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张拉方案

合集下载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预应力钢绞线拉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K29+850显南大桥跨径布置为:4X 25+4X 25=100m小箱梁,左右两幅共64片小箱梁。

C50 混凝土,其中中跨中梁16片,中跨边梁16片,边跨中梁16片边跨边梁16片,桥梁交角为90 度。

K31+734黄家中桥跨径布置为3X 20=60m小箱梁,左右两幅共24片20m小箱梁。

C50混凝土, 其中中跨中梁4片,中跨边梁4片,边跨中梁8片,边跨边梁8片。

桥梁交角为90度。

AK1+739.78白田互通跨线桥跨径布置为4X 25=100mJ、箱梁,单幅共16片25m小箱梁。

C50混凝土,其中中跨中梁4片,中跨边梁4片,边跨中梁4片,边跨边梁4片。

桥梁交角为70 度。

K31+357县道684分离跨径布置为4X 20=80m小箱梁,单幅共12片20m小箱梁。

C50混凝土, 其中中跨中梁2片,中跨边梁4片,边跨中梁2片,边跨边梁4片。

桥梁交角为110度。

K36+811高家村分离跨径布置为3X20=60m小箱梁,左右两幅共24片20m小箱梁。

C50混凝土, 其中中跨中梁4片,中跨边梁4片,边跨中梁8片,边跨边梁8片。

桥梁交角为120度。

YK38+705(ZK38+66梅峰高架桥跨径布置为5X 30+5X 30+5X 30+5X 30=200m・梁,左右两幅共200片20m小箱梁。

C50混凝土,其中中跨中梁72片,中跨边梁48片,边跨中梁48片,边跨边梁32片。

桥梁交角为120度。

全线梁片:25m小箱梁80片,20m小箱梁60片,30mT梁200片。

小箱梁及T梁钢束具体布置见拉示意图。

二、编制依据三、预应力主要技术参数1 、主要材料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 p 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勺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锚具:T梁纵向钢束采用YM15-11 YM15-10 YM15-9 YM15-8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预制小箱梁纵向钢束采用YM15-5、YM15-4 YM15-3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

钢绞线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钢绞线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明确预应力设计要点、张拉操作要求、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和指导张拉施工。

二、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三、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邯大高速S7合同段的所有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业。

四、施工规划4.1、人员配置施工人员配置表4.2、施工设备配置及选型表4-2-1 机械、设备配置表4.3、施工用电及照明施工用电主要为电动高压油泵、钢绞线切割机、管道压浆泵等机械设备用电和夜间施工照明用电,根据箱梁预制场目前布置的配电设施,基本满足用电需求。

4.4、施工期间用水施工期间用水主要为水泥砂浆拌合用水,使用预制梁场内自钻的深水井。

4.5、施工进度安排邯大高速公路S7合同段桥预制箱梁张拉施工施工时间: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

五、预应力箱梁张拉施工准备预应力梁的张拉是预制梁施工工艺流程中最为关键的施工工序,其工序的有效控制,是确保梁片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项目部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张拉前的施工准备工作:5.1、人员的组织配备根据本标段预制梁的结构型式和数量,我部将选择具有与本标段相应结构型式预制梁张拉经验的、责任心强的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张拉班组,完成此项工作(具体人员配置见4-1-1表)。

5.2、物资准备物资准备工作分材料准备和设备准备。

张拉前必须充分做好各项工作,以确保张拉工作的连续性。

5.2.1、材料的准备张拉前必须储备好足够的钢绞线、张拉用的工具夹片和工作夹片,其中工具夹片每班组必须备用2套,工作夹片储备多于一片梁的夹片数量;另外还需储备足够数量的水泥、膨胀剂、液压油(油泵用)。

5.2.2、设备的配备为确保张拉和压浆工作的顺利进行,张拉班组配备足够的张拉机具和压浆设备及辅助机具(具体机械配置见4-2-1表)。

钢绞线张拉计算公式

钢绞线张拉计算公式

钢绞线张拉计算公式
钢绞线的张拉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

其中,△L代表钢绞线的伸长量,单位为厘米;P平代表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单位为牛;L代表钢绞线的长度,单位为厘米;E代表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单位通常为MPa,具体数值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代表钢绞线的截面积,对于单根φ15.24的钢绞线,其有效截面积为140平方毫米。

2. 张拉力计算公式:T=(A×Fy×π×D^2)/4。

在这个公式中,T代表张拉力;A代表钢绞线的横截面积;Fy代表钢绞线的屈服极限;π代表圆周率;D代表钢绞线的直径。

另外,钢绞线张拉值的计算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ΔL=ΔL1+ΔL2-b-c。

其中,ΔL1为从初始拉力(桥梁施工规范规定一般为设计控制张拉力的10%~25%)至张拉设计控制拉力间的千斤顶活塞的张拉行程;ΔL2为初始拉力时的推算伸长值(按规范规定推算求得);b为工具锚锚塞回缩量;c为工作锚锚塞回缩量。

钢绞线张拉计算数据

钢绞线张拉计算数据

钢绞线张拉计算数据
一、1#预制台座
1.理论伸长值计算:
△L=(P×L)/(E P×A P)=(109.5×1395)/(140×200.67)=761mm
△L:钢绞线伸长量,㎝
P: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钢绞线长度,㎝
E P: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A P: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
2.小千斤顶顶号1# 表号:06.2298 回归方程:ρ=0.2284F a-0.16 单根张拉:
3.大千斤顶顶号:1# 表号:09.7497回归方程:ρ=0.02129F a-0.14
2# 表号:09.7487回归方程:ρ=0.02093F a+0.17 整体张拉:
F: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195.3N
二、2#预制台座
1.理论伸长值计算:
△L=(P×L)/(E P×A P)=(86.6×1395)/(140×200.67)=602mm
△L:钢绞线伸长量,㎝
P: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钢绞线长度,㎝
E P: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A P: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
2.小千斤顶顶号1# 表号:06.2298 回归方程:ρ=0.2284F a-0.16 单根张拉:
3.大千斤顶顶号:1# 表号:09.7465回归方程:ρ=0.02094F a-0.21
2# 表号:09.7447回归方程:ρ=0.02145F a+0.45 整体张拉:
F: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195.3N。

张拉、压浆方案

张拉、压浆方案

张拉、压浆施工方案(一)、张拉准备1、钢绞线的下料、编束和穿束(1)、钢绞线的下料、编束钢绞线下料前先将钢绞线卷放在自制的放线架中,再将铁皮剪断,然后人抓住钢绞线一端,将钢绞线缓缓拉开(注意不使钢绞线产生有害变形,对有害变形的部分必须除掉),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断。

钢绞线下料长度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防止下料过长造成浪费。

每根钢绞线的长度按下式确定:L=l+2×(l1+l2+l3+l4)式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l—孔道净长l1—工作锚长度l2—千斤顶长度l3—工作锚长度l4—张拉端外露长度,取65cm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台上,据设计编制成束。

要求编束一定要绑紧,钢绞线要顺直,根与根之间不得相扭。

(2)、穿束采用人工穿束。

穿束前将压浆孔及锚垫板上的混凝土灰浆清理干净,将波纹管清除至喇叭口。

2、支架防护设置张拉操作台和防护板。

制作铁架,张拉前把铁架紧靠在梁两端,千斤顶用导链悬挂在铁架上,并在距离千斤顶1.5~2.0m处安设防护板,以防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3、检验张拉机具在张拉作业之前对千斤顶,油压表及油泵进行标定,并绘制标定曲线,张拉时按标定曲线配套使用。

并检查锚具及预应力钢束安装是否正确。

4、检查锚具张拉前安装工作锚,然后用铁锤将夹片轻轻地打入锚环,要使夹片均匀,完毕后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及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时同样用铁管将夹片均匀打入工具锚内。

在进行以上作业时,千斤顶悬挂在铁架上,调整锚圈、垫板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间轴线相吻合。

(二)、施加预应力1、张拉设备张拉用千斤顶在使用前应全面进行校定。

在校验期限内,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定。

(附张拉设备标定报告、千斤顶—油表读数表)2、预应力筋的制作及安装预应力筋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的直径为Φs15.24mm,截面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pk105。

钢绞线张拉安全专项方案

钢绞线张拉安全专项方案

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1 目的编制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2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京沪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3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罗而庄特大桥、玉符河特大桥、红石岭特大桥、井字坡特大桥的连续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

4 预应力材料4.1 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砼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4.2 钢绞线有出厂合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砼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

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

4.3 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的钢绞线组成。

4.4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5.1 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

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少于1.2倍,张拉千斤顶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 1.05。

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5.2 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至2.0倍,精度不低于1.0级,校正期有效期为一周。

5.3 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

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6 工艺流程制孔穿束张拉压浆7 施工工艺7.1 制孔预应力孔道位置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灌浆工艺的要求。

制孔管应管壁严密不易变形,确保其定位准确,管节连接应平顺。

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孔道成型后应对孔道进行检查,发现孔道阻塞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7.2、穿束7.2.1 钢绞线下料按设计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

钢绞线张拉作业指导书

钢绞线张拉作业指导书

下行联络线跨东外环特大桥(40+70+40)m连续梁混凝土预应力筋作业指导书1、概述本连续梁设计为纵向、竖向两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单端张拉。

纵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mm高强度钢绞线基技术条件符合GB5224标准。

梁体顶板和腹板纵向预应力束采用9-7φ15.2钢铰线,锚具采用OVM15-9型,φ80mm金属波纹管成孔,张拉千斤顶采用YCW400型。

底板预应力束采用12-7φ15.2钢铰线,锚具采用OVM15-12型,φ90mm金属波纹管成孔,张拉千斤顶采用YCW400型。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830Mpa、弹性模量为Ep=200Gpa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的规定。

梁体腹板竖向预应力筋为Ⅳ级32mm精扎螺纹冷拉钢筋,φ48mm薄铁皮管成孔,采用JLM-32锚具,YC-60千斤顶单端张拉,YGM-32螺母锚固。

2、预应力筋和张拉设备的存放和检验⑴预应力钢材检验与存放①预应力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度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且附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②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三盘,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距和力学性能试验。

③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取一根试样进行进行伸长率检验,如果任何一根钢绞线在拉伸破坏之前,钢绞线的伸长率已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可以不继续测定最后伸长率。

④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到货后除核查合格证书外,应对外观、外形尺寸和机械性能抽验。

外观检查应对整根钢筋,每20T至少抽查2根,要求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氧化浮皮、结疤、劈裂等现象。

外形尺寸和机械性能的抽验应按每炉或每罐为一批,但质量不得大于50T。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一、引言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是一种先进的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尤其在桥梁、高速公路、地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少结构变形,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准备各种施工设备和材料,如钢绞线、锚具、夹具、高压油泵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整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安装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绞线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安装在锚具上。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锚具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其与钢绞线垂直并对中。

3、张拉阶段:通过高压油泵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钢绞线受力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4、固定阶段:在钢绞线张拉完成后,使用锚具将其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确保钢绞线的位置稳定。

5、封锚阶段:在固定完成后,对锚具进行封锚处理,防止锈蚀和外力破坏。

三、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设备选择在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中,设备选择是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设备包括高压油泵、千斤顶、锚具、夹具等。

其中,高压油泵和千斤顶是用于提供张拉力的设备,锚具和夹具则是用于固定和连接钢绞线和混凝土结构的装置。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四、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质量控制:对进场的钢绞线、锚具、夹具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检查:在施工前对高压油泵、千斤顶等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正常。

3、张拉控制:在张拉过程中,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钢绞线受力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威海市地方储备粮库工程,由山东粮油工程设计院设计,共4个单体工程,总建筑面积5015m2,1#仓有24米预应力折线屋架15榀,2#、3#仓各有24米预应力折线屋架6榀,周转仓有21米预应力折线屋架3榀。

预应力钢绞线1×7标准型,公称直径φ15.2mm强度等级186Mpa钢绞线,截面积为140mm2。

每榀屋架梁下弦预应力筋2束,每束由3根1×7标准型钢绞线组,屋架采用现场预制。

二、预应力钢绞线施工实验预应力钢绞线进场后应分批验收,每一检验批由同一型号、规格、同一生产工艺,重量不超过60T,本工程进场钢绞线分盘计量,试验时每盘取一根,分别进行表面质量,屈服强度,松弛试验,抗拉试验,伸长率,力学性能试验,有一项不合格即为不合格产品。

三、锚具及张拉机械选择锚具必须有合格证,锚具性能必须符合JGJ85-92的规定标准,锚具1000套为一检验批,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张拉机械选用YCQ20型千斤顶。

四、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及编束1、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一端张拉,一端补强的方法:下料长度考虑构件的长度,锚具的厚度,YCQ20千斤顶工作需要长度,及施工工艺所需钢绞线外露长度:L=L0+2×(L1+L2+L3+100)L0:构件孔道长度23800mmL1:工作锚厚度50mmL2:所需撑脚长度,一般取170mmL3:YCQ20千斤顶所需长度130mmL24=23800+2×(50+170+130+100)=24700mmL21=20800+2×(50+170+130+100)=21400mm2、钢绞线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弹出伤人,应先做一个钢筋笼,用φ18钢筋焊制,存放直径视钢绞线圆盘的大小,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焊制的钢筋笼内,然后逐卷放出。

3、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必须采用砂轮切割,严禁用切断机,电弧焊切割机,下料前现场必须做一个25米长,1米宽操作水泥平台,以便钢绞线下料长度的丈量和施工操作。

下料时发现钢绞线有电接头或机械损伤应及时剔除,不得混入使用。

4、为保证钢绞线下料长度的准确,端头平齐,须在切割处50-100mm处用20#铁丝扎牢,钢绞线编束采用20#铁丝绑扎,间距2m-3m,编束时先将钢绞线理顺,尽量使各根钢绞线紧松一致,再按下料平台的标记下料。

,长度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5、本工程采用1×7钢绞线,公称直径φ15.2。

每榀屋架下弦分别由两束三根钢绞线组成,为确保钢绞线两端排列顺序一致,在穿钢绞线和张拉时不致紊乱,必须对其进行编束,编束时,首先将3根钢绞线用红蓝油漆再两端标记,并按顺序摆放,编束时要求在做好的水泥平台上完成,,钢绞线各自位置准确,然后用2m~3m用20#铁丝编制合拢捆扎,下料编束完成以后随即穿入屋架梁预留孔道内。

五、预留孔道1、由于1#仓,2#仓3#仓及周转仓受到场地限制,因此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内径50mm。

管道采用“井字架”固定,井字架的钢筋选用φ6.5钢筋,间距60cm一道,每一接点处增加一个。

波纹管接头部位采用同种材料大一个规格的波纹管长约40cm,两端采用塑料胶纸密封。

2、灌浆孔和排气孔留置执行95G415图集。

六、张拉力及钢绞线伸长值计算24米跨折线梁预应力损失计算(一)应力及损失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后张法(表11—49)钢绞线σcon≤0.75fptk σcon=1128.57Mpa,fptk=1860Mpa,σcon/fptk=0.67<0.751、锚具的锚固损失:σl1=aES/L=5×2×105/(23.8×103)=21.01MpaL—张拉端至固定端长度,a—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筋2、砼弹性压缩损失:(后张法)σl3=0.5ESσpc/Ec=0.5×2×105×σpc/(3.45×104)=7.8Mpa其中:σpc=Py1/A=0.9×158×103/220/240=2.69Mpa,Py1=0.9Pj3、预应力钢筋松弛损失σl4=0.44×(σcon/fpck-0.5)×σcon=0.44×(0.607-0.5)×1128.57=53.13Mpa4、砼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后张法)σl4=(35+280×σpc/fcu)/(1+15ρ)=(35+280×3.23/50)/1.367=38.85Mpaσpc=158×1000/(220×240-3.14×252×2)=3.23Mpa5、孔道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查施工手册2:μ*θ+k*x=0.3×0+0.003×23.8=0.07<0.2按σl2=1128.57×(μ*θ+k*x)=79.0Mpa故应力损失之和:∑σli=σl1+σl2+σl3+σl4+σl5=21.01+7.8+53.13+38.85+79=199.79Mpa因:σpc=σcon-∑σli故σcon=158000/140+199.79=1328.36Mpaσcon/fptk=0.714<0.75,满足要求。

对夹片锚具不可卸载锚具,张拉时按σ→1.03Pj锚固(二)计算伸长值ΔL=P*LT/(AP*ES)=1.03×1328.36×140×23.8×103/(140×2×105) =162.81mm21米跨折线梁预应力损失计算(一)应力及损失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后张法(表11—49)钢绞线σcon≤0.75fptk σcon=1076.21Mpa,fptk=1860Mpa,σcon/fptk=0.579<0.751、锚具的锚固损失σl1=aES/L=5×2×105/(20.8×103)=48.07MpaL—张拉端至固定端长度,a—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筋2、砼弹性压缩损失:(后张法)σl3=0.5ESσpc/Ec=0.5×2×105×σpc/(3.45×104)=7.44Mpa其中:σpc=Py1/A=0.9×150.67×103/220/240=2.57Mpa,Py1=0.9Pj 3、预应力钢筋松弛损失σl4=0.44×(σcon/fptk-0.5)×σcon=0.44×(1076.21/1860-0.5)×1128.57=37.22Mpa4、砼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后张法)σl4=(35+280×σpc/fcu…)/(1+15ρ)=(35+280×2.57/50)/1.367=36.13Mpa5、孔道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查施工手册2:μθ+kx=0.3×0+0.003×20.8=0.0624<0.2按σl2=1076.21×(μ*θ+K*XV)=67.16Mpa故应力损失之和:∑σli=σl1+σl2+σl3+σl4+σl5=48.07+7.44+37.22+36.13+67.16=196.07Mpa因:σpc=σcon-∑σli故σcon=σpc+∑σli=150670/140+196.01=1272.22Mpaσcon/fptk=0.714<0.75,满足要求。

对夹片锚具不可卸载锚具,张拉时按σ→1.03Pj锚固(二)计算伸长值ΔL=P*LT/(AP*ES)=1.03×172.22×140×20.8×103/(140×2×105)=136.28mm七、预应力钢绞线的现场张拉1、机械准备除砼工程所需机具外,尚应配备YCQ—20千斤顶两台高压油泵ZB4—500型两台喷浆设备一套无齿锯一台气焊一套电焊机一台油泵与千斤顶配套检定使用。

2、人员组成现场指挥:周喜刚、于井堂安全监督:林涛技术质量监督:王兆测量伸长值:王兆马成虎操作千斤顶:其他人员:3、现场准备: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尤其是屋架两端必须平整畅通,张拉前对YCQ千斤顶进行校核,校核不得少于三遍,取平均值,为张拉依据。

4、张拉顺序由于施工时屋架分三层或四层叠合预制生产,可采用逐层超张拉的方法:24米跨屋架:第一次:0→10%σcon(132.836Mpa)(开始测量值持续2分钟)→1.0σcon(1328.36Mpa)上层架→σcon→1.03σcon(1368.21Mpa)二层架→1.05σcon(1394.78Mpa)三层架→1.06σcon (1408.06Mpa)四层架21米跨屋架:第一次:0→10%σcon(127.22Mpa)(开始测量值持续2分钟)→1.0σcon(1272.22Mpa)上层架→σcon→1.03σcon(1310.39Mpa)二层架→1.05σcon(1335.83Mpa)三层架第二次逐次逐根补强至张拉设计值,单根钢绞线150.67KN(21米),24米跨158KN21米跨折线梁超张拉为张拉力的1.03σcon×140÷1000=1.03×1272.22×140/1000=183.45KN24米跨折线梁超张拉为张拉力的1.03σcon×140÷1000=1.03×1328.36×140/1000=191.55KN构件采用叠制,每垛三榀或四榀屋架,张拉时遵照先上后下的原则,张拉过程中认真测量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若实际伸长值大于计算伸长值的6%或小于伸长值的6%应暂停施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现场张拉时采用1#千斤顶张拉1号、2号、3号筋,2#千斤顶张拉4、5、6号筋。

千斤顶分别位于屋架两端,1#千斤顶张拉1#筋时,2#千斤顶张拉4#筋;1#千斤顶张拉2#筋时,2#千斤顶张拉6#筋;1#千斤顶张拉3#筋时,2#千斤顶张拉5#筋。

复拉时,1#、2#千斤顶交换张拉对象进行复拉,复拉时控制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N超24米=185.97KN,(σcon=1328.36Mpa),N超21米=178.11KN,(σcon=1272.22Mpa)5、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按下列要求进行张拉(σcon为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0→σcon持荷三分钟→锚固的张拉程序。

为避免侧向弯曲,两束应在两端对称布置,采用一端张拉,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应保持孔道中心,锚具中心和千斤顶中心“三心一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