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M2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MDM2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MDM2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刘顺;张艳艳;潘冬香;谭超;于祥远;余红平【摘要】目的:研究MDM2启动子区30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49例肝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应用PCR-RFLP法检测患者309位点多态性.结果:x2检验未见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中,其与肿瘤数目、有无癌栓有关;在男性中,其与肿瘤有无癌栓有关;在HBsAg阳性患者中,其与肿瘤数目有关.结论:在某些特征人群中,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肝癌预后有关.【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4(027)004【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MDM2;单核苷酸多态性;肝细胞癌;病理特征【作者】刘顺;张艳艳;潘冬香;谭超;于祥远;余红平【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1;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300;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1;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肿瘤死因顺位的第3位[1]。
HCC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
P53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在调节细胞周期和保持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MDM2(human homolog of mouse double minute 2)是P53通路上一个主要的负调控蛋白[2],是肿瘤分子发生机制研究的一个热点。
MDM2基因启动子区rs227944位点(MDM2-309)单核苷酸多态性(T→G突变)可增强MDM2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TP53蛋白功能,从而成为众多遗传易感性研究的候选位点。
肝细胞性肝癌中Hep27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学分析 , 0 0 P< .5有统计学意义 。计数 资料采 用 x 检 验 , 指
标 间 的 相 关 性 检 验 采 用 Ser a 关 分 析 。 pam n相
2 结果
究采用免疫组化 法检测 肝细胞 性肝 癌和 癌旁组 织 中 H p7 e2
无关 ( 00 ) M M2蛋 白在肝癌 组织 中的表达 与患者 的 P> . 5 ; D 性别 、 年龄及肿瘤 的组织学分级 、 是否伴肝硬化 、 转移和大小 均无 关( 0 0 ) 3 肝癌 中 H p7蛋 白与 MD 2蛋 白阳 P> . 5 。( ) e2 M 性表达呈 正相 关 ( =0 26 P<00 ) r .9 , . 5 。结论 H p7蛋 白 e2 与 MD 2蛋 白在肝细胞肝癌 中表 达增高并 具有一定 的相关 M
・
10 0 2・
临床 与 实验 病理 学杂志
JCi EpP t l 2 1 e ;7 9 l x ah 0 1S p2 ( ) n o
肝 细 胞性 肝癌 中 H p 7和 MD e2 M2蛋 白的表 达及 意 义
褚 晓磊 吴永 平 柳 , , 红 刘 慧 ,
4 0例 , 女性 l , 龄 3 4例 年 6—7 8岁 , 均 5 .5±1. 1岁 。 平 36 09
放射肿瘤学系和综合 癌症 中心 , M MD 2单克隆抗体 、 l io Ei s n Vi
法试剂盒购 自福州迈 新公 司 , V法 试剂 盒 、 A P D B显 色 剂购 自北京 中山公司 。
白在肝癌组织 中的表 达与患者 的年龄 及肿瘤 的组 织学 分级 相关 ( 00 ) 号陛别 、 P< . 5 , 是否伴肝硬化 、 转移 及肿瘤 大小均
按 E mod 分级法进行分级 : d ns I一Ⅱ级为高分化组 2 2例 , m
MDM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启 动子附近的 2个 p3结合位点调节 MD 5 M2的转录 。 M M D 2基因有不 同的 m N R A剪接方式 , 表达多种蛋 白, 如 p7 p 6p 5 p0等 , 5 、7 、8 、 9 在体 内起 主要 生物学作 用的是 p0 9 。进
一
步 研 究发 现 MD 2蛋 白具 有 4个 功 能 区 :区 包 括 N端 约 M I
增 殖 活性 , 挥 生 长 调 节 功 能 1 M M 发 1 。 D 2也 可 与 R 6 b蛋 白相
Mo ad等 首先 提出了 MD mn M2与 p 3相互作 用 , 5 这种
假说通过免疫沉淀研究被证实 , 两者之间相互作 用的位点 已 经被发现 。通过 O3基因敲除和变体研究 , 5 发现 MD 2结合 M 在 p3蛋 白 N端转录活性 区域。对 p3蛋 白 N端的 1 5 5 1个氨 基酸和 MD 2蛋 白 N端 19个 氨基酸 片段 的复 合物进行 晶 M 0 体 x线 衍 射 研 究 , 现 MD -5 发 M2p3结 合 界 面 的表 面 积 为 1. 8 m , 4 9 n 二者之间主要 以疏 水作 用结合 。MD M2疏水 裂隙 界面上排列有 1 4个芳 香性 和疏 水性 氨基 酸 ,5 p3疏 水 面与
和 发 展 , 与 预 后 不 良相 关 。 本 文 概 述 了 MD 2基 因 的 并 M 作 用 机 制 以及 在 恶 性 肿 瘤 中 的研 究 进 展 。
在 MD 2基 因内存 在两个启 动子 p M 1和 p ,1在编码基 因的 2p
上 游 , 组 成 性 地 表 达 ,2位 于 第 一 个 内含 子 中 ,5 可 p p 3通 过 p 2
・
2 8・ 7
临床 肿 瘤 学 杂 志 2 1 0 2年 3月 第 1 第 3期 7卷
MDM2和PTEN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t n a r t —l e i t r e t n f ra u e r s i tr s r s y ・ i s a f s — i n ev n i o c t e p r o y di e s s n・ o i n o a t
广东医学
21 0 0年 5月 第 3 卷第 9期 l
Gu n d n dcl o r a Ma.2 1 ,V 1 1 N 9 a g o gMeia un l J y 0 0 o.3 , o
.1 2 1 9.
[ ] 中华 医学会重症 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 断和治疗指南 (0 6 [ ] 2 0 ) J .中国危重病急救 医学 , 0 6 8 2 0 ,1
c n e u v y o h s n c i ia r c ie o o i v s v e t a e tr s r e n t e u e i ln c l a t fn n n a ie v n i — p c l
it e ec eam n [ ] cdE e e, 05 2 n h e r nydpr et J .Aa m r M d 20 ,1 e m g t g
( 2) 7 6— 1 . 1 : 0 7 0
do lJ .Ci C r M d 2 0 3 ( ) 8— 5 rme[ ] r ae e , 0 7, 5 1 :1 2 . t [0 M R A PG, A Q N GR NERJM,e a.F c r 1 ] E L N I P S U I A P, A I t 1 at s o
程有 限 公 司 。
1 2 方 法 。
12 1 免 疫 组 化 S—P法检 测 MD . . M2蛋 白和 P E T N蛋
遗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遗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遗传多态性指的是在同一物种中存在着多种基因型,而这些基因型的表现型可以有所差异的现象。
在人类中,遗传多态性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在这些基因型中,有一些基因型是与疾病易感性有关的。
疾病易感性是指某些人由于身体内部的生化代谢、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特异性结构或功能,使他们容易患某些疾病,而其他人则不会这样。
这种差异往往与遗传多态性有关。
例如,人们常说的“乳糜泻”(Celiac disease)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对乳糜中的麸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小肠上皮细胞损伤。
研究发现,患乳糜泻的人中有很多人有一种遗传多态性,即HLA-DQ2和HLA-DQ8基因。
HLA-DQ2和HLA-DQ8是类II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I)基因的亚型,在人类中非常常见,但是这些亚型与乳糜泻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基因型包括HLA-DQ2和HLA-DQ8亚型,那么他患乳糜泻的风险就很高。
同样,有些人喝酒后容易患肝病,而有些人喝酒却不会患肝病。
这种差异也与遗传多态性有关。
目前已经发现,ADH、ALDH等酶的基因型与喝酒引起的肝病的发生有关。
ADH和ALDH是人体内关键的代谢酶之一,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乙醇转化为醛,然后再转化为酸,最终排出体外。
一些人的基因型导致他们的ADH和ALDH酶活性低下或变异,因此,饮酒后乙醛聚积在体内,造成酒精中毒,长期饮酒就容易引起肝病。
此外,遗传多态性还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
例如,研究表明,BRCA1、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APOE、MTHFR等基因多态性被发现与疾病易感性相关。
遗传多态性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
对于有遗传多态性的人群,可以通过一些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等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也有望为人们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管理服务。
总之,遗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Mdm2和pAk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mu r i n e d o u b l e mi n u t e 2 ( Md m 2)a n d p h o s p h o — s e r i n e /
[ 关键词 ]肝细胞癌 ; 鼠双微体基 因 2 ; 丝氨酸/ 苏氨酸蛋 白激酶 [ 中国 图书资料分类法分 类号 ]R 7 3 5 . 7 [ 文献标 志码 ]A
The e xp r e s s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i g ni ic f a nc e o f Md m2 a nd p Ak t i n he p a t o c e l l ul a r c a r c i n o ma
临床病理特征之间 的关系 。结果 : M d m 2在 HC C中阳性率为 3 4 . 3 %, 显 著高于癌 旁组织 ( P<0 . 0 1 ) , 其 表达在肿 瘤 >5 a m和 有淋 巴结 转移患者的 HC C样本 中显著增高 ( P< 0 . 0 5 ) 。p A k t 在 H C C中表 达率 为 3 7 . 1 %, 显著高 于癌旁组 织 ( P< 0 . 0 1 ) , 其 表达 在肿 瘤大小 、 病理分级 、 T N M分期和淋 巴结转移等 临床病理参数上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Md m 2与 p A k t 表达在 HC C组织 中呈正相关关 系( r = 0 . 4 4 1 , P< 0 . 0 1 ) 。结论 : Md m 2和 p A k t 与 HC C进展有关 , 有可能作为评价 HC C预后的指标。
致癌基因调控的真相

致癌基因调控的真相美国波士顿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BIDMC)的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着致癌基因MDM2的基因。
MDM2又调控着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但是这组科学家发现,这些基因并不是MDM2基因的“通断”开关,而更像一个调光器开关,这提示了一个更复杂的信号传导路径,它对于变化的环境敏感。
在8月17日出版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报告的这项关于上游基因的新发现涉及了p53细胞信号传导路径,该发现可能指出了帮助杀死肿瘤的新的药物靶标。
这项发现还指出了可能的癌症风险生物标记,有朝一日它们可能有助于患者采取针对癌症的预防措施。
p53防止身体出现肿瘤,在50%的癌症中它出了问题。
p53被称为基因组的卫士,它是一个由各种蛋白质组成的完善的防御系统的一部分。
它通过暂停正常的细胞分裂周期而让细胞有时间修复日常环境攻击造成的DNA损伤,从而防止癌症出现。
如果这种损伤太严重而无法修复,p53就会触发细胞死亡。
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助理教授Wenyi Wei说,由于p53具有破坏性,它以“阴阳”的方式存在——就像和对立面保持平衡。
“当DNA受到破坏之后,MDM2后退,允许p53暂停细胞并进行修复,”Wei解释说。
“而当MDM2重新出现后,p53消失,细胞周期恢复正常。
”然而,已知MDM2 也是一种致癌基因,因为MDM2过多会完全制止p53,因此也就削弱了它的预防癌症的能力。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Wei与其合作者发现,MDM2并非简单地逐渐消失,而是通过一对酶的联合作用而积极地降解。
其中一个酶称为酪蛋白激酶I(CKI),当细胞探测到DNA损伤的时候它会被激活,尽管这种激活的细节尚不很清楚。
它的工作是让MDM2磷酸化,这会引发MDM2被另一种酶beta-TRCP1破坏。
beta-TRCP1通过用一种称为遍在蛋白的小蛋白质标记MDM2从而起作用,这就像给一件不想要的家具贴上“垃圾”的标签。
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叶新平;黎乐群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4(26)11
【摘要】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乙肝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和亚硝胺是我国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但人群共同暴露于环境,仅部分人群易患肿瘤的事实表明,个体是否患肝癌并非单纯取决于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体的遗传易感性。
毒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现象是肿瘤易感性的重要方面。
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中致癌剂、致突变剂的不同易感性。
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Ⅱ相毒物代谢酶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1656-1658)
【作者】叶新平;黎乐群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肝胆外科,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
【相关文献】
1.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联合烟酒习惯对肝癌易感性的影响 [J], 贺菽嘉;顾永耀;廖志红
2.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J], 王雪峰;戴路明;张继先
3.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J], 邓健;郭瑞玲;岳红卫;黄志刚;马艳霞
4.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J], 黄雪;谭至柔
5.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苯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综述) [J], 史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 王凤燕 , 李肖. 恶性梗 阻性 黄疸的介入治疗 [ J ] . 实用肝脏病 杂
志, 2 0 1 2 , 1 5 ( 4 ) : 3 7 4— 3 7 6 .
MD M 2基 因 多态性 与肝 细 胞肝 癌 易感 性 的 关 系研 究
王 霞 , 张广 亮 , 张一帆 , 孙 霞, 杨 阳 , 禹立 霞, 丁 慧 , 刘 宝瑞 , 钱 晓 萍
A s s o c i a t i o n b e t we e n s i n g l e 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o r p h i s ms i n MD M2 a n d t h e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o f
医堂 Q 生8 月— 第 卷第 8 期
2 0 1 2, 9 ( 7 ) : 4 9 4— 4 9 6 .
M O D E R N O N C O L O G Y . A u 2 0 1 3 . V O L . 2 1 . N O . 0 8
・
1 8 01 ・
[ 9 ] 曹海根 , 王金锐. 实用腹部超声诊 断学 [ M] . 北京: 人民卫生 出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 H C C)
Wa n g Xi a, Zh a n g Gu a n g l i a n g, Zh a n g Yi f a n, S un Xi a, Ya n g Ya n g, Yu Li x i a
r f e q u e n c i e s o f c a s e s u b j e c t s( T , 0 . 4 9 ; G, 0 . 5 1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 t h o s e o f c o n t r o l s u b j e c t s( T, 0 . 5 9 ; G, 0 . 4 1 )( P= 0 . 0 1 5 ) .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G G g e n o t y p e o f t h e S N P 3 0 9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C C( 2 2 . 2 9 % )w a s s i g n i i f — c a n d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1 3 . 3 8 %) . C o n c l u s i o n : MD M2 p r o mo t e r S N P 3 0 9 G a l l e l e o r G G g e n o t y p e
版社 , 2 0 1 1 : 5 7 3—5 7 8 .
[ 7 ] 钱晓军 , 戴定可 , 翟仁友 , 等. 恶性梗阻性 黄疸介 入治疗并 发症 分析及其防治的探讨 [ J ] . 实用 放射 学杂 志 , 2 0 0 7. 2 3 : 1 3 7 1— 连娟 , 罗福成 , 等.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 肿 瘤致胆道梗 阻 的 临床 价 值 [ J ] . 实 用 肝脏 病 杂 志 , 2 0 0 9 , 1 2
a n a l y z e d MD M2 g e n o t y p e s f r o m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o f 1 6 6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C C a n d 1 5 7 c a n c e r — — r f e e h e lt a h y c o n t r o l s c o n . . s e c u t i v e l y . Ge n o t y p i n g o f MDM2 wa s c o n d u c t e d b y S YB R G REE N P CR w i t h T m —s h i t f p r i me r s . Re s u l t s : T h e a l l e l e
,
D i n g H u i , L i u B a o r u i , Q i a n X i a o p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n e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D r u m T o w e r H o s p i t a l C l i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fN o a n j i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D e p a r t m e n t f o O n e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 m u r i n e d o u b l e m i n u t e 2 )a n d t h e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a n d b i o l o g i c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 Me t h o d s : We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S N P( s i n g l e 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i n MD M2
D r u m T o w e r H o s p i t a l , t h e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N o a n g U n w e m i t y M e d i c a l S c h o o l , J i a n g s u N a n g 2 1 0 0 0 8 , C h i 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