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检查标准表格

合集下载

电气防爆检查标准

电气防爆检查标准

电气防爆检查标准第一节隔爆接合面1.隔爆接合面(Ⅰ类)的最大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必须不小于25mm。

表1 Ⅰ类外壳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1)对于操纵杆、轴和转轴,其间隙是指最大的直径差;(2)如果操纵杆或轴的直径超过了表1所规定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其接合面宽度应不小于操纵杆或轴的直径,但不必大于25mm;(3)如果转轴的直径大于表1所规定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不大于25mm时,应不小于转轴直径;当转轴直径大于25mm时,应不小于25mm。

2.如果接合面被紧固螺栓孔或类似物的孔分隔,则孔与外壳内外边缘的距离H应满足;(1)当L<l2.5mm时,H≥6mm;(2)当12.5mm≤L ≤25mm时,H≥8mm;(3)当L≥25mm时,H≥9mm。

对于平面接合面:当孔位于外壳的外侧时,应测量每个孔与外壳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当孔位于外壳的内侧时,应测量每个孔与外壳的外侧之间的距离。

3.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

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不少于0.075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须不大于表1所规定的轴承盖允许最大间隙的2/3。

4.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6.3µm;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3.2µm。

5.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

6.隔爆接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1)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l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l5mm宽的隔爆面上,每lcm2范围内不超过5个;lO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2)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施工现场防爆专项安全检查表

施工现场防爆专项安全检查表

施工现场防爆专项安全检查表本文档旨在为施工现场的防爆安全提供一个专项检查表,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人员健康。

请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一、现场设备检查1.1. 防爆设备- [ ] 检查是否配备了符合要求的防爆设备。

- [ ] 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没有任何损坏或缺陷。

- [ ] 检查设备是否维护良好,并且符合相关规定的检验和维护计划。

1.2. 电气设备- [ ] 检查电气设备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 [ ] 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是否良好。

- [ ] 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符合规范,无松动或短路情况。

1.3. 照明设备- [ ] 检查照明设备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 [ ] 检查照明设备的安装是否稳固,无松动或脱落情况。

1.4. 通风设备- [ ] 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 ] 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清洁,无堵塞或积尘情况。

1.5. 其他设备- [ ] 检查其他设备是否存在潜在的防爆隐患。

- [ ] 检查其他设备的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二、现场环境检查2.1. 环境气体检查- [ ] 检查空气中是否存在有害气体。

- [ ] 检查有害气体浓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2.2. 现场布局检查- [ ] 检查施工现场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碰撞、摩擦等危险点。

- [ ] 检查有无易燃物品靠近易燃区域的情况。

2.3. 防火措施检查- [ ] 检查是否配备了合适的消防器材。

- [ ] 检查消防器材的数量和使用情况,确保完好有效。

- [ ] 检查存放易燃物品的区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4. 人员防护检查- [ ] 检查工人是否佩戴了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 [ ] 检查应急救援设备是否齐全,并且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三、工作流程检查3.1. 施工作业流程- [ ] 检查施工作业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

- [ ] 检查施工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操作。

3.2. 操作流程文件- [ ] 检查操作流程文件是否齐全,并且操作人员熟悉内容。

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

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

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1、鸡爪子(1)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

(2)电缆(包括通讯、照明、信号、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

(3)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接线盒和不灌注绝缘充填物或充填物不严密(露出芯线)的接头。

2、羊尾巴电缆的末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为羊尾巴。

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气元件)2米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为羊尾巴。

3、明接头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者或明火操作者均为明接头。

4、破口(1)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

(2)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到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毫米,或沿围长三分之一以上者。

(3)出现以上情况之一(包括五小电气元件,属于电缆不合格接头),均属电气安全隐患。

5、开关闭锁装置起不到闭锁作用的均属失爆。

6、隔爆面的光洁度应不低于△5,操纵杆的光洁度须不低于△6,否则为失爆。

7、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属于失爆。

8、隔爆面有锈迹,用棉丝擦后,只留有云影,不算锈蚀,也不为失爆。

(但在井上修理设备时不允许留有云影)云影——擦掉锈迹后,留下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者。

9、接合面上的小针孔,在一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5个,且其直径不超过0.5毫米,深度不超过1毫米的隔爆面不为失爆。

10、对于机械伤痕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毫米,其伤痕的投影长度不超过相对容积接合面宽度的50%,个别伤痕深度不超过一毫米,其伤痕距接合面最短无伤距离相加不小于相应容积规定的接合面宽度不算失爆。

但其中有一项超过均11、隔爆面上不允许涂有油漆和机械性杂物,否则为失爆(如无意造成的油漆痕迹不超过隔爆面宽度的1/8不在此限)12、隔爆面应涂以适量的中型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或磷化(磷化后也可涂凡士林油),如无防锈油或磷化面脱落均属失爆。

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检查规范(新版)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检查规范(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电气设备防爆检查规范(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煤矿电气设备防爆检查规范(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管理,规范防爆电气的检查、检修、维护行为,做到有章可循,确保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GB3836-93标准和国家煤炭行业有关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中的矿用电气设备包括井下用各类电气设备、照明、通信、监测和信号装置、仪器、仪表、矿用电缆等。

第三条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安设防爆电气设备。

第四条凡已接装的防爆型电器,失去防爆性能的,称为失爆,凡电源侧未拆除电缆的设备发生失爆的,均视为失爆。

第五条凡防爆型电气设备,在要求按照防爆管理使用的场所使用的,都必须按照防爆要求进行检查。

第六条防爆电气设备所用的紧固件,必须使用合格的标准件。

第二章防爆性能检查细则第七条在检查中凡有下列情况或不符合相关条款内容之一者即为失爆:一、外壳:1、外壳出现变形,歪扭、裂纹、开焊,或凹凸超过10mm的。

2、外壳厚度低于原设计厚度87%以下的。

二、隔爆面:1、静止式、转盖式、插盖式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低于▽5(新标准6.3)的,操纵杆、电机轴隔爆面低于▽6(新标准3.2)的。

2、静止部分的隔爆结合面、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的结合面、转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大间隙(直径差)W,隔爆结合面最小有效长度L,隔爆结合面边缘至螺栓通孔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 达不到表1规定者。

防爆安全隐患检查记录表

防爆安全隐患检查记录表

防爆安全隐患检查记录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检查人员:- 姓名: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被检查单位:- 名称: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 联系____________检查内容:1. 电气设备安全- 检查各类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包括电线的接头是否牢固,电缆的绝缘是否良好等。

- 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是否存在电流过载、短路等隐患。

- 检查配电箱的线路标识是否清晰可辨。

2. 化学品储存安全- 检查化学品储存区域是否标识清晰,储存是否密闭、坚固。

- 检查储存化学品的通风设施是否良好,防止泄漏或污染其他物质。

- 检查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与可燃物品的混存情况。

3. 消防设备安全- 检查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栓等)的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其使用情况。

- 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 检查消防设备的保养情况,如灭火器是否保充,消防栓是否正常使用。

4. 安全员工教育培训- 检查单位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留有相关培训记录。

- 检查员工是否掌握灭火、疏散等应急处理知识。

- 检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结论:- 若发现安全隐患,请列明隐患内容、风险等级,并要求被检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整改。

- 若未发现安全隐患,填写“无安全隐患”。

检查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被检单位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

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
《粮 食 加 工 、 储 运 系 统 粉 尘 防 爆 安 全 规 程》
GB17440-2008
24.
设备的运转部件间应运转灵活,不得有刮、碰、卡、擦现象。
《粮 食 加 工 、 储 运 系 统 粉 尘 防 爆 安 全 规 程》
GB17440-2008
25.
工艺设备的强度不足以承受其实际工况下内部粉尘爆炸产生的超压时,应设置泄爆口,泄爆口的尺寸宜符合GB/T15605。
工房、成品库房所有门、窗框架均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窗扇应向外开启,且不得设中挺并配有摩擦式窗栓。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5577-2007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
12.
疏散通道要求如下:
工作区应有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数目和位置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
门应向外开启,并不得设门槛。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19.
在工艺流程的进料处,应安装能除去混入料中杂物的磁铁、气动分离器或筛子,防止杂物与设备碰撞。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20.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铝、镁、钛、锆等金属粉末或含有这些金属的粉末与锈钢摩擦产生火花。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37.
配线钢管,应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7—96
38.
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钢管附件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不得采用套管焊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螺纹加工应光滑、完整、无锈蚀,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脂。不得在螺纹上缠麻或绝缘胶带及涂其它油漆。

电气防爆专项检查表

电气防爆专项检查表
防爆设备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8
井下防爆电话与地面程控交换机连接时应采用安全栅或耦合装置。
9
标志牌的分类及内容清晰详细:有五小电气、电缆、开关、设备。
有编号、规格型号、长度、用途、起止地点、负荷情况、整定值、整定日期、使用单位、负责人。
没有实施
10
电气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严格按照供用电规程工作,严禁约时送电;
隔爆开关的闭锁装置不起作用;
防爆设备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2
防爆外壳失爆:变形长度超过50毫米,凹凸深度超过5毫米;壳内外有锈皮脱落;
防爆设备使用符合规定要求
3
接线嘴、挡板及挡圈失爆:不用的接线嘴未用密封圈和挡板依次装入、压紧;螺旋式压线嘴安装挡圈时未将挡圈装在挡板外面;
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大于2毫米,挡板的厚度小于2毫米,挡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毫米,挡圈的厚度小于公称尺寸1毫米;
隔爆面上的小针孔,在1平方厘米的范围内超过5个;
隔爆面有机械损伤超标;
隔爆面上涂有油漆或机械性杂物。
隔爆面无防锈油(如医用凡士林)。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的宽度不小于25毫米,间隙大于0.5毫米;
隔爆接合面紧固螺栓的螺母未上满扣;紧固螺钉未拧满;
隔爆面紧固螺栓未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螺栓松动、无弹簧垫圈(或背帽)或弹簧垫圈不合格;
接线室有杂物和水珠;
接线室地线长度短;接地螺栓、螺母、垫圈涂绝缘物。卡爪(或平垫圈)未镀锌或镀锡。
高压电缆未采用压接技术;接线柱使用压板接线时,压板凹面朝上;
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附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损坏、拆除或失效;
电气设备无标志牌、标志牌与实际不符、实际整定不起保护作用;

防爆检查评分细则表格

防爆检查评分细则表格

防爆检查评分细则表格序号评分项分值备注1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规划10 - 合理划定爆炸物品存放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 存放区域设置标识清晰明确- 存放区域通道畅通,避免堆放杂物2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通风设备10 - 存放区域通风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空气流通- 通风装置安全可靠3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防火措施10 - 存放区域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泄漏- 存放区域通风设备符合防爆要求- 存放区域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4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静电防护措施10 - 存放区域设置静电消除设施,有效防止静电积聚- 操作人员使用防静电工具5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照明设备10 - 存放区域照明设备正常运行- 存放区域照明设备符合防爆要求6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管理制度10 - 存放区域操作人员熟悉爆炸物品存放区域管理规定-存放区域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7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防爆许可证管理10 - 存放区域防爆许可证齐全- 存放区域防爆许可证有效期内8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应急预案10 - 存放区域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存放区域应急设备齐全9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的安全标识10 - 存放区域设置明确的安全标识10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定期巡查10 - 存放区域定期巡查,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环境安全情况11 爆炸物品存放区域员工培训10 - 存放区域操作人员定期接受防爆安全培训以上是防爆检查评分细则的表格,共计11个评分项。

根据每个评分项的情况,对应给出相应的分值,并有对应的备注。

表格中的评分项主要涵盖了爆炸物品存放区域的规划、防火、通风、防静电、照明、管理、许可证、应急预案、安全标识、定期巡查和员工培训等方面。

对每个评分项进行细致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和评估爆炸物品存放区域的安全状况。

评分标准的设定旨在帮助相关部门或个人进行防爆检查时,有系统、全面地了解评估防爆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的合规情况。

根据每个评分项的得分情况,可以对防爆安全进行综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和措施,以确保爆炸物品存放区域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
1.开关的闭锁装置未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 9 联锁装置 2.不能防止擅自开盖操作 3.非专用工具也可以轻易解除联锁装置的作用 4.开关内隔离开关未与负荷断路器、接触器在电气或机械上联锁 1.电缆的连接未采用连接装置的接头 10 电缆与连 2.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连接器和未灌注绝缘充填物或充填不严密的接头 接 3.通电电缆末端没有接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 4.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 20mm,或沿围长三分之一以上 1.接线未采用弓形垫圈、碗形垫圈或利用专用的接线头连接导线 2.螺母下没有弹性垫圈或双螺母 3.螺母压住芯线绝缘 4.芯线裸露部分距卡爪的最近端大于1mm 5.高压电缆的连接,未采用压接方式 6.接线柱使用压板压线时,压板凹面未一律朝下 11 7.井下使用的带有屏蔽层未处理干净,造成事故按失爆处理 电缆接线 8.电气设备内接地线未接 工艺 9.接线腔内地线长度太松或太紧 10.螺母、垫圈涂有绝缘物 11.接线腔不干净,有杂物或水珠 12.使用铠装电缆的接线腔内有油 13.隔爆接线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不符合规定值 不完好 不完好 参照《煤矿防爆电气检查标 准》中的附表 (或距平垫圈)不完好 不完好 不完好 包括通讯、照明、纤毫、控 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
煤矿防爆电气检查标准
序 号 名 称 1.无防爆标志(Exdi) 2.无煤安标志(MA) 1 标志 3.无防爆检查合格证 4.无入井许可证 5.无产品“铭牌” 1.无隔爆轴承盖 2.外壳变形长度超过50mm 2 外壳 3.外壳凹凸深度超过5mm 4.外壳开焊 5.外壳锈蚀严重 6.外壳有锈皮脱落 7.外壳油漆皮脱落较多 3 4 隔爆腔 接线座有裂缝或晃动 1.密封衬垫厚度小于2mm、衬垫宽度小于9.5mm、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大于1mm 观察窗 2.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小于1mm 1.防爆面有油漆和硬杂物 2.防爆面间隙和宽度小于规定 3.快开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不小于25mm 4.防爆面局部存在直径大于0.5mm,深度大于1mm的砂眼,在1cm2范围内超过5个 5 防爆面 参照《煤矿防爆电气检查标 准》中的附表 不完好 不完好 转轴穿过隔爆外壳壁的设备 检 查 项 目 备 注
不完好
4
14.隔爆电动机斜面接线盒反装 1.插接装置的电源侧未接插座,负荷侧未接插销 2.当断开时插销带电 3.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影响防爆性能的附属元件不齐、不完整或不可靠 4.接线嘴电缆出口处不平滑,出现死弯致使像套电缆绝缘外护套与相线的绝缘 橡胶分层 12 其它 5.旋转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零 件相互间的距离大于风扇最大直径的1%,或小于1mm 6.弹性物上再加弹簧垫 7.井下电缆用铁丝捆吊或盘圈 8.喇叭嘴用密封圈分层朝外 9.接地装置不规范,或串联接地 10.五小电器未上牌管理或牌板规格不一致,或用铁丝固定 11.矿用开关未上架管理 不完好 不完好 不完好 包括控制线、信号线
不完好
1
5
防爆面 5.隔爆面划伤超过规定值 6.防爆面粗糙度大于6.3um 7.操纵杆的粗糙度大于3.2um 8.隔爆面少量划伤、有锈迹,用棉纱擦后,有“云影” 9.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 10.磷面脱落并未涂防锈油 11.涂防锈油过多 1.高压电缆填料的填充深度未大于电缆引入孔径的1.5倍 2.使用铠装电缆,密封圈未全部套在铅皮上 3.电缆护套伸入器壁小于5mm 4.电缆护套伸入器壁大于15mm 5密封圈、金属挡板和挡圈安装错次序 6.金属档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mm、厚度小于2mm 7.金属套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mm、厚度小于2mm 8.接线嘴压紧后无间隙 9.金属圈内的外径与喇叭嘴伸入器壁规格不一致 电缆引入 装置 10.接线嘴未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大于5mm 11.接线嘴外部有缺损,不影响防爆性能 12.卡兰式的以压紧密封圈后用单手晃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为失爆 13.螺旋式接线嘴拧入扣数少于5扣,用单手顺压紧方向用力拧动超过半圈 14.接线嘴朝上 15.电缆压紧后的直径比原直径减少10%以上 16.电缆压线板未压紧电缆
参照《煤矿防爆电气检查标 准》中的附表
不完好
不完好 或小不完好
不完好
2
17.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有负荷侧接线嘴接入引出电源线或从电源侧接线嘴接入 引出负荷线 18.低压隔爆开关接控制线、信号线的喇叭嘴接入或引出动力线 1.使用不合格的橡胶密封圈 2.密封圈尺寸不符合规定 3.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大于±1mm 4.芯线截面积4mm2及以下电缆密封圈内径大于电缆外径 7 密封圈 5.密封圈的厚度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或小于10mm 6.密封圈的宽度小于电缆外径的0.3倍,或小于4mm 7.密封圈修整后凹凸大于2mm 8.密封圈修整后凹凸小于2mm 9.控制线、信号线的密封圈分层严重内凸、外凹达密封圈宽度的1/3 10.电缆与密封圈之间包扎其它物体 11.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 1.隔爆面紧固件不齐全、不完整、不可靠 2.紧固件未采用不锈材料或经电镀防锈处理 3.用于紧固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规格不一致 4.螺纹裸露部分超过三扣 8 紧固件 5.紧固隔爆面的螺母未上满扣 6.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长度未大于螺纹直径的尺寸,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 寸,而螺钉未拧满螺孔 7.螺栓松动 8.无弹簧垫圈和弹簧垫圈不合格 或无背帽 铸铁、铜、铝件等未大于于 螺纹直径的1.5倍 不完好 不完好 不完好 截面积70mm2的电缆除外 含2mm 不完好 参照《煤矿防爆电气检查标 准》中的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