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第二部分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知识梳理1.散文刘基《楚人养狙》—— 《庄子·齐物论》,启示(统治者/老百姓+老年青年对比)方孝孺《吴士》—— 株十族《逊志斋集》张士诚轻于用人,吴士浮夸之风(典型性)归有光《项脊轩志》—“唐宋派” 复古 母亲、祖母、妻子(日常生活场景)宗臣《报刘一丈书》—“后七子” 复古 方城山人(干谒者、门者、权者)上下相孚李贽《又与焦弱侯》—“童心说”“异端”批判程朱理学(圣人、山人)袁宏道《虎丘记》—宗宏中“公安派”反复古“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六次游虎丘钟惺《浣花溪记》—“竟陵派”反复古(性灵,孤深峭拔)(自己,达官显贵,赞赏 杜甫)张岱《柳敬亭说书》—行情人(柳敬亭、王月生)欲扬先抑、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夏完淳《狱中上母书》—17 岁死,绝笔信,民族气节、大无畏精神(记叙、议论、抒情、用典)2.散曲:王磐《古调蟾宫》—南曲之冠,元宵的今昔对比,社会每况愈下陈铎《水仙子·瓦匠》—小令,七一居士,《滑稽余韵》小令集(勤劳,富贵不足羡)冯惟敏《玉芙蓉·喜雨》:小令,久旱逢甘霖、关心民生疾苦王世贞《登太白楼》—“后七子”(宗臣)复古,崇敬李白,高士难求。

陈子龙《小车行》—“几社”创始人(复古)新乐府 /白描,对饥民的同情。

3.传奇(三大传奇:《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 剑杀凤(临川四梦:《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紫钗记》)—南韩母子梁辰鱼《浣纱记》—南北合套、昆腔(范蠡、西施)功成身退、忧患政治汤显祖《牡丹亭》—浪漫主义杰作,(杜丽娘、柳梦梅)杜丽娘受《诗经·关雎》启发4.杂剧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南词叙录》(南戏)青藤道人,选自《四声猿》祢衡阴间骂曹操 影射严嵩杀害沈链(狂傲的反抗精神)5.短篇小说(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改编自宋懋澄《负情侬传》杜十娘形象(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反抗精神)—侧面描写,“百宝箱”线索。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读书笔记《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套可读性很强的书,你是否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读书笔记1在前几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网络历史连载小说。

我之前也只是听闻过大名,大致上就是用大白话的形式给大家讲历史。

历史固然有趣,但是当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去看呢?这点确实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有幸拜读了这本作品,才了解其中的魅力所在。

《明朝那些事》这部作品,整体篇幅偏长,全文共分七部,而且每部内容丰富全无尿点,没有花费太多文字去写一些废话,完完整整的给我们读者讲述了一个大明王朝的起起落落纷纷扰扰,而作品给人感觉内容很精悍,删减任何篇幅都会导致历史的缺失,也不愿意去多写一些咬文嚼字的废话。

毕竟讲故事两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一故事讲不完整东缺西少让人听着一头雾水,二是篇幅冗余废话太多让人听着不厌其烦。

读网络小说的大部分群体是像我一样的文学菜鸡,在文言文史书古典这种难懂的文学作品面前宛如一个智障。

门槛过高,导致这样一个现象,我国优秀的文学经典和历史渐渐流失,面向小众化。

而作者当年明月,恰好是那部分小众人群,熟读钻研史书,并沉醉于其中,感慨历史的宏大与奇妙同时想要把历史展现分享给更多人,于是乎《明朝那些事》孕育而生,把复杂难懂的历史文献用大白话重新编排过,赋予每个人物情感色彩,带着诙谐幽默的口吻讲述一个个故事,把彼此相关联的故事一个个串联起来,浅显易懂的故事与描述,使读者读起来像看一场大型历史舞台剧般,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受人追捧的最大原因。

就好比现在很多原生态国外影视,对其感兴趣的人苦于语言问题不能很好地欣赏,而汉化组就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而作者就好比是汉化组一般,属于读者的福音。

大明王朝起起落落三百年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就像作者本人所说,这大明王朝就像一家公司一样,突然的建立发展雄起,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寿命的,经营不善必然迎来衰落和破灭,正所谓有起就有落。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Mingdai wenxue明代文學明代是小說、戲曲等俗文學昌盛而正統詩文相對衰微的時期。

明代文學的演變發展,大致可分為前後兩個大的階段,從明初到正德年間是明代文學的前期,從嘉靖年間到明亡是明代文學的後期。

這兩個階段的文學有著顯著的變化,表現著鮮明的時代特點。

這種變化和特點,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哲學思潮發生變化的必然結果。

前期文學明代前期文學的發展,有個曲折的過程。

除元、明之交產生了著名的長篇小說《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外,這時期沒有產生成就較大的作品,只是到成化年間戲曲和民歌才有一些新的開拓。

因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爆發而形成的元末農民大起義,聲勢浩大,使大部分地區陷入戰火之中。

這種局面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知識份子和作家,有的參加了農民起義隊伍,有的因“避兵”而浪跡天涯,這就使他們開闊了視野,充實了生活體驗。

在這些作家群中,劉基和宋濂是受朱元璋徵召而參加起義軍的著名文人,傳說施耐庵是張士誠義軍中的人物,羅貫中則是因“遭時多故”而奔走湖海的作家。

因此,羅貫中和施耐庵能夠在民間長期流傳的三國、水滸故事的基礎上,加工寫成《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這兩部巨著。

《三國志演義》以宏大的結構,曲折的情節,展現出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期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鬥爭。

作者描寫的鬥爭場面,千變萬化,各具特點,顯露出獨到的藝術匠心。

和《三國志演義》表現的對象不同,《水滸傳》是一部反映農民戰爭的小說,它藝術地概括了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

全書著力歌頌了眾多的起義英雄,不少英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性格鮮明。

《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的創作成功,對後來的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小說的大量產生有著巨大的影響。

在詩文領域裏,也出現了一些揭露社會弊病、具有一定社會內容的作品。

比如,劉基的一些詩歌和散文就有這一特點。

劉基、宋濂、高啟是這時期重要的詩文作家,他們的創作,有的以傳記取勝,有的以寓言見長,有的善於駕馭五古,有的善於採用歌行,都取得一定的成就。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第七编明代文学(1368~1644)•绪论•一、明代文学概况•(一)明代文学的分期•1、前期文学•表现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以及作家深层的忧患意识,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编撰、南戏的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为代表,文学创作出现一时繁荣景象。

•明代前期的后段,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的安定,文人的忧患意识开始淡薄,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以及特务统治,使文人一改元明之际那种社会责任感,在追求仕进与调试心理平衡中,欣赏一种平稳和谐、雍容典雅之美,文学创作导向贵族化、御用化,以“台阁体”诗歌以及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为代表。

•这一时期是元代文学的余波和为明中后期文学的发展作准备,为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

•2、后期文学•明嘉靖以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方向发展,较前期出现极大的变化,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表现在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1)小说方面•兴起编著章回体小说的热潮以及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

•文言小说:“三话一传”:•瞿佑《剪灯新话》昌祺《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话》马中锡《中山狼传》•白话短篇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陆人龙的“一型”(《型世言》)•长篇章回小说:•历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余劭鱼的《列国志传》冯梦龙的《新列国志》•甄伟的《西汉演义》•英雄传奇:除《水浒传》外,还有:纪振伦的《杨家府演义》•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等。

•神魔小说:除《西游记》外,还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余象斗的《四游记》董说的《西游补》;•世情小说:除《金瓶梅》外,还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

•2)戏曲方面•《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三大传奇的问世,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出现,将戏曲创作推向高峰;•3)诗文方面•自“前七子”打着“复古”的旗号鼓吹文学革新以来,之后的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都从不同角度为诗文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4)民间文学方面•出现“挂枝儿”、“山歌”等新的民间文学形式;•5)文学理论•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文学群体的出现,各种文学观念、文学理论的论争,促进了文学的变通与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一时段的文学发展,使中国文学进入近古的新时代。

明代文学郭兴良周建忠版

明代文学郭兴良周建忠版
明中后期文言小说呈现繁荣局面,较著名的作品集有邵景詹的 《觅灯因话》,宋懋澄的《九龠集》、冯梦龙的《情史》等。
▽明代还出现了“中篇传奇小说”,如李昌祺《剪灯余话》中 的《贾华云还魂记》、玉峰主人的《钟情丽集》等。
明代文言小说是从唐传奇到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之间的桥梁。
二、明代小说艺术质量提高,突出表现在创作主体、 人物塑造和艺术结构的变化上。
(1368—1644)
第一章 概 述
从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1368年)开国,到 明思宗朱由检 崇祯十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44年)李自成入 京、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的统治共277年。
明代文学:1368年 → 1644年
以1522年(嘉靖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明前期:1368—1521年(正德末) 明后期:1522—1644年
▲ 思想文化方面:专制统治削弱,新思潮应运而生,王学左派 影响广泛而巨大。
王学——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 → 王学左派
南宋 程朱提倡“理学”——“读书明理”,儒家经典中求理 南宋 陆九渊提倡“心学”——“心即理也”,内心反省求理 明中期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
★ 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外无物,无理,无事,无义,无善”。 “理”即“吾心之良知。” “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
明代社会历史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 → 明惠帝朱允炆


1368开国 定都南京 朱元璋之孙
年号洪武(共31年) 年号建文(仅4年)
1398年病逝
1402年自焚于宫中
→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之四子燕王 守北京
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 德州一带拉锯战

第二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二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十章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第一节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区别最先注意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不同并加以区分的是郑振铎先生。

他认为英雄传奇小说与演义小说有三点不同:一是描绘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显示他们的武勇和力量,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寄托作者的情思;二是多撷取民间传说故事。

主要人物和事件,或有历史的影迹,但多为虚构,作家可以充分想象,随心所造,不受历史的拘束;三是多采用纪传体写法,人物多为草泽英雄,可真可幻,若实若虚,而其基本结构格式则是以某一个英雄人物或英雄群像为线索展开故事,铺排历史。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如果以此标准衡量,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无疑是《水浒传》,而我们在演义小说一章中介绍的说岳系统、杨家府系统以及说唐系统的后半也可视为英雄传奇小说。

比如《杨家府演义》,描述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一门五代忠勇保宋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父死子继、夫亡妻承、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击辽和西夏的英雄报国精神。

但是杨业、杨延昭都是名将,是“正史”中有记载的真实人物,而杨业之妻杨氏(佘太君)、之孙杨文广(杨宗保、杨文广)、部将焦赞等也是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因此写他们两代人的故事,明显具有演义小说的性质。

相反,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三代特别是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等人的故事,乃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它以前,宋代有其故事流传,如南宋临安说话人即有说《杨令公》《五郎为僧》评话。

金院本中有《打王枢密爨》。

元明两代有许多杨家将故事的戏曲作品,如元杂剧有《昊天塔孟良盗骨》、《谢金吾诈拆清风楼》等。

另外有传为熊大木的讲史小说《北宋志传》)。

因此,又明显具有英雄传奇小说的特点。

除此之外,熊大木《英烈传》也具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双重性质的特点。

小说从元顺帝荒淫失政起,叙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分封诸子止。

除朱元璋外,小说着重写描写徐达、常遇春、刘基等一批“开国元勋”。

所叙故事大都本于史传及野史、笔记,侧重于历史事件和战争过程的一般描写,有明显的模仿《三国志演义》的痕迹。

竹林七贤图赋第二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竹林七贤图赋第二段赏析【明代】王世贞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竹林七贤图赋 第二段
明代 王世贞
作品赏析
• 《竹林七贤图赋》是为友人著名画家尤子求的《竹林七贤图赋》所作的怀古赋。 •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
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云台山百家岩景区境内 。《晋 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 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 贤’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 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 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 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 竹林七贤之名的由来,学界存在争议。东晋孙盛《魏氏春秋》文云:“(嵇)康寓居河内之山 阳县(今河南省焦作),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 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一般认为“竹林七贤”之 名与“集于竹林之下”的竹林之游有关。
•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 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 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THANK YOU!
•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 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 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 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中国古代文学史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2)

目录( 一 )前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这一论断出自于(D)A.《尚书.尧典》B.《毛诗大序》C.《吕氏春秋。

古乐》D.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此说出自(B)A.《毛诗大序》B.《尚书。

尧典》C.《吕氏春秋。

古乐》D.《河图玉版》3.‚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厥。

‛此说出自(C)A.《宋书。

谢灵运传论》B.《尚书。

尧典》C.《吕氏春秋。

古乐》D.《周易〃中浮》九二4.‚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

‛这段筮辞出自(A)A.《周易〃贲》六四B.《周易〃中浮》九二C.《周易〃归妹》上六D.《卜辞通转》三六三5.《弹歌》所表现的是(A)A.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B.冬令蜡祭是情况C.战争场面D.婚嫁场面6.在甲骨卜辞与《诗经》之间,呈现出过渡状态的是(C)A.古乐B.舞蹈C.《周易》筮辞D.神农氏的《丰年之咏》7.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B)A.原始宗教B.劳动生活C.原始歌舞D.想象或幻想8.在远古神话中,有‚造人‛和‚补天‛两大功勋的神话人物是(A) A.女娲B.羿C.禹D.鲧9.远古神话中为民除害的善射者是(D)A.鲧B.禹C.黄帝D.羿10.使神话具有文学特征的三个关键因素是(A)A.情感、形象和想象B.情感、情节和人物C.形象、想象和语言D.舞蹈、情感和形象1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C)A.《楚辞》B.《文选》C.《诗经》D.《全唐诗》12.《诗经》原本称为《诗》。

或《诗三百》,尊其为‚经‛,是在(D)A.战国初期B.战国末期C.秦代D.汉代13.《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A.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B.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14.《诗经》现存的诗歌共(B)A.三百篇B.三百零五篇C.三百一十一篇D.五百篇15.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B)A.班固《汉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一、所谓“世情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世情小说)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

二、《金瓶梅》的创作时代、作者与主要版本(一)《金瓶梅》创作于万历间(前中期)。

(二)《金瓶梅》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兰陵笑笑生,还有王世贞、李开先、屠隆、王稚登等说法。

无从确考。

(三)《金瓶梅》最早的刊本是“词话本”或“万历本”,即万历年间刊刻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本》。

崇祯年间又有“崇祯本”。

清康熙年间有“第一奇书本”等。

现在通行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排印的删节本。

三、《金瓶梅》的内容与思想内涵(一)《金瓶梅》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

讲“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的西门庆,本有一妻三妾,又看上了潘金莲,于是毒杀金莲的丈夫武大,将潘氏纳为妾室。

武大的弟弟武松来报仇,误杀了李外傅,被刺配孟州。

于是安然无恙的西门庆,日益放纵,先跟潘金莲的侍婢庞春梅私通,又跟李瓶儿有染,都纳作妾室。

嗣后,因贿结宰相蔡京为义父,和太尉、巡抚等大臣有往来,又发了几场横财,更加肆无忌惮,谋财害命,霸占良家妇女,直至纵欲暴亡。

西门庆死后,他的妻妾还有一些故事,不展开了。

(二)思想内涵:1、“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p14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至谓此书之作,专以写市井间淫夫荡妇,则与本文殊不符,缘西门庆故称世家,为搢绅,不惟交通权贵,即士类亦与周旋,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盖非独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笔伐而已。

2、“《金瓶梅》是一部哀书”(p146)(明代中后叶工商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商人阶层的崛起,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

西门庆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西门庆固然是一个罪恶累累的恶棍,但是他的身上又有着一种特别的魅力,那就是精明强干,他可以不顾传统道德、蔑视朝廷法规、疯狂地追求金钱与女人,享受到人世的各种欢乐,这是普通老百姓和士大夫阶层都做不到的。

这引起了人们的诅咒和欣羡。

但是在《金瓶梅》中,西门庆这个恶棍、精明的商人,在他的事业走到高峰的时候,迅速地因为纵欲过度,断送了性命,这是一个悲剧。

)小说撷取明代社会的一个断面,通过对以西门庆为主,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辅的社会人事的描写,揭示出一个有点极端而悲剧性的现实:明代社会新兴的商人阶层,通过纵欲主义的方式,向传统道德、禁欲主义(“存天理,灭人欲”)挑战,以令人耳目耸动的方式,客观地表明了晚明涌动的人性思潮;但是同时,也因为他们极端的纵欲主义的方式,因为他们对于人自身价值(道德、理性、正义等)的毁灭,这种挑战最终被宣告失败。

于是小说以沉重的笔调告诉我们,腐朽的旧世界固然在走向毁灭,但是新兴的同样也前途渺茫。

“整个《金瓶梅》的世界一片漆黑,令人感到悲哀,感到窒息。

”四、《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地位与影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一)艺术成就1、题材选择的变化:“寄意于时俗”(题材上的重大转折)从历史、神话→当代的现实社会生活2、小说立意的转变:从歌颂到暴露(p147)开了后世《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小说的先路。

3、叙述重心的转移:从讲故事到写人物(p148、149)深入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饱满、生动、贴切生活。

如潘金莲、西门庆。

《红楼梦》对它有直接的继承。

4、小说叙述结构的变化:从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叙述框架结构上比《水浒传》、《三国演义》向前进了一大步。

5、小说语言的提升:“妙在家常口头语”《儒林外史》、《红楼梦》、《海上列花传》等都受其影响,甚至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金锁记》)也受到它的影响。

(二)地位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三)影响1、续书不断明末丁耀亢《续金瓶梅》,清康熙间有人修改后称《隔帘花影》,民初再改,称《金屋梦》。

另有《三续金瓶梅》、《新金瓶梅》、《续金瓶梅》等。

可见其影响。

2、为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基础(p151)第十一讲“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一、明代拟话本(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一)所谓拟话本明代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话本旧篇的基础上,进而模拟话本写作一些主要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这类小说就被称为“拟话本”。

(二)明代拟话本的主要成就明代拟话本的数量众多,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凌濛初创作的“二拍”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二、冯梦龙与“三言”(一)冯梦龙其人(p155~156)(二)“三言”1、“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三言”是冯梦龙在广泛搜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修改、再创作而成的三部小说集。

每集40篇,计120篇。

3 “三言”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是文人独立创作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始,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凌濛初与“二拍”及其他(一)凌氏其人(p156)(二)“二拍”1、“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2、“二拍”根据古今书籍中“可新听睹、佐谈谐”的故事敷衍创作而成的,基本上都是个人的创作。

3、“二拍”是一部个人白话小说创作专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今古奇观》明末有一个署名“姑苏抱瓮老人”的,觉得“三言”、“二拍”200种,卷帙浩繁,难以遍读,于是从两者中选出40种,编成了《今古奇观》。

四、“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一)商人形象得到正面突出如布商吕玉(《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小商人施复和朱恩(《施润泽滩阙遇友》)、卖油郎秦重(《卖油郎独占花魁》)等(二)婚恋自由、男女平等的意识得到强调《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莘瑶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李甲、孙富,p160)(真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男女平等,p159)(三)批评了官场的腐败、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五、“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一)平凡中见奇(p161)“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贵、刘二姐、崔宁、盗贼、刘妻//昆剧《十五贯》,尤葫芦、尤葫芦继女苏戌娟、路人熊友兰、苏州知府况钟、娄阿鼠)《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沈炼给严世蕃灌酒后,先下手为强,上书奏陈严氏父子十大罪状,于是被杖责后,发落到关外为民。

沈炼一家刚到河北,就碰上了倾仰他直名、又因不愿向严氏父子贿赂而不能做荫官的贾石,贾石把自己家的房子给沈炼一家住,全家搬到岳父家去住。

这是巧合。

(二)细节刻画与心理描写成功《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看美娘时,面对里床,睡得正熟,把锦被压于身下。

秦重想酒醉之人,必然怕冷,又不敢惊醒他。

忽见阑干上又放着一床大红纻丝的锦被。

轻轻的取下,盖在美娘身上,把银灯挑得亮亮的,取了这壶热茶,脱鞋上床,捱在美娘身边,左手抱着茶壶在怀,右手搭在美娘身上,眼也不敢闭一闭……却说美娘睡到半夜,醒将转来,自觉酒力不胜,胸中似有满溢之状。

爬起来,坐在被窝中,垂着头,只管打干哕。

秦重慌忙也坐起来。

知他要吐,放下茶壶,用手抚摩其背。

良久,美娘喉间忍不住了,说是迟,那时快,美娘放开喉咙便吐。

秦重怕污了被窝,把自己道袍的袖子张开,罩在他嘴上。

美娘不知所以,尽情一呕,呕毕,还闭着眼,讨茶漱口。

秦重下床,将道袍轻轻脱下,放在地平之上,摸茶壶还是暖的。

斟上一瓯香喷喷的浓茶,递与美娘。

美娘连吃了二碗,胸中虽然略觉豪躁,身子兀自倦怠。

仍就倒下,向里睡去了。

秦重脱下道袍,将吐下一袖的腌硂,重重裹着,放于床侧,依然上床,拥抱似初。

美娘一觉直睡到天明方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却说杜十娘在舟中,摆设酒果,欲与公子小酌,竟日未回,挑灯以待。

公子下船,十娘起迎。

见公子颜色匆匆,似有不乐之意,乃满斟热酒劝之。

公子摇首不饮,一言不发,竟自床上睡了。

十娘心中不悦,乃收拾杯盘为公子解衣就枕,问道:“今日有何见闻,而怀抱郁郁如此?”公子叹息而已,终不启口。

问了三四次,公子已睡去了。

十娘委决不下,坐于床头而不能寐。

到夜半,公子醒来,又叹一口气。

十娘道:“郎君有何难言之事,频频叹息?”公子拥被而起,欲言不语者几次,扑簌簌掉下泪来。

十娘抱持公子于怀间,软言抚慰道:“妾与郎君情好,已及二载,千辛万苦,历尽艰难,得有今日。

然相从数千里,未曾哀戚。

今将渡江,方图百年欢笑,如何反起悲伤?必有其故。

夫妇之间,死生相共,有事尽可商量,万勿讳也。

”公子再四被逼不过,只得含泪而言道:“仆天涯穷困,蒙恩卿不弃,委曲相从,诚乃莫大之德也。

但反复思之,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恐添嗔怒,必加黜逐。

你我流荡,将何底止?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

日间蒙新安孙友邀饮,为我筹及此事,寸心如割!”十娘大惊道:“郎君意将如何?”公子道:“仆事内之人,当局而迷。

孙友为我画一计颇善,但恐恩卿不从耳!”十娘道:“孙友者何人?计如果善,何不可从?”公子道:“孙友名富,新安盐商,少年风流之士也。

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

仆告以来历,并谈及难归之故,渠意欲以千金聘汝。

我得千金,可借口以见吾父母,而恩卿亦得所耳。

但情不能舍,是以悲泣。

”(令人痛心疾首,前面铺垫得好)说罢,泪如雨下。

十娘放开两手,冷笑一声道(痛彻肺腑,芳心直堕万丈渊底):“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

那千金在那里?”公子收泪道:“未得恩卿之诺,金尚留彼处,未曾过手。

”十娘道:“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挫过机会。

但千金重事,须得兑足交付郎君之手,妾始过舟,勿为贾竖子所欺。

”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

”(心灰意冷,冷如坚石)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香风拂拂,光彩照人。

(风采中隐沉痛)装束方完,天色已晓。

(三)小说体式与艺术手法运用进步(p162)六、明代的文言小说1、个人创作的文言小说瞿佑《剪灯新话》与李昌祺《剪灯余话》及其他(p165)2、文言笔记小说明代各类笔记数量之繁富,品种之齐全,都远胜唐宋。

大体分志怪类(如祝允明《志怪录》)、志人类(如何良俊《语林》)和笑话类(如冯梦龙《古今谭概》、《笑府》,古代的笑话大全)。

3、蔚为大观的文言小说集《虞初志》、《古今说海》、《稗海》、《说郛》等4、明代文言小说的地位与意义明代的文言小说创作,虽然成就不够高,没有出现第一流的作家、作品,但是在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们对清代文言小说创作高潮的到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们也为白话小说与戏曲的创作、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第十二讲晚明诗文一、李贽与他的“童心说”(一)李贽其人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