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讲课稿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讲课稿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鹤山区北辰中学孙爱强2013年5月15日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2、练习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

3、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实验误差分析。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实验用品:(1)仪器:托盘天平、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药品:蒸馏水、食盐、20﹪的食盐水。

六、教学过程【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放映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利用盐水选种,能够优质种子沉到溶液底部,而使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去除漂在水面上的不饱满的种子,剩下饱满的种子,从而达到选种的目的。

农科站小麦选种时,所需盐水的质量分数为16%.大家想不想学会配置16%的盐水【出示学习目标】(找一名学生读)1、进一步熟悉化学仪器的使用。

2、初步掌握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

3、了解在配制过程中那些因素影响质量分数的大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课本57页,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新授】教师:如果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下药品:食盐、蒸馏水、20﹪的食盐水、10%的食盐水,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方法能配制出16﹪的食盐水呢?请把你的方案写在你的实验报告上,然后和小组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分享。

(学生活动,把方案写在学案上,然后其中一组把自己的方案展示给大家)学生:方法一,用食盐和水;方法二,用20﹪的食盐水加水稀释;方法三,用10%的食盐水加食盐;方法四,用20%和10%的食盐水;方法五,用10%的蒸发水。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的概念,并熟悉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2.掌握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所需质量的氯化钠。

3.能够使用实验室常见的玻璃器皿和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二、教学内容:1.溶液的概念和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2.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三、教学过程:I.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小袋氯化钠,要求学生观察,并谈论一下它的性质和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氯化钠彻底溶解在水中?II.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简要讲解溶液的概念,并给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2.教师进一步说明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并使用一个例子进行解释。

III.实验操作演示(30分钟)1.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a.准备一个干燥的容量瓶,准确称量所需质量的氯化钠,放入容量瓶中;b.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摇匀溶解;c.加至标线,摇匀。

2.教师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佩戴实验室常规防护用品,注意溶液的腐蚀性和飞溅等。

IV.学生实验操作(4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完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2.学生之间可以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V.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在外观上的区别。

2.学生运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实验中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四、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情况,评价其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安全意识。

2.知识掌握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溶液概念、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和氯化钠溶液配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3.思维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对不同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区别分析和质量分数的计算,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涉及到溶液配比和溶质质量的计算,同时操作过程需要注意安全和精确性。

下面是一个针对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实验目的:1.了解溶液配比和溶质质量的计算方法;2.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3.学会使用容量瓶准确配制溶液;4.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守则意识。

实验原理:溶液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计算公式如下: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100%所需材料和仪器:1.氯化钠(NaCl)固体;2.滤纸;3.天平;4.量筒;5.容量瓶;6.活塞移液管;7.干净试管。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容量瓶和天平,将容量瓶用洗涤液洗净,并充分冲洗。

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记录质量值。

2.准备一只干净的量筒,用洗涤液洗净,并充分冲洗。

3.使用天平称取适量的氯化钠固体,记录质量值。

将称取的氯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用滤纸将不粘附于容器的镁条或者滴管,放入量筒中搅拌,直至溶解完全。

4.准备容量瓶,将装有已溶解的氯化钠的量筒的溶液倒入容量瓶中,注意不要将溶液倒满,以免发生溢出。

5.用去离子水将量筒残余的氯化钠溶液冲洗至容量瓶中,直至液面达到瓶口。

盖紧瓶塞,轻轻摇匀,使溶液均匀混合。

6.使用活塞移液管从容量瓶中取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放入干净试管中,称取溶液的质量。

7.记录溶液的质量和容量,并运用计算公式计算质量分数。

8.重复实验2-7,直至真正达到指定的质量分数。

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将每次实验的质量和容量记录下来,计算质量分数并绘制出实验数据与质量分数关系的曲线图。

通过该实验设计,学生可以学习到溶液配比和溶质质量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同学们还可以了解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守则以及安全措施,如避免化学品直接接触皮肤、眼睛等关键部位,避免倒热物体等。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设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和所需的仪器2.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2.练习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2.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父母解决农药配制问题教学重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步骤和所需的仪器教学难点误差分析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细口瓶、食盐、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两幅图片:当我们生病,需要输液时,医生常会给我们输两瓶液体,一瓶是0.9%的生理盐水。

农民喷洒农药。

你知道0.9%指化学中哪个概念吗?具体表达什么意思?你知道农药在农业上有什么用途吗?大家想不想亲自来配制一种溶液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投影目标学生体会、理解目标。

三、【自主学习】知识准备: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 _100%2. 溶质质量 =_____ _ ____ 溶剂质量 = ___ -_3. 托盘天平的使用 (1)调平方法:先用_____把游码拨到标尺______处,再调节左右的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使用方法:称量一定质量药品时,先用镊子向_____加入一定质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用药匙向____逐渐加入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称量完毕,______放回砝码盒,_____拨回零处。

(3)称量干燥的药品时: 两盘各放一张的纸,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4.量筒的使用:(1)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的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取液体的体积。

(2)俯视或仰视读数时,读数与实际数值的关系怎样?四、【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活动一: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学生阅读教材47页明确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案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案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学习目标】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学习重点】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溶液的配制(1)固体作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液体作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

二、新知导学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药匙、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

实验步骤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3g;水47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注意事项】①检查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则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托盘上各放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干净的纸;③用药匙取NaCl,用过的药匙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④左物右码,正确放置砝码并调节游码至所需质量,然后添加氯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⑤称量完毕,把游码移回0处。

(3)量取: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注意事项】①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着量筒口;②接近所需体积刻度时,量筒应放在水平面上,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至所需刻度。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注意事项】①使用玻璃棒在烧杯内搅拌,不得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研磨固体。

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mL),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氧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溶液25 g(体积24mL);水25 g;(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九年级化学下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案、教学设计
-绘制实验操作流程图,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撰写实验报告:
-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思考题:
-如果在配制过程中,不小心多加了水,如何调整溶液的质量分数?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步骤,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直观认识。
-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策略: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反复讲解、示范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对于难点内容,采取分步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如先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再进行溶液配制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和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能够正确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并进行分析。
2.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实验结果的准确表达与解释。
(二)教学设想
1.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究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遵守实验室规则。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增强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相关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课程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第五个基础实验,实验简单,学生兴趣浓厚,只是简单的模仿不会进行实验评价和分析.需要在实验中进一步提升化学能力及实验的规范化。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以及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溶解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验证和扩展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学生走近科学提供一种独特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体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探究的快乐。

这个实验活动看似简单易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说,要是在教学上平铺直叙、内容就显得比较单调,课堂气氛受到影响;学生很少有机会做分组实验,缺少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指导,现在拿过来就让学生完成一整个实验,在活动中会出现大量的操作错误,纠正这些需要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

三、教材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必须使用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本节课立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延伸到具体的配制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的基本操作.通过溶液的配制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理解;巩固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习实验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原理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教学重点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教学难点实验误差分析实验器材烧杯(50毫升)、玻璃棒、托盘天平、质量体积相同的两张纸、量筒、水、氯化钠、药匙、细口瓶两个。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情景——联系实际——讨论分析——学生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展示:一袋食盐导语:老师手里拿的是每天做菜离不开的调味品——食盐,同学们你们知道食盐水有哪些用途么?(学生随意发言说出食盐水的一些用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2.能力与技能:能够通过高准确度的称量和计算,配制出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子天平、锥形瓶、移液管、滴定管、磁力搅拌器等。

2.实验药品:氯化钠固体。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溶液的概念和配制方法,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步骤:1)称量5g氯化钠固体,加入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溶解氯化钠固体。

3)用滴定管将溶液加到100ml刻度线。

4)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使溶质充分溶解。

(2)实验注意事项:1)称取氯化钠固体时要注意准确度,避免误差。

2)溶解时搅拌均匀,使氯化钠固体充分溶解。

3)切勿将实验所需纯净水与普通水搞混。

3.结果分析(20分钟)(1)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出的质量分数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原因。

4.实验总结(5分钟)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复习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五、课堂检测(10分钟)出示几道计算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检查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答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了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同时,学生也在实验操作中培养了做实验的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且通过和理论值的对比分析,加深了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逐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目标1.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和所需的仪器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3.练习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4.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步骤和所需的仪器教学难点误差分析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胶头滴管、细口瓶、食盐、水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展示两个试剂瓶)当我们生病,需要输液时,医生常会给我们输两瓶液体,一瓶是0.9%的生理盐水,还有一瓶是5%的葡萄糖注射液,你知道0.9%和5%指化学中哪个概念吗?具体表达什么意思?你知道食盐水在农业上有什么用途吗?16%的食盐水是什么意思?大家想不想亲自来配制一种溶液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投影目标学生体会、理解目标。

三、检查课前预习【投影答案,学生个人解决预习中的问题】1.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2.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 的NaCl溶液时:(1)经计算在上称量 gNaCl并倒入干燥洁净的烧杯里,然后用量取 ml蒸馏水倒入装有NaCl的烧杯里,并用不断搅拌,使NaCl完全溶解,即得所需溶液。

(水的密度约为1g/ml)(2)称量一定质量的NaCl时,先放,后放,砝码放在,NaCl放在,且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张。

(3)量筒使用时,量筒必须放,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快接近刻度线时,改用加液体。

3.浓溶液用水稀释时:(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 )(2)所用水的质量=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首先我们来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合作探究(一)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利用提供的药品如何配制呢?药品有:水、固体氯化钠、20%的氯化钠溶液【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用固体氯化钠溶解配制方案二: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我们采用方案一配制溶液。

想一想,说出你的实验过程,小组内形成一致意见,然后不同小组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步骤、仪器】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熟悉一下桌上的药品和仪器,实验前有一些注意事项还需要强调一下,比如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你认为使用天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示意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投影以下内容】托盘天平的使用①用托盘天平称量前,首先应该把游码放在______处,检查天平是否左右平衡。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可以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___盘。

砝码放在___盘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称干燥固体药品时,必须___________;称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__里称量。

④称量质量一定的药品时,先把放在右盘,游码移至预定示数,再用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使用量筒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投影以下内容】量筒的使用方法:①实验时不直接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而是换算成_________后用量筒量取。

②量取液体的量筒需选用大小合适的。

量筒的量程应比量液量略,这样可减少误差。

③在使用量筒量液时,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______逐滴滴加。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视线必须_______。

注意事项清楚了吗?对照实验报告单,现在开始实验。

【讲解结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用相机捕捉实验中的问题】【播放图片,学生自己找问题】实验都会产生误差那么实验中什么样的操作可能造成误差呢?引导学生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分析什么操作能够产生误差,产生什么样的误差。

【投影以下内容】误差分析1.从溶质角度:①天平使用前未调平,指针偏向左边,则溶质质量()质量分数()②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边,则溶质质量()质量分数()③称量时物体在右盘并使用了游码,则溶质质量()质量分数()④使用的砝码生锈,则溶质质量()质量分数()2.从溶剂角度①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则溶剂的质量()质量分数(),如果仰视读数,则溶剂的质量()质量分数()。

②将水倒入烧杯后,量筒内有少量水剩余,则溶剂的质量()质量分数()。

【投影练习】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撒出部分溶液(二)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如何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小组内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小组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步骤、仪器。

对照比较一下,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好了,我们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来要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装瓶,贴签。

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五、交流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对照学习目标,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达标测试(相信自己一定行!试试吧)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③④①②⑤D.④⑤①②③2.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3.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B.烧杯C.量筒D.玻璃棒4.欲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1)实验步骤应、、、、。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氯化钠,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水。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相等、或偏低)板书设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50g 6% 的NaCl溶液(固体配制)二、50g 3% 的NaCl溶液(稀释浓溶液)1.计算 1.计算2.称量 2.量取3.量取 3.混匀4.溶解 4.装瓶保存5.装瓶保存《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标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第五个基础实验。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以及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溶解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实验技能。

当然,化学实验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验证和扩展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学生走近科学提供一种独特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操作和体验,去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这对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材分析本实验活动是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定量实验活动。

它设计了以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再稀释的两项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实验活动(包括实验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加深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大致了解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过程及其操作步骤,初步学习或学会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本节实验课之前学生对于相关操作已有课堂或生活中的体验,教学中平铺直叙,内容显得比较单调。

本节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学情分析对已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他们厌倦教师的说教灌输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学生已经了解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定量配制溶液要求学生做到准确,在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细节上学生容易忽略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评测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行!试试吧)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2.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3.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B.烧杯C.量筒D.玻璃棒4.欲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1)实验步骤应、、、、。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氯化钠,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水。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相等、或偏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效果分析(一)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可以以生活中的溶液标签引入从而引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的思考,加深对质量分数的概念理(二)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

学生通过对质量分数的概念学习理解,较容易总结出利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但是如何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及归纳出一般步骤,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将以上两个问题统一在一个熟悉的情境中,减小了学生的思维跨度。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观评记录评课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教学反思本节课《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内容,是学生在初中进行的唯一一个定量实验操作,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协作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亮点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定量配制溶液要求学生做到准确,在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细节上学生容易忽略,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亮点二:对于误差分析这一教学难点,教师把观察到的学生错误操作引导学生从溶质,溶剂两方面分析突破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