家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客家人通过口口相传和实践传承的方式,将他们的农耕技术、农耕经验和农耕智慧传递给后代。同时,客家人还通过文化活动、农耕节庆和农耕艺术等方式,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客家人也在积极探索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结合,进一步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客家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在农耕技术、农耕节庆和农耕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客家人通过口口相传、实践传承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将农耕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积极探索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客家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客家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加强对客家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其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客家土楼布局特点具备3个特点(集中华文化之精髓)

客家土楼布局特点具备3个特点(集中华文化之精髓) 说起“客家”,很多人可能先想到的是“客家人”。客家,作为汉族民系之一,其在世界上的分布广,影响大。其实,客家,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它更是一个具有深层内涵的文化概念。客家的文化内涵有许多,比如客家方言、客家文学、客家建筑等等。今天,我们来谈谈集聚了客家文化内核的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 “客”,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前来探访的人或被邀请受招待的人”,后引申指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正如王维诗人所言“独在异乡为异客”。 从概念上理解,“客”与“主”相对而言,它既表达了一种“客”飘忽 不定、无所倚恃的状态,也表达了一种主对客的敬称。“客家人”,说的不过如此,既是指寄居在外地的人,同时也是受到尊重的一类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一千多年以前,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不断向南迁徙(前后历经了5次大迁徙),他们以“客人”的身份,闯入了南方这片荒蛮的土地上。

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和南方的其他民族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族民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理念。 如今,一个“客家”的称谓,形象地道出了客家人上千年来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历史。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海南和台湾等地居住生活,此外,还散居在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地理位置、环境因素以及客家文化理念的影响,客家的民居建筑也深深打上了地域民族的烙印。 客家的传统民居建筑,极具风格特色,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为客家土楼。 根据历史考据,客家土楼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末宋初时期,11世纪~13世纪,客家土楼初步形成,关于这点,在《重修虔台志》中就曾有记载。 如今这一建筑形式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后,已然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建筑。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通常以砖或木材作为建造材料,比如古色古香的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温婉典雅的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同时辅以砖、石雕等材料。 不过,客家土楼的建筑用材,则相对比较特别,主要选用夯土来建造,以夯土墙为承重。 夯土,这是我国古代建筑最常见的一种材料。何为“夯土”?简单

客家农耕文化相关知识

客家农耕文化相关知识 客家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系,广泛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台湾等地区。客家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农耕文化。 客家农耕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客家人熟知土壤、气候、水利等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懂得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他们善于利用山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地貌,开发出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例如,在丘陵地区,他们采用梯田种植方式,利用山水间的自然梯田,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在平原地区,他们则注重水利建设,利用灌溉系统和水稻田的合理布局,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 客家农耕文化还体现在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方面。客家人追求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他们善于利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客家人还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和储存。他们发展了多种加工技术,如晒制、腌制、蒸制等,使农产品更加耐久和美味。 客家农耕文化还体现在农村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方面。客家人重视农村社会的互助和合作,形成了以“乡贤”为核心的乡村领导层,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客家人还注重家族和宗族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以家族为单位的农村社会组织。他们重视传统

节日和祭祀活动,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客家农耕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不容忽视。首先,客家农耕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客家农耕文化弘扬了农耕劳动的精神,传承了农民的智慧和勤劳。再次,客家农耕文化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最后,客家农耕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为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我们应该加强对客家农耕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推动其保护和发展,以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过去,在广大的客家乡村,每当风清月明之夜,常常会听到孩子们传诵着这样一首童谣: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嬷八尺长。鲤嬷头上撑灯盏,鲤嬷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 这首童谣在客家地区普遍流行,寄托着长辈们对子弟读书仕进的热切期望,形象地体现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亦耕亦读,耕读传家,这是客家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沿袭了中原的传统。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势必把中原儒家重农抑商、崇德尚学的传统带入客家地区。二是客家人所处赣闽粤地区均属山区地域,自然环境 恶劣,“大山长谷,荒翳险阻”,山多田少,交通不便,商业在这里难以找到滋生发展的土壤,客家人世世代代经营着简单粗放型的山地农业,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要生存,只有勤于耕稼;要发展,只有读书仕进,舍此别无他途。石城县岩岭乡上柏熊氏古村,保留着一处明代遗迹,石门斗上赫然刻着 “耕读处”三字,其两边对联曰:“力耕可以无饥,开篇自然有益”,正是客家人这种历史心态的真实写照。 小盆地与聚族而居 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紧紧依附于客家传统社会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客家传统社会,主要是指客家乡村宗族社

会。它由一个或几个血缘和地缘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宗族小社会构成自然村落,若干个自然村落便构成一个客家乡村社区。传统的 客家乡村社会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以拓荒、种植为基础的小盆地农耕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建立在这方式之上的“聚族而居” 的家族制度。客家传统社会的上述特征,是受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诸多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作为汉民族的一个独特支系,客家先民的主体成分是唐宋以来迁入赣闽粤三角地区的中原汉族。由北到南的长距离迁徙,对 于安土重迁的中原汉人来说,实属无奈之举!他们不得不抛弃许多东西,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背离祖祖辈辈所赖以维系生存的基本手段一以农耕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他们来到赣闽粤边区,同时也把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入了这一地区。然而,对于客 家先民们来说,赣闽粤边区又是一个经济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的陌生之地。这里“地大山深,疆隅绣错”,没有北方那样广袤可耕的良田熟地和灌溉系统,有的只是丘陵密布和溪水纵横而形成的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盆地。在客家先民大批到来之前,这里的原住居民主要是古越族及其后裔畲、瑶等少数民族,他们 过着洞居和“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因此,客家先民来到这里后,一切必须从头做起,他们必须向荒山要土地,要衣食住行!于是,一个以拓荒、种植为基础的小盆地农耕文明便在赣闽粤边区孕育和发展起来。随着客家人口的生息繁衍,这一文明圈的范围也不断伸延扩大,以致最终占领了整个赣闽粤三角区。这种以

浅析博白客家山歌

浅析博白客家山歌 博白地处广西东南部,其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种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大山歌、木偶戏、采茶戏等民间艺术形式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伴随客家人劳动、生活而衍生的客家山歌,更具有族群传统文化特色,是客家历史文化、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真实写照。 一、博白客家山歌的起源与流传 博白客家山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时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代时期,客家先民迁徙到博白,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客家人大多居住在荒野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传统的农耕方式、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为客家山歌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客家人在山上、田间劳作,面对满目青山和荒凉旷野,各种情思油然而生,往往即兴放歌以释放满腔情怀,或为以歌代言、传递情感,或为消愁解闷、嬉戏作乐……总之唱山歌已成为客家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山歌是有音韵的言词,比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客家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中往往以歌传情,更显浪漫。恋人情到深处,常常即兴唱首山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山歌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旧时代客家人生活艰辛,他们以山歌的形式,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劝世等几个方面,展现了劳动人民过去的生活困境。客家男女老少都有喜唱山歌的习俗,唱山歌成为了客家人最为普及的民间活动,可谓“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山歌见证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过程,他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正如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在考察客家文化时所说:“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二、博白客家山歌种类及艺术特征 博白客家山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植根于客家生活土壤中,特点鲜明,独树一帜,和客家人历史、劳动生活、思想感情息息相关,无论从题材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多种多样,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都可以通过山歌来表达。博白客家山歌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与古代的“竹枝词”极为近似,基本上为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常用“赋”“比”“兴”和重章迭句等修辞手法,按体裁分有大山歌、小山歌、唱竹马、唱采茶等。

客家人过清明节的风俗

客家人过清明节的风俗 客家清明节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在清明节的最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意在发扬孝悌,以示不忘祖德和生养劬劳,因此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客家人不管走到天际海角,每当清明,往往不远千里万里,回乡扫墓,即使不能回乡,也忘不了寄汇清明祭祖钱。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带上祭祀物品,一起前往祖先墓地进行简洁而又凝重的祭祀仪式。根据当地风俗,未满12岁的小孩是不能去拜祭祖先的,但也有些人家比较开放,也会带小孩前去祭祀祖先,表达孝心。祭祀的物品也是丰俭由人,但一般来说,子女都会仔细预备。 清明节一大早,客家人边带着祭祀用品,锄头、镰刀等工具动身了。根据当地风俗,亲人去世后都喜爱依山而葬。到达后,大家便动手去除亲人墓地上的杂草,墓地四周的杂草也要去除洁净。客家人认为,杂草去除得比较洁净,不仅是为了更好看,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敬重和思念之情。杂草去除洁净后,将贡品摆上,便可以进行烧香祭拜了。每个人手持香火三鞠躬,然后将香火插在亲人的墓前。假如是比较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晚辈除了鞠躬之外,还需要行跪拜礼。随着时代的进展,祭祀用品种类越来越多,如今大家去祭拜都会为已故亲人预备别墅、存折、衣服、汽车、手机、珠宝首饰等等比较新潮的祭祀用品。 客家简述 客家(英文:Hakka,客语白话字:Hakk?或Khakk?,客语拼音:

Hag5ga1或Kag5ga1)是中国南方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本地族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宽阔、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间续迁入南方各省,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 客家人以粤赣闽(惠州、梅州、赣州、汀州、河源、韶关、汕尾等)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含港澳台)以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分布在广东(约2300万,约占广东人口的27.5%)、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约419.7万)、四川、湖南、香港、海南、浙江、澳门等省区的180多个县(市/区),总人口达7000万以上,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5%;约1000万分布于除中国外的80余个国家,尤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客家的人六次崛起,大批人杰促进了社会进步。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岭南)土着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客家”的说法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

客家民间故事

客家民间故事 “卖笠麻,顶打顶” 客家人有句俗话,叫做“卖笠麻,顶打顶”。用以讥笑那些办事死板的人,客家人所谓“笠麻”,是“笠帽”的转音,即“竹笠”。一个竹笠,客语称“一顶笠麻”。 传说,旧时有个卖笠麻的人,按他爸爸交带“一顶卖一块钱”。他便记住:“一顶一块,一块一顶”。有一天,有个人来买,说要买五顶。他说,好,便先递过一顶去,要买者给一块钱。买者说:“我一下买五顶,给你五块吧?”他说:“不行,我阿爸交带,卖一顶捡一块,一顶一顶来!”闻者无不大笑。他正经八股地说:“我卖笠麻就是顶打顶的,你们笑什么!” “有钱亲哥哥,无钱死孤摸” 从前,有一对夫妻,老公是个老实人,老婆却是个见钱亲的。老公有钱给她时,便每日里亲哥长亲哥短的叫唤,端茶送水,殷勤侍候。一旦没钱,便马上换了一副嘴脸,动不动开口臭骂:“嫁给你这个穷鬼,‘孤摸’绝代!”大家都说她是“有钱亲哥哥,无钱死孤摸。” “赖子满间角,唔当丈夫一只脚” 客家人对那些子女多而不贤孝的,就说:“咳,赖子满间角,唔当丈夫一只脚!”这是客家方言俗话,意思是“孩子再多也没用,不如丈夫一条腿。”这话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从前某地有一对夫妻,生了好几个男孩子,生活艰苦,总算抚育成人了。但孩子长大后都成了家,娶了老婆,又生孩子,他们也各顾各了。这对夫妻也逐渐老了,丈夫又因割田坎时跌伤了一条腿,变成了跛子。老夫老妻,平时没病没痛还较好过些。不料,有一次老婆又病了,是大腿上生毒疮,行走不动,躺在床上呻吟叫苦。孩子们东一个西一个,都出了门,知道母亲病了也不回来看看,主要怕自己回来要出钱医治母亲。有三个媳妇在家里,也互相推托,叫她们服侍老母也不肯去。大媳妇对弟媳们说:“平时,你们说长嫂当母。什么事都由我代了。这一回该由你们孝顺一下了。”二媳妇道:“俗语说,爷惜大,哀惜满,过去母亲最惜小弟,而今他不在家,正该由满嫂去服侍一下母亲,若我去,人家又说我争宠哩!”满媳妇一听忙道:“两位嫂嫂讲的都在理,不过,就按理说,我排行最小,若是我去服侍母亲,人家不又说我没大没小吗?” 她们的争论,都给当“家官”(公公)的听在耳里,一切都明白,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好跛着脚自己去服侍老婆,比前更加细心周到,终于把老婆的病服侍好了。做老母亲的深有感触,逢人便说:“咳,赖子满间角,唔当丈夫一只脚!”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 客家风俗绝大部分是从中原地区带过去的,所以形成了客家民俗与中原民俗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现象。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篇1 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着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篇2 1、客家农村的“打吊聚” 客家农村的“打吊聚”,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

客家习俗教案

客家习俗 《客家习俗》活动设计教学目标: 1、从活动中认识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客家人。 2、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课前准备:有客家人特色的帽子和一些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也许我们班里有些同学就是客家人或是客家人的后代,又或许你经常听到关于客家人的故事,那么你想去了解客家人吗? 二、新课: 1、简介客家人,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客家来源 (1)、客家的起源在龙川,形成于梅州,我们广东省还是客家人的发源地呢!只是因为历史的变化,现在很多 地方都居住有客家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等。 (2)、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成名就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人是一个极富爱国爱乡品质和创业精神的群体。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客家精神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2、看图片,介绍客家人居住的客家围屋。 2、客家饮食客家饮食有什么特点? 客家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与潮菜比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 用客家话来说:是笠麻,是客家人在出门干活的时候用来取阴的。笠麻四周用布条扎起来,目的还是能大面积遮住烈日。 4、客家山歌 冯浩华- 客家人系有料.mp3 5、客家节日 1.春节习惯上称“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 2.清明节80年代未开始,清明节扫墓的人逐渐多起来,外出工作或打工的人在清明节回来扫墓,表示赚了钱不忘祖宗。 3.端阳节又称“端午节”其活动主要有包粽子吃。 4.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家家户户用糖果、月饼、酒、茶敬“月光”(月亮)。5.重阳节 又称“老人节’,现在好多村子为了感谢老人,特意邀请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 6、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获得这些知识的。 四、板书设计:、客家习俗 1、客家来源 2、客家饮饮食 3、客家服装 4、客家山歌

客家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特色

客家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特色 摘要:客家文化是中国南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之一,代表了客家人在广东、 福建、江西等地的历史、传统和特色。本文将介绍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特点以及其在建筑、饮食和音乐方面的重要影响,以深入了解这个多元而充满活力的文化。 1. 引言 客家文化是中国南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地域文化特色。客家文化以其多元的表现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本文将深入探讨客家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特色。 2. 客家文化的历史 客家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南中国的农耕社会。客家人是南方汉族的一个分支,他们在历史上迁徙到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客家人以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勤劳精进的精神而闻名。他们的文化逐渐融合了汉族文化和当地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3. 客家文化的传统特点 客家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特点而著称。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传统特点: •建筑风格: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中的瑰宝,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和 风格而闻名。围屋是多代同堂生活的象征,也展示了客家人的社群观 念。 •饮食文化:客家菜以其清淡、独特的调味品和烹饪方式而著称。客家小吃如酿豆腐和梅菜扣肉等也深受人们喜爱。 •音乐与戏曲:客家音乐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音乐形式在婚礼、祭祀和传统节庆中扮演重要角色。 4. 客家文化的建筑、饮食与音乐 客家文化在建筑、饮食和音乐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风格:客家围屋代表了客家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群观念,这种建筑风格在当地仍然保留,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

•饮食文化:客家菜在中国菜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味风格深受人们欢迎,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音乐与戏曲:客家音乐和客家山歌反映了客家人的情感和生活,这些音乐形式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吸引了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5. 客家文化的社会贡献 客家地区以其发达的农业和商业活动而闻名。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社会贡献: •农业发展:客家地区的农业产业繁荣,客家人的勤劳精进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商业传统:客家人在历史上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商业传统为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6. 结论 客家文化作为中国南部地区最为独特和丰富的文化之一,代表了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客家人的历史、传统和特色。通过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传统特点以及其在建筑、饮食和音乐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这个多元而充满活力的文化。

客家文化(5篇范文)

客家文化(5篇范文) 第一篇: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广东博物馆调查报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汉民族文化分支的客家文化,则是其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为了加深对客家文化的历史了解和实践探讨,我组成员于5月30日前往广东省博物馆进行参观。总结发现客家文化不但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的农耕文明、客家节日以及婚嫁习俗最具代表性了。 在博物馆的广东历史展厅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家的农耕图展,“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活写照在画面上展露无疑,展示了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业绩。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先民在岭上依山建房,开山凿田。由于山高坡陡,聪明的客家先民依狭窄的山势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石隙之中,都会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山区,经济以农业为要,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主。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农家肥料,以家禽的粪便作为粪种,掺上石灰肥田。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这些“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这是客家人团 1 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展厅的场馆中还展示了客家人所独特制作的农用工具。有传统耕种时使用的犁、耙;传统灌溉时所用的脚踏水车;施肥时用于装载肥料的灰箩、粪桶;收割时使用的稻桶、打稻机、箩筐、镰刀;加工时所使用的风车、石磨等;还有在衣食住行方面上所用的斗笠、蓑衣等生活用具。而其中的风车是杰出代表,使用风车清选粮食时,用饧箕装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风车漏斗口中,再用手摇动风车,那些糠就会被

浅析地理环境与四川客家的耕读文化

浅析地理环境与四川客家的耕读文 化 论文摘要以四川客家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客家耕读文化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 的影响。山地丘陵的农耕自然环境是客家耕读文化产生的地理基础,质朴无华的民风是客家耕读文化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而族群冲突中的“鲶鱼效应”是客家耕读文化的 原动力。客家耕读文化主要是客家适应“住山不住坝”生存环境而形成的族群性的文 化适应策略。 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创造不同的文化,凭借这种文化组成社会聚合体民族;同一民族的成员凭借其特有文化去征服、改造或利用其环境以创造所有成员的生存条件,维系该民族的延续。从民族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看,任何族群,均与其环境“相生相克”,构成一个整体,使其运动中的文化总是处于相互的制衡之中。民族环境是文化滋长的源泉,也是文化走向的河床。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

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客家文化作为典型的地域文化也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族群意义上看,客家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客家文化属于典型的移民文化、区域文化和山地文化,是独特的和地理环境、历史上的移民文化与土着文化的融合的结果。 尽管“耕读”是中国农业社会最普遍 的生计模式,但客家无疑是“耕读”的典型族群,“耕读”几乎成了客家生活世界的全部内容。因此,国内一些学者把“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看成是客家文化最显着的文化特质,以致将其列入有关客家精神(或称客家民性、客家文化特质等)中。客家人多生活在封闭的山区丘陵地带,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耕读”在客家人生活中的重 要性。客家人长期居住在封闭的山区和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加上客家把自己看成是中原先民的后裔,因而客家更是以“耕读传家”自居。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在不同的环境中求生存,体验到刻苦耐劳、容物覃人、耕田读书和天足健步的重要性。“刻苦耐劳所以树立事功,容物覃人所以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