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与保护性通气策略(全文)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与保护性通气策略(全文)

随着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广泛应用和日益精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存活率逐年提高,预后明显改善。近年来,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brain injury)的报道逐渐增加,成为新生儿期死亡和儿童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及脑保护性通气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与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相关的高危因素

1.1 呼吸机因素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目的是促进有效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包括CO2 的及时排出和O2 的充分摄入,使血气分析结果维持在目标值范围。但呼吸机参数调节不当可产生多种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脑损伤,如未能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可导致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通气不足可导致高碳酸血症,使得脑血管扩张,血流灌注增加,易发生颅内出血;过度通气易引起低碳酸血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出现局部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显著减少,导致脑缺血缺氧,发生脑梗塞、脑白质软化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1]。在患儿原发疾病基础上,机械通气应用不当还可造成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从而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甚至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等,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良,也可导致血压波动而引起脑损伤。

1.2 患儿因素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具有脑发育不成熟、脑血管脆弱等解剖生理特点,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不完善,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差[2]。加之其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或因肺部炎症反应而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失活等,可因呼吸机参数过高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当出现肺气漏等并发症时,可使上、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灌注压减低,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而发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机械通气在治疗肺部原发疾病过程中,肺部的炎症反应失控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影响肺外重要脏器功能,可导致脑损伤,即肺-脑的交互影响[3]。另有文献报道,早产儿凝血功能不全亦是容易发生脑室内出血的重要发病因素。

1.3 其他因素

机械通气过程中的药物治疗可能诱发脑损伤[4]。如进行气管内滴入

PS治疗时,肺顺应性改善,肺泡迅速扩张,肺毛细血管亦相应舒张,可因肺血流迅速增加而导致脑血流瞬间显著下降;消炎痛、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可引起心输出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脑血流;应用激素治疗肺部炎症、慢性肺部疾病(BPD)时,可引起早产儿神经发育异常。新生儿转运或治疗过程中转变体位、气管插管或负压吸引等操作可能会导致血压突然波动,成为脑损伤的诱因。

2发生机制

2.1 血流动力学机制

机体脑血管有一定的自主调节功能以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新生儿可通过自动调节、化学调节及神经调节维持脑血流的稳定。机体在脑灌注压变化时具有维持脑血流稳定的作用,这一调节机制即脑血管血流的自身调节作用。除自身调节机制外,脑血管舒缩活动还与动脉血PaCO2、血压、窒息、药物、辅助通气、血管神经调节等有关。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自主调节能力有限[2],使得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成为脑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动脉血PaCO2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之间呈近似指数关系,PaCO2每升高或降低1kPa可使CBF改变30%,即PaCO2的变化对CBF有较大影响[5]。高碳酸血症(Hypercapnia)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每分通气量不

足所致。正常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PaCO2 升高和低氧可以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扩张大脑血管,增加CBF进行代偿[6],而不引起颅内压发生明显的改变。当PaCO2超过自主调节的上限,蓄积的CO2通过舒张脑血管而增加脑血容量,易导致胚胎生发基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损伤的大脑对缺血的耐受能力差,颅内压升高可使脑血流灌注减少,进一步加重脑损伤[7]。当采用快频率、大潮气量通气模式治疗持续低氧血症时,可致过度通气而导致低碳酸血症,使脑血流量显著减少,严重缺氧缺血易引起脑实质发生严重病变和出血[8]。Polglase等[9]动物试验研究也表明与保护性通气策略相比,高潮气量通气导致更严重的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神经调节对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Gonzalez-Lopez等[10]提出发现快速机械通气引起的细胞凋亡与缺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无关,而似乎与迷走神经异常触发凋亡信号并通过海马产生多巴胺D2受体,释放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有关。这个假说已在小鼠模型实验中得到证实。

2.2炎症反应机制

全身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脑损伤特别是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主要机制[11]。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宫内炎症[12]或产后败血症,也有研究发现15分钟的高流量机械通气可以增加肺和脑中炎症生物标记物[13],说明炎症反应可能是由机械通气引起,而暴露于宫内炎症增加早产儿呼吸机所致脑损伤的易感性[14]。动物试验表明,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可通过饱和运输的方式进入血脑屏障[15],其上调可破坏血脑

屏障和神经血管循环的完整性[16],导致脑血流动力学的不良反应,并增加通气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Fotopoulos等[17]研究57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现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是新生儿窒息后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的早期标志物。

2.3 氧化应激机制

持续低氧血症患儿给予氧疗,体循环、外周组织处于缺氧或低氧状态,呼吸道和肺泡暴露在相对高氧环境;当通气-血液灌流失衡纠正,体循环低氧状况会逐渐缓解,甚至转入高氧状态。脑组织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在高氧下易产生氧自由基,脑组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神经细胞含有大量的溶酶体,溶酶体被氧自由基破坏后,导致细胞死亡。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易发生高氧损伤。少突神经胶质细胞(oligodendroglia cells,OC)是脑白质的主要组成细胞,可促进髓鞘轴突及其前体的发育,对氧化损伤非常敏感[18]。氧化损伤导致髓鞘形成减少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有临床研究发现PVL患者的脂质过氧化增加[19]。

3 脑保护性通气策略

3.1 规范用氧,避免低氧血症和高氧血症

氧疗和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必要措施,能够及时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V/Q比值,从而维持动脉血气在目标值水平。使用氧疗和机械通气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避免不必要的吸氧和机械通气。陈超等[20]指出,氧疗不良反应与吸入氧浓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要以尽可能低的吸入氧浓度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0.90~0.95 即可,不必超过0.95,并需通过仔细的临床观察和必要检查,准确评估病情,及时撤离氧疗,避免长时间吸氧。

3.2 合理应用通气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国外临床多推荐采用过度通气(高频、高潮气量通气),从而使新生儿从高碳酸血症迅速转为低碳酸血症状态,可致脑血流量显著减少,易引起脑实质发生缺血缺氧和出血[8]。此外,虽然机械通气本身可刺激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但已有临床研究表明与小潮气量通气相比,大潮气量通气可使炎症因子释放增加[22]。小潮气量通气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降低炎症反应,但单纯小潮气量通气可引起肺泡萎陷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故临床上可采用小潮气量、适宜的PEEP、恰当的通气模式,结合呼吸波形及呼吸力学动态监护下,可在保证氧合、防止肺泡萎陷的情况下减少呼吸机相关脑损伤的发生。包括小潮气量通气在内多种通气模式,如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等,对于其使用是否引起脑损伤发生率增加的争议仍较多[22, 23],选择通气模式时应依患儿实际情况而定,防止患儿吸气时间和呼吸节律与呼吸机设定不一致产生人机对抗。

同步化的优点在于设置的通气次数略低于实际(测定)通气次数时,随着循环中CO2排出,pH上升,患儿的呼吸中枢发放呼吸冲动减少,实际触发通气次数也可以相应减少,但不低于呼吸机设置的最低次数;反之,当循环中CO2 水平增高,通过刺激呼吸中枢,自主呼吸冲动发放增加,随之呼吸机实际通气频率提高,在略高于设定的通气频率上保持平衡, 同样达到维持CO2 水平相对稳定的目的。这种呼吸机参数的设定与调节策略的应用, 可以保证循环中CO2分压,不断经呼吸中枢兴奋度—自主呼吸强度—呼吸机实际通气的反馈调节机制,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不至于使脑血流因循环CO2水平迅速变化而降低,避免呼吸机诱发脑损伤的发生[4]。

近年来,有动物试验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轻到中度的高碳酸血症能够对肺和神经起一定的保护作用[24, 25],改善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和脑损伤新生儿的存活率。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于如何控制PaCO2在一定水平增加,能够在改善缺氧脑细胞并降低脑耗氧量的同时,又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目前国际上对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Y)的安全范围尚无统一的规定,但专家普遍认为,新生儿在6.00~7.33kPa

(45~55 mmHg)范围是安全、且能很好耐受。鉴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接受过高PaCO2(>60mmHg)具有潜在危险性,因此,提出PaCO2保持在60mmHg以下(可允许为50~60mmHg),但pH>7.20~7.25较为安全[26]。近期亦有学者提出质疑,有临床研究发现PHY与正常PaCO2通气在改善通气所致肺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甚至接受正常PaCO2通气患儿较PHY患儿脑白质发育更好[27, 28]。因此,PHY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且缺乏大规模的对照试验研究,故临床应用应谨慎而有选择的进行。

在氧疗、无创通气、有创通气的基础上,亦可联合应用PS、NO吸入疗法以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一氧化氮(NO)吸入疗法是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一种新的通气技术,吸入的NO 可以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改善通气血流比例,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亦能抑制肺部炎症细胞趋化因子,抑制核转录因子介导的促炎症介质合成释放、反馈性调节作用,可以作为炎症反应的组织保护性机制。Mestan[29]等对吸入NO 治疗的早产儿长期随访发现,患儿2岁时神经发育障碍(包括认知和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率NO治疗组(17/70,24%)较对照组(31/68,46%)明显降低,表明NO吸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大量研究[30, 31]亦未发现NO吸入治疗对脑组织损伤或神经运动发育产生长期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NO 吸入后可与氧反应形成二氧化氮(NO2), 当NO2 达到一定浓度时, 可产生严重的肺水肿, 并使细胞受损或死亡。故在临床吸入NO治疗时要尽量把NO从气管插管末端给入, 减少NO与氧

气接触时间, 减少NO2 的产生,并需连续检测NO、NO2浓度并准确记录。

3.3 临床监测

呼吸机治疗的患儿应常规应进行包括生命体征监护,血气、生化、水及电解质平衡,头颅B超以及脑血流量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紊乱、脑血流量减少或过度灌注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根本原因,临床常用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颅内压和脑灌注压与脑灌注压监测、脑组织氧合状态监测、脑组织代谢状态监测及脑功能监测均可作为脑损伤早期监测方式。

3.4 药物治疗

早产儿由于脑发育不成熟、自主调节功能不全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胎肺成熟和引起短暂的脑血管收缩,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此外别嘌呤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和褪黑激素均在临床前研究中表明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的发生[32, 33]。

4 小结

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常表现为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以及远期神经发育障碍,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炎症反应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如小潮气量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等脑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仍存在争议,临床应用需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谨慎选择,并在通气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相关参数,防止脑损伤的发生。

循环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提出与内涵隆...

循环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提出与内涵隆...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成为目前治疗严重低氧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基本原则[1],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压力或容积对肺组织的过度牵拉而造成肺损伤,进而避免远隔器官损害。近年来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关于ARDS的研究发现,ARDS患者并非死于严重肺损伤和顽固性低氧血症,而是死于休克和突发心跳骤停[2]。因此,在当前的机械通气策略中仅强调肺保护避免肺损伤可能还远远不足。临床医疗及科研不应仅关注呼吸力学对肺脏的影响,更应关注呼吸运动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效应[3]。在开放肺、保护肺的同时应避免机械通气对循环的损伤,进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一、ARDS时的血流动力学紊乱 血流动力学紊乱是ARDS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虽然导致ARDS 病因不同,但其共同基础是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急性损伤。多数ARDS 患者是由于远隔器官的损伤触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肺泡血管通透性急剧升高;ARDS导致的严重缺氧还会导致肺高压及右室后负荷增加,进一步引起右心室扩张,并通过改变收缩末期左右心室的压力梯度,诱发室间隔矛盾运动,对左心功能亦可产生影响。此外,ARDS时大量的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及肺高压的发生,使得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液体输注来补充血管内容量,增加心输出量。而增加的血容量又会通过损伤的肺泡毛细血管膜渗出到肺间质及肺泡内,再度引起动脉氧合的恶化及肺高压,形成恶性循环。多项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时持续的液体正平衡严重危及患者生命[4]。 二、不恰当的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抑制 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有着多方面的作用。机械通气的应用是以改变血液组成成分(氧、二氧化碳等)为初始目的,以改变肺脏通气与弥散功能为主要手段。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产生复杂的病理生理效应,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1.气道高压导致循环回心血量不足:

肺保护性通气技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研究进展(全文)

肺保护性通气技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 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病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发病率在19%~35%,与TBI的预后不良及病死率增加有关。早期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与预后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肺保护性通气(lungprotectiveventilation,LPV)技术被广泛应用。 由于肺脑之间辩证关系的存在,在进行通气时常顾此失彼,难以达到最佳的平衡点。如何达到良好的平衡,以提高这类疾病的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肺保护性通气技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TBI合并ARDS的诊断 ARDS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行性急性呼吸衰竭。根据最新的柏林定义:1周内新发的或有进展的呼吸系统症状;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浸润阴影;不能用心力衰竭及液体负荷过重解释的肺水肿;低氧血症[PaCO2/FiO2≤300,且呼吸末正压通气(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5cmH2O)],即可诊断ARDS。 柏林定义解决了先前定义的局限性,但某些方面的可靠性仍存争议。目前认为大多数TBI合并急性肺损伤早期,病人常伴有吸入性肺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进而出现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缺氧症状,并

很快出现呼吸恶化。因此,TBI病人若严格采用柏林定义标准诊断ARDS,大多数病人已处于ARDS进展期或终末期,常导致较差的预后结果。 一般临床经验认为,重型TBI病人处于意识障碍或昏迷状态,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湿啰音等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良表现,呼吸频率加快(≥30次/min),PaO2 2.LPV技术在TBI合并ARDS中的应用 2.1LPV技术概述 LPV技术是在保证机体氧合和氧供的前提下,防止肺泡扩张和塌陷过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的通气技术。Pelosi等研究表明,对TBI合并ARDS的病人,伤后即使在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神经外科医生也更担心大脑而不是肺部,习惯使用更高的潮气量(tidalvolume,TV)和较低的PEEP。 最新的国际TBI病人管理指南也缺乏LPV的建议。但,Asehnoune 等指出,只要PaCO2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LPV的使用不会改变结果或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在我国,近一半的TBI病人接受LPV治疗,因此,LPV对TBI病人应该是安全的。目前,LPV的实施主要体现在TV、PEEP、肺复张(recruitingmaneuvers,RM)及俯卧位等方面。 2.2TV 对于重型TBI病人,高TV导致的控制性低碳酸血症,有时甚至是长时间的低碳酸血症,仍然普遍存在。研究发现,使用多模态监测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NICU2006年1月~12月收治的38例急性呼吸衰竭的足月儿作为对照组(传统机械通气组),另以我院NICU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呼吸衰竭的足月儿作为治疗组(保护性机械通气组),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机参数PIP(吸气峰压)、PEEP(呼吸末正压)、MAP(平均气道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的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颅内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足月儿;呼吸衰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照组(传统机械通气组)38例(男20例,女18例),治疗组(保护性机械通气组)40例(男22例,女18例),两组患儿胎龄均在37~41w,日龄2~24h,出生体重2500~4000g,原发病分别为新生儿肺炎、重度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败血症,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日龄、原发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并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选用MAQUET迈柯唯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模式选用PCV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通气策略,初选潮气量10~12ml/kg,PEEP (5.0±1.6)cmH2O,PIP在30cmH2O以下,呼吸频率为40~60次/min,然后根据患儿血气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尽可能用最低参数条件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给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用能保持肺泡开放的最低吸气压实施小潮气量(5~8ml/kg)通气,并根据P-V曲线来选取最佳的PEEP,避免肺泡过度膨胀,允许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维持在45~60 mmHg,即“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但维持血pH值>7.25,并将气道平台压力有效控制在30cmH2O 以下,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血气分析、床旁摄片和头颅超声检查,监测患儿内环境变化及是否存在肺损伤、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如吸入氧浓度(FiO2)、VT(潮气量)、PIP、PEEP、MAP、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治疗中发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颅内出血情况等,并比较患儿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情况;评价标准:顺利撤机为有效,无法维持正常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或二氧化碳分压异常升高、或患儿死亡为无效[1]。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3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数据采取t 和χ2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

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 1.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近年来随着对VILI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使ARDS机械通气策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机械通气的日标是降低呼吸功耗,同时维持气体交换,因此多选择大潮气量通气。尽管大潮气量可使ARDS患者的动脉 C02分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但却会增加VILI的风险。因此,近年来ARDS 的呼吸支持目标转变为防控VILI的同时维持机体基本通气和换气需求。为避免VILI的发生,则需采取小潮气量通气策略。 ARDS的患者“婴儿肺”的概念提示小潮气量通气可避免残存的通气肺组织过度膨胀。ARDSnet的临床研究证实小潮气量(6ml/kg预计体重)可使ARDS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约9%。由于小潮气量通气策略通过减少VILI的发生显著降低ARDS的病死率,因此该通气策略也被称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基于小潮气量通气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成为临床ARDS患者的标准呼吸支持策略。该策略建议将ARDS患者的潮气量限制在6ml/kg,并将平台压限制在30cmH20(1(cmH2O=0.098kPa)以内。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在一开始就将潮气量限制在6ml/kg。开始阶段潮气量应设置在 8ml/kg,以避免潮气量设置过低造成原来开放的肺泡进一步萎陷。在初始设置之后的4-6h内,逐渐下调潮气量,最终使平台压低于30cmH20。为达到目标平台压,潮气量最低可下调至4ml/kg体重。

在临床实践中,小潮气量通气策略的主要问题是伴随的容许高碳酸血症及其相关风险,如呼吸性酸中毒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等。另一方面,人们开始探讨进一步降低潮气量是否可以继续降低VILI的风险。针对这两方面的考虑,提出了“肺超保护通气策略”。 肺超保护通气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在体外二氧化碳清除装置的支 持下,进一步将ARDS患者的潮气量降至3ml/kg以内。这一方法既降低r容积伤的风险,又解决了以往高碳酸血症和严重酸中毒的问题。近期的一项临床研究证实,在Pa02/Fi02(PFR)<150mmHg (lmmHg=0.133kPa)的ARDS患者中实施肺超保护通气策略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2•呼气末气道内正压(PEEP)的设置: 严重的ARDS表现为肺水肿和呼气末肺泡塌陷。此时,低PEEP不足以稳定肺泡和维持其开放,反而会增加萎陷区肺组织发生VILI的风险。高PEEP可能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和肺过度膨胀等不良反应。三项大型临床研究均提示重度ARDS患者应用高PEEP可以改善预后。 在根据目标平台压设置好潮气量后,可以根据多种方法设置PEEP。目前的方法主要有根据氧和状态交替调节PEEP和吸氧浓度法、根据P-V曲线、跨肺压或目标平台压设置PEEP。由于跨肺压与肺损伤关系最密切,应根据跨肺压设定PFEP。目前多采用食道压作为胸腔内压的替代值计算跨肺压。根据跨肺压设置PEEP的具体方法为,设定PEEP,使呼气末跨肺压维持在0T0cmH20,同时,控制吸气末跨肺压在 25cmH20以内。

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力学及脑血流临床研究

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力学及脑血流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常频通气和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分析和研究肺呼吸力学和脑血流的变化,探讨其优越性。方法选择呼吸衰竭新生儿4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高频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上机前及上机后2、12、24、48 h及撤机前的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气道阻力(R)、肺过度膨胀系数(C20/C)、每分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脑血流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速度(Vs)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气漏及脑室出血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呼吸力学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上机后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漏和脑室出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机械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相比,可以减少气漏和脑室内出血。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呼吸力学;脑血流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比较常见。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机械通气方式有常频通气和高频通气两种,为探讨两种通气方式孰优孰劣,笔者对我院NICU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所收治的41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NICU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所收治的41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86年全国新生儿会议所制定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41例患儿肝肾功能均正常,均在生后6 h内人院。男29例,女12例;出生体重1100~2600 g,平均1408 g;胎龄28~36周,平均3 2.4周。41例原发病均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胎龄、体重及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上机前均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血糖、肝肾功、心肌酶、床旁X 胸片等;多参数监护仪监护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等。常规治疗原发病、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呼吸支持应用英国产SLE5000婴儿呼吸机具有常频和高频通气功能,并显示肺顺应性(C)、膨胀系数(C20/C)、阻力(R)、平均压(MAP)、每分通气量(MV)等肺呼吸力学参数。观察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参数设置:HFOV频率8~12赫兹,平均压10~14毫帕,振幅调至看到患儿胸壁下部有合适的振动为止;对照组采用常频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lMV)进行治疗,呼吸机参数初调:RR40~60次/min,PEEP4~6 cmH2O,PIP15~25 cmH2O。两组吸入氧浓度(Fi02)0.3~0.5。监测记录两组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 h及撤机前的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气道阻力(R)、肺膨胀系数(C20/C)、每分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等指标。同时检测脑血流变化,采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与保护性通气策略(全文)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与保护性通气策略(全文) 随着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广泛应用和日益精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存活率逐年提高,预后明显改善。近年来,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brain injury)的报道逐渐增加,成为新生儿期死亡和儿童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及脑保护性通气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与呼吸机相关性脑损伤相关的高危因素 1.1 呼吸机因素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目的是促进有效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包括CO2 的及时排出和O2 的充分摄入,使血气分析结果维持在目标值范围。但呼吸机参数调节不当可产生多种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脑损伤,如未能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可导致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通气不足可导致高碳酸血症,使得脑血管扩张,血流灌注增加,易发生颅内出血;过度通气易引起低碳酸血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出现局部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显著减少,导致脑缺血缺氧,发生脑梗塞、脑白质软化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1]。在患儿原发疾病基础上,机械通气应用不当还可造成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从而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甚至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等,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良,也可导致血压波动而引起脑损伤。 1.2 患儿因素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具有脑发育不成熟、脑血管脆弱等解剖生理特点,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不完善,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差[2]。加之其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或因肺部炎症反应而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失活等,可因呼吸机参数过高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当出现肺气漏等并发症时,可使上、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灌注压减低,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而发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机械通气在治疗肺部原发疾病过程中,肺部的炎症反应失控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影响肺外重要脏器功能,可导致脑损伤,即肺-脑的交互影响[3]。另有文献报道,早产儿凝血功能不全亦是容易发生脑室内出血的重要发病因素。 1.3 其他因素 机械通气过程中的药物治疗可能诱发脑损伤[4]。如进行气管内滴入

新生儿呼吸支持

内容 新生儿解剖特点和呼吸生理 新生儿呼吸机的应用 解剖特点 新生儿肺泡数较少,肺泡总面积2.8M2按公斤体重计算与成人相近。 新生儿代谢需氧量按公斤体重计算远比成人为高,故呼吸浅而速。 应付代谢增高所需的呼吸储备能力较小。 解剖特点 –后鼻孔小,仅为鼻腔的1/7-1/6,而成人的后鼻孔则超过鼻腔的一半约2cm。 –以经鼻呼吸为主 –鼻道狭窄,鼻腔黏膜富于血管和淋巴管 –声带及喉黏膜较薄弱,富有血管和淋巴组织,当有轻微炎症时既可致喉梗阻。 解剖特点 –气管短而宽,其长度为4cm –主支气管平滑肌和弹性组织稀少、发育差,气管的黏液腺和气道黏液的缺乏使新生儿气道黏膜的转运功能受到影响,清除吸入颗粒物质和抗感染的能力也低下。 –鼻道狭窄,气管短4cm, 呼吸频率快、气流速度快,在鼻腔停留时间短,对吸入气体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温化和湿化。 呼吸生理 呼吸生理 正常潮气量,一般为6-8ml/Kg。 一般1/3进入肺内不进行气体交换,为解剖死腔量。约2/3在肺泡内完成气体交换。 正常机械通气时呼吸机供气管道消耗20%的Vt,气管插管导管漏气常消耗10~30%的Vt。 在设定呼吸机的Vt时,应比理论值高。 早产儿俯卧位比仰卧位的潮气量较大 顺应性为在单位压力作用下肺容量的改变。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 顺应性小意味着肺不成熟、功能差、不易扩张。 顺应性(C)与弹性阻力(R)成反比关系:C=1/R 新生儿肺的动态顺应性为1—2ml/cmH2O.kg.俯卧位时可达到3.38±0.16ml/cmH2O.kg 早期识别肺过度扩张,避免气压伤。

?气道阻力(R):气流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之间的摩擦,足月儿:25-30cmH2O/L.S ?早产儿:60-80cmH2O/L.S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气道直径、呼吸管道长度、气体粘滞度 呼吸生理 呼吸生理 ?时间常数(TC):为气体充满肺泡所需的时间或肺泡充气后排出所需的时间. ?正常新生儿TC=气道阻力×肺顺应性=30cmH2O/L.S ×0.003-0.004L/cmH2O=0.1-0.12秒 ?在1个时间常数里,送入肺内的气量为63.2%,或者说肺泡内压力达到近端气道压力的63.2%,3个时间常数为95%,5个时间常数为99%。 ?所以新生儿机械通气时设定吸气时间为3个时间常数即可一般为0.3-0.5秒。 呼吸生理 ?自主呼吸时的胸腔内压: ?吸气由胸腔负压引起,呼气时胸腔内压接近0。 ?吸气肌做功,膈肌下降→胸腔内负压 ?肺泡扩张→肺泡负压 ?胸腔负压作用于胸腔静脉 ?胸腔泵作用→静脉回流增加 呼吸生理 ?机械通气时的胸腔内压 ?吸气时胸腔为正压,呼气时如设定了PEEP也为正压 ?在通气的管道和肺泡之间形成正压的压力梯度 ?肺泡和胸腔均为正压 ?胸腔内为正压: ?胸腔泵作用消失 ?静脉回流减少 ?心输出量减少 呼吸生理 ?平均气道压(Pmean):MAP ?通气时间或呼吸周期中作用在气道和肺泡的平均压力 ?正常:5—10cmH2O ?肺实变时气道阻力增加,MAP10—15cmH2O ?主要的影响因素:PEEP 吸气时间(Ti) ?次要的影响因素:峰压流速 ?对氧和有显著影响 新生儿呼吸机的应用 呼吸衰竭 呼吸机使用的基本目的 促进有效的通气和气体交换,促使二氧化碳的及时排出和氧气的充分摄入,使血气结果在正常

2023呼吸机导致的肺损伤和肺保护性通气

2023呼吸机导致的肺损伤和肺保护性通气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患者必不可少的支持性疗法:它可以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并确保无法通气的患者通气。然而,高气道压力会引发呼吸系统的各种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有害的,并导致肺部损伤的发生或恶化,称为呼吸机导致的肺损伤(VILI)。 早在现代机械通气器被发明之前,就有人建议正压通气是有害的。早在1744年,英国医生约翰·福瑟吉尔就猜测,采用口对口复苏可能比使用风箱来恢复“显然已死亡”的人更少受伤。他关注的是使用风箱或其他人的气道所产生的通气气体后肺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前者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更大。避免VILI是危重病人的一个主要目标,并与生存率的提高有关。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回顾机械通气可能导致肺损伤的机制,它们的床边评估和临床实践中支持所谓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证据。 大多数细胞是机械敏感的,因为它们对机械刺激有感觉和反应。这在提交给连续或周期性力量的组织中尤其相关,如呼吸系统。细胞机械感应器种类繁多,包括质膜上的拉伸激活离子通道(即Piezo和TRPV家族)、细胞骨架或核包膜本身。这些传感器的激活引发了细胞的重新编程,并诱发了基因表达的变化。 在生理条件下,通气驱动会根据一些反馈机制(如血气或气道伸展)来调节通气的频率、幅度和模式,从而决定自我施加在呼吸系统上的机械负荷的大小。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潮汐拉伸激活了细胞的

增殖/迁移和表面活性剂的分泌。这些机械依赖性途径的过度或持续激活可能导致致病反应。其中,炎症、细胞生存的调节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在VILI中起着核心作用(图15.1)。 图15.1 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中涉及的对机械拉伸的生物反应。所有这些机制都有促进修复(PROS)和致病作用(CONS),如图所示机械拉伸本身可能诱发肺泡上皮细胞释放促炎症分子。产生的趋化因子梯度从循环中复张中性粒细胞。被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在肺泡空间和间质内释放它们的颗粒(含有蛋白酶、活性氧和炎症介质),造成组织的破坏。上皮屏障完整性的丧失促进了这些介质从肺泡向循环的转移,反之亦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释放的分子,如白细胞介素-1β或-6,也作为生长因子,有助于组织修复。机械刺激通过各种细胞内机制调节细胞生存。拉伸本身可能刺激细胞分裂和分化,从而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然而,机械受体的过度激活可引发细胞周期停滞和/或细胞凋亡。尽管细胞凋亡构成了一种清除受损细胞的机制,而不引起明显的炎症,但对高拉伸的反应

呼吸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脑灌注的影响

呼吸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脑灌注 的影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会对患儿 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脑 灌注问题是较为严重并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呼吸机作为治疗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对患儿的脑灌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脑灌注方面的影响。 一、呼吸机对脑灌注的积极影响 呼吸机的使用可以有效纠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氧合障碍,保证充足的氧供及二氧化碳排出。这对患者的脑灌注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呼吸机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 等参数来达到最佳的氧合和通气效果。通过呼吸机的辅助通气,可以 确保患者的气体交换正常,保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从而维持脑 灌注的稳定。 其次,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呼气末正压来保 持肺泡的开放,避免肺泡塌陷,减少肺泡塌陷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促进脑灌注的稳定,并避免因肺泡塌陷导致肺通气-血流不匹 配的发生。 此外,呼吸机对于调节患者的通气参数和吸气流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流速,可以降低呼吸阻力,减少患者在通 气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使得更大的能量可以用于保证脑灌注。

二、呼吸机对脑灌注的负面影响 尽管呼吸机对脑灌注有积极的影响,但不恰当的呼吸机使用也会产 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呼吸机的过度通气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从而导致脑血管 收缩,进而影响脑灌注量。此外,呼吸机通气过度还可能导致血浆二 氧化碳过低,导致脑血管痉挛,从而降低脑血流量。 其次,呼吸机的高氧浓度通气可能导致新生儿氧中毒,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脑损伤。因此,呼吸机辅助通气中应当控制氧浓度,避免氧 中毒对脑灌注的不利影响。 此外,呼吸机的应用也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如气道损伤、肺损伤等。机械性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继发性损伤,间接影响脑灌注。 三、改善呼吸机对脑灌注的影响的策略 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呼吸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脑灌注的 影响,有以下几个策略可供参考: 1. 个体化通气策略: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病情各异,通 气策略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呼吸机参数。个体化通 气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通气需要,从而维持脑灌注的恒定。 2. 控制通气量和流速:适当调整呼吸机的通气量和流速可以减少对 患者的机械性损伤,同时保证通气效果,进而改善脑灌注。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ICU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 LPVS) 一、概述 由于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又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高达32%?50%。ARDS患者病理基础是肺泡毛细血管急性损伤,通透性增加,大量肺泡萎陷,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分流量增加,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对ARDS进行呼吸支持的有效手段,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和氧合功能,降低呼吸功耗。其目的是增加气体交换量,恢复和稳定已关闭但仍有潜在功能的肺泡,使其重新参与氧交换,增加氧释放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因此要求维持足够的潮气量(V T )以摄入O 2 排出CO 2 来维护PaO 2 和PaCO 2 于正常水平,而此时 患者仅有20%?30%肺泡可以通气,采用常规潮气量(10?15ml/kg)可致这些通气肺泡过度扩张而致肺泡泄漏、肺间质气肿和气体栓塞等并发症,造成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过度牵拉伤、高通透性肺泡水肿以及肺气压伤,统称为“与通气机有关的肺损伤” (ventilator-associated lung injury, VALI),包括肺气压伤,如气道压过高导致的张力性气胸,肺间质、纵隔和皮下气肿,心包和腹膜后积气,气腹,系统性气体栓塞(统称为肺泡外气体)。因此,近年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 LPVS)逐渐被大家接受,主要内容包括小潮气量(VT):5?7mL/Kg、低平台压: 25?30 cmH 2O、适度的呼吸末正压(PEEP):12?15cmH 2 O,以及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二、病理机制 (一)VALI发病机制肺泡和周围血管间隙的压力梯度增大,导致肺泡破裂,形成肺间质气肿,气体再沿支气管血管鞘进入纵隔,并沿其周边间隙进入皮下组织、心包、腹膜后和腹腔。若脏层胸膜破裂,气体可进入胸腔。最终可形成肺间质、纵隔和皮下气肿,心包和腹膜后积气以及气胸和气腹。气体进入肺循环则引起气体栓塞。气压伤实质上为容积性肺损伤(Volume damage)或肺容积伤(Volutrauma),因为机械通气通过改善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以及对气道、肺泡的机械性扩张作用,使肺容积增加。而呼气末正压(PEEP)的应用使呼气末肺容积增加尤为明显。容积伤的形成主要与过大的吸气末肺容积对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的过度牵拉(Over strech)有关。肺萎陷伤(Atelectrauma) 呼

小儿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小儿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小儿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文档范本: 一、引言 本章节主要介绍小儿呼吸机的概念、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二、小儿呼吸机的类型 2.1 机械通气呼吸机 2.1.1 控制通气模式 2.1.2 辅助通气模式 2.1.3 气囊通气模式 2.2 生物反馈呼吸机 2.2.1 自适应通气模式 2.2.2 吸气负荷调整模式 2.2.3 通气量调整模式 2.3 高频通气呼吸机 2.3.1 高频正压通气模式 2.3.2 高频振荡通气模式

三、小儿呼吸机的适应症 3.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3.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3 支气管哮喘 3.4 肺炎 3.5 胸壁畸形 3.6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四、小儿呼吸机的操作指南 4.1 前期准备工作 4.2 呼吸机的设置与调试 4.3 监测与观察 4.4 安全注意事项 4.5 呼吸机的清洁与维护 五、小儿呼吸机的并发症管理 5.1 气压伤 5.2 气道损伤 5.3 肺气肿

5.4 气胸 5.5 感染 5.6 心律失常 六、小儿呼吸机的最新技术进展 6.1 应用于小儿呼吸机的技术 6.2 基因治疗在小儿呼吸机上的应用 6.3 非侵入性呼吸中断检测技术的发展 七、小儿呼吸机的临床评价与研究 7.1 临床病例观察 7.2 回顾性研究 7.3 前瞻性研究 7.4 多中心临床试验 八、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内容详见附件部分。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 9.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医疗器械监管的法律法规。

9.2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医疗器械注册的管理办法。 9.3 具体法律名词及注释详见附件部分。 附件: 1:小儿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手册 2:小儿呼吸机相关研究论文 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全文 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全文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0号)。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39号)。 3:其他法律名词及注释详见相关法律法规全文。

重度儿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的出路(完整版)

重度儿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的出路(完整版) 作者:洪小杨封志纯 选自:中华儿科杂志, 2018,56(5) 从1994年的"美欧专家共识"到2012年的"柏林标准"再到2015年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 ):儿童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推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和pARDS的定义、诊断和治疗不断进行修订;加之呼吸支持技术的进步,成人ARDS的死亡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55%~65%,下降到目前的35%~40%,pARDS总体死亡率也下降到与成人相仿水平(35% )[1,2,3]。但是重度pARDS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困境如何破解?救治出路在何方?笔者谨在此抛砖引玉。 一、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 机械通气是pARDS救治的基石,近年来最大的进展是"肺保护通气"策略用于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Amato等[4]主张控制高驱动压是避免VALI的关键,但迄今未取得共识;目前既有资料支持小潮气量通气,也有研究发现10 ml/kg潮气量预后更佳[5]。不过,这些争论并未影响该策略在pARDS临床救治中的广泛应用;只是在呼吸机参数设置满足肺保护通气要求的前提下往往无法保证重度

pARDS患儿最低限度换气和通气[6,7],因而期待有更进一步的临床救治技术措施[8]。 ECMO可直接有效地改善氧合和通气,更重要的是同时保障了肺保护通气策略实施。Green等[9]研究显示,危重程度匹配的53对pARDS患儿,ECMO联合肺保护通气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但ECMO在pARDS应用仍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介入时机,指南推荐ECMO用于氧合指数(OI)>40或动脉氧分压(PaO2 )/吸入氧浓度(FiO2)<60的极度危重pARDS[10]。Erickson等[11]研究提示pARDS的OI值从13上升到16以上时,死亡率增加40% ;OI>40的指征是否过严、导致介入过晚而丧失救治机会?二是我国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ECMO技术尚局限在少数单位,ECMO实施的成本较高、操作有创、管理复杂、医生成长周期较长、潜在并发症较多[12],在不同程度上约束了儿科ECMO 技术的推广。 现今,我国经济发展使ECMO费用不再成为问题;而且各地已普遍开展了儿科体外循环手术,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近年在先行ECMO中心的推动下,一些单位也开始了尝试。笔者单位近10年已开展儿科ECMO逾百例,其中重度pARDS救治取得了显著疗效。我们体会到开展ECMO技术的关键是需要体外循环、心血管外科和PICU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且密切配合;在国家当今大背景下,如果相关医疗机构领导充分重视、有力组织,在未来3~ 5年内各省、市、

ARDS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ARDS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是由于各种原 因导致肺泡和小气道损伤,使肺的氧合和通气功能严重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一种针对ARDS患者的特殊通气策略,旨在最大 限度地减少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核心原则是低潮气量和低平台压力。 低潮气量是指机械通气过程中每次给予的潮气量要尽量减少,一般控 制在6ml/kg以下,以避免肺过度膨胀和肺泡内压力的过高。过高的潮气 量会导致肺泡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肺泡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加重肺损伤 并导致更严重的氧合障碍。 低平台压力是指机械通气过程中肺泡内的压力要尽量减少,控制在 30cmH2O以下。平台压力过高会导致肺泡顺应性降低,造成肺泡的损伤和 炎症反应,加重ARDS的病情。 此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还包括以下措施: 1. 高PEEP(呼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是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在呼气末阶段保持的一定正压,可以避免肺泡 塌陷,保持肺泡的开放性,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 2.限制性液体管理:液体积累是ARDS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增 加肺水肿和通气/灌注失衡的风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限制液体输入,维持患者的负液平衡。 3. 平衡正负平台压差:正负平台压差是指平台压力减去PEEP的值, 一般应控制在15cmH2O以下,以避免过度拉伸肺泡和气管压力过高。

4.俯卧位通气:与传统的仰卧位相比,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减少肺内分流,降低肺水肿,改善患者的预后。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监测指标进行调整和评估。通气模式应选择合适且具有保护肺部的特点,如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监测指标包括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平台压等。 总之,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在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时需注意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监测指标,及时调整和评估效果,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呼吸机技术参数

新生儿呼吸机技术参数 一、基本要求(提供产品检测报告) 1、原装进口新生儿/小儿高频、常频、无创一体化呼吸机; 2、适用于300克-30公斤体重的病人; 3、一体化彩色触摸屏幕,具有中文界面,及报警事项中文记录; 4、配备分体式,自动控制加温湿化装置,易于消毒,无湿化纸等耗材; 5、所有管路为开放式,不受厂家限制,便于自行采购,利于降低后期使用成本; 二、常频通气要求 1、控制原理:压力控制通气、配合容量限制(防止肺过度膨胀)和容量保障(防止 通气不足),根据病情实施两种肺保护性通气方案; ★2、智能触发方式:采用流量触发、容量触发、触发水平自动调节,即根据病人自主呼吸情况,自动调整触发水平的门限数值,提高人机协调水平; 3、近端流量传感器,传感器的分辨率0.1mL,常频最小潮气量1mL; ★4、呼吸环比较功能:存储的呼吸环和当前呼吸环,在同一坐标系中直接比对,便于对通气效果评估。 5、通气模式:IPPV、SIPPV、SIMV、SIMV+PSV、PSV、CPAP+窒息后备通气, 以及手动通气、手动增氧(氧冲洗)等通气模式; 三、无创通气要求 ★1、无创通气模式:NCPAP、双水平CPAP;须采用新生儿专用Infant flow附件,降低呼吸做功,提高病人耐受性; 2、具有自动泄露补偿功能,当鼻塞或者鼻罩出现漏气时,通过泄漏补偿确保病人 端压力稳定,保证通气治疗效果并防止鼻中隔压迫性损伤; 四、高频通气要求 ★1、高频振荡方式:喇叭胶膜式,振荡荡腔内有效容积大于300mL;振荡气流须经湿化后在送往病人端,避免因鼓膜内潮湿滋生微生物造成交叉感染; 具有主动吸气和主动呼气的双向气流,利于呼出肺内潴留的CO2; ★2、高频震荡通气(HFO),要求具有高频通气容量保证(VG)功能,可根据肺顺应性变化自动调整振幅,防止过度通气而造成肺损伤和脑损伤; 3、具有持续基础气流和可调节的震荡偏流,呼吸比可在1:1、1:2、1:3之间调节,必须有高频通气的潮气量监测,监测二氧化碳弥散系数DCO2;

早产儿应用呼吸机期间呼吸道护理问题与对策

早产儿应用呼吸机期间呼吸道护理问题与对策 朱咏梅;赵秀花;牛迪;王训文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0(015)004 【总页数】1页(P599) 【作者】朱咏梅;赵秀花;牛迪;王训文 【作者单位】41000湖北,襄樊,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41000湖北,襄樊,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41000湖北,襄樊,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41000湖北,襄樊,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我院 NICU通过对 56例应用呼吸机的早产儿的护理,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护理问题,制定对策,取得了满意效果。 一、56例早产患儿中,男 42例,女 14例;入院日龄为生后 30 min~28d;体重1 700~2 250g;原发病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8例、重度窒息 3例、胎粪吸入综合征 5例、羊水吸入性肺炎 8例、反复呼吸暂停 4例、感染性肺炎 11例、感染性肺炎并先心病 3例、气胸 2例。接受呼吸机治疗的 56例患儿通气时间均≥48 h。 二、机械通气方法:56例患儿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定时限压恒流型呼吸机,常频通气,接密闭式吸痰管。呼吸机机型有西门子 Servo-i、SLE 5000、Babylog 8000plus。采用压力控制(PC)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

(SIMV+PSV)模式,机械通气时间:52~374 h,平均(131.5±21.5)h。 三、护理问题 1 气管插管滑脱胶布固定不牢、患儿躁动、吸痰方式等因素造成。 2 痰液堵塞呼吸道感染造成气道分泌物过多,插管底部间隙形成死腔,痰液易沉积。 3 喉头水肿早产儿喉部黏膜下组织发育不完善,弹力纤维松软,气管插管摩擦损伤易导致喉头水肿。 4 小儿喂养不当因有插管,喂奶过程中影响吞咽,易呛奶,存在窒息的风险。 5 护理操作不当拍背排痰过程中因物理贯力作用或体位改变,影响气管插管固定。 四、护理对策 1 病房环境要求:早产儿室内温度应在24℃ ~26℃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 55~65%,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 2 h换新风一次。病室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3次,并监测病室病原微生物,控制在 200cfu/m2以下。 2 加强气道护理:将早产儿置于红外辐射抢救台上,在其肩胛下置软垫,使颈部呈轻度伸展体位,尽快气管插管将气管内分泌物吸出,定时翻身叩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注意经常变换体位,每 2h翻身一次,翻身是预防及治疗肺内分泌物堆积及改善受压迫部分的肺的扩张,因气管插管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易造成管腔内分泌物干结堵管腔,气管切开后加强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使痰液能及时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改进护理操作规程进行细化管理一要充分认识正确适时吸痰的重要性,保障吸痰安全;二要高度重视正确喂养,防止呛奶,防止呕吐物再度引起窒息。(1)气管内吸痰:经 2人完成,一人负责双手口周托管,固定气管插管;另一人负责气管内吸痰,采用无菌操作,吸引方法用 100~150 cm水柱负压吸引器直接通过气管导管边吸边拔[1],还可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声门下分泌物持续吸引,吸痰时间均不超过 10秒。每次吸痰前后给以纯氧吸入约 1分钟,防止缺氧。口腔吸痰盘及气管吸痰盘严格区分开,每

急性呼吸衰竭中的膈肌保护性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中的膈肌保护性通气 介绍 在呼吸窘迫的重症患者中,重要的是要减轻呼吸肌的负荷,防止肌肉疲劳和损伤,因为通气需求明显超过正常的呼吸肌活动。由机械通气本身和自主呼吸努力引起的肺损伤是众所周知的。此外,一项研究报告称,机械通气也可能损伤膈肌。1988 年,Knisely 等人。首次报道了经历长期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膈肌肌纤维异常变薄。在动物研究中,短时间的被动控制机械通气 (CMV) 会引起氧化应激,导致蛋白质降解,导致膈肌萎缩和无力。在一项针对人类的研究中,Levine 等人报告说,脑死亡器官捐赠者的膈肌长时间不活动与膈肌纤维的明显萎缩有关。从那时起,机械通气下的快速膈肌萎缩和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呼吸机引起的膈肌功能障碍,这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之前存在膈肌无力,并且败血症和其他危重疾病本身会导致膈肌脆弱,因此危重疾病相关的膈肌无力这一术语也常用于 ICU 中发生的膈肌功能障碍。预防机械通气期间的膈肌损伤可能会降低机械通气的依赖并改善结果;因此,对于所有参与机械通气的重症监护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篇综述中,概述了呼吸机引起的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证据及其潜在机制,以及促进膈肌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策略。 临床证据 近年来,通过超声检查在床边无创评估膈肌功能已成为可能,这表明膈肌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预后以及ICU获得性虚弱的重要问题。

Dres 等人通过超声检查和检查双侧前部磁性膈神经刺激时气道压力来评估膈肌功能。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报告说,63% 的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膈肌功能障碍,21% 的患者出现膈肌和肢体肌肉萎缩。此外,这种膈肌功能障碍与ICU停留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增加有关。戈利格等人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膈肌增厚分数 (TFdi),并报告 TFdi 患者的 ICU 停留时间较短,与休息时的健康受试者相当 (15-30%)。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膈肌厚度增加和减少,这两种情况都与呼吸机依赖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升高有关。 机械通气引起的膈肌损伤机制 为了防止膈肌功能障碍,有必要了解膈肌损伤的机制。因抑制吸气努力而导致的萎缩和因过度负荷导致的损伤是机械通气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膈肌损伤。图 1 总结了膈肌损伤的可能机制。 图1. 机械通气导致膈肌损伤,功能障碍的机制。黑色箭头表示已被证明与不良结果相关的机制。白色箭头表示基于动物实验的假设机制。右下图显示肌节长度根据PEEP 的变化而变化。(A) 正常,(B) PEEP 的急性影响,(C) 持续高 PEEP 的长期影响,以及 (D) PEEP 突然降低后的过度拉伸。 废用性萎缩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ove and liking, January 6, 2019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随着对机械通气的深入研究;一些治疗观念也在发生转变;通气模式不断更新;肺 保护性通气策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ALI 实施机械通气; 除了要保证基本的氧合和通气需求; 还应尽量避免VILI的发生..针对VILI 的发生机制; 相应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达到以下两点: ①应使更多肺泡维持在开放状态维持一定呼气末肺容积水平 ; 以减少肺萎陷伤; 其实质是呼气末正压PEEP 的调节..②在PEEP 确定后; 为了避免吸气末肺容积过高; 就必须对潮气量进行限制; 使吸气末肺容积和压力不超过某一水平; 以减少容积伤和气压伤.. 压力控制通气策略确定最佳PEEP压力容积曲线P —V :呼吸系统的P —V 曲线是描述整个呼吸系统静态机械特征; 对于严重肺疾病是唯一测定肺功能的方法..在曲线的开始段有一向上的拐点称为低位拐点lower inflection point ; LIp ; 代表吸气顺应性改善;是萎陷肺泡复张的点; 所对应的压力Pinflex 为逐渐增加PEEP 时肺泡突然大量开放时的压力切换..在呼气末使用等于或略高于Pinflex 的压力水平; 将会产生明显的肺泡幕集作用; 使较多的肺泡维持在开放状态; 从而避免了终末气道和肺泡反复塌陷和复张的剪切力所致的肺损伤..目前; 许多学者把Pinflex +0.2~0.29 kPa 2~3 cmH2O 的压力水平作为最佳的PEEP Best PEEP ; 以此指导PEEP 的调节..在低位拐点之后; 肺顺应性最大; 容积与压力呈直线关系..在曲线末可见一向下的拐点; 称为高位拐点Uperinflection point ; UIP ; 所对应的压力以Pdeflex 表示;此点提示当潮气量超过该点的容积时; 大部分肺泡将处于过度扩张状态; 顺应性下降; 容积伤将难以避免..由于肺容积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