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合集下载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1、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类别有:公布令、任免令、授勋令、嘉奖令、指挥令、否决令、通缉令、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通令、手令等。

命令(令)一般由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字号、正文、签发人、日期等几个主要部分。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可以分为:法则性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机构、人事决定、具体工作决定。

决定一般由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受文单位、正文、发文机关、日期等几个主要部分。

如:国务院关于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的决定。

3、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发文机关级别较高(多为省、部级以上机关)。

发布的方式一般不张贴,而是通过通讯社、电台、报刊等。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5号4、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注意不要把通告写成通知或公告。

通告的范围比公告小,各种机关单位都可以发布通告,内容有时具有专门性(如银行、交通方面的),事项可以一般化。

发布方式多种多样,可张贴,也可以报刊、电台发布。

报纸发布可以省略日期,因报纸有日期。

5、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属发布、知照文告,针对的对象有特定范围,一般是限于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所以叫它“限知性”公文。

它的发布方式,多是内部印发张贴,有的也可以公开张贴或公开发表于电台、报刊。

通知的种类有:1.发布性通知。

用于发布法规规章。

2.批转性通知。

用于批转或转发文件。

3.事项性通知。

用于告知某一事项,如会议通知等。

重要会议的通知属正式公文,标题写明什么单位召开什么会议的通知,要编发文号。

公文文种的作用

公文文种的作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文文种的作用篇一:正确使用公文文种正确使用公文文种【导语】在了解了公文的基本概念以后,我们接下来学习如何正确选择文种,并对一些易混淆的文种进行区分。

一、文种的涵义在公文写作和处理中,把性质和用途相同的公文归并为同一种,对每一种公文规定了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文种的名称,即公文种类,简称文种。

文种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有公文都必须在标题中标明文种。

二、正确标明文种的作用1.在公文中正确标明文种,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规范性。

2.为公文的撰写提供方便。

《条例》和《办法》都对每一类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关法规、规章也对有些公文例如法规、规章、经济合同、法律文书、外交文书等等文种的用途作了明确规定;还有一些文种例如总结、调查报告、启事等等,它们的用途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约定俗成的。

而每一种公文的写法,也经过长期实践形成共识逐步规范,有些文种的写法例如事故调查报告等等,还由主管部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写作公文时,正确选择、标示文种,就能了解该文种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3.为公文处理提供方便。

根据有关规定和惯例,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收发文机关处理公文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根据文种名称就可作出相应的处理。

例如请示属办件,要及时交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批、办理。

而报告属阅件,一般就无须答复,只需交有关人员传阅。

撰写公文时,务必正确选用文种。

不用、错用或生造文种,都会损害公文的效用。

三、选择文种的依据1.选择文种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有关领导机关关于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选择恰当的、规范的文种。

绝不能违反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随意另选文种。

2.要看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即主送机关单位)的工作关系。

只有当作者是主要受文者的所属上级机关单位时,才能选用具有规定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的下行文种。

当作者是主要受文者的所属下级机关单位时,才能选取呈报性的上行文种。

试议公文文种选用的规范化

试议公文文种选用的规范化

涵义与用途做 出明确规定并经多次修
行 政 机 关 公文 文种 为例 :
通告 : 般 事件需 要在 一定范 请 示、批 示文种。指出 : 命 令、令 一 “
时用 “ 告” 通 。
正、补充而使之 日趋完善。仅 以国家 围内,对人民或机关 、团体通告周知 是上 级机 关 对下级机关 或人 员发布 的一种 指挥性的文书” ,除有关规定 他的国家机关和人员不能发布命令。 15 年 9 2 t 务院 颁 布了 91 月 9E政 为 7 1 种,即 : 类 2
报 请 颁布《 国家行政 机关 公文 处理 暂行 议、布 告,并将 “ 告 ”与 “ 示 ” 办法》 ,对公文种类进行 了第二次修 分列为两类。
订 。规 定公 文 文种 为 9 1 种 ,即 : 类 5 00 月 4日 ( ) 令、 令、指 令 ; 2 1命 ( )决 定 、决 基 础 上 ,国 务 院于 2 0 年 8 2 发布、2 0 年 1 1 01 月 目施 行了《 国家 议 ;3 ( )指 示 ; 4 布 告 、 公 告 、通 ()
进 步。 在 这次 修 订 中取 消 了 “ 报 ” 要。在这次调整 中,为适应国家法制 要性 ,也使我们更加明确应当按 以下 签 、 “ 函” 便 。 建设 的需要 ,增 设了 “ 议案” 。与此 要 求 继 续 加 强 公 文 文 种 的 规 范 化 管
18 年 2月 2 91 7日国务院 办公厅 同时,为简化文种而取消了指令、决 理 :
点意见》中指出 : 不同的公文名称, 政等均用 “ “ 命令” 。
通 。 择文种便成为写好公文的前提条件 , 员知 道 的事 项 用 “ 知 ” 通 知 、通 报 ; 6 ( )布 告 、 通 告 ; 7 ()
也 是收文机 关高效而 准确地办理 与

常用公文文种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公文文种的写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公文文种的写法及注意事项在日常工作中,公文是企业和机构之间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件,它们以标准化的文种形式表达着各种信息和含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文文种,以及它们的基本格式、写作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公文的基本格式不同的公文文种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文件标题:位于文档的最上方,一般包括文件类型、文号和文件名称等信息。

2.发文机关:即文件发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邮编等。

3.收文机关:即文件接收单位的名称、地址和邮编等。

4.正文:即文件的主体内容。

5.结尾:包括签章处、日期、签署人等信息。

这些部分的排版一般比较固定,但也会针对文种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下将逐一介绍。

二、函(通)文的写法及注意事项1. 概述函(通)文是最常见的公文文种之一,用于传达一般性的信息或请求。

以下是函(通)文的基本格式。

2. 内容2.1 文件标题一般包括文件性质、编号和标题,如:[文种]([机关代字])[年份]()[号][机关名称]2.2 发文机关包括发文机关名称、地址、电话和邮编等信息。

2.3 收件机关包括收件机关名称、地址、电话、邮编等信息。

2.4 正文正文部分应该明确表达意思,采用简洁明了、文字通顺、语气得体等原则,一般分为以下部分:(1)致词:对收件人表示尊敬和问候。

(2)内容:明确说明事由、请求或指示等内容,要求简洁、完整。

(3)落款:谢意、祝愿、期盼等礼貌性语言。

2.5 结尾结尾包括签名、日期、签章处等信息,一般格式如下:此致敬礼!发件人:(签名)年月日3. 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名称。

2.一定要使用规范的格式和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3.内容要明确简洁,不得闲扯;要准确表达请求或意见。

三、公告的写法及注意事项1. 概述公告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公众发布的通知,是一类广告形式。

以下是公告的基本格式。

2. 内容2.1 标题一般包括公告名称和发布时间,如:[公告名称]时间:[年月日]2.2 正文正文部分一般应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填写,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公告主体:明确公告的主题和内容。

公文种类及格式 ppt课件

公文种类及格式  ppt课件

机关
平行文
各级党政 下行文 机关
PPT课件
17
8.通知
发布传达通知:
发布、传达要求下 级机关执行和有关 单位周知或者执行 的事项。
PPT课件
18
批转转发通知 ——批转性通知:
发布下级机关来文 (现基本不使用)
PPT课件
19
批转转发通知 ——转发性通知:
转发上级或平行、 不相隶属机关来文
PPT课件
文种
适用范围
决议 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 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
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 决定事项
命令 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令) 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
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 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PPT课件
发文机关 行文关系 较高层级 下行文 党的机关 各级党政 下行文 机关
发文机关
行文关系
各级人民政府 平行文
PPT课件
26
13.议案
主体法定
PPT课件
27
(七)函
文种 适用范围
发文机关 行文关系
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 各级党政 平行文
询问和答复问题;
机关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PPT课件
28
14.函
来函
PPT课件
29
复函
PPT课件
30
(八)纪要
文种 适用范围
PPT课件
33
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这5个文种都可以用来发布或部署需 要周知的事项。
公报、公告和通告属公布性文种, 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但发布层次和发布 范围不同;通知和通报则属机关内部行 文,但发布内容和要求不同。

正确选用文种 合理提出请求

正确选用文种    合理提出请求

正确选用文种合理提出请求作者:李小冰来源:《公务员文萃》2015年第08期原文关于2012年5-10月学生宿舍水电费收取情况的报告处领导:2012年暑假期间,因为专业分流的原因,各系部对一些宿舍进行了内部调整,当时调整并没有上报数据到我科,致使无法掌握调整数据。

在本学期收取学生宿舍水电费时,发现了出现学生无法交纳的情况:2012年5-10月期间维修科只计算了一次学生宿舍水电费,但实际上有较多的宿舍5-7月住宿是一批人,9-10月却已经是另外一批人住宿。

这样,这些宿舍在计算水电费时,就把原来住宿的同学5-7月使用的水电费计算到了9月才入住的同学的身上,同学们意见较大,拒绝交纳水电费。

2012年5-10月学生宿舍的水电费为32.2万,但到目前为止,只收取了约17.2万,还有15万左右的水电费没有交纳(13、14、18、19、23栋的大部分还没有交纳,4、5、8栋的也只交纳了一半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取的难度将会不断加大;另外,这些宿舍还有不少今年的毕业生将于5月左右离校,不及时理清并收缴的话将会给同学们办理离校手续增加麻烦,同学们的意见将会更多。

为了给同学们更好的服务,减少学院的财产损失,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维修科把2012年5-10月的水电费分为两个时间段进行计算,5-7月为一个时间段,9-10月为一个时间段。

2.请学工部帮助协调,要求各系部重新统计并及时上报2012年7月份因专业分流而进行宿舍调整的号码到宿舍管理科;并请各系部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催交水电费。

3.在宿舍管理员到位后,认真做好水电费的催交工作。

4.继续不交水电费的宿舍,是否可以考虑实行断电处罚?请领导指示。

特此汇报。

宿舍管理科2013年3月6日分析:请示是机关常用公文文种之一,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在通常情况下,请示多用于请求上级帮助解决本单位的某一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比如经费、物资、人力等方面的资助。

公文种类

公文种类

(二)个别文种名称有变化。
⊙新《条例》将“会议纪要”文种名称简化为“纪要 ”。
(三)一些文种适用范围的表述有变化。
二、新《条例》与原《条例》、原《办法》 在文种适用范围表述上的比较 (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重大决策事项。
比较:原《条例》为“重要”。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 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 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比较:与原《条例》、原《办法》相同。
(十五)纪要。
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比较:原《条例》为“精神”二字。 与原《办法》相同。
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如何选用文种
其一,选用文种两大原则
(一)要在规定的文种里选用文种,不能无中生有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比较:与原《条例》、原《办法》相同。
(十二)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比较:比原《条例》增加“事项”两字。 与原《办法》相同。
(十三)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 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比较:与原《办法》相同。
(十四)函。
1.受层级限制的文种:
决议、公报、命令、令、公告。
2.受职权限制的文种:
议案。
(三)根据发文机关的行文方向来选择文种。
1.向上级机关行文时:
报告、请示、意见 。
2.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
函、通知、议案。
3.向国内外或一定范围内不特定人群告知事项时:
公报、公告、通告。
4.向下级机关行文时: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文种分类(13种):命令(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作用划分为:指挥性公文:领导和指挥下级机关工作,颁布法规、规章,具有一定指示性、强制性和约束力。

如命令、决定、批复、下行的意见、指示性通知。

报请性公文:用于汇报工作、请求指示和批准。

如报告、请示、上行的意义议案、求批函。

知照性公文:用于通知事项、通报情况、公布要求。

如公告、通告、通报、事项性通知、告知函。

商洽性公文:机关间联系、商洽工作。

如函、平行的意见。

记录性公文:记载传达会议精神。

如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传递方向划分为: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发文。

如报告、请示、意见。

下行文:上级机关下达给下属机关,用于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上传下达,沟通情况。

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批复。

平行文: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同系统平级机关或不同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商洽联络、交流信息。

如议案、平行的意见、函等。

文件处理时限划分为:平件(常规办理)、急件(迅速传递、处理)、特急件(急速传递、随到随办)电报、明电处理时限划分为:平急(常规传递)、加急(3天内传递、办理)、特急(当天内传递、办理)、特提(急速传递、随到随办)文件秘密程度划分为:秘密、机密、绝密标准公文格式包含:版头:红色反线以上部分。

(公文份数序号、保密等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主体:文件主要部分。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单位及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版记:公文末页最下部(抄送机关、印制机关及时间)一、页面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文件]—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厘米):上3.9,下3.5,左2.9,右2.6方向:纵向纸张(厘米):A4,21×29.7版式(厘米):页眉1.5,页脚2.2文档网络:无网格*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二、段落及字体设置:(全选文件再进行设置)段落:(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大纲级别:正文文体缩进:左、右0字符,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间距:段前、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28磅字体:(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字体])中文字体:仿宋,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形:常规,字号:三号字符间距:缩放100%,间距:标准,位置:标准文字效果:无*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三、页码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插入]—选择[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居中或外侧首码显示页码:勾选格式:数字格式选择[—1—]*页码设置完后,将任意页码数字选取,设置页码字号为:四号,宋体正式文件的页码对齐方式为外侧,汇报材料页码对齐方式为居中红色反线:粗实线,线粗为1mm,长度为156 mm(即图文区宽度,同版心)秘密等级: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要拟写一篇公文,我们首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
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文种来行文?
对于公文文种的正确选用,国务院于XX年8月24日发
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
已有明确规定: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的职权
和与主送机关的关系确定。
然而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少数拟文人员在日常工作
中,还是会出现选用公文文种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现象。为此,
笔者结合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一下探讨。
一、所选文种应当在法定文种之列
根据《办法》的规定,目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
分别是: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
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而“计划”、
“总结”、“规划”、“方案”等则不在13种法定文种之列。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机关一拟文人员就某一项工
作起草了一份总结,并拟行文上报给上级机关,标题为“(省
略发文机关)关于XX年×××情况的总结”。显然,将“总
结”直接上报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
处理呢?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一个恰当的“载体”来行
文。在上述例子中,因行文对象为上级机关,故该文可改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于报送XX年×××情况总结的报告》(该稿还可直接改
为《关于XX年×××情况的报告》)。而当行文对象为不相
隶属机关时,则可选用“函”来做“载体”。以下如《××
×(发文机关)关于报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材料的报
告》、《(省略发文机关)关于报送〈×××专项工作实施方
案〉的报告》、《×××(发文机关)关于报送×××总结的
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XX年度×××需求计
划的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בxxx’
重点专项规划(草案)〉及编制说明的函》都是比较典型的
例子。
由于牵涉到“报送”字样,这里需要提一下另外一个细
节,参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布〈上海市国家行
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沪府办发〔1996〕3号)
第十一条中的规定:“正文标题中已标明所批转、转发、印
发、报送、转报、发布的文件的,不加附件说明,也不标注
‘见附件’等字样”。(其他省市是否也有类似规定暂不详。)
二、文种选用应当严格遵守行文规则
关于这一点,笔者可为大家举一个例子:XX年上半年,
本市某区因申请建立某产业园区,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府某
部门行文,在行文时选用了“请示”文种。根据《办法》的
规定,“请示”文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根据一般常识,区政府与市政府的一个部门之间并不存在上
下级行政隶属关系,由此不难判断,该区选用“请示”文种
行文是不合适的。那么,作为市政府的一个部门,在收到这
样不符合行文规则的来文时,应该如何处理呢?是否将错就
错选用“批复”来回复“请示”呢?对此,《办法》中明确
指出:“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互相行文和向下一级
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
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而“批复”则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故类似上
述例子可选用“函”来回复。在实际工作中,当发文机关需
要向不相隶属机关行文时,一般都选用“函”来商洽工作询
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三、正确选用“意见”文种
对照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日修订,发布的《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意见”是《办法》中新增加的
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对于“意见”
文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
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办函〔XX〕1号)
中有详细说明。其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对实际工作极为有
用,在此作了一个简单整理:1.“意见”既可用于上行文,
也可用于下行文和平行文;2.“意见”作为上行文时,应按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
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3.“意见”作为平行文
时,所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4.“意见”作为下行文时,
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
在公文拟写过程中,如《关于报送对〈×××条例(征
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完全可改为《关于〈×××条
例(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还有如《关于报送对××
×办法(送审稿)修改意见的函》、《关于报送对×××项目
建议书审核意见的函》等,也完全可直接选用“意见”来行
文。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