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学-骨肿瘤ppt课件

3.组织细胞增生症
4.纤维异样增殖症
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
发病情况
1.年龄 发病年龄对诊断原发性骨肿瘤很有意义
2.性别 男稍多于女 3.部位 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骨骺很少受影响 4.性质 恶性以骨肉瘤、软骨肉瘤和纤维肉瘤多 见;良性以骨软骨瘤、软骨瘤多见
临床表现
1.疼痛与压痛 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几乎均有局 部疼痛,良性肿瘤则多无疼痛
X线检查
X线摄片显示长骨骨端偏心性、溶骨性破坏, 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无骨 膜反应,可并发病理性骨折。
诊断要点
年龄:20~40岁的成年人。性别差别不大 部位:多见长管骨的骨端, 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
骨上端
按分化程度分为三级:Ⅰ级偏良性,Ⅱ级为侵
袭性,Ⅲ级为恶性
局部渐肿胀、疼痛、有乒乓球样感。影响关节 活动
治 疗
Ⅰ~Ⅱ级者:手术局部刮除加物理或化 学处理,松质骨或骨水泥填塞。若复发, 广泛切除和大块骨或假体植入 Ⅲ级者:应广泛或根治切除或截肢。化 疗无效,放疗虽有效,易肉瘤变,不可 取
第五节 恶性骨肿瘤
一、骨 肉 瘤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最常
见的恶性骨肿瘤,其特点是肿瘤细胞直
第四节
骨巨细胞瘤
病理
根据肿瘤的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多 少,分化程度分为三级:Ⅰ级基质细胞 正常,有大量巨细胞;Ⅱ级基质细胞多 而密集,核分裂较多,巨细胞数量减少; Ⅲ级以基质细胞为主,核异形性明显, 分裂极多,巨细胞量少。因此Ⅰ级偏良 性,Ⅱ级有侵袭性,Ⅲ级为恶性。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多侵犯长骨骨端,约50%的病变位于膝关节上下 两骨端,其次为桡骨下端或肱骨上端等。 在扁骨中骶骨是好发部位。 病变处肿痛,其严重性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 局部压之有疼痛、乒乓球样感觉,常合并关节功 能受限。
14 肿瘤

蔓状血管瘤
• 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 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
• 常发生在皮下组织、 肌肉或侵入骨组织, 可超过一个肢体
• 可见蜿蜒的血管,有 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 性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脂肪瘤
• 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 • 好发于四肢、躯干、皮下 • 深部者易恶变,应及时切除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纤维黄色瘤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鳞状细胞癌
• 继发于慢性溃疡或窦道开口 •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 对放疗亦敏感 • 常伴骨髓炎或骨膜炎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黑痣
• 有汗毛(称毛痣)者很少有恶变 • 可能恶变 • 应及时完整切除。 • 不宜冷冻、电灼和激光治疗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黑色素瘤
• 高度恶性肿瘤 • 好发于下肢、头颈部、上肢 • 局部扩大切除术
全世界900余万人/年患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死因。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例,死亡140余万人。 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城市: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
农村: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第一节 概论
一、病因
1. 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 ①烷化剂 ②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③氨基偶氮类 ④亚硝胺类 ⑤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⑥其它
• 位于真皮层及皮下 • 常由不明原因的外伤或瘙
痒后小丘疹发展所致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 多见于躯干 来源于皮肤真皮层
• 表面皮肤光薄,低度恶性, 手术切除应彻底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神经纤维瘤
• 大多无症状,皮肤常呈 咖啡样色斑,肿块可如 乳头状
• 可伴有智力低下 • 原因不明头痛、头晕, • 可有家族聚集倾向
• 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 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
• 常发生在皮下组织、 肌肉或侵入骨组织, 可超过一个肢体
• 可见蜿蜒的血管,有 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 性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脂肪瘤
• 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 • 好发于四肢、躯干、皮下 • 深部者易恶变,应及时切除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纤维黄色瘤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鳞状细胞癌
• 继发于慢性溃疡或窦道开口 •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 对放疗亦敏感 • 常伴骨髓炎或骨膜炎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黑痣
• 有汗毛(称毛痣)者很少有恶变 • 可能恶变 • 应及时完整切除。 • 不宜冷冻、电灼和激光治疗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黑色素瘤
• 高度恶性肿瘤 • 好发于下肢、头颈部、上肢 • 局部扩大切除术
全世界900余万人/年患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死因。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例,死亡140余万人。 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城市: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
农村: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第一节 概论
一、病因
1. 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 ①烷化剂 ②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③氨基偶氮类 ④亚硝胺类 ⑤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⑥其它
• 位于真皮层及皮下 • 常由不明原因的外伤或瘙
痒后小丘疹发展所致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 多见于躯干 来源于皮肤真皮层
• 表面皮肤光薄,低度恶性, 手术切除应彻底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神经纤维瘤
• 大多无症状,皮肤常呈 咖啡样色斑,肿块可如 乳头状
• 可伴有智力低下 • 原因不明头痛、头晕, • 可有家族聚集倾向
外科学-肿瘤PPT课件

肿瘤 tumour
.
1
第一节 肿瘤概论
肿瘤定义: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 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 需要的过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 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 与器官。
.
2
第一节 肿瘤概论
要点:
肿瘤是在多种因素诱导下,不受机体控制生长 的新生物
.
5
化学致癌因素
A、烷化剂: 生物学作用类似X射线可
致癌变、突变和畸变。如有机 农药,硫芥,消毒剂、灭菌剂 等可致造血器官肿瘤及肺癌等。
.
6
化学致癌因素
B、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3、4苯并芘,易致皮肤癌与肺癌
C、氨基偶氮类:为染料类(纺织品、食品、饮料)
易诱发膀胱癌,肝癌
D、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生有关
.
23
肿瘤病理学(2/6)
3、迷离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内某
.
12
遗传性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0% 为
遗传性,50%可遗传给下一代。
(2)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综合征(MEN-)
MEN-1——甲状腺、胰腺、垂体、50%
为家族性。
MEN-2——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
肿瘤。
甲状旁腺疾病,粘膜神经节
(3)神经母细胞瘤:常染色体遗传,80%在5岁以
前发病。
(4)Wilm瘤,肾脏肿瘤,占儿童肿瘤15%,l/3与
先 天畸形并存。 .
13
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NF)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80%-100%
可发生结肠癌。 (3)发育异常痣综合症(B-K痣综合症)
.
1
第一节 肿瘤概论
肿瘤定义: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 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 需要的过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 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 与器官。
.
2
第一节 肿瘤概论
要点:
肿瘤是在多种因素诱导下,不受机体控制生长 的新生物
.
5
化学致癌因素
A、烷化剂: 生物学作用类似X射线可
致癌变、突变和畸变。如有机 农药,硫芥,消毒剂、灭菌剂 等可致造血器官肿瘤及肺癌等。
.
6
化学致癌因素
B、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3、4苯并芘,易致皮肤癌与肺癌
C、氨基偶氮类:为染料类(纺织品、食品、饮料)
易诱发膀胱癌,肝癌
D、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生有关
.
23
肿瘤病理学(2/6)
3、迷离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内某
.
12
遗传性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0% 为
遗传性,50%可遗传给下一代。
(2)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综合征(MEN-)
MEN-1——甲状腺、胰腺、垂体、50%
为家族性。
MEN-2——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
肿瘤。
甲状旁腺疾病,粘膜神经节
(3)神经母细胞瘤:常染色体遗传,80%在5岁以
前发病。
(4)Wilm瘤,肾脏肿瘤,占儿童肿瘤15%,l/3与
先 天畸形并存。 .
13
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NF)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80%-100%
可发生结肠癌。 (3)发育异常痣综合症(B-K痣综合症)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肝脏肿瘤

四、诊断(Diagnosis)
1. 肝病病史(肝炎、肝硬化) 2. 超声检查 + 甲胎蛋白(AFP)
(首选检查,一线筛查)
+ 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400ng/mL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不典型病例
1、无肝病病史; 2、甲胎蛋白(AFP)正常,约30%; 3、影像学未发现肝脏肿块(liver mass)
占位病变(space-occupy lesion)
第31章 肝脏肿瘤
6、性别,男与女比例5~11:1,激素有关 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内含黄曲霉毒素 亚硝酸胺、微量元素(硒) 地区因素,气候温湿 东南沿海多发,西北地区相对较少
第31章 肝脏肿瘤
7、肝癌是否遗传?
江苏启东地区肝癌与遗传关系调查 调查人区范围: 两系 三代(三堂、三表)
肝癌病人家族中,有2人以上患肝癌者42% 肝癌家族和非肝癌家族成员间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is a new technique that makes use of a “heating” probe to destroy tumors within the liver. After deploying the tip array, an electrical current is applied, generating heat (80–100°C) that destroys the tumor .
染色体畸变率无差别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三、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早期没有症状 难发现
• 症状(symptoms): – 肝区疼痛 – 消化道症状 – 乏力、消瘦 – 发热 – 癌旁表现
1. 肝病病史(肝炎、肝硬化) 2. 超声检查 + 甲胎蛋白(AFP)
(首选检查,一线筛查)
+ 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400ng/mL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不典型病例
1、无肝病病史; 2、甲胎蛋白(AFP)正常,约30%; 3、影像学未发现肝脏肿块(liver mass)
占位病变(space-occupy lesion)
第31章 肝脏肿瘤
6、性别,男与女比例5~11:1,激素有关 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内含黄曲霉毒素 亚硝酸胺、微量元素(硒) 地区因素,气候温湿 东南沿海多发,西北地区相对较少
第31章 肝脏肿瘤
7、肝癌是否遗传?
江苏启东地区肝癌与遗传关系调查 调查人区范围: 两系 三代(三堂、三表)
肝癌病人家族中,有2人以上患肝癌者42% 肝癌家族和非肝癌家族成员间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is a new technique that makes use of a “heating” probe to destroy tumors within the liver. After deploying the tip array, an electrical current is applied, generating heat (80–100°C) that destroys the tumor .
染色体畸变率无差别
第31章 肝脏肿瘤
三、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早期没有症状 难发现
• 症状(symptoms): – 肝区疼痛 – 消化道症状 – 乏力、消瘦 – 发热 – 癌旁表现
《外科学课件骨肿瘤》

疼痛为主,夜间痛,进行性加 重,药物镇痛。
X线:被反应骨包围的瘤巢, 瘤巢直径<1cm。
治疗:手术切除瘤巢+反应骨。
→
精选ppt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常见,软骨来源。 多见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随骨骺线闭
合而停止生长。。 位于长骨干骺端(膝关节/肘关节)。 多发者称骨软骨瘤病,有恶变倾向。 临床表现:疼痛和肿块,可伴压痛。
精选ppt
X线
表现:干骺端骨性突起,肿瘤与正常骨相 连续,多有蒂。基底宽者恶变率高。
→
→
→
→
骨软骨瘤
精选ppt
骨软骨瘤病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 手术指征:生长过快;有疼痛;影响关节
或邻骨时;压迫神经或血管;病理性骨折; 反复感染;怀疑恶变者。 手术方式:彻底切除。
精选ppt
软骨瘤(chondroma)
肿瘤解剖定位(T):肿瘤侵蚀范围。 T0:囊内 T1:间室内 T2:间室外
区域性或远处转移(M): M0:无转移 M1:转移
意义: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精选ppt
治疗:以外科分期为指导
恶性度越高,切除范精选围ppt 越广。
治疗
确定手术类型后,可定术式:
精选ppt
围截
肢
手
术
切
除
范
目的:完整切除肿瘤,避免复发;尽力保留肢体
精选ppt
保肢术
化疗:大剂量、联合、术前+术后 缩小瘤体、杀灭微转移、指导治疗
切除范围:瘤体、包膜、反应区、正常组织 肢体功能重建:
瘤骨灭活再植:渐淘汰 异体骨移植:来源少 人工假体置换:髋、膝关节、半骨盆 APC:应用少
精选ppt
X线:被反应骨包围的瘤巢, 瘤巢直径<1cm。
治疗:手术切除瘤巢+反应骨。
→
精选ppt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常见,软骨来源。 多见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随骨骺线闭
合而停止生长。。 位于长骨干骺端(膝关节/肘关节)。 多发者称骨软骨瘤病,有恶变倾向。 临床表现:疼痛和肿块,可伴压痛。
精选ppt
X线
表现:干骺端骨性突起,肿瘤与正常骨相 连续,多有蒂。基底宽者恶变率高。
→
→
→
→
骨软骨瘤
精选ppt
骨软骨瘤病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 手术指征:生长过快;有疼痛;影响关节
或邻骨时;压迫神经或血管;病理性骨折; 反复感染;怀疑恶变者。 手术方式:彻底切除。
精选ppt
软骨瘤(chondroma)
肿瘤解剖定位(T):肿瘤侵蚀范围。 T0:囊内 T1:间室内 T2:间室外
区域性或远处转移(M): M0:无转移 M1:转移
意义: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精选ppt
治疗:以外科分期为指导
恶性度越高,切除范精选围ppt 越广。
治疗
确定手术类型后,可定术式:
精选ppt
围截
肢
手
术
切
除
范
目的:完整切除肿瘤,避免复发;尽力保留肢体
精选ppt
保肢术
化疗:大剂量、联合、术前+术后 缩小瘤体、杀灭微转移、指导治疗
切除范围:瘤体、包膜、反应区、正常组织 肢体功能重建:
瘤骨灭活再植:渐淘汰 异体骨移植:来源少 人工假体置换:髋、膝关节、半骨盆 APC:应用少
精选ppt
兽医外科学第六章-肿瘤课件

最常发生于动物皮肤鳞状上皮和有此种上皮 的黏膜,如口腔、食道、阴道和子宫颈等。
47
一、上皮性肿瘤
n皮肤鳞 状 细 胞 癌
多见于犬、猫、马的耳、唇、乳腺、鼻孔及 中隔等处,牛、马的眼睑周围及生殖器官, 犬爪、牛的角基,犬、猫、山羊乳房部等。 一般质地坚硬,常有溃疡,溃疡边缘则呈不 规则的突起。
48
一、上皮性肿瘤
33
六、肿瘤的诊断
7. 酶学检查
肿瘤同工酶的变化趋向胚胎型,当肿瘤组织 形态学失去分化时,其胚胎型同工酶活性也 随之增加。
8. 基因诊断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常癌基因的激活和过量 表达有密切关系。
34
七、肿瘤的治疗
n 良性肿瘤的治疗
● 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 ① 易恶变、有恶变倾向、难以排除恶性的良性肿
第六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概述 第二节 家畜常见肿瘤
1
第一节 肿瘤概述
一、肿瘤概念 二、肿瘤病因 三、肿瘤分类 四、肿瘤的命名 五、肿瘤分类
2
一、肿瘤概念
n肿瘤 (tumor) 是畜禽机体中正常组织细胞,在不 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演变为异常生长
的新生细胞群 。
正常组织细胞
增生与异常分化
• 不同于生理过程中生长发育的细胞, • 也有别于炎症、再生或肥大时增生的细胞
瘤等应早期手术。 ② 良性肿瘤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紧急手术。 ③ 影响使役、肿块大或并发感染肿瘤可择期手术。 ④ 某些生长慢、无症状、不影响使役的可不手术。 ⑤ 手术切除或冷冻疗法
35
七、肿瘤的治疗
n 恶性肿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 前提是肿瘤尚未扩散或转移: ①动作轻柔,忌挤压和不必要的翻动; ②在健康组织内进行,勿进入癌组织;
47
一、上皮性肿瘤
n皮肤鳞 状 细 胞 癌
多见于犬、猫、马的耳、唇、乳腺、鼻孔及 中隔等处,牛、马的眼睑周围及生殖器官, 犬爪、牛的角基,犬、猫、山羊乳房部等。 一般质地坚硬,常有溃疡,溃疡边缘则呈不 规则的突起。
48
一、上皮性肿瘤
33
六、肿瘤的诊断
7. 酶学检查
肿瘤同工酶的变化趋向胚胎型,当肿瘤组织 形态学失去分化时,其胚胎型同工酶活性也 随之增加。
8. 基因诊断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常癌基因的激活和过量 表达有密切关系。
34
七、肿瘤的治疗
n 良性肿瘤的治疗
● 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 ① 易恶变、有恶变倾向、难以排除恶性的良性肿
第六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概述 第二节 家畜常见肿瘤
1
第一节 肿瘤概述
一、肿瘤概念 二、肿瘤病因 三、肿瘤分类 四、肿瘤的命名 五、肿瘤分类
2
一、肿瘤概念
n肿瘤 (tumor) 是畜禽机体中正常组织细胞,在不 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演变为异常生长
的新生细胞群 。
正常组织细胞
增生与异常分化
• 不同于生理过程中生长发育的细胞, • 也有别于炎症、再生或肥大时增生的细胞
瘤等应早期手术。 ② 良性肿瘤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紧急手术。 ③ 影响使役、肿块大或并发感染肿瘤可择期手术。 ④ 某些生长慢、无症状、不影响使役的可不手术。 ⑤ 手术切除或冷冻疗法
35
七、肿瘤的治疗
n 恶性肿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 前提是肿瘤尚未扩散或转移: ①动作轻柔,忌挤压和不必要的翻动; ②在健康组织内进行,勿进入癌组织;
兽医外科学课件:肿瘤

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 • 良性肿瘤:
– 生长缓慢,以膨胀性生长方式逐渐增大,肿瘤外被 一层纤维性包膜, 界线清楚不发生转移,而瘤细胞 分化得比较好,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的 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很相似,细胞比较成熟。
• 恶性肿瘤:
– 生长快,以浸润性生长方式不断地增长,侵动物周 围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肿瘤周围无包膜,或不完整, 可沿淋巴或血管转移,瘤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与其 起源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很少相似,一般细胞较幼 稚和不成熟。
三、病 因
• 几项重点病因如下。 • (1)物理因子 • (2)化学因子 • (3)病毒因子 • (4)遗传因子 • (5)其他因素
– 神经系统、营养因素、微量元素、年龄等也有很大影 响。
四、症 状
• 肿瘤因其细胞成分、发生部位和发展程 度有所不同,可呈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 现。一般而言,早期肿瘤很少有症状不 明显,肿瘤发展后表现就比较显著。
(一)局部症状
• (1)肿块(瘤体) • (2)疼痛 • (3)病理性分泌物 • (4)溃疡 • (5)出血 • (6)功能障碍 • (7)其它
(二)全身症状
• 1.乏力或/和消瘦 • 2.发热 • 3.贫血 • 4.恶病质
1. 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 良性肿瘤瘤休生长缓慢,从生长部位向四周呈 膨胀性均匀生长,随着瘤体不断增大,可推开、 挤压邻近组织器官。
(2)角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印 度老公牛、闭牛。发生于角基 生长层上皮组织,并侵害
4. 临床病理分期方法
• (1).临床分期法 根据肿瘤是否有转移,邻近 器官受累情况和患者全身情况,可将癌(或肉 瘤)分为早、中、晚三期。
– 早期 肿瘤小,局限原发组织层,无转移,症状不明 显,患者一般情况好。
– 生长缓慢,以膨胀性生长方式逐渐增大,肿瘤外被 一层纤维性包膜, 界线清楚不发生转移,而瘤细胞 分化得比较好,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的 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很相似,细胞比较成熟。
• 恶性肿瘤:
– 生长快,以浸润性生长方式不断地增长,侵动物周 围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肿瘤周围无包膜,或不完整, 可沿淋巴或血管转移,瘤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与其 起源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很少相似,一般细胞较幼 稚和不成熟。
三、病 因
• 几项重点病因如下。 • (1)物理因子 • (2)化学因子 • (3)病毒因子 • (4)遗传因子 • (5)其他因素
– 神经系统、营养因素、微量元素、年龄等也有很大影 响。
四、症 状
• 肿瘤因其细胞成分、发生部位和发展程 度有所不同,可呈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 现。一般而言,早期肿瘤很少有症状不 明显,肿瘤发展后表现就比较显著。
(一)局部症状
• (1)肿块(瘤体) • (2)疼痛 • (3)病理性分泌物 • (4)溃疡 • (5)出血 • (6)功能障碍 • (7)其它
(二)全身症状
• 1.乏力或/和消瘦 • 2.发热 • 3.贫血 • 4.恶病质
1. 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 良性肿瘤瘤休生长缓慢,从生长部位向四周呈 膨胀性均匀生长,随着瘤体不断增大,可推开、 挤压邻近组织器官。
(2)角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印 度老公牛、闭牛。发生于角基 生长层上皮组织,并侵害
4. 临床病理分期方法
• (1).临床分期法 根据肿瘤是否有转移,邻近 器官受累情况和患者全身情况,可将癌(或肉 瘤)分为早、中、晚三期。
– 早期 肿瘤小,局限原发组织层,无转移,症状不明 显,患者一般情况好。
肿瘤-PPT课件

•
化学致癌因素:多环芳烃类、氨基偶氮染料、芳香胺类、亚硝胺类、 氯乙烯、微量元素等 物理致癌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纤维状异物、慢性炎症 等 生物致癌因素:病毒(如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Ⅱ
•
•
型病毒和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寄生虫(如血吸虫)、真菌及其毒素 (如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白地霉菌、串珠镰刀菌)等
六、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压迫和阻塞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抑制血管形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四、肿瘤的生长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多为良性肿瘤,包膜完整,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形成挤压和阻 塞,触摸移动性好,手术易切除 外向性生长:体表、体腔和管 道器官的肿瘤,良性者蒂长少 坏死;恶性者基底部浸润生长, 易坏死脱落形成底部不平边缘 隆起的恶性溃疡;
浸润性生长:多为恶性肿瘤,无 包膜,浸润破坏周围组织,无明 显界限,触摸移动性差,手术难 切除干净。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显著, 细胞排列结构、层次及极向紊乱, 与正常组织结构相差甚远。
细胞形态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恶性肿瘤细 胞具有高度异型性,称为间变。间变细胞 分化程度低,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其形 态特征如下: 瘤细胞的多形性:大多形态、大小不 一致 核的多形性: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 不一致。核浆比增大,并可出现巨核、 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深, 核膜增厚,核仁明显,核的归极性丧 失。核分裂象多见,常出现病理性核 分裂象,对诊断恶性肿瘤意义重大。 胞浆常呈嗜碱性
化学致癌因素:多环芳烃类、氨基偶氮染料、芳香胺类、亚硝胺类、 氯乙烯、微量元素等 物理致癌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纤维状异物、慢性炎症 等 生物致癌因素:病毒(如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Ⅱ
•
•
型病毒和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寄生虫(如血吸虫)、真菌及其毒素 (如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白地霉菌、串珠镰刀菌)等
六、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压迫和阻塞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抑制血管形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四、肿瘤的生长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多为良性肿瘤,包膜完整,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形成挤压和阻 塞,触摸移动性好,手术易切除 外向性生长:体表、体腔和管 道器官的肿瘤,良性者蒂长少 坏死;恶性者基底部浸润生长, 易坏死脱落形成底部不平边缘 隆起的恶性溃疡;
浸润性生长:多为恶性肿瘤,无 包膜,浸润破坏周围组织,无明 显界限,触摸移动性差,手术难 切除干净。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显著, 细胞排列结构、层次及极向紊乱, 与正常组织结构相差甚远。
细胞形态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恶性肿瘤细 胞具有高度异型性,称为间变。间变细胞 分化程度低,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其形 态特征如下: 瘤细胞的多形性:大多形态、大小不 一致 核的多形性: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 不一致。核浆比增大,并可出现巨核、 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深, 核膜增厚,核仁明显,核的归极性丧 失。核分裂象多见,常出现病理性核 分裂象,对诊断恶性肿瘤意义重大。 胞浆常呈嗜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容易复发
有 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现极度 衰弱、贫血(恶病质)
容易复发
精选
恶性肿瘤的发生包括了一系列的病理演
变过程。三个阶段:癌前期10年-原位癌 3-5年-浸润癌1年。经历的时间。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分化,与肿瘤的综 合治疗相关。
细胞增殖分裂依次经G1、S、G2和M期, 细胞增殖或静息后(G0期)再次进入周 期。
精选
精选
生物致癌因素
DNA肿瘤病毒
目前与人类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主要有 人类乳头瘤病毒、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RNA肿瘤病毒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
寄生虫
中华支睾吸虫 埃及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病
细菌
幽门螺杆菌
精选
精选
遗传因素
肿瘤遗传易感性 (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
➢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sarcoma) 起源 组织的名称后加“肉瘤”,即为肿瘤名称。
➢ 起源于幼稚组织的肿瘤称为母细胞瘤,良性者有 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等;恶性者有神经母 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 有些恶性肿瘤则以“人名”命名 如霍奇金 (Hodgkin)病(恶性淋巴瘤)、伯基特(Burkitt)淋 巴瘤(B淋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 有些恶性肿瘤以“病”命名 如白血病(造血组织 的恶性肿瘤)、蕈样霉菌病(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 等。
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不同 名称各异。
如:升结肠中分化腺癌 胃窦低分化腺癌
精选
为何有这么多人患肿瘤?
梅艳芳 子宫癌 好人傅彪:肝癌 罗文 肝癌 赵丽蓉 肺癌 沈殿霞:肝癌 陈晓旭:乳腺癌 …………………………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 织关系
慢
膨胀性生长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界 限清楚、活动度大
快
浸润性生长
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 受限
血液供应
血液供应充分、肿瘤完整、体 血液供应不足、常在中间区形成
积有时很大
坏死,发生溃烂
转移 全身影响
治疗后
无
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体积 巨大或发生在重要器官,亦可 威胁生命
大肠癌(FAP)、 乳腺癌(BRCA-1)、 胃癌等
精选
精选
免疫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 儿童期免疫系统不成熟,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这 两个年龄组肿瘤的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
➢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 疫缺陷,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淋巴造血系统恶性 肿瘤发病率上升。大剂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 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引起肿 瘤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陷,伴发Kaposi 肉瘤和淋巴瘤很常见。
精选
精选
物理致癌因素
1.电离辐射,包括 x线、γ射线和亚原子微粒(α粒子、β 粒子、质子和中子) 等均能诱发染色体断裂、移位、 基因突变而增加肿瘤发病率。
2.紫外线作用于DNA,引起嘧啶二聚体形成,长期过度 照射与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有关。
3.其他,慢性溃疡-皮肤鳞癌,石棉纤维粉尘-肺癌、 胸膜间皮瘤。
精选
病因 未完全了解
目前公认肿瘤是环境与宿主内外因素交 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油漆、物理因 素-X线、生物因素-病毒 机体因素包括:遗传倾向性-家族性肠息 肉病,内分泌因素-乳腺癌;免疫因素艾滋病;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化学因素
(烷化剂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氨基偶氮类 亚硝胺类 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其他)
分 类 目的在于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
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肿瘤性质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组织来源 癌 肉瘤 母细胞瘤
细胞形态、分化程度 鳞状细胞 腺细胞 低、中、高分化
命名规则:器官+分化程度+细胞类型+组织来源
精选
➢ 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carcinoma), 起源组织的名称后加“癌”, 即为肿瘤名称。
营养因素
•在西方国家,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大肠癌发病率高;而在我国和日本, 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大肠癌发病 率低。
精选
精选
癌前病变存在
胃: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 肠: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家族性息肉
病等 乳腺:纤维腺瘤、腺病等
精选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鉴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和肉瘤)
生长速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常见体表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 点;熟悉恶性肿瘤的临床检查诊断步骤 和治疗原则 了解肿瘤的病因,了解肿瘤的分类及恶 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学会体表良性肿瘤的切除,肿瘤活体组 织检查.
精选
第十六章 肿瘤
丽水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 潘晓明
精选
概况
全世界每年约有1010余万人患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 主要死因。 我国每年约新发病例200万,死亡约150余 万人,其中60%以上为消化系统癌症。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城市依次为肺 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在农村为 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精选
精选
精选
肿瘤的定义、发病情况
肿瘤:机体中的正常细胞,产生的增生 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条件:在 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特点: 不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 正常的组织与器官。 全世界患恶性肿瘤:900-1010万; 我国新发200万,死亡140-150万; 我国恶性肿瘤排名:城市:肺-胃-肝-肠乳;农村:胃-肝-肺精选-食管-肠。
➢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如神经母细 胞瘤、恶性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有少数自 行消退的报告。
精选
内分泌因素
乳腺癌、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 水平过高有关。切除卵巢或用雄激素治疗,可使 乳腺癌体积缩小,在治疗时,测定乳腺癌雌激素 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水平,以鉴别肿瘤的激素依 赖性。
已知的致癌性化学物质1000多种。可分为两类: 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经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
通过亲电子基团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
变。
精选
食管癌
Ulcerating malignant esophageal mass in distal esophagus seen on endoscopy. Courtesy of William Brugge, MD.
有 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现极度 衰弱、贫血(恶病质)
容易复发
精选
恶性肿瘤的发生包括了一系列的病理演
变过程。三个阶段:癌前期10年-原位癌 3-5年-浸润癌1年。经历的时间。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分化,与肿瘤的综 合治疗相关。
细胞增殖分裂依次经G1、S、G2和M期, 细胞增殖或静息后(G0期)再次进入周 期。
精选
精选
生物致癌因素
DNA肿瘤病毒
目前与人类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主要有 人类乳头瘤病毒、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RNA肿瘤病毒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
寄生虫
中华支睾吸虫 埃及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病
细菌
幽门螺杆菌
精选
精选
遗传因素
肿瘤遗传易感性 (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
➢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sarcoma) 起源 组织的名称后加“肉瘤”,即为肿瘤名称。
➢ 起源于幼稚组织的肿瘤称为母细胞瘤,良性者有 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等;恶性者有神经母 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 有些恶性肿瘤则以“人名”命名 如霍奇金 (Hodgkin)病(恶性淋巴瘤)、伯基特(Burkitt)淋 巴瘤(B淋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 有些恶性肿瘤以“病”命名 如白血病(造血组织 的恶性肿瘤)、蕈样霉菌病(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 等。
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不同 名称各异。
如:升结肠中分化腺癌 胃窦低分化腺癌
精选
为何有这么多人患肿瘤?
梅艳芳 子宫癌 好人傅彪:肝癌 罗文 肝癌 赵丽蓉 肺癌 沈殿霞:肝癌 陈晓旭:乳腺癌 …………………………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 织关系
慢
膨胀性生长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界 限清楚、活动度大
快
浸润性生长
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 受限
血液供应
血液供应充分、肿瘤完整、体 血液供应不足、常在中间区形成
积有时很大
坏死,发生溃烂
转移 全身影响
治疗后
无
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体积 巨大或发生在重要器官,亦可 威胁生命
大肠癌(FAP)、 乳腺癌(BRCA-1)、 胃癌等
精选
精选
免疫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 儿童期免疫系统不成熟,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这 两个年龄组肿瘤的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
➢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 疫缺陷,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淋巴造血系统恶性 肿瘤发病率上升。大剂量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 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引起肿 瘤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陷,伴发Kaposi 肉瘤和淋巴瘤很常见。
精选
精选
物理致癌因素
1.电离辐射,包括 x线、γ射线和亚原子微粒(α粒子、β 粒子、质子和中子) 等均能诱发染色体断裂、移位、 基因突变而增加肿瘤发病率。
2.紫外线作用于DNA,引起嘧啶二聚体形成,长期过度 照射与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有关。
3.其他,慢性溃疡-皮肤鳞癌,石棉纤维粉尘-肺癌、 胸膜间皮瘤。
精选
病因 未完全了解
目前公认肿瘤是环境与宿主内外因素交 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油漆、物理因 素-X线、生物因素-病毒 机体因素包括:遗传倾向性-家族性肠息 肉病,内分泌因素-乳腺癌;免疫因素艾滋病;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化学因素
(烷化剂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氨基偶氮类 亚硝胺类 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其他)
分 类 目的在于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
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肿瘤性质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组织来源 癌 肉瘤 母细胞瘤
细胞形态、分化程度 鳞状细胞 腺细胞 低、中、高分化
命名规则:器官+分化程度+细胞类型+组织来源
精选
➢ 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carcinoma), 起源组织的名称后加“癌”, 即为肿瘤名称。
营养因素
•在西方国家,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大肠癌发病率高;而在我国和日本, 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大肠癌发病 率低。
精选
精选
癌前病变存在
胃: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 肠: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家族性息肉
病等 乳腺:纤维腺瘤、腺病等
精选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鉴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和肉瘤)
生长速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常见体表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 点;熟悉恶性肿瘤的临床检查诊断步骤 和治疗原则 了解肿瘤的病因,了解肿瘤的分类及恶 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学会体表良性肿瘤的切除,肿瘤活体组 织检查.
精选
第十六章 肿瘤
丽水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 潘晓明
精选
概况
全世界每年约有1010余万人患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 主要死因。 我国每年约新发病例200万,死亡约150余 万人,其中60%以上为消化系统癌症。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城市依次为肺 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在农村为 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精选
精选
精选
肿瘤的定义、发病情况
肿瘤:机体中的正常细胞,产生的增生 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条件:在 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特点: 不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 正常的组织与器官。 全世界患恶性肿瘤:900-1010万; 我国新发200万,死亡140-150万; 我国恶性肿瘤排名:城市:肺-胃-肝-肠乳;农村:胃-肝-肺精选-食管-肠。
➢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肿瘤可自行消退,如神经母细 胞瘤、恶性黑色素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均有少数自 行消退的报告。
精选
内分泌因素
乳腺癌、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 水平过高有关。切除卵巢或用雄激素治疗,可使 乳腺癌体积缩小,在治疗时,测定乳腺癌雌激素 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水平,以鉴别肿瘤的激素依 赖性。
已知的致癌性化学物质1000多种。可分为两类: 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经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
通过亲电子基团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
变。
精选
食管癌
Ulcerating malignant esophageal mass in distal esophagus seen on endoscopy. Courtesy of William Brugge,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