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背景肺结核是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存在的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和高致死率的特点,在医学上一直备受重视。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耐药性的出现,结核病的防治越来越困难。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对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菌所致的结核病,是传染性最强的结核病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临床医生不断探索治疗方案。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本文主要就该方案的近期疗效分析进行探讨。

预备知识莫西沙星莫西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病。

该药物作用于DNA酶,抑制细菌DNA的复制与修复,达到杀菌的作用。

依替米星依替米星是一种宏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结核病、巨细胞病毒感染、肺炎等疾病。

该药物能够抑制细胞外结核分枝杆菌的复制,杀灭内源性结核分枝杆菌并抑制其生长。

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目的在于减少单药使用时发生耐药性的可能,并取得治疗效果。

耐多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是指对一种以上的一线药物和异烟肼、利福平类药物、对氨基水杨酸耐药(即耐药结核病),或耐经常使用的二线药物(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的病情。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月至6月,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23例经药敏试验确定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

其中,12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年龄范围为18-65岁。

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400mg/d)和依替米星(600mg/d),每天口服一次。

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

结果在23例患者中,22例最终完成了治疗,治疗成功率为95.7%。

其中1例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

在治疗期间,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

其中9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治疗期间暂停了药物治疗。

左氧氟沙星治疗66例喉结核病疗效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66例喉结核病疗效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66例喉结核病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氧氟沙星治疗喉结核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喉结核病患者1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

a组采用不含左氧氟沙星的组合用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联合用药)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组合用药治疗(左氧氟沙星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联合用药)。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

结果:两组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b组其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a组并且采用b组治疗的改善时效也明显优于a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5)。

具有可比性。

方法:a组采用不含左氧氟沙星的组合用药给予患者6mg异烟肼6mg利福平mg乙胺丁醇和1mg吡嗪酰胺联合用药每日1次。

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组合用药治疗在a组联合用药的基础上加g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每日1次连续用药个月。

观察两组症状的改善时效。

疗效判断标准:痰菌转阴的标准为连续治疗个月痰菌转阴没有复阳;病灶吸收为空洞缩小或者闭合病灶明显吸收。

统计学处理:采用p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b组痰菌转阴率(955)明显高于a组痰菌转阴率(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

b组病灶吸收率(9697)也明显高于a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

b组的改善时效(±1天)也明显优于a组(75±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

见表1。

讨论近年来在耳鼻喉结核中喉结核比较多见。

它是一种具有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因为喉部被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

大部分喉结核都不是原发的是由开放性肺结核通过气道、淋巴、血液传播到喉部的。

其症状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痛并且逐渐加重病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无法进食、失音等状况。

本研究表示对喉结核患者进行左氧氟沙星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联合用药其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不含左氧氟沙星的组合用药治疗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并且其改善时效也明显优于不含左氧氟沙星的组合用药治疗的改善时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

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临床应用论文

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临床应用论文

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肺结核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51-02当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结核病仍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十多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我国现大约有500万肺结核患者,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200万人,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中复治的和耐药的病例日益增加,以及一些初治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得临床上肺结核常规用药治疗肺结核感到棘手,如不及时治疗,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因而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

抗结核药物在全球推广应用40多年以来,使结核菌产生了明显的变异现象,人类结核病发病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逐渐增多,尤其耐多药结核不断增加。

新药的开发仍趋滞后,一般是老药新用,或改变剂型,或组合用药。

近十余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中,疗效已被临床证实。

1 在治疗结核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于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敏感菌株,耐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多药菌株,均显示较高的抗结核活性。

喹诺酮治疗复治肺结核是近年来结核病临床治疗研究中的重点,复治者都是耐药甚至是耐多药的肺结核患者。

1996年,国际结核病和肺病联盟(iuatld)推出了以氧氟沙星为主体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第三线抗结核化疗方案。

1999年进行了修订,推荐的治疗耐多药结核方案中,如果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

建议用3个月氨基糖苷类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和氧氟沙星作为强化期的治疗,再使用18个月的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和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作为巩固期的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 ( 结核分支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 ( dna)旋转酶 ( 拓扑异构酶ⅱ)。

喹诺酮除直接作用于dna旋转酶外,最近有报道发现拓扑异构酶ⅳ是它们的第二个作用靶位。

[1]另外还具有抑菌和杀菌的体外活性,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对结核分支杆菌具有很好的活性。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喹诺酮类药物及其研究进展摘要:喹诺酮类药物系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

自第一个此类药物萘啶酸问世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成为目前抗菌药物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抗菌效果及不良反应与结构的关系、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该类药物作一综述,以便读者对其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喹诺酮,研究进展,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抗生素后效应,构效关系,光毒性1 药理药效特征1.1作用机制大量研究证实,氟喹诺酮类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拮抗细菌的DNA回旋酶(gyr),阻碍细菌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DNA 回旋酶由A、B两个亚型分子构成。

较早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DNA回旋酶A亚单位(gyrA)的切割及封口活性。

近来研究发现,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同时作用于gyrA和gyrB,只是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其依据为B亚型的突变可改变细菌对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

此外,当RNA或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杀菌活性会降低。

1.2 药代动力学氟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可分布于各种组织体液和器官,特别在肾、肝、肺及皮肤组织中分布良好。

口服后1~2h达到血药峰浓度,较早开发的该类药物血浆清除半衰期一般在3~8h,需每日2~3次给药。

近年研发的新药中t1/2呈延长的趋势。

延长t1/2可减少用药次数,方便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

如盐酸莫西沙星半衰期12~15.2h,每日1次服药。

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为浓度依赖型,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

用来评价浓度依赖型药物杀菌效果的PK/PD参数主要有AUC24h/MIC和C max/MIC。

氟喹诺酮类药物同样如此。

近年来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PK/PD研究表明,AUC24h/MIC对临床有效率有很强的预见性,并建议AUC24h/MIC>125为临床药物应达到的目标。

如环丙沙星,当AUC24h/MIC<125时,临床有效率为42%,细菌清除率仅为26%,而当AUC24h/MIC>125时,临床有效率为80%,细菌清除率达82%。

喹诺酮类药物用于结核病治疗效果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用于结核病治疗效果分析

照 组 ; 照组 5 采 用 常 用 药 物 异 烟 肼 、 对 6例 利福 平 、 嗪 酰胺 、 吡 乙胺 丁 醇 及链 霉 素 等 药 物 进 行 治 疗 ; 察 组 6 例 在 应 用 常 规 抗 结 核 观 4 药 物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加 用 氟 喹 诺 酮 类 药 物 进 行 治 疗 。 结 果 : 察 组 的 治 疗 效 果 明显 好 于 对 照 组 , 组 患 者 的 治 疗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观 两
[] 张 桂 香 . 童 咳 嗽变 异 性 哮 喘 6 3 儿 0例 临 床 分析 [ ] 临床 J.
医学 ,0 8 2 ( ) 9 . 2 0 ,8 9 : 3
种强效 的选 择性 白三 烯受体 拮抗剂 , 已成 为新一 代非 甾体
抗 炎 药物 。孟 鲁 司特 治 疗 C A豚 鼠模 型 能 够 显 著 改 善 咳 嗽 V 次 数 并 降 低 支 气 管 肺 泡 灌 洗 液 中 的炎 性 细 胞 总 数 。
喹 诺 酮 类 药 物 用 于 结核 病 治 疗 效 果分 析
窦 志 勇 ( 疆 奇 台 县 疾病 预 防 控制 中 心 , 疆 新 新 奇台 8 10 ) 3 80
[ 摘
要] 目的: 探究 喹诺 酮类 药物 在 结 核 病 治 疗 中的 治 疗 效 果 。 方 法 : 就 诊 于 我 中 一 的 10例患 者 平 均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将 t L , 2
2 结 果
行 治疗 . 对 治 疗 结 果 进 行 相应 的分 析 , 体 如 下 。 并 具
观 察组 治愈 5 0例 (8 1 )显 效 l (88 )无 效 2例 7 .% . 2例 1.% . ( .% )有 效 6 例 (69 ) 对 照组 治 愈 3 3J , 2 9 .% ; 8例 (7 9 )显 效 6 .% .

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作用
功 能异 常多为血浆转氨酶一 过性 升高 ,由于使 用喹诺 酮而导致肝功能 衰竭 的病 例未见报道 。虽然 用喹诺酮治疗 的患者 中有 出现嗜红细胞增
液。然而他们在前 列腺液 、唾液 、骨和脑脊液 中的浓度低于血清药 物 浓度。 曲伐沙 星能够通过未 发炎 的脑膜 ,加替 沙星治疗脑膜炎疗效 优
喹诺酮类 药物广泛分布 至整个机体 ,特别是泌尿道 、呼吸道和 体
外 ,环 丙沙星作为抗结核方 案部分延长给药安 全性 已获得证实 。喹诺 酮类药 物具有安全性高 、不 良反应少的特点 ,对 于用于肺结核长程治 疗 的此类 药物 ,大多数患者 耐受性 良好 ,不 良反 应发生率低 ,且多为 轻 中度 ,很少需要 中断治疗 。最 常见的不 良反应 是胃肠反应 ,其 中包 括腹部 不适 、恶心 、呕 吐、腹泻和食欲不振等 ,都 是胃刺激的结果 。 中枢神 经系统反应的主要症状是 头痛、头晕 、失眠等 ,亦有含环丙沙 星方 案引起惊厥的报道 ,包 括发热 、皮疹 、瘙痒在 内的过敏反应 。肝
1 d 次/。左 氧氟沙 星最大 剂量一 日可用6 0 。2 0 年对 氧氟沙 星在 0mg 0 1
性是氧 氟沙 星的2 。此外 ,新开发的氟 喹诺酮 有显示更 强大抗结 核 倍 活性的品种 。喹诺 酮类药物 的抗结 核分支杆 菌作用 均为杀菌作用 。且 喹诺酮药物与一 线或二线抗结 核药2 药或3 药组 合应用时 ,可提高 药物
至80 gd 次/。 目前在 结核病的治疗 中 ,用量为 60 80 /, 0m /,1 d 0 ̄ 0mg d
次数 。
3 与抗 结核药 的相 互作 用 拮抗作用 :无资料证明喹诺 酮类药物与抗结 核药 物之间具有任何
拮抗 作用。协 同作用 :喹诺酮在 巨噬细胞 内与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协 同

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治疗老年结核病疗效观察

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治疗老年结核病疗效观察
未 兄结 核 病 窀 , 鼋 固正 常 , 心 B超 示 腹 腔 大 量 横 液 ,
ABS ACT TR Obe tv O s retec rt eefc f j cie b ev uai f t h v e o
o e o h q i oo s a i itc, c p f x en, whc r a n f te u n tne nt oi b iml a i o ih te t
剧 烈 恶 心 咂 吐 反 虑 而 停 服 , 决 定 送 用 u 服 Cf n i a x 0 7 g Bd 定 期 作血 尿 常规 , 功 能 , .5 . i . 肝 以觐 察 Cf n封 ia x 肝 、 、 液等 方 面毒 副反 虑 . 瘵 半 月{ , 水大 部 臀 血 治 复 腹
断属 结 核 性腹 膜 炎 ,兹病 例 在 基唇 使 用遇 利 福 平 ( R)
异 烟 肼 ( 吡 嗪 酰 胺 ( 乙 胺 J醇 ( 一 周 治 瘵 , 现 H) E) ‘ E)
( 0 —9 e r od) u e‘ lu p r o is o etb ru 6 0 yas l : b ’ o s ei nt ,b n u ec — t ru t i ls (shu o i i im) a d tb ruo sb c is s c n u ec lu mu ht ,w o ae t ae i h r r td e
6mm H, 水外 觏 属 草黄 色 液髓 , 白定 性 性 , 量 5 / 腹 蛋 定 3g L C O m 3 L 6 . 水 培 善抗 酸 杆 菌 (一) 可 4 / WB 1/ m .O,5 腹 一 ( 能 舆基 唇 用遇 结 核 橥等 有 网 ) 臀功 能 正常 , 肝 x经 胸 片
同 J 器 结 核 病 经 9~1 藏 2佃 月 治 癀 均 治 愈 , 随 苗 2年 蕻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64例疗效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64例疗效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64例疗效分析作者:胡小勤杨宝来源:《维吾尔医药》2012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中心收治的64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1%,观察组总有效率96.9%。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喹诺酮;结核;抗痨药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核病的治疗已进入化学治疗时代。

常用的有效抗结核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使80%以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痊愈。

由于有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结核病又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之一。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性质,近十余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1]。

本研究对我中心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4例结核病患者,采用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结核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5.8岁;继发性粟粒性肺结核31例,肠结核11例,淋巴结结核2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关于结核的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咳嗽持续3周或以上,痰中带血。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抗痨药物治疗,给予异烟肼(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0.5g/次,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81)0.45-0.6g,每日不超过1.2g,空腹顿服;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初治患者给予15mg/kg,每日1次顿服,复治患者给予25mg/kg,每日1次顿服,连续服用60天后,改用15mg/kg,每日1次顿服;链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651)肌注,每日1.0g,分2次或1次0.75g,每日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 ( P>0 5 . )。 0
【]尚 兵. 2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6 例疗效分析[] 4 J. 中国保健营
养,0 22 () 5 7 2 1, 6: 3 . 2 1
【】 3 林海鸥, 李丽霞. 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作用[] 喹诺 J. 中国
医药 指南 ,0081) 2 2 1, 2: . ( 3
照 组 ,每组3 例 。对照组 行 常规抗 核药 物治 疗 ,治疗组 在 常规抗 核药 物治疗 基 础上行 喹诺 酮类 药物进 行治 疗 ,治疗 时间为 6 2 月 ,对 9 一l个 患 者进行 随访 ,比较 两组 患者治 疗效 果及 治疗 有效率 及 并发症 。结 果 :随访 结果 显示 ,治疗 组 治疗效 果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00 );治 P< . 5 疗 组治疗 总有 效 率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P<0 5 . ),显效 率对 比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0 P>0 5 . ),两组 患者均 未 出现 明显 并发 症 ,差 异无 统计 0 学 意义 ( P>0 5 . )。结 论 :诺 酮类 药物对 结核 病治疗 有肯 定性 、显著 性疗效 ,且 有较 高安全 性 ,值 得设 为治疗 结核病 的首选 药 物。 0
良反 应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O0 )。 P> . 5
表2两组患者给药致不 良反应对 比 ( ) 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 料 :7 例 患 者 采取 随机 数 字 表法 分 为 治 疗 组 与对 照 . 8 组 两组 ,每组 3 例 。对 照组 男 1例 ,女 2例 ,年龄 1 — 2 ,平 9 3 6 3 4岁 均 ( 35 . )岁 。 治疗 组 男 2 例 ,女 1例 ,年 龄 1 3 .±36 1 8 5~3 岁 , 4 平 均 ( 63± . 岁 。两组 患 者基 本 资料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病 ,主要 通过 侵入 人体 各器 官 引发疾 病 出现 [ 】 1。 。 目前 对 结核 病 的治 疗 主要 是应 用抗 痨 药 物与 作用 细 菌外 得碱 性 或
者 中性 环境 药 物 。喹诺 酮 是一 类合 成 的含 4 喹诺 酮 基本 结 构 ,对 一 细 菌D 螺 旋酶 具有 选 择性 抑制 的抗 菌剂 ,对结 核病 行 喹诺 酮类 NA 药 物取 得 肯定 性 、显著 性 疗效 ,现 报告 如 下 。 2 两 组 患 者给 药 致不 良反应 对 比 :见 表2 两组 患 者给 药致 不 . 2 。
沙 星 、诺 氟沙星 、莫西沙 星 、氧氟 沙星等 。大量 临床研究 表 明 ,喹
诺 酮类药物 在痰 、支气管 黏膜 、肺 等组织 的药物 浓度远远 大 于血液 浓度 ,能 够随血 运穿透 细胞而 进入到 细胞 内部 ,杀灭 巨吞 噬细胞 内
121 对 照组 :所 有 患 者 入 选 本 次 研究 对 象 后 均 行 痰 涂 片 镜 检 .. 法 ,所 有患 者 均符 合诊 断标 准 。对 照 组行 常 规抗 核 药物 治疗 :异
4 参考文献 【】窦志勇. 1 喹诺酮类药物 用于结核病 治疗效果分析 【】 J. 吉林 医
学,023() 6 . 2 1, 5: 1 3 9
以P< .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5 0
2 结 果 21 两组 患 者 治疗 效 果 比较 :见 表 1 . 。两组 患 者 治疗 效 果对 比 ,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O 5);显 效 率 对 比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 0
静 脉 滴注 不 宜空 腹 ,防止恶 心 、呕 吐 ;② 滴注 速度 应 缓慢 ;③ 给 药不 宜 与其他 药 物联 合使 用 。 在 应用 喹诺 酮 类药 物 时需 注意 :① 禁止 与 多价金 属 离子 同 时 使用 ,防止 出现 络合 反应 ;② 尽 量避 免与 酸性 药 物合 用 ( iC、 Vt 氯化 铵 ),以免 降低 药 物 杀菌 能力 ;③避 免与 抗凝 血 药物 ( 法 华 令 )同用 ,降低 出血危 险率 ;④ 避免 与 口服 降 血糖 药 物 同用 ,可 出现低 血糖 。 从 结果 我们 可 以知 道 ,对结 核病 患者 行 喹诺 酮类 药物 能够 取 得肯 定性 、显 著 性疗 效 ,且 有 较高 安全 性 ,值 得设 为 治疗 结核 病 的首 选药 物 。
I 关键 词】 酮 类药 物 ;结 核病 ;疗 效 ;安全 性 诺
结 核 病 又 称 为 痨 病 (白色瘟 疫 ),是 一 种 十 分 古 老 的传 染
病 ,1 — 5 青少 年 为高 发人 群 。结 核病 是 由结 核杆 菌 感染 引 起 5 3岁
表 1两组患者 治疗效 果比较【 ( 】 例 %)
M B T ;喹诺酮药 物连续 给药不会 出现蓄积 倾向 ,与其他抗核 药物之
间不产生交 叉耐药性 。因此被广泛 应用于 临床治疗结核 病 。 喹诺 酮类 药 物行 静 脉滴 注容 易 出现不 良反应 :过 敏 、恶 心 、 呕吐 等 ,因此 在 进行 静 脉滴 注 过程 中需 要 注意 以下 几个方 面 :①
> .5 O0 ),具 有 可 比性 。结 核 病类 型 :继 发 性 栗粒 肺结 核 患 者 1 8 例 ,淋 巴结 结核 病 患者 4例 ,肠结 核 患者 1例 ,所有 患 者均 自愿 7 3
参 加本 次 研究 并 知情 。
1 治疗 方 法 . 2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结核病喹诺酮类药物方面有左氧氟沙星 、环丙
16 66
吉林 医 学2 1年 3 0 3 月第 3卷 第 9 4 期
喹诺酮 类药 物 治疗 结核 病 的疗 效及 安 全性 分 析
沈玉祯 ( 天津市滨海新 区大港 结核病防治所 ,天津 3 0 7 ) 02 0
[ 要】 摘 目的:探究喹诺酮药物对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 陛。方法 :选择7 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 8
烟肼 、乙胺 丁 醇 、利福 平 、链 霉 素 ,根 据患 者病 情 严重 程度 及 患
病 时间 长短 判 断用药 量 。 122 治疗 组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行 药基 础上 加 用 喹诺 酮 类 药 物 ..
( 氟 沙星 、氧氟 沙 星 、左 氧氟 沙 星 ),药 物分 常 用 口服 、静 脉 诺 滴 注 、局部 用 药 ,给 药剂 量 根据 患 者耐 受程 度 而定 ,一般 情 况下 氧 氟沙 星 可用 至8 0mg ,1 d 0 / 次,。左 氧 氟沙 星 可用 至 60mgd d 0 /, 最新 据 氧 氟沙 星在 结 核病 患者 群 体药 代 动力 学研 究 ,发 现 左 氧氟 沙 星 能用 至 80m /,1 /。疗 程 6 2 月 ,患 者行 药期 间合 0 gd 次 d ~1个 理 配合 饮食 方式 ,行 药 过程 中对 患 者病 情进 行 随访 。 13 疗 效 评 价 方法 :本 次 研 究 患者 疗 效 评 比标 准 ,治 愈 :患 者 . 临 床症 状 消除 ,经 痰 涂 片抗 酸杆 菌检 验 结果 阴性 ,治疗 随访 1个 2 月 内未 曾复发 ;显 效 :患 者 临床 症状 有 明显 改善 ,经 痰涂 片抗 酸 杆 菌检 验 结 果 阴性 ,治 疗 随访 8 月 内未 曾复 发 ;无效 :患 者 临 个 床症 状未 发 生改 变甚 至一 度恶 化 。 1 统计 学 方法 :本 次研 究 两 组患 者 随访 数 据 导 入 S S 3 软 . 4 P S 1. 0 件包 进 行 统 计 学 分析 ,两 组 患 者 计量 资料 采 用 t 验 ,检 验 结果 检
【 收稿 E期 :2 1— 2 2 编校 :徐 强】 l 03 0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