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论述题精编

2021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一、2021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论述题精编

1.评析下述案例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

某班有个名叫张亮的9岁小男孩,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弄的对象?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在操场上做游戏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学的取笑。每当张亮遭到嘲笑和捉弄,就会非常伤心,甚至上课时也会哭泣。

有一天,张亮没来上学。班主任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班级里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听到老师说这是一个“问题”时,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华老师解释说:“有的人得过某些病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我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不了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老师说话的语气不温不火,充满了关爱。

有个女孩开始说话了:“小明和小刚取笑张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小明马上应道:“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讨论继续进行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有些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上看问题。冬冬说:“如果有人那样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丽丽提出了“公平”问题:“那不公平——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故意跑得那么快,而张亮没有办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这是一场充满感情的讨论,但华老师没有作任何总结就结束了。第二天,张亮回到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动上前帮他拉夹克拉链。课间休息时,张亮和大家玩游戏,竟然臝了三回。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人的现象再没有发生。

【答案】(1)在此案例中,华老师组织了多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如:给学生讲解小儿麻痹症患者动作困难的原因,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残疾人的处境和心憒,启发学生改正取笑、捉弄残疾同伴的习惯,学会理解、同情、善待弱小。

(2)华老师配合使用了多种方法教育学生:①说理教育的方法。她向学生具体解释了张亮动作笨拙的原因,但没有直接对学生采取道德劝诫,而是循循善诱。②移情理解的方法。华老师鼓励和启发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看问题。③课堂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由交流各目的看法和感受。

(3)课堂中表现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主鼕体现在:华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运用权威教训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是运用了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解决问题。

2.联系当地实际,分析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案】(1)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虽然建立起来,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对于大多农村学校来说,国家教育经费只是保障了学校最基本的运转需求,还不能适应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难以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较差。二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是教师素质不能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音、体、美、外语等学科教师短缺,教师队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关于教师津贴、补贴发放的政策未及时出台,2008年教师在收入上同公务员的差距开始拉大。三是城市“择校”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学校间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教育行政部门虽屡出新的政策力图制止“择校”,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并不明显,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也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

(3)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总体上看,由于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目前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仍处在政策引导、舆论倡导阶段,只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任重道远。“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违背教育规律、偏离教育方针、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考试分数、考试名次、升学率仍然是教师评价学生、校长评价教师、社会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学校在德育、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待改革创新。

3.从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过程,论述如何促进教师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专业成长。

【答案】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也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延续,伴随这一历程的是教师专业内涵的持续提升。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1)专业知识的发展;(2)专业技能的发展;(3)专业情意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是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意在专门向新教师提供至少为期一年的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人角色。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并与之分享经验。

(2)教师的在职培训。

①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发展学校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旨在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并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

②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培训。这种培训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

③反思性教学。教学反思包括对于教学活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教学活动而做的反思。

④教师行动研究。教师行动研究主要是一种直接指向实践、重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该研究的过程包括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拟订方案、实践尝试、反馈评价、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主要特点是“为了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3)制订自我生涯发展规划。

①认识自我及所处时间与空间环境。

②审视发展机会,确定发展目标。

③制订行动策略并按目标逐步执行。

④评价发展计划。

(4)进行教育研究。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5)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4.阅读下列案例,结合德育理论谈谈校园欺凌的防治方法。

材料一:校园欺凌事件一直都有,而且近两年校园欺凌呈上升趋势。2017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教育蓝皮书》对北京市12所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学生欺凌现象展开调查。调研显示:46.20%的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有6.10%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身体欺凌;40.70%的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有11.60%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18.60%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有2.70%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种关系欺凌。

材料二:日前,青羊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检察官走进了成都实验小学青华分校,开展了以“防治校园欺凌拥抱美好明天”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将“防治校园欺凌”带进课堂,给同学们送去了一堂不一样的主题班会课。

未检部门的检察官以PPT课件展示以及播放动漫的形式,从“校园欺凌释义、校园欺凌危害以及校园欺凌防护”等方面,进行法治宣传授课。真实震撼的案例、形象生动的解说,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互动,向检察官们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讲述自己的感受,表示通过这次课之后要改掉一些坏习惯,做好自我防护,远离校园欺凌。

【答案】校园欺凌是指同学之间单次或者多次以各种方式蓄意伤害他人造成一定损害的事件。学校可以采用体谅模式纠正学生的欺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发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体谅模式坚信行为和态度是富有感染力的,品德是感染来的而非直接教来的。因此,学校在防治校园欺凌的活动中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第一,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第二,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

学校在防治校园欺凌的活动中,要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采用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践锻炼、陶冶教育等教育方法。例如,老师可以精心设计"拔河等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每个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让孩子们增强友爱互助意识。学校可以组织以"防治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将“防治校园欺凌”带进课堂。

5.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答案】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教育要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深入认识这些规律。在实际活动中,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存在最佳期或关键期,为了有效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要“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消极地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看到各年龄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人为地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存在身心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这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6.谈谈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答案】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智力发展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确立以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和课程观为基础。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应当明确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理论被看作是临时性的,不是绝对的,这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把科学知识绝对化为客观的、没有疑问、一成不变的观点不同。建构主义告诉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

建构主义对知识的态度决定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的头脑并非是一片空白。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2)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