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病人疼痛控制

合集下载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手术后痛感控制是术后管理的重要一环,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以下是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评估疼痛程度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疼痛评估量表(如VAS评分)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类型,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多模式疼痛管理手术后痛感控制常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减轻疼痛感。

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或处方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局部麻醉药物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减轻手术部位的疼痛感。

例如,使用冰袋或热敷来缓解肿胀和疼痛,或进行适度的运动和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手术后痛感控制方法,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疼痛感。

心理支持手术后痛感控制也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手术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包括合适的药物选择和剂量、物理治疗的频率和方式,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计划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根据患者的疼痛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定期随访和教育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还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教育。

随访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治疗计划。

教育可以提供患者关于疼痛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是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特点,可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达到疼痛控制的最佳效果。

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

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

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骨科术后疼痛是临床麻醉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控制患者术后疼痛,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究报告综述如下,以期待对临床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疼痛是一种客观上的使人感觉和情绪不舒服的体验,并伴随着组织损伤[1]。

有学者倾向于将疼痛和脉搏、呼吸、体温、血压并列为人体的五大生命体征[2]。

骨科手术由于创伤较大,术后伤口直接受压,患者疼痛往往比较剧烈,对术后镇痛的要求较高。

目前我国术后疼痛治疗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前以采用单纯的肌肉注射哌替啶为代表的疼痛不充分治疗时期;80年代以后进入以采用小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的镇痛时期;90年代由西方国家引进的自控镇痛泵为代表的患者自控时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中也对术后疼痛管理展开多种研究,发现疼痛存在多靶点机制,通过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镇痛药物,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且最大避免了单一止痛药物剂量过大带来的副作用[3]。

本文将最近骨科手术后疼痛管理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研究借鉴。

1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适度的疼痛感受,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引起人体的警觉从而避免更严重的创伤。

但剧烈疼痛可以引起身体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影响心肺、内分泌及激素水平的改变。

人体在剧烈的疼痛中,可以产生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对一些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带来严重的威胁[4]。

术后疼痛不同于生理性疼痛,术后疼痛不单由手术对神经末梢机械性损伤引起,组织损伤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

损伤引起外周神经细胞轴突中胞浆逆向流动,引起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切口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损伤引起组织大量释放缓激肽、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致痛物质,在直接刺激感受器引起疼痛的前提下,还可以造成周围神经的活化和敏感,从而导致阈下刺激也可引起疼痛[5-6]。

骨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论文

骨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论文

骨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综述【摘要】目的:总结骨科病人术后镇痛泵引起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方法:针对出现不良反应,了解其原因,落实措施。

结果:pca的应用可以提供持久的镇痛作用,pcea较能稳定术后患者的神经内分泌。

结论:虽然pca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但只要我们加强pca的护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国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22-02一.前言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切口受到刺激时会出现疼痛。

术后镇痛不全会影响病人恢复,甚至促成并发症发生[1]。

术后自控镇痛( pca )是指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镇痛需要自我控制给药 ,將镇痛药用量的个体差异降到最小的程度 ,它能更为有效地维持血药浓度稳定 ,提供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 , 根据用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但术后自控镇痛也患者给带来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镇痛的质量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甚至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发症发生等严重后果。

现就pca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做如下综述,希望能够给护理同行提供参考,给大家的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提高p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镇痛泵内放置的药物主要是:芬太尼,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利多等。

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和硬膜外。

阿片类药物合并局麻药是目前实施硬膜外镇痛最为常用的选择[2]。

由于使用的配方不同和给药途径,速度的不同可能产生恶心呕吐,尿潴留,上腹部不适,腹胀、便秘,嗜睡,头晕头疼,低血压,下肢麻木,锥体外系反应,呼吸抑制,皮肤搔痒、皮疹,谵妄等精神症状,压疮,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术后自控镇痛泵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治疗的目的,止痛效果和注意事项,镇痛泵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相应的对策。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引言概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患者评估、手术准备、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

正文内容:1. 患者评估1.1 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准确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1.2 生命体征监测: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必要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这些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手术准备2.1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科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心电图等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2.2 手术室准备:骨科手术室的准备工作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好,手术器械和材料准备充足,并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等的调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3. 术后护理3.1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做好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2 病情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排尿情况等,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3 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训练、功能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4. 疼痛管理4.1 疼痛评估:骨科患者常常伴有疼痛症状,因此疼痛管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方案。

术后疼痛管理制度

术后疼痛管理制度

术后疼痛管理制度1. 前言术后疼痛是患者在手术后常见的一种不适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术后疼痛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术后疼痛的类型和特点术后疼痛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术后急性疼痛多由手术损伤引起,通常在手术后的48小时内达到峰值,随着伤口愈合逐渐减轻。

而术后慢性疼痛则是指手术结束后超过3个月仍然存在的疼痛。

术后疼痛的特点是具有时效性、剧烈性和生理性。

3. 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性术后疼痛管理是整个术后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疼痛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恢复患者的生活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良好的疼痛管理还可以减少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4. 术后疼痛管理的原则(1)个性化:根据不同患者的疼痛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疼痛评估、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2)综合性: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3)及时性:术后疼痛出现后,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避免疼痛加剧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4)安全性:在进行疼痛管理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合理使用药物,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5)长期性:术后疼痛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在术后不同阶段不断进行疼痛评估和治疗,以保证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管理。

5. 术后疼痛管理的策略(1)疼痛评估:对术后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类型等,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药物治疗:采用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包括止痛片、镇痛注射剂、镇痛贴剂等,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个体差异进行药物选择和用量调整。

(3)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理疗等)、心理干预(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等,辅助药物治疗,提高疼痛的管理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参考文献3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 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 用效果[3]
THANKS
深入研究疼痛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新型疼痛治疗方法
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疼痛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神经调控技术等。
个性化疼痛管理
基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基因、生活习惯、疼痛类型等,制定个性化的术后疼痛管理方案。
术后疼痛管理的教育和培训
增强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的重视
01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视程度,
04
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患者术 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流程和操作规范
疼痛评估
在术后早期,对患者的 疼痛进行评估,包括疼 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和频率等。
疼痛控制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 当的镇痛药物和治疗方 式,如非甾体消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以及物 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疼痛监测
术后疼痛的评估和诊断
术后疼痛的评估
术后疼痛的评估包括患者自我评估和医护人员评估。患者可以根据疼痛程度进 行自我评估,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表现、询问患者等方式进行评估。
术后疼痛的诊断
术后疼痛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护人员 可以通过这些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原因。
建立术后疼痛评估制度
建立术后疼痛评估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 评估和记录。
规范术后疼痛治疗方法
规范术后疼痛治疗方法,确保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疼痛治疗。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02
03
参考文献1
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1]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规范化疼痛管理
建立规范的疼痛评估、治 疗和监测流程,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有效的镇痛治 疗。
疼痛控制药物及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缓解 轻至中度疼痛,但可能导致胃肠
道不适、出血和过敏反应等。
阿片类镇痛药
如吗啡、芬太尼等,可用于中至 重度疼痛治疗,但可能导致呼吸
抑制、恶心呕吐、成瘾性等。
ERAS理念在骨科的推广应用尚处于初 级阶段,相关临床实践和研究仍需深入
开展。
未来研究应着重探讨ERAS在骨科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的精细化及个体化方面的 问题,以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
方案。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证实ERAS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加强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麻醉、护理、康复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以推动ERAS理念 的深入应用。
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
ERAS优化了围手术期处理,缩 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缩短住院时间意味着降低了患者 的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
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和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ERAS还降低了
患者的医疗费用。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康复进程。
ERAS疼痛管理使患者能够更早地开始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减少术后并发症
ERAS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 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减少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
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策 略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从而降低镇痛相关并发症的风 险。
ERAS疼痛管理有助于患者更早 地恢复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等 引起的并发症。

骨科术后疼痛管理现状与展望

骨科术后疼痛管理现状与展望

骨科术后疼痛管理现状与展望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疼痛既是组织细胞病理的提示,也是机体保护性防御反应的紧急信号。

剧烈的疼痛可影响患者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对其造成巨大的痛苦[1-2]。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疼痛已成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在临床护理中逐渐受到重视[3]。

有效的疼痛治疗可减少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释放,减少并发症,因此,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将术后疼痛护理进展作如下综述。

1 术后疼痛的定义术后疼痛[4]是伤害性刺激(包括骨科手术)对组织损伤及疾病本身病理改变所发生的一种机体反射性的,复杂的生理反应和感知,依其性质而论属急性疼痛。

骨科术后疼痛多为较强的急性疼痛,此系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创伤所致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5]。

2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有:(1)血中儿茶酚胺升高,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加快,呼吸浅快,恶心,呕吐,出汗等。

(2)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使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又可引起体内激素和酶系统异常,蛋白合成缓慢,组织分解代谢加强,影响术后康复。

(3)疼痛会致情绪强烈反映:痛苦、烦躁、易怒、焦虑、不安。

情绪的不稳定降低疼痛的阈值,更加剧了患者的痛苦。

(4)保护性反射咳嗽,深呼吸障碍,导致肺部并发症。

(5) 引起活动障碍,造成术后恢复延迟[6]。

3 骨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患者年龄、性别、性格和文化背景均对疼痛评估有影响。

年长者较年幼者耐受疼痛;性格内向者疼痛主诉较少;不同民族、家庭、过去的疼痛经历对评估均会产生影响;文化程度的高低也影响着疼痛评估;情绪紧张、焦虑引起疼痛加重;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疼痛明显[7]。

蒙小燕等[8]报告显示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心理因素,等与创伤无关的因素会影响术后疼痛的程度及表达。

4 骨科术后疼痛的评估疼痛评估是疼痛控制关键的第1步,只有客观,全面地评估和记录疼痛,才能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9],使用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有助于保证疼痛评估的准确性,使结果更客观[10],常见以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术后病人疼痛控制
在医生的配合下开24小时的长期医嘱,而不用PRN给药。

护士应给予病人正确的理念,更新止痛理念。

从痛时给药→超前给药,即手术前后应给予止痛药。

给药前护士应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如轻度疼痛(NRS评分1-3分)可给予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

非阿片类药物包括塞来昔布等止痛药。

服用塞来昔布可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水平作用,发挥预防性镇痛的作用。

其原因可能是塞来昔布有效抑制了炎症反应,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化。

如中度疼痛(NRS评分4-7)可给予弱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包括曲马多等止痛药物。

如重度疼痛(NRS8-10)可给予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强阿片类药物包括盐酸哌替啶等。

从按需给药→按时给药,即按医嘱BID或Q12H给药,而不是病人需要时再给药。

用药前需做好患者的用药宣教及心理护理,纠正病人“凡药有副作用,能忍则忍”的错误心态。

少量麻药→足量止痛。

单一用药→联合用药。

麻醉主导→骨科主导。

不能完全依靠麻醉医师使用镇痛泵等止痛,骨科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术前痛阈和术后的耐痛阈的评估提前正确给药。

术后护理术后要及时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评估的要点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及疼痛时的特征。

及时向医生反馈病人的疼痛情况,使用镇痛治疗后30分钟评估患者的用药效果。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正确的体位摆放,抬高患肢,观察肢端血运感觉运动变化,骨折术后病人患肢冰敷72小时可预防肢体肿胀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后期可根据病人病情遵医嘱给予热疗或结合康复功能锻炼,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翻身及外出检查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脱落,石膏固定患者应观察石膏松紧度是否合适,避免石膏过紧压迫患肢引起不适。

经常巡视病房,及早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给病人讲解该病的治疗方案及成功病例,树立病人的信心,病人疼痛时,指导病人放松和分散注意力,如聊天,听优美的音乐,看电视等,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结果显示患者通过疼痛干预对术后疼痛控制有非常大的改善,对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满意,能主动配合治疗,住院期间对护士满意度高,对照组疼痛明显,不定期借助止痛药协助治疗,因疼痛不适而影响睡眠,缺乏功能锻炼及产生不良情绪。

对护士满意度不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疼痛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往往因缺乏正确的了解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止痛药有副作用,忍忍疼痛就过去了。

"这种错误的认识。

使病人遭受到身体的痛苦与心理的煎熬,我们应当对病人进行疼痛教育,让其了解疼痛干预的重要性,及时对他们进行疼痛干预,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术后疼痛的控制,认识到术后疼痛的危害可影响病人的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