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共纳入116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的疼痛指数以及并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1d、3d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共发生18例并发症,对照组共发生41例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干预中采用中医综合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痛感,减少并发生情况,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骨科;中医综合护理;快速康复;疼痛程度前言:骨科患者术后往往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该种护理干预方式通过优化传统护理干预,提升术后恢复速率,减少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1]。

祖国中医具有悠久的治疗骨伤的历史,有学者提出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加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2],能够进一步提升恢复速率,鉴于该种护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为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与我院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发表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对象选择2020.11-2021.12期间收治的116例骨科患者,护理人员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在征得其同意后,进行研究。

采用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58例。

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在31~70岁,平均为(54.26±6.25)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为(54.31±6.12)。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骨科手术后常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术前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并且做好术前准备,在术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及时清理患者的代谢废物,保障洁净卫生。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运用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运用

中医药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运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传统医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重视。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疗效,在骨科疾病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运用。

一、中医理论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中医理论认为骨科疾病的形成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调理气血成为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的核心。

根据病情和病因,中医医师可以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煎汤等方式,调理患者的气血,促进康复进程。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加针刺,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此外,针灸还能舒缓骨科手术后的疼痛和肿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拿疗法是利用手法在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上施加力量,调理气血,舒缓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

在骨科疾病康复中,推拿可以起到促进骨折愈合、保护关节和肌肉功能的作用。

同时,推拿还可以缓解患者因长期卧床或低活动水平而导致的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中药煎汤是中医药治疗常见的方法之一,中药的复方配方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调整。

中药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等功效,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和整体康复情况。

二、中医药在特定骨科疾病中的应用1. 骨折康复中医药在骨折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灸和推拿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的愈合;中药煎汤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和促进骨骼再生。

此外,中医理论中讲究骨骼的精神,强调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情绪平衡,以促进骨折的康复。

2. 关节炎康复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中医药在关节炎康复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医理论认为关节炎与气血运行不畅、湿气阻滞有关,因此调理气血、祛湿为治疗关键。

中药的应用可以减轻疼痛、减少关节肿胀,同时还可以改善关节的功能。

3. 脊柱疾病康复脊柱疾病是骨科疾病中的常见问题,中医药在脊柱疾病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中医护理理论1.中医疼痛观中医疼痛观是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疼痛是由于气血阻滞、经络不畅所致。

在骨科患者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炎症等因素,常常会引起疼痛。

中医护理根据中医疼痛观,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以及调整经络,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2.中医药调理中医护理方案通常会运用中药调理的方法,选择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川芎、当归、红花等,配合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疗法,以及调理饮食、情志,来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症状。

3.中医养生观中医护理还注重通过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来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提高康复速度。

根据中医养生观,合理的作息、饮食,以及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至关重要。

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中医护理常常会应用中药调理。

对于术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选用活血化瘀、镇痛止痛的中药制剂,如逍遥散、小活络丸等。

对于术后炎症引起的疼痛,也可以考虑选用一些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如黄连、金银花等。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疗法之一,对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显著。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针、灸或按摩,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针灸还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加快康复过程。

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来调整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疗法。

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中医推拿可以帮助疏通经络、消除淤血,减轻疼痛。

多种推拿手法,如拨、拉、搓、揉等对于术后疼痛的缓解具有一定的效果。

4.其他中医疗法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护理还可以运用拔罐、艾灸、气功等传统治疗手段,来辅助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

这些方法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的还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加速康复。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与推广。

通过中医护理,可以减少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药物使用量,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现状

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现状

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现状摘要:中医技术是我国医学文化的典型体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护理质量的看重,在骨科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还发挥出了中医护理技术的特点,让人们更加了解了中医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医院已经开展了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中药外敷、中药调养、穴位针灸等,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骨科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能够促进骨伤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治疗。

关键词:骨科;中医护理;管理;应用现状中医护理技术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特色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科技的不断应用,新技术新理论的呈现,骨科在治疗和护理中融入了中医护理技术,充分发挥了中医护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在骨科的治疗和护理中,利用中医药药论作为指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护理技术和服务流程。

临床中针灸技术、外敷药贴,穴位按摩、刮痧等,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疗效。

但是,目前的中医技术发展并不是很乐观,受到制约的因素比较多,如护士没有足够的编制名额,对中医人才培养的不重视等,要发展中医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必须要针对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促进中医技术的发展。

1.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中的优势1.1中医护理更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辩证是中医护理的理念,根据不同的病症给予合理的护理方案,真正能够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患者在入院治疗时,通常是以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我主,对其进行治疗服务,和中医辨证实施护理方案不谋而合,在骨科中医技术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方案的设计,包含患者的年龄、病情、文化水平等,以整体护理服务观念为基础,根据患者资料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中,护士基本可以通过中医诊疗法为患者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病情给予膳食的调节和情绪的调节,从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护士还可以结合中医针灸、穴位按摩、中药贴等进行配合治疗,从整体出发改善护理质量。

1.2中医护理具备的特色护理技术中医护理中的另一个特色技术就是手法,中医按摩也成为了当前人们保养身体的首要选择。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调理气血,舒缓疼痛:中医护理方案强调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以针灸疗法为例,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舒缓局部的疼痛感。

中药熏洗法、推拿按摩等方法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临床应用表明,中医护理方案可以在不使用药物镇痛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改善功能,促进康复:除了缓解疼痛,中医护理方案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促进康复。

比如采用中医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缓解肌肉僵硬。

中医理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通过这些方式,中医护理方案可以在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3.整体调节,促进身心健康:中医护理方案强调身心的整体调节,通过中医养生理论和气功调理等方法,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改善其整体健康水平。

这可以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术后康复期间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从而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应用非常灵活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常见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针灸疗法、中药熏洗法、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针灸疗法2.中药熏洗法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调整和按摩患者的经络和穴位,改善患者的气血状况,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促进肌肉松弛,缓解疼痛感。

推拿按摩还可以起到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临床研究发现,推拿按摩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的肌肉疼痛,改善患者的整体舒适度。

4.气功调理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中医护理方案可以在不适用药物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这对于一些不能或不愿使用药物的患者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2 01 3 . 0 9. 0 9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2 01 3 ) _ 0 9 . 1 9 3 0 - o 2
骨科 术后疼 痛是 人体 对组 织损 伤和修 复过 程 中的
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结果 术后麻醉解除后视觉模拟评分 1 — 3 分1 3例, 4 — 6 分1 2 例, 7 — 1 0 分5 例。术后3 d 视觉模拟评 分1 — 3 分2 5 例, 4 — 6分3 例, 7 — 1 0 分2例。结论 对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症状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 能缓解患者疼痛, 提高 其生活质量, 促进其早期康复。 关键词: 骨科; 术后疼痛; 中医护理
骨 骨折 9例 , 尺 骨骨折 3例 , 桡 骨骨 折 4例 , 指骨 骨折 3 例, 肱骨 骨折 9例 , 胫骨 骨折 1例 , 腓 骨 骨折 1例 。
1 . 2 护 理 方 法
管, 改善局部微循 环 , 改 善 组 织 的有 氧 代 谢 , 具 有 舒
筋 活络 , 消肿 止 痛 的 功能 。
2 结 果
1 . 2 . 1心理 护理
患者 术后 易 出现 焦 虑 、 恐惧、 愤 怒 和
采用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法 (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e s ,
V A S ) 对本 组患 者进 行疼 痛程 度 评估 。术后 麻 醉解
的, 病 人应 忍耐疼 痛 不 该抱 怨 ” 的 陈 旧观念 , 疼痛 是 无
整洁 、 舒适 , 让患 者处 于一 种 轻松 、 愉快 的治 疗 休 息 环

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几率 , 使早期功能锻炼受阻 、 肢体活 动度恢复不满意等 , 极大地 影响 了手术效果 。减轻患者术 后疼 痛 ,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其对手术质量 的整体评 价 , 使 患者更早 地开展康 复训练 , 以
降低术后并发症 。我科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 对术后疼痛患者 进行干预 , 取得较好效果 , 现报道如下。
应先 给予心 理疏 导 , 必 要时 给予抗 焦虑 、 抗 抑郁 、 镇定 安神 治 疗, 医患间建立特定的友好关 系 , 听取患者详尽 的叙述 , 解 答患
机制不 同的药物 , 发挥镇痛 的协 同或 相加作用 , 降低 单一用药 剂量 和不 良反应 , 同时可提 高患者对 药物 的耐 受性 、 加快起效
疼痛可致 患者产生焦虑 、 烦躁 、 失眠 、 血压升 高、 免疫 功能 下降等一系列生理 、 病理 和心理 变化 , 甚 至影 响手术预后 和术
后康复 。术后疼痛带来诸多并发症 , 如增加深静脉血栓及感染
患者进行详 细的疼痛评 估 , 包 括疼痛部 位 、 性 质、 程度 、 发生 频
率、 持续时 间、 活动 时疼痛程度 , 并记人病历 。此后每天查房时
1 . 1 一般资料
骨科术后患者 5 6例 , 其 中男 3 9例 , 女 l 7例 ;
年龄 1 5— 7 6岁 , 中位年 龄 3 8 . 7岁 ; 四肢 骨折患 者 2 8例 , 骨盆 骨折患者 4例 , 脊柱骨折患者 1 3例 , 其余骨折患者 1 1例 ; 住 院
时 间 3— 5 6 d , 平均 2 0 . 3 痛评分 ≥3分 的患 者 , 护 士将
评估结果报告 医师, 由医师决 定处理措施 。( 4 ) 对疼痛评 分 ≥ 5分 的患者 , 护士应在 医师 给予镇痛 处理后每 4小 时对 患者进 行评估 1次 , 直至疼痛评分 < 5分。特殊情 况时遵 医嘱进行疼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针灸、中草药、按摩和中药外敷等方法。

针灸是中医护理方案
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起到缓解疼
痛的作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明显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草药是中医护理方案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煎煮药物制成药汤或药膏,外用或内服,
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疼痛
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按摩是中医护理方案中一个自然疗法,通过揉捏、抚摩、推拿等手法,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氧供,缓解疼痛。

研究表明,按摩可以明显缓解骨
科患者术后的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中药外敷是中医护理方案中一种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通过应用中药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

研究表明,中药外敷可以
明显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疼痛药物的使用。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有着明显的应用效果。

它不仅能够缓解患者
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疼痛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的
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发挥中医护理方案的最大效果,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中医护
理知识和技巧,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制定。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多
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并探索更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为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提供更好的临床护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的普及和患者对术后护理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医护理方案在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重视。

中医护理方案的特点是通过中医理论指导,以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一、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后疼痛的特点,中医护士会为患者调剂一些具有镇痛、消炎、抗感染等功效的中草药,通过中草药的温补、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中医护士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中医药调理,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的效果。

针灸还可以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使患者更加放松,减轻疼痛感知。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的关节、肌肉进行推拿、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术后组织的肿胀和疼痛。

推拿按摩还可以促进患者的淋巴循环,加速废物的排出,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二、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缓解疼痛:中医护理方案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疼痛部位,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尤其是在疼痛较重的患者中,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达到一定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能力。

2. 促进康复:中医护理方案在缓解疼痛的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药调理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术后的恢复速度。

针灸和推拿按摩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

3. 提高生活质量:术后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的情绪低落,睡眠质量下降等。

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的方法温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通过中药调理、针灸和推拿按摩等手段,可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也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和技术,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理,才能取得最佳的应用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