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呼吸系统--人体结构学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呼吸
胸膜及胸膜腔 胸膜脏壁分两层 肺根周围相移行 负压密闭胸膜腔 左右各一互不通 肋膈胸膜转折处 肋膈隐窝半环形 炎症渗液向下流 隐窝变钝称液胸
呼吸 概念:
纵隔
是两侧纵隔胸 膜之间所有器官 和组织的总称。
呼吸
纵隔分区
分区:上、下纵隔 下:前中后
内容:复杂 临床:肿瘤
上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呼吸
喉的软骨
喉的前面观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喉的后面观
呼吸
呼吸
喉的前面观
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环甲正中韧带
喉的后面观
呼吸
甲状舌骨膜 喉结
环甲肌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呼吸
后面观
喉肌
甲杓肌 杓横肌 杓斜肌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侧面观
呼吸
声门开大肌 环甲肌 环杓后肌
声门括约肌 环杓侧肌 杓横肌 杓斜肌
呼吸
鼻旁窦开口部位 泪管开口在最下 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 筛窦前中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 蝶筛隐窝只有它
呼吸

组成:由喉软骨和喉肌组成 界限:上-会厌软骨上缘,下-环状软骨下缘 交通:上通口咽,下通气管 毗邻:前-皮肤,筋膜,肌肉
后-咽 两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功能:呼吸道和发音器官
呼吸
喉的结构 甲状环状杓会厌 软骨支架韧带连 环甲环杓两关节 两组喉肌功能全 扩大缩小声门裂 声带松紧它也牵
呼吸
喉腔
前庭襞 声襞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喉室 声门下腔
呼吸
分界:C6~T4下缘
气管
长度:约10cm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编辑版ppt
31
2. 粘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内含混合性腺。
3. 外膜 较厚,有透明软骨环、弹性纤维等。
编辑版ppt
32
气管壁
1.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固有层
3.粘膜下层 编4辑.气版p管pt 腺 5.透明软骨
33
肺 lung
• 位置: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 颜色:浅红色 • 质软有弹性
肋膈隐窝
胸膜顶
肋纵隔隐窝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肋胸膜
肋膈隐窝
纵隔胸膜 膈胸膜 膈肌
编辑版ppt
52
上叶 下叶
胸腔积液
编辑版ppt
53
气胸
编辑版ppt
54
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脊柱旁
肺下界
6肋
8肋
10肋 平第10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 8肋
10肋 11-12肋 平第12胸椎棘突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肺泡
45
肺泡上皮: I 型肺泡C-扁平形,是主要细
胞,构成气体交换的广大面 积。 II 型肺泡C-立方形或圆形,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磷脂类 物质),以降低肺泡表面张 力 ,稳定肺泡容积。使细胞 不易萎缩,且吸气时又较易 扩张 。
编辑版ppt
46
肺泡和肺泡孔模式图
肺泡隔: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 有连续毛细血管、弹性纤 维,成纤维细胞、肺巨噬 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 毛细淋巴管和神经纤维。
肺实质 肺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
编辑版ppt

正常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

正常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
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
探讨干细胞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以 及其潜在的限制和挑战。
T用基因检测技术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并尝试通过基因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的发展
研究免疫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 用,如肺癌、哮喘等。
免疫疗法的机制
探讨免疫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 调节免疫系统以增强治疗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的优势
研究干细胞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 优势,如修复受损组织、促进再生等。
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酸碱平衡、温度和压力等。
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
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包括物理屏障(如呼吸道黏膜和纤毛)和免疫系统(如巨噬 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防御作用。
这些机制有助于防止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并清除已经进入的异物,保持 呼吸系统的健康。
支气管则是气管分支进入肺部的管道,将氧气输送到肺 部各个部位。
气管和支气管周围还有淋巴结,能够过滤和清除进入呼 吸道的病原体。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
的排出。
1
肺内有肺泡,是气体交换的 主要场所。氧气通过肺泡进 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
释放到肺泡中。
肺部的血管和支气管网络发 达,能够保证气体交换的效 率。
肺癌
• 肺癌: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支气管上 皮细胞,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肺癌 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及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
05
呼吸系统的研究进展
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研究
基因突变与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呼吸系统疾病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如肺癌、哮喘等。

呼吸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呼吸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 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两层胸膜分开, 肺因弹性回缩而塌陷,肺通气功能严重障碍.
胸膜腔内压的产生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压
吸气或呼气末
肺内压=大气压
若以大气压为0 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胸膜腔内压
平静呼气末-3~-5mmHg 平静吸气末-5~-10mmHg
一 侧 气 胸 时 肺 的 情 况
肺尖的体表投影 肺尖超出胸廓上口突到颈根部
最高点在锁骨内侧1/3 上方2-3cm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 (二)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 肺下界 平6肋
在腋中线 8肋
在肩胛线
在脊柱旁 10肋
10胸棘
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 呼吸运动。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鼻又是嗅觉器管,喉还有发
音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肺
呼吸系统全貌

上呼吸道 咽 喉
气管
下呼吸道
主支气管
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的位置
肺的形态


一尖
一底
三缘
二面
一尖
一底 下缘
三缘 前缘 后缘
肋面 二面 内侧面
肺 尖

肋面
切 迹
左 肺 小 舌 下缘 前 肺底
内侧面
支气管肺A肺V N 淋巴管出入
胸膜
脏胸膜 分 (肺胸膜) 2 部
壁胸膜
胸膜顶 肺 胸 膜










膈胸膜
胸膜腔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浆液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能使外环境与人体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具体来说,呼吸系统是更替氧气并从血液中清除二氧化碳的一种途径。

此外,人体借助于呼吸系统进行发声,此外,呼吸系统在运动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呼吸系统是由鼻、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与肺构成。

这些结构共同形成了一组管道系统,能对空气进行过滤并运送至肺部,在肺部的微小气囊-肺泡内完成气体交换。

空气经鼻孔与口腔进入呼吸系统,在口腔与鼻腔温热后进入咽部(嗓子)与喉部(“喉结”部位)。

正常情况下,人体安静时经鼻腔每分钟吸入空气5-6升,但在运动时则主要靠口腔呼吸空气,通气量可上升至每分钟20-30升左右。

空气从喉部进入气管(气道),下行至第5-6胸椎处形成两个较小的分支:右主支气管与左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分支形成更小的二级支气管,每个二级支气管位于每个肺的每一叶内。

二级支气管进一步分支形成三级支气管,而三级支气管继续分支形成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再分支形成终末细支气管,而终末细支气管最终分支形成更细小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这些细小管道停止分支,止于肺泡(即薄壁气囊)簇。

肺大约有3亿个肺泡,这些肺泡为气体交换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有人估算,肺部用于气体扩散和交换的总面积大小相当于一个网球场。

肺位于胸廓内,胸廓是一种左右对称的锥形结构,容纳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及各种细支气管与肺泡。

两肺由纵膈隔开,纵膈内覆几种重要器官包括心脏、主动脉、食管与部分气管。

肺位于膈(最重要的吸气肌,膈是唯一…块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骨骼肌)上方。

当膈肌收缩时,将腹部内容物推向前下方而肋间外肌(肋骨间的肌群)则将肋骨向外侧牵拉。

这个活动能降低包绕肺的膜内压,引起肺舒张,肺舒张时空气便进入肺部。

在安静状态下,膈与肋间外肌执行大部分吸气活动。

但在运动时,胸小肌、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等附属呼吸肌也被募集激活。

这些肌肉能辅助膈肌与肋间外肌进一步增加胸廓的体积,从而协助完成呼吸活动。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电子教案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电子教案
根据Laplace公式计算: 回缩力P=2T/r T:表面张力 dyn/cm r:液泡半径或肺泡半径(cm)
肺泡表面张力的存在造成:
(1)阻碍肺泡的扩张,增加吸气阻力 (2)使想通的大小肺泡内压不稳定 (3)促近肺部组织液生成,易产生肺水肿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由Ⅱ型细胞分泌, 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 DPPC特点:分子一端是非极性疏水的,另一端是极性亲 水的。以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气界面,密度随肺泡的 张缩而变化。 作用:降低分泡表面张力
深补吸吸气气量量(吸气肺储活备量量) 潮气量 1500~2000m肺l 总量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停止
第一节 肺通气
人工呼吸的原理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内压 ( 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膜腔: 位于两层胸膜 之间的潜在、 密闭的腔隙, 其内仅少量 浆液。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负压的产生原理: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二)胸廓弹性阻力
不同状态下胸廓弹性回缩力对呼吸的影响
二、通气阻力
向外
向内

吸气的动力
吸气的阻力
3.肺和胸廓的顺应性:

人体结构学--呼吸系统

人体结构学--呼吸系统

易出血区(Little区): 鼻中隔前下部
三、鼻旁窦
额窦 筛窦 蝶窦
上颌窦

既是呼吸的管道,又是发音的器官。 一、喉的位置
位于颈前正中线上,上 界是会厌的上缘,下至 环状软骨下缘。成人的 喉在C3-C6前
杓状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前面观
后面观
1.甲状软骨 前角,喉结,上切迹,上、 下角 2.环状软骨 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环状软骨弓 -平对第6颈椎 环状软骨板 杓关节面 甲关节面
肋胸膜
膈胸膜 胸膜顶
-肋骨与肋间肌内面
-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顶突出胸廓上口,
纵隔胸膜-衬贴在纵隔的两侧面。
伸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 段上方2-3cm。
二、脏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 行,二者之间是一个密闭的浆膜囊 腔隙。 左、右胸膜腔互不相通。呈负压, 含少量浆液。
胸膜隐窝: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 之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 肺缘也不能充满此空间。 肋膈隐窝
• 三缘
前 缘-薄锐 心切迹 左肺小舌 后 缘 -圆钝 下 缘 - 锐
三、肺的分叶
左肺被斜裂分为上、 下两叶。 右肺除斜裂以外,还 有一水平裂,两个裂将右 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第五节 胸 膜 The Pleura
胸膜是衬于胸壁内面、膈上面、纵隔两侧和肺表面 的一层浆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
一、壁胸膜
右主支气管
短, 粗, 走行较直
左主支气管
长,细,斜行

一、肺的位置 胸腔内,纵隔两侧。 二、肺的形态 右肺宽而短,左肺窄而长。 • 肺尖 -在锁骨内侧1/3上 方2~3cm突入颈根部。 • 肺底 -凹陷,与膈相邻, 又称膈面。 • 肋面 -面积大而隆凸,邻 接肋骨和肋间肌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结构(人体结构与功能课件)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结构(人体结构与功能课件)

肺的位置和形态
肺的位置 肺的形态
鼻 咽 喉 气管
主支气管

胸腔内 纵隔两侧
淡红→灰→黑
短宽
上叶
水平裂
斜裂
中叶
下叶
细长 上叶
斜裂 下叶
心切迹
肺尖
肺尖
肺尖超出胸廓上口突到颈根部,最高点在锁骨 内侧1/3上方2-3cm
2-3cm

膈 肺底
肋面
内侧面
膈面
肺门
肺位于何处? 左肺和右肺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区别?
肺的微细结构
肺的导气部 肺的呼吸部
鼻 咽 喉 气管
主支气管

实质:支气管入肺后的各级分支及所连肺泡 间质: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
按功能分
导气部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传送气体 气体交换
细支气管:口径为1mm的小支气管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1.左肺稍狭长,右肺略宽短; 2.左肺前缘下份有心切迹; 3.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 叶,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 分为上、中、下三叶。
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肺内支气管 支气管肺段
鼻 Hale Waihona Puke 喉 气管主支气管肺
支气管树
肺叶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分上、下两支, 右主支气管分上、中、下三支
气管的内表面是哪一种上皮?
若食物误入气管,最易坠入哪一侧的支气 管?为什么? 左主支气管较细长,走行方
假复左层主纤支毛向气柱接管状近较上水细皮平长。位,;走右行主方支气管 向接近略水粗平短位,;走右行主方支向气较管垂直。 略粗短,走行方向较垂直, 加之气管隆嵴略偏左侧,因 此,误入气管的异物,常易 坠入右主支气管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呼吸系统一、大纲要求1. 掌握呼吸道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 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3. 掌握喉的组成、位置、喉腔的分部。

4. 理解气管、主支气管的位置、形态及微细结构。

5. 理解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区别。

6.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和微细结构。

7. 了解支气管肺段。

8. 掌握胸腔、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9. 掌握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10. 了解纵隔的概念及境界。

11. 理解纵隔的分部及内容。

二、内容概要外鼻鼻前庭鼻腔固有鼻腔:外侧壁有三个鼻甲和三个鼻道鼻上颌窦:最大,开口于中鼻道鼻旁窦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额窦:开口于中鼻道1.上呼吸道咽:(略)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位置:颈前部,成人平第5~6颈椎高度甲状软骨:最大,前面有喉结喉软骨:环状软骨:惟一呈环形的软骨杓状软骨:成对结构会厌软骨:有弹性,形成会厌喉腔喉粘膜:形成前庭襞和声襞,声门裂处最狭窄分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易水肿)位置:起于环状软骨,向下进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分叉气管颈部:可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进行气管切开分部胸部:位于胸腔内2. 下呼吸道形态:后壁扁平的圆筒形管道主支气管右:粗而短,走行方向较垂直,异物易坠入左:细而长,走行方向较倾斜位置: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一尖:肺尖,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以上2~3cm一底:肺底,即膈面,与膈相邻外侧面:肋面,与肋及肋间肌相邻3.肺形态两面内侧面:纵隔面,与纵隔相邻,中央有肺门前缘:锐利,左肺前缘下部有左肺心切迹三缘下缘:锐利后缘:钝圆体表投影:下缘:锁骨中线交第6肋,腋中线交第8肋,肩胛线交第10肋表面:浆膜间质:肺内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肺叶支气管:进入肺叶,左肺2支,右肺3支肺段支气管:进入肺段,两侧肺均为10支4.肺导气部小支气管:有多级,粗细不等(结构)(传导气体)细支气管:直径小于1mm终末细支气管: 可形成完整平滑肌层实质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上开始出现肺泡开口肺泡管:肺泡开口较多,肺泡隔末端有结节状膨大肺泡囊:为几个肺泡的共同开口处,肺泡隔末端无结节状膨大呼吸部上皮Ⅰ型肺泡细胞:扁平形,完成气体交换(气体交换)Ⅱ型肺泡细胞:立方形,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丰富毛细血管网: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泡隔弹性纤维:保证肺泡的回缩力肺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和灰尘颗粒脏胸膜:贴在肺的表面,并伸入到肺裂中肋胸膜:贴于胸壁内面膈胸膜:贴于膈的上面5.胸膜壁胸膜纵隔胸膜:贴于纵隔的两侧胸膜顶:包在肺尖的表面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内有少量浆液,呈负压状态前:胸骨后:脊柱胸段境界上:胸廓上口下:膈6.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上纵隔:胸廓上口至胸骨角平面分区前纵隔:胸骨与心包前方之间下纵隔中纵隔:有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后纵隔:心包后方与脊柱之间三、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上呼吸道2.肺门3.肺根4.肺小叶5.肺泡隔6. 血-气屏障7. 胸膜腔8. 肋膈隐窝9.纵隔(二)填空题1.呼吸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前者功能是___________,后者功能是___________。

2.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鼻分三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鼻腔向前借________与外界相通,向后经__________通_________。

5. 鼻腔被_________分为左、右二腔,每侧鼻腔又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二部分。

6.鼻腔粘膜按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二区:________区活体呈淡黄色,_________区呈粉红色,鼻出血的常见部位位于_________________。

7.鼻旁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其中窦腔最大,且易患慢性炎症的是__________。

8.成人喉相当于________颈椎高度,小儿时期喉的位置相对较________。

9. 喉的软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作用于________关节的喉肌,可紧张或松弛________,从而调节________的高低,作用于________关节的喉肌,可开大或缩小_________,从而控制________的强弱。

11. 喉腔向上经__________通___________,喉腔中部两侧壁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一对称_________,下方一对称__________,喉腔最狭窄部位在__________。

12.连于喉与肺之间的通气管道是________和________。

13. 气管上端起于__________的下缘,在__________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气管以___________为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

14. 左主支气管较__________,走行较_________;右主支气管较_________,走行较__________,因此气管异物易坠入_____主支气管。

15. 气管壁的组织结构,从内向外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层组成,上皮为____________,“C”形气管软骨环位于________内。

16.肺位于________内,________的两侧。

左肺被__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二叶,右肺被________和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叶。

17.肺的上端称_________,肺底与________相邻,内侧面与_________相邻。

18. 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凹陷称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进出肺的部位,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和胸膜包绕成束,称__________。

19.肺的微细结构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部分,前者根据功能不同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____部。

20.左、右主支气管入肺后发出分支进入相应的肺叶,称为_________,后者再分支形成__________,然后又反复分支,愈分愈细,称__________,当管径小于1mm 时,称__________,其末端的分支称____________。

21. 肺小叶呈____________形,由一个______________及其各级分支和所属肺组织构成。

22. 肺的导气部是指从________支气管到_________支气管之间的部分,此部只能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

23.肺的导气部随着各级分支管腔的缩小,上皮由_________逐渐变为_________,软骨逐渐__________,而平滑肌相对________。

到____________时,已形成完整的平滑肌层。

24.肺的呼吸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部分。

25. 肺泡上皮细胞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6.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称为__________,内含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27.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28.壁胸膜按其贴附的部位可分四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9.两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处与__________相交,在腋中线处与__________相交,在肩胛线处与__________相交。

当深呼吸时,两肺下界均可上、下移动_________cm。

30.纵隔前界为_________,后界为___________,两侧界为_____________,上界是___________,下界是____________。

31. 上、下纵隔的划分以___________平面为界,下纵隔又以________为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心所在的部位属于______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1.鼻腔粘膜的大部分是嗅区。

( )2.鼻腔粘膜的炎症可蔓延到鼻旁窦。

( )3.吞咽时,会厌可盖住喉口。

( )4.左主支气管细而长,走行方向较垂直。

( )5.右肺前缘下部有一弧形凹陷称心切迹。

( )6.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称肺根。

( )7.每一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小叶。

()8. 肺的实质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两部分。

( )9.终末细支气管壁平滑肌可形成完整的环形层。

( )10.构成气体交换广大面积的是Ⅱ型肺泡细胞。

( )11.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回缩力。

( )12.尘细胞是指吞噬了灰尘颗粒的肺泡上皮细胞。

( )13.肺下界体表投影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

( )14.胸膜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可与外界相通。

( )15.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点。

( )16.胸膜前界与肺前缘的体表投影几乎一致。

( )17.纵隔是两侧肋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 )18.上、下纵隔以胸骨柄平面为界。

( )19.中纵隔内有心、心包及食管和气管。

( )(四)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鼻道前部的开口是( )A.上颌窦的开口 B. 鼻泪管的开口C.额窦的开口 D. 筛窦的开口2.窦口高于窦底的鼻旁窦是( )A.蝶窦 B. 筛窦 C. 上颌窦 D. 额窦3.上颌窦开口位于( )A.中鼻道B.下鼻道C.上鼻道 D. 蝶筛隐窝4.在中鼻道和上鼻道均有开口的鼻旁窦是( )A.蝶窦B.上颌窦C.筛窦 D. 额窦5. 鼻出血常见的部位是( )A. 下鼻甲B. 中鼻甲C. 鼻中隔前下部D. 鼻中隔上部6.属于下呼吸道的是( )A.鼻B.咽 C. 喉 D. 气管7.关于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喉的位置相当于第4、5颈椎高度B. 小儿时期喉的位置相对较低C.喉向下与支气管相连D. 喉可随吞咽活动而上、下移动8.成对的喉软骨是( )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 C. 会厌软骨 D. 杓状软骨9.呈完整环行的喉软骨的是( )A.会厌软骨 B. 杓状软骨 C. 甲状软骨 D. 环状软骨10.喉腔中最狭窄的部位在( )A.前庭裂B.前庭裂以上部位C.声门裂D.声门裂以下部位11.声门裂是位于何部位的裂隙( )A. 两侧声襞和前庭襞之间的裂隙B. 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C. 两侧杓状软骨之间的裂隙D. 两侧声襞之间的裂隙12.气管( )A.上端接会厌软骨下缘 B. 沿食管后面降入胸腔C.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D. 以胸骨角为界分为颈、胸两部13.临床上气管切开部位常选取( )A.第2~3气管软骨环处 B. 第3~5气管软骨环处C.第5气管软骨环以下D.以上都不理想14.右主支气管( )A.细而长B.粗而短且走行垂直C.气管异物不易坠入D.入肺后分为上、下两支15.气管及主支气管的组织结构( )A.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构成B. 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C.粘膜下层含有丰富的混合腺D.外膜内含有较多的平滑肌,故有收缩性16.右肺( )A.分三叶B.粗而短C.前缘无心切迹D.以上都正确17. 左肺( )A.分两叶B.粗而短C.只有水平裂 D. 前缘无心切迹18.关于肺的描述何者错误( )A. 左肺细长,右肺粗短B. 肺尖可突入到颈根部C.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D.前缘和下缘都较圆钝19.肺尖的位置( )A. 高出锁骨内侧1/3以上2~3cmB. 高出锁骨外侧1/3以上2~3cmC. 高出胸锁关节上方2~3cmD. 在锁骨下方2~3cm20.肺导气部的终末部分是( )A.细支气管 B. 肺泡管C.终末细支气管 D. 呼吸性细支气管21.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终末细支气管 B. 呼吸性细支气管C.小支气管 D. 细支气管22. 不属于呼吸部的是( )A.终末细支气管 B. 呼吸性细支气管C.肺泡管 D. 肺泡23.下列何种管壁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可直接影响出入肺泡的气体量( ) A.小支气管 B.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 D. 肺泡管24.能够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是( )A.I型肺泡细胞 B. Ⅱ型肺泡细胞C. I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D.尘细胞25.下列何种结构不参与构成血-气屏障( )A.I型肺泡细胞B.I型肺泡细胞的基膜C.Ⅱ型肺泡细胞及基膜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26.肺小叶( )A.由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所属肺组织构成B.肺小叶呈棱柱状C.尖朝向肺表面,底朝向肺门D.周围有少量结缔组织包绕27.关于肺的体表投影,正确的是( )A.肺尖高出锁骨内侧l/3以上4~5cmB. 两肺前界均在第2胸肋关节水平靠近后下降至第6胸肋关节处C.两肺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均与第6肋相交D.深呼吸时,两肺下界均可上、下移动3~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