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概述

合集下载

骆驼为什么有驼峰

骆驼为什么有驼峰

骆驼为什么有驼峰骆驼为什么有驼峰骆驼会有驼峰是为了适应环境。

骆驼曾在北极地区漫游。

为了应对那里的寒冷气候,他们的背上逐渐演化出了驼峰。

如今,科学家们认为帮助骆驼调节体温的正是驼峰。

1、骆驼的驼峰是为了方便古代骆驼骑手这个解释的确有点蠢。

带有驼峰的骆驼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存在了。

虽然我们肯定知道骆驼并没有为了人类的舒适而演化出驼峰,但人们仍然感谢造物主为远行之旅提供了一个如此舒适的座位。

驼峰并没有装满水人们普遍认为,骆驼将多余的水储存在它们的驼峰中。

然而,这样的传说来源于某些文化和神话故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出现,是为了解释骆驼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超强的生存能力。

在丝绸之路的时代,商人们用骆驼载满沉重的货物,并在中东和中国之间的行商。

搭乘骆驼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交通方式,能穿过滚烫的、水资源稀缺的沙漠。

这就是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事实上,现代科学家们认为是椭圆形的血细胞,而不是驼峰,赋予了骆驼忍耐干燥环境的能力。

2、驼峰是骆驼贮存能量的地方当食物来源稀缺时,骆驼将能量储存在驼峰中。

每当沙漠枯竭或严冬杀死沙地的植被时,他们就只能靠储存在驼峰中的脂肪过冬。

你知道吗?骆驼商人(买卖骆驼的人)常通过驼峰来判断一匹骆驼的健康状况。

每个买家都希望能买到一匹健康强壮的骆驼,换句话说,就是一匹有更大驼峰的骆驼。

骆驼的驼峰能帮助他们调节体温你感受过沙漠的夜晚吗?如果没有,你可能不知道沙漠中的气温如何波动。

因为沙子的特性,在白天,沙漠的天气异常炎热,而夜里又刺骨冻人。

而驼峰中的脂肪组织起到绝缘作用以抵抗这种温度波动。

驼峰防止太阳的热量渗入体内。

因此,它可以防止骆驼出汗,从而减少水分流失。

现在你知道骆驼如何在长途跋涉中,穿越炎热的沙漠而不会过热了吧。

驼峰自动化概念1

驼峰自动化概念1

驼峰自动化概念1驼峰自动化概念11. 驼峰的概念:是指将调车场始端道岔区前的线路抬到一定的高度,主要利用其高度使车辆自动溜放到调车线上,用来解体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2. 驼峰的范围是指峰前到达场(不设峰前到达场时为牵出线)与调车场头部之间的部分线段,它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

3. 推送部分,指经由驼峰解体的车列,其第一钩位于峰顶平台端时,车列全场所在的范围4. 推送线:由到达场出口咽喉的最外警冲标到峰顶平台始端的线段,设置这一部分是为了使车辆得到必要的高度,并使车钩压紧,以便摘钩。

5. 溜放部分:是指峰顶(峰顶平台与溜放部分的变坡点)到计算点的范围6. 峰顶平台包括:压钩坡和加速坡两条竖曲线的切线长,不包括竖曲线的切线长时叫净平台。

7. 驼峰的分类:按每昼夜解体的车辆数和相应的技术设备,驼峰分为:大能力驼峰,中能力驼峰,小能力驼峰;按设备的先进程度,分为:自动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机械化驼峰,简易驼峰。

8. 驼峰自动化调速系统;是根据驼峰采用的调速设备,合理的平纵断面,相应的自动化测量设备,计算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对钩车溜放全过程的速度进行控制9. 间隔调速;是为了保证溜放部分道岔和减速器的安全转换,负责前后钩车的间隔距离10. 目的调速:是为保证溜放车辆在调车场指定地点停11. 能高:计算车辆单位重量的能高或阻力功称为能高 12. 能高线:某种计算车辆在一定的条件下溜放的过程中,当将该车辆看做一个单位重量的质点时,描述它的能量随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13. 速度高:计算车辆单位重量的动能 14. 势能高:计算车辆单位重量的势能15. 阻力高:计算车辆单位重量克服阻力所消耗的能量 16. 峰高:峰顶与难行线计算点之间的高差17. 间隔制动:保持前后溜放车辆间的必要间隔距离,该距离能使道岔来得及转换,使减速器及时转换其制动或缓解的状态,以便车辆顺利通过溜放部分进入调车线。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驼峰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高度(位能)并辅以机车推力来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组成。

推送部分的坡度是为了形成驼峰的高度和车钩的压缩状态。

溜放部分的坡度是为了提高车组的溜行速度和车组间必要的间隔。

峰顶平台则起到缓和上述两个坡段的连接、防止车钩折损的作用。

驼峰组成如图3-6所示。

驼峰按其技术设备和制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几种类型。

驼峰类型不同,其调车作业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调车简易驼峰一般是在原有牵出线的基础上以抬高牵出线,平地起峰修建而成的,它具有投资少、修建快、调车效率和安全都比牵出线好等优点。

简易驼峰峰高约1.5~2.0m,设一股推送线和一股溜放线,调车场头部平面为复式梯线形或非对称线束形布置,设置的道岔采用电气集中或人工就地操纵,峰下咽喉区不设制动位,调车场内使用铁鞋制动。

简易驼峰一般设置在区段站或小型编组站。

非机械化驼峰一般设有2条推送线和1条溜放线,调车场头部采用对称道岔和对称线柬形布置,道岔控制采用驼峰自动集中或电气集中,峰下咽喉区未设车辆减速器制动位,只在调车场使用铁鞋制动。

非机械化驼峰一般设在调车线路少、改编作业量不大的中、小型编组站上。

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的调车作业指挥方式、溜放车组速度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一般都未设车辆减速器,调车线上的目的制动都采用铁鞋和手制动机制动。

在调车作业方面有以下特点。

1.简易驼峰调车作业和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相比具有的特点(1)车辆溜行的动力:在平面牵出线上,车辆溜放至指定的线路,完全依靠机车的推送力;而简易驼峰调车主要依靠车辆本身的重力(即利用驼峰的位能高度),调车机车的推送力只起辅助作用,在必要时利用调车机车的推送力来弥补峰高的不足。

(2)提钩地点:平面牵出线调车过程中,溜放作业的进程逐钩移向调车场,提钩地点是不固定的;而在简易驼峰调车作业中,车辆的提钩地点基本上固定在压钩坡至峰顶这一区域内进行。

驼峰

驼峰

1驼峰定义:指将调车场始端道岔区前的线路抬到一定高度,主要利用其高度使车辆自动溜到调车线上,用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

(驼峰形似骆驼的峰背,故称驼峰。

它面向调车场有一段较陡的坡度,调车时溜放的动力以其本身的重力为主。

)2驼峰的分类:按解体能力分为:小能力驼峰,解体能力200~2000辆,调车线5~16条,应设1条禁溜线;中能力驼峰,解体能力2000~4000,调车线17~29条,宜设1~2条禁溜线;大能力驼峰,解体能力4000辆以上,调车线一般不少于30条,2条禁溜线。

3驼峰的主要设备:1,调速工具,主要有铁鞋,车辆减速器,减速顶,加减速顶和可控顶。

2,进路控制和信号设备,3,照明,通信,广播设备及技术办公房屋等。

4调速分类:间隔调速:为了保证在溜放部分道岔和减速器的安全转换,前后溜放勾车在道岔和减速器上的最小间隔时间;目的调速:保证勾车在调车场内以某一速度溜行一定距离以后能以规定的速度与停留车安全连挂。

5,调速系统的分类:1,点式调速系统,采用减速器,特点:溜行速度高,解体效率高,提供的制动力大,但是精度不够,因为测量设,备和减速器的误差加在一起,所以安全连挂率不高;2,点连式调速系统:由减速器和减速顶相结合或减速器和推送小车结和的点连式调速系统,特点:;3,连续式调速系统:全部采用减速顶;特点:精度高,安全连挂率高达98%但是效率低,溜行速度低;6,我国铁路由于车辆安全连挂速度低,(5km/h以下),车辆溜放阻力离散度大,允许连挂速度低,要求溜行距离远,以及驼峰作业量大等运营特点,采用点连式调速系统。

7,制动位:放置减速器的位置8,减速器目前我国采用的车辆减速器都是钳夹型,按其制动力的来源分为重力式和压力式,重力式减速器的制动力产生于车辆本身的重力,制动力的大小与车辆的重量无关成正比,压力式减速器的制动力产生于外界动力源,其制动力的大小与车辆重量无关,不能随车辆的重量自行调节。

9,减速顶的组成:1,壳体2,滑动油缸a,速度阀:提供速度的临界值,b,压力阀:产生制动力,保证油缸压下去,c,回程阀:滑动油缸缓慢回升。

驼峰概述

驼峰概述


ρ 2 r风 v合C x1Sl 2Q
驼峰溜放车辆各项阻力
曲线阻力


车辆进入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轮轮缘压向外轨轨头内侧 ,并产生横向滑动,引起摩擦; 车辆心盘及旁承因为转向架的转动而产生摩擦; 由于曲线部分内外轨的长度不相等,使轮轨间产生滑动摩擦
C C r曲 r l曲
驼峰溜放车辆各项阻力

过峰车辆分类

易行车
中行车
难行车

车辆溜放的基本阻力
产生原因:



车轮轴颈与轴瓦间的滑动摩擦或滚柱轴承的滚动摩擦; 车轮踏面与轨面间的滚动磨擦; 车轮与轨面间的滑动摩擦; 车辆溜行中的冲击、震动和摇摆。
r基 1.539 2.203 e0.0169 t e0.0169 10 .20.24Q 0.0107 Q

缺点

推送解体速度较低,在线路内侧安装减速顶时,机车车辆的轮缘磨 耗较大
驼峰自动化概述

点连式调速系统

减速器+减速顶点连式调速系统。
I、Ⅱ、Ⅲ制动位采用减速器进行间隔制动及目的制动。减速器动作灵活,可以适 应路网性编组站车流性质复杂,解体能力大的要求。 调车场内的目的调速主要采用减速顶,可充分发挥减速顶连挂率高、运营效果好 的优点。我国路网性编组站的大能力驼峰广泛采用这种调速系统。

全减速顶连续式调速系统 点连式调速系统
驼峰自动化概述

全减速顶连续式调速系统

驼峰全减速顶 利用合理的平、纵断面,使难行车从峰顶溜至第一分路道岔时,其 过岔速度能够使前、后钩车拉开必要的间隔距离,保证道岔的安全 转换,并使钩车继续保持该速度通过道岔区,进入调车场。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十章调车驼峰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十章调车驼峰

八、尽端式铁路枢纽
位于路网上线路的起讫点或各衔接方向线路均在枢纽一端 引入,并地处港埠或大工业城市的枢纽称为尽端式枢纽。如图 10-19所示。这种枢纽除办理列车接发和向枢纽地区装卸点取 送车外,还有枢纽地区之间的车辆交流,因此除了配备两个以 上协同作业的专业站外,尚应设置必要的联络线和其他铁路设 备,共同完成枢纽运输任务。Leabharlann 9.溜车有利条件、溜车不利条件
溜车有利条件:在夏季、顺风溜放车辆的基本阻力与风阻
力最小的条件下溜放钩车。
溜车不利条件:在冬季、逆风溜放车辆的基本阻力与风阻
力最大的条件下溜放钩车。
10.驼峰解体作业量、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解体作业量:驼峰平均一昼夜解体的货物列车数或车
辆数。
驼峰解体能力:驼峰在一昼夜内解体的货物列车数或车辆
图10-19 尽端式铁路枢纽布置图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编组站?它们的主要作业和设备是什么? 2.编组站和区段站的区别是什么? 3.编组站的分类?编组站图型中,“向”、“级”、“场”的概念是什 么? 4.单向横列式、单向混合式、单向纵列式三种编组站它们的布置特征 是什么?车流特点? 各有什么优缺点? 5.双向纵列式编组站图型的布置特点?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6.双向编组站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7.驼峰分为哪几种?各有何要求。 8.驼峰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特征。 9.什么叫难行车、易行车? 10.什么叫禁溜线、迂回线? 11.什么叫难行线、中行线、易行线? 12.什么叫间隔制动、目的制动? 13.何谓铁路枢纽? 14.铁路枢纽的类型有几种?
图10-19 尽端式铁路枢纽布置图
图10-19为位于海湾地区的尽端式枢纽图型。编组站布置 在枢纽的出入口处,用以控制进出枢纽的车流运行;客运站布 置在市中心,可便利于为旅客服务;为了便于办理货物的联运、 换装和装卸作业,各作业点问的车流交换,港湾站、工业站以 及货运站则分布在相应的港湾区、工业区及仓库区的附近,并 与编组站问有便捷的通路。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概述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概述

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概述编组站的主要任务是货物列车的解体与编组。

为保证改编能力,我国各编组站均设有调车驼峰设备。

作为编组站调车控制技术的研究、设计和应用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编组站的分类,调车驼峰的基本知识,驼峰调车场的平、纵断面结构,车辆溜放的受力分析和能高线原理等。

第一节 编组站概述在铁路网中,凡办理数量较大的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并为此而设有专用调车设备的车站都称为编组站。

编组站一般由到达场、发车场(或到发场)、编组场等多个车场组成。

编组站的作业主要是车流的组织工作,按运行图不间断地接、解、编、发列车,最大限度地压缩机车车辆在本站以及有关车站的停留时间,以加速机车车辆的周转。

接车、发车的技术作业分别在到达场和发车场进行。

解体和编组作业在编组场进行。

所谓解体作业,就是根据改编的货物列车中每节车辆(或几节车辆)的去向将它们分开,即去往同方向的车辆分在同一条编组线上。

所谓编组作业,就是将去往同一方向或同一地点的车辆进行选编,连接在一起,组成新的列车。

不难看出,编组站是列车“消逝”和“产生”的地方,因此,编组站也被称为“货物列车制造工厂”。

一、编组站的分类编组站一般设在有大宗车流集中或消逝的地方,或在铁路网上大量车流集散的地方,如大工业企业和矿山地区、大城市、河海港湾、铁路干线交叉地等。

编组站按在整个铁路网上或枢纽内所起作用不同,可分为:(1)主要编组站——也称为路网性编组站。

它的主要任务是解体和编组技术直达列车,具有较强的调车设备。

这种编组站一般设在几条具有强大货流的线路汇合或分歧的地点及有大量地方作业的地点。

这种编组站在铁路网上的分布,应尽量保证车辆改编时所耗费的车辆小时及车辆公里最少,并保证整个铁路网作业的机动性。

(2)地区编组站——它主要用于对本地区及附近的大工业企业或大厂矿的列车进行编组及解体,也可编组技术直达列车及始发直达列车。

这类编组站一般设在枢纽内或网点上或一个联合企业附近,也可设在如港口等附近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地点。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驼峰调车作业基本知识概述驼峰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高度(位能)并辅以机车推力来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组成。

推送部分的坡度是为了形成驼峰的高度和车钩的压缩状态。

溜放部分的坡度是为了提高车组的溜行速度和车组间必要的间隔。

峰顶平台则起到缓和上述两个坡段的连接、防止车钩折损的作用。

驼峰组成如图3-6所示。

国*―h钝岬楸阈不需a驼峰按其技术设备和制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几种类型。

驼峰类型不同,其调车作业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调车简易驼峰一般是在原有牵由线的基础上以抬高牵生线,平地起峰修建而成的,它具有投资少、修建快、调车效率和安全都比牵曲线好等优点。

简易驼峰峰高约 1.5〜2.0m,设一股推送线和一股溜放线,调车场头部平面为复式梯线形或非对称线束形布置,设置的道岔采用电气集中或人工就地操纵,峰下咽喉区不设制动位,调车场内使用铁鞋制动。

简易驼峰一般设置在区段站或小型编组站。

非机械化驼峰一般设有2条推送线和1条溜放线,调车场头部采用对称道岔和对称线柬形布置,道岔控制采用驼峰自动集中或电气集中,峰下咽喉区未设车辆减速器制动位,只在调车场使用铁鞋制动。

非机械化驼峰一般设在调车线路少、改编作业量不大的中、小型编组站上。

简易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的调车作业指挥方式、溜放车组速度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一般都未设车辆减速器,调车线上的目的制动都采用铁鞋和手制动机制动。

在调车作业方面有以下特点。

1.简易驼峰调车作业和平面牵由线调车作业相比具有的特点(1)车辆溜行的动力:在平面牵由线上,车辆溜放至指定的线路,完全依靠机车的推送力;而简易驼峰调车主要依靠车辆本身的重力(即利用驼峰的位能高度),调车机车的推送力只起辅助作用,在必要时利用调车机车的推送力来弥补峰高的不足。

(2)提钩地点:平面牵由线调车过程中,溜放作业的进程逐钩移向调车场,提钩地点是不固定的;而在简易驼峰调车作业中,车辆的提钩地点基本上固定在压钩坡至峰顶这一区域内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驼峰概述
1.驼峰的组成
驼峰主要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及峰顶平台三部分组成,其平纵面图见图LB1-1。

图LB1-1 驼峰平纵面示意图
1.1推送部分:是由牵出线或到达场出口咽喉最外方道岔警冲标至峰顶平台间一段线路。

靠近峰顶设有10-15‰的坡度,其长度不少于50米。

设置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使车辆得到必要的驼峰高度,并使车钩压紧,便于提钩。

推送部分包括推送坡和压钩坡两个坡段。

1.2溜放部分:是由峰顶到调车场计算点之间的区段部分。

包括加速坡、中间坡和道岔区坡三个坡段。

在这段范围内设有调速设备,以便调整钩车溜放速度,并且设有分路道岔。

从峰顶到计算点间的高度差即为驼峰高度,简称峰高。

1.3峰顶平台: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的连接处,设有一段平坦地段,叫做峰顶平台。

它位于驼峰的最高处,并通过两条竖曲线将两个不同方向的反坡(压钩坡和加速坡)联系起来。

这样既可以保证驼峰的必要高度,又可以防止车辆经过峰顶时折断车钩。

峰顶平台的长度取决于车辆的构造情况和压钩坡的陡度,一般10m左右。

2.驼峰调车基本原理
驼峰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位能(高度),辅以机车推力来解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利用驼峰来解散车列时,调车机车将车列推上峰顶,摘开车钩后,车组凭借所获得的位能和车辆本身的重力向下溜放,如图LB1-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