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1.2 教学内容(1)连续进位加法:当一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前进一位,并将进位的1加到下一个加数上。
(2)退位减法: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从上一位借位,并将借位的1减去差值加到当前位上。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中的进位概念。
(2)理解退位减法中的借位概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发放练习纸,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理解。
4.2 教学新课(1)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范例题进行演示。
(2)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范例题进行演示。
(3)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些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3 练习巩固(1)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掌握程度。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讲解题目,共同解决问题。
4.4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与拓展5.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2 拓展活动(1)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连续进位的加法》教案

《连续进位的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2. 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连续进位加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正确进行进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连续进位加法。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连续进位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如购物时需要计算总价,引入连续进位加法。
2. 讲解新课: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拓展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连续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连续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交流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练习。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解答疑惑。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连续进位加法的原理,探索其他进位加法的方法。
2.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连续进位加法问题,如多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 引导学生将连续进位加法应用到其他数学问题中,如减法、乘法等。
2. 强调连续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课后作业:1. 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更多的进位加法问题。
《连续进位的加法》教案

《连续进位的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加法中的进位原理,以及如何处理进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进位加法。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连续进位加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进位原理。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进位操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索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连续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连续进位加法的理解程度。
b. 学生能否熟练运用连续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c.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沟通协作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实例。
2.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连续进位加法练习题,难度适当,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 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棒、计数器等,用于直观演示连续进位加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安排:a. 第一课时: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实例演示。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连续进位加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和大于等于10,就需要进位。
例如:7 + 6 = 13(3写在个位,1进位到十位)。
2. 退位减法:当两个数相减时,如果差小于0,就需要退位。
例如:13 6 = 7(从十位借1,个位加10,变成17 6 = 11)。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和退位的原理,以及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问题。
2. 讲解与演示: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心得。
4. 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 拓展与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评价学生对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巩固对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理解。
《连续进位的加法》说课稿(数学)

连续进位的加法说课稿(数学)一、教学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连续进位的加法是一个常见的知识点。
它是加法运算的一种特殊情况,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加法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本节课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连续进位的加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进位的概念,能够进行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掌握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进位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进位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子,帮助学生感受进位的存在与作用。
【呈现】2.提出连续进位的概念,解释连续进位的含义和重要性。
例如,3+7=10 中的进位是连续的。
3.通过具体的加法运算例子,展示连续进位的过程。
例如,13+87=100 中连续进位的过程。
【讲解】4.讲解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先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10,则向十位数进位。
–再从十位数开始相加,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10,则向百位数进位。
–依次类推,直至所有位数都相加完毕。
【练习】5.让学生完成一些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计算能力。
【归纳总结】6.归纳总结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连续进位的加法- 进位的概念- 连续进位的含义和重要性- 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例子及解释13+87=100计算方法1. 从个位开始相加,向高位进位2. 依次类推,直至所有位数都相加完毕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和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第一篇: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学校:__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作者:______ 胡蕾____两、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胡蕾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1、联系整百数的口算,初步学会用与加数接近的整百数估计三位数加法的得数;通过应用加法笔算法则进行计算,探索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验算和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从低位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1.竖式计算。
(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62+253=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检查板演题,说说怎样算的,注意观察哪一位上满10进1的,明确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2、通过刚才的笔算,谁能说说笔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10进1)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应用加法笔算方法,继续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1)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3)不计算,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学生汇报。
298+405可以这样估计: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所以大约一共捐了700本。
《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设计、反思

《万以内加法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3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指名板演万以内的加法。
238+91= 659+306=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教学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板书:445+298=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介绍计算过程并板书笔算过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5+8=13,在个位上写3,并向十位进1;十位上4+9+1=14,在十位上写4,并向进位进1,;百位上4+2+1=7,在百位上写7。
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怎样判断我们做的这道题算得对不对?2.学习验算(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2)可以交换两个加数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教师板书验算过程。
提倡第二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1.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
165+78 409+3942.我是小医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找朋友:把和相等的算式连起来。
四、布置作业作业:第39页练习八,第4题。
《万以内加法的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焦村学区王瑞鹏一、说教材: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课本37页例1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例2的进一次位之后才安排学习的内容,教材这样安排降低了难度,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台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
学生很容易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但是在实际的计算中却很容易出错,所以,教材要求学生学习验算。
“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

E l师论坛J I A O S H I L U N T A N“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王玉红【教学内容】《珠心算》第三册第1〜3页。
【教学目标】一、 进一步理解“满10进1”的算理,掌握连续 进位的拨珠方法和法则。
二、 灵活运用“连续进位加”拨珠方法进行珠算。
三、 通过学习“连续进位加”拨珠方法,培养学 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满10进1”拨珠算理和连续进位的拨珠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本档满10”向前一位进1原理。
【教学准备】算盘、课件等。
【教学过程】_、基本练习师:同学们,看看谁来了?(出示:佩奇一家)佩奇一家听说我们明道小学的同学们算盘拨得特别棒,特来观看大家的表演,让我们一起给他们展示一下基本功吧!(一)全盘练1.拨入23,加20,加2,等于(),再拨去。
2.拨入28,加4,加5,等于(),再拨去。
3.拨入44,加27,减40,等于(),再拨去。
师:同学们拨的真熟练!小算盘往前放,一二三坐坐好!下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我们来比比谁是火眼金睛。
(二) 看珠报数珠算与珠心算2020. 3r t i(三)看数想珠34、76、52、100(四)心算72+8= 23+19=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的拨珠过程以及在珠算加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从高位算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猪佩奇” 一家的活动来穿针引线,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讲授师:(视频播放佩奇一家开车出游)佩奇一家来到了超市,买了一些出游的用品,让我一起看看他们买了什么。
(一)出示例题1.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佩奇,我买了一个92 元的背包,营业员找给我8元。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付了多少元钱吗?师: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板书算式:92+8。
2.尝试珠算师:92+8怎样拨珠计算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在小算盘上拨珠试一试。
gfEiSIijlllilSIlim学生打算盘,教师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