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细菌耐药及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实际应用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阿莫西林/棒酸 替卡西林/棒酸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二.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 西索米星 阿米卡星 安普霉素
三.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氟红霉素 地红霉素 泰乐菌素 吉他霉素
抗菌谱 组织浓度 药动学/药效学 持续效应 毒副作用
PK/PD(药动-药效)与抗菌药物活性
根据PK/PD的关系,将抗菌药物分为2种类型 浓度依赖型(concentration-dependency) (峰)浓度依赖型(peak/MIC-dependency) 曲线下面积和(峰)浓度依赖型 (AUC/MIC and peak/MIC-dependency) 时间依赖型(time-dependency)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58-61
有效组织浓度——胆道系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舒巴坦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2004:10
药物滥用 (drug abuse)
广义的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应用药物。
狭义的药物滥用
❖ 指的是与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无关的 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特性(或称依赖 潜能)的药物,导致精神依赖性和生理 依赖性,造成精神紊乱和出现一系列异 常行为。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
定义:指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 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尿路感染是指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中以泌尿系统的下部最为常见。
该病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并且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肾盂肾炎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尿路感染中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及耐药性研究十分重要,可以为治疗和预防尿路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但是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
其他病原菌还包括肠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针对不同人群的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有所不同。
例如,青少年和年轻女性感染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为主,而老年人和男性感染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此外,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疾病的人容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已逐渐成为普遍的临床问题。
据研究显示,近年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中,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普遍表现出多重耐药,即对多种抗生素呈现抵抗性。
而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相对较低,但也有出现耐药的情况。
耐药性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抗生素的滥用、不当使用导致的抗生素过度使用以及基因变异等。
目前抗生素的主要应用与使用原则是治疗临床疾病,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为了预防尿路感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维持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基本方法。
例如,多喝水、平时保持局部卫生、避免过度洗涤、避免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等。
2. 注意个人健康个人健康也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方面之一。
例如,定期进行体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饮酒等。
3. 定期就医如果有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完成治疗。
此外,在同房部分适当使用避孕措施以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结论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但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3176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蒋坚,霍丹(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 内分泌科,江苏 常州 213000)0 引言尿路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水平。
因此,临床医生须对其危险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近几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滥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水平也在不断升高,因此,临床医生还须及时掌握其病原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特在我院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10月糖尿病患者200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按有无合并尿路感染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观察组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0.11±19.33)岁;对照组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4.22±13.45)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病程、空腹血糖、年龄、并发症等;(2)采集尿标本,对其进行培养、分离,并对其进行细菌学培养与菌株鉴定;(3)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断参照CLSI/NCCLS 的标准。
1.3 评价指标。
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χ—±s )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所有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315例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 关键 词】 糖尿病 ; 尿路感染 ; 病原菌 ; 耐药性
3 1 5 c a se s of di abe t e s and ur i nar y t r ac t i n f e c t i on pat hog e ns a nd dr ug a na l y s i s D ONG Ru, e t a1 .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s i s o f h o s p i t a l 3 1 5 c a s e s f o d i a b e t i c pa t i e n t s wi t h u r i na r y t r a c t i nf e c t i o n s, u r i ne c ul t u r e a n d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r e s u l t s .Re s u l t s D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 wi t h u i r n a r y t r a c t i fe n c t i o n i s t h e mo s t c o mmo n p a t h o g e n w a s Gr a m— n e g a t i v e b a c t e i r a,i n c l u d i n g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t h e i f r s t f o t h e c a r b a p e n e m a n t i b i o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i s l o w,a mp i c i l l i n,q u i n o l o n e a n t i b i o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s h i g h e r ;G r a m— p o s i t i v e c o c c i i n e n t e r o c o c c i ,c o a g u l a s e — n e g a t i v e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i c o mmo n, v a n c o my c i n,l i n e z o l i d 1 0 0 % s e n s i t i v e t o o t h e r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d ug r s h a v e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f o r e s i s t a n c e;A h i g h e r p r o p o r t i o n f o f u n g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o f u r i n a r y t r a c t . Co n c l u s i o n s Di a b e t e s d ug r i n t h e or f m f o u i r n a r y t r a c t i fe n c t i o n s e io r u s s u p e r i n f e c t i o n i n c r e a s e d a t t e n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p a i d, a s f a r a s p o s s i b l e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b a c t e r i a l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e l e c t e d .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分析引言:抗菌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以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引发了耐药菌株的出现。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抗菌非抗生素药物两大类。
抗生素可进一步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范围。
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而狭谱抗生素则只能对特定的细菌效果显著。
2. 抗菌药物的常见临床使用情况(1)抗生素的常见使用场景:- 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炎等。
-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 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脓肿等。
(2)抗菌药物的常见使用目的:- 治疗细菌感染:抗菌药物是细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可通过杀菌或抑制菌体生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 预防细菌感染:手术前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手术感染率。
3.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按临床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些患者或医务人员滥用抗菌药物,如未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抗菌药物。
(2)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不合理:某些场景下使用广谱抗生素,而不选择狭谱抗生素,导致多种菌株产生抗药性。
(3)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一些医务人员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还容易滋生耐药菌株。
4.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和影响抗菌药物的滥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影响:(1)导致药物耐药性的提高:滥用抗菌药物易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出现耐药菌株。
这对临床治疗造成困扰,增加治疗难度。
(2)增加医疗成本:当大量的抗菌药物被滥用时,不仅会使医疗机构的药物成本增加,还可能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
(3)破坏人体微生态平衡:滥用抗菌药物会扰乱人体内健康的菌群平衡,容易引发其他传染病和肠胃问题。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第 1 期
・
药 物 与 临床 ・
A C 52 , T C293粪肠球 菌 A C 19, 绿假 单胞菌 A C 75。 T C529铜 T C283
2 结 果
老年 2型糖 尿病 患者 尿 路感 染病 原
2 1 感 染 状 况 5 0例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中合 并 尿 路 感 染 者 . 1 11 , 0 例 尿路 感 染 发 生 率 为 1 . 9 。其 中 女性 占 6 . 6 , 93 4 3 男 性 占 3 .4 , 龄 6 ~ 8 5 6 年 O 7岁 , 均 年 龄 ( O3 ±8 9 ) 。 平 7.8 .7岁 22 菌株 分 布 1 1例 合 并 尿 路 感 染 的 老 年 2型 糖 尿 病 患 . 0 者中共检 出菌株 8 7株 , 离 率 为 8 . 4 , 分 离 出菌 株 者 分 6 1 未 1 4例 , 占 1 . 6 。所 检 出全 部 菌 株 中 , 菌 菌株 为 8 约 3 8 细 5株 , 占 8 . 6 , 中革 兰 阳性 菌 株 2 11 其 2株 , 2 . 9 ; 兰 阴性 占 5 2 革 菌株 7 , 占 8.3 , 1株 35 真菌 菌株 为 2株 , 2 3 。见 表 1 占 .O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老年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合 并 尿 路 感 染 的 病 原
茵 分 布和 对 抗 菌药 物 的 耐 药 性 情 况 , 导 临床 合 理 应 用 抗 生 指
素 。方 法 对 2 0 0 4年 5月一0 7年 8月住 院 的 5 1例 老 年 2 20 2
型糖 尿 病 合 并 尿 路 感 染 的 11例 患者 进 行 细 菌 学 培 养 , 对 o 并
疫 力低 下 , 部 组 织 结 构 功 能 受 损 , 于 被 病 原 菌 侵 袭 和 繁 局 易 殖 , 应 重视 病原 茵及 其 耐 药 趋 势 的 检 测 , 控 制 尿 路 感 染 、 故 对
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罗小勇;黄显武;张建玮【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7(017)003【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尿路感染患者致病菌的分布现状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仪,对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住院及门诊患者清洁中段尿和无菌导尿标本培养分离出的351株致病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引发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D群)、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光滑假丝酵母、奇异变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我院监测到的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尿路感染最主要病原菌为肠杆科菌属,病原菌呈多重耐药.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总页数】3页(P438-440)【作者】罗小勇;黄显武;张建玮【作者单位】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R691.3【相关文献】1.哈尔滨地区2006年致病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J], 陈德欣2.医院分离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J], 李蓉;李文林;石小玉;廖晚珍;徐小文3.392例医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J], 罗强;涂明利4.医院内尿路感染致病菌变迁及其耐药性监测分析 [J], 郑宇;李骥;潘发愤;李庆兴;陈永平;徐莉珠5.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 [J], 洪艳华;陈前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药性,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20年 1 08 月至2 1年1月在我院 00 2 治疗的5 7 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情况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 1例2
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临床资料
5 7 型糖尿病 患者 中男2 9 ,女2 8 1例2 8例 2 例。年 龄4 ̄ 2 ,平均 18 岁
蔺慧敏 冯丽辉 石 荣 ( 黑龙江省中医研 究院南岗分院检验 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 0 1
【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泌尿 系统感染的病原茵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 57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段尿液标本,分离病原茵并做药敏 1 试验。结果 有 5 O例患者发生泌尿 系统感染,占5 7 2型糖尿 病患者得 9 7 1例 . %。共 分离出 5 株病原茵,4例患者为双重感染占 1. 6 4 0 %, 2 均为复合真菌感染。革兰阴性菌 3 株 (4 %) 5 6. ,革兰阳性菌 1 株 (7 %) 8 5 2 . ,真 茵4 8 株 (. 。最多的病原 茵为大肠埃希茵占3 . 7 %) 4 1 %。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 系统感染率较高,临床 医师应该 了解并掌握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 感染病原茵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 ,以为患者制
2 1 年 1 月第 9 第 3 0 1 2 卷 6期
在本研究 中, 以被试前额 与前臂的表面皮脂含量 以及水分含量作为测 试 的对象, 发现慢性瘙痒疾病患者前额 同前臂的表面皮脂含量与水分含量 都 明显 低于健康被试 的表 面皮脂含量与水 分含 量, 它们之 间存在 显著差
学的依据 。
医, 0 , ( 1 8 -8 2 8 8 1) 78 . 0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17.13.033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医师治疗尿路感染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统计128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培养结果,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患者抗菌药使用种类等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94例患者检出病原菌103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检出率30.1%;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50.5%)。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最高,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
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喹诺酮类;用药频度前6名的药物中,药物利用度>1的有1个,存在不合理现象。
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多样,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较为严重,提示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需尽可能行细菌培养,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标签:糖尿病;尿路感染;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
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全身各系统感染,在胰岛素使用之前,感染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尿路感染即是其中常见感染之一,且常为多药耐药菌感染,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治疗难度增加、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1]。
通过调查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探讨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临床科室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2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50:78,年龄35~89岁,平均69岁。
行患者晨尿中的清洁中段尿培养。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1.2 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对所抽查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用药频度(DDDs)为2013 年1 —12 月期间某种药物消耗总量(g)除以其相应的DDD 值。
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评判该院对某一具体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DUI 即该药物用药频度(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
若DUI>1.0,说明医生使用该药物的日剂量大于限定日剂量(DDD),用药不合理。
2 结果
2.1 病原菌的分布特点
128例患者中,94例患者检出病原菌10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居第1位占50.5%,见表1。
检出多药耐药菌包含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株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1株。
2.2 抗菌药物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两者均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对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
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结果见表2、表3。
2.3 抗菌药物种类
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喹诺酮類,用药频度较高的前6名药物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替安及莫西沙星,各药物用药频度、药物利用率等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应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以利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以消除病原体,清除感染灶,预防复发。
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多样,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居首位;部分有革兰阳性球菌的参与,如场球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生了变化,耐药范围不断扩大,多重耐药菌株感染逐年增多,导致尿路感染的难治性和迁延性,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2-3]。
多数喹诺酮类对尿路感染致病菌都有极高的耐药率,如常用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几乎都在60%以上,不宜作为临床经验用药。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丁胺卡那霉素等,对尿路感染耐药率较低,但有明显的肾毒性不良反应,可使肾损害加重,不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治疗。
产ESBLs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这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4]。
对于产ESBLs 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或头霉素类,重症感染者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进行治疗。
进一步分析发现,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喹诺酮类。
调查结果显示用药频度前6名抗菌药物中,DUI>1的有1个。
结果提示,单纯的加大抗菌药的使用剂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问题。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尿液浓度高、肾毒性小、对感染菌有效的抗生素,严重患者可联合用药,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杜鹏飞,王长江,马晓洁.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80-3182.
[2] 卢健聪,夏晓英.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7):1-2.
[3] 孟广斌,申建维,余晓凤,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640-2644.
[4] 赵德军,付维婵,田维涛,等.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3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