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与西部大开发

合集下载

以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为引擎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以成渝经济区新型城市化为引擎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构 过于 单一 、 支撑 节点缺 乏 , 而形成 发展 进
化为 引擎推 进新 一轮西 部大开 发。
以 交通 干 线条 状 分布 , 两级 的经济 联 系 与
还 比较 弱 , 口城 市化 水平还 很低 , 人 总体 上
_成渝经济 区新型城市化面临的 主 要 制约
成渝 经济 区是我 国较 早形成 的经 济 区 之一 , 也是 我 国西部 经济 规模最 大 、 济联 经
系最 紧密 的经 济 区 , 而重 庆和 成 都 是在 然

仍处 于点轴 式 的中级 空间开 发格 局。成 渝 城 市 群 因其 人 口密度 、 发展 阶段 、 关联 紧密
度 等 因素体现 出明显 的 “ 大城 市带 大 市 化动 力弱、 式单 一。 成 渝 经济 模 区 的城 市化 通 过 农转 非 实现 就地 转 移 , 其
发展 的动 力主要来 自本地 的力量 。从发 展
特 色。三是城 市 群城 市化率 较低 。成 渝城
市群 的城市 化率 及其 增长速 度均 远低 于长 三角 、 珠三 角 以及 京津 冀三 大城市 群 , 市 城
个 相对 低发展 阶段 和低 收入 水平 的起 点

天 府 新论 ・
轨迹 来 看 , 渝 经 济 区是 背着 “ 线 建设 ” 成 三
点是 “ 两城独 大 ”城市 体 系断层 明显 , 乏 , 缺 中等 规模 城 市 的衔 接配 套 , 心城 市 对 周 核
边城 市资源 的吸纳远大于二者 的互补 。
城 市群发展 水平 相对 滞 后。 一是 区位 条 件 存在 劣 势 。成 渝经 济 区 不 临海 、 沿 不


展高 地 的 目标 , 须联 合 重庆 共 同 打造 成 必

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研究

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研究
势。拥有成都 、 绵阳和重庆 三个国 家级 高新
乡基 本公 共服 务 均 等化 的根 本途 径 , 对全
面改善 民生具有重 大作用。
渝经济 区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 择。
三 是 以生 态 文 明 带 动社 会 文 明 的 要 求。按 照人 与 自然 和谐相 处 的生 态文 明理
技术 开 发 区 , 融 、 金 物流 、 息 等现 代 服 务 信
发 展 的试 验 区、 江上 游 生 态文 明 建设 的 长 示范 区。关于定位 的依 据分述 如下。
上 , 一突 出矛 盾压 抑 了 巨大 的 潜在 需 求。 这
在 农 民收入偏 低和 消费 能力 不足 的情况 下 ,
“ 民进城 ” “ 电下 乡” 农 比 家 更能从 根本上 扩 大 内需。审时度势 , 哪个区域能在 加快城镇
生 态 文 明和 社 会文 明 良性 互 动 , 实现 生 态 效 益和社会 效益统一 的内在要 求。
能等新能源开 发在全国 占有显著地位 , 以发、 改革试验 区 , 以用改 革的办法破 除发展难 可 输 电设备 为代表 , 能源新装 备研制优势突 出。 题 , 先释放 被长 期压 抑 的增长 潜 力 , 为 率 成 以形成全 国最 大的清洁 能源基 地为标 志, 成 渝经 济区拥有西部 大开 发的突 出亮点 。 三 是拥 有西部 大开 放 的突 出亮点。成 渝经 济 区与 东 南亚 和 南亚 地理 接 近 , 经济
能走 “ 先污染 , 治理 ” 后 的老路。大 力转 变经 济 发展 方式 , 是克 服资 源环境 约 束 , 实现 成
件。成渝地 区地 理相连 , 有共 同的巴蜀文 拥 化理 念。成 渝经 济 区 占据 了西部 地区 五分
之一 以上 的出 口总额和 四分 之一 以上 的经

1西部大开发之------西部大开发简介

1西部大开发之------西部大开发简介

2009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 报告(2009)》指出,十年间,西部地 区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高于全国 水平,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8年 的14647.38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 58256.58亿元,年均增长率11.42%, 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增长最快的十年。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范围西南五省区市(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 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 )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湘西、湖北 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延边 朝鲜族自治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 济所所长、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 世庆认为西部大开发以来已形成两个阶段 。
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 实现了大跨越、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增加、投资和创业环境 显著改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对外 经济贸易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教育发展取得显 著成绩、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规模逐年减少,贫 困发生率不断降低
谢谢欣赏
第一阶段:“十五”规划期间。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的 重点任务是五大标志性工程,即: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生态建设、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 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资源开发输出工 程、公路铁路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的 投资重点。区域重点上,2002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发布的《“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 明确确定为三大经济区: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 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并对西藏、 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单独进行规划,给予特殊政策扶持。
西电东送
生态建设
青藏铁路
南水北调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全能冲刺 专题04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解析版)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全能冲刺 专题04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解析版)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专题04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知识梳理成渝地区的位置1.地理位置: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2.范围:包括重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3.相邻的省区:北接陕甘,南通云贵,西通青藏,东临湘鄂。

它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成渝地区地形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为主。

2.地势:四周高中间低3.成都平原如何形成的?是由岷江,沱江等河流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4.河流:主要有长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

成渝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1.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降水较少。

(2)因地处盆地,多阴雨天气,雾多,日照少。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主要位于四川和重庆两省境内,盆地内气候温和多雨,盆地西部为平原,农业发达.请回答6~8题:1.下列关于该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盆地内部地形多低山丘陵B.该盆地北有秦岭,南有青藏高原包围C.该盆地广泛分布着低产的紫色土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比同纬度地区寒冷【分析】四川省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以四川盆地相对集中.四川盆地的西部有肥沃的成都平原.平原上始建于战国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岷江的水患,使大片农田得以自流灌溉,“天府之国”从此遐迩闻名.【解答】解:四川盆地北部是秦岭,西部是青藏高原,内部地形多低山丘陵,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

这里气候温暖,降水较多,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

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故选:A。

2.下列能体现出四川地域文化的是()①川菜②变脸③福宝古镇④甘露岩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分析】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

成渝经济区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渝经济区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 具 体 发展 中 ,成 渝 经 济 区 的 空 间 布 局 将 依 托 中 心 城 市 和 长 江 黄 金 水 道 、主 要 陆 路 交 通 干 线 ,形 成 以 重 庆 、成 都 为 核 心 ,沿 江 、沿 线 为 发 展 带的 “ 双核 五 带 ”空 间布 局 。 重 庆 发 展 核 心 :包 括 重 庆 主 城 九 区 ,打 造 经 济 繁 荣 、社 会 和 谐 、环 境 优 美 的 国 际 大 都 市 。 成 都 发 展 核 心 :包 括 成 都 五 城 区 和 青 白江 等 1 个 县 ,建 设 城 乡一 4 体 化 、 全 面 现 代 化 、高 度 国 际 化 的 大
口 、城 镇 、产 业 聚 集 区 , 自然 禀 赋 优 良 ,交 通 体 系 完 整 ,人 力 资 源 丰 富 ,
本 公 共 服 务 水 平 显 著 提 升 ,人 民 群 众 生活 水 平 明显 提 高 。 将 成 为 新 十 年 西 部 大 开 发 的重 要
战略 平 台
在我 国经济社会 发展 中具有重要 的战
规 划 涵 盖 四 川 1 个 市 和 重 庆 3 个 区 5 1
县 。总 面 积 2 1 平 方 公 里 ,人 口 06 万 9 4 .万 ,GDP 量 15 万 亿 元 。 四 8 07 总 .8
渝 、遂 渝 铁 路 ,咸 遂 渝 、成 南 、 南 渝
高速公路 ,嘉陵江为纽带 ,培育成为
进 全 国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增 强 国 家 综 合 实 力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要 深 化 改 革 ,
3 J 日 , 重 庆 市 综 合 经 济 研 究 院 ,2 E
院长 易小光 表示 , 《成渝经济 区区域
规 划 》获 批 ,意 味 着 该 区 域 发 展 已 经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成渝经济区研究——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成渝经济区研究——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

u e e in l ip rt n p ta a tc rea ino ut r 1 n u tisb el n e n o a ’Iid x r sr go a s a i a ds a il u o o r It f lu a d sre yTh i id xa dM r n n e , d y o c i r s e t ey a da p iss ail c n m erc d l o e iial e tt ei f e c a t r f h e o r e e p c i l n p l p t o o tismo e mp rc l t s h l n efco so ers u c s v e ae t y n u t e d wm e t g lmea in e o o n n u tilp l y t h e in l ds a iy o h n s ut rl no n ,a go rto c n my a d i d sr o i o t e rgo a ip rt f C ie e c lu a a c id sre . Th r s l h w t a : Th e in l ip rt f n u tis e eut s o s ht e r go a ds a i o Chn s u t r li d sr s i b iu , y ie e c lu a n u ti S e o vo s s o n r de t d srb t n p te n o ih i e s n o i s , b t t e itre in lc lu a h wig g a in itiu i a tr f hg n a t a d lw n we t o u h n er go a ut r l id sre e eo m e t h s c n eg n e te d Th e eo me t o n er go a u t r lid sre a n u tisd v lp n a o v r e c r n . e d v l p n fitre in lc lu a n u tis h s

五管齐下,打造成渝经济区

五管齐下,打造成渝经济区
( 成都 商报 ) 据
重大 违 纪 违 法 行 为 、行 政 区域 内发 生 重
大安 全 事 故 和 影 响 较 大 的群 体 性 事 件 等
将实行一票否决。
据 悉 ,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考 核 以G P D 增 幅 、入 库 税 收 收 入 综 合 增幅 、城 镇 居 民 人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增 幅和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五 管齐下 ,打造成渝经济 区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 “ 长江上游发展 战略”的重要地带,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戴宾 在谈 到 如何 打造 成 渝经 济 区时 表 示, 应 重点从 五个 方 面着 手 :~ 是建 立
厂\

. }

10位 不 同 身 60
份 、职 业 的 市 民进 行 了专 项 调 查 。 调 查结
果 显 示 , 重 庆
资金、宣传促销等方面予以补助扶持。
根据 备 忘录 》 , 重 庆市 将 持 续打 造 山 水都 市 、长 江 三峡 、大 足 石 刻 、乌
屋销售面积猛增的同时,房价也涨了不
产 经营 企业 ,2 艘五 星级 豪华游 轮, 0
018 舒 2 理 ㈣
修 、改装 、航线 维修 以及机 队技 术 管
理 、航 材 技 术 管 理 等 相 关 业 务 。 四 J: l- t. f 古 项 目建 成 后 将 是 国 内 惟 ~ 一 家 , 与此 同时 也是 最 大的 ~家 空 客维 修基 地 。
20年 重 庆 婚 09
庆 消 费市 场 调 ( 据重 庆 晨报 ) 查 报 告 , 市 商
委 等 单 位 委 托

在成渝经济区的大格局中谋划大发展——专访资阳市委书记李佳

在成渝经济区的大格局中谋划大发展——专访资阳市委书记李佳


区两带 四基地 ” 为载体 , 力建设成渝经 着
从 全 国发 展 战 略看 , 借鉴 东 部 地 区率
济 区新 兴工 业城 市 、 力建 设开 放 和谐 政 着

春 节后, 国家发 改委调研 组 来到 四川、 重庆, 先 发展 的经验 , 动 经济 基 础较 好 的成 渝 推 对川 渝合 作共建成 渝 经济 区的各 项筹备及
为区 内城 市, 遇来 了, 机 你们 有 着什 么样的
考 虑?
李佳 : 机遇只 是一种 可能 , 只有抓 住用 好机 遇 , 有主 动把 自身 的发 展 与经 济 区 只
主的融入成都都市圈和连接川南城市群的
“ 资三角 ” 心发 展区域 ; 阳 乐至 安 岳特 核 简
色经 济 带 , 要 建设 以绿 色 农产 品 加工 配 主
新模 式 、 区域合 作发 展 的新机 制 , 出一条 走 西部 内陆地 区追赶 跨越 的新路 子。
优 化投 资 环境 , 力使 资 阳成 为成 渝 经 济 努
区 内综合 实力较 强、 交通 方便 快捷 、 市功 城 能完 善、 产业 特 色鲜 明、 会展 旅 游 发达 、 开 放合 作充分 、 会环境优 良的优 势发展 区。 社 二是通 过构建 “ 两带” 来优化 资阳经济
送 为主 的融入成 渝及连 接 川东北和 』 南城 I f
还是 民间, 渝合 作都有 着很 深的 渊源, 川 面
临这次 新的机 遇, 在这个 新 的起 点, 站 我们 怎样 以 更宽 的视 野 , 更深 的层 次 上认 识 在
新 的川 渝合作?
的发 展联 系起 来 , 种 可 能才 会 变 为发 展 这
渝加 快发展 规划 》 和综 合交通 建设、 大产 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区 成渝合计
表 2 成渝经济区与全国 、西部社会发展实力比较 (2001)
高校数量 每万人科研经 科研机构 专利 技术市场成交 专业技术人员
(个)
费 (万元)
(个)
(项)
额 (万元)
(万人)
64
37110237
264
4376
400744
22018
西部合计
249
29192837
1309 11299
工业总产值 进出口总额
(亿元)
(亿美元)
4094156
116127
4311102
121193
收稿日期 : 2007 —05 —18
— 42 —
第 26 卷 第 8 期 2007 年 8 月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6 , No18 总第 166 期
续 表
地 区
西部 12 省合计 全国合计 成渝占川渝 %比重 成渝占西部 %比重 成渝占全国 %比重
医疗机构数 (个) 42508
113624 330348 37141 12184
115 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意义 成渝经济区处于我国西部的核心地带 , 它位于西部
三大经济带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 、南贵昆经济区 、长 江上游经济区之间 。从区位上看成渝经济区的辐射区域 是长江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地 , 再加上长达 600 千米的 三峡库区 , 使成渝经济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对整个长江
流域至关重要 ,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确保三峡库区 的安全”成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任务[1] 由于长江上游的 经济社会发展对整个长江流域发展关系重大 , 而长江流 域又对全国发展关系重大 , 所以成渝经济区的建设 , 将 有力带动长江流域区的经济发展 。
— 43 —
第 26 卷 第 8 期 2007 年 8 月
862960
78018
全国合计
1041
40183648
5064 895473
6594209
306011
成渝/ 西部 ( %)
2517
128
20117 38173
46144
25152
成渝/ 全国 ( %)
6114
90162
5121
5154
6107
712
资料来源 :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2》《四川统计年鉴 2002》《重庆统计年鉴 2002》中数据整理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6298156
GDP/ 投资 2108
珠三角
3632102
18116168
5281157
3134
环渤海
6041167
18661148
7592169
2145
成 渝
1007517
9629133
5033185
1191
全 国
130756
90 种 , 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种的 155 种的 60 % , 有 32 种 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 , 其中钛矿 、钒矿 、硫铁 矿 、天然气等 12 种矿产居全国第 1 位 ; 旅游资源得天独 厚 , 无论是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 还是生态 旅游和特种旅游资源 , 都应有尽有 。 114 成渝经济区社会发展实力在西部和全国的地位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 三大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719 〔文献标识码〕A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渝铁路 、成渝高速公路为纽带 , 由成都市 、重庆直辖市 、内江市和自贡市 29 个市辖区 , 10 个县级市 38 个县 (按 1997 年行政区划) 组成的经济 地域 , 国 土 面 积 11125 万 平 方 公 里 , 1997 年 总 人 口 5247162 万人 , 国内生产总值 2732171 亿元 , 分别占四川 盆地 国 土 面 积 、总 人 口 和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5912 %、 68105 %和 8617 %。成渝经济区由于其特殊的区位优势 , 丰饶的自然资源 , 丰富的劳动力 , 较大的经济密度 , 自 然条件较好的农业生产 、较好的交通设施 、比较齐全的 工业部门和相当的工业基础 , 使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 工业生产基地之一 , 同时这个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使 成渝经济区成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核心地区 , 它可 以带动西部特别是中国大西南的经济发展 , 成为西部大 开发的 “火车头”。当然这个 “增长极”在西部所起的作 用与三大经济带在东部地区甚至全国所起作用比较来看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使成渝经济区打破行政约 束 , 走协调发展之路 , 在西部地区起到真正的 “增长极” 作用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
(亿美元)
13903147
443104
86237183
14221
94198
95136
29145
26124
4175
0182
资料来源 :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6》《四川统计年鉴 2006》《重庆统计年鉴 2006》中数据整理
112 成渝经济区人口与城镇化在西部和全国的地位 成渝经济区人口众多 。2005 年人口约 1007517 万 ,
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实力在西部地区是最强的 (见表 1) 。2005 年该区域的 GDP 为 9629133 亿元 , 占川渝总量 的 92111 % , 占 西 部 总 量 的 29186 % , 占 全 国 总 量 的 5128 %。成渝经济区人均 GDP 为 9557 元 , 比川渝合计平 均水平高 504 元 , 比西部平均水平高 836 元 , 比全国平 均水平低 4386 元 。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大 , 2005 年为 475 万 元/ 平 方 千 米 , 是 川 渝 的 258 % , 西 部 的 1010 % , 全国的 250 %。从产业结构上看 , 成渝经济区农业比重 较高 , 工业比重偏低 。农业比重比西部低 0113 % , 工业 比重比全国平均低 4178 %。成渝经济区工作实力较强 , 工业总产值为 4094156 亿元 , 占川渝的 94198 % , 占西部 的 29145 % , 占全国的 4175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省和农 业大省 , 成渝经济区的粮食作物和畜禽产量位居全国第 三位 。
可见 , 相对于三大经济区 , 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实力 相差很大 , 仅上海的 GDP 就相当于成渝经济区 GDP 的总 量 , 在进出口的指标上成渝经济区更是远远落后于三大 经济区 。
表 3 2005 年成渝经济区与三个经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地 区 长三角
人口 (万人) 8276171
GDP (亿元) 3389218
地 区
成渝经济区 川渝全部合计
表 1 成渝经济区与全国 、西部经济实力比较 (2005)
面积 (万平 方公里)
GDP 经济密度 (万元/
(亿元)
平方公里)
三次产业结构
20128
9629133
475
17182∶42152∶40125
56174
1045412
184
18174∶41124∶40102
成渝经济区的科技 、教育 、卫生实力较强 , 特别对 于西部来说更加突出 (见表 2) 。从高校数量上看 , 成渝 经济区有 64 个 , 占西部的 2517 % , 超过 1/ 4 , 为全国的 6114 % ; 成渝经济区每万人科研经费达到 3711 万元 , 比 西部平均高 28 % , 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0 % ; 成渝经济 区科研机构达到 264 个 , 占 西 部 4 20117 % , 为 全 国 的 5121 % ; 已申请专利高达 4736 项 , 占西部 4 40 % , 为全 国的 5154 % ; 成渝经济区技术市场成交额更达到西部 4 46177 % ; 成渝经济区专业技术人员也占了西部的 1/ 4 , 其中仅四川的两院院士就有 57 名 , 居全国第四位 ; 成渝 经济区医疗机构数占西部的 37141 % , 为全国的 12184 %。
改革开放以来 , 长三角 、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充 分利用国际 、国内的资源 、市场 , 综合经济实力在经济 快速增长下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见表 3) 。2005 年长三角 经 济 区 GDP 总 值 3389218 亿 元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额
16298156 亿元 、进出口 50231896 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 的 18159 %、18139 %、35133 % , 珠三角经济区三项指标 则占到全国的 9194 %、5196 %、2819 % , 环渤海经济区 三项指标则占到全国的 10124 %、8157 %、13133 % ; 而成 渝经济区的三项指标仅占全国总量的 5128 %、5168 %、 0182 %。从 投 入 产 出 比 来 看 , 2005 年 长 三 角 经 济 区 为 2108 , 珠三角经济区为 3143 , 环渤海经济区为 2145 , 全 国平均水平为 2106 , 而成渝经济区仅为 1191 。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6 , No18 总第 166 期
2 成渝经济区与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研究
在中国 , 具有经济重心意义的城市区域 , 通常认为 有三个 , 即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杭州 、宁波 、苏州 、 无锡 、南京等所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 ; 由广州 、 深圳 、佛山 、东莞等构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圈 ; 由北京 、 天津和河北的一部分所构成的环渤海城市经济圈 。目前 成渝经济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与三大经济区相比仍有相 当的差距 , 具体表现在 : 211 综合经济实力方面
占川 渝 总 人 口 的 87125 % , 占 西 部 12 省 市 总 人 口 的 27125 % , 占全国总人口的 7171 %。2001 年成渝经济区城 市化水平为 3515 % , 西部为 2717 % , 全国为 39109 %。成 渝经济区人口密集 , 2005 年为 467 人/ 平方公里 , 成渝经 济区是川渝人口密度的 213 倍 , 是西部的 8167 倍 , 是全 国平均水平的 3134 倍 。同时 , 成渝经济区城市密集 , 共 有 35 个建制城市 , 其中 2 个特大型城市 , 16 个中等城 市 , 17 个小城市 , 每平方公里有城市 1173 个 , 是全国城 市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 113 成渝经济区自然资源在西部和全国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