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分析论证
依据逻辑学证明论证的一般策略

依据逻辑学证明论证的一般策略论证的一般策略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来支持或证明一些陈述或观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论证的一般策略,并提供一些示例。
首先,一个好的论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前提、推理、结论。
前提是为了支持结论而提出的事实、数据、观点等信息;推理是基于前提进行的逻辑推断;结论是根据推理得出的结论或观点。
论证的一般策略可分为以下几种:归纳法、演绎法、拒绝反驳法和统计法。
1.归纳法: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式来证明结论是普遍适用的。
归纳法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相关例子来支持论点。
例如,要证明"所有鸟都会飞"这个结论,可以列举出许多鸟类的例子,如鹰、鹦鹉、乌鸦等。
2.演绎法: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来证明结论是正确的。
演绎法的论证过程是从普遍原则出发,应用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得出特殊情况。
例如,要证明"电影院里的人都喜欢看电影"这个结论,可以通过推理得知人在电影院里,因此可以推断他喜欢看电影。
3.拒绝反驳法:通过排除其他可能性来支持结论的可信度。
拒绝反驳法的论证过程是通过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或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要证明"人是凶手"这个结论,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嫌疑人,提供证据证明只有该人才符合凶手的特征。
4.统计法:通过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结论。
统计法的论证过程是通过提供相关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要证明"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力"这个结论,可以引用相关研究报告或调查结果来支持。
除了以上四种策略,还有其他一些辅助的论证策略,如对比法、类比法、假设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应用,选取合适的策略对于有效的论证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论证时,还需要注意论证的缺陷和漏洞。
常见的论证缺陷有:未提供足够的证据、利用无效或不可靠的证据、逻辑错误等。
要避免这些缺陷,需要确保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使用正确的逻辑推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反驳进行充分回应。
论证逻辑的知识点总结

论证逻辑的知识点总结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命题是陈述某种观点或主张,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如合取、析取、蕴含、等价等,这些概念和原理构成了命题逻辑的基本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不同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逻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推理规则,通过推理规则我们可以从已知的真命题推导出新的真命题,这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推理规则主要包括假言推理、假前提、构造假设法、假设的拒绝等,这些规则在命题逻辑中被广泛地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分析。
二、谬误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错误,它可能导致结论错误或者无法得出结论。
在逻辑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的谬误,如陈词滥调、动机论谬误、关联谬误等,通过学习这些谬误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避免在思考和表达中出现的逻辑错误。
谬误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论证和推理过程。
通过识别谬误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三、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逻辑学中命题逻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已知的真命题推导出新的真命题。
在推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推理规则,如假言推理、假前提、构造假设法、假设的拒绝等,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分析,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推理规则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推理规则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我们在思考和表达中更加周密和严谨。
四、范畴逻辑范畴逻辑是逻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范畴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各种概念、性质和关系,通过范畴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学:逻辑论证

二、逻辑证明的结构
从逻辑结构分析,任何一个逻辑证明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 方式三部分构成的。
(—)论题
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明的命题。证明的全过程都是围绕确定论题为真而 展开的。在论述过程中,论题往往既是开端又是终结。作为开端,论题就是提 出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终结,论题就是问题的解决,就是结论。 所以,论 题是贯穿逻辑证明始终的,它起着统帅证明全局的作用。 论题可以是科学上已 经被证明的命题,也可以是科学上未经证明的命题。论题如果是已被证明的问 题,那么证明主要是侧重在表述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绝大部分是 已被证明了的,这时的证明最主要的是要用简练、概括的方式把科学上已达到 的成果合乎逻辑地表述出来。如果被证明的论题是未经证明的,那证明过程的 重点就在于探求,即为一种新的假设寻找理论的和事实的根据。所以,同是证 明,但由于论题有已证和未证之分,在性质上可以是很不相同的。
• (二)证明和推理的区别
• 首先,证明与推理的方向不同。 证明的出发点是论题(结论),然后找出论据(前提)来 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而推理的出发点是前提,由前提到结论。
• 其次.证明比推理的逻辑结构要复杂。证明往往包含一系列推理形式(简单的证明可以 是—个推理形式),是各种推理形式、逻辑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从各方面论证同一个论题。 因此,证明比推理有更大灵活性和创造性。
•
这说明归纳、类比等非演绎推理形式不是严格的逻辑证明,而是一 般意义上的论证,即为确定论题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根据或理由。
论题是表明“证明什么”,论据是表明“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方式 是表明“怎样证明”。平常我们论述问题时总要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 问题,最后解答问题,从结构上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证明。毛泽东 同志曾形象地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话 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种内容的联系,不要 互相冲突,”这里的“开头”和“尾巴”部分,就证明的逻辑结构来说, 即论题的提出和归结部分,而“中间”则是提出论据对论题进行证明的 部分。
论证多行不义必自毙逻辑学

论证多行不义必自毙逻辑学古话讲“多行不义,必自毙”。
其实这不是一句空话。
也不是一句泄愤的话。
不是一句诅咒的话。
这背后揭示了一个人类社会、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因为万事有因果。
佛教也讲因缘聚合。
基督教也讲上帝的惩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好,其实都有一定的运行规律。
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这是普通人能懂的最通俗一面的理解。
最可怕的就是有些人不动脑筋,也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做了恶事之后,可能自己并不觉得是做了恶事。
你可以不作为,但是你不能乱作为。
人与人之间的因果报应关系,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人类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个效应并不是像数学公式那样,有一个导出的直接结果。
这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认知程度。
无知鲁莽的行为和决策,可能会遭致连环的社会效应。
什么是作恶而无知呢?作恶而无知的行为往往体现在一个人如下的行为方式:一是隐瞒信息,故意搞信息不对称。
二是说谎话,言行不一。
三是蛮不讲理,霸横蛮干。
我们为什么不把偷抢盗掠作为一种做坏事在这里面去讲,偏偏把上述行为作为一个作恶无知的行为。
偷抢盗掠实际上是一个主观行为和主观思想一致的情况。
本身就是这个社会大家都公认的作恶行为。
而故意隐瞒,故意搞信息不对称,说谎和言行不一,甚至蛮不讲理,霸横蛮干,这些行为往往很多人并不能够想到他们是在真正的作恶。
实际上这些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远远胜于那些流氓土匪。
把这些行为放在道德或伦理的边界上进行讨论。
其实这已经不是属于道德范围内讨论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人的诚信的问题。
因为这样的行为会引起一连串的社会影响。
一个群体的恶,实际上就是从这开始形成。
一个人如果不断的有这样的行为,他可能在这个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
如果是一个群体,那当然这个社会更不能容忍。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
逻辑学论证分析

逻辑学论证分析
逻辑学论证分析是指对论证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论证的过程。
下面是逻辑学论证分析的几个基本步骤:
1.确定论证的目的。
在进行论证分析之前,需要先确定论证的目的,即论证者想要说服读者什么。
2.梳理论证的结构。
论证通常由论点、论据和结论三部分组成,需要梳理出论证的结构,以便进行分析。
3.分析论据的有效性。
论据是论证的基础,因此需要对论据进行有效性分析,检验其是否充分、正确和相关。
4.评价论证的合理性。
论证的合理性是指论证的结论是否符合逻辑规则和常识,需要从逻辑上和事实上对论证进行评价。
5.对论证进行总结。
通过论证分析,可以对论证的目的、结构、论据和结论进行总结,并对论证的整体合理性进行评价。
1/ 1。
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15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第三节 反驳及其方法
一、反驳及其构成 1.概念:反驳就是引用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以确定某个命题虚
假或某个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 有人主张办一切事情都要看本本上怎么写的,这是思想
僵化的表现。如果一切都要从本本出发,那么本本上没有写 的,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办了。那样,社会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4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2.论据:用以确定论题真实性或正当性的那些命题,是证明论题 是否真实或是否正当的理由、根据。
一个论证过程 中,论题只有一个,论据则没有明确的规 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根据需要而定。由于论据 是论题真实性的根据,所以依据必须是真实的判断,人们一 般用科学理论中的公理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定理和法律规范 等命题来担任论据。
18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一位药剂师走进一个书商的铺子里,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 来说:“这本书有趣吗?”
“不知道,没有读过。”书商回答说。 “你怎么能卖你自己未读过的书呢?” “难道你能把你自己药房里的药都尝一遍吗?”
19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例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文化经典与传统仍在生存和 延续。在美国,总统手按着《 圣经》 宣誓就职,小学生每周 都要手按胸口背诵“一个在上帝庇护下的国家”的誓言。而 在中国,小学生早已不再读经,也没有人手按《 论语》 宣誓 就职,中国已成为一个几乎将文化经典与传统丧失殆尽的国 家。 为使题干成立,下面哪一项是必须假设的?
多。
23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中的论证

强调实际论证中的语境、修辞、 论辩等非形式因素,研究如何在 实际论证中提高说服力。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根据已知 的一般原理推出特殊的结论。
归纳推理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观察 和实验等手段,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或原则。
论证的有效性与说服力的区别
有效性
指论证的结构和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规则,是否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说服力
指论证的实际效果,即能否有效地说服听众接受结论,这涉及到语言、情感、 语境等多方面因素。
03 论证的评估
评估论证的标准
清晰性
准确性
相关性
充分性
论证的表述应清晰明确, 避免含糊不清或歧义。
论据和结论都应准确无 误,不能有错误或误导
性的信息。
论据应与结论直接相关, 支持结论的成立。
论据应足以支持结论, 不能出现逻辑上的跳跃
或漏洞。
证据的可靠性
可信度
证据的来源和提供者应具有可信 度,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
靠性。
完整性
证据应完整无缺,不能有遗漏或篡 改。
可验证性
证据应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验证, 而不是孤证或不可重复验证的信息。
推理的合理性
符合逻辑规则
推理过程应符合逻辑规则, 不能出现逻辑错误或悖论。
排除其他可能性
推理过程中应排除其他可 能的解释或因素,确保结 论的唯一性和确定性。
常见的论证谬误类型
偷换概念
以人攻击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论证者故意将两个不 同的概念当做一个概念使用,或者用一个 概念偷换另一个概念。
通过攻击论证者的个人特征或动机,而非 其论证的内容,来进行反驳。
逻辑学课件逻辑学第十章论证

(二)证明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 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为真)的 推理论说过程(立论)。
(三)反驳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 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为假)的 推理论说过程(驳论)
二、论证的结构 (一)论题 论题是论证中其真实性或虚假性 需要确定的判断,它是论证的主题 和核心,即所谓的“问题”(它所 要回答的是论证什么?)。
论题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科学上已知为真的判断; 一类是真实性需要检验的判断 (假说、辩论赛的正题和反题)
(二)论据 论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或
虚假性的已知为真的判断。论据是一 个论证的根据,也就是所谓的“理 由”。它所要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证 明或反驳论题”。
论据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已经确认为真的事实情况; 一类是科学的定义、公理和定理。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一、演绎证明、归纳证明、类比证明 (一)演绎证明 演绎证明是用陈述一般原理、原则
的判断,证明某一特殊事实为真。它 运用的是演绎推理的形式。
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地质年代
里曾经是海洋地区。因为地质学已 经证明: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 层都是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地质 普查探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中 遍布了珊瑚、苔藓、海藻、鱼龙、 海百合等化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 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 地质史上的海洋地区;
喜马拉雅山脉是含有水生生物化 石的地层(它的地层中遍布了珊瑚、 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水生生 物的化石);
所以,喜马拉雅山脉在地质史上 曾经是海洋地区。
(三段论推理)
演绎证明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所 进行的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论证 某一特殊论断。
(3)运用排他法应注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
2.7 评价
一一个伎俩
我们评价某东⻄西“好或坏,应该或不不应该”的时 候,并没有明确评价标准是什什么,这使得我们的观 点难以被反驳。
59
Section 2.7 Evaluation
另一一个伎俩
达成共识的同时,不不一一定有统一一的评价标准。
忽听得一一个苍老老老的声音音说道:“众位朋友,咱们中了了岳不不群的奸 计,身陷绝地,该当同心心协力力力,以求脱险,不不可乱挥兵器器,自自相 残杀。”许多人人⻬齐声应道:“正是,正是!”
——《笑傲江湖》第三十十八八回 聚歼
60
Section 2.7 Evaluation
评价的不不同层级
所有领域
好或坏 应该或不不应该 对或错 . . .
特殊领域
美丽或丑陋陋 残忍或友善 勇敢或懦弱 舒服或不不舒服. . .
61
2.7 评价
有的评价词基于语境,本身并非非评价词。
62
2.7 评价
“媒体,就像狗追着一一个球”。
12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无无穷倒退的解决方方案
1. 从未经证实的前提出发。 2. 循环论证。 3. 无无穷链的论证。
13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处理理无无穷倒退的策略略
1. 保证(Assure the audience) 2. 让步(Guard your claim) 3. 削弱(Discount objections)
30
2.5 让步
论证方方式
担保
让步
削弱
31
2.5 让步
让步就是弱化前提,使得人人们难以对它们 提出反对意⻅见。
32
2.5 让步
“中等收入入国家对未富先老老老很担忧,因为不不利利的人人口口结 构会降低潜在国内生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并阻碍发 展。”
33
2.5 让步
未得到辩护的前提
不不利利的人人口口结构会降低潜在国内生生产总值(GDP) 增⻓长率并阻碍发展。
论证方方式
担保
让步
削弱
42
2.6 削弱
削弱就是用用一一个可能的批评来拒绝或反对它。
43
2.6 削弱
这个戒指很贵,但很漂亮。 这个戒指很漂亮,但很贵。
44
2.6 削弱
“他本来说过,决计不不⻅见华山山派之人人,但我早就不不是华 山山派的了了。” “我早就不不是华山山派的了了,尽管他本来说过,决计不不⻅见 华山山派之人人。”
∴中等收入入国家对未富先老老老很担忧。
34
2.5 让步
让步
不不利利的人人口口结构可能降低潜在国内生生产总值 (GDP)增⻓长率并阻碍发展。
∴中等收入入国家对未富先老老老很担忧。
注意: 让步就是通过弱化前提使得人人们接受你的前提。
35
2.5 让步
当你看到别人人做出让步时,
• 为什什么他们会做出让步? • 这么弱化前提会否导致结论不不再得出?
2.8 细致的分析 Part I
为什什么向机器器人人征税不不是一一个好主意—比比尔·盖茨的建议揭示了了自自动化的挑战(fromThe Economist,Feb 25, 2017,译者:张易易)
PARAGRAPH 1-2
比尔·盖茨不大可能是个卢德主义者(Luddite,指反对新技术的人),但前不久他在 接受网络媒体Quartz 采访时却表露了社会对快速自动化浪潮适应性的怀疑。为了预 防社会危机,盖茨深思后得出结论:政府应该考虑对机器人征税;如果自动化进程因 此而放缓,这会是好事一件。这是一个有趣但不切实际的想法,揭露了很多关于自动 化现存的问题。 在某个遥远的未来,拥有自己的意识、储备金和会计师的机器人可能像我们其他人一 样支付所得税(也许还和我们一样主动)。这不是盖茨先生的意思。他认为,今天的 机器人应该征税——无论是他们初次使用时,还是针对使用它们的公司因为节省了人 工成本而带来的利润。由此产生的资金可以用来培训工人,也许还可以资助医疗保健 和教育的扩展,因为在教学和照顾老弱病残方面还有许多自动化难以代替的岗位。
14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寻找共同的假设/预设!
15
2.4 担保
论证方方式
担保
让步
削弱
16
2.4 担保
我向你保证,吸烟不不利利于你的健康。 显然,... 大大家都知道, … 毫无无疑问,… 很明显,…
注意: 这里里里,证据实际上没有被引用用! 由于实际上没有给出理理由,也就没有理理由可以被质疑了了。
3
2.1 论证标志
各种论证标志 结论标志
因此 于是 相应地 ……
理理由标志
因为 由于 …..
4
2.2 标准形式
标准形式
(1) 前提 (2) 前提 ∴(3) 结论 (从1-2)
5
2.2 标准形式
“我教课,所以我是老老老师。”
(1) 我教课。
∴ (2) 我是老老老师。(根据1)
“我是老老老师,所以我教课。”
23
2.4 担保—侮侮辱型
诉诸于常识
“这是常识,……”
24
2.4 担保
担保的好处
• 节省时间. • 有助于避免陷入入怀疑论的无无穷倒退。
25
2.4 担保
担保的“陷阱”
• 引用用了了不不可信的权威。
清华大大学教授 ,神经生生物学家鲁白白:“霍金金金是一一个伟大大的物理理学家,但不不 是生生物学家或脑科学家。他对人人脑或生生命科学的猜测是可以的,但大大家不不 应该把他的猜测当作专家的专业推断。”
68
2.8 细致的分析 Part I
为什什么向机器器人人征税不不是一一个好主意—比比尔·盖茨的建议揭示了了自自动化的挑战(fromThe Economist,Feb 25, 2017,译者:张易易)
55
2.7 评价
• “发展才是硬道理理。” • “不不管白白猫黑黑猫能逮老老老鼠鼠就是好猫”。 • “应该让一一部分人人先富起来。”
(欠欠理理由)
56
2.7 评价
表达偏好 给出评价
57
2.7 评价
“好”/“应该”…… “坏”/“不不应该”…… 例例如:
符合标准 违反标准。
• “政府不不应该任性;有权不不应该任性。”
循环论证
火火星上有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 火火星上有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VS.
火火星上没有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 火火星上没有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11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无无穷链论证
. . . . . .
∴火火星上至至少有三个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火火星上至至少有两个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火火星上至至少有一一个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火火星上有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无无穷倒退问题
= 前提7 前提6
∴
结论7
∴
结论5
= 前提5 前提4
∴ 结论3
= 前提3 前提2
∴ 结论1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无无穷倒退的解决方方案
1. 从未经证实的前提出发。 2. 循环论证。 3. 无无穷链论证。
9
2.3 论证的问题
断定2 断定3 断定 1
断定4
断定 5
10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1) 我是老老老师。
∴ (2) 我教课。(根据1)
6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可靠性问题
(1)火火星上至至少有一一个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2) 火火星上有金金金发美女女女。
注意: 如果不不能说明一一个论证中前提为真,就不不能通过论证说明结 论为真。
7
2.3 关于论证的一一个问题
…… = 前提9 前提8
27
2.4 担保
以讹传讹
注意如下用用词: 1. “他说 ……” 2. “据报导 ……” 3. “消息来源说 ……”
28
2.4 担保
何时需要担保
• 有人人怀疑你的论证; • 听众接受那个权威; • 引用用所有证据太过困难。
29
Section 2.4 Assuring
担保何时无无用用?
• 没有人人质疑你的断言言; • 那个权威不不足足信; • 很容易易给出所有解释。
NOTE: “但是” 通常出现在强调句句的前面面。“尽管”则相反。
45
2.6 削弱
“削弱”的结构
1. 提出两个断言言; 2. 对比比两个断言言; 3. 强调其中一一个(通过转折结构)。
46
2.6 削弱
但是, 虽然, 即使, 然而而, ……
47
2.6 削弱
稻草人人把戏
论证者削弱容易易的反对意⻅见,使得人人们忽略略 更更困难的反对意⻅见。
17
2.4 担保
担保途径
• 权威型 • 反思型 • 侮侮辱型
18
2.4 担保—权威型
“没人人否认吸烟会有害健康。因为卫生生部已经明确 证实了了这一一点。”
19
2.4 担保—权威型
什什么样的权威?
“曾有美国数据科学家分析特朗普Twitter帐号,发现特 朗普会交叉使用用iPhone、安卓、桌机发文文,如果是通过 安卓手手机推文文,多半是特朗普亲自自操刀刀而而非非助理理代笔。”
51
2.6 削弱
拇指定律律
考虑那些论证者还没想到的反对意⻅见。
52
2.7 评价
评价是终止止“无无限倒退”的另一一个手手段。
53
2.7 评价
评价语言言
令狐冲心心想: “我从来没得罪过你,何以你对我如此憎恨?”
“我就是憎恨你!”
54
2.7 评价
对某个断定或决定进行行行评价:好 或坏,应该或不不应该,对或错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