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不同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10-08T09:00:41.81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詹小琴[导读] 分析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护理在缓解其术后疼痛中的临床价值。

詹小琴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600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护理在缓解其术后疼痛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多模式镇痛护理。

结果:术后6h、12h、24h、48h V AS疼痛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10.81%,P<0.05。

结论:对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度,并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多模式镇痛护理;价值股骨颈骨折是在高龄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骨折疾病,使得患者关节功能受损、生活品质降低,通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有利于促使其关节功能恢复。

然而手术后疼痛是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疼痛的加重或者持续时间的延长可诱发患者焦虑、担忧、抑郁等情绪,也将进一步对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睡眠质量以及饮食状况等构成影响,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其术后疼痛感意义重大[1]。

多模式镇痛护理旨在从多维度入手改善患者身心舒适度、缓解其疼痛感受,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以下将分析对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其提供多模式镇痛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本院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式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62~86岁,均值为(71.6±1.3)岁;术前体重为47.6~79.8kg,均值(60.5±1.6)kg;ASA麻醉分级为:Ⅲ级3例,Ⅱ级22例,以及I级12例。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疗效观察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疗效观察

和 不 良反 应 。方 法 8 3例 6 8 6~ 9岁 髋部 骨 折 患 者 随机 分 为 P E C A组 4 5例 和 P I C A组 3 8例 ,比较 视 觉模 拟 评 分 ( A ) V S 评价 镇 痛 效 果 。并监 测血 氧饱 和度 ( a : 和 不 良反 应 。 结果 两 组 患 者 两 种 镇 痛 方 法 镇 痛 效 果 间 差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SO ) ( > .5 两组 患者 术后 1hS O P 00) 2 a 问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 5 。 两 组 患者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间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P 00 ) 义 ( < .5 。结论 P I 和 P E 对 于老 年 髋部 骨折 术 后 镇 痛均 可达 到 满 意 的镇 痛 效 果 。P E P 00 ) CA CA C A不 良反应 较 少。
【 关键词 】 老年人 ; 骨折 ;镇痛 ,硬膜外 髋 【 中图分类号 】R6 3 3 【 8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0 57 (0 8 0— 0 5— 1 0 8— 9 1 2 0 )1 0 3 0
随 着我 国人 口 的老 龄化 ,老 年 髋 部 骨折 患 者 在 骨 科 手术 患 者 中 的 比例 明 显增 加 。研究 发 现 骨 科 患 者术 后 镇 痛 有 效 率 明显 低于 其 他 患 者 。 老 年 患 者 术 后 疼 痛 可 限 制 呼 吸 ,诱 发 应 激 ] 反应 ,增加低氧血症和其他并发症 的发生率 。所 以术后选 择合 适镇 痛 方式 尤 其 重 要 。 我 院 2 0 0 3年 5月 至 今 ,采 用 硬 膜 外 自 控镇 痛 ( C A)和 静 脉 自控镇 痛 ( CA) 技 术 对 8 PE PI 3例 髋 部 骨 折 患者 实施 术 后镇 痛 ,现 介 绍如 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8 . 3例患者 中,男 3 4例 ,女 4 9例 ,年龄 6 6— 8 9岁。其中股骨头置换术 4 8例 ,全髋关节 置换术 1 1例 ,切 开复位内固定 2 4例。术 前合并 高血压 6 1例 ,合并 冠心病 2 8 例 ,合并 糖 尿病 1 。 随 机 分 为 P E 组 4 8例 CA 5例 ,P I C A组 3 8 例 ,两组 患 者性 别 、年龄 、病 情 间 有均 衡 性 。 12 麻 醉和 镇 痛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均 采 用 硬 膜 外 麻 醉 。 P E . CA 泵配 方 为 :利 多卡 因 60 g 0 m ,芬太 尼 l g m ,力 月 西 1m ,昂丹 0g 司琼 04 g .m ,加 0 9 氯 化 钠 溶 液 至 10 l 持 续 泵 注 速 度 .% 0 m, 2 l , 自 控 追 加 每 次 0 5 l 术 毕 硬 膜 外 注 射 地 塞 米 松 m/h .m。 1m 。P I 0 g CA泵配方为 :利多卡 因 60 g 0 r ,芬太尼 l g a m ,力月 西 1m ,昂丹司琼 0 4 ,加 0 9 0g .mg . %氯化钠 溶液至 lO l O m ,持 续泵注速度 2 l ,自控追加每次 05 l m/h . m 。术毕静脉注射地塞 米松 1 r 0 g。 a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 拟评分 ( A )评定镇痛效 . V S 果 ( 0分为无痛 ,1 0分为极度疼痛 ) 。观察 呼吸、脉搏 、血氧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E 2 ] 谢芳 , 李鸿 敏 , 刘 云华 , 等. 女 性 生 殖 道 支 原 体 感 染 与 宫 内节
果 与短 期认 知功 能情 况进 行评 估 , 其 中 VAs分 数 0 ~ 1 O分 , 由患 者 自行标 记 , 分 值 越 高 说 明 患 者 自觉 疼 痛
育器 的临床观察 [ J ] . 赣南 医学 院 学 报 , 2 0 1 3 , 3 3 ( 3 ) : 4 1 1 —
老 年 患 者 是 骨 科 手 术 中较 特 殊 的一 个 群 体 , 由
于机 体 功 能 状 态 差 , 对 手术缺乏足够 耐受力 , 使 其 对
统计 学意 义 , 存 在 可 比条 件 。
1 . 2 方 法
麻 醉效果 有 着更 高 的要 求口 ] 。而 临 床 麻 醉 方 式 不
小时 背景输 注 量 2 mL, 锁定时间、 每 次 剂 量 与镇 痛 时 间均 与观察 组相 同 。
1 . 3 疗 效 指 标 '
例和 2 9例 , 年龄段 6 1 ~7 7岁 , 平均 6 5 . 5岁 。所有 人 组 者 均无 相关 手 术或 麻醉 禁 忌证 , 纳入 年 龄 ≥ 6 O岁 且
骨 科 患 者 实 施 硬 膜 外 自控 镇 痛 麻 醉 , 术后镇痛效果 更理想 , 麻 醉 安全 性更 可靠 , 值得普及使用 。
关键 词 : 麻醉方 式 ; 老年 ; 骨科患者 ; 术 后 镇 痛
文献标 识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R6 8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9 1 6 ( 2 0 1 5 ) 0 7 — 0 9 4 9 — 0 2
同, 对 术 后 镇 痛效 果 、 短 期 认 知 功 能 往 往 存 在 很 大 影 响I 2 . 3 _ 。 因此 , 本研究 拟定 不 同麻 醉方案 对 7 O例 老

多模式镇痛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多模式镇痛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o ai nb te ngo p . s l : fe et n , 4d p i ASsoe: h et e t ru ee (.± .) i dcmpr o e e u s Reut A tr rame t 1 , anV c r T et am n o pw r 32 1 , v s w r s t 7 r g 0 (.± .) ons rset e , n ecnrl o pw r(.± .) (.± .) ons WOMA c r:rametgo pw r 21 08 p it,ep ci l a d t o t u ee35 15,25 1 p it; vy h og r 3 C soe t t n u ee e r
WO MAC评分 及 不 良事件 发 生率 均具 有 显著 差异 。 论 : 结 双氯 芬 酸凝 胶 联 合双 氯芬 酸 钠 片行 多模 式镇 痛 可显 著 改善 膝 关节 骨 关节 炎 症 状及 治 疗效 果 。 降低 不 良事件 发 生率 , 高患 者 整 体评 价 . 提 为老 年 膝关 节 骨 关 节炎 门诊 治疗 提 供
了一种 选择 。
[ 关键 词】多模 式镇 痛 ; 关节 骨 关节 炎 ; 膝 老年 ; 氯芬 酸凝 胶 ; 部 用 药 双 局 【 中图 分类 号】 8 . R6 43 【 文献标 识 码】A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0( 一 0 — 4 6 4 4 2 (0 1 1 a) 0 5 0
(at n d es vn ae sc rt eefc e aut n s n ad T et ogo p eerc r ra n ,1 n e p r d av r ee t tsa ua v f t vlai t d r. h w ru sw r eod t t t7 4 d k e )a e r i e o a e me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老年病人骨科手术后镇痛疗效的观察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老年病人骨科手术后镇痛疗效的观察

( < .5 。 结论 氟比洛 芬酯复合 曲马 多用 于老年 病人 骨科 手术后镇 痛效果 良好 , 减 少曲马 多用 量的 P 00) 在
同时 , 降低 了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
关键词 : 同镇 痛方 法 ; 不 老年 病人 ; 骨科 ; 术后 镇痛 学科分 类代码 :30 24 2 .75 中图分类 号 :R 8 6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5 7 (0 8 1 —07 —0 04— 7 5 20 )0 78 2
(T eFr o i lfH ri ,H i nf n H ri 10 1 ,C ia) h i t s t abn e og a g, ab 50 0 hn sH p a o l i n
A s atO jc v T o pr cr i fc o fri o ncm i dwt t a. ny r lnaa ei a e S— b t s: bet e ocm ae uav eet f ubp f bn i r i te l re o e h mm 1 ol tma i n l s t a g a f r e
杨 媛 , 明华 , 马 刘 茹 , 刘丽君
( 尔 滨 市第 一 医院 , 龙 江 哈 尔滨 101) 哈 黑 50 0
摘要 : 比较 用氟 比洛 芬酯 复合 曲马 多 , 曲马 多单独 用 于老年 病人 骨科 手 术后镇 痛 的疗效 。方 目的 与 法 6 0例 , S A A I或 Ⅱ级 。年龄 6 ~9 5 0岁患者 。随机 均分 为 两组 : 手术 结束前 2 l 注 氟比洛芬 酯 10 OHn静 i 0 m, g 术后 P I CA氟比洛芬 酯 10m , 0 g 曲马 多 50m , 0 g 氟哌 利 多 3 0m ( . g A组 ) 手术 结束 前 2 i 注曲马 多 ; 0mn静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3-26T14:16:12.0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7期作者:吴玉霞[导读] 对老年骨科病患予以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对老年骨科病患予以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方法:收集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骨科病人,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疼痛护理,而观察组则予以多模式镇痛护理,分析两组病患术后疼痛状况。

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4h、48h的VAS得分依次为(5.03±1.35)、(3.17±1.4),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能够明显减轻老年骨科病人的疼痛感,促进其早日康复,同时还可提升病人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护理;老年患者;骨科【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314-01 疼痛是骨科手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手术耐受性较差,且多自身合并骨质疏松,致使疼痛感更为强烈,康复锻炼依从性也随之降低,严重影响康复效果[1]。

我院为更好地改善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状况,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30例病患予以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骨科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2组,对照组(n=30)中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62~78岁,均龄(70.53±4.66)岁;观察组(n=30)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61~76岁,均龄(70.38±4.71)岁。

两组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性疼痛护理,即(1)定时通风换气,确保病房内空气流通,并维持温度、湿度在适宜状态;(2)向患者解释术后疼痛出现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案,以消除患者的担忧;(3)定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并判断其疼痛性质,针对性地予以止痛药物。

多模式超前镇痛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的临床研究

多模式超前镇痛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的临床研究

•经验交流•超痛用全8关节置换术的的临床研究王斌宏【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全8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4例老年全8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

对照组进行术后镇痛,研究组增加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

统计麻醉恢复及术后镇痛情况,检测血清应激反应因子水平,评价疼痛反应;观察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4:小时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0.05),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血清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含量均低于对照组(!#0.05),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有效抑制老年全8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缓解疼痛,减少镇痛给药次数及不良反应%【关键词】帕瑞昔布钠;右美托咪睫;超前镇痛;老年;全8关节置换术【中图分类号】R614.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 n.1009-7147.2020.06.093全8关节置换术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手术造成的医源性创伤较大,通常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剧烈疼痛反应%有效的围术期疼痛管理,对缓解术后疼痛反应,提高手术综合疗效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叫本研究观察了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老年全8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进行全8关节置换术的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其中,对照组包括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61(76岁,平均作者单位:312500绍兴,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新昌医院螺旋CT扫描检测水平(!<0.05),说明超高分辨螺旋CT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螺旋CT扫描,可有效避免恶性肺结节病变的漏检误诊%李鲁闻和黄涛问等研究显示,超高分辨螺旋CT扫描可有效节病灶细节显示情况,提高肺结节磨玻璃密度影的,本研究结论与之相符%综上所述,较常规螺旋CT扫描,超高分辨螺旋CT扫描可有效改善节$提高节良性鉴别诊断准确度%年龄为(68.92±4.25'岁%体质量指数为19.24~26.36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73±1.96)kg/m20研究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为(68.73±4.41)岁%体质量指数为19.08~26.52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84土2.06)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具有可比性(!>0.05)%所有患者研究,研究经本院理通%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择期进行全身麻醉条件下8关节置换术;③ASA分级I~H级(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i管患者;②性患者;③期用痛类药物者;④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⑤患者;⑥精神障碍性参考文献1韩文彬,左稳,陈竹碧,等•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8):50-53.2李君权,朱伟华•肺结节CT随访在肺癌诊断中临床意义[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4):794-795.3裴东方,陈少武•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用医学,2019,20(03):294-295.4.64CT节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患者%1.3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全8关节置换术,进术后规监测血气指标,建立静脉通道,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15分钟予以布钠0.5mg/kg+右美托咪定1.0)g/kg的10ml注射用氯化钠溶液静脉推注,患者仅静注10ml注射用氯化钠溶液;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9仑2.0mg*舒芬太尼0.6)g/kg、丙泊酚1.0mg/kg、罗库DE0.6mg/kg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6.0~8.0mg/(kg•h)、瑞芬太尼7.5~8.5)g/(kg.h)持续泵注行麻醉维持,术毕予以控泵镇痛,地佐辛0.5mg/kg+舒芬太尼+1.0)g/kg托烷司琼5mg溶于100ml注射用氯化钠溶液,负荷剂量2ml,背景剂量2.0m1/h,单次泵注给药剂量1.0ml,锁定时间15分钟%(04):92-93.5李鲁,李惠民,舒锦尔,等.生理通气辅助超高率CT术6J].医学,2015,21(03):228-231.6黄涛,王凤君,孙振环,等•肺部局灶性GG0及GGN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探讨6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12):2044-2047.[收稿日期:2020-05-18](:李)1.4 观察指标:统计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47小时内自控镇痛有效 按压情况;分别于术后6、:2、24和47小时检测血清肾上腺素(NE )和皮质醇 (Cor )含量&评价视觉模拟评分(VAS ); 观察镇痛药物不良反应0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 示&比较采用"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 以率(% "表示&采用卡方X 2检验进行比较。

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手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老年髋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氟比洛芬脂复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镇痛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氟比洛芬脂复合舒芬太尼镇痛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

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VSA)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较观察组高,即20.83%>8.34%,(P<0.05)。

结论氟比洛芬脂复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在老年髋关节手术后镇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对提高ADL评分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手术;氟比洛芬脂;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镇痛疼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而言,术后疼痛会导致机体出现代谢紊乱,甚至会加剧其心理负担,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1]。

因此,术后为老年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非常关键。

本组实验选取于我院行老年髋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并评估不同镇痛方案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老年髋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氟比洛芬脂洛复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镇痛(观察组),该组24例患者中,女性10例(41.67%),男性14例(58.33%),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66~91岁,平均(72.69±1.36)岁,手术类型分析:股骨头置换术17例,股骨粗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7例,氟比洛芬脂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该组24例患者中,女性9例(37.50%),男性15例(62.50%),手术类型分析:股骨头置换术18例,股骨粗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6例,年龄分布范围是65~92岁,平均(72.71±1.43)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不同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不同模式镇痛效果,以为临床合理应用提
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
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持续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
啡诺8-12mg+格拉司琼3mg,研究组采取皮下持续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8-12mg+
格拉司琼3mg,如果有需要可给予两组患者重复给药。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h、
12h、24h、48hVAS评分和B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不同
时间段VAS评分和BCS评分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研究组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与对照组22%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

结论:皮下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效果优于静脉注射镇痛方式,并且不良反应
率低,安全系数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科;自控镇痛;酒石酸布托啡诺;格拉司琼
由于老年骨科患者身体机能普遍处于衰退状态,行手术治疗后往往伴随着较
为剧烈的痛感,对其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并进一步降低其临床治疗效果。

因而,术
后镇痛麻醉是目前缓解老年骨科患者痛感的主要应用手段[1-2]。

由于老年患者心
肺功能减退,采取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案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临床治疗效果显得
尤为重要。

为此,本次研究针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相同药物不同模式镇痛效果展
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65岁~88岁,平均年龄(76.5±2.5)岁。

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35例、膝关节手术25例、脊椎手术40例。

临床表现:所
有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痛感并超出耐受范围,需要实施镇痛。

纳入
标准:①年龄>65岁者;②无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器官、心脑血管疾病者;③临床依从性好者;④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
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两
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临床表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静脉注射,研究组采取皮下注射,药物均选择酒石酸布托啡诺8-12m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454)+格拉司琼3mg (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只要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161)配人等渗盐水总
计100ml方式进行镇痛,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
0.5mg-1mg作为负载量,手术结束后采用PCA电子式病人自控镇痛泵(上海市博
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541100号,容量:
100mL;持续输注量:3.0mL/h;病人自控量:2.0mL/次),输注背景剂量及追加
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增减,一般为3ml/h,冲击剂量2ml/次,锁定时间为
30min,单次按压输注2.0ml/次,术后镇痛48h,最大用药剂量100ml/48h。

术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及BCS布氏舒适评分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估,
各项评分标准如下:(1)VAS疼痛评分,无痛:0分~2.0分、轻度疼痛:2.1
分~3.0分、中度疼痛:3.1分~5.0分、重度疼痛:5分以上;(2)BCS布氏舒
适评分,清醒:1.0~2.0分、偶尔瞌睡:2.1分~3.0分、经常嗜睡:3.1分~5.0分、重度嗜睡:5.1分以上。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为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和B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中不良反应内容包括: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认知功能障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和BCS评分比对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和BCS评分相比较,组建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详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术后给药镇痛不良反应率比对情况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与对照组22%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详见表2所示。

3 讨论
老年骨科患者由于自身身体机能已经处于衰退状态,加之手术耐受性不同程度降低,术后疼痛现象较为普遍。

并且其疼痛已经超出患者忍耐范围,在关节置换术后尤为突出,在临床中需要对其实施药物镇痛,以保证患者手术治疗取得理想效果。

而髋膝关节置换术、脊柱手术后普遍较早使用抗凝剂,为硬膜外镇痛方式的选择带来困难,目前术后镇痛方式主要有皮下镇痛及静脉镇痛两种[3]。

关于二者各自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目前医学界尚未形成一致共识,存在较大分歧,其争论焦点为哪种方式更能适合老年骨科患者体质,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4-5]。

就本次研究结果而言,更青睐于皮下注射。

其原因在于镇痛方式的选择更灵活,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相较于对照组22%更低,仅为10%,且无呼吸抑制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同时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和BCS评分相比较,研究组更胜一筹。

因此,本次研究认定,皮下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效果优于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方式,并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系数较高,也更利于术后镇痛管理,如:脱管后重新输注容易方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慧丽,张小青,李跃新,等.不同多模式镇痛策略对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12(03):235-238.
[2]潘红,王淑云,张瑞芹,等.酒石酸布托啡诺不同用药方法用于甲状腺手术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15(02):173-175.
[3]孟尉.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33(04):483-484.
[4]黄宇光,黄文起,李刚,等.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33(10):1028-1029.
[5]杨朝晖,熊剑.骨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治疗的进展[J].广东医学,2013,44(02):323-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