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一、考试目的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旨在评估应聘者是否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是否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素养和潜力。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出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考试内容

1、专业知识测试: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教学能力测试:考查应聘者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能力等教学能力。

3、职业素养测试:评估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4、教育理念测试:考查应聘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及其教育理念。

三、考试形式

1、笔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采用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进行。

2、教学设计:要求应聘者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堂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提交教学设计方案。

3、试讲:要求应聘者根据教学设计进行现场授课,考查其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4、面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可以采用结构化面试或半结构化面试等形式进行。

四、考试评分标准

1、专业知识测试:根据应聘者在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中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

2、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评分。

3、试讲:根据试讲表现和授课质量进行评分。

4、面试:根据应聘者在面试中的回答和表现进行评分。

五、考试注意事项

1、应试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考试地点,迟到超过规定时间将不允许参加考试。

2、应试者须携带有效的明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否则将被拒绝参加考试。

3、应试者不得携带手机、电子设备等进入考场,否则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一、考试介绍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优秀教师素质的人员,以充实教育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该考试通常由当地教育部门组织,选拔对象为符合招聘条件的各类人员,包括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等。

二、考试内容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面试则主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复习资料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一些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复习资料:1、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法规等方

面的知识。

2、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应聘的学科,需要掌握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3、教材教法知识:需要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

用等方面的知识。

4、教育研究方法:需要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的设计

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5、教育实习经验:参加过教育实习的人员可以积累一定的教学实践

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6、模拟试题:可以通过模拟试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应试

能力。

四、备考建议

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多做模拟试题:模拟试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5、注意心态调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竞争激烈,考生要注意心态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考试挑战。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小学数学真题试卷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小学数学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表示了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A. (BC × DA)

B. (AB × CD)

C. (BC × AD)

D. (AB × DA)

正确答案是:C. (BC × AD)。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乘高的方式计算,这里的底是BC,高是AD,所以正确选项是C。

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中,下列哪个角度是直角?

A.角A

B.角B

C.角C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是:D.无法确定。

题目中没有给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的具体度数,因此无法确定哪个角度是直角。

3、下列哪个方程式可以表示一个圆的位置?

A. x² + y² = 5

B. x² + y² = 2x

C. x² + y² = 2y

D. x² + y² = 2x + 2y

正确答案是:A. x² + y² =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圆的位置可以通过一个方程式表示,其中x²和y²的系数相等,且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选项A中的方程式符合这个条件,因此可以表示一个圆的位置。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的?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形

正确答案是:BCD。

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可以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使得两边的形状完全相同。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形都是轴对称的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的图形。

2、下列哪些数字是质数?

A. 11

B. 19

C. 20

D. 27

正确答案是:AB。

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如2、3、5、7等。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判断11和19都是质数,而20和27都不是质数。因此,正确答案为AB。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总结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及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及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其研究内容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发展心理、学习心理和品德心理。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揭示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其研究任务包括:探讨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学习规律,研究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探讨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其中实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变量和对照组的实验设计来探究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受教育者的行为表现来探究其心理现象和规律。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收集数据,探究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个案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则是通过对个别受教育者或特定案例的研究

来探究其心理现象和规律。

五、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和品德心理的研究,可以为因材施教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还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领域,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贵州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A.学生心理健康

B.教师专业发展

C.学习动机

D.知识传授

答案:D.知识传授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

A.计算机辅助教学

B.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C.教育游戏设计

D.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答案:D.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范畴?

A.课程评价

B.教学设计

C.学科发展史

D.学生学业评估

答案:C.学科发展史

二、简答题

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学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风格,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请简述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答案: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应用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育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从而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3、请简述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答案: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于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课程与教学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与教学论可以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与教学论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具有意识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是通过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教育具有阶段性、继承性、双向性、全面性、教育性的特征。

二、教育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

包括: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包括: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起源:原始的教育形式称为原始的教育形态,也称原始的教育。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儿童时期的教育,二是成人时期的教育,也叫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的起源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从教育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可将教育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从时间上划分,大致可分为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四、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一方面,社会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一方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 100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D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A )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 论思想 C.社 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 制度 C.社 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 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C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 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D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C ) A.知识素养之一 B .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D )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B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D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B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D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C ) A.广度 B . 强 度 C . 时 间 D . 空 间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一、考试目的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旨在评估应聘者是否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是否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素养和潜力。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出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考试内容 1、专业知识测试: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教学能力测试:考查应聘者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能力等教学能力。 3、职业素养测试:评估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4、教育理念测试:考查应聘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及其教育理念。 三、考试形式

1、笔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采用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进行。 2、教学设计:要求应聘者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堂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提交教学设计方案。 3、试讲:要求应聘者根据教学设计进行现场授课,考查其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4、面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可以采用结构化面试或半结构化面试等形式进行。 四、考试评分标准 1、专业知识测试:根据应聘者在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中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 2、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评分。 3、试讲:根据试讲表现和授课质量进行评分。 4、面试:根据应聘者在面试中的回答和表现进行评分。 五、考试注意事项

1、应试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考试地点,迟到超过规定时间将不允许参加考试。 2、应试者须携带有效的明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否则将被拒绝参加考试。 3、应试者不得携带手机、电子设备等进入考场,否则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一、考试介绍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优秀教师素质的人员,以充实教育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该考试通常由当地教育部门组织,选拔对象为符合招聘条件的各类人员,包括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等。 二、考试内容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面试则主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考点最新版(二) 1、简答题简述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 (2) 采用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 (3) 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4) 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 (5) 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2、单选题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等属于_____ A : 行为塑造法 B : 示范法 C : 强化法 D : 代币奖励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简答题简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 生理因素。遗传、解剖、生理、生化和病毒等对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都能起到作用 。 (2) 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或者父母素质低下,单亲家庭等都能够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3) 社会因素。不健康的报刊、杂志、书籍、游戏等大众传媒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异常。 (4)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方法失当,应试教育理念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5) 心理因素。学生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多是由于认知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 4、单选题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_____。 A : 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 : 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 : 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 : 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 A.学生年龄特点 B.学生的时代特点 C.学生的性别特点 D.学生的个性特点 【答案】D 1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应该是(A.以活动为主 B.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 C.以传授医学知识为主 D.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答案】A 13.在个体心理辅导中,右图的位置关系是(A.理想的位置关系 B.容易产生紧张的位置关系 C.容易产生亲密的位置关系 D.容易产生对立的位置关系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答案】B

14.青春期少年考试时经常出现焦虑,出现吮吸手指,咬指甲的行为,按照佛洛依德 的防御机制理论,这种表现属于 A.退化 B.反向形式 C.否认 D.投射 【答案】A 15.对于攻击性强的学生,让他们换位体验挨打者被人欺负的滋味,从而减少其欺负弱 小同学的行为这种教学方法是 A.游戏活动法 B.角色扮演法 C.行为训练法 D.价值澄清法 【答案】B 16.下列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描述正确的是 A.以发展和预防为主要功能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B.以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团体为对象 C.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知识为主要内容 D.以帮助和治疗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为目的 【答案】A 17.《水浒传》的李逵和《红楼梦》的林黛玉,他(她)们的气质类型分别是(A.胆汁质和多血质 B.多血质和粘液质 C.粘液质和抑郁质 D.胆汁质和抑郁 【答案】D 18.在整理学生心理健康信息资料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加评论,这体现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保密性原则 【答案】A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

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A]

(超详细)(完整版)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复习纲要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156)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单选、填空、判断)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动态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冯特——心理学之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民族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 3.区别: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的心理学流派 流派代表人物观点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 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 构造,并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 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 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它 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 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 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 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心理学 第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 (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1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1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2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2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2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24、思维的种类: (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2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

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试题

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试题注意:以下试题适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请考生按要求回答。时间限制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哪个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本原则? A. 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 B. 忽视个体差异,强调群体行为。 C. 忽视个体差异,忽视个性发展。 D. 尊重个体差异,忽视个性发展。 2.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以下哪个原因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 学习压力突出,竞争压力大。 B.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C. 社会环境变化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D. 青少年个体心理素质下降。 3. 在课堂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B.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应对能力。

C. 适度表扬和批评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D.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沟通互动能力。 4. 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中的角色与职责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 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B.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 C. 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 D. 承担管理学生行为和纪律的职责。 5.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 A. 自尊和自信心水平。 B. 个人性格特点。 C. 社会承认和评价。 D. 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请简要阐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2. 请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 简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点。 4.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好老师心理健康老师岗位笔试选择题附笔试高分技巧

好老师 心理健康老师岗位笔试(选择题)附笔试技巧 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心理压力的来源? A. 环境变化 B. 家庭问题 C. 缺乏运动 D. 工作压力 参考答案C. 缺乏运动。心理压力的来源通常是与外界环境、人际关系、工作任务等方面有关,而缺乏运动并不是心理压力的直接来源。 2. 以下哪个心理治疗方法不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A. 暴露疗法 B.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C. 认知重塑 D. 自我对话 参考答案A. 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一种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恐惧或焦虑的刺激来减少恐惧或焦虑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3. 哪个心理学家提出了情绪调节理论?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

C. 沙赫特 D. 艾略特·阿里森 参考答案C. 沙赫特。沙赫特提出了情绪调节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与大脑对环境刺激的认知有关。 4.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需求? A. 自我实现 B. 归属感 C. 理智与情感 D. 安全感 参考答案C. 理智与情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理智与情感并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需求。 5. 下列哪个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 A. 压抑 B. 投射 C. 反刍 D. 否认 参考答案C. 反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或冲突时,无意识地采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反刍是指回忆过去的痛苦经历,并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 6.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来说明潜意识的作用? A. 控制人的大部分行为 B. 控制人的大部分无意识行为

C. 控制人的无意识行为和部分有意识行为 D. 控制人的大部分有意识行为 参考答案C. 控制人的无意识行为和部分有意识行为。潜意识是控制人的无意识行为和部分有意识行为的心理层面,它影响人的大部分无意识行为和部分有意识行为。因此,C是正确的。 7. 下列哪个不是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 A. 集体无意识 B. 原型理论 C. 人格类型理论 D. 社会认知理论 参考答案D.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而不是荣格的理论。荣格的理论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人格type theory等。 8. 下列哪个不属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A. 本能理论 B. 潜意识理论 C. 人格结构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D.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不属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本能理论、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等。 9.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哪个需求是人类非常高层次的需求? A. 生理需求

【教师招聘】心理健康学科教师招聘考试精选习题

【教师招聘】心理健康学科教师招聘考试精选习题单选题(小学) 1.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3 月12 日 B.6 月5 日 C.2 月2 日 D.4 月22 日 2.当同学小林不小心把我的笔弄坏了,正确的做法是()。 A.原谅同学的错误,不斤斤计较 B.一直生闷气,不理睬 C.和同学大吵一架 D.辱骂同学,和他断交 3.走在大街上,有人用责怪的目光盯着小明,因为小明正在学一位残疾人走路。这说明()。 A.街上的人不懂得尊重自己 B.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C.街上的人不会审美 D.自尊与尊重他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非洲南部

B.亚洲中部 C.非洲北部 D.亚洲西部 5.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煤炭 6.“处事让一步为高,退一步为进一步的根本。”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 A.乐于助人 B.与人为善 C.平等待人 D.宽以待人 7.“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歌曲《六尺巷》亮相春晚,中华大地再传“六尺巷”的美谈。以下选项与“六尺巷”所反映的主题相同的是()。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你觉得下面哪种行为属于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A.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做到规范,工整 B.我的创意比较新颖,每次板报都有我的汗水 C.在校期间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D.我的成绩不够理想,怎么也比不上别人 9.通过学习,同学们普遍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们的尊严。这是因为()。 A.没有他人,世界也就失去精彩 B.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C.他人比自己更优秀 D.他人经常得不到尊重 10.反思属于一种内心活动,下面关于反思的作用正确的是()。 ①反思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方式 ②反思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 ③反思可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④反思有助于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11.五(3)班的同学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优秀家风中蕴含了许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中学心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心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6题) 1、心理健康(de)表现体现在 A、是一种不持续(de),但高效而满意(de)心理状态 B、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de)环境 C、具有完美(de)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 D、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de)个体,在低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de)情况下,情绪稳定 参考答案:B 2、心理健康(de)本质就是 A、顺从性 B、适应性 C、稳定性 D、隐忍性 参考答案:B 3、精神病产生(de)基础是是 A、行为上(de)失控 B、观念上(de)混乱 C、情感上(de)障碍 D、心理上(de)病态 正确参考答案:C 4、以下对挫折(de)理解不正确(de)是

A、挫折对人利大于弊 B、挫折对人弊大于利 C、挫折对人百害无一益 D、挫折具有两重性,对人有利有弊 正确参考答案:C 5、构成挫折(de)因素是 A、挫折源和挫折感 B、情绪和心态好坏 C、人际关系是否广泛 D、婚姻家庭是否和谐 参考答案:A 6、艾森克(de)三因素人格理论是 A、内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B、外倾性、多血质和精神质 C、外倾性、神经质和多血质 D、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参考答案:D 7、五因素人格理论中反映个体神经系统活动(de)强弱是 A、宜人性 B、神经质维度 C、外倾性 D、开放性

正确参考答案:C 8、弗洛伊德(de)人格(de)结构是 A、本我、自我、超我 B、本我、自我、他我 C、本我、他我、超我 D、他我、自我、超我 参考答案:A 9、积极(de)自我防御机制(de)控制技术是 A、自居作用 B、升华 C、固着 D、反向生成 正确参考答案:B 10、长时间生活无目标,对工作厌烦、不起劲、工作效率低、失误多(de)病症 A、慢性疲劳症 B、假期综合征 C、职业倦怠症 D、职业厌倦症 参考答案:D 11、导致职业倦怠(de)组织因素是 A、缺乏明确(de)职责划分、缺乏信心、缺乏奖赏、缺乏控制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 一、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3.认识心理异常现象; 4.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二、简述团体辅导的功能 1.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 2.经验与感受的分享:在团体中,每个成员的问题被泛化与减弱了,这种经验的分担,具有治疗性功能; 3.多元的价值观与信息的冲击:团体成员有着不同的背景、经验和观点,能互相启发; 4.反馈的功效:团体辅导能提供给成员丰富的接受反馈的机会; 5.现实生活的实验室:团体辅导提供成员在一个与真实生活类似的情境中,接受多元的刺激,来学习面对、处理自己的困难与问题;

6.经济效益:团体辅导节省时间和人力。 三、试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认知法。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 1.阅读和听故事; 2.录音录像:让学生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录音录像; 3.艺术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 4.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来训练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故事接力等。 (二)操作法 1.游戏; 2.作业:借助练习、劳动、手工等各种作业; 3.心理测验; 4.讲演:事先准备和即兴发挥,可以训练口才,培养机智,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5.唱歌:调动情绪,引起共鸣。 (三)讨论法

1.专题讨论:针对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新学期,讨论如何适应环境;考试前,讨论如何是克服考试焦虑;放假前,讨论如何度过假期。 2.辩论; 3.脑力激荡; 4.配对讨论:两个人先讨论,得到结果,再与另两个人的意见写上,形成四个人的意见,再与另四个人一起协商,获得八个人的结果。 5.六六讨论:分组讨论,每组六人,每人发言一分钟,人人参与且省时的讨论方法。 6.意见箱:要求学生平时将意见或问题投入意见箱,在上心理课时,想全班宣读,共同讨论。 (四)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 1.哑剧表演:老师提出主题或情景,让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例如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赞美别人的情景,促进非言语沟通。 2.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适合于社交困难的学生。如与异性交往困难。 3.角色互换:参与的人有两个或更多。如一个人扮演失败者,一个人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 4.双重扮演: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考点特训最新版(二) 1、单选题小张总怀疑自己家的门没上锁,因此常常反复检查,这种行为属于_____ A : 焦虑 B : 强迫行为 C : 强迫观念 D : 强迫恐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强迫行为概念理解的考查。 2、多选题强迫症包括_____。 A : 强迫观念 B : 强迫整洁 C : 强迫思维 D : 强迫行为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迫症的种类。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 3、单选题小明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颤抖、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症状最可能被诊断为_____ A : 焦虑症 B : 强迫症 C : 抑郁症 D : 恐怖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为社交恐怖症的典型表现。 4、单选题一位胆小的学生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属于_____ A : 行为塑造法 B : 示范法 C : 代币奖励法 D : 强化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5、简答题简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 生理因素。遗传、解剖、生理、生化和病毒等对精神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都能起到作 用 。 (2) 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或者父母素质低下,单亲家庭等都能够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3) 社会因素。不健康的报刊、杂志、书籍、游戏等大众传媒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异常。 (4)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方法失当,应试教育理念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5) 心理因素。学生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多是由于认知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 6、单选题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无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种人患有 _____ 。 A : 焦虑症 B : 抑郁症 C : 强迫症 D : 恐怖症 E : 性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7、简答题【案例分析】阅读下面一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分析并回答问题。 学生:我不想读书了! 班主任:那怎么行? 学生:学习没用…… 班主任:谁说没用?不学习你怎么考大学? 学生:考大学干什么?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班主任: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告诉你,考大学是你们的唯一出路。 学生:那可不一定。没考上大学成功的人可多了,比尔.盖茨就没上完大学。 班主任:你能和比尔.盖茨比吗?比尔•盖茨世界能有几个?别异想天开了! 学生:反正我不想读书。 班主任:你可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不听老师、家长的话,你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1)请根据对话内容判断教师语言是否合适,并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方法调整此段对话。 (2)请以此案例分析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或有效沟通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和心理原则。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在心理辅导原则的指导下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第 1 题的答案没有固定之规,只要对学生体现了充分的尊重、关心,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即可。第 2 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原则的阐述,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参考答案】 (1) 在学校实施心理辅导时,我们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个别化对待的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等。针对学生个体的心理辅导,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认为这段对话应该这样进行: 学生:我不想读书了! 班主任:为什么不想学习了呢? 学生:学习没用…… 班主任:是不是最近这段时间压力比较大,学习上一时没有进展,自己有点灰心,怕考不上大学啊?其实

2021年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试题

中学心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 33 1、某人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程悲观失望,总是提不起精神来。依照这些体现可判断该人情绪是( ) A、抑郁 B、焦急 C、自卑 D、压抑 答案:A 2、某服刑人员刚来监狱时体现很不好,后通过教诲改造得到了很大转变,但个别监狱警察依然以为该服刑人员体现是假,好不到哪儿去。请问这是哪类偏见在起作用?(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首因效应 D、自我实现预言 答案:B 3、心理征询基本原则之一是( )。 A、替来访者做决定 B、有条件尊重来访者 C、为来访者保密 D、对来访者行为作道德判断 答案:C 4、注意易转移最常用于哪种病人?( )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D、躁狂症 答案:D 5、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核心在于各自能否()。 A、改进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长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答案:D 6、不属于个性心理特性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商 答案:D 7、小芳很胆怯火,以致不能擦亮一根火柴,甚至不能参加烛光晚会。她很也许患有( ) 。 A、广泛性焦急障碍 B、惊恐障碍 C、逼迫性障碍 D、恐怖障碍 答案:D 8、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取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做出相似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A、刻板印象 B、社会吸引

D、服从 答案:C 9、当人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或获得了成就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哪一种体现?() A、补偿 B、分离 C、幻想 D、升华 答案:C 10、按照研究问题性质与内容,心理学属于()。 A、社会科学 B、行为科学 C、生物科学 D、以上皆不对 答案:C 11、对人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最初环境因素是()。 A、幼儿园 B、学校 C、工作单位 D、家庭 答案:D 12、一种人总是重复检查与否锁了门或不断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 A、恐怖症 B、普通性焦急障碍

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试题

中学心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40 题) 33 1、某人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总是提不起精神来。根据这些表现可判断该人的情绪是 ( ) A、抑郁 B、焦虑 C、自卑 D、压抑 答案: A 2、某服刑人员刚来监狱时表现很不好,后经过教育改造得到了很大转变,但个别监狱警察仍然认为该服刑人员表现是假的,好不到哪儿去。请问这是哪类偏见在起作用? (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首因效应 D、自我实现预言 答案: B 3、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 A、替来访者做决定 B、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 C、为来访者保密

D、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 答案: C 4、注意易转移最常见于哪种病人? ( )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强迫症 D、躁狂症 答案: D 5、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 ) 。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答案: D 6、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商 答案:D 7、小芳很害怕火,以致不能擦亮一根火柴,甚至不能参加烛光晚会。她很可能患有( ) 。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惊恐障碍 C、强迫性障碍 D、恐怖障碍 答案: D 8、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 。 A、刻板印象 B、社会吸引 C、从众 D、服从 答案: C 9、当人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 ) A、补偿 B、分离 C、幻想 D、升华 答案: C 10、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与内容,心理学属于( ) 。 A、社会科学 B、行为科学

2022年04月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招聘教学、科研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2022年04月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招聘教学、科研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卷I 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 1.必然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 A.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B.全党的工作中心 C.全党的奋斗目标 D.全党新的伟大工程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 A.2002年 B.2000年 C.1996年 D.2006年 答案:A 本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3.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 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 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 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 答案:C 本题解析: 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已构成刑事犯罪,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需要接受刑事制栽,而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者,将自动丧失教师资格。时于A、D两项的行为,将构成行政法律责任,不受刑事制裁:B项的行为只涉及道德层面上的影响,不构成犯罪。

4.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要把()贯穿其中。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制度建设 D.作风建设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5.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申诉制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曰起15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6.不属于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是()。 A.监督制度 B.资格制度 C.职务制度 D.聘任制度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7.教师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关黑屋,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 B.表达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答案:A 本题解析: 题干所述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实施原则的是()。 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B.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 C.与其他教育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D.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 答案:C 本题解析: 实施职业教育应遵循以下各项原则:(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2)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3)建立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必考点带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必考点最新版 1、单项选择题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想法的同学,有效地行为转变方法是_____ A:确定性训练 B:全身松弛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转变认识法 2、填空题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是____与____。 3、简答题如何治疗儿童厌学症? 4、单项选择题同学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_____ A:考试焦虑 B:儿童厌学症 C:多动症 D:人际交往问题

5、单项选择题“一个同学过分可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议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终让他摸猫抱猫,消退对猫的惧怕反响〞,这是运用了_____ A:全身松驰训练 B:强化法 C:确定性训练 D:系统脱敏法 6、单项选择题心理辅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进展 D:克制障碍 7、单项选择题同学可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忧自己会因颤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此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病症是一种_____ A:抑郁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8、多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属于心理安康者的特征的是_____ A:不受无意识力气的支配,也不受别人的支配 B: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 C:关怀别人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D:理解自我的现状与特点,承受自己的优点和缺乏 9、单项选择题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_____ A:偏执型人格 B:反社会型人格 C:强迫型人格 D:内向型人格 10、简答题心理安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哪些方面?

11、单项选择题心理安康的人可以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_____ A:应有的责任感 B:主动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义务感 D:应有的道德相貌 12、单项选择题_____是同学心理安康训练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13、多项选择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的原那么有_____。 A:面对全体同学原那么 B:预防与进展相结合原那么 C:敬重与理解同学原那么 D:同学主体性原那么 E:整体性进展原那么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四)社会心理学 1.社会化,再社会化,图式 定义——社会化,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即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特点 ①社会化以个体生物遗传物质为基础. ②社会化对个体具有强制性。 ③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个性). ④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 再社会化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基本类型 1、主动再社会化。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自动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参与新的社会生活.一般出现在社会急剧变动或移民生活中。 2、强制再社会化。是一种社会性的强迫教化,对背离当时社会规范的人,通过特别机构在强制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化.再社会化不同与继续社会化,后者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高,常在不知不觉间进行。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