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合集下载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

检查
患儿张口呼吸,口咽检查可见硬腭高而窄,常伴有腭扁桃体肥大, 有腺样体面容。 患儿有鼻阻塞症状,前鼻孔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粘性或粘脓性分泌 物。对鼻甲大不易检查者,可充分收缩鼻粘膜后进行检查,可经前 鼻孔看到鼻咽部红色块状隆起。 组织团块,似半个剥去外皮的橘子,纵沟中常 有分泌物,肥大显著的咽扁桃体可充满鼻咽腔。 也可用纤维鼻咽镜、鼻内窥镜检查。 对患儿可用手指触诊,可触及鼻咽顶部有柔软的块状增生物。 鼻咽部侧位X线拍片、CT可协助诊断(图22-2)。
检查
鼻内窥镜检查显示腺样体肥大
鼻咽侧位片显示鼻咽部软组织增厚(腺样体肥大)
治疗



症状轻者可采用粘膜血管收缩剂,如0.5%一l%麻黄碱生理盐水,或用抗生 素溶液滴鼻,保持鼻腔通畅。 预防感冒,治疗邻近器官炎症。 若症状重,影响呼吸,伴有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 气管炎,或分泌性中耳炎久治不愈,以及已有“腺样体面容”或影响小儿 发育者,应施行手术切除。 手术时一般常同肥大的腭扁桃体一并切除。但是扁桃体肥大不明显,也无 明确的手术指征者,可单独切除咽扁桃体。咽扁桃体肥大症状重、年龄在4 岁以上者,宜及早手术切除。 手术时应注意下列情况,有下列情况者为手术禁忌证:①咽扁桃体及邻 近器官有急性炎症时;②造血系统疾病及凝血机制障碍者;③急性传染病 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急性传染病的病后恢复期,不宜手术;④有腭裂畸 形者;⑤肺结核活动期。 咽扁桃体切除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将咽扁桃体切除器或刮除器沿咽后 壁放入鼻咽部(图22-3),将咽扁桃体完全切除。也可以用等离子消融器 或电动吸割器切除咽扁桃体。
咽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肥大
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正常情况下6岁~7岁时 发育最大,但到10岁以后开始萎缩。由于鼻咽 部炎症的反复刺激,咽扁桃体发生病理性增生, 而引起相应的症状,称咽扁桃体肥大。

肢端肥大症临床路径(最全版)

肢端肥大症临床路径(最全版)

肢端肥大症临床路径(最全版)一、肢端肥大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肢端肥大症(ICD-10:E22.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2013版)。

1.具备较明显的临床特征:(1)特殊面容和体态:皮肤变厚变粗,额部皱褶变深,眼睑肥厚,鼻大而宽厚,唇厚舌肥,声音低沉,颧骨、眶上嵴及下颌骨增大突出,牙缝增宽,咬合错位,四肢长骨变粗,手脚掌骨变宽、厚大。

(2)内分泌代谢紊乱: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男性乳房发育、溢乳、性功能减退。

可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少数患者可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和1型糖尿病。

(3)脏器肥大:常伴高血压、心脏肥大、左心室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

(4)肿瘤压迫症状: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2.检查:(1)生长激素测定(GH);(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4)垂体前叶及靶腺其他激素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5)钙磷代谢;(6)可有葡萄糖代谢异常:OGTT试验;(7)影像学:鞍区CT或者MRI可发现肿瘤。

头颅X线检查可有骨板增厚、骨质增生等增生。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肢端肥大症(ICD-10:E22.003)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10天。

(五)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4)GH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H、IGF-1);(5)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泌乳素;(6)影像学相关检查:垂体CT或MRI;(7)视力及视野检查。

临床路径-29个常见病种

临床路径-29个常见病种

目录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K85.001/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

2.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

3.辅助检查: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内科治疗:(1)监护、禁食、胃肠减压;(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3)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

2.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内镜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5.001/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轻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编码。

2.排除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合并胰腺脓肿、胰腺囊肿等)。

3.排除其他急腹症: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甘油三酯、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3)血气分析;(4)心电图、腹部超声、腹部及胸部X线片。

腺样体肥大症PPT讲课件

腺样体肥大症PPT讲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腺样体肥大症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疾病概述
•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 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
• 小儿初生时,鼻咽腔已有淋巴组织存在,逐渐增大, 约在5岁时达最大程度,属正常生理性肥大。以后逐 渐退化、萎缩。
由清淡流质饮食(1-2天) 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37天),再普食(7-14天) 不吃坚硬食物,不喝碳酸 饮品 坚持刷牙、漱口,保持口 腔卫生
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出院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1月内每周到门诊耳鼻喉科复查; 嘱继续正确使用麻黄素滴鼻剂和喷鼻剂的方法及 重要性; 告知患儿家属出院手续办理流程
P3 有跌倒坠床的危险
护理评估:与患儿年龄、特点有关
I
指导家属正确使用床档,告知幼 儿身边有专人 陪护,不得将患儿一人留在病房;嘱患儿家属不要 让患儿在病房及走廊里追逐打闹,住院期间看护好 孩子。
O
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事件。
出院宣教





















感谢观看
基本情况
既往史
1、否认有慢性病 2、否认有急慢性传染性疾病 3、否认有药物食物等过敏史 4、否认手术及外伤史。
个人史 家族史
1、生于原籍。 2、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入院时生命体征:
T: 36.4℃ P:96次/分 R:20次/分
一般情况: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腮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1.0,M8940/0)。

行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部分腮腺切除术):1.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术(ICD-9-CM-3:26.2901)。

2.面神经解剖术(ICD-9-CM-3:04.0401)。

3.部分腮腺切除术(ICD-9-CM-3:26.31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腮腺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

2.肿块质地中等,呈球状或分叶状,周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面神经功能障碍。

3.超声或CT显示腮腺内有界限清楚的占位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选择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包括腮腺肿瘤及瘤周正常腮腺切除的部分腮腺切除术,其适应证为:1.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

2.患者全身状况可耐受手术。

3.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11.0,M8940/0腮腺多形性腺瘤疾病编码。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

(3)血生化。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

(6)心电图。

(7)腮腺超声。

2.选择性检查的项目(1)超声心动图。

(2)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

(3)腮腺CT(建议首选增强CT)/MRI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临床路径在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浦美华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5(011)021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临床路径服务程序已应用于实践,使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品质.
【总页数】2页(P1820-1821)
【作者】浦美华
【作者单位】214500,江苏,靖江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6
【相关文献】
1.应用临床路径对腺样体肥大病人的健康教育 [J], 张卉;吴红玲
2.临床路径应用于腺样体肥大切除术的效果评价 [J], 冯国栋;姚华;丁丽丽;何立红
3.快速康复外科在成人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巫泓生;廖碧玲;王健;张升敏;林波;曹天生
4.中医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胡晓刚;黄春英;唐剑;庞贞兰
5.护理临床路径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J], 杨佳讯;王志琴;吴劲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
(2019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12.29
•【文号】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
•【施行日期】2019.12.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
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组织对19个学科有关病种的临床路径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附件: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12月29日。

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腺肌病(ICD-10:N80.001),行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3/68.4/68.5)。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和《妇产科学(第9版)》(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1.症状:痛经、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等。

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及血CA125等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和《妇产科学(第9版)》(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1.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N80.001子宫腺肌病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入院后1~4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

(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志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的第2~5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
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腺样体肥大(ICD-10:J35.2)。
行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ICD-9-CM-3:28.6x001),
或腺样体切除术(ICD-9-CM-3:28.6x002),或鼻内镜下腺样
体消融术(ICD-9-CM-3:28.6x0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
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和《临床技术操作
规范·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
医出版社,2009年)。
(1) 症状: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耳闷、听力下
降。
(2) 体征:腺样体肥大,可伴有鼓室积液,严重者可出
现腺样体面容。
(3) 影像学或电子鼻咽镜/鼻内镜检查:提示腺样体肥大。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
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和《临床技术操作
规范·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
医出版社,2009年)。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5天
(五)进入路径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5.2腺样体肥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
艾滋病等)。
(4)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鼻内镜/电子鼻咽镜检查。
(2)PSG检查或睡眠血氧检测。
(3)听力学检查:电测听、声导抗等。
(4)影像学检查:鼻腔和鼻咽部CT。
(5)ABO血型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
43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以及主要药物
1.手术时间为:入院3天内。
2.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3.主要药物:术前用药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应用相应药物。
(九)术后恢复期间的主要监测项目、检查和药物
1.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
43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止血药,局部黏膜血管
收缩剂和(或)黏液促排剂,可用含漱液漱口。
(十)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局部无感染征象。
2.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 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
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腺样体肥大(ICD-10:J35.2)
行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ICD-9-CM-3:28.6x001),或腺样体切除术
(ICD-9-CM-3:28.6x002),或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术(ICD-9-CM-3:28.6x00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1~2天
(术前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及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前检查与术前评估
□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
术方案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
□ 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术期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或三级护理 □ 普通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ABO血型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X线胸片、心电图 □ 鼻内镜/电子鼻咽镜检查 □ PSG检查/睡眠血氧检测 □ 酌情行听力学检查 □ 酌情行影像学检查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或三级护理 □ 普通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下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
□ 术前禁食、禁水
□ 术前抗菌药物
□ 术前准备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明晨禁水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时间
住院第2~3天 (手术日) 住院第3~4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4~5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了解患者鼻腔、鼻咽部状况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
的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 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冷流质饮食 □ 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标本送病理检查 □ 酌情心电监护 □ 酌情吸氧 □ 其他特殊医嘱 □ 漱口液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半流质饮食或普通饮食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其他特殊医嘱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防

主要 护理 工作 □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