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_语文论文】
联想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作用有哪些

联想的表达效果是什么作用有哪些使人身临其境,便具有诗情画意。
作用:使事物生动化。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升华主题,点明中心,例如:河中的水流动着,城中的爱也流动着。
联想的表达效果是什么1联想的作用是什么联想这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起乙观念的心理过程。
在写作中培养联想力是十分重要的。
联想力首先有助于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
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
联想还有助于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
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
2想象的表达效果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
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
(1)再造想象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2)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两个特点: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而指向于未来。
具有积极意义: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个人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3)理想与空想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想象。
联想和想象作文

联想和想象作文引言联想和想象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能力,它们在我们的思考、创造和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联想,我们能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形成新的概念和观点;而通过想象,我们能够在心灵中创造出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和情境。
本文将探讨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加强和培养这两种能力。
联想在作文中的应用联想是一种将不同的事物和观念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在作文中起到扩展思路和丰富内容的作用。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关联,从而为作文增添新的视角和观点。
下面是一些联想在作文中的具体应用:比喻和类比比喻和类比是一种常见的联想手法,在作文中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事物和现象。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勤奋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联想到蜜蜂勤劳地采蜜、蚂蚁努力地运输食物等,通过比喻和类比来生动地展示勤奋的特点。
历史和文化联想历史和文化是我们的宝库,通过与已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进行联想,可以为作文增添深度和广度。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的赞美和保护,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个人经历和感受联想个人经历和感受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资源,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感受的联想,我们可以为作文增添独特的个人色彩。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幸福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幸福时刻,通过具体的描写和表达来打动读者。
想象在作文中的应用想象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和情境的能力,在作文中可以用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独创性。
想象力丰富的作文往往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下面是一些想象在作文中的具体应用:描写场景和人物通过想象力,我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从而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阳光明媚的海滩、草地上嬉戏的孩子以及清凉的冰淇淋,通过具体的描写给读者带来清新和愉悦的感受。
构建故事情节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共鸣。
运用联想的作文写作

运用联想的作文写作题目:运用联想的作文写作正文: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而联想则是一种激发思维和创作力的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联想,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本文将以运用联想的作文写作为主题,介绍如何通过联想的方式提升作文的表达能力。
一、联想的意义及其作用联想是指通过触发与主题相关的其他事物或事情的记忆,从而产生新的思维和想象。
在作文写作中,联想可以帮助我们扩展思维,丰富语言,提升表达力。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点滴开始,延伸出更多的信息和观点,使作文更具深度和魅力。
二、联想的运用技巧1. 以细节入手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个细节或一个具体的场景作为出发点,通过联想展开全文。
比如,写一篇关于夏日的作文,可以从夏日阳光下的草地、蝉鸣、冰淇淋等细节开始,展开对夏日的描写和感受。
2. 感官联想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感官联想,即以五感为线索,将感知和想象结合起来。
通过描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作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可以以食物的味道来联想到童年的回忆,或以雨水的滋润来联想到秋天的情怀。
3. 空间联想利用空间联想,我们可以将思维和想象置身于不同的场景或环境中。
通过描写不同的地点、时间和空间,可以给作文带来更丰富的层次感。
比如,在写一篇旅行的作文中,可以通过联想来描述不同的城市景色、人文风情,为作文增添更多的维度。
4. 情感联想情感联想是基于情感的共鸣和共振,通过感受与主题相呼应的情绪和情感,进而展开作文的写作。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时,可以通过联想到朋友之间的亲密举动、共同经历的点滴,来表达友谊的真挚和珍贵。
三、运用联想的写作实例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通过联想的方式来写作。
有一部电影,名叫《肖申克的救赎》。
它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监狱里,主人公安迪在那里过着囚徒的生活。
一开始,我对监狱的印象是墙高而厚实,让人感到束缚和无力。
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安迪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联想与作文浅谈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联想与作文浅谈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生作文,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很多同学一听说要作文了,就感到焦头烂额,要么觉得无话可说,思路打不开,要么觉得写出来的东西平淡无味,毫不动人。
例如,写《我们的教室》,多数作文象记流水帐似的平铺直叙,干瘪枯燥,毫无生气。
不少人只说前面是黑板,后面是学习园地,左边是明亮的玻璃窗,右边墙上张贴的是名人画像。
教室里有几十张课桌凳和一张大讲桌,教室右边的墙角里还有一个垃圾箱等。
就这么不论巨细,罗列一大堆,否则就无话可说。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不会联想,把思路囚禁在一个孤岛上,不会找船,也不会架设桥梁,思路当然就不会四通八达。
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变得有话可说,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联想,只要联想展开了就会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那么什么是联想呢?巴甫洛夫说:“暂时神经联系是动物界以及人类自己最普遍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家称为联想的东西,这种联想把各种各样的活动、印象或字母、词和观念联系起来”,这告诉我们,联想是人类极其普遍的心理现象,人类经常会出现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活动、印象、观念联系起来,这就形成了联想。
联想就是根据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而想起了别的事物。
美学家朱光潜说得十分明了:“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
”人们在生活中看到北燕想到春天,看到瑞雪想到丰收,说到李白想到杜甫,人们这种思维活动就是联想。
在作文中,联想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又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反映出春天生物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千古名句;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管归京》中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由眼前的北国飞雪联想到南国盛开的梨花一般的美,一般的白,一般的无边无际,诗人暂时的神经联系将这美融合在一起,编织成艺术珍品。
《联想与想象提升写作生动性的关键》

《联想与想象提升写作生动性的关键》在写作中,联想与想象力是提升作品生动性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鲜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联想的魅力联想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将不同的概念、事物相连接,激发出新的灵感和想法。
在写作中,利用联想可以使描述更加具体生动。
例如,通过联想让读者想象夏日的阳光如丝绸般温暖,让冬夜的风仿佛是魔法师的呼吸。
这样的联想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也让作品更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想象的奇妙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通过想象,我们可以超越现实,创造出无限可能。
在写作中,想象力可以让作品更富有独特性和想象力,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通过想象,可以创造出奇幻的世界,让读者沉浸其中,体验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融合联想与想象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常常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找到灵感的种子,而想象则是这些种子生长茁壮的土壤。
联想让我们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想象则让我们创造出新的世界。
将联想与想象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丰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的共鸣。
在写作中,联想与想象是提升作品生动性和吸引力的关键。
通过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让作品更加具体、生动,让读者沉浸其中,体验其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让作品更加生动、吸引人。
联想与想象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可以提升作品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让读者更加投入其中,体验其中所描述的世界和情感。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力量,创作出更加生动、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文章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联想和想象就是表现作者主观色彩的两种手段。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过程。
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础,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文章插上联想和想象的双翼,就会在艺术天空中自由翱翔。
1.有助于独创。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独创,而任何一种创造性的产品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重新组合表象,以创造出新的形象。
由于这重新组合带有极大的自由性,因此有可能创造出独特性的形象。
如有一首《“0”拾零》的小诗是这样写的:有人喜欢把“0”放平/躺在上面像一叶舒适的游艇/有人喜欢斜靠的“0”/它像方向盘/我更喜欢竖起的“O”/它是飞转的前进的车轮。
这首诗从“0”横竖摆放的不同,运用想象来进行独创性的创造,并赋予它象征意义而写出来。
如果把作者的生活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感受多么丰富,倘若没有想象,也只不过是一座沉睡的金矿。
而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感受活化,创造出生动新颖的新形象。
没有想象,文章就缺乏灵气,缺乏生气,缺乏才气。
没有想象,艺术将失去光彩,失去魅力,失去魂魄。
2.有助于开拓思路。
想象是对表象的改组,可以突破直接经验的限制,表现广阔的生活领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要“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意思就是说作者不要受眼前的现实所限制,要跨越时空,让想象的翅膀随意飞翔。
例如,孙犁的散文《新年悬新照》,说的是自己一张1946年的旧照片,以寻常眼光看来,一张旧照片,有什么好说的?作者却由这张旧照片联想开去:自己的中学生生活;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妻子的一片情意……一张照片,引起了作者的万端思绪。
正是联想,开拓了作者的思路。
3.有助于强化感情。
在写作中,感情与想象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编者按】写议论文时,对于素材,倘若仅靠死记硬背而不懂得运用,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
古今中外的素材浩如烟海,我们要注重对素材的整理与转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
我们考试时,常常有这样一个感受:考前自己看过的几则素材、几篇范文,考试时我们大多会用到;考试结束后,我们就会为自己“猜中”作文题而兴奋不已。
其实,这就是联想的结果。
不同的考生在考前阅读不同的素材,考试时却能将其运用到同一个题目的写作中;而有的考生可以将同一则素材运用到不同题目的写作中。
可见,对素材进行有效联想、多角度分析,是运用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要想写好议论文,还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概括,讲逻辑,重过渡,以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
01善于联想杨绛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
”想象或联想对于作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想时,选取的事例要经典,尽量不要写我的邻居、我的同学、我的朋友等常见的生活事例,也不需要进行细节描写。
分析素材时,更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要自说自话。
对熟悉的素材,不仅可以从正面论证,还可以进行反面论证,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说“但是”,多方面、多层次地对素材分析论证。
比如《乡土中国》中有一句话:“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这句话好像无关紧要,但如果我们善于联想,就能写出一个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议论文片段——老农看见蚂蚁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因为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这也是大自然给人的启示。
“一叶落知天下秋”,大雁南飞,预示秋天已过,冬天即将来临;蜻蜓低飞,预示着雨即将来临。
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才能明晓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的联想可以写出不同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写成以下片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试论联想在作文审题中的运用

考试园地试论联想在作文审题中的运用□王贤伍摘要:联想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主要指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在作文审题立意时,我们可以对作文材料进行多维联想,学会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细致分析相关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快速、准确和全面地把握题意。
关键词:作文;审题;多维联想联想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一般来说,常见的联想包括相似联想、相对联想、因果联想和接近联想四种。
在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这几种联想方式,对作文材料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联想,充分激活记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准确把握作文材料的内涵和命题者的意图。
一、相似联想在审题中的运用因为一事物想起另一相似事物的过程通常被称作相似联想。
我们由长方形联想到国旗、方柜和黑板,由蜡烛联想到老师的奉献,由竹子联想到文人的正直和高洁,这些都是相似联想。
很多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都借助了相似联想,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将荷叶比喻为舞女的裙,这就是相似联想。
象征一般指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等抽象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
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便用松树来象征共产主义风格。
比喻和象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
两者虽然都讲究“相似”,但侧重点显然不同。
象征手法强调被象征物与象征物之间存在“神似”,比喻修辞则要求本体与喻体存在“形似”。
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能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作文材料的主旨与内涵。
漫画一般用夸张和象征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它的主题既有针砭时弊的讽刺,也有对社会现实的褒扬。
对于漫画类作文题的理解,我们不可就画论画,要借助相似联想,从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现实,由物联想到人,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画里和画外找到某种相似之处,这样才能把握漫画的寓意和创作者的意图。
请看下例:仔细理解漫画的具体含义,并按照要求撰写文章。
漫画所讽刺的不仅是“刚出壳的鸡”,而类似的事情也许曾发生在你身上或身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_语文论文】
(四川欧阳杰)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
作文离不开联想。
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
一、联想能引发思想情感
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
的桥梁正是联想。
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
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小小露珠自生自灭,实在不起眼,但田晓菲同学却由它联想到平凡、纯洁、默默奉献的人们,于是产生了崇敬赞美的情感,写下了《露》这首清新优美的诗歌。
(见高中四册)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的确是平凡的,然而联想使作家茅盾的内心产生了震动:它那笔直的树干,一律向上的丫枝,对抗西北风的特征,不正象征了北方农民那种朴实、团结、坚强不屈的精神吗?于是散文名篇《白杨礼赞》诞生了。
由滴水穿石联想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就会产生持之以恒方能成功的思想;由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现象联想到人的成长,便会产生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点;由落山的太阳联想到人的暮年,就会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
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名言一粒沙砾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形象地说明了联想对引发思想情感的作用。
二、联想能拓展作文思路
缺乏联想,作文的思路就会拘泥于眼前的生活,冲不破时空的限制,反映生活的天地必然狭小。
有了联想,作文的思路就像长上了翅膀,可跨越时间限制,冲破空间的阻隔,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
朱自清先生的《绿》是借助联想拓展思路的典范。
作者先着眼于梅雨潭的整体特征,展开相似联想,用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写梅雨潭的颜色、质地及绿色潭面的形状特征。
在此基础上,作者把思路拓展一步,着眼于波纹、波光与波色,通过相似联想,具体形象地表现梅雨潭的绿之美。
作者又通过对比联想,使思路拓展到一个新的层次。
他联想到了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碧波,秦淮河的绿水。
通过对比,说明只有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中,恰到好处。
到这里,似乎把梅雨潭的绿写够了,写尽了,无路可走了,但联想又使作者的思路拓展到更新的层次:联想到轻盈的舞女和善歌的盲妹,把绿的自身美与女子的形象美相融合。
最后作者再联想到更为可爱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的整体形象,此时绿在作者心目中已经被完全人格化了,眼前的绿和想象中小姑娘的形象完全融为一体,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完全的升华。
议论文写作可以纵向和横向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充实内容,增强论说的力量。
比如《谈开卷有益》,如果只简单地肯定开卷有益,再举几个事例证明它,就未免肤浅。
首先要联想到开卷有益的出处,提出这个观点的背景,阐明它本身的意义。
再联想到文化知识对人类的推动作用,想到今天知识爆炸、社会发展迅速的时代特征,论述开卷的益处。
再联想到一些人读迷信、色情、反动的书而受害的实事,指出卷需选择,否则百害无益。
再联想到一些死读书,只贪多,不消化的书呆子,于是指出开卷要善于思考,注意方法。
在此基础上还可联想到那些见书就读,读书就是目的的人,指出开卷要有计划,要目的明确。
这里的联想,很好地拓展了思路,对开卷有益这个不全面、不科学的论题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三、联想能汇集作文材料
提起作文,同学们常感到没什么可写,无话可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确实没积蓄多少材料,一是有材料而不善于调动和检索。
其实,一个中学生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读了成百上千的文章,不应该无话可说,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联想,不能及时调动贮存在脑中的材料。
如果掌握了联想这个武器,真正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会有说不完的话,用不完的材料。
比如写《雨中》这篇作文,先展开相关联想:
①雨中的校园,雨中的田野,雨中的人们;
②教室外,爸爸(或妈妈)打着伞在雨中等我放学;
③全组同学轮流背腿残的××同学回家;
④××同学追上雨中的×老师,把伞送给她(或他)。
由③④展开相似联想,想到与此相似的助人为乐的事情;
⑤大街上,一个红领巾把伞遮到一位不相识的正在淋着雨的老奶奶头上;
⑥某同学扶起摔在地上的小同学,用伞遮住她,把她送回家。
还可由③④⑤⑥展开相反联想,想到与助人为乐相反的事情:
⑦某同学用雨帽遮住脸,与双手紧抱一叠作业本,又没带雨伞的某老师擦身而过;
⑧几位大同学看到一位小同学滑倒在泥水中却哈哈大笑。
经过这样的联想,不就得到很多可供选择的材料了吗?
再如写《勤能补拙》的议论文,首先从时间上展开联想,就会想到吕蒙笃志就学而令人刮目相看;阎若璩愚而苦钻经史,终成学者;章学成愚而好学,终有所成;童第周刻苦钻研,获得第一个百分等。
再从地域上展开联想,就会想到外国的威特、爱迪生、达尔文等,少小反应迟顿,而后勤奋学习,终成大家的事例。
另外,展开相反联想,还可想到自恃聪明,不勤奋学习,结果变得平庸无能的方仲永等。
这样从时空上、正反方向上展开联想,贮存在脑中的材料就会连绵不断地涌现出来,供你选择,听你调遣,从而写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有说服力的文章来。
四、联想能为借鉴写法架起桥梁
学生作文常困于谋篇布局,困于开头结尾,难于寻求到恰当的表现手法。
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联想。
如果展开联想,就架起了所作题目与范文之间的桥梁,寻找到恰当的写作方法。
比如布局谋篇。
写记人叙事的文章,我们可联想到《一件珍贵的衬衫》,采用引联式结构: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联想到《荔枝蜜》,就可借鉴转情式结构:恨的产
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写景抒情,可联想到《春》,采用情索式结构: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至人情的归结。
写议论文,可联想到《义理、考据和辞章》,借鉴并列式结构:引论本论(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论。
也可联想到《当说必说》,采用层进式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解决问题。
写景状物,我们可联想到朱自清《绿》中写梅雨潭多层次展开的手法:整体描写具体描写联想映衬想象升华。
同时学习多角度多侧面描写和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可联想到《母亲》,借鉴刻画心理活动的种种手段:动作描写、感觉描写、幻觉描写、内心独白和景物烘托等。
总之,作文时展开联想,各种典范文章就会浮现于脑际,各种表现手法会不断涌现出来,供挑选,供借鉴。
五、联想能使作文语言丰富生动
语言的贫乏,表现为思想的贫乏;语言的呆板,表现为思想的呆板。
联想能活跃思维、丰富
思想,从而使文章语言丰富多采、生动活泼。
联想能充分调动贮存于大脑中的语汇,使文章语言丰富多采。
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使用了对牛弹琴、得胜回朝等成语;使用了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等俗语;使用了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等歇后语,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令人百读不厌。
联想能使语言形象生动。
宋人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有人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
作者正是从眼前的盎然春意,蓬勃生机联想到人们闹元宵等节日的热烈气氛和动人情景,觉得非用闹字不能表达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
可见闹字正是联想的结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由到、过、满等十几字修改而来,也正是作者由春风联想到春天中百草萌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象而筛选确定的,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使诗的境界顿出。
修辞格是使语言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而联想则是修辞格形成的基本思维方式。
朱自清先生由淡淡的细细的时断时续的荷花香展开相似联想,想到了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从而形成贴切生动的比喻。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作者由高处倾斜的树的形态展开相似联想,想到多情人的盼望等待,从而形成拟人,形象地展示了泰山松的多情与自然情趣。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作者展开相关联想,由西方文化想到希腊文化,由我国历史想到我们祖宗,
形成了借代,生动幽默,形象地批判了不重视研究本国历史和现状的教条主义倾向。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作者由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展开相反联想,想到了极小的细浪与泥丸,形成了夸张,很好地表现出红军的高大形象。
可见,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就生动,就富于表现力。
作文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