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排滚子及双排球回转支承质量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一、单排球式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1、计算额定静容量C0 = f ·D·d式中:Co ——额定静容量,kNf ——静容量系数,0.108 kN / mm2D ——滚道中心直径,mmd ——钢球公称直径,mm2、根据组合后的外载荷,计算当量轴向载荷式中:Cp ——当量轴向载荷,kNM ——总倾覆力矩,kN·mFa ——总轴向力,kNFr ——总倾覆力矩作用平面的总径向力,kN 3、计算安全系数fs = Co / Cpfs值可按下表选取。

二、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1、计算额定静容量C0 = f ·D·d式中:Co ——额定静容量,kNf ——静容量系数,0.172 kN / mm2D ——滚道中心直径,mmd ——上排滚柱直径,mm2、根据组合后的外载荷,计算当量轴向载荷式中:Cp ——当量轴向载荷,kNM ——总倾覆力矩,kN·mFa ——总轴向力,kN3、计算安全系数fs = Co / Cpfs值可按下表选取。

回转支承安全系数fs回转支承产品标准对合理选型的影响《建筑机械》2002年第三期现行的单排球式回转支承有两个行业标准JJ36.1-91《建筑机械用回转支承》和JB/T2300-99《回转支承》,也就是在以前的建设部标准JJ36-86和机械部标准JB2300-84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

在JJ36.1的基本参数系列表中列出了145种基本参数的145种型号单排球式回转支承,在JB/T2300中列出了120种基本参数的220种型号单排球式回转支承。

目前我国除引进主机外,绝大多数主机都是按现行的两个标准规定的参数选择回转支承型号。

由于JB2300-84较JJ36-86颁布实施得早,其覆盖面要略大于JJ36-86,两个标准都为回转支承标准化生产做出了贡献。

随着各主机待业和回转支承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外机型的大量引进,标准中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甚至阻碍了各主机行业和回转支承行业的发展,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一、回转支承承载回转支承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要承受轴向力Fa,径向力Fr以及倾覆力矩M的共同作用,对不同的应用场合,由于主机的工作方式及结构型式不同,上述三种载荷的作用组合情况将有所变化,有时可能是两种载荷的共同作用,有时也有可能仅仅是一个载荷的单独作用。

通常,回转支承的安装方式有以下两种型式——座式安装和悬挂式安装。

两种安装形式支承承受的载荷示意如下:客户在选型时,若所用回转支承为座式安装,可按下面的选型计算来进行选型;若所用回转支承为悬挂式安装或其他安装型式,请与我公司技术部进行联系。

二、回转支承的选型1、结构型式的选择常用回转支承的结构型式有四种:单排球式、交叉滚柱式、双排球式、三排柱式。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计算,有以下结论:• Do ≤1800时,单排球式为首选型式;Do >1800时,优先选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

• 相同外形尺寸的回转支承, 单排球式的承载能力高于交叉滚柱式和双排异径式。

• Q系列单排球式回转支承,尺寸更紧凑,重量更轻,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为单排球式的首选系列。

2、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单排球式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①计算额定静容量C O = 0.6×D O×do0.5式中:C O─── 额定静容量, kND O─── 滚道中心直径, mmdo───钢球公称直径, mm②根据组合后的外载荷,计算当量轴向载荷Cp = Fa + 4370M/D O + 3.44Fr式中:Cp ─── 当量轴向载荷, kNM ───倾覆力矩,kN·mFa ───轴向力,kNFr ───径向力,kN③安全系数fs = Co / Cpfs值可按下表选取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①计算额定静容量Co= 0.534×D O×do0.75式中:C O───额定静容量, kND O─── 滚道中心直径, mmdo ─── 上排滚柱直径, mm②根据组合后的外载荷,计算当量轴向载荷Cp = Fa + 4500M/D O式中:C p─── 当量轴向载荷, kNM ─── 倾覆力矩,kN·m Fa ─── 轴向力,kN③安全系数fs = Co / Cpfs值可按下表选取3、利用静载曲线选型静态承载曲线表示回转支承保持静止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精选】回转支承选型计算及结构

【精选】回转支承选型计算及结构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JB2300-1999)•转支承受载情况回转支承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要承受轴向力Fa 、径向力Fr 以及倾覆力矩M 的共同作用,对不同的应用场合,由于主机的工作方式及结构形式不同,上述三种荷载的作用组合情况将有所变化,有时可能是两种载荷的共同作用,有时也有可能仅仅是一个载荷的单独作用。

通常,回转支承的安装方式有以下两种形式—座式安装和悬挂式安装。

两种安装形式支承承受的载荷示意如下:二、回转支承选型所需的技术参数•回转支承承受的载荷•每种载荷及其所占有作业时间的百分比•在每种载荷作用下回转支承的转速或转数•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回转支承的尺寸•其他的运转条件主机厂家可根据产品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利用静承载能力曲线图,按回转支承选型计算方法初步选择回转支承,然后,与我公司技术部共同确认。

也可向我公司提供会和转支承相关信息,由我公司进行设计选型。

每一型号回转支承都对应一个承载力曲线图,曲线图可帮助用户初步的选择回转支承。

曲线图中有二种类型曲线,一类为静止承载曲线( 1 线),表示回转支承保持静止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另一类为回转支承螺栓极限负荷曲线(8.8 、10.9 ),它是在螺栓夹持长度为螺栓工称直径 5 倍,预紧力为螺栓材料屈服极限70% 是确定的。

•回转支承选型计算方法•静态选型1 )选型计算流程图2 )静态参照载荷Fa' 和M' 的计算方法:•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分别按承载角45 °和60 °两种情况进行。

I、a=45° II、a=60°Fa'=(1.225*Fa+2.676*Fr)*fs Fa'=(Fa+5.046*Fr)*fsM'=1.225*M*fs M'=M*fs然后在曲线图上找出以上二点,其中一点在曲线以下即可。

•单排交叉滚柱式Fa'=(Fa+2.05Fr)*fsM'=M*fs•双排异径球式对于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选型计算,但Fr ≦10%Fa 时,Fr 忽略不计。

回转支承说明书

回转支承说明书

回转支承说明书一、产品说明回转支承广泛用于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冶金、环保等行业,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结构紧凑,性能可靠。

主要结构型式有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双排球式、交叉滚柱式、三排滚柱式。

二、标识A.标牌:位于回转支承的外圈或内圈内孔上,标注回转支承的型号、产品标号、生产厂家等。

B.标记○回转支承淬火软带用“S”标记,打在非安装基面上(有堵塞的位于堵塞孔处),安装时软带应置于非符经常负荷区。

○齿圈齿轮三个齿跳最大的齿,用于红色或绿色漆标记。

安装时与小齿轮的齿侧间隙在该处调整。

三、安装1、安装之前:⑴确认所装回转支承与合同订单上的要求一致。

⑴确认您收到回转支承在运输途中没有受到损坏,影响使用性能。

⑶确认油孔与主机加油方式相匹配。

⑷确认安装回转支承不产生连带不安全因素。

2、安装支架要求⑴回转支承安装基面与安装平台都必须清理干净、防止留有杂物、焊渣等影响安装精度。

⑵安装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刚性,防止回转支承变形,影响其性能。

⑶安装支架焊后应进行消除内应力热处理,平面进行机械加工。

⑷平面偏差只允许逐步下降或上升,不准忽降忽升,以避免峰值负荷。

3、安装⑴将回转支承水平吊放在支座上用塞尺检查支承平面与支座安装面得接触情况,如有间隙可以采用局部垫平,以防螺栓拧紧后支承变形。

⑵安装时,回转支承淬火软带应置于非负荷区或非经常负荷区。

⑶调整齿轮啮合,确保大齿轮齿圈跳动的最高点(三个涂有红色或绿色漆标记齿)处得啮合间隙符合设计精度要求。

⑷回转支承安装螺栓应采用高强度螺栓,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

⑸安装螺栓垫圈应选用调质平垫圈。

禁止使用弹簧垫圈。

⑹安装螺栓应有足够的预紧力为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的0.7倍。

安装时应使用力矩扳手。

实际预紧扭矩或预紧力见下表:FA=0.9Fsp(许用夹紧力)螺栓夹紧长度LK=5d(螺栓直径)螺母的强度等级按GB3098.2-82标准中的规定,可以比螺栓强度低一级。

⑺拧紧安装螺栓应在180°方向对称的连续进行,直到全部拧紧。

回转支承选型原则

回转支承选型原则

回转支承选型原则(万达回转支承研发所,徐州,20100525)(1)结构型式的选择常用回转支承的结构型式有四种:单排球式、交叉滚柱式、双排球式、三排柱式。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计算,有以下结论:相同外形尺寸的回转支承, 单排球式的承载能力高于交叉滚柱式和双排球式。

在倾覆力矩160吨米载荷以下,选用单排球式回转支承其性价比高于三排柱式回转支承,为首选形式。

当倾覆力矩高于160吨米时应该优先考虑选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

(2)单排球式回转支承系列的选择在国内,目前单排球式回转支承有3个系列的尺寸规格:HS系列,Q系列和01系列。

对于新用户一般不知如何选择那个系列,我们认为每种系列各有优点,分析如下:3个系列的参数比较(以滚道中心直径1250外齿式为例)公司主要回转支承产品的类型和规格回转支承的主要型式是交叉滚柱式,八十年代后开始生产单排球式回转支承,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逐渐被取代,为了保持主机的安装尺寸不受影响,设计了外形及安装尺寸与原来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完全相同但内部结构改为单排球式的HS系列单排球式回转支承。

其特点是外形尺寸大,例如:HSN1250.40的重量是470Kg, 而相同承载能力的QNA1250.40的重量是388 Kg, 所以HS系列回转支承占用较多的资源,制造成本比相同的承载能力的Q系列和01系列回转支承高10%以上,同国外相同承载能力的回转支承相比差得更远。

因此,从节约成本和资源出发,HS系列应该尽可能不用。

考虑到改变回转支承后会改变主机的相关尺寸,因此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但是新的设计不应该再选用HS系列。

②. 01系列单排球式回转支承是1984年原机械部推出的以轴承编号为基准的回转支承系列。

其安装螺栓孔数量多,比较合理,但是滚道参数存在不合理匹配,例如011.45.1400与 011.35.1400回转支承,其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完全相同,其制造成本基本相同,但是011.45.1400使用的是直径45mm钢球,而011.35.1400使用的是直径35mm钢球,后者的承载能力降低了22%。

轴承装配的质量指标和基本的要求

轴承装配的质量指标和基本的要求

轴承装配的质量指标和基本的要求滚针轴承装配的质量指标主要有:通用要求、精度公差、游隙值、振动与噪声、注脂量等。

轴承装配的基本要求是:在保证装配质量指标的前提下,使合套率最高。

1轴承通用要求轴承通用要求包括:残磁、表面质量、清洁度、旋转灵活性、包装等。

其中表面质量.包括标志、美观、粗糙度等,不允许有磕碰伤、裂纹、压伤、黑皮、毛刺、锈蚀等现象。

旋转灵活性,指经过合套装配后的成品轴承,转动起来应投有卡死、卡滞、骤停等不良现象。

2精度套差精度公差包括外形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旋转精度公差。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旋转精度公差是指轴承装配成成品后,成品轴承的内径、内圈宽度、外径、外圈宽度、公称宽度、径向跳动、轴向跳动等技术参数,它是轴承性能的直接表现形式。

滚动轴承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旋转精度已经被列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经过了科学分析和实际验证,这些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主机的安装和使用精度。

国家标准规定,轴承精度从低到高分为:P0、P6、P5、P4和P2级。

不同工况下选不同精度等级的轴承,而相应精度等级的轴承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相应精度技术参数的要求。

3轴承游隙轴承游晾依据测量方向的不同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

径向游隙是轴承内圈、外圈和滚动体组配的依据,是国家标准等规定中重要的技术质量要求项目,也是重要的检查项目。

从轴承应用氟寅来说,游隙也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轴承能否获得满意的性能.很大程度决定于其径向游隙。

从轴承的设计和使用方面可以将游隙分为:设计游隙、原始游隙、安装游脓和工作游隙。

轴承装配后达到的游脒是原始游隙,在主机安装后游隙又有变化,称为安装游黩(或叫配合游隙),而轴承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游隙称为工作游隙。

轴承工作时,温升使内、外圈温差变化,会使安装游隙减少,同时,负荷作用使滚动体和套圈产生弹性变形,又会增大游隙。

一般情况下工作游隙略大于安装游隙,为了得到最满意的工作性能.应选择适宜的工作游隙。

回转支承轴承的相关技术表

回转支承轴承的相关技术表

回转支承轴承主要技术表回转支承选型计算方法1 静态选型:静态参照载荷Fa’和M’的计算方法●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分别按承载角45°和60°两种情况进行。

I、a=45°Ⅱ、a=60°Fa’=(1.225·Fa+2.676·Fr)·fs Fa’=(Fa+5.046·Fr)·fs M’=1.225·M·fs M’=M·fS然后在曲线图上找出以上两点,其中一点在曲线以下即可。

●单排交叉滚柱式Fa’=(Fa+2.05·Fr)·fsM’=M·fs●双排异径球式对于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选型计算,当Fr≤10%Fa时,Fr忽略不计。

当Fr>10%Fa时,必须考虑滚道内压力角的变化,其计算请与我们联系。

Fa’=Fa·fsM’=M·fs●三排滚柱式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选型时,仅对轴向滚道负荷和倾覆力矩的作用进行计算。

Fa’=Fa·fsM’=M·fs2 动态选型:对于连续运转、高速回转和其它对回转支承的寿命有具体要求的应用场合,请与我公司技术部联系。

3 螺栓承载能力验算:1)把回转支承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没有乘静态安全系数fs)作为选择螺栓的载荷;2)查对载荷是否落在所需等级螺栓极限负荷曲线以下;3)若螺栓承载能力不够,可重新选择回转支承,或与我公司技术部联系。

表1应用场合 fs fL原则上,必须以作用在支承上的最大载荷做为静态计算值,这个载荷必须包括附加载荷和试验载荷。

没有被列入表中的应用场合,可以参照表中与其相类似的工作条件和应用,选取静安全系数fL 。

*)上回转式塔机 M=空载时的反向倾覆力矩 M=幅度最大时的倾覆力矩 **)对于静安全系数fs 取1.45的应用场合,因平均负载较高和繁重的工作场合,应优先选择多排滚道式回转支承。

转盘轴承支座的技术要求及维护处理

转盘轴承支座的技术要求及维护处理
(t+u)值的要求即表示在平面上允许出现的高点的最大值。该值在 180°的范 围内仅允许出现一处,绝对禁止出现波浪形的多处高峰。其目的是为保证整体轴向 游隙相近,避免引起轴承滚道局部卡紧,出现尖峰负荷。
对δ值的要求即表示在圆盘型支座的平面宽度上倾斜度允许的最大量。其目的 是为保证支座对转盘轴承起到有效的支撑。
G
E
D
G
E
DGEຫໍສະໝຸດ DGED
60
40
25
2.5 1.25 0.8
80
50
30
2.5 1.25 0.8
100
60
40
2.5 1.25 0.8
120
80
50
3.2
2.5 1.25
150 100
60
3.2
2.5 1.25
200 120
80
3.2
2.5 1.25
250 150 100
3.2
2.5 1.25
从该表可以看出:转盘轴承对支座平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对其 平面度、倾斜度、倾斜度变化量的要求较严。
二越公司为保证支座刚度提出的。
德国罗特艾德公司也对支座受载变形作了规定(表 4),表中的变形弯曲量,系指
转盘轴承承受最大负荷时,其变形的最大倾斜度。该值也只允许在 180º的范围内出
现一处。
表 4 最大负荷状态下允许的变形弯曲量(mm)
D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7000 8000
转盘轴承支座的技术要求及维护处理
转盘轴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 荷的特殊结构的大型轴承。主要用于起重机械(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港口 机械、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等),运输机械、冶金机械、食品加工机械、以及 军事装备(坦克、高炮、雷达、火箭发射台等),医疗机械、科研设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4661—1989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
GB/T 5617—1985 钢的感应淬火和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量
GB/T 10095—1988 渐开线圆柱齿轮 精度
项目 平 均无 故障 工作 时间 4
优 等品 ≥750
一等品 ≥ 600
h
合 格品 ≥500
JB/T 50192-1999
4. 5 使用寿命 回转支承的使用寿命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使用寿命
项目 双排 异径球 式 三 排滚 柱式
优 等品 ≥ 9000 ≥ 10000
一等品 ≥8000
h
合 格品 ≥7000
0.04~0.15
>2800~4500 ≥500~710
0.10~0.60 0.10~0.70
0.05~0.20 0.03~0.15
径向 间隙
>710~1120 >1120~1800
0.20~0.90 0.20~1.00
0.04~0.20 0.06~0.25
>1800~2800
0.20~1.10
0.07~0.30
B 类不合格和 C 类不合格,见表 8。 6. 2 产品抽样 6. 2. 1 抽样方案的类型和检查水平
本标准采用 GB/T 2828 规定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使用特殊检查水平 S–2。 6. 2. 2 抽样数量
一般情况下,抽样批量 N=9~15 台,在用户中抽样时,N 大小不限,但不得专门制样。 6. 2. 3 样本大小字码
≤0.50 ≤0.70 ≤0.80 ≤1.00
≤0.55 ≤0.75 ≤0.90 ≤1.1 0.20 ≤ 0.30 ≤ 0.35 ≤ 0.50
≤ 0.28 ≤ 0.32 ≤ 0.37 ≤ 0.55
>2800~4500
≤1.00
≤1.20
注: 经淬 火的 齿轮径 向跳 动量 允许 增大 50%。
套 圈端 面硬 度
调质 状态 HB 正火 状态 HB
注: 滚道 表面 的硬度 允许 由其 它硬 度值换 算为 HRC 值。
一等品 55~61
207~262 187~241
合格品 55~62
4. 3 总成装配质量 4. 3. 1 总成装配总高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4. 3. 2 总成主要装配精度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4. 3. 3 灵活性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30—19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1—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308—1989
滚动轴承 钢球
≤0.60 ≤0.80
≤ 0.25 ≤ 0.30
≤ 0.27 ≤ 0.32
>1800~2800 >2800~4500
≤0.80 ≤1.00
≤0.90 ≤1.10
≤1.00 ≤1.20
≤ 0.35 ≤ 0.40
≤ 0.37 ≤ 0.42
齿轮 径向 跳动
≥500~710 >710~1120 >1120~1800 >1800~2800
当成品不带密封圈时,在无负荷情况下给予外力应能灵活地转动,不得有卡滞和异常噪音等现象。 4. 3. 4 成品滚道内应加注锂基润滑脂。 4. 3. 5 成品不得有明显的磕碰、划伤、锤印和锈蚀等缺陷,标牌应牢固、端正,软带标记应清楚。
3
JB/T 50192-1999
表 3 总成装配精度
mm
质量等 级及指标
0.0060
0.0080
0.0080
0.0100
0.0015
0.0020
0.0025
0.0030
0.0035
0.0040
0.0045
0.0060
0.0060
0.0080
按 G B/T 308、G B/T 4661 规
定 的相应 等级
表 2 内外圈端面、滚道表面硬度


优等 品
滚道 表面 HRC
56~60





1







齿 轮公 法线 长度 径 向滚 道直 径 齿 面热 处理 硬度 密 封槽 宽度 安 装孔 位置 度 内 径定 位止 口
外 径定 位止 口
单 件高 滚 道直 线性 热 处理 软带 宽


滚 道中 心圆 直径

500~1800 mm



2



滚 道中 心圆 直径
Ra
>1800~4500 mm
4. 6 用户评价 用户评价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用户评价
产品等级
优 等品
一等品
合 格品
产品除具有一等品的条件外,在国内市场上 产 品质量相当于工业发达 产品 质量稳定, 使用可
用户评价 有较强的竞争力,产品能打入国际市场,好用、 国家 80 年 代末的水平,产品 靠 ,用户 基本 满意
耐 用,用 户满 意
质量 指标 优 等品 一等 品 合 格品
按 图样 要求
按 JB/T 2300的 规定
6.3
12.5
3.2
1.6
3.2
3.2
6.3
12.5
6.3
1.6
6.3
3.2
6.3
12.5
6.3
12.5
2
JB/T 50192-1999 表 1(完)
序号 零件

动 体 批


3



mm
滚动 体


钢 球直 径 mm
用 磁粉 法或 渗透法 检测
按 GB/T 5617的 规定 检测 目测
5
JB/T 50192-1999
表 7(完)
序号
2
3 4 5
试验 项目
试验方法
轴向间 隙
将 回转支承放在平台上,沿圆周等分三处将其抬起,测该三处间隙,取平 均值
总装 成配 装精 配度 质 量
径向间 隙
将 回转支承垂直放在平面上,吊起一个圈,用另一个圈的自重测量其间隙, 沿圆 周 120°检 测三处 ,其 值均 应在 规定范 围内 ,取 平均 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三排滚柱式和双排异径球式 回转支承 产品质量分等 (内部使用)
JB/T 50192-1999
代 替 JB/T 51059—9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排滚柱式和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的产品质量分等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滚道中心圆直径为 500~4500 mm 三排滚柱式和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产品(以下简 称回转支承)的质量等级评定及质量监督管理。 滚道中心圆直径小于 500 mm 或大于 4500 mm 的回转支承也可参照执行。
使用 效果 良好, 用户 满意
5 试验方法
5. 1 试验设备、仪器的要求 试验用设备、量具的精度应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在试验前应对设备、量具等进行校准,并在有效
期内。 5. 2 试验项目与方法
根据第 4 章规定的质量指标,按表 7 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表 7 试验项目与方法
序号
主 要 零 1 件 质 量
端面圆 跳动
将 回转支承放在平台上,使一个圈转动,测其安装端面的跳动,测三次, 取平 均值
径向圆 跳动
将 回转支承放在平台上,使一个圈转动 ,测其安装止口或内外圆的径向跳 动, 测三 次,取 平均 值
齿轮径 向跳动 将 回转 支承 放在平台上,转动齿圈,测量径向跳动,测三次,取平均值
灵活 性
施 加外 力左 右转动
试验项 目
尺寸精 度
形位公 差 表面粗 糙度 齿轮精 度 硬度 套圈的 滚道 裂纹 套圈的 齿面 裂纹 滚动体 表面 裂纹 滚道有 效硬 化层 深度 外观
试验方法 用 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 、量角器、直尺、角尺及 公法 线测量 仪检 测 按 GB/T 1958的 规定 检测 用 粗糙 度检 测仪检 测或 用标 准样块 进行 对比 按 GB/T 10095 的 规定检 测 按 GB/T 230 及 GB/T 231 的规 定检 测
滚 柱直 径 mm
≤25 >25~50 >50~75 >75~100 >100 ≤25 >25~50 >50~75 >75~100 >100 表 面硬 度 HRC 表面 粗糙 度 Ra µm
质量 指标
优 等品 一等 品 合 格品
0.0020
0.0040
0.0030
0.0050
0.0040
0.0060
>2800~4500
0.30~1.30
0.08~0.35
端面 圆跳动
≥500~710 >710~1120 >1120~1800 >1800~2800
≤0.30 ≤0.40 ≤0.50 ≤0.60
≤0.35 ≤0.45 ≤0.55 ≤0.65
≤0.40 ≤0.50 ≤0.60 ≤0.70
≤ 0.04 ≤ 0.08 ≤ 0.12 ≤ 0.15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12-30 批准
2000-06-01 实施
1
JB/T 50192-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