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十二时辰
十二吉时口诀顺口溜

十二吉时口诀顺口溜
十二吉时口诀顺口溜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民间口传口诀,用来指导人们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
根据这个口诀,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吉利属性和适宜的活动。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十二吉时口诀顺口溜:
一子二丑三寅午,四卯五辰六巳无;七午八未九申酉,十戌十一亥为吉。
这个口诀顺口溜中,每个字代表一个时辰,从子时(晚上11点到1点)开始,依次排列到亥时(下午5点到7点)。
根据这个顺口溜,我们可以知道每个时辰的吉利属性。
在这个顺口溜中,午时、未时和申时是吉利的时辰,适合进行重要的事务。
这三个时辰都在正午或下午,代表太阳最旺盛的时候,因此有较多的阳气,适合积极的活动和人际交流。
另外,寅时、巳时和戌时也是吉利的时辰,适合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决策。
这三个时辰都在早晨或下午,代表人们的精力和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候。
而子时、丑时、卯时、辰时、酉时和亥时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时辰。
这些时辰多在深夜或凌晨,人们精力不济,容易犯错误或遇到困难。
当然,这个口诀顺口溜只是一种民间传统,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但它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参考,帮助他们在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时更加明智。
无论是否相信这种说法,遵循这个传统也能带来一种秩序感和规律性,让人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12时辰谁当令

12时辰谁当令?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一),首先看一下子时,子时是夜间23点至夜间1点,这个时段是胆经当令,(这一部分前篇已有论述,为了求得整体效果,再简单重复一下)也就是说,这个期间,胆经在人体值班。
中国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视这个时辰。
恰恰是在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也就是说;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和肝皆取决于胆的生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犯困,可是到夜里一点的时候,我们恰恰就清醒了。
这就是因为阳气在这个时候开始生发起来了.(二)肝经当令的时候是指夜间1点到3点,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
卧则血归于肝。
当躺下睡觉时会闭眼,肝就如同是一个官窍,闭眼则等于关上了阀门,全身的气血则归于肝,有肝来藏血,重新来做血的滤化。
所以在此时一定要处于一个熟睡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到肝藏血。
所以要想养好肝血,凌晨1点到3点要睡好。
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肝主藏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作为一名将军不仅仅是能带兵打仗,同时还要运筹帷幄,有深远的谋略。
十二时辰表

十二时辰表
十二时辰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主要用于指示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名称和顺序。
它源于天文学,将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时辰的名称和意义。
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子为一天的开始,有生机、开始、新生的象征。
丑时:凌晨1点至3点。
丑被视作稳健、耐力的代表,因此这个时辰被称为“丑”时。
寅时:凌晨3点至5点。
寅是传统的起始地点,象征着开端、新生和生机,因此被视为吉利的象征。
卯时:早晨5点至7点。
卯代表生命力的强壮,此时也是百花争艳的时节。
辰时:早晨7点至9点。
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象征权利、财富和神圣。
巳时:上午9点至11点。
巳代表十二生肖中的蛇,意味着诱惑与智慧。
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
午为阳性,代表热情、阳光和生命力。
未时:下午1点至3点。
未代表土地和收成,也象征顺应大势和朴实无华。
申时:下午3点至5点。
申代表猴子,象征机智和灵活性。
酉时:下午5点至7点。
酉代表鸡,象征母爱和责任心。
戌时:晚上7点至9点。
戌代表狗,象征忠诚和守卫。
亥时:晚上9点至11点。
亥为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新的开始。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与时光有关的词语和文化,十二时辰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已经可以通过钟表和手机来进行精确的计时,但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的代表,十二时辰无疑不可或缺。
时辰与北京时间对照表

时辰与北京时间对照表子时:23:00-00:59丑时:01:00-02:59寅时:03:00-04:59卯时:05:00-06:59辰时:07:00-08:59巳时:09:00-10:59午时:11:00-12:59未时:13:00-14:59申时:15:00-16:59酉时:17:00-18:59戌时:19:00-20:59亥时:21:00-22:59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传统中华日历不仅仅以日期为依据,也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时辰在古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占卜、农业、医学等领域。
时辰的概念与北京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时辰与北京时间的对照表。
子时,即夜晚的第一个时辰,从晚上11点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两个时间段相对应。
丑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凌晨1点至3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凌晨1点至凌晨3点。
寅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凌晨3点至5点。
相应的北京时间为凌晨3点至凌晨5点。
卯时,为早晨的第一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早晨5点至7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早晨5点到7点。
辰时,为早晨的第二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早晨7点至9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早晨7点至9点。
巳时,为上午的第一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上午9点至11点。
相应的北京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
午时,为上午的第二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
未时,为下午的第一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下午1点至3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下午1点至下午3点。
申时,为下午的第二个时辰,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下午3点至5点。
相应的北京时间为下午3点至下午5点。
酉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下午5点至7点。
北京时间对应的是下午5点到7点。
戌时,持续时间为2小时,从晚上7点至9点。
与之对应的北京时间是晚上7点至9点。
古时的时辰十二时辰对照表

古时的时辰十二时辰对照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关于时间的划分和使用,更是独具特色。
在古代中国,人们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这种独特的计时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
古时候的十二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和亥时。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十二个时辰。
1. 子时(23:00-1:00):夜半子时,是一天中最为宁静的时刻,也是阴阳交替之时。
此时人们应该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整。
2. 丑时(1:00-3:00):丑时又被称为鸡鸣时,是夜晚最黑暗的时候。
这个时段适合做一些需要集中精神的工作,如读书、写作等。
3. 寅时(3:00-5:00):寅时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人体阳气开始上升的时候。
这个时段适宜进行一些静心养神的活动,如冥想、瑜伽等。
4. 卯时(5:00-7:00):卯时又称日出时,是太阳升起的时刻,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这个时段是人们起床、做早操、吃早餐的最佳时间。
5. 辰时(7:00-9:00):辰时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
这个时段适合处理一些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
6. 巳时(9:00-11:00):巳时是上午的第二个时辰,阳光充足,适合户外活动。
这个时段也是进行运动锻炼的好时机。
7. 午时(11:00-13:00):午时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刻。
这个时段最适合吃饭和休息。
8. 未时(13:00-15:00):未时是午后的一个时辰,阳光依然强烈。
这个时段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娱乐活动,如散步、聊天等。
9. 申时(15:00-17:00):申时是下午的黄金时间,人们的精力比较充沛。
这个时段适合进行一些需要思考的工作或学习任务。
10. 酉时(17:00-19:00):酉时是黄昏时分,阳光逐渐减弱。
这个时段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画画等。
农历算法及十二个时辰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
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
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
也叫旧历。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
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
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
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
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
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十二时辰与十二正经

十二时辰与十二正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黎敏多年来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
曲黎敏的讲座通俗易懂,让人在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的同时,领悟到中医养生的真谛,让人在兴趣中了解到许多切实有用的中医养生精髓。
1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2 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
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
我国计时文化十二时辰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运用思路研究

我国计时文化十二时辰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运用思路研究我国的计时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候人们根据太阳的运动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这种计时方式构成了我国独特的时间文化,特别是在文化创意设计中,十二时辰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关于我国计时文化十二时辰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运用思路。
首先,十二时辰可以用来表现时间和气候的关系。
比如,在设计主题为四季的日历时,使用十二时辰来表示每个时段的气温、天气、阳光强度等因素。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使得日历更有趣味性,而且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可以促进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其次,十二时辰可以用来表征文化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用动物、颜色等来表征十二时辰已经成为习惯。
通过运用这种文化象征,设计师可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
比如,在饰品制作中,可以使用铜器制作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生肖的形象,结合十二时辰的概念,设计出独特的中国传统配饰。
再次,十二时辰可以用来表现生命的变化。
生命的进程可以分为十二个阶段,并用十二个时辰来表示,比如儿童、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等不同阶段。
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师可以为不同年龄层的人们提供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比如,在年度计划本或日程表设计中,使用十二时辰来展示每个年纪阶段的不同任务和目标,也可以制作装饰用品,如一套十二时辰生日蜡烛或贴纸,表示生命的阶段性。
最后,十二时辰可以用来表现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偏好来设计自己的十二时辰记录表。
通过记录每个时刻想要完成的事情,可以更好地规划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
这种方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制作十二时辰健身计划表,在每一个时段记录不同的运动项目。
总之,我国计时文化十二时辰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运用思路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运用十二时辰的概念,设计师可以创造许多具有创意和文化含义的产品。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在它们的背后,承载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现代文化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