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张明熙: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

张明熙: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

张明熙: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周睿敏; 刘骏娇【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9(000)030【总页数】2页(P46-47)【作者】周睿敏; 刘骏娇【作者单位】赤水市旺隆镇党政办;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正文语种】中文在发展石斛产业过程中,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村民们深深地感受到的是脚踏实地、自力更生的精神。

张明熙鼓励大家,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年近90 岁的张明熙,遇上天气晴朗,依然会去石斛地里管理石斛,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支持。

(袁远兵/摄)在赤水市旺隆镇红岩石斛科普示范园,经常能看见一位白发老人,他是赤水“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旺隆镇红花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明熙。

从自家试种3亩地开始,35年如一日,张明熙不断探索金钗石斛种植技术。

跟随他的步伐,现在,赤水市有4万余人种植金钗石斛,种植面积达8.3万亩。

因对致富产业发展的突出贡献,今年7月1日,89岁的张明熙被赤水市委表彰为“五星党员”。

“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过去,红花村群众大多从事传统农业,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许多群众温饱都难解决,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谈何容易?刚开始种植石斛时,面对种种难题,张明熙常常睡不着觉。

一次,他找老中医黄银清看病,无意间看到黄银清给病人抓金钗石斛。

得知金钗石斛的药用价值高,张明熙想起了家门前黄桷树上的几株金钗石斛,便与老中医谈起了生意。

“你那个我是不收的,药效不好,石斛栽在木头上叫木斛,栽在石头上才叫石斛,木斛功小易得,石斛有效难寻。

”黄银清说。

面对老中医对自己泼的冷水,张明熙暗自“赌气”,发誓一定要把栽在石头上的石斛卖给黄银清。

回家后,张明熙开始在自家石旮旯地里捣腾,清除苦葛藤,探索石斛种法。

每天早出晚归,天天“泡”石旮旯里。

张明熙的妻子黄跃群说:“他要干的事没人阻挡得了。

”可石斛种植谈何容易,没有经验,张明熙选择“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用牛粪固定、石头压石斛幼苗,都失败了。

“既然要啃金钗石斛种植这个‘螃蟹’,就必须成功。

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

永斛源金钗石斛赤水金钗石斛产于贵州省赤水市,是中国国家保护二类珍稀濒危植物,与雪莲、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并称为“九大仙草”,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

其茎呈微扁形,中部宽,两头窄;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具有光泽,在民间又称吊兰花。

其主要药用成分是石斛碱,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眼科等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赤水金钗石斛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极具观赏价值,属名贵兰花品种之一。

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赤水“金钗石斛”成为我省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中药材产品。

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遵府函[2005]3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赤水市旺隆、长期、官渡、长沙、葫市、元厚、大同、复兴、丙安、白云、石堡、两河口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石斛是一种道地的名贵中药材,药用史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也早有记载,历版《中国药典》均与收载,金钗石斛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三大石斛品种中排列首位。

它以茎入药、性寒、味甘、淡、薇咸,具有增强免疫、强阴益精、生精养胃、润肺止咳、抗癌等功能。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丹霞﹒赤水。

赤水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中国侏罗纪公园”的美誉。

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

赤水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贵州茅台,泸州老窖,郎酒等知名酒业沿线分布在赤水河流域,因此赤水河更是有“美酒河“之美誉。

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2%,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丹霞地貌等随处可见,各种珍稀动植物应允而生.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正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将赤水珍稀濒危名贵药材----金钗石斛种苗进行组织培养、GAP种植,生物研究和技术培育,创立金钗石斛品牌----永斛源。

赤水金钗石斛又上央视了,铺就绿色致富路,演绎石上传奇

赤水金钗石斛又上央视了,铺就绿色致富路,演绎石上传奇

赤水金钗石斛又上央视了,铺就绿色致富路,演绎石上传奇
8月15日19:40,中央电视台13套《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赤水金钗石斛”,践行“两山”理念,推绿动色发展。

 赤水市地处贵州省遵义市的西北边陲,这里曾经因为红军“四渡赤水”而闻名。

近年来,赤水市把国土面积的48.2%都划为自然生态红线保护区,将9万亩的丹霞石变荒为绿、变废为宝,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金钗石斛是赤水市的主导产业,朝阳产业,更是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赤水立足优良的生态资源禀赋,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全市13个乡镇,69个村,2万农户,共计5万余人脱贫,人均增收约6000元,实现了“荒石改绿地,石上生金钗”的脱贫致富路,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2017年赤水市成为贵州第一个整市退出贫困序列的地区。

发展金钗石斛产业,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必然选择,金钗石斛不与粮争地,可解放良田;不和草木为敌,和谐共生;不怕山高林深,还原道地;不负青山绿水,健康生态。

信天中药深耕金钗石斛行业20余年,只为完成一颗“仙草”的产业梦,专注于“金钗石斛”种苗繁育、野外栽培、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凭借赤水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资源,建立了金钗石斛GAP野外生态基地4万亩,这也是目前最大的金钗石斛GAP野外生态基地。

金钗石斛承载着赤水人的梦,正一步一步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赤水市金钗石斛保护发展记

赤水市金钗石斛保护发展记

贵州赤水市金钗石斛保护发展记――贵州赤水市金钗石斛保护发展记前不久,中药现代化领域首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落户贵州省,科技部将贵州的“半夏、何首乌、金钗石斛等8种药材规范化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列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其中的金钗石斛,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称“千年润、千年草”,为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九大仙草之一,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

其茎呈微扁形,中部宽,两头窄;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具有光泽,形如古代人们用来绾住头发的半月形黄金发簪,故名“金钗”,在民间又称吊兰花。

赤水金钗石斛是赤水境内的道地药材,其主要药用成分是石斛碱,赤水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优于其他产区,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眼科等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唐宋以来都是贡品。

金钗石斛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极具观赏价值,属名贵兰花品种之一。

在数十年前,金钗石斛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常年收购量在200~300吨之间,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东等地。

由于石斛生长在岩缝中和寄生树上,繁殖能力低,发蔸慢。

过去的成药采集是连蔸拔起,拔一蔸就少一蔸。

自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无节制、无计划的采集使野生石斛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到了90年代中期,赤水市野生石斛产量不到两吨。

金钗石斛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赤水市开展人工栽种石斛试点,传统栽培面积不到20公顷。

赤水市为了能使这一珍稀药材得以发展和壮大,1997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金钗石斛列为赤水后续支柱产业;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在赤水市建立“国家级石斛生产基地”,规划发展原生态石斛栽种面积2000公顷,这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金钗石斛基地;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赤水金钗石斛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药材产品,也是国内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石斛品种。

赤水市金钗石斛基地建设经济效益

赤水市金钗石斛基地建设经济效益

9 8. 3 0. 93 375
27 32. 1 3 304. 85
合计平均 18 26. 1 0. 82 246 18 16. 7 1. 25 283 18 15. 8 0. 93 365. 5 132 58. 6 2. 61 298. 45
经测产验收石斛加权平均亩产为 298. 45 kg,副产品为
农技服务,2012,29( 2) : 241 - 242
责任编辑 王海 责任校对 胡先祥
赤水市金钗石斛基地建设经济效益分析
蔡兰英,张宗平
( 贵州省赤水市农牧局,贵州赤水 564700)
摘要 通过分析 2010 年 3 月至 2011 年 12 月金钗石斛种植的投入与产出,对其种植效益进行评价。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基地建设;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F326.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2 - 241 - 02
1. 2 基础数据
1. 2. 1 非项目区常规栽培测产验收( 表 1) 。
1. 2. 2 项目实施测产验收结果( 表 2) 。
表1
非项目区常规栽培测产验收结果
年份
2010 年 2011 年 加权平均
样本数 个 27 27 54
验收面积 667 m2 8. 6 9. 4 18
验收产量 kg /667 m2
种子
500. 00 500. 00
合计
2 895. 00 2 945. 00
2 年合计平均 2 920. 00
非项目区常规栽培( 对照) 元
2 200. 00 30. 00 500. 00
2 730. 00
1. 2. 4 价格。主产品金钗石斛 2010 年、2011 年两年市场收 购价平均 50. 00 元 / kg 计算,金钗石斛副产品是石斛鲜花收 购价平均 100 元 / kg,农用物质和劳动力按 2010 年、2011 年 市场价计算。 1. 3 计算方法 1. 3. 1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推广成果比对照增减数量按 照计算价格分项计算出产出收益和投入费用,产出收益和投 入费用的差值即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 1. 3. 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汇总单位规模新增

一种金钗石斛花的加工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金钗石斛花的加工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金钗石斛花的加工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志霞,刘志华,魏刚
申请号:CN201910379837.4
申请日:20190508
公开号:CN110432359A
公开日:
201911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钗石斛花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采摘金钗石斛花朵,清洗干净后的金钗石斛花放入浸泡液中浸泡进行护色处理,捞起,沥干水;所述浸泡液中包括乳酸链球菌素、维生素C、纤维素酶、葡萄氧化酶和植酸;将护色处理后的石斛花装填至新会陈皮柑果皮中,盖上果盖,再将陈皮柑摆放在料盘;将料盘放入冻干机,先开启真空泵抽真空1‑1.5h后,加热至35‑40℃干燥2h,温度再调至45‑50℃干燥8h,冷却后包装,阴凉干燥处保存,即得金钗石斛干花。

本发明方法加工得到的金钗石斛干花不仅能够最大保留石斛花的有效营养成分、外观及颜色,长久保存不易氧化变色,同时融合了新会陈皮柑的果香味和营养成分,茶味滋味醇厚,清香宜人,深受消费者喜爱。

申请人:赤水芝绿金钗石斛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564700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长期镇兴旺村天堂沟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石旮旯长出“金疙瘩”——赤水金钗石斛产业成为富民兴市的绿色银行

石旮旯长出“金疙瘩”——赤水金钗石斛产业成为富民兴市的绿色银行

50石旮旯长出“金疙瘩”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成了百姓的绿色银行,全市种植金钗石斛8.3万亩,年综合产值约9亿元,许多贫困户依靠石斛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骏娇5月的赤水,万绿丛中多了一片红色,上万亩金钗石斛花竞相绽放,这是一年一度的采花期,也是百姓期盼的收获季。

“丰产期的金钗石斛,每亩年产量可达到300公斤,每亩鲜花产量有100公斤。

”看到成片盛开、娇艳欲滴的金钗石斛,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万恩毅对今年的丰收满怀信心。

赤水自1996年开始发展石斛产业,目前,全市种植金钗石斛8.3万亩,年综合产值约9亿元,许多贫困户依靠石斛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石斛花蕴含的“钉钉子”精神在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金钗石斛科普示范基地。

记者看到,房前屋后、山林地里,开满了艳丽的石斛花,有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采收鲜花。

“采花期到了,金钗石斛花要早点采收,颜色才好,一大早我就到基地来了,一背篓能装鲜花20斤左右。

”村民张云刚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40亩金钗石斛,这几天家里忙不过来,还请了十几人帮忙采收。

张明熙,红花村原支部书记,是张云刚的父亲。

张明熙是红花村培育种植金钗石斛的第一人,今年已经87岁了,依然精神矍铄。

只要天气好些,他便会上山到基地里转转,查看石斛的长势。

红花村人多地少,平均每人分到的土地不足一亩,土地贫瘠,种植的作物只能糊口。

1984年,是红花村迎来转机的一年。

外地药商来到红花村收购金钗石斛,让村民看到增加收入的希望,一些村民上山寻找野生金钗石斛,得到了一笔收入。

张明熙了解到金钗石斛的药用功效和市场需求后,开始动员群众试种。

“当时没有技术,金钗石斛存活率较低,得了病害也无法治疗。

”张明熙十分感慨,由于金钗石斛自然生长在丹霞石上,对阳光、雨水等生长条件苛刻,他们最初种的几批,因栽种方式不当和病害,都失败了。

经过5年多探索,张明熙先后尝试过石压种植法、水泥盖面种植法、打窝种植法,最终在卡钉种植和垒石栽培上取得了成功,“钉钉子”一样的种植方法在那时就得到了村民们认同和接受。

旅游发展大会解说词(2016)4

旅游发展大会解说词(2016)4

旅游发展大会解说词上午各位来宾、专家和媒体朋友:欢迎大家来到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参观考察,指导工作,我是,将为大家提供讲解等服务工作。

今天的活动分为两部分,上午,我们将游览考察复兴镇张家湾转石奇观、燕子岩景区和赤水大瀑布景区。

下午,我们将参观考察丙安古镇和佛光岩景区。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赤水概况(全市概况)赤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独特。

赤水古代主要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置仁怀县,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1万。

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赤水因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红军“四渡赤水”而扬名中外,是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划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长征遗址”的美誉,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20多张国家级、世界级城市名片。

一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我市始终坚持“旅游兴市”战略,推进赤水旅游综合体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旅游形象品牌不断提升,工旅、农旅、商旅、学旅结合不断深入,实现了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2015年,景区经营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全市游客接待量达700万人次,年均增长31.8%,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年均增长32.6%。

(酒店集聚区)现在我们进入的是酒店集聚区,在我的右手面,除了金黔嘉华、同盛浙旅、金竹大酒店等已营业的星级酒店外,正在加快建设的有巨洋、金桫椤、凯晟等星级酒店。

据统计,我市宾馆酒店共280多家,有同盛浙旅、桂源、金黔嘉华、中悦大酒店、巨洋酒店、恒信酒店等10余家高星级酒店;尚客优快捷酒店、7天连锁酒店、汉庭快捷酒店、速八酒店等中国十大品牌的连锁酒店;天岛湖、天鹅堡、金三角、玫瑰小镇等10个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酒店;万豪之星、思源酒店、富丽酒店、金竹酒店、嘉联宾馆、四渡赤水大酒店等20多家商务酒店和100家乡村旅舍,床位总量已达20000余张,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目前拥有在职员工60余人,公司总部位于赤水市复兴镇工业园区赤水河畔旁,公司总占地面积超过30亩,包括厂区、办公大楼、库房等。

公司整体依山傍水,厂区天然绿化率高达80%,风景宜人,是生产保健养生品的天然圣地,公司地理位置优越,北通贵阳、成都、重庆、东临四渡赤水渡口、元厚、土城,与市区相距20公里,交通便利,是赤水4A级风景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条件得天独厚。

公司主要从事金钗石斛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件,外观专利35件,产品10大品种40个系列,包括金钗石斛茶片、金钗石斛养生花、金钗石斛养生酒、养生醋、金钗石斛浸膏、纳米粉、枫斗等产品。

金钗石斛位于九大仙草之首,其药用价值超过人参、灵芝、首乌、冬虫夏草等。

我公司集金钗石斛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力争打造贵州草本养生第一品牌。

公司近三年发展迅速,拥有独立的办公大楼、生产车间、文化展馆、旅游休闲广场、实验室等。

目前公司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中心、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贵州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授权、市级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预计2020年公司总资产将超过2亿,贵州地区金钗石斛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

公司在生产技术上不断考究,创新,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食品和保健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并得到赤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赤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要把赤水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金钗石斛基地。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一直坚定以专营专卖的核心经营策略,不断科技创新,将金钗石斛独特而卓越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并陆续向相关产业延伸,努力打造贵州草本养生第一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