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法 PPT
合集下载
第六章 个案研究

单一被试研究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一场有关 采集欧洲人尿样的论战,法国生理学家伯纳德 (C.Bernard)认为没有必要从当地中央火车站采集 成群被试的尿样,然后通过计算平均值来获取欧洲 人尿样的数据,因为尿样的平均值只是代表一个虚 构的抽象数值,并不能表示每一个欧洲人个体尿样 的实际情况。最后,伯纳德赢得了这场论战的胜利, 他提出的对单一被试进行深入细致的长期研究的策 略,在生理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第一节 什么是个案研究
3.个案研究的意义
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 很适合教师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 是教育反思的主要手段。 此外,个案研究还适应于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 原因不能人为重复进行的事例进行研究。
第一节 什么是个案研究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 法
2、 收集个案资料
全面地收集个案资料是个案研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全面系统的个案资料有 助于研究者对个案的完整认识。收集资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书面调查、 口头访问的方式,也可采用观察、测验、评定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查阅个案 的个人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个案资料的来源大致有:
出外游逛,学习成绩不良,常用混乱的人称说话, 将“我”称“她”,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她经常 说“她不会回答,我会回答”,弄的父母及老师经 常莫名其妙。 4.测查结果:经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定,智商为98, 言语得分109,操作得分86。广泛成绩测验,词语 认识4.4级,拼写5.4级,算术3.3级。曾在神经科 检查,神经系统正常,无阳性发现。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步骤
个案研究的活动过程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构成:
1、 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者应根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对个案问题 行为的界定,选择典型的人或事为研究对象。例如,研 究的目的是了解超常儿童的特点,探索超常儿童的成长 规律,那么就应该选择智商高的、学习成绩出众的学生 作为研究对象。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个案研究的对象通 常是:生理心理障碍者、学业低成就者、行为偏差学生、 情绪异常学生、资优学生等。
四种研究方法ppt课件

• 优点: 研究的可控(问题的控制,环境的控制 )程度高,应答率高,结构性强,易于量化 。例如:人口普查调查员调查时
• 局限:不灵活,不深入。
23
(一)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
• 非结构式访谈:不采用固定的访问问卷, 不依照固定的访问程序进行的访谈,鼓励 受访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 优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且细致深入 ,可以对感兴趣的问题细致追问,挖掘出 生动的实例,得到更为深入的信息。例如 座谈某同学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对近、现代史非常感 兴 次趣讨,论他,跟决几定个研志究同长道征合的的起同因学和组历成史一意讨个义论研。:究他小们组到,图经书过馆多、
书店等处查阅了大量有关长征的资料。为了弥补这些书面文
字资料的不足,他们还想访到谈了访前谈应法做,好希哪望些能从准老备红工军作的?口
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个案法
1
一、文献研究法
2
什么是文献研究法
想
文献分为哪几类
了
解
怎样进行文献研究
3
(一)什么是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探究, 它通过对已存在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规 律,得出结论。
只要是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展的轨 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就不可避免地采用文献研究法。
• 三次文献:是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 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6
(三)如何进行文献研究?
7
文献研究的三个阶段
1.分析和准备阶段 (找什么? 去哪里找?) 2.收集和占有资料阶段
(怎么找?)
3.处理和加工使用阶段 (怎么加工处理?)
8
1.分析和准备阶段
(1)找什么:分析研究课题,确定所要查
• 局限:不灵活,不深入。
23
(一)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
• 非结构式访谈:不采用固定的访问问卷, 不依照固定的访问程序进行的访谈,鼓励 受访者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 优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且细致深入 ,可以对感兴趣的问题细致追问,挖掘出 生动的实例,得到更为深入的信息。例如 座谈某同学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对近、现代史非常感 兴 次趣讨,论他,跟决几定个研志究同长道征合的的起同因学和组历成史一意讨个义论研。:究他小们组到,图经书过馆多、
书店等处查阅了大量有关长征的资料。为了弥补这些书面文
字资料的不足,他们还想访到谈了访前谈应法做,好希哪望些能从准老备红工军作的?口
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个案法
1
一、文献研究法
2
什么是文献研究法
想
文献分为哪几类
了
解
怎样进行文献研究
3
(一)什么是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探究, 它通过对已存在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规 律,得出结论。
只要是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展的轨 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就不可避免地采用文献研究法。
• 三次文献:是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 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6
(三)如何进行文献研究?
7
文献研究的三个阶段
1.分析和准备阶段 (找什么? 去哪里找?) 2.收集和占有资料阶段
(怎么找?)
3.处理和加工使用阶段 (怎么加工处理?)
8
1.分析和准备阶段
(1)找什么:分析研究课题,确定所要查
《设计调研与策划》授课PPT3第一章第三节

04
实地调研法
设计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法
设计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从实施的程序出发共可分为准备阶段、进入现场、收集资料、资料整理 四个阶段。
设计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法 (一):实地调研的步骤
1.准备工作
设计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法 (一):实地调研的步骤——2.进入现场
在实地调研中,还应注意进入现场的方式 。进入现场的基本方式有以下几种:
设计调研方法——个案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 (三):个案研究的优势与劣势
设计调研方法——个案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
(四):综合研究法
综合性研究是指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两个或多个案例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 的整合研究。运用综合研究法可以反映出一个事物的整体,有效地弥补个案研 究的不足。多个案例的综合研究也带来了研究方法的综合。任何一种研究方法 都有优点和缺点,发挥每一种方法的优势,能够得到方法上的互补,从而使问 题研究取得很好的结果。
(四)现场实验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现场实验需要长时间对真实组织进行干扰以获取更为有效的真实数据, 因此寻找合适的组织进行试验较为困难。
其次,现场实验对实验变量以及外部变量难以控制。在真实的社会环 境下,实验易受到众多外部因素影响,因此往往需要在相似的状况下多次实验, 来弥补现场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02
现场实验法
设计调研方法——现场实验法
设计调研方法——现场实验法
设计调研方法——现场实验法
设计调研方法——现场实验法
设计调研方法——现场实验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计调研方法——现场实验法
设计调研方法——现场实验法
人造现场实验
现场实验法的分类 场景现场实验
自然现场实验
个案研究法.

9
文字表達報告的類型
பைடு நூலகம்
古典的單一個案研究 將古典單一個案的敘述變更為多種個案的敘述 包含多種個案研究或單一個案研究,但不採傳 統的敘述方式 僅作多種個案研究
10
單一個案研究撰寫之結構
線型─分析的結構 比較的結構 年代的結構 塑建理論的結構 懸而未決的結構 無順序的結構
6
個案研究的步驟
1. 2. 3. 4. 5.
敘述目標 設計研究的途徑 蒐集資料 組織資料 撰寫結果報告並討論結果的重要性
7
蒐集資料的主要來源
文件的應用 檔案紀錄 訪問或晤談 直接觀察 參與觀察 人工製品
8
個案研究的類別
歷史上組織的個案研究 觀察的個案研究 生活史 情境的分析 臨床的個案研究
1.研究者須熟識探究領域現有的及相關的理論知識,並 能區分重要的項一無關變項。目前對於變項的選擇, 趨向於強調變項的「壯觀性」,而不側重其「重要顯 著性」的作法 2.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資料的客觀,一向是科學所重視, 因為主觀的偏見,往往無達成此項目標。 3.個案研究結果,可能誤將只是相關的關係,視為因果 關係
個案研究法
93107014 92107035 92107039 92107040 姚皖淳 張雅欣 許菁純 陳瀞儀
1
個案研究的意義與目標
壹.
個案研究的運用與意義
貳.個案研究的目標
2
個案研究的設計
壹.設計的形式
1. 2. 3. 4. 單一個案(整體)設計 單一個案(嵌入)設計 多種個案(整體)設計 多種個案(嵌入)設計
四項規準:
1、研究報告是否具有啟迪閱讀報告者的作用或使 被研究者覺得其具備有用性。
第六章个案研究法.

(4) 模型分析。
以学生制作模型为分析对象的一种作品 分析法。 模型作品分析的内容包括制作 原理的掌握程度,模型的创意水平、部 件及其关系的协调程度、材料性能价格 比、模型的综合性能水平及外观感。
(5) 手工制品分析。
以学生的手工制作品为分析对象的一种 作品分析法。 手工制品的分析内容包括: 材料与形式对主题的表现水平,部件质 量及其关系的合理程度颜色搭配的协调 程序,作品细节的表现程度,作品的外 观等。
(2)临床法应用的一般过程
①由教师、父母或学生本人提出具体的行 为问题或学习问题需要帮助,然后观察 他的行为。 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测量情况、 同伴评价、家庭情况,以及该生在各种 环境中的表现,明确当前的情况。
③根据这个学生的发展史、学校记录和家庭历史 等材料,了解其过去的历史。找出行为的一贯 性。 ④根据可能的假设设置处理方案。 ⑤根据初步处理的结果判别假设是否正确,是否 需要修改或者必须完全推翻。 ⑥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一般宜用实验法再加 以检验。
二、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
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
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追踪法、 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 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1.追踪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 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 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 法。
追踪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三种
个案研究范例
研究主题:童年早期的多重人格的个案研究。 一、确定研究对象 1.个案姓名:王XX,性别:女,年龄:8岁,就学 年级:小学三年级。 2.问题简述:该生父母陈述,女儿脾气坏,不听话, 学习差,常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行为,令人无法理 解(如有时对父母说话时,突然像换了一人似的), 可能脑子有毛病。
第六章 个案研究法

情况的研究: 第一,探索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第三,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 象的影响。
个案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 个步骤:
(1)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 (2)实施追踪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4)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2.追因法
实验法是先确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去探究产 生的结果。追因法则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 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
第六章 个案研究法
基本要点
个案研究法概述 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
一、个案研究法概述 1.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 具体研究的方法。
2.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 特征:
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 不同; 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 象和评价。
4 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通过分析 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 绘画、工艺作品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 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4.1 作品分析法的特征
作品分析法是指有目的地确定一个主题, 使研究对象完成一件作品,研究者通过 对作品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 象特定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教育中, 作品分析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它 具有以下特点:
(3) 笔记分析。
笔记分析是以学生的课堂、 课外笔记为分析 对象的一种作品分析法。 课堂笔记主要分析 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录情况,对重点、难 点的理解水平(如学生是否注意或记录了重点、 难点、关键)。课外笔记主要分析学生课后对 相关知识的补充情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 读兴趣以及从阅读材料中解析出知识点的水平, 由此可以考察学生建构个人认识结构的愿望、 特点和技术水平。
第九章 个案研究法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三)临床法 2.临床法应用的一般过程 (1)提出存在的具体问题。 (2)根据各种测量情况、他人评价情况、家庭情况和当事人的现实表现等,明 确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3)探寻当事人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其他方面的? (4)根据可能假设设置处理方案。 (5)根据初步处理结果判别假设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修改或推翻研究方案。 (6)可以结合实验法进行研究,以便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追踪法 1.个案追踪法的适用情景。 (1)探索发展的连续性。如陈鹤琴对自己孩子808天的个案观察。 (2)探索发展的稳定性。如研究智商的稳定性问题,就要从儿童直到成年。 (3)探索早期教育对其以后影响的研究。如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发展研究。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追踪法 2.个案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如,某学生特殊创造才能的追踪研究。 (2)实施追踪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并作出合理评价。 (4)提出改进个案建议。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操作
三、个案研究的方法
(二)追因法 追寻和探究现象的原因。包括5个部分: 1.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如某校某班某门课程教学质量特别高。 2.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如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学生主动性等。 3.设置比较对象。如同一教师所教授的另一个平行班的成绩怎样? 4.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如比较这两个平行班的具体差异的因素。 5.检验结果。如进一步验证前面结果,必要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第一节 个案研究法概述
一、个案研究法的内涵
4-11个案研究法

结果呈现的方式
个案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案例类论文 或研究报告的写作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有基本的要 求,内容结构应包括案例、分析和评议三部分。 个案研究报告一般主要包括: (1)案例事件描述部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发生过程、结果等的详细记述; (2)案例理论分析部分,包括案例分析目的,教 育理论依据、教育意义等; (3)案例评议部分,包括案例自评或者专家点评、 改进意见等。案例写作的重点在于分析部分
五、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
个案研究报告一般主要包括:
(1)案例事件描述部分,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发生过程、结果等的详细记述; (2)案例理论分析部分,包括案例分析目的, 教育理论依据、教育意义等; (3)案例评议部分,包括案例自评或者专家 点评、改进意见等。案例写作的重点在于分 析部分
(四)产品分析法 研究者通过研究对象的作业、作品、日记等的
分析,去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五)教育会诊法 在教育教学中,教育理论工作者会同班主任、 科任教师以及家长,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分析 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教育措施 的 具体方法。
四、个案法的研究过程
开展个案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与研究背 景;其次,说明选择个案的过程,并依据研究目的, 对个案的相关情况予以介绍或客观描述;再次,结 合问卷调查、访谈、质性研究或实验等方法,对个案 予以研究;接着,概括研究结论;最后,对研究结果 给出进一步的解释,或者以结论为基础给出讨论与思 考意见。
2.善于进行“防御性归因”的“数学学习困难生” 案例。 研究对象:王某,男,天津市某普通中学高一年级 学生。 研究区段:2008年2月~2008年8月。 基本情况:王某的父亲母亲都是某银行高级管理人 员,平常工作很忙,几乎无暇顾及王某的学习。家 庭经济状况较好。王某为家中独生子,父母对其期 望较高,初中就读于天津市某重点中学,但中考失 利,他只能上普通高中。上高中后,他的各科成绩 都不乐观,在高一上学期全区期末统考的八科中有 五科不及格,数学成绩仅为38分,为名副其实的数 学学习困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