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招聘心理学部分

2020年教师招聘心理学部分
2020年教师招聘心理学部分

目录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3)

第三章: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21)

第四章:人格发展与教育 (24)

第五章:学习心理 (29)

第六章:学生品德与课堂管理 (46)

第七章: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50)

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心理科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

为标志的,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等。

3.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意识,强调内

省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与构造。

4.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提出了“意识流”概念。

5.行为主义主张研究人的行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6.格式塔学派主张要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7.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研究对象是无意识和异常行为,是心理学

“第二势力”。

8.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自我实现,形成心理学的

“第三势力”。

9.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的.

10.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把人看作是认知加工的系统。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研究意识的构造和组成——强调内省法

★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研究意识的机能(功能)、意识流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研究外显行为,实验法第一势力

★格式塔学派——韦特海默、苛勒——心理作为整体来研究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研究动机和无意识——第二势力

★现代认知——奈塞尔、皮亚杰——信息加工

★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实现——第三势力

1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

1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人格)。

1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4.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思维。

15.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6.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1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18.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心理。

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过程。

2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四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2.教育心理学的五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的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4.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5.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6.世界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27.俄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乌申斯基。

28.世界教育心理学之父是桑代克。

29.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30.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意识是心理活动高级表现。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

31.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

32.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3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34.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和大脑。

35.大脑是人脑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部位,控制和指挥着其他各部位的活动。

36.大脑皮质分为四个部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37.额叶是运动中枢,顶叶是躯体感觉中枢,颞叶是听觉中枢,枕叶是视觉中枢,布洛卡区负责语言表达,威尔尼克区负责语言理解。

38.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

39.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40.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41.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先天获得。

42.无条件反射是遗传的、生来就有的反射。

43.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形成,是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遗传,生来就会——眨眼反射、吮吸反射、抓握反射、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经验,反复联结——消防员听铃声就紧张,孩子看医生就哭

44.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45.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具体刺激物(声光热电)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46.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见闪电就捂耳朵★第二信号系统——语词引起,人类特有——望梅止渴,谈梅生津,谈虎色变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4.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6.感官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8.能觉察差异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称差别感觉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

★绝对感受性——感受最小刺激的能力——森林里他能看到微弱的光,绝对感受性强!

★差别感受性——找不同的能力——公主:床底下有个小豆子!感受差别的能力强!

★差别感竟阈限——最小差异量——那么小的豆子都感受得到,她是一个真公主!

9.能够觉察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差别感受性。

★暗适应——从亮到暗——感受性缓慢升高,感觉阔限缓慢下降——晚上眼睛更亮

★明适应——从暗到亮——(突然进入明处)感受性急速下降——电影院出来忽然眼瞎

10.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11.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2.感觉对比有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鹤立鸡群、月明星稀、万绿丛中一点红、四面楚歌等。

★继时对比——喝完中药以后的橘子特别甜,冬泳起来冲冷水都感觉热等。

13.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

★感觉后像——电影拍摄原理包含24张图片,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幅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使观众看到活动的人物,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后像。

★正后像——品质与原物相同——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里。

★负后像——品质与原物不同——小花家地板是白底蓝色花纹,小花妈妈擦地板蹲久了,猛一看地板上的花纹成黄颜色了。

14.联觉是一种感觉刺激触发另一种感觉刺激。

★当我们听着《黄河大合唱》的合唱时脑子里浮现黄河奔腾的壮观画面,这是联觉

★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种“有色听觉”是联觉

15.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使其他感觉的能力获得突出的发展,这个过程叫做感觉补偿。

★盲人的听觉往往比普通人还要灵敏,这种现象属于感觉补偿。

1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个别属性——看花的外形,闻一朵花的芳香,摸一朵花的质感,是感觉

★知觉——整体属性——看花的形态,闻一朵花的气味,它是一朵玫瑰花,是知觉。

17.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

18.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19.心理学家研究深度知觉的实验是视觉悬崖实验。

★国旗班士兵可以准确根据一首国歌的时长把国旗升至顶端,这是一种时间知觉。

20.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1.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空间位移和运动特性的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22.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动景运动。

23.诱发运动即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24.自主运动(或游动效应)即指由于人的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从而发现光点飘忽移动的现象。

25.运动后效即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就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动景运动——接连出现、快速闪烁、仿佛在动——电影、电视、霓虹灯

★诱发运动——物体一静一动,动的诱发静物看起来在动——月亮在云朵中穿梭,事实上动

的是云朵,静止的是月亮

★自主运动——盯住一个固定点,仿佛在动——黑夜看一颗星星,仿佛它在眨眼睛

★运动后效——运动停止了,仿佛还有东西在动——注视快速运动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

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6.刻板效应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特有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

27.晕轮效应指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出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

28.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做

最初效应。

29.近因效应指在时间上最近获得的有关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比原来的信息影响更大,也叫最近效应。

30.投射效应指社会交往中把自己具有的不被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等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刻板效应——对一类人的固定看法——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山东人都是彪形大汉

★晕轮效应——一个地方好其它什么都好——爱屋及鸟、名人效应、一白遮百丑、喜欢某位

老师因此对这位老师教的课程也特别爱学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面试时的仪容仪表很重要,一篇文章的开头很好记

★近因效应——最近印象——一篇课文的结尾也相对容易记住

★投射效应——自己怎么想,认为别人也这么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口诀:首近印象深,晕轮偏概全,刻板固定化,投射给他人。

31.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时间错觉——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方位错觉——海天一色,飞行员容易倒飞

★形重错觉——穿竖条纹的衣服显瘦

32.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口诀:常选整理)

33.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中,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源:多个人同时说话的声音、餐具

的碰撞声、音乐声,然而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同伴在说话,忽略背景的嘈杂声,这说明人的

知觉具有选择性。

3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

35.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兴趣、动机、爱好等。

36.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和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7.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客观对象。

38.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无论是形状、大小、颜色还是亮度),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选择性——背景中挑重点——红笔改作业、樵夫进山只见柴草,猎人进山只见禽兽

★整体性——看局部想到整体——窥一斑而知全豹、画家寥寥数笔就知他画什么

★理解性——知识经验不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其所知,而不见其所见

★恒常性——无论怎么变都知道没有变——粉笔无论在什么光线下都是白色的

39.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组合律、差异律、理解律、协同律、活动律。

*口诀:强度组合,差异理解,协同活动

40.根据感知的强度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

41.根据感知的组合律,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知。

42.根据感知的差异律,对象与背景间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被感知。

43.根据感知的理解律,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们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准确。

44.根据感知的协同律,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的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这样将大大提高直观的效果。

45.根据感知的活动律,活动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被感知。

★强度律——大教室上课时老师借用扩音设备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

★组合律——老师上课要注意停顿,注意板书的间隔,这样易于学生记忆

★差异律——在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笔写字最清晰,在白板上用黑色的水笔写字最明显

★理解律——老师上课不能照本宣科,要多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协同律——老师上课要求学生要认真听,开口说,动手写

★活动律——教师在讲课时,要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效果

46.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47.模像直观是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最大的优点就是易于突出事物本质。

48.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49.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50.观察的客观性是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51.观察的敏锐性是善于迅速发现事物的重要特征。

52.观察的精确性是善于区分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提高观察效率。

53.观察的目的性是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目的,使观察具有明确的方向与选择。

54.观察全面性取决于观察是否有序以及是否动用了多种感官。

55.观察深刻性指的是人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观察品质的口诀:观察一个间谍,他长得“面目深刻精锐”

★全面性——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目的性——听其言,观其行是为了判断这个人的品质

★深刻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牛顿看到苹果掉落发现了背后的万有引力

★客观性——有一说一、实事求是

★精确性——明察秋毫

★敏锐性——眼疾手快

56.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57.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也可以是听觉、嗅觉、触觉或味觉的形象。

58.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59.语义记忆又称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记歌词、背古诗、背公式定理、概念都属于语义记忆。

60.情绪记忆是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寒六月”体现的是情绪记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情绪记忆。

61.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

★情景记忆——时间,地点,事件——昨晚在奥体中心观看了周杰伦的演唱会

★形象记忆——记住具体形象——他的第一出场造型就酷毙了

★动作记忆——记住动作——接下来他跳了一个新编排的舞蹈

★语义记忆——记住语义——全场齐唱成名曲《爱在西元前》(会记歌词的都是真爱)

★情绪记忆——体验的情绪情感——跟他握到手的女歌迷激动地嚎啕大哭

62.当客观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就叫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感觉登记。

63.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和编码的记忆。

64.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最佳办法就是加大记忆单位,运用组块。

65.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66.

类型保持时间编码方式课量转换方式

感觉记忆0.25-2s左右视觉编码(图像记忆)较大注意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1分钟左右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7±2个组块复述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意义编码(其中语义编码为主)无限

★感觉记忆——形象生动——容量大但过眼云烟——看动画片时你一秒看到数十幅图。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工作状态能用就好——同声翻译,打字员记稿。

★长时记忆——有意义才好记——1314520记成——生一世我爱你,永远记住了这串数字。

67.内隐记忆指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体过去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作业产生影响的记忆。

68.外显记忆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的记忆。

★内隐记忆——不知不觉记住了——音乐世家的孩子潜移默化记住了很多音乐知识。

★外显记忆——明确目的要去记——正儿八经让孩子学音乐时背谱记歌词的艰辛。

69.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70.程序性记忆是指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昨天没来?

★程序性记忆——怎么做——你是如何弹钢琴的

7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72.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讲,记忆的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73.根据识记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74.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无意识记——无目的无计划不需努力——看完动画片孩子滔滔不绝叙述精彩内容

★有意识记——有目的有计划需要努力——孩子做作业时背背诵一首古诗

★机械识记——不理解死记硬背——孩子会认很多字却不懂字的含义

★意义识记——理解记忆效果好——看字形,学字意,组词造句学汉字。

75.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①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②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活动任务的性质;④材料的数量和性质;⑤识记的方法。

76.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77.暂时性遗忘是指对识记内容一时想不起来,但在适宜条件下还能再认和回忆的遗忘。

78.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巩固而造成痕迹的衰退。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着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 分/1 题) 1、()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2、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4、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A 、皮亚杰 B 、加德纳 C 、斯腾伯格 D 、戴斯 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 6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 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 与推测的过程是() A 归因 B 印象 C 自我认知 D 态度 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 D 运气 9、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 () A《教学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C《教育实验心理学》D《教育实用心理学》 10、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11、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成熟带来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B ?由于疲劳造成的活动效率的降低 C.- 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 .肌肉受到伤害引起的行为变化 13、心理学家()提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A.加涅 B ?奥苏贝尔C ?伊利 D ?布鲁纳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学习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 B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C人类所有的学习都是高级的学习D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6套题)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题库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边缘 D【解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边缘的交叉学科。 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心理过程和个性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A【解析】考查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所以选A。3.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过程 C【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 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 A.感知、记忆和思维 B.情绪、思维和意志 C.动机、需要和兴趣 D.能力、气质和性格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答案 A 是认知过程,答案 C 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答案 D 是个性心理特征。 7.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8.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 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A【解析】略。 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D【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10.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A.意识 B.信念 C.性格 D.理想 C【解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 C。11.在情绪和认知的区别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 B.认知活动随意性强 C.情绪活动随意性弱 D.认知活动比情绪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 D【解析】情绪活动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

教师招聘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心理规律 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__心理特征________两方面。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人格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 6.心理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_1898_____年,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成为 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以及马斯洛的___条件反射____________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 派。 9._____脑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_________。 10.__________是心理内容的源泉。 1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神经元_____________。 12.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4.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一般把前三部分合称为________,而间脑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大脑半球表面上的三条重要的沟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顶枕裂。 16.大脑皮层的三条沟裂把大脑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额叶、________、________和颞叶。 17.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______。 18.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__基础上,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__________属性的认识。 2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_________________,而人的感觉器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做 _______________。 21.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_____________。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解释、预测和调控)。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辩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研究线路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 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大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特点: 优点 缺点 二、测验法 1、定义: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1、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变量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种类 (1)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四、调查法 1、定义: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2、种类: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2018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6 份试卷) 2017-09-15 16:06 | ( 分类: 我的教师梦) (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 想 2. 在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 的教育家是( )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 制约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 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7.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 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 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 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 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参考题库及答案(共175题)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参考题库及答 案(共175题)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D )刺激—反应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A.心理生理学 B.认知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行为学派 2、每个人“都有向着健康和积极意志、向着成长的冲动或向着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冲动”。这是哪一个学派的基本理论(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D ) A.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 B.行为和情感障碍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C.所有的行为和情感都是学习得来的 D.“冰山”下潜意识决定一切行为 4、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分为(D)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以上都是 5、儿童做了好事之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在行为主义中被称为( D ) A.反映 B.刺激 C.联结 D.强化 6、精神分析理论中,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力,认真回忆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称为( C )

A.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都不对 7、“以人为中心”理论是属于哪个理论流派( B )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8、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之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 C ) A.运动表象 B.一般表象 C.记忆表象 D.想象表象 9、当天实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A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 24小时内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第二周 10、下面哪位学者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D ) A.魏太默 B.冯特 C.马斯洛 D.斯金纳 11、梦属于哪种想象(B)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12、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心理学是(A)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 13、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心理学是(B)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 14、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是(C )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 (2)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 (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历史背景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 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机能主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 称为第二势力,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二)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 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 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 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2014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4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主要内容 (1)

心理学复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观察法―在自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活动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活动状态转向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是指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而是身周围神经细胞传布开来。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第一信号系统-就是动物和人的大脑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和集中。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一种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 感觉阈限-就是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的刺激量 适应-就是由于刺激物作用而引起的感觉性变性变化。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表象-就是被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来。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遗忘-就是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重现。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的干扰作用。。。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 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2018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6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经典资料》中小学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要点

《经典资料》中小学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要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2)心理学的任务、意义、性质和学科结构 任务:理论上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研究心里想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制约因素;探讨各种心理现象的活动规律 和事件领域相结合,形成分支学科,探讨人在各实践领域中具体心里活动规律,以提高活动成效,为射虎时间服务 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学科结构与分支学科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 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心理测验法:量表 作品分析法 问卷法 其他方法 2.科学的心理观 (1)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产生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冯特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法,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这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也是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意识流”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志的功能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行为的科学刺激—反应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墨考夫卡苛勒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种格式塔(组织、样式)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梦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后的第三思潮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特有的复杂经验 认知心理学1967奈瑟《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正式产生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2)心里的实质 脑是心里的呃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师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式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