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部分地区节日提前一日过节的风俗由来

闽西客家部分地区节日提前一日过节的风俗由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到来,游子们的乡愁也将随着一轮明月升起,他们中的不少人更是不远千百里,匆匆朝着故乡的十五圆月返奔。但是,也有相当的闽西客子,是赶着要在农历八月十四日回到故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乡提早一天——即农历八月十四日过中秋节。

也许在他们心中,不时涌起小时候爷爷奶奶告诉他们的“古事”:早先,过节时有“贼牯”来抢食,以后啊,大家过节就提前一天了!是的,在闽西客家部分地区,除春节以外,四大传统节日:端午、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中秋、重阳,都得提早一天过。这是为什么呢?传说中的“贼牯”是何人?传说包含着怎样一种流传久远的心态与记忆?

先从“中秋吃月饼”风俗说起。民国期间,闽西龙岩县龙门籍修志大家郑丰稔先生(1873—1953),在《崇安县志·礼俗》(崇安,即今武夷山市)中记载了一则“杀鞑靼”的故事:鞑靼统治中国,虐杀汉人,每十家派鞑靼一人管制,饮食由十家供给,饮酒则鞑靼坐首席,娶妇鞑靼先作新郎。汉人恨之入骨,有爱国志士联络同志,开一间饼店,中秋节月饼畅销,则预约通告于饼中,约同日杀鞑靼,而鞑靼遂尽。所谓“鞑靼”,在元代指蒙古族。类似郑著所记“中秋月饼约杀鞑子”的传说,在江南广大地区久为流传。月饼“预约”写的是:“八月十五杀靼子,家家户户齐动手”,而“爱国志士”在不同的传说版本中,有指朱元璋的,也有指刘伯温、张士诚的。据考,中秋吃月饼盛行于明代,把“中秋月饼”首次记入史册的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余》,这与传说是吻合的。

无独有偶,在元代闽西南地区,的确发生过“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事件。史书记载,宋末元初,漳州畲民陈大举、许夫人率汉畲百姓英勇抗元,一度被平定,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十五,他们再次起义,“劫掠汀、漳诸路”(《元史·完者都传》),直至失败。有趣的是,闽西客家话中指极其快乐的一词——“鞑杀”,据说即来自

这些传说,指人们把“杀鞑子报仇”当作快意恩仇之事。

那么,传说和人们提早一天过节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在于:一则有没有一种可能,即由于需“八月十五齐杀鞑子”,人们只好提早一天过节呢?二则它反映出元朝的统治对“南人”的节日,确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以汀州为例,南宋灭亡后,残宋景炎元年(1276年)十一月,丞相文天祥(1236—1283,江西吉安人)从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来到汀州经略江西,并在汀州度过了惨淡但决意抗战到底的春节。随后元军入汀,文天祥经连城、龙岩,移师漳州入广东寻找端宗。可以想像,烧杀抢掠的元兵入汀,对汀州人民的春节和正月,将制造多么惨痛的经历。元初泉州惠安人卢琦的诗句“兵后人家尽卖牛”、“田园忧五色”,正反映了元兵洗劫后汀州的萧条。在整个元代,闽西汉畲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元斗争。《元史·世祖十四》记载说:“江西、福建汀漳诸处连年盗起……”元《一统志》则说:汀州“山深林密,岩谷阻窈。四境椎埋顽狠之徒,党与相聚,声势相倚;负固保险,动以千百计,号为畲民。时或弄兵,相挺而起……”更有元至正六年(1346年)连城罗天麟、陈积万领导的纵横闽西北的反元大起义。由于蒙古贵族带着深重的奴隶制抢劫遗风,在长期而尖锐的民族、阶级对立中,由于元兵抢掠,加上人们因反抗而害怕报复,所以只好提早过节的可能性很大。

历史上,除元兵南下,对闽西发生过直接而重大的战乱,还有清初清军南下和太平军入闽西。但由于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元朝的教训,很快学习起汉文化,并产生了康雍乾盛世;而清末太平军四入闽西的时间跨度也远没有元兵占据那么长,和当地人民的矛盾也远没有那么深,且闽西还有“千刀会”配合太平军作战。所以说,闽西民间“提早过节”传说中的“抢食贼牯”,属于元朝统治者特别是刚刚南下的元兵的可能性最大,在一些书籍里也明确记为元兵。

另外,“元兵中秋抢食”的传说,还流传在梅州、潮汕等广大南方地区;华南其他地区也有提早过节的习俗,据说来历多与战乱相关。总之,闽西客家地区“提早过节”的传说,显示了先人们美好节日里的惶惶心态和斗争决心,它告诫后人必须珍惜和谐美好的生活和居安

思危。不过,这样一来,一个节日不就可以分成两天过吗,譬如中秋,十四过完了,十五同样可在圆月沐浴下唱起童谣《月光华华》,同样可以“千里共婵娟”,何乐而不为呢!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民系或曰客家族群,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先人原居我国北方。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从秦汉开始,他们的先人从中原不断迁徙,定居和繁衍于南方各个省(区)。进入近代以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客家人凭着勇于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谋生者也不少。从客家人居住的地域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很广,可以分成中国和海外两部。在国内,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赣闽粤边区的三角地带。赣闽粤边区被誉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在客家民系时空形成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区)均有分布。港澳台地区也有大量客家人。在国外,有82个国家均有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估计。据世界客家总会的估计有一亿之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的庞大。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汉族支系,如何来界定它,或者说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说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因为当我们认识客家时,首先是从文化—客家方言、客家意识、客家民俗以及其它诸种文化事象入手的,所以离开了文化,就无从谈客家民系的存在。因此认识了客家文化的内核,弄清了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也就说明了客家民系形成的时空历史过程。 “客家民系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北方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客家文化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其载体—客家民系的形成。当然,客家文化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发展壮大的动态历史过程。 (一)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1、孕育期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从秦汉开始,就有北方汉民涉足赣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原战乱,不断有中原汉民迁入赣南。然而就整体而言,这种迁入是零散的、人数不多的。唐中期至五代的变乱,带来了客家先民的大批南迁,他们在赣南驻足乃至生息繁衍。闽西毗邻赣南,交通便利,加上唐末仙霞岭山道的开通为客家先民迁徙、避难于此提供了条件。于是,广袤的赣闽边区,成为唐末五代客家先民的主要集结地。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年)有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两县,共领四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年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272432户,南安军有37721户,两州军共有310153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处于这么一片山区地域,四周又早已形成为不同的汗方言区,因此而独立成为一系也就是自然的了。 此时入迁汉族已与当地土著—古越族及其后裔山都木客发生了初步融合,以至宋代以后,山都木客就在客家地区逐渐消失了。

客家元宵节的习俗

客家元宵节的习俗 客家元宵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客家地区,闹元宵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客家人的习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地方的特色。如客家人的游大龙、“古事”、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起源于中原。 客家人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圆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红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喝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去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市”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在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景象,人们用游彩龙、傩舞、唱戏、放添丁炮、舞灯火等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梅州地方的元宵节节庆有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以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而饮誉海内外。 闽西客家元宵节节庆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等。姑田游大龙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正月十五元宵夜,两百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姑田乡间村落,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的场面热闹非凡。罗坊走古事是以宗族为单位,以族或以房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挑选两名十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8000万以上。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1、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中国历史上共有过五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到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南迁,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出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到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这部份人不少成为客家中的富人。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化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励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赣南各地现存着不少明清时期的祠堂,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设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很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家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简介各地客家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简介各地客家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客家春节风俗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祟向传统的客家,围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然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特色、有着各自风情的传统春节习俗。我们客家的年俗一般有:入年挂|又称「入年价」,农历十二月廾五日起就「入年挂」了,客家户户大扫除,不可口说不吉利的话,用有香味的树叶放在热水中给老幼洗澡,暂停下田工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打起来了,各个村庄里都可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锣鼓声,准备鹞、鱼、肉等三牲,奉敬天地神明,以谢庇估之意。 储食物--- 由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正月十五日止,客家人过农历年期间,除以上的三牲之外,要准备很多食物例如: 1、甜粄:甜叛也就是用米磨蒸的年糕,用七成糯米渗三成籼米在水裹泡浸一天一夜,再放在碓臼中,舂成细粉和上油糖,垫豆腐皮和芭蕉叶,用蒸笼蒸之,熟了就成深红色的「甜粄」。 2、发粄:也就是广府人称「松糕」的。 3、煎粄:又叫「煎丸」也就是广府人称的「煎堆」。 4、苏花:用油炸的各式各样的芝麻豆类等。 5、米程:用米和糖合制而成,如台北街头常有用机器做的「米香」相似。 贴春联---除夕前家家户户以红纸书联贴门上,门中央陈姓的写成「颖川堂」两边联则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或「颖川世泽,太史家声」之类的联句。 除夕日---(客话呼:年三十日)上午敬神,晚间敬祖公,敬神在庙裹,敬祖公在祠堂或厅下裹,大家挑看三牲,纸宝二头跑。敬过神

的三牲可再敬祖公,到最后由八仙桌上撤回家,供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之用了。除夕晚大家必须洗澡,否则下辈子有会变牛的传说年初一|除夕深夜初一凌晨,通常是不入睡的,到时鞭炮,锣鼓声大作,互道恭喜,接财神,再敬祖公。初一那天多吃素,除了使肠胃可休息休息还有斋戒净身的意思。初一不扫地,不洗澡,意思是不要把财气赶走了。 年初一食斋---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地区,素有农历年初一食斋的习俗,据说已持续了三百多年。即年三十(或廿九)晚餐以后,家家户户必须把装盛过荤腥的碗筷碟盘勺等厨具统统用开水泡过,甚至连盐缸都要临时换用,年初一整天只吃豆腐、青菜等斋菜。 这种奇特的习俗有一种传说。 传说客家人居住的某村有个古泉公,生有十一子,长大后都分了家,古泉公独自为户。有一年大年三十,儿子们接二连三地来对父亲说:“爸爸,今晚你不要做饭了,来我家吃吧!”但是到吃晚饭时,十一个儿子都想到一块去了:“我不请父亲吃饭,其他兄弟总会请他吃吧。”于是,直至十一个儿子家家都吃完除夕的晚餐,还没有人去喊父亲吃饭。 吃完饭,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说:“这么晚了,不知有没有人还没吃饭啊?”有一个人指着身边一条黄狗说:“除非这条黄狗还没喂吧!”坐在一旁的父亲气得七窍生烟,瞪着眼破口大骂:“你们这些不孝子,你老子就没有吃饭!”住在上屋的第三子新穰公头脑颇灵活,听见父亲怒骂,立即挎上一条钱袋从后门出去,由屋背转到大门口,装着全不知晓地问明了原因后,便一本正经地说:“我出去讨债刚回来,还没有吃饭,爸爸,你就跟我一块吃吧。” 父亲吃完饭,还是气愤难消:别人说多子多福,我却多子无饭吃,还不如无子。经过一夜思考,第二天(大年初一)他便带上田契、屋契、山契到一座庙出家去了。他还对子孙发出誓愿:“凡我子孙,年初一跟我食斋者,发达吉昌;不跟我食斋者,早死早亡。”他这一招,其实是为了使子孙不忘这件事,教育后人要孝敬奉养老人。从此以后,每年年初一这天,很多人便食起斋来了。

大埔客家民俗文化简介

大埔客家民俗文化简介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大埔县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每逢民俗活动,客家人就如同过一个盛大的节日,舞龙、舞狮、打幡、放铳、迎花灯、打锣鼓、赛龙舟等各种民俗盛行,邀请远亲近邻一同度过。大埔的舞龙、舞狮、赛龙舟与永定的“走古事”、连城的“百壶宴”最具特色。大埔又被誉为“花环龙”之乡、广东汉乐之乡。大埔还是广东汉剧的起源地。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祭春”。这一天,各村各寨以宗族为单位,集中到祠堂祭祖。祭祀时,村里除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放土铳外,还要舞大龙、舞狮子、迎灯景、举旗扬幡、放烟花等,热闹非常。村里前一年谁家生了男丁,祭祖这一天,也要备办三牲、糖果等。祭祀完后,还要邀请族人在祠堂或在家里吃“新丁酒”,表示对“添新丁”的祝贺。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过节”。这一天除了备办牲肉外,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祭祀祖先,沿河一带的三河、大麻、高陂、湖寮等地还要举行赛龙舟。 客家的“婚嫁”,是大埔一直保留下来的一种传统习俗。客家迎亲,过去新娘行嫁是以轿代步,现在是以车代步。新娘在选定出嫁的大喜日子,穿上红装,盖上红头巾,坐在新郎开来的彩车上,往新郎家去。陪同前往的有陪伴妹、小舅子、送嫁装的阿姨和送新娘的阿婆等多人同行。 新娘下轿或下车后,步行走向燃放爆竹的大门,跨过脚下的炉火,进入男家祠堂朝拜上祖,然后引入新房。当天中午,新郎家举行婚宴,招待亲戚朋友和父老乡亲。客家人好客,在接待方面很讲究,由新郎母亲的娘家舅公坐首席,其次则按辈份高低就位,表现出客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在音乐声中步入宴会厅。宴会中,先是新郎、新娘向父母敬酒,后是新郎的兄弟给宾客敬酒,然后是新郎、新娘敬酒,最后是新郎的父、母亲向宾客敬酒。酒宴中还会请新郎、新娘表演节目,如喝交杯酒,咬枣子等。其意深奥,情浓意厚,

连城的节日

连城节日琐谈 连城县,简称“莲”,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是革命老区,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 连城的节日,从春节开始到冬至,几乎每月都有,大多与农事有密切关系。 春节 就连城而言,其实春节并作仅仅是夏历正月初一日这一天,习惯上从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就已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日,叫做“二十天川”,其中包括“送让”、入年卦、除夕过年等。这段时间是人们准备过年最忙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对门庭厅堂作—番布置——贴对联、挂年画,还要洗被帐、洗擦家具、理发洗澡。至于采办年货,准备吃食,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人们常说,春节是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是长的全国性的风俗习惯大展览,那么我们连城又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一曰“祭神祀祖,辟邪济福”。 先说“送灶”。送灶也称“祭灶”,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旧俗,早在先秦就被列为重要的祭祀——“五祀”之一。《礼记—月令》载:

“五祀”,即春节祀户、夏季祀灶、中央土(春秋之交)祀中溜(中堂)、秋季祀门、冬季祀行。《史记-武帝本纪》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述:少君(西汉方士)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皆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于是天子始亲祠灶”。“灶神”何许人也?张奎《经说说:“道言,昔登昆仑之山,有一老母独处其中莫知其由、、、、、、”“唯老母,、、、、、、在天则为天帝,在人间乃为司命,又为北斗之七元使者,又为五帝之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期薄书,悉是此母也。”原来灶君竟是一位女神。民间“灶神奶奶”连城方言叫“灶头神龛妈”大概由此而来。如上所说,本来灶神每月上天一次,后来逐渐演变为一年上天一次。连城送灶神上天是在腊月二十四,李姓因是李世民子孙,提前一日,于二十三日举行,所谓“官三民四”是也。据说灶神是吃素的,送灶那一天吃过晚饭后,人们必须把灶台、几桌、锅碗瓢盆洗涤干净,然后贴上新的灶神奶奶像,或用红纸写灶神尊号,民间写法不一,有的称“九天东厨司命九天元皇感应天命”,有的称“南天护福星君利济真卿东厨司命万化天尊”,神像或神号两旁一律地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也有:“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的对联,供上诸般素品如桔饼、柑桔、甘蔗、冬瓜糖、柿饼等,焚香烛、烧纸钱、放鞭炮。于年后元宵节晚饭后又如法将灶神接回叫“接灶”。 其次是“入年卦”。传统习惯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是人们准备过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客家人极力地保留着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汉族文化,又与时俱进地创造出了丰富多 彩的文化。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支流,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一样,都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在上千年的相互融合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文化。 客家话 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以唐宋汉语为基础,以百越土语为辅助的一种语言共同体,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全世界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的。在梅州,客家话播音已成为广播电视台的一大特色,《客家话方言词典》也已修订出版。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有很多种类,但主要由情歌、斗歌、即席演唱三大精华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习俗山歌、述事山歌、尾驳尾山歌等等。常用比兴、直叙、比喻、双关等手法,吸收了梅州当地的原瑶、畲民族的民歌表现手法,加上客家语言本身的丰富表现力,显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 客家节日 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春节,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上古。除过年过节,还有四时节令,以及其它俗信纪念。这些活动表达了人们的善良心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更加绚丽,展示出中华民族客家人的传统文化。 客家农事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 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这叫“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劳动者则多穿对补救短衫的,俗称褂哩。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 鞋袜方面,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 风俗 客家人唱山歌,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节庆时有对歌的风俗。 客家人与明清时代的其他汉族人不同,历来从没有裹脚的习俗,穷人家女子一般赤脚或穿木屐,与男子无异。 客家人有在清明节做艾粄的习俗,各地的扫墓时间不同(见扫墓条)。 客家人有拾骨葬的习俗,拾骨葬是客家文化继承百越文化的一部份。

闽西客家部分地区节日提前一日过节的风俗由来

闽西客家部分地区节日提前一日过节的风俗由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到来,游子们的乡愁也将随着一轮明月升起,他们中的不少人更是不远千百里,匆匆朝着故乡的十五圆月返奔。但是,也有相当的闽西客子,是赶着要在农历八月十四日回到故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乡提早一天——即农历八月十四日过中秋节。 也许在他们心中,不时涌起小时候爷爷奶奶告诉他们的“古事”:早先,过节时有“贼牯”来抢食,以后啊,大家过节就提前一天了!是的,在闽西客家部分地区,除春节以外,四大传统节日:端午、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中秋、重阳,都得提早一天过。这是为什么呢?传说中的“贼牯”是何人?传说包含着怎样一种流传久远的心态与记忆? 先从“中秋吃月饼”风俗说起。民国期间,闽西龙岩县龙门籍修志大家郑丰稔先生(1873—1953),在《崇安县志·礼俗》(崇安,即今武夷山市)中记载了一则“杀鞑靼”的故事:鞑靼统治中国,虐杀汉人,每十家派鞑靼一人管制,饮食由十家供给,饮酒则鞑靼坐首席,娶妇鞑靼先作新郎。汉人恨之入骨,有爱国志士联络同志,开一间饼店,中秋节月饼畅销,则预约通告于饼中,约同日杀鞑靼,而鞑靼遂尽。所谓“鞑靼”,在元代指蒙古族。类似郑著所记“中秋月饼约杀鞑子”的传说,在江南广大地区久为流传。月饼“预约”写的是:“八月十五杀靼子,家家户户齐动手”,而“爱国志士”在不同的传说版本中,有指朱元璋的,也有指刘伯温、张士诚的。据考,中秋吃月饼盛行于明代,把“中秋月饼”首次记入史册的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余》,这与传说是吻合的。 无独有偶,在元代闽西南地区,的确发生过“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事件。史书记载,宋末元初,漳州畲民陈大举、许夫人率汉畲百姓英勇抗元,一度被平定,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十五,他们再次起义,“劫掠汀、漳诸路”(《元史·完者都传》),直至失败。有趣的是,闽西客家话中指极其快乐的一词——“鞑杀”,据说即来自

客家中元节的习俗

客家中元节的习俗 关于客家中元节的习俗 客家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客家中元节的习俗篇1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以传统的重要节日——中元节,又俗称“鬼节”。每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今天我们就看看在广东文化中的客家人有什么祭祀活动吧。 在客家地区,过中元节流传着一个重要的习俗——吃鸭肉。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有着一个古老的说法:每至中元节,地里的果实已经陆续成熟了。到了七月十四这天,客家地区的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准备丰富 这一年的收成,祈求祖先保佑来年大丰收。中元节祭拜祖先的祭品中必须选用鸭子代替鸡作贡品,因为鸡的爪子往后刨,会把给祖先送去的钱物都给刨出来,如此,后辈的心意就传不到祖先那里,所以就派鸭子作为祭祀的使者。为什么派鸭子作为祭祀的使者?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去“阴间”要渡河,河上仅有一座奈何桥,送祭品的“使者”又不计其数,于是这座桥就会变得拥挤,“使者”甚至无法过桥。而鸭子则可以带着给祖先的祭品游到对岸,所以在中元节当天的祭祀品以鸭子为主。祭祀仪式完毕后,剩下的鸭子,人们就会将其“散福”(即食用),据传食用鸭肉还能驱魔辟邪,所以便留传了在中元节吃鸭肉的习俗。 到了中元节晚上,家家户户除了会摆上贡品、焚烧“纸钱”外,还要在天后坪和县府门前,请和尚念经,投贡品,烧纸衣,以示赈济“无主孤魂”。但却禁止燃放鞭炮,因为根据传统说法在中元节摆贡品是为先祖亡灵返阳享用,如放鞭炮有驱逐之意,故不能放鞭炮。在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全国和全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追根溯源,这些客家人都是从岭南地区迁移出去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亦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客家风俗文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习俗 打灶头” 结炉砌灶,客家人称“打灶头”、“作灶头”,称厨房为“灶下”,灶在客家人的心里占了非常重的分量,非常讲究的,据说它是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福禄的“大事情”。 自古以来,客家人对灶就有崇拜情节,认为它掌管着一家人的温饱和安康,并且相信如果灶头旺就意味着日子旺、家业旺。因此几乎各家各户的灶上都设造神位,或贴“灶君”画像,或放着“司令灶君神位”的神牌,并逢年过节祭供,以求灶神护佑。 因此,在“打灶头”之前不但要请风水先生拣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但是方向虽然‘吉’,若灶门正对大门(即大门外能看见灶门者)就极凶。 灶门对灶门,也不好,主家庭多口舌争论。灶门向佛坛也凶,因为阳对阴,象水灭火。灶门向井,就是水火相克,主家中多奇祸,

出生破相之人,或主男女内乱。” 打好灶头即择吉日乔迁。要严格按事先选定的时辰“进火”(即开炉灶)。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正是由于客家人对灶有着特殊的情节,所以“打灶头”(结炉砌灶)对于客家人来说是一件大事,非常讲究。如果家里一直祸事连连、诸事不顺,客家人会认为这是灶头出问题了,惹怒灶神了,然后将灶头拆毁重砌,希望能够改变处境,重获福气。 在盖新房时,灶头是最后修建的。房子的其他结构已经修建好,主人家就会满怀着喜悦请来熟手师傅来“打灶头”。客家人对“打灶头”很重视,不仅要请风水先生选吉日,还要对灶头的方位严加考究。人们认为:“灶门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财;向南方者,主口舌、争斗;向北方者,主病灾;向东方者,主有福禄。向辰已方者,主家业昌盛,子孙吉祥。除了方位之外,还有一些禁忌是不能触碰的,比如灶门不能正对着厨房的大门,那样会招来厄运;如果家里有井,灶门也不能向井,因为水火相克等等。 新屋建好,打好灶头后主人家要选择吉日正式“进火”(即开炉灶)。“进火”需事先选好吉时,按照严格完整的仪式来,各地方仪式会有所区别。一般程序是这样的,黎明时开始,由长辈提灯或执火把在前,男主人挑饭甑或米缸在后,主妇则挑着厨房炊具,小孩各取自需物件紧随在后。全家大小列队行进,鸣炮入宅。 如若灶头起得好,就有口福了。客家的灶头有不同数量的灶门,有的灶只有一个大灶门,配大锅;有的是两个灶门,配一大一小两个

长汀民俗风情

长汀民俗风情

————————————————————————————————作者:————————————————————————————————日期:

长汀民俗风情 长汀民风淳朴。客家人勤劳善良,崇尚道德,讲究礼仪,特别尊师敬老,热情好客。不论城市或乡村,教师和老人都在人们心目中得到敬重;不论何方来客,都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和长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及客家人追求知识、好善乐施、向往未来有直接的关系。 长汀客家的民俗风情,不论衣食住行、婚丧喜庆都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兼容中原遗风和土著称习俗,而丰富多彩,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 【岁时风俗】 春节 春节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长汀客家人认为,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年。百节年为首,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春节大约分3个阶段:从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至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为入年界。入年界后积极筹备年料,送年礼、大扫除、洗晒被褥衣物、理发沐浴、添置新衣等。 蒸岁饭:除夕前一天蒸岁饭,岁饭要供数日,取“岁有余粮”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锅。 过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团聚饮酒,称“食年酒”,即“过年”。除夕在门前、厅堂贴对联,家庭用具上贴红纸,叫做“封岁”、“上红”。 守岁:吃完年夜饭,全屋到处灯火通明直至天亮,叫“点岁火”,家中亲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通宵达旦,谓之“守岁”;长辈用红纸做红包给孩子,叫“压岁线”;将红包放在供桌上,称“压岁”。 开大门:正月初一凌晨,以“通书”为准择吉时,打开大门,口颁“开门大吉,万事如意,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打开大门,择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同时前往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游乐:春节期间传统游乐活动颇为丰富。民间踩船灯、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迎花灯、打花鼓、演戏、提傀儡等活动遍布城乡,热闹非凡。 立春 立春,长汀客家人“交春”。因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颇为重视。届时,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 元宵节 长汀客家人的元宵节又叫“正月半”,这是一年中第一个节。元宵节吃“元宵”,“无宵”用糯米粉、红糖、花生米、芝麻等做成,意在祝福一家团圆和睦。民间举办各种灯会,玩灯、赏灯,好不热闹,俗称“闹元宵”。迎花灯以涂坊、南山、河田、三洲等乡(镇)尤为有名。 惊蛰 惊蛰这天,长汀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或在热水中煮连毛芋子;在橱脚、桌脚、柱脚、墙脚等处撒上生石灰。这两种做法叫做“炒虫炒豸”、“混虫混豸”。尺蛰是冬眠昆虫开始复苏之时,客家人主张早期灭虫。 春社 长汀客家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风俗。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春社,客家人妆扮人物故事,锣鼓喧天,迎神游行,祈求丰收,但并不普遍。 清明 清明期间,长汀客家人扫墓,祭祀祖先,从春分开始到清明达到高潮。祭祀活动非常讲究。在这期间,外出的家人多赶回家祭祖。 端午节 端午节,长汀客家人又称五月节,是一年中“五、八、腊”三大节日之一。过节除沿袭中原习俗用竹叶包棕子,吃

中华客家文化专业《客家民俗节日66》

永定客家民俗风情活动建议 一、日常民俗表演节目 1.歌谣曲调 地点:城门楼广场 内容:由竹板歌和客家山歌组成。竹板歌人手握4块刻成锯齿形状的竹板,敲打造成不同节奏,传统节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薛仁贵征东?等。客家山歌演奏者一人唱民歌、汉剧,其他人用二胡、三弦等传统乐器伴奏,表演曲目有?八月十五看月光?等。 2 器乐舞蹈 地点:客家广场 活动形式: 定点流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内容: ①十番音乐:用10件乐器组成的班子演奏传统名曲,在大型活动中,十番通常与大锣鼓、吹鼓手等互相配合,这种形式被统称为大锣鼓吹。 ②五色锣鼓:由5人组成,主要是由鼓手先起鼓,配乐手根据要求有节奏地配予不同的音色,一般表演时是边走边敲打。 ③锣鼓吹:约由30人组成,队员穿古代服装,头系红布条,

由两面大旗引路,敲大锣者在前,击大鼓者在后,紧跟后面的是打铜钟、吹笛子等,行进时,边走边吹。 ④八音演奏:约由8—10人组成,,乐器包括扬琴、二胡等,节目均是汉乐,如?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表演者盘坐在一个方桌上,手拿唢呐吹奏,并且在头上、肩膀上、手臂上和腿上放点燃的蜡烛盘,分别放置7盏,所以称作“七盏灯〞绝技表演。 ⑤吹打乐组合绝技:一人同时使用6种乐器,既身背4件打击乐器、口吹唢呐、脚弹扬琴的组合演奏绝活。 ⑥火罩舞:表演者手持米长的火罩,火罩中装有燃烧的松明,随着锣鼓的节奏,表演者舞着火笼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上下起伏。 ⑦穿花篮:由12名小女孩组成,每人一手提一只花篮〔里面有烛光〕,一手持彩扇,用笛子、扬琴鼓等乐器伴奏。表演时,女队员排成长龙形,随着乐队的舞曲?采茶灯?,边舞边唱民间小调,并来回穿梭。 ⑧弄竹马:约有2021成,表演者有统一的服装,道具有两支大“凉伞〞、“十匹竹马〞,队形步伐用鼓、锣、钹来指挥,唱歌那么用二胡、扬琴等乐器伴奏,有固定的“竹马调〞,其中竹马分2节前后缚在人的腰部,一手拉马一手提花篮,前后一个人撑凉伞带头,每人轮流穿唱一首或一两句歌词。 ⑨踩高跷:用2人或多人踩高跷为特点,配以民乐,舞龙狮等,表演者穿古代服饰,用木棍绑成“平〞字形或“十〞字形固

崇尚读书-客家文化特征及传统民俗

图文:崇尚读书-客家文化特征及传统民俗客家人不为广东独有,江西等省也有相当比重。客家人之得称,有多种说法,归根结底,应是与原当地土著居民相对而言而得来的。客家先民,来自进入岭南的中原移民,在南迁过程与本地土著融合而形成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在广东诸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反映了客家民系形成时间最迟,有研究者认为其最后形成的时间在明朝后期至清初这段时间。 由于南迁入粤较迟,平原的肥沃地带已被当地人和先期移民占据,故客家人多处闭塞贫困的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俗语,非艰苦奋斗无以图存。在长期的迁移中,客家人养成一种刻苦耐劳,自立自强建设家园的淳朴民风。同时,又因为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中,都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以封闭式的生活为主,因而家族观念特别强固,保持着较多的从中原到江南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同于广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意识,而是崇尚读书,外出求学蔚为社会风气,有“文化之乡”之称。历史上客家人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客家民系中,有一种颇为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自我奋斗意识,这是客家民系在独特生活环境下的历史产物,但同时也有一些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容易趋向于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意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此已有所突破。近年来国内外掀起新的客家研究、联谊活动热潮,1994年在梅州召开了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 特殊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客家民俗的特色。由于迁徙的历史、入

居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入粤客家人聚族而居,强化宗族制度。民国时期,客家民系实行宗族管理严密的族长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家族小家庭的制度渐趋瓦解,在农村,大家族观念仍在意识上有所保持,在城市,则已普遍成为现代小家庭而淡化了家族观念。历史上客家人社会宗族制的强化,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祠堂设施的完善和族谱连续修撰。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各族都重视祠堂的建造。祠堂住处讲究风水,重视堂号家声。客家围屋堂号,或有直书故土祖地,或言志明义,这些堂号的命名习惯与唐宋古俗相承。再就是在民居方面出现了超大型的土楼和楼房组合成的大理围龙屋。土楼建筑多以夯土或土坯砖为材料,渐而发展到以花岗石、大青砖为建筑材料,十分坚固,规模巨大。现存土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自清康熙初年至20世纪70年代,兴建了不少土楼建筑。围楼形制依平面布局大体分为圆形和方形。大型圆形围楼高达4~6层20余米,多达四环。建于清代的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大围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0800平方米。各家围龙屋尤为讲究风水。近代,还出现了传统民居布局而门面装修西式的中西合壁的客家侨乡民居。 客家妇女 旧社会的客家妇女较少缠足,客家妇女承担田间和家庭的一切重活,富家女子也照样参加劳作。这与潮汕地区的妇女负责在家烹饪、做针线,男人干重活成为鲜明对比。客家妇女的勤劳美德受到中外研究者所赞扬,英国人欧德里在所著《客家人种志略》中赞扬说“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但在旧社会客家妇女在家族

上杭家乡风俗,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上杭家乡风俗,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上杭客家传统民俗与整个客家传统文化一样,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它一方面既有客家先民南迁时,从祖居地带来的时代相传的中原古民俗,在上杭客家居地予以继续维护保持;另方面又“入乡随俗”吸纳了当地原土著民族既有的民风民俗,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都客家传统民俗。如婚嫁,既保留了中原同行的坐花轿及双双牵红布、三拜堂的民俗,又形成了独特的驱除山区风煞的新年出门“打伞”送嫁“拖青”入门“跨火堆”"踩簸黄”之类风俗,墓葬民俗,也除保 留一些中原古民俗痕迹外,又形成许多山区特色,尤其是在客家先民背负祖先遗骼,南迁定居地安葬的特定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捡金”二葬风俗等等,都体现了上杭客家民俗的高度融合性鲜明的地域性上杭客家由于散布在闻西山区,历史上山密阻隔,交通不便,而且大多聚族而居,形成自己的小社会,地区间相互交流较少,所以一些民俗只局限在某些地区流传。如节庆的七月节,有的地区七月十五过节,称“过七月半”而有的地区则七月十四过节,成七月十五是“鬼节”。有的地方过元宵十分简单,而有的地方过元宵的隆重超过了春节等等,许多都因地域不同而大相径庭。更有许多乡村有自己独有的民俗节日和风俗惯。这就形成了中都客家传统民俗的鲜明的地域性和丰富性。 丰富的人文内涵上杭客家人喜在各种民间礼仪中,广泛使用各种不同事和物,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达到折求吉祥、表达追求和向往的目的,体现了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如上杭客家遇喜事多要吃“晒(米磨的粉)丸”,其寓意体现了重视敦亲睦族、合家

合族合村团结共济的传统精神。婚嫁民俗中凡数字都强调“九”字,隐喻了追求婚姻的长期稳定、长长久久。新娘进门口的一系列仪式,都体现了追求婚后合家和睦、早生贵子、日子红火的心愿。生育民俗,则多处体现了重男轻女的观念。丧葬民俗的繁琐仪式,大多体现了儿女对死者生前不够尽孝的忏悔、哀思的寄托、对“大外”母亲的娘家的根源的谢恩和对在场后生孝道的形象教育等等。若对这些民间*俗加以深究,都能发现其中包含多种学科的人文内含。

客家文化的来源与风情

客家文化的来源与风情 摘要: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客家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和返本追源的气质。客家文化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物遗迹、方言文化教育、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风水文化和民间文艺等。 关键词:客家文化起源丰富多彩 前言: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话、客家风俗、生活习惯、客家人的性格、气质、心态、思想、观念、意识及它们的载体;客家人物特别是众多的客家精英、客家建筑、装饰、客家妇女的服饰、艺术品、客家文艺,各类客家文献资料等等,都是客家文化的具体体现。 正文: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是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还能维系到现在。 关于“客家”的来源,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先民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以后,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形成客家散布许多地区的局面。中原先民经五次南迁而形成客家人。这五次迁徙的过程现已较多地为研究者们所接受。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二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则留居闽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第三次迁徙是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而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较多。 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是即第四次迁徙,“移湖广,填四川”。 第五次迁徙,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客家人在开发与建设家园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留存于闽粤赣三

岭南文化之独特的客家文化

《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课程期末论文 岭南文化之独特的客 家文化 姓名:曾琴 班级:10理一 学号:20100003009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结构复杂,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而岭南文化中的一个大分支——客家文化更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竹简上熠熠生辉,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文献或者是报道上人们通常用“独特”这个词来形容。的确,客家文化比起其他地域、其他民族文化有着令人感觉奇特却很惊喜的特点。在今天,客家人遍布全世界,但客家人的客家语言、客家习俗和客家文化还在生气勃勃般存在及流传着,故探究岭南文化中的客家文化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客家”是汉民族民系中的一支,故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母体,它继承了中原汉族的文化基础,在辗转迁徙到岭南地区定居后艰苦创业、繁衍四方的历程中,还吸收和融合了本土的文化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客家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又容纳了其所在地的民族文化精华,这就使得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当然,客家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客家精神是值得提倡和赞扬的,客家精神也是客家文化的一大部分。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从这可以看出客家人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很好的,客家人由于在海外有不少成功者还著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文化的多元性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其中包括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话、闻名遐迩的客家山歌、还有奇特的客家风俗习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精神等等。下面我们将走进奇特的、精彩纷呈的客家文化的世界: 客家方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许多文化都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由此可知语言何其重要。客家方言也是如此,有专家在界定岭南文化中的客家文化时,他认为“客家文化是指广东地域范围内客家民系的文化,是以客家方言为界定依据”,由此可知客家方言对于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当然,客家文化的多元化很大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客家方言上。 有语言学家认为:“客家话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和中古音。”的确,客家话在语音上古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字,不论平仄,大都变为送气清声母,保留有古无轻

闽西客家文化概说

闽西客家文化概说 今闽西龙岩市人口基本由客家和闽南(又称福佬)两个族群组成。其中客家人口遍布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县全境,以及新罗区和漳平市的一些山区,占龙岩市总人口的80%以上。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先因金人南下,不少中原遗民纷纷南渡而汇入客家先民行列,并推动一部分客家先民再往南移而进入粤东、粤北一带;而后元人入主,文天祥等在闽粤赣边勤王抗元,客家弟子云集响应,崖山兵败后不少流亡海外。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一方面受清人南下及入主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致使客家先民从原徙居之地特别是闽粤赣边分迁至粤中及其滨海地区,甚至还远播川桂湘台和东南亚等地,同时还有一些从闽西粤东倒迁回赣南旧地。 第五次从清同治年问起,由于广东西路发生了持续十二年的土客械斗,另外还因两广客家多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受其影响,不少广东西路的客家分迁于广东南路和海南等地,而参与太平天国运动者在天京陷落后多逃匿边远山区甚至远走异国他乡。作为客家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生成和发展自然与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密切相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