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

实验名称:(±)-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苯乙醇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学习相转移催化合成基本原理和技术。
3.巩固萃取及重结晶操作技术。
4、了解酸性外消旋体的拆分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苯乙醇酸(学名)(俗名是扁桃酸Mandelic acid,又称苦杏仁酸)可作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环扁桃酸酯、扁桃酸乌洛托品及阿托品类解痛剂;也可用作测定铜和锆的试剂。
本实验利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将苯甲醛、氯仿和氢氧化钠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混合,通过卡宾加成反应直接生成目标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扁桃酸是外消旋体,只有通过手性拆分才能获得对映异构反应式为:反应中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一般化学方法合成的苯乙醇酸只能得到外消旋体。
由于(±)-苯乙醇酸是酸性外消旋体,故可以用碱性旋光体做拆分剂,一般常用(-)-麻黄碱。
拆分时,(±)-苯乙醇酸与(-)-麻黄碱反应形成两种非对映异构的盐,进而可以利用其物理性质(如:溶解度)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离。
反应式为: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减压蒸馏操作及分水装置的操作和应用【操作步骤】合成1、依次向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3mL苄氯,3.5mL三乙胺,6mL苯,加几粒沸石后,加热回流1.5h后冷却至室温,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即呈晶体析出,减压过滤后,将晶体放置在装有无水氯化钙和石蜡的干燥器中备用。
2、在250mL三颈烧瓶上配置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
依次加入2.8mL苯甲醛、5mL氯仿和0.35g氯化苄基三乙基铵,水浴加热并搅拌。
当温度升至56℃时,开始自滴液漏斗中加入35mL 3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在60-65℃,约20min滴毕,继续搅拌40min,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
反应完毕后,用50mL水将反应物稀释并转入150mL的分液漏斗中,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醚层,用硫酸酸化水相至pH=2-3,在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所有醚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下蒸除乙醚即得扁桃酸粗品。
药物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生物合成总论

抗抑郁药(R)-托莫西汀重要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的生物合成浙江大学药学院杭虎【摘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实验室已有菌种进行了筛选,已选育了一株还原能力好的B5#菌种。
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关键词】3-氯-1-苯丙酮,(S)-3-氯-1-苯丙醇,B5#菌,不对称还原1. 前言随着抑郁症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抗抑郁药物的合成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氯-1-苯丙醇,特别是(S)-3-氯-1-苯丙醇是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尼索西汀等抗抑郁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在国内尚无厂家能够提供3-氯-1-苯丙醇成品,可见,在以3-氯-1-苯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和尼索西汀合成路线中, 3-氯-1-苯丙酮还原成为3-氯-1-苯丙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拆分外消旋体3-氯-1-苯丙醇,可以获得(S)-3-氯-1-苯丙醇,但是拆分效率最大只有45%,生产效率不高。
以3-氯-1-苯丙酮为底物采用化学法和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底物中的羰基均可以得到(S)-3-氯-1-苯丙醇。
化学法不对称还原需要制备手性化学催化剂,价格昂贵,制备过程繁琐。
采用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乙酰乙酸叔丁酯可以获得对映体过剩值较高的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辅酶的原位再生,微生物易于大规模培养,易于工业化生产,是(S)-3-氯-1-苯丙醇的绿色合成工艺。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S)-3-氯-1-苯丙醇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2. 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2.1.1菌株实验室现有的21种菌种,分别是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B20#, B21#。
有机化学 第十章习题答案

问题10.9 对氯苯酚和环己醇如何分离? 提示:利用苯酚的酸性,用NaOH水溶液处理后对氯苯酚和 NaOH反应生成水溶性的钠盐,而环己醇不反应,还是呈现油 状,可通过分液漏斗分出水层和油层,油层即环己醇,干燥后 可得纯品。水层酸化后蒸馏即得对氯苯酚纯品。
问题10.10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产物:
图中有三个单峰, δH = 1.19,1.26和6.90 ppm,其面积
比为9:18:2。试推) 苯乙酮
(4) 苯乙烯
问题10.6 如何由下列原料合成2-苯乙醇(C6H5CH2CH2OH)? (1) 溴苯
(2) 苯乙烯
(3) 苯乙炔
(4) 苯乙酸乙酯
问题 10.7. 1,2- , 1,3- 和1,4- 环己二醇各有几种立体异构体?
• 1,2-和1,3-环己二醇有顺反异构体、构象异构体和立体异构 体; 1,4-环己二醇只有顺反异构体和构象异构体。 问题10.8 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的产物。
习题
1 推测下列反应机理:
作业: 习题1中(3)和(4)!!
2 如何完成下列转变:
思路(逆合成分析):
+ +
CH3MgBr
HCHO
3. 2,4,6-三叔丁基苯酚在醋酸溶液中与溴反应,生成化合 物A(C18H29BrO),产率差不多是定量的。A的红外光 谱图中在1630 cm-1和1650 cm-1处有吸收峰,1H NMR谱
问题10.3 (1)将下列化合物命名:
5-甲基-1-己醇
三苯基甲醇 4-苯基-1,6-庚二烯-4-醇
2,4-二甲基-1-戊醇
1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或构型: 3-甲基-2-戊醇 2-环己烯-1-醇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

实验名称:(±)-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苯乙醇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学习相转移催化合成基本原理和技术。
3.巩固萃取及重结晶操作技术。
4、了解酸性外消旋体的拆分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苯乙醇酸(学名)(俗名是扁桃酸Mandelic acid,又称苦杏仁酸)可作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环扁桃酸酯、扁桃酸乌洛托品及阿托品类解痛剂;也可用作测定铜和锆的试剂。
本实验利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将苯甲醛、氯仿和氢氧化钠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混合,通过卡宾加成反应直接生成目标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扁桃酸是外消旋体,只有通过手性拆分才能获得对映异构反应式为:反应中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一般化学方法合成的苯乙醇酸只能得到外消旋体。
由于(±)-苯乙醇酸是酸性外消旋体,故可以用碱性旋光体做拆分剂,一般常用(-)-麻黄碱。
拆分时,(±)-苯乙醇酸与(-)-麻黄碱反应形成两种非对映异构的盐,进而可以利用其物理性质(如:溶解度)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离。
反应式为: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减压蒸馏操作及分水装置的操作和应用【操作步骤】合成1、依次向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3mL苄氯,3.5mL三乙胺,6mL苯,加几粒沸石后,加热回流1.5h后冷却至室温,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即呈晶体析出,减压过滤后,将晶体放置在装有无水氯化钙和石蜡的干燥器中备用。
2、在250mL三颈烧瓶上配置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
依次加入2.8mL苯甲醛、5mL氯仿和0.35g氯化苄基三乙基铵,水浴加热并搅拌。
当温度升至56℃时,开始自滴液漏斗中加入35mL 3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在60-65℃,约20min滴毕,继续搅拌40min,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
反应完毕后,用50mL水将反应物稀释并转入150mL的分液漏斗中,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醚层,用硫酸酸化水相至pH=2-3,在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所有醚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下蒸除乙醚即得扁桃酸粗品。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doc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一.实验目的1. 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3. 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4. 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三.仪器与试剂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四.实验步骤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0.38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
将苯乙酮(1.2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0.5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度(展开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 8/1)。
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水溶液(15 mL)萃取。
有机相用1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4.0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
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 4/1)分离纯化。
4. 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95/5); 温度; 流速(0.5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1. 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 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板上的Rf值,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3. 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4. 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药物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的生物合成

抗抑郁药(R)-托莫西汀重要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的生物合成浙江大学药学院杭虎【摘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实验室已有菌种进行了筛选,已选育了一株还原能力好的B5#菌种。
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关键词】3-氯-1-苯丙酮,(S)-3-氯-1-苯丙醇,B5#菌,不对称还原1. 前言随着抑郁症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抗抑郁药物的合成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氯-1-苯丙醇,特别是(S)-3-氯-1-苯丙醇是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尼索西汀等抗抑郁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在国内尚无厂家能够提供3-氯-1-苯丙醇成品,可见,在以3-氯-1-苯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和尼索西汀合成路线中, 3-氯-1-苯丙酮还原成为3-氯-1-苯丙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拆分外消旋体3-氯-1-苯丙醇,可以获得(S)-3-氯-1-苯丙醇,但是拆分效率最大只有45%,生产效率不高。
以3-氯-1-苯丙酮为底物采用化学法和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底物中的羰基均可以得到(S)-3-氯-1-苯丙醇。
化学法不对称还原需要制备手性化学催化剂,价格昂贵,制备过程繁琐。
采用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乙酰乙酸叔丁酯可以获得对映体过剩值较高的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辅酶的原位再生,微生物易于大规模培养,易于工业化生产,是(S)-3-氯-1-苯丙醇的绿色合成工艺。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S)-3-氯-1-苯丙醇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2. 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2.1.1菌株实验室现有的21种菌种,分别是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B20#, B21#。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一.实验目的1. 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3. 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4. 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三.仪器与试剂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四.实验步骤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
将苯乙酮(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度(展开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 = 8/1)。
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 水溶液(15 mL)萃取。
有机相用1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
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 = 4/1)分离纯化。
4. 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 95/5); 温度 ; 流速(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1. 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 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 板上的Rf值,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3. 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4. 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有机化学第九章问题

问题10.3
(1) 将下列化合物命名:
(CH3)2CHCH2CH2CH2CH2OH(C6H5)3COH
(CH3)2CHCH2CHCH2OH
CH3(C6H5)C(H2CHC CH
2
)2 HO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或构型:问题10.4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
问题10.5如何由下列原料合成1-苯乙醇(C
6H
5
CH(OH)CH
3
)
(1)溴苯(2)苯甲醛(3)苯乙酮(4)苯乙烯
问题10.6如何由下列原料合成2-苯乙醇(C
6H
5
CH
2
CH
2
OH)
(1)溴苯(2)苯乙烯
问题10.8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的产物。
问题10.10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习题
1.推测下列反映的机理。
2.如何完成下列转变?
问题11.2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问题11.3
甲基丁基醚与氢碘酸反应,最初生成的产物为碘甲烷和丁醇,而甲基叔丁基醚则生成甲醇和叔丁基碘。
为什么?
问题11.7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
问题11.9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4)
n-C 4H9C CMgBr+O(1) Et
2
O
(2) H3O+
习题
2.推测下列反应的可能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
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
4.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
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
四.实验步骤
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0.38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
将苯乙酮(1.2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0.5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
度(展开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8/1)。
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
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水溶液(15 mL)萃取。
有机相用1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4.0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
经硅胶柱层析(洗
脱剂: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4/1)分离纯化。
4.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95/5); 温度(室温); 流速(0.5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
1.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板上的Rf值(展开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8:1
和4:1),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
3.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
4.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