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155例术前检查临床分析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 ㊉
TRH
垂体 ㊉
TSH
㊀ ㊀
甲状腺 T3、T4
甲状腺功能的生理改变
(一).妊娠期甲状腺功能
• 孕期第一阶段:雌激素影响使 TBG↑使TT3、TT4的↑,结 构与TSH相似的HCG升高导致游离T3、T4轻度升高,TSH轻 度下降。
• 孕期第二、三阶段:母体血容量↑,胎盘中的Ⅲ型脱碘酶 对T3、T4的灭活,导致T4需求增加,母体GFR↑,加大对碘 化物的排泄,加上胎儿所需的碘由母体提供,在低碘地区 可致T4↓、TSH升高和甲状腺肿。
T3
TG
T4
蛋白水T3
解酶
T4
血液
摄取 活化
合成
MIT:一碘酪氨酸 DIT:二碘酪氨酸 TG:甲状腺球蛋白
贮存
释放
甲状腺激素的转运
T4与T3释放入血之后,以两种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一种是与血浆蛋白结合(>99%) 另一种则呈游离状态 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维持动态平衡
三种主要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运载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70%) –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 –白蛋白
• 旨在提高公众对于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从而提高和改善 甲状腺疾病的就诊率和治疗率。
• 2024年-第九届国际甲状腺疾病防治宣传周 • 主题为“其实不怪你,查查甲状腺”
甲状腺指南
• 2006年AACE/ACE《甲状腺结节管理指南》,2024、2024年更新 • 200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 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指
南》, 2024年更新 • 2024年ATA《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年更
甲状腺结节300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癌约 占甲状腺 结节 的 1. %… 。结节 性 甲状腺 06 肿癌变率为 l . % , ~34 甲状腺腺癌变率为 1 %左 右 , 0 慢
放 出胶体引起 甲状 腺组织 内的异物 反应 。发病前 常有发热 ,
全身不适 , 咽喉部疼痛等前驱症状 , 1—2周后 , 甲状腺 明显增
光点增强 区 , 光点粗 细不均 , 生变者可见液体 暗区。甲状腺 囊
本组术前 明确诊断 甲状腺炎 6例 , 术后病理诊断 4例 , 结
节性 甲状腺肿合并 甲状腺 炎 7例 , 1 , 共 3例 占同期 手术病 例 的 57 . %。甲状腺炎性 病变在 临床 上 比较少 见 , 因诊断 失 但 误而行不适 当治疗 , 导致 甲状腺机 能改变 , 给患者带来 痛苦。
有人认为孤立结节 的癌变率为 5~ 5 … 。 3%
2 3 提 高对 甲 状腺 炎 的 认 识 .
状腺腺瘤相似。B超示 甲状腺腺瘤为圆形或格圆形异 常回声 区, 边缘规则 , 内为低 回声区 , 其 光点分布均匀 , 若囊性 变则 为 不规则无 回声 区。结节性 甲状腺肿为边 缘不规则低 回声 区或
维普资讯
第 5卷第 3 期
20 0 7年 9月
延安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Ju a o a a n esy M dSi or l f nnU i r t( e c) n Y v i
V0. No 3 15 . Sp 20 e.0 7
性 淋巴性甲状 腺炎 的癌变率 为 8 7~1 % 【 , . 2 4 核素 扫描 图像 J
为“ 冷结节“ 2 者 0~3 %为恶性 结节 。颈部 x片摄片 在部分 0 分化较好 的甲状腺癌可 出现砂粒样钙化 。超声检查可区分实 性或囊性 , 但囊 性也不 能排除恶性 , 因为 甲状 腺的囊性 病变 中 也 有 1%为癌性囊 肿。血清 降钙素含 量 和血钙 的 测定如 若 3
230 例甲状腺结节临床特征分析

230 例甲状腺结节临床特征分析发表时间:2015-05-20T17:04:00.8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3月第6期供稿作者:杨伟光谷欣谷岩[导读]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甲状腺发生炎症、或其组织发生囊肿。
杨伟光谷欣谷岩(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161005)【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30 例,对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进行超声及病理等检查,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症类型、恶性发生率等。
结果:女性患病概率明显高于男性,中龄患病概率高于其他年龄者,结节的良性率高于恶性率,女性病发良性率及恶性率均高于男性,结节单发率低于多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单发型恶性率与多发型恶性率对比,与TSH水平变化中两种情况恶性率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一般资料统计、超声和病理等检查,可对其临床特征及病症类型的具体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临床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44-01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甲状腺发生炎症、或其组织发生囊肿、或由于自身免疫异常等引发肿块,在患者进行吞咽时可随之移动[1]。
其病症类型具有单发性和多发性,并伴有良性或恶性的情况。
具有关文献显示,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率在5-10%左右[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对其病症的检查和确诊,需采取超声检查或病理检查等,同时为了观察异性患者的病发率,还需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下面本文就我院2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的探讨,资料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30 例,其中男性51 例,女性179 例;年龄16-75 岁,平均年龄为(45.5±7.9)岁;病程20 天至3年,平均病程(0.1±1.5)年。
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分析1000字

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分析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形成的畸胎瘤、囊肿、良性或恶性实性肿物,是颈部最常见的外科病变之一,有很高的发生率。
手术治疗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对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受试者共有60名,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0 ~52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35岁。
60例患者中,甲状腺结节大小范围为2.0~6.0 cm,平均直径为4.5 cm,其中大多数患者(60%)的结节位于右侧,余下的结节则分布在左侧。
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各项临床检查及诊断。
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甲状腺叶切除、双侧甲状腺叶切除、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切。
手术时间在1~3小时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2小时。
三、手术后恢复状况所有患者术后均在医院接受密切观察,观察期为1~4周。
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恢复期内得到了广泛的营养和治疗支持。
四、术后效果及随访情况在手术后1~3个月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定期复查,包括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超声检查等。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甲状腺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缩小。
以上结果均从长期观察来看有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随访期间,仅有一例患者双侧手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均得到及时的治疗。
五、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是一个比较有效、安全的方法。
手术方式视病情而定,一般情况下单侧切除或部分切除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手术后,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无明显并发症。
长期观察显示,手术治疗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结节160例临床分析

参 考文 献 :
[ 1 ] 李树林 .我 国 甲状腺 外科现 状 与展 望[ J ] . 临床 外科 杂志 , 2 0 0 6, 1 4 ( 3 ) : 1 2 9 [ 2 ] 李莉 , 许 向东 , 钟添荣. 甲状腺癌 的7 8诊 断及误 诊分 析
术, 术后复发或转移者 1 8 例中 8 例实施 了根治 + 颈 部 淋 巴结清 扫 术 , 占复 发总 数 的 4 4 . 4 %, 复 发者 中病 理类 型 分 别 为 : 髓 样 癌 5例 , 未 分 化 癌 5例 ,
2 2 9
癌的确诊率 , 目前 国内一些权威专家 总结 了几条 经验 J : ①儿童期 甲状腺结节 ; ②成年男性 甲状腺 单发结节 ; ③既往有头颈 部放疗 者出现 甲状腺结
腺癌术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 因此首次手术可能 不够彻底而导致术后残癌率高 。对可疑甲状腺癌 患者 均应 行 穿 刺活 检 , 术 中送 快 速冰 冻切 片检查 , 尽早 明确诊 断 , 以指导术式。③ 甲状腺 癌术后 复
甲状腺结 节是外科常见多发病 , 临床上 以手 术治疗为首选 , 但术前 明确 良、 恶性病变 诊断 , 仍 较 困难 。现将我 院 2 0 0 1— 2 0 1 1 年 收治 1 6 0例 甲 状 腺 结节 病例 , 作 回顾性 分析 , 现 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 料 1 6 0例 甲状 腺 结 节 中 , 男2 2例 , 女 1 3 8例 , 年 龄1 8— 6 2岁 。临 床 表现 : 甲状 腺 弥 漫性 肿 大 伴单
甲状腺结节患者48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结节患者48例的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55-02甲状腺疾病包括了由于遗传、免疫、感染等原因引起的一大组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甲状腺结节目前临床亦不少见。
本文对我院48例内分泌门诊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旨在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
1 对象与方法对象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8例,以视诊及扪诊并辅以甲状腺b超及甲腺功能测定确诊,其中女39例,男9例,年龄19 – 66岁,其中32例为40岁以上者,病程3周– 36个月。
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2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21例,桥本甲状腺炎20例,甲状腺癌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无症状者5例。
b超示甲状腺不均质改变、强回声结节、低回声结节、囊腺瘤。
方法(1)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
(2)甲状腺功能测定,由中国科技大学生产的γ–检测仪,tsh、ft3、ft4由北方试剂所生产的药盒。
(3)免疫功能测定tg-ab、tpo-ab亦由北方所生产的药盒。
(4)b超机是美国ge vivid – 3exepert 专人专做。
诊断标准(1)临床甲亢:有甲亢临床表现,tsh2.0pg/ml,或ft3>4.1ng/ml。
(2)临床甲减:有甲减临床表现,tsh>4.0μiu/ml,ft4<0.8pg/ml,或ft3<1.5ng/ml。
(3)桥本甲状腺炎:b超示甲状腺不均质改变,结节样改变,甲状腺功能正常、亢进或减低,需进行tg – ab、tpo – ab检测,阳性可诊断,必要时应做组织病学检查。
(4)孤立结节经细胞活检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果4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2例伴有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年内痊愈,其间用甲状腺片20mg/d,约半年,b超复查甲状腺结节消失。
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21例及桥本甲状腺炎20例患者,经服用甲状腺制剂(优甲乐或甲状腺片),个别加服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消失。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分析

全切 除术 ,选择适合病 情的手术方式能降低该病 的复发概率 。
但在进行 甲状腺腺 叶次全切 除术 以或近全切除术时 , 需要 认真
体积较大的结节, 再谨慎排查可能存在的残余腺体, 使用止血
钳剔除所扪 及结节 , 如患者结 节数 目较多且相 对集 中 , 可行 腺 体一叶 的全 部切除 ; 如结节 比较分散 , 可采 用不规则 的腺体 切
高原 山区发病率较高 。该病 以女性多见 , 表现为 甲状腺腺体 内 不均质 的增生结节 , 一般为 多发 , 也有单发 的情况 , 发病后 检查
甲状腺上皮细胞表现为形态各异 的滤泡【 1 】 。病情较轻的结节性
3 4 例 。本组病例 中甲状腺肿 大程 度最低为 Ⅱ 度肿 大 , 有7 例, 其余 2 8 例均为 Ⅲ度及 以上肿大 。病例 中大部分 为单 纯性结节 性甲状腺肿 , 只有 4 例伴有 甲状腺功能亢进 。所有 患者通过 病
2 0 年不等 , 平均病 程( 8 . 1 - I . - 4 . 2 ) 年。 疗
1 . 2 检查诊断 4 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均因颈前出现肿 块或通过触诊发现结节肿块到我院就诊。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
声、 C T检查后发现 甲状腺结节,结节直径在 1 . 5 c m~ 6 . 0 c m之间 ,
1 7 ( 5 ) : 3 4 3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0 )
腹腔镜阑尾切 除术应用体会
亢 润仓
( 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 原平 0 3 4 1 0 0 )
本组 4 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 , 无伤 口感染 、 大量 出血 的
甲状腺结节155例术前检查临床分析

甲状腺结节155例术前检查临床分析
车英玉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13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鉴别良恶性的临床意义。
方法: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15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术前体格检查和甲状腺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前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准确率较高。
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可通过结合体格检查及一般常规检查较为准确地鉴别结节的性质,有利于指导治疗及制定恰当的手术方案。
【总页数】2页(P132-133)
【作者】车英玉
【作者单位】101318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临床分析 [J], 霍银平;周利晓;齐若
2.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1 000例临床分析 [J], 薛丽霞
3.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术前检查300例临床分析 [J], 穆建华
4.甲状腺结节的术前检查与良恶性判断 [J], 楼建林;赏金标;王可敬;郭良;葛明华;王升晔
5.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对良恶性诊断的预测价值 [J], 赖远辉;姚陈;武日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32卷第13期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甲状腺结节是外科门诊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
对2004年1月-2014年1月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155例的术前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55例,并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57例,女98例,年龄21~72岁,平均(45±7)岁。
手术后病理检查,其中良性结节130例,恶性结节25例,恶性结节所占比例16.1%。
恶性结节患者中男9例,女16例;40岁以下的恶性结节18例,40岁以上7例。
术前经B 超证实单发结节120例,多发结节35例;钙化7例,沙砾样化5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术前诊断甲状腺癌22例,其中经FNA 诊断甲状腺癌18例。
手术方法:130例良性结节患侧腺体大部切除术,25例恶性患者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同侧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切下的标本均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
结果通过各项术前检查结果显示:①甲状腺良性结节组平均年龄(54±3)岁,男49例(37.7%),女81例(62.3%);甲状腺癌组平均年龄(44±3)岁,男9例(15.8%),女16例(16.3%)。
两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1)。
②术前触诊甲状腺,其质地较硬36例,其中15例术后证实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其随吞咽动作活动幅度较小16例,13例术后证实为甲状腺恶性结节。
③术后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患者,在门诊彩超均显示为囊性结节,直径>1cm 18例,直径≤1cm 112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40例;而术后病理为恶性的患者,门诊彩超显示结节最大直径>1cm 23例,实性低回声结节23例,囊性结节2例,结节内血管丰富20例,边缘毛糙不清晰20例,结节有钙化1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5例。
④术后病理为恶性结节的患者25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正常20例,轻度升高5例;130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患者,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为正常或轻度减低。
⑤在门诊进行130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门诊病理结果为恶性的18例,手术后病理结果18例均是恶性,没有出现假阳性病例。
讨论性别、年龄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在甲状腺门诊患者中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多见,但不能把性别作为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标准[1]。
在年龄方面,甲状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不一样,而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在临床中大部分患者是中青年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20多岁的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
本组可见,可以把40岁作为一个临床界限值,40岁以下患者恶性结节的可能性明显高于40岁以上患者。
颈部触诊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在门诊,我们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都有两个特征,首先是结节硬度大,其次是结节随吞咽活动明显受限,因此同时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患者大部分都患甲状腺癌。
从本组分析看来,甲状腺结节活动受限则提示结节恶性可能性大,而结节质地的软硬不是恶性肿瘤特有的,有些甲状腺炎的患者也可发现较硬的结节。
B 超检查鉴别甲状腺的临床意义:B 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中是不可缺少的,B 超检查可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数量、囊实性、钙化、血流情况以及颈部甲状腺结节155例术前检查临床分析车英玉101318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外科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6.13.81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鉴别良恶性的临床意义。
方法: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15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术前体格检查和甲状腺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前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准确率较高。
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可通过结合体格检查及一般常规检查较为准确地鉴别结节的性质,有利于指导治疗及制定恰当的手术方案。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常规检查Clinical analysis of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of thyroid nodule in 155casesChe YingyuSurgical Department,Konggang Hospital of Shunyi District,Beijing City 101318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Methods:155cases of thyroid nodule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selected,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Preoperativ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thyroi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s.The accuracy rate of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was high.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combined with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general routine examination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nature of the nodule,and it is conducive to guiding the trea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surgical procedures.Key words Thyroid nodule;Benign and malignant;Routine examination132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32卷第13期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淋巴结数量和大小,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虽然不能完全确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但是可以作为临床医生术前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依据[2],本组恶性结节中,囊性结节8.0%,实性结节92.0%。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3],恶性结节B 超显示单发、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血流丰富、微钙化等。
另外B 超可以确定颈部淋巴结的多少、质地和血流情况,但是仅靠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不能确定结节良恶性;本组良性结节伴有淋巴结肿大者占30.8%,恶性结节伴有淋巴结肿大者占20.0%。
这样的结果提示良性结节是由颈部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
术前B超确定颈部肿大淋巴结大小和位置,可以指导恶性结节的淋巴结清扫,对于甲状腺结节质硬,不活动,界限不清的患者,其淋巴结肿大仍对提示恶性结节有很大意义[4]。
FNA 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良恶性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细针穿刺活检在门诊鉴别甲状腺良恶性得以广泛应用。
大量文献证明[5],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是安全、可靠和经济的方法。
门诊做了细针穿刺活检,一般术中不用再做冰冻病理,本组18例细针穿刺活检阳性患者术后均得以证实,阳性准确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腺癌的鉴别仍有困难,有时术中冰冻病理也无法确定,这一点临床要加以考虑。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操作时要注意掌握好穿刺的部位、方向和深度,要真正取到结节内的组织[6]。
建议采取B 超引导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只有这样,获取结节内组织的成功率会最高。
要提高穿刺组织的阳性率,必须对每个结节进行3~5处的穿刺。
另外,术前要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的化验检查,主要了解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数值,一般来说恶性结节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或升高[7]。
总之,临床实践中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要全面地进行术前综合判断。
术前检查大部分都要在门诊进行,首先对颈部触诊要重视,对于结节大小、质地、活动度做好详细记录;结合B 超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对于直径>1cm 的结节常规在门诊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功能的化验检查也要做好,尤其要关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高低。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基本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对于门诊考虑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不要急于动员其进行手术切除,可在门诊密切观察,对于需要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全面系统的术前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1]赵勇,黄迅,陈波,等.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预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2):155-158.[2]王兴田,王荣,张星荣,等.声触诊组织成像鉴别甲状腺实性小结节的应用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2):133-136.[3]Krátky J,VítkováH,BartákováJ,et al.Thyroid nodules:pathophysiological insight on oncogenesis and noveldiagnostictech-niques[J].Physiol Res ,2014,63(Suppl 2):S263-S275.[4]鄢曹鑫,罗志艳,刘学明,等.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1):1630-1633.[5]Alexander EK,Heering JP,Benson CB,et al.Assessmentofnondiagnostic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s of thyroidnod-ule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2,87(11):4924-4927.[6]Cengic I ,Tureli D ,AhiskaliR,et al.Thyroi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do we really need an on-site cytopathologist[J].Eur JRa-diol,2014,83(4):680-683.[7]Fiore E,Vitti P.Serum and risk of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innodular thyroid diseas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4):1134-1145.欠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