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有关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有关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导语: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篇1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四、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

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⑴ 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 = 90°-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

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

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C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A B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篇2

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课标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

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二是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教材分析】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沿着人类成长的足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

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中心主线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 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读图)请同学们读P2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9亿) (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强调)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完成P3的“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

1、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1+2%) ×1.7%=4145

(200000×(1+2%) =243799;243799×1.7%=4145)

2、通过活动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承转)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在地区上也是不平衡的,也就是其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和空间上的不平衡特点。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

(读图思考) 请读P2图1. 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P3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思考:

(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如何?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各有何特点(即完成下表)?

【教学总结】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篇3

第一章行星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根据资料分析)

(3)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简单阐述)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磁暴;极光等

注意: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区别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至少掌握三种图形的阅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太阳光照图(侧视、俯视);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2)主要知识点:

地球自传和公转方向、周期;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较;区时的计算(注意北京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比较;主要节气的判读;季节划分的依据;晨、昏线的判断;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简单了解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 (2)会区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能根据P31的活动,理解大气对地球的作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事例(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课本P37的图,注意图中每个气压带中心纬度位置

(2)能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来读出气候类型,并判断气候成因(只要求跟风压带有关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会根据等压线读出冷、暖锋,高、低压,并分析它们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2)会在等压线图上画出风的方向,会判断风力的大小

(3)会根据等压线和其他知识判断某地的天气特征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会根据有关资料判断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后果

●以气象灾害(台风和寒潮)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会判断洋流的性质

(2)会简要画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3)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等温线图的判读)

(4)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重点放在鱼场的分布)

(5)会根据洋流分布图分析污染物的流向和对海上航行的影响

●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衡量水资源的标准及水资源的定义

(2)简单认识河流的补给类型

(3)会根据资料分析一个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如以色列、咸海、我国黄河下游等)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会画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根据课本所呈现的一些地貌(如黄土高原、新月形沙丘、风蚀地

貌、河流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分析形成的原因

(2)三种山岳的成因及典型代表

(3)会判断背斜、向斜、断层等一些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构造在生产中的应用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路公路的选址问题

(2)山地、高原、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演变中作用。

生物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能画出生物循环的示意图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以黄土高原和修水库为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与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改变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与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堆积变化而成的。

师:对。陆地上本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

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活动探究)

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

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如果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

生:当然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缺水。

师:那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师:对,是那些植物长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师:不错。很显然,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

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师: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师:很好。显然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担心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1:什么是宇宙? 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因此,我们可以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我们这样定义:宇宙是广袤的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1.2:什么是天体系统?地球相对的位置在哪? 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 地月间的距离:38.4万km=3.84*105km 地日间的距离:1.5亿km=1.5*109km 日银间的距离:3万光年*94605亿km=2.83815*1019km

1.3:读图思考: 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黑洞是怎样形成的?怎样理解黑洞? 想要理解黑洞,可以同时了解几种事物的概念,一个是白洞,一个是虫洞,一个是负能量,一个是恒星。 众所周知,一些高质量的恒星,在其爆炸后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超高密度的天体,也就是所谓的黑洞,而黑洞能够将周围包括光等的一切物质吸引,因而我们见到的黑洞是黑色(即没有光线到达眼中)的。 至于白洞,即是与黑洞完全相反的另一天体,虽然两者完全不同,但却紧密相关,而这时,就涉及到了虫洞这一概念。 所谓虫洞,便是在我们所熟知的三维世界外的物质。如果我们把三维世界看成是一张纸,则虫洞便是由一张纸通向另一张纸的通道,至于黑洞跟白洞,便是这一通道的两个端口,即黑洞是入口,白洞是出口。 当然,在虫洞的两端的确会出现两个白洞或者两个黑洞的情况,这时,这一虫洞内的物质只会不断增加,而进入其间的物质却无法逃脱出去。可虫洞是极不稳定,虫洞的存在,需要宇宙中大量的负能量给予支持。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1:活动 2.1.1:试运用图1.4和表1.1,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 2.2:通过这些比较数据,同学们看一看,地球的质量是不是最大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课件

第三节大气环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东亚——西北季风 亚洲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南亚——东北季风 季风夏季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东亚——东南季风 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三节大气环境(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2、锋面系统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2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 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 状态和 物理 状态的变 化。 在 太阳能及 地球重力 的作用下,水在 陆地 、 海洋和 大气 间通过吸收 热量 或 放出 热量,以 固、 液、 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物 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地表形态 。 过程: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 转化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 地表蒸发 、人工增雨及 跨流域引水 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二、洋流 概念:洋流又叫 海流 ,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 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影响: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 量交换。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25° ~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 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逆 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寒 流,西侧为 暖 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 东侧为 暖 流,西侧为 寒 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 西风漂流 ,就性质来讲属于 寒流 。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波浪 、潮汐 。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 a 、 b 、 c 、 d 形成是由于 盛行风的吹拂, a 、d 由于 中纬西 风吹拂, b 、 c 由于低纬信 风吹拂。 e 、f 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 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 、f 分别是 加利福尼亚寒 流和 秘鲁寒 流。 b d 00 e c a f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ppt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ppt PPT标题: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概述 地理是一门探究地球表层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高一地理必修一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地球的形态、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地理坐标等重要知识点。本PPT将重点呈现地理必修一的核心内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以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主要分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 2.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形态、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现象及其内在联系。 3.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等人类活动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地球的形态

1. 地球的外部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体,由地壳、地 幔和地核组成。 2.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 核四个主要层,它们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各不相同。 3. 地球的各个圈层对生命的重要性:地壳提供了我们居住和生 活的场所,地幔参与构造和地震活动,外核和内核则形成地球磁场。 四、地理坐标 1. 地理坐标的定义:地理坐标是一种描述地球表面位置的方法,使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点的具体位置。 2.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也可以 用来划分时区。 3.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的夹角,用来划分地理 气候带。 五、知识点总结 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主要分 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

2. 地球的形态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各个圈层对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3. 地理坐标是确定地球表面位置的方法,通过经度和纬度来描述地点的具体位置。 六、学习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只有结合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多媒体学习: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帮助观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3. 合作学习:积极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七、总结 通过本PPT的学习,我们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地球的形态、地理坐标等重要知识点。地理学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认识地球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在后续学习中进一步强化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拓宽地理学的应用范围,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地理基础。

地理必修一课件

地理必修一课件 地理必修一课件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构造、地 质变化、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在地理必修一课件中,我们将学 习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的地壳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貌形成,以及地 理信息技术等内容。 第一部分: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要素。自转使得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使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形成 了四季的变化。通过学习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季节和地理分布等现象。 第二部分:地球的地壳运动 地球的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层岩石的运动和变形。它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两个方面。构造运动是地球表层岩石在地壳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 的山脉、高原和盆地等地貌特征。地震活动则是地球内部地壳板块发生断裂和 滑动所引起的地震现象。通过学习地球的地壳运动,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地貌 变化和地震灾害的成因。 第三部分: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深处,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它们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地幔是地核和地壳之 间的一层,由岩石熔融物质组成。地壳是地球表层最外部的一层,它分为大陆 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通过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物

质组成和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 第四部分:地貌形成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势特征。它是由地壳运动、水体侵蚀和风力作用等 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形成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河流、湖泊 和海洋等多种类型。通过学习地貌形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和 地理环境。 第五部分: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包括地理信息 系统、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内容。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处 理和分析地理数据,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和地图制作等服务。通过学习地理信 息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地理必修一课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理论基础。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的地壳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和 地貌形成,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 和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ppt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ppt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层的科学,通过研究地理学,我们可以 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特征。在高一的地理 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其中一些重 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球的结构与地学方法 地球是一个由多个大陆和海洋构成的行星,它包括地壳、地幔 和地核。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组成和地质变化的学科,地球物理 学是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以及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的学科。在 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运用地学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以 便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现象和规律。 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经纬度 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分别是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使得地球 上的不同地区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变化,也影响了气候的分布。地理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某个地方位

置的坐标系统,其中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而纬度用来 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三、地球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 地球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和水资源等。地形决定 了地表的地貌特征,例如山脉、平原和高原等。气候是地球的大 气长期平均状态,包括温度、降水和风等因素。植被是地球上生 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不仅为人类提供氧气和食物,也对水的循环 和土壤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之一。人文因素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例如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等。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与水循环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都是海水,而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水循环可 以简单理解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面径 流和地下水等。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也是水 资源的重要来源。 五、地球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貌的观察》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貌的观察》课件 一、引言 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探索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貌的观察》课件。通过对地貌的种类、形成原因、观察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的介绍,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多样性。学习本课件旨在提高大家的地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正文 1、地貌的种类和特点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地形、地势和自然景观的总称。根据其形成原因,地貌可分为沉积地貌、侵蚀地貌、构造地貌等。这些地貌各有其特点,如沉积地貌主要是由于沉积物的沉积和压实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则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的,构造地貌则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 2、地貌观察的方法 地貌观察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和仪器辅助观察。直接观察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和简单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测高仪等,用于观察地形的形态、高度、坡度等。仪器辅助观察则借助更专业的仪器,如全站仪、GPS 等,用于测量更精确的地形数据,如高程、坡度等。

3、实例分析 以某地区的河流地貌为例,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惯性力的综合作用,形成了不同的河谷形态,如V形谷、U形谷和平原谷。这些形态各异的河谷地貌,反映了河流流速、水流方向和河床岩性等方面的变化。 三、总结 本课件通过介绍地貌的种类、形成原因、观察方法和实例分析,让大家对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地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多样性,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预防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有更多的技术和工具可以用来观察和分析地貌。例如,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都将为地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显著,地貌研究也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希望大家在学习本课件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地貌的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还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地貌的观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脚下这颗美丽而多样化的星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运用资料 说出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知识窗“多样的天体”等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实践、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科普材料,增强对宇宙环境的感性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利用资料证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知。【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景: 凭着你的认识,你怎样向别人描述宇宙或地球?(学生交流,尽情畅谈,插入读图1-1-1“人类信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分类汇总引入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内容安排、知识结构: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1. 课程简介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课程将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掌握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以及地理变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 课程目标 •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掌握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了解地理变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教学大纲 单元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理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 单元二: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的运动和地形变化。 •地表地貌类型和分布。 单元三: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单元四: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气候与植被的关系。 •河流与人类活动。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单元五:地理变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冰川和海平面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4.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际数据的分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使他们能够将地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5.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小组项目:学生将分组进行研究项目,并以小组报 告的形式进行展示。 •期末考试: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6. 参考资料 •《地理学概论》(第三版),徐允中等,科学出版 社,2018年。 •《地理学导论》(第五版),王立胜,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6年。 •《地理学基础》(第四版),陈立东等,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7年。 以上是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课程的简要课件内容,希望 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本课程通过实际案例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地理[1]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难点:从数据中比较三大类行星的特点 方法与策略:谈“天”是为了说“地”,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因此教学时不要讲太多的天文知识,以致把地理课上成天文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活动或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达到课标的要求。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

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 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本节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阅读归纳:宇宙环境的组成成员(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形容词)小结: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宇宙环境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过渡:物以类聚,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天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ppt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ppt 地理科目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帮助学生们理解地球 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在高一必修一的地理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回顾和 巩固这些知识,本文将对地理高一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 以PPT形式呈现。 第一部分: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在地理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首先是地理学的定义和分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圈层及其表面自 然现象、人文现象和人地关系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其次是地 理学的分类,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主要研 究地球自然环境,而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及其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地理至 关重要。首先是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物体。此外,地球的内部结构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运动也是影响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重要因素,

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指的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而公转则是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 第三部分:地理坐标与地图 地理坐标和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掌握地理坐标和地图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们进行地理研究和定位至关重要。地理坐标通常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位置。经度指的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而纬度则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到地球球心的角度。地图则是用来图形化地表示地理位置和信息的工具,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分布、地势高低以及气候特征等信息。 第四部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向,它们分别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自然地理学包括地球的大气层、水圈、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研究。而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人文现象。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揭示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特征。 第五部分:地球的自然资源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023年高一地理讲义(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思维导图 知识点01 大气的组成一、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少量水汽和固体杂质。 二、干洁空气的组成

三、大气的成分及作用: 1. 氧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2. 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4. 臭氧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5. 水汽和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大气的变化 四、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读图思考】思考: 1.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2.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 【即学即练1】 (2021·山东·夏津县双语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大气——地球的保护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B.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 C.氮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2.下列有关对流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知识点02 大气的垂直分层 一、划分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对流层(a) Ⅰ.高度: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Ⅰ.特征 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 000米温度降低6 Ⅰ。 B.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b) Ⅰ.范围: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 Ⅰ.特征 A.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B.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C.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Ⅰ.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高层大气(c) Ⅰ.范围: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Ⅰ.特征 A.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随海拔升高持续上升。 B.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C.空气密度很小。 【即学即练2】 (2022·河南安阳·高一期末)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某航班在由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飞机颠簸严重,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炸裂并脱落,导致驾驶舱温度迅速下降至40Ⅰ,飞机立即按程序处置,下高度、减速,飞机在下降过程中与地面失联,在全体乘务人员的努力下,飞机最终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降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必修一地理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 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一节课件5篇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一节课件5篇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一节课件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地理教案吧。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一节课件(精选篇1) 教材分析 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一节课件(精选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然带的含义并掌握陆地自然带分布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自然带的气候植物的一般特点及代表动物。 2.在运用已学知识认识自然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各自然要素特征,形成整体的环境特征的认识方法。

高一地理课件模板7篇

高一地理课件模板7篇 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地理课件模板,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地理课件模板【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绘制热力环流过程图并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运用热力环流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养成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二)新课教学 1.温故知新: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②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展示实验。提问:玻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为什么会这样飘动? 3.探究热力环流过程: ①引导学生分析图中若A、B、C 三地受热均匀时,海拔高度越

高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相等。 ②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③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④引导学生观察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得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⑤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4.揭开悬念: 再次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讨论,绘制图示,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三)拓展提升 讨论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提问: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怎样布局?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 热力环流过程: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运动 课后探究: 创设情境、制造问题: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书设计 略 六、教学反思 略 高一地理课件模板【篇2】 一、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3章《从全层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全层间的物质运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统称。 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正在太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天空实验室等称人造天体。 天体的类型:卫星:质量小,不发光;彗星:呈云雾状独特的外貌;流星体: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星际物质:极其稀薄。 2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太阳——中心天体 太阳系 八大行星及卫星 地月系(地球和月球) 银河系 其它行星、卫星 总星系 彗星、流星体等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①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②八大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 ③八大行星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 4.关于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有下列共同特点 ①都是不透明的近似球形的天体;②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③围绕自身的轴自西向东(除金星外)不停地自转;④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近圆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均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地球与其他八颗行星相比有下列不同之处: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 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物质条件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要点梳理】 1、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 总量的22亿分之一。 2、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为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产生的能量。 影响获得某地获得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①纬度: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反之获得就少; ②地势高低:地势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能就多。且地势越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和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③天气和气候: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④昼长: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量越多。 典型区域分析: ①世界上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成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②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成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③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成因:地形闭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5、地球同步卫星及航天基地的选址 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特点:①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②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③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④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①纬度位置: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则发射航天器初速度越大,越能节约燃料。反之,越耗燃料。②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空气能见度高。

高一地理课件通用十二篇

高一地理课件通用十二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写好教案,课堂教学更有效,教案课件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写?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高一地理课件”是众多文章中的佳品,为了方便以后的查阅请你收藏本文! 高一地理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

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 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

有关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有关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篇1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高一地理必修1学问点总结_高一班级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课本P6〕 〔一〕、为地球供应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供应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四、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课本P11〕 ⑴世界很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改变和黑子改变周期有肯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难、地震等自然灾难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推断23°26′S 根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列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