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操作测验
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概述部分旨在对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概括。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患者表现出多种体征和症状,但无法通过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找到明确的生理学或病理学解释。
这种疾病可以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躯体化障碍的定义和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我们将探讨躯体化障碍的流行病学数据,并深入研究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是医生诊断该疾病的重要依据,它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设计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将对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该疾病的研究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篇长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呼吁医学界加强对躯体化障碍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本质和机制,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和分析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1. 引言:首先,我们会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躯体化障碍的基本定义和特征,以及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三个小节来详细探讨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首先,我们将介绍躯体化障碍的定义和特征,以便读者对此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将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探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率、患病人群的特征以及相关风险因素,使读者对其现实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我们将讨论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等系统,深入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具体要求。
3. 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概括其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
此外,我们也会展望未来关于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研究方向,探讨可能存在的改进和创新之处。
躯体功能评定

模块三躯体功能评定项目一肌力评定【习题】一、选择题:1。
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A.拮抗肌B。
原动肌C.固定肌D.中和肌E。
协同肌2。
在做手持哑铃屈肘动作时,固定肌为:A.肱三头肌,肘肌B。
肱二头肌,肱肌C。
肱桡肌D。
肩部肌群E.旋前圆肌3。
在做伸肘动作时,主动肌为:A.肩部肌群B。
肱二头肌,肱肌C.肱桡肌D。
旋前圆肌E.肱三头肌4.目前被认为是肌肉功能评价及肌肉学特征研究的最佳方法的是:A。
等长肌力测定B.等速肌力测定C。
等张肌力测定D。
向心性收缩肌力测定E.离心性收缩肌力测定5.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A。
肌肉生理横断面B.肌肉的募集率C。
肌肉收缩的形式D。
智力因素E.肌肉初长度6。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抗重力做关节全运动范围50%以下关节活动,肌力为:A.2-级B. 2级C。
2+级D。
3-级E。
3级7.腰方肌的作用:A.上提骨盆B.旋转骨盆C。
旋转躯干D。
屈髋关节E。
内收髋关节8.仰卧位,下肢被固定,双手置于体侧,让被检查者试图仰卧起坐,仅头部离开床面,腹直肌肌力达几级?A。
1级B。
2级C。
3级D.4级E.5级9。
坐位,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能做达90°范围的屈肩动作,肩关节屈肌肌力达几级?A。
1级B。
2级C.3级D.4级E.5级10.肩关节外展的主动肌是:A。
三角肌前部,肱肌B。
三角肌中部,冈上肌C.三角肌后部D.大圆肌E.胸大肌11。
下列哪块肌肉可使前臂旋后:A.肱二头肌B。
肱三头肌C。
肱桡肌D。
肘肌E。
三角肌12.坐位,前臂中立位,置于检查台上,固定前臂,能做全范围的屈腕动作,腕屈肌肌力为:A。
1级B。
2级C。
3级D。
4级E.5级13.臀中肌的作用为:A。
髋关节屈曲B.髋关节伸展C。
髋关节内收D.髋关节外展E。
髋关节内外旋转14。
髋关节伸展的肌群为:A。
臀大肌B。
臀中肌C。
耻骨肌D.梨状肌E。
髂腰肌15.引起踝关节背屈的主动肌为:A。
小腿三头肌B.胫前肌C.胫后肌D。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您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
?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
简介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有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编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为同一人,HCSL最早版编于1954年)。
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1、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等特点。
它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
2、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具体说明如下: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作为自评量表,这里的"轻、中、重"的具体涵义应该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不必做硬性规定。
3、该量表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
可以用于他评,也可以用于自评。
1,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者受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2,综合性医院中,常以该量表了解躯体疾病求助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3,应用SCL-90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适用范围本测验适用对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16岁以上)。
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操作测验

Th ni u u e fr a eTetCP eCo tn o sP rom nc s( T)i te t wi o aiain Dio d r n Pain s t S m tz t s r e h o
Q A in u NG} g i , H N I NJ - n DO aj T - n Z A GKu ny g i (h h ep e T e7 P o l t Ho i lf h o i , h o i 1 0 0 C i s t o S a x g S a xn 2 0 , h pa n g3 n 【 b ta t b et e T x l e h o t u u t ni n t ni p t ns i ma zt nd od rMe o s F r - g t o a zt nd od r A s c r 】0 jc v oepo ec n n o s t t nf c o a e t w t s t a o i re. t d ot e h s m t a o i r i rt i ae o u i n i h o i i s h y i i i s e pt ns h th D 1 e et r nh. e e aue i o t u u p r r n e et P ) e r ada e e p . n f a et w ome te C . w r t a d o 6 i I 0 e r e f mots t yw r mesr w t c n n o s ef mac s C T b f e n f rh r y a d t h e d h i o t ( o t t a i fy
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康复评定常用量目录一.肌力评定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四.平衡功能的评定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3.Berg平衡量表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5.MAS平衡功能测试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1.协调功能分级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4.平衡功能分级六.步态分析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3.Hodden步行能力评定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5.异常步态汇总七.感觉功能评定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九.心功能评定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十.肺功能评定十一.肌电图检查十二.认知功能评定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3.焦虑自评量表(SAS)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十三.ADL能力评定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3.Frenchay活动指数十四.生活质量评定1.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十五.脊髓损伤评定1.感觉损伤的评定2.运动功能损伤的评定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1.Brunnstrom评定2.偏瘫手功能评定3.Fugle-Meyer评定十七.神经损伤评定1.Glasgow昏迷量表2.韦氏记忆量表3.Albert线段划消测验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十八.压疮的评定1.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一.肌力评定1.Lovett肌力评定标准.分级名称评级标准0 零未触及肌肉收缩1 微弱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 差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可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 良好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 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分级评估标准5 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5- 能抗5级相同的阻力,活动范围<100%>50%4+ 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的阻力4 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4- 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3+ 与4-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3 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3-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2+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2 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2-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 不能触及肌肉收缩二.肌张力评定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四.平衡功能的评定3.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4分,总分56分。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您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 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
简介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有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编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为同一人,HCSL最早版编于1954年).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
Derogatis).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1、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等特点。
它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
2、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具体说明如下: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作为自评量表,这里的”轻、中、重”的具体涵义应该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不必做硬性规定。
3、该量表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
可以用于他评,也可以用于自评。
1,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者受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2,综合性医院中,常以该量表了解躯体疾病求助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3,应用SCL-90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适用范围本测验适用对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16岁以上)。
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躯体变形障碍测试题及答案

躯体变形障碍测试题及答案1. 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A. 心理障碍B. 行为障碍C. 认知障碍D. 生理障碍答案:A2. 躯体变形障碍患者通常关注的是:A. 体重B. 身高C. 外貌D. 声音答案:C3. 躯体变形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A. 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B. 反复检查自己的外貌C. 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改变外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A. 过度化妆B. 频繁整形手术C. 避免社交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躯体变形障碍通常与以下哪种疾病有关:A. 抑郁症B. 焦虑症C. 强迫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躯体变形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A. 过度关注外貌B. 明显的功能损害C. 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A. 认知行为疗法B. 药物治疗C. 心理治疗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包括:A. 社交障碍B. 职业困难C. 人际关系问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病率在:A. 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B. 男性中更高C. 女性中更高D. 无法确定答案:C10. 躯体变形障碍的预防措施包括:A. 提高自我认知B. 增强自信C. 寻求专业帮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操作化心理动力性诊断(OPD-2)(翻译版)

10
冲突和结构的关系 冲突和诊断 冲突和主导感情 3.3.2 什么在驱使个体――从动机到冲突 3.3.3 以往诊断冲突的方法 3.3.4 OPD中的冲突 3.3.5 OPD-1和OPD-2中冲突轴的异同 3.4 轴Ⅳ:结构 3.4.1 结构 3.4.2 作为心理学词汇的结构 3.4.3 具有心理分析意义的结构 3.4.4 发展心理学中的结构 3.4.5 OPD中结构的操作化 3.4.6 结构和结构性障碍:整合的不同水平 3.4.7 结构性诊断 3.4.8 关于结构轴的一些经验以及其导致OPD-2的一些发展 3.4.9 OPD-1和OPD-2中结构轴的异同 3.5 轴Ⅴ:精神和心身障碍
3
序
“特殊往往是一般的主体,而一般必须为特殊服务。”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十年前,在OPD首次国际展示会上,Norman Sartorius被问及他对OPD未来的展望时,他的回答是:请在五年后再来问这 个问题。这样的一个时间跨度才能显示出一个系统的存在是否能经受得住科学批判的考验。如果一切正常,届时将有可能有 第二版出版。到现在,不是五年时间,而是花了十年才有这本使用手册式的第二版出版。究其原因,本版本不仅仅是对第一 版的修订,它还增加了一些治疗计划工具来完善诊断,从而变成了一本新的手册。 新的手册从心理治疗师的立场出发,提供了许多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案。较第一版而言,第二版关注于确定诊断,它不 仅可以准确描述和区分个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心理治疗师的行动指南。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在诊断的基础上找到心 理治疗的工具,或者制订具体的治疗任务或目标,并规划合适的治疗性干预。因此,在临床中,诊断总是为治疗服务的。 根据OPD-2可以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治疗焦点。这使得我们可以按照患者的这些指标来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与治疗 结果相关的治疗过程进行描述可以作为治疗评估的基础。与前一版相比,新的版本合并过程和结果双重研究,也可以作为符 合标准的质量控制系统。 事实上,第二版保留了OPD的概念性结构。这个多轴心理动力学诊断系统仍然建立在“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人际关系”、 “冲突”、“结构”和“ICD-10第Ⅴ章(F)精神和心身障碍”这五个轴的基础上。OPD-2的改变是,它不再仅仅是明确诊断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操作测验【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
方法:对48例符合ICD - 10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后给予持续操作测验(CPT),同时测验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患者组的测验结果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患者组治疗前、后CPT 得分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组治疗前CPT 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持续性注意功能障碍,但经过治疗可以改善。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持续性注意功能;持续操作测验(CPT)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in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 Methods: Forty-eight somatization disorder patients who met the ICD-10 were treated for 6 months, they were measured with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fifty healthy peoples were measured with CPT as control group .The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group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the CPT scores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n’t found in no interfere stimulus( P>0.05), but they could be found in interfere stimulus (P<0.05). And the same results also be found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before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after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have continuous attention dysfunction, But the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have improved after therapy.〔Key words〕somatization disorder;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神经认知功能包括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注意又包括选择注意、持续注意和分散注意等,持续操作测验(CPT)可以用来检测患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
研究发现,抑郁症、焦虑症等患者存在包括注意功能障碍在内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1,2],而国内外有关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相关研究还很少。
本文应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的持续性注意功能加以研究。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患者组入选标准: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心身科门诊病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 [3]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4]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
排除标准:抑郁症、焦虑症、恶劣心境、应激障碍、其他神经症以及伴酒精依赖、人格障碍和严重躯体疾病者。
治疗前均由家属签知情同意书。
正常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1.2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 治疗药物为西酞普兰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909661,每片20 mg )20mg, po,qd 。
固定剂量,治疗6月。
已在用药的病人先经1周清洗期。
疗效评价工具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月末各测评1次。
疗效评价方法以HAMD 减分率为标准,≥75%为临床痊愈,≥50%为显效,≥25%为有效,<25%为无效。
1.3 CPT 检测 在计算机上完成,分为三项测验,无干扰时CPT(1) :数字连续在屏幕上一个一个出现, 每当出现“3”时按鼠标;有干扰时CPT(2):看到“3”前面任一个数字时按鼠标;另一种干扰CPT(3): 看到“3”前面一个“7”时按鼠标。
最后对以上三项测验的正确反应数进行统计。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测评一次。
正常对照组只测评一次。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0.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 检验等统计方法。
2结果2.1 一般情况 患者组共入组53例,脱落5例,原因分别是疗效不好3例、不良反应1例、失访1例。
最后完成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68土9.52)岁,平均病程(4.22土2.68)年,平均受教育程度(12.77土5.81)年;正常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56土9.49)岁,平均受教育程度(13.36土6.24)年。
2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正常对照组的CPT 得分结果比较 患者组治疗前、后CPT 得分比较:在无干扰时CP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干扰时CPT(2)和CP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2.08 ,均P <0.05)。
患者组治疗前CPT 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无干扰时CP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干扰时CPT(2)和CP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2.54,均P <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正常对照组的CPT 得分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正常对照组的CPT 得分结果比较(_χ±s ) CPT 得分 患者组治疗前 患者组治疗后 正常对照组(n=48) (n=48) (n=50)CPT(1) 53.75士8.72 55.28土8.15 56.71土8.39CPT(2) 24.31 士5.11 26.47 土5.53* 27.04土5.73*CPT(3) 14.75 士4.61 16.58土 3.97* 17.25 土 5.12*注:与患者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患者组疗效评定患者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31.77±8.58分、10.43±3.86分,疗效评定: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
3 讨论目前对精神疾病的神经认知障碍研究比较多的是重性精神疾病中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6,1]。
对于包括躯体形式障碍在内的轻性精神疾病,则研究还不多。
例如国外Niemi PM等[7]对10位女性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包括躯体化障碍及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显示,患者的语义记忆能力、言语情节记忆能力、空间视觉功能及注意力均较健康对照组差。
Lim SL等[8]对恐怖症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的Stroop色词测验及外显、内隐记忆测验研究结果也表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和外显记忆能力的降低。
国内马丽霞等[9]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事件相关电位及认知功能进行过研究,结果显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P300电位成分中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躯体形式障碍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障碍。
总结目前国内外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研究,已经有部分研究发现存在神经认知功能障碍,而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疑病症等较多病种。
有鉴于此,本研究仅选择躯体化障碍加以研究,结论更加可信。
本研究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治疗前、后CPT 得分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组治疗前CPT 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躯体化障碍患者发病期可能存在持续性注意功能障碍,但经过治疗可以改善。
躯体化障碍的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比较接近抑郁症,而在抑郁症中,持续操作测验(CPT)可以用来反映额叶功能障碍 [1,2],本研究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发病期也存在持续性注意功能障碍,是否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也存在额叶功能障碍,关于这个问题,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苏晖,江开达,徐一峰,等.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1):20-22.〔2〕吴东辉,胡赤怡,胡纪泽,等.惊恐障碍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连续操作测验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077-1078.〔3〕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30.〔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87-88 .〔5〕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6. 〔6〕金魁和,王菲,丁宝坤,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47-349.〔7〕Niemi PM, Portin R, Aalto S, etal.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severesomatization -a pilot study. Acta Psychiatre Scand 2002,106(6): 461–463.〔8〕Lim SL, Kim JH.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 in depression, panic, and somatoform disorder. J Abnorm Psychol. 2005 Feb:114(1):50-61. 〔9〕马丽霞,邱亚峰.躯体形式障碍的事件相关电位及神经认知功能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 15(1):26-27.〔10〕杜静,汪凯,董毅.抑郁症的注意功能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3):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