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词汇归纳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与妻书》(林觉民)76张PPT优秀课件

《与妻书》(林觉民)76张PPT优秀课件

林觉民
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 (“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
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 24岁——参加广州起义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 和国内同胞。”) 25岁——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

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烈 士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

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林觉民(1886-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字 意洞,号抖飞,福建人。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 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 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 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 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 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 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 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 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 瞑目矣!”)
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 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 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 为虎添翼,这还了得!”
临刑,林觉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 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 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势力、事业的 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 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联,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 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 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与妻书》PPT课件

《与妻书》PPT课件
(儿女情长,英雄志坚)
人物形象理解
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
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作者为什么勇于就死,又为什么 “忍舍汝而死”?
1.“吾至爱汝!”——爱妻之至情
2.“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报国之至理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作者与妻子有着怎样的深情厚意? (文中回忆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1.忆某夕关于夫妻先死、后死的争议;
2.忆两人双栖之所;
3.忆远行欲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止的前情景。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林觉民故居
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1.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2.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与妻书》pptx课件(32页)

《与妻书》pptx课件(32页)

写完 果断勇敢地 想象,揣摩 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 你一定不要悲伤啊!
词句例释
而亦无辞相答 适冬之望日前后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 死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抑汝能之乎
却也没有话来回答我。 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
但依据现在的局势来看
还是你能这样做呢?
词句例释
汝幸而偶我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 鼓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 鼓
13 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 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5 岁考入 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林觉民简介
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林觉民受命 回闽,联系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并且 要运送炸药赴粤。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 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 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 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林觉民不幸中弹受伤, 力尽被捕。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临刑谈笑自假 设,引颈就义,年仅25岁。
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为了抒情,书信很自然地记叙了一 些往事。如第三段里关于夫妻生活 的三个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 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 之情。
记叙
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议 论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 而死,不顾汝也。
形作动,“爱怜〞;名词,“孩童〞 使动,使意快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与妻书》ppt课件

《与妻书》ppt课件
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夕,社会动 荡不安,林觉民深感国家民族危 亡在即,毅然投身革命。
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状况
政治状况
清朝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严重。 革命党人积极策划武装起义,推翻清 朝统治。
经济状况
社会文化状况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人们逐渐觉 醒并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同 时,西方文化也大量涌入中国,对中 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与妻书》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0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鉴赏与经典语句解读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补

目录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Βιβλιοθήκη 介林觉民生平事迹01
02
03
早年经历
林觉民出生于福建闽县, 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庭 影响,具有反清意识。
真挚的语言表达
作者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 真诚和深情。
巧妙的情感渲染
通过巧妙的情感渲染,如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让 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深度。
06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背
景补充
辛亥革命历史地位和影响概述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 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政权更迭。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林觉民形象塑造方法论述
正面描写
01
通过直接描写林觉民的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展现其英勇、
坚毅、果断等性格特点。
侧面烘托
02
通过其他人物对林觉民的评价和态度,以及他在关键时刻的表

与妻书正式完美版ppt课件

与妻书正式完美版ppt课件

【即学即用】 自近代以来,有无数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民族的独立与 解放献出了青春和生命。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高风亮 节、他们的牺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请 运用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我崇敬的烈士” 为题,写一段话。 略。
【探究主题】 儿女情与壮士志
有人说,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 然,而《与妻书》却如此委婉,似乎有太多的儿女情 楼主 长,近乎闲情逸致,因此它损害了革命者的形象。对 此,你怎么看呢?请你结合课文及实际情况谈谈你的 认识。 这是一封非同寻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 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者,写爱得 第 1 楼 深——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 伟大。并不会损害他的形象。
3.用典详解 ①司马青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 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 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 布衫。林觉民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 遭遇的深切同情。
②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 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 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 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 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 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1.知人论世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 天外生。福建福州人。1905 年,林觉民东渡日本 留学,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
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 年,参加广州起义, 血战中不幸因中弹负伤而被俘,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二十五 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与妻书》ppt课件

《与妻书》ppt课件

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 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民主革命者。15 岁考 入全闽大学堂学习时,即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革命。 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事 革命活动。1911 年春,归国返乡,组织几十名革命志 士赴广州参加起义。1911 年4 月27 日夜,林觉民在起 义时加入敢死队,带头冲入两广督署,撤出途中中弹受 伤,被捕,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 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 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 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 常似秋千索。
(二)文化常识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鼓: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为一更,亥时(21: 00~23:00)为二更,子时(23:00~01:00)为三更,丑时(01: 00~03:00)为四更,寅时(03:00~05:00)为五更。
文言知识梳理
1.重要字音。 ① 如晤( wù ) ④ 几家能彀(gòu) ⑦ 双栖( qī )之所 ⑩ 依依旁(bàng)汝
② 眷(juàyù )曰
⑥ 必不能禁( jīn )
⑧ 虐(nüè )民
⑨ 使之肖(xiào)我
⑪ 的( dí )的非吾所忍 ⑫ 一恸(tòng)
写作背景
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无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 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 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

《与妻书》ppt课件

《与妻书》ppt课件

课题解读
1911年春,黄兴等人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在起义前三天,林觉民给父亲和 妻子写下了两封诀别书。其中给妻子陈意映的信,林觉民写在了贴身使用的一方 手帕上,并嘱托友人:“我死,幸为转达。”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
陈意映(1891-1913),出自名门螺江陈氏,幼年受庭训,耽诗书好吟咏。尝著 《红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物诗一卷。
3.下面是《诗经·君子于役》中的诗句,刻画了妻子对外出丈夫的思 念心理,写得天然质朴。请你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中任 一修辞,将其扩写成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不超过60字)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埘:鸡舍)
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晚霞晕染了天空。嬉戏了一天的鸡疲倦了,伸 伸懒腰,展展翅膀,徐徐地进了鸡舍;牛儿与羊儿吃饱了,流露出满足 的神情结伴回家。 解析:本题属扩展语句题型。扩展时要注意情景交融,同时注意语句的 文釆性,要做到语言流畅、词藻优美。另外,要注意字数限制。
模拟:想象
D.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念:思念
解析:“念”通“廿”,二十的俗称。
2.下列加粗的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用作动词, ④是名词用作状语,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苦心情!
林觉民起义前在绢帛上留下的这封《与妻书》,是一封 情书,还是一封遗书呢?用意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 答案。
遗书: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情书: 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

《与妻书》文言文知识点全版.ppt

《与妻书》文言文知识点全版.ppt
演示课件
2、所: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演示课件
2、所: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 助词,与动词“爱” 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所(爱)的人。” )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助词,与动词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 “所(追求)的志向”。)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4、至: 吾至爱汝
吾爱汝至
演示课件
所以: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 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复音虚词,表结果, 因此。)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复音虚词,表 原因,……的原因。) 3、相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指 代性副词,我。)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 (助词,与动词 “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 “未写完的话”。)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名词,处所,地 方。)
演示课件
所以: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 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3、相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演示课件
三、一词多义
a与 与妻书 (动词,给,给予。)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介词,和,同,
跟。) 吾与(汝)并肩携手 (连词,表并列,和、
同。)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连词,
表选择,与其。) b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 动词,完毕,终 了。)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副词,全, 整,终。)
演示课件
e余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前十余日回家 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今死无余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靠近)
• 用典:
• 司马青衫、太上忘情、
• 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
• 引用
•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词多义
• 其:
•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的)”

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
他们,代词
-
20
吾至爱汝

吾爱汝至
极,最,副词 到了极点,副词
竟日不出门
全、终,形容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完毕,动词
-
21
与妻书
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

吾诚愿构与汝相守以死
跟,介词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和,连词
吾先死留苦与汝
给,动词
-
22
句式
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判断句
文言词汇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导与练》P72页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
5、掌握重点实词与重点虚词
6、特殊句式
7、积累成语
-
1
通假字:
(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
“彀”同
“够” “念”通“廿”
(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靠近)
古今异义
• 汝可以模拟得之 • 模拟 • 古义:想象、揣摩。 • 今义:模仿)

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

指示代词 “这”“那”
• 〖副词〗 将要

表反诘 “难道”

表祈使 “一定”“要”
• 〖连词〗 表假设 “如果”

表选择 “是……还是……”
• 〖助词〗 无义
重点文言现象
今则望其真有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它,代词 他们是实
这,指示代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完毕,动词
-
18
与妻书
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

吾诚愿构与汝相守以死
跟,介词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和,连词
吾先死留苦与汝
给,动词
-
19
本文一些关键字句
吾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
今则望其真有
它,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
自己,代词
汝其勿悲
表示祈使,规劝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 〖意动〗 • 吾爱汝至 • 〖副作动〗
• 用典:
• 司马青衫、太上忘情、
• 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
• 引用
•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词多义
• 其:
•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的)”
汝其善抚之
副词,表示祈使,希望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副词,表示揣测
-
15
一词多义
• 其:
•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的)”

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

指示代词 “这”“那”
• 〖副词〗 将要

表反诘 “难道”

表祈使 “一定”“要”
• 〖连词〗 表假设 “如果”

表选择 “是……还是……”
2、何情不诉
倒装句
3、何事不语
倒装句
4.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主谓倒装句
古今异义
• 汝可以模拟得之 • 模拟 • 古义:想象、揣摩。 • 今义:模仿)
词类活用
1、汝幸偶我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名词“偶”用作动词, 前““嫁老””为形作动,“尊 敬”,后“老”作名词,
“老人”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前“幼”为形作动,“爱 怜”,后“幼”为名词, “孩童”
汝其勿悲
副词,表示祈使,规劝
汝其善抚之
副词,表示祈使,希望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副词,表示揣测
所以敢先汝而死
因此
•所 以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 不顾汝也
……的原因
所以为汝体者唯 恐未尽
因此
所以: A 表原因 “……的原因” ,“因此、所以”
B 表凭借 “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吾至爱汝
倒装句
4.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主谓倒装句
词类活用
1、汝幸偶我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名词“偶”用作动词, 前““嫁老””为形作动,“尊 敬”,后“老”作名词,
“老人”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前“幼”为形作动,“爱 怜”,后“幼”为名词, “孩童”
4、称心快意
“快”,使动,使意快
5.卒不忍独善其身 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指示代词 “这”“那”
• 〖副词〗 将要

表反诘 “难道”

表祈使 “一定”“要”
• 〖连词〗 表假设 “如果”

表选择 “是……还是……”
• 〖助词〗 无义
重点文言现象
今则望其真有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它,代词 他们,代词
-
13
• 用典:
• 司马青衫、太上忘情、
• 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
• 引用
•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14
重点文言现象
今则望其真有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它,代词 他们,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
自己,代词

吾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
汝其勿悲
副词,表示祈使,规劝
词类活用
1、汝幸偶我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名词“偶”用作动词, 前““嫁老””为形作动,“尊 敬”,后“老”作名词,
“老人”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前“幼”为形作动,“爱 怜”,后“幼”为名词, “孩童”
4、称心快意
“快”,使动,使意快
5.卒不忍独善其身 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词类活用
• 泪珠与笔墨误齐下。 • 〖名作动〗 • 意洞手书。 • 〖名作状〗 〖名作动〗

吾爱汝至
极,最,副词 到了极点,副词
竟日不出门
全、终,形容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完毕,动词
与妻书
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

吾诚愿构与汝相守以死
跟,介词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和,连词
吾先死留苦与汝
给,动词
句式
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判断句
2、何情不诉
倒装句
3、何事不语
• 〖助词〗 无义
-
16
所以敢先汝而死
因此
•所 以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 不顾汝也
……的原因
所以为汝体者唯 恐未尽
因此
所以: A 表原因
“……的原因” ,“因此、所以”
B 表凭借 “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7
吾至爱汝

吾爱汝至
极,最,副词 到了极点,副词
竟日不出门
全、终,形容词

4、称心快意
“快”,使动,使意快
5.卒不忍独善其身 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词类活用
• 泪珠与笔墨误齐下。 • 〖名作动〗 • 意洞手书。 • 〖名作状〗 〖名作动〗
•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 〖意动〗 • 吾爱汝至 • 〖副作动〗
通假字:
(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
“彀”同
“够” “念”通“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