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电镀件标准
塑料 电镀 标准电镀槽尺寸

塑料电镀标准电镀槽尺寸
标准的塑料电镀槽尺寸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电镀工艺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镀槽尺寸范围供参考:
1. 槽长度(L):通常在1米到5米之间,根据物体尺寸和生产能力确定。
2. 槽宽度(W):一般在0.5米到1.5米之间,根据物体尺寸和作业空间确定。
3. 槽深度(D):通常在0.3米到1米之间,根据电镀液的容量和电流密度确定。
4. 壁厚(T):一般在10mm到20mm之间,根据电镀液的性质和施工要求确定。
5. 槽材料:常见的塑料电镀槽材料有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具体根据电镀液的特性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尺寸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电镀工艺、设备要求以及生产能力等多种因素来确定最佳的电镀槽尺寸。
ASTM B 塑料件电镀涂装铜 镍 铬标准规范 中文

ASTM文件编号:B604-91(1997年重新认可)表面处理资料塑料件电镀涂装铜+镍+铬标准规范本标准在固定文件编号B604之下发行,文件编号之后的数字是本年采用的编号,或者万一有修改,则为本年最后修改版本。
括号中的编号表示本年最终认可编号。
上标E指最后修改或重新认可的变更。
1、范围1.1 本规范涉及的要求用于电镀铜+镍+铬塑料素材的几种等级和类型,而这些素材的外观,耐用性和热循环都对服务性能非常重要。
将提供此条件的五个等级涂装,每一个都希望能达到满意的性能。
1.2 本规范涉及使用的涂装要求,是在应用自动角媒的金属膜之后使用的,或者在应用自动触媒后任何涂装的应用之后使用的。
1.3 以下只属于此规范测试方法的笫六部分,附录A1,附录X2,附录X3和附录X4。
本标准不是旨在说明所有安全问题,如有,则是关于其使用上的。
本标准的使用者责任在于使用前建立一套合适的安全健康的条例,决定规格限制的可使用性。
2 参考文献2.1 ASTM标准:B 368 方法用于铜加速盐雾试验(CASS试验)B 487 试验方法用于交叉部分检验金属和氧气涂装厚度的测量B 489 条例用于金属涂装电镀和自动触媒延展性的弯曲试验B 504 试验方法金属涂装厚度的测量B 530试验方法用磁性的方法测量涂装厚度:磁性的非磁性素材的镀镍涂装B 532 规范用于电镀塑料表面或外观B 533试验方法用于电镀金属塑料件脱层强度B 556 指南用于通过斑点测试对薄铬层的测量B 567 试验方法用于通过Beta Backscatter方法测量涂装厚度B 568试验方法用于通过X光谱测量涂装厚度B 602 试验方法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样件性能B 659 指南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厚度测量B 727 条例用于电镀塑料材料的准备B 764 试验方法用于多层电镀镍中单层厚度和电化学潜力的决定(STEP试验)D 1193 试剂规范E 50 条例用于金属化学分析的仪器,试剂和安全防护措施3 术语3.1 定义3.1.1 重要表面———通常为可视表面(直射或反射),当正常装车后损坏表面的产品来源时,对产品的外观或服务性能起重要作用的表面。
塑胶材料表面电镀检验标准

2.6 塑胶材料表面电镀检验标准2.6.1 外观分类A面为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
如正面(贴装饰牌的一面)。
B面为不是直视范围,如打开翻盖后出现的面。
如侧面、底面。
C面为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如取出电池后出现的面。
2.6.2 产品等级标准一级:外观要求较高,其A面内不能有任何肉眼在规定范围内可见的外观缺陷,B面可允许有部分不太明显的轻微缺陷。
二级:外观要求一般,在A面内可允许有部分不太明显的轻微缺陷。
三级:主要外观除较为明显的黄、烧、漏镀、离层、大胶泡等缺陷外,可接受一般对产品功能尺寸无影响的外观缺陷。
2.6.3 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应在日光灯下进行,以便使缺陷能清楚地暴露,眼睛距离产品约40厘米,慢慢转动产品进行全面检查,视力不正常者须带眼镜。
2.6.4 外观缺陷分类(1)轻微花痕:在表面电镀层下的花,没有深度,用指甲感觉不到。
(2)划花:在表面或电镀层下,用指甲能感觉到,通常由利器撞击而成。
(3)撑印:表面有些凹凸不平,由于零件受电镀撑具压力而成。
(4)模渍:啤塑模具压痕重复出现在同一位置。
(5)缩水:零件啤出后的收缩(6)射纹:在啤塑中造成。
(7)漏镀/见胶:电镀时没有电镀的部分,在镀层表面上可看到胶体,用指甲可感觉到。
(8)星尘:微小的漏镀部分,指甲感觉不到,如针孔一样大小。
(9)黄(无铬层):没电上铬,淡黄色的镍层暴露,通常发生在产品边缘或孔四周。
(10)电镀不良:电镀面很粗糙,指甲能感觉到。
(11)压力纹:贯穿零件表面,通常从零件某角落或边缘处开始。
(12)地图纹:从电镀件表面看,不规则,不平滑,指甲感觉不到,通常由光剂不平引致。
(13)电镀泡:在电镀层里有空气或聚集了电镀液。
(14)离层:电镀层与零件间的附着力不够,镀层脱落。
(15)烧:电流过大等引致在镀件尾端或边缘附近镀层色泽阴暗或灰白。
(16)毛刺:电镀时在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的过高堆积,过高的电流密度产生了粗糙(毛刺)。
(17)云雾状:由于电镀条件的变化,电镀件表面缺少光泽。
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哇塞,电镀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啊!从小小的五金配件到大型的工业设备,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那怎么才能知道这些电镀件是不是合格的呢?这就需要了解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啦!首先说说检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检验的时候,第一步要先观察电镀件的外观,看看有没有明显的缺陷,比如起皮、起泡、斑点啥的。
这就好比我们挑水果,得先看看外表有没有坏的地方呀!然后要测量电镀层的厚度,这可不能马虎,得用专门的仪器准确测量才行。
还有就是要测试电镀件的附着力,看看电镀层是不是牢牢地附在基体上。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不然得出的结果可就不准确啦!再来说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检验电镀件的时候,可不能掉以轻心哦!有些电镀液可能是有腐蚀性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别不小心弄伤了自己。
而且检验的设备也要定期维护和校准,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可靠呀!这就好像开车要定期保养一样,不然半路上出问题可就麻烦啦!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在制造业中,它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让我们用上放心可靠的东西。
在汽车行业,高质量的电镀件能让车子更漂亮、更耐用。
这就像给车子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不仅好看,还能保护车子呢!在电子产品中,电镀件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这多重要啊!我给大家说个实际案例吧!有一次一个工厂生产了一批电镀件,外观看起来都没啥问题,但是一检测,发现电镀层的厚度不够。
哎呀,这要是没检测出来,用到产品上,那可就会出大问题啦!幸好及时发现,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你说这检验是不是很重要啊!总之,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我们的使用安全。
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严格按照标准去检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塑胶材料表面电镀检验标准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塑胶材料表面电镀检验标准
1 外观分类
A 面为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
如正面(贴装饰牌的一面)。
B 面为不是直视范围,如打开翻盖后出现的面。
如侧面、底面。
C 面为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如取出电池后出现的面。
2 产品等级标准
一级:外观要求较高,其A 面内不能有任何肉眼在规定范围内可见的外观缺陷,B 面可允许有部分不太明显的轻微缺陷。
二级:外观要求一般,在A 面内可允许有部分不太明显的轻微缺陷。
三级:主要外观除较为明显的黄、烧、漏镀、离层、大胶泡等缺陷外,可接受一般对产品功能尺寸无影响的外观缺陷。
3 检验方法
外观检查应在日光灯下进行,以便使缺陷能清楚地暴露,眼睛距离产品约40厘米,慢慢转动产品进行全面检查,视力不正常者须带眼镜。
4 外观缺陷分类
(1) 轻微花痕:在表面电镀层下的花,没有深度,用指甲感觉不到。
(2) 划花:在表面或电镀层下,用指甲能感觉到,通常由利器撞击而成。
(3) 撑印:表面有些凹凸不平,由于零件受电镀撑具压力而成。
(4) 模渍:啤塑模具压痕重复出现在同一位置。
(5) 缩水:零件啤出后的收缩
(6) 射纹:在啤塑中造成。
(7) 漏镀/见胶:电镀时没有电镀的部分,在镀层表面上可看到胶体,用指甲可感觉到。
(8) 星尘:微小的漏镀部分,指甲感觉不到,如针孔一样大小。
(9) 黄(无铬层):没电上铬,淡黄色的镍层暴露,通常发生在产品边缘或孔四周。
(10)电镀不良:电镀面很粗糙,指甲能感觉到。
塑胶电镀及真空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电镀及真空镀件外观检验标准1、塑胶电镀及真空镀件不良缺陷术语及定义1.1缩水:塑胶件表面的缩水,在电镀或真空镀后更明显。
1.2毛刺: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胶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胶料废边,在电镀或真空镀后仍存在。
1.3熔接线:塑胶件表面有熔接线,而电镀或真空镀后有的能遮盖住,有的会更明显。
1.4翘曲:塑胶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电镀或真空镀后更明显。
1.5胶口:塑胶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1.6污渍:在产品表面残留的油污印迹。
1.7气泡:电镀件或真空镀件表面出现的气穴。
1.8透光点:由于灰尘附着在塑胶件表面造成电镀或真空镀时此区域没有被镀上而出现透光。
1.9麻点:电镀件或真空镀件表面出现的颗粒状缺陷。
1.10 漏镀:在应该电镀或真空镀的部位没有镀上露出底材。
1.11雾状:电镀件及真空镀件表面出现的局部发白或模糊现象。
1.12针孔:电镀件或真空镀件表面有针孔装的不良。
1.13粗糙:由于塑胶件的模具没有抛光好造成电镀件及真空镀件表面不光滑。
114硬划伤: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伤。
1.15细划伤:产品表面没有深度的划伤。
1.16色泽不均:电镀件及真空镀件表面出现颜色及光泽不均匀的现象。
1.17镀层脱落:电镀件及真空镀件表面出现的镀层剥离现象。
1.18亮度:产品表面的光亮程度。
1.19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颜色差异或同一本品表面的颜色差异称为色差。
2、检验标准3.手机塑胶电镀及真空镀件性能测试3.1附着力测试(百格测试):每次到料例行试验2PCS,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区域,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静置1分钟后,用手抓住胶带一端,以90度迅速撕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3次相同试验;结果判定:外观不允许有剥落、裂痕、起皱分离等现象。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电镀件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光滑、色泽均匀,无气泡、剥离、锈蚀等现象。
允许有轻微的电镀纹,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2.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电镀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3.附着力检验
采用划格试验法检验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在电镀件表面划出纵横交错的网格,划痕间距为2mm,然后用胶带粘贴在划痕上,轻轻按压后迅速剥离,观察电镀层是否脱落。
若划格区域无脱落,则附着力合格。
4.盐雾试验
根据GB/T 6461-2002标准进行盐雾试验,检查电镀件耐腐蚀性能。
将电镀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锈蚀、变色等现象。
若无明显变化,则盐雾试验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
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厚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四、检验流程
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2.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判定是否合格。
3.附着力检验:进行划格试验,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
报废。
4.盐雾试验: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变化并判定是否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并判定是否合格。
塑料件表面的镀铜镀镍镀铬标准

ASTM名称:B604-91塑料件外表的镀铜镀镍镀铬标准1.范围1.1本标准包含了要求有良好外观,耐使用性能的可电镀塑料件镀铜、镍、铬几种等级和种类的要求。
五种电镀层的等级与电镀件的使用条件是相互关联的。
1.2 本标准包含了镀件使用中外表沉积金属薄膜或沉积薄膜后敲打电镀层的要求。
1.3 以下是第6节,附录A1,附录X2,X3,X4局部的测试方法标准,该标准不阐述使用中出现的全部平安的问题。
有关平安与健康问题使用者在使用前必须加以限制。
2.参考文件2.1 ASTM标准B368 铜加速盐雾测试方法〔CASS测试〕B487 通过显微检测金属及氧化物镀层厚度方法B489 金属管件电镀沉积或自动沉积金属层弯曲测试延伸率方法B504 电量分析法测金属镀层厚度方法B530 电镀沉积镍层在磁性和非磁性状态下用电磁法测镀层厚度方法B532 电镀塑件外表处观标准B533 金属电镀塑件剥离强度测试方法B556 用点滴法测铬层厚度方法B567 用贝塔粒子反射法测镀层厚度方法B568 用X射线分光计测镀层厚度方法B602 样本中金属或无机物镀层属性测试方法B659 测试金属或无机物镀层厚度指南B727 电镀塑件材料打算的应用B764 同时测试多层镍层沉积物中每层镍层的厚度以及每层电化学应力D1193 试剂水的标准E50 化学法分析金属时,试验仪器、试剂以及试验平安性预防3.种类3.1按本标准依据不同应用条件可将电镀层分为五种等级以及依据含铜、镍、铬的多少可分为多种形式的镀层。
3.2 使用条件3.2.1 依据镀件暴露严峻程度可分为五种规模的电镀等级SC5——特别严峻级SC4——比拟严峻级SC3——严峻级SC2——中等级SC1——一般级3.2.2 应用条件数在附目X1中有进一步的定义3.3镀层类别数——镀层分类数意味着电镀形式以及每一个电镀等级镀层的适宜厚度。
它由以下几局部组成3.3.1 可电镀塑件表示为PL/3.3.2 铜元素〔Cu〕3.3.3 铜层的最小厚度〔µm〕3.3.4 小写字母为铜电镀沉积形式3.3.5 镍元素〔Ni〕3.3.6 M层的最小厚度〔µm〕3.3.7 小写字母为镍电镀沉积的形式3.3.8 铬元素〔Cr〕3.3.9 小写字母为Cr的形式〔见3.4和6.3.3〕3.4 种类表达式的含义——以下小写字母必须用在镀层种类数中来描述镀层的形式a ——表示从酸性溶液中沉积出来的铜b ——表示单层镍d ——表示双层或3层Ni电镀层r ——表示常规的Crmc ——表示常规微晶粒的Crmp ——表示多微孔的Cr3.5 例子——一个塑件镀层含有最少15µm的可延长性酸式铜,最小15µm双层镍层以及最小0.25µm多微孔的铬层则其分类数表达式可表示为:PL/Cu 15aNi15d Cr m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康王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KW-SIP-DBX-0013
塑料电镀件标准
1 主题内容和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BS塑料电镀件验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ABS塑料制作的塑料电镀件。
2引用标准
GB 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测试方法
GB 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3技术要求
3.1 尺寸及形状变化
应符合有关图纸规定。
3.2 外观
镀件的主要表面,不允许有未镀上的部位或不良镀层。
镀层的色泽和光洁度应均匀一致。
镀层不允许有针孔、起泡、脱落、龟裂等现象。
镀层表面不允许有未洗净的各种盐类痕迹。
4 试验方法
4.1 尺寸和形状变化的检测方法
用卡尺或同等精度的其它检测工具测量判断。
4.2 外观检验方法
按GB 5926第二章规定的光照下进行目视检验。
4.3 耐腐蚀性试验方法
参照采用GB6460,喷雾改为连续喷雾8h,停喷,放置16h,24h为试验周期。
4.4 腐蚀评价:
经试验的样件表面允许有斑痕,经清洗轻擦可去除,判定合格,若轻擦不能去除,判定不合格。
5 验收规则
按GB 2828的有关规定进行抽样。
第4.1条的检验按检查水平S-3级采用正常一次
抽样表,AQL=4.0进行取样和判别。
第4.2条的检验按检查水平Ⅱ级,采用正常一次抽样表,AQL=0.4,进行取样和判别。
第4.3条的检验取样,批量在500件以下取3件,批量在500件以上取5件,如检验结果有1件以上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4.3条试验连续半年合格,可改为型式试验。
除4.1、4.2条以外的试样均不能再用来装配。
6包装
用PE充气薄膜袋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