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
透镜

第一节透镜一、透镜的种类1.透镜是一种折射镜,是用玻璃、石英等透明物质磨制而成的,其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其光学性质是光照到透镜上,一部分光线经透镜两次折射后改变光路,遵循折射规律。
2.透镜都具有一定厚度,其厚度直接影响其对光的作用。
初中阶段主要讲薄透镜,所谓“薄”是指透镜厚度远小于球面半径。
※3.透镜有两种,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向主光轴。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离主光轴。
※3.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其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光心一般与透镜的几何中心重合,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中心。
光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三、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凸透镜有两个对称的焦点。
焦点F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同一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2.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的一点上,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通常把凹透镜的焦点叫做虚焦点,用F表示,凹透镜两侧有两个对称的虚焦点。
凹透镜虚焦点F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同一凹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3.凹透镜的焦距f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f越小,会聚能力越强,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同一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凸透镜焦距f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f越小,发散能力越强,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的凹陷程度决定了它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同一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透镜设计参数

透镜设计参数包括入瞳直径EPD、相对孔径F/#、全视场角FFOV、波长Wavelength和玻璃Material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来描述透镜的特性和性能,例如成像质量、光圈大小等。
入瞳直径EPD是指光线进入透镜的口径大小,它决定了透镜收集光线的能力。
相对孔径F/#是指透镜的光圈大小与焦距之比,它决定了透镜的透光能力和景深。
全视场角FFOV是指透镜能够成像的最大角度范围,它决定了透镜的视野范围。
波长Wavelength是指光线的颜色或频率,不同波长的光线对透镜的影响不同。
玻璃Material是指透镜的材料类型,不同材料的透镜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和物理特性。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这些参数,可以制造出满足特定需求的高质量透镜产品。
透镜知识点

一、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填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光学符号 性质凸透镜 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 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FFFF物距像的性质像距 应用倒、正 放、缩 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 f<v<2f照相机 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 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⑸成虚像时: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光学透镜知识点总结

光学透镜知识点总结一、光学透镜的基本知识1. 光学透镜的定义光学透镜是一种具有特定形状的透明介质,能够对入射光产生折射和聚焦作用。
根据透镜对光线的折射方式,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 光学透镜的主要特性(1)焦距:焦距是光学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透镜能够使入射光线聚焦的距离。
焦距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对应凸透镜和凹透镜。
(2)光学中心:光学透镜的中心点,是光线在透镜内折射时不发生偏折的点。
(3)主光轴:通过光学中心 perpendicularly pass的光线路径,被称为主光轴。
(4)物距和像距:物距表示透镜上物体到光学中心的距离,像距表示透镜上像像到光学中心的距离。
3. 光学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在对入射光线进行折射后,可以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光线在透镜后方聚焦产生实像。
凹透镜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光线在透镜前方发散产生虚像。
二、光学透镜的原理1. 光学透镜的折射基本原理光线在透镜上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i、折射角r和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透镜的折射原理是基于光线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包括凸透镜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在焦点处形成实像,凹透镜的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在焦点处发散形成虚像。
3. 光学透镜的光轴成像原理光轴成像原理是指光线在光学中心垂直入射透镜时,不会发生偏折,且所有入射光线会汇聚于焦点或者发散出去形成像。
三、光学透镜的分类1. 按照形状分类按照透镜的形状,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凹透镜和弯面镜。
凸透镜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是最常用的透镜。
凹透镜的透镜边缘厚,中央薄,不如凸透镜常用。
弯面镜是由凹凸两个曲面组成的透镜。
2. 按照用途分类按照透镜的用途,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即收敛透镜)和凹透镜(即发散透镜)。
凸透镜主要用于成像和聚焦,凹透镜主要用于分散光线。
3. 按照透镜材料分类按照透镜的材质,可以将透镜分为玻璃透镜、塑料透镜和晶体透镜。
透镜的分类及对光线的作用

2.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 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归纳总结
透镜分类及对光线作用
1.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几个基本概念: 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又叫发散透镜。
课前导入
西汉 《淮南万毕术》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 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冰透镜
知识讲解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主光轴: 透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 的直线 光 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 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 不改变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透镜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焦点和焦距 F
焦点 主轴
O
f
焦距
பைடு நூலகம்
虚 焦点
F
F
f 焦距
三、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F
o
F
镜折射以后,穿过焦点; (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 变; (3)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 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F
o
F
F
o
F
2.凹透镜: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 镜折射以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
F
o
F
长线穿过焦点; (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 变; (3)向着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 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透镜的定义汇总

透镜的定义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凸透镜成像原理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三条特殊的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呢?(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透镜总结一、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透镜PPT课件完整版

复杂成像系统分析方法
成像公式法
利用几何光学中的成像公式,通 过计算得到成像系统的放大倍数
、焦距等参数。
光线追迹法
通过追踪光线在成像系统中的传 播路径,分析光线的会聚、发散
情况,从而得到成像特点。
矩阵光学法
将成像系统中的各个元件用矩阵 表示,通过矩阵运算得到系统的 传输矩阵,进而分析成像特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成像系统的
。
04
凹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正立缩小虚像条件及特点
条件
当物体位于凹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 。
特点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同一 侧。
倒立放大实像条件及特点
条件
当物体位于凹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
特点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分居透镜两侧。
凹透镜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近视眼镜
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 散作用,使成像后移,
透镜焦距和物距关系
01
02
03
04
焦距(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对于凸透 镜,焦距为正;对于凹透镜,
焦距为负。
物距(u)
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物体在透 镜的不同位置,成像方式也有
所不同。
像距(v)
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与物距 和焦距有关,满足一定的成像
公式。
成像公式
1/f = 1/u + 1/v。这个公式 描述了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 的关系,是透镜成像的基本规
THANKS
感谢观看
准备实验器材
包括光源、光屏、透镜、光具座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调整实验装置
将光源、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 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置,使 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八年级物理透镜的常见知识点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
眼睛与眼镜
样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3.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探究方法:
1.在阳光下或很远(例如5m外)的灯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
2.所选透镜的焦距最好在10~20cm之间。 3.用一支蜡烛做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一块白色的硬板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
1、照相机
1)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相片是怎么产生出来的?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2)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样的透镜?
眼睛与眼镜
3)照相机照出来的像是怎么样的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A
生活中的透镜
物体的像
B’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A’ B
透镜
3cm和5cm。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他们之后的径迹。哪个 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
生活中的透镜
F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F
焦距短的透镜偏折得更多些。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3.想要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
透镜
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你在解决这 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道理?
透镜
同学们用放大镜来观察这张邮票,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像。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征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请同学们将以上实验,观察结果后填入下表: 镜 头 成像特点
倒立缩小的像 倒立放大的像 正立放大的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凸透镜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有发散作用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F
o
F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1)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显微镜和望远镜
2)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平行于主轴。
3)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像距 f<v<2f v=2f v >2f 没有像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 照相机 很少应用 投影仪 很少应用 放大镜
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 ●
F
F 2f
透镜
●
生活中的透镜
●
F
F 2f
● ●
成像规律
F
F
眼睛与眼镜
1、物体在远处向透镜移近,则像要远离透镜且由小变大。
透镜
5.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
适当类型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甲 凹透镜
乙 凹透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丙 凸透镜
丁 凸透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补充下面的光路图。
生活中的透镜
F
o
F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F
F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照相机照相的原理: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 成被照物体(人、影物)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 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 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 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显微镜和望远镜
照相机的构造有:镜头(凸透镜)、按钮、机 壳、底片(光屏)、光圈、调焦环等。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 套入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5~10cm 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 塑料薄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了。
显微镜和望远镜
F
● ●
F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像规律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眼睛与眼镜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底片是照相时 形成的像。判断图3.2-1的树所成像的正倒。
光心
特点
眼睛与眼镜
光心
C
O
显微镜和望远镜
C
O
C’
C’
主光轴
主光轴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呢?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F
F
生活中的透镜
f
成像规律
f
眼睛与眼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的一点,叫焦 点,用符号:F表示。
生活中的透镜
A 物体的像 B’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A’
B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2.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
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 机中成 在投影仪 缩小 、 倒 、 倒 立的 立的 、 实 像; 实 像; 正 立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放大 中成 而直接用凸
像距与物距比较
物距大于像距 物距小于像距 物距小于像距
成像规律
照相机
眼睛与眼镜
凸透镜 凸透镜
投影仪
显微镜和望远镜
放大镜
凸透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实像和虚象:
1.实像:由光线直接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透镜
特征: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生活中的透镜
●
●
F
F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2.虚象:不是由光线直接会聚而成,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而成的像叫虚象。 特征:虚象不能用光屏承接到,物和实像在凸透镜同侧。
透镜
1.像比物体大还是比物体小?
像比物体小。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2.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像是倒立的。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3.物距大是像距大?
物距大于像距。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2. 投影仪
透镜
注意观察回答以下的问题:
生活中的透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任 课 教 师 : 杨 应 晓
眼睛和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和实验室中使 用的显微镜中都有一些玻璃元件,这些元 件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个问 题。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成像规律
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拿一两个凸透镜试一试。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答案:P61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2.如图3.1-6,A、B是两个口径相同的凸透镜,他们的焦距分别是
生活中的透镜
F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小灯泡应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位置。 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就变成平行 光,利用了前面学过的光路的可逆。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甲 4.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如下图,哪幅图是正确的(
)
生活中的透镜
F
成像规律
F 乙
甲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F 丙 丁
F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像规律
眼睛与眼镜
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
1、物体在远处向透镜移近,则像要远离透镜且由小变大。
2、2f是成大实像和小实像的分界点。 3、f是成虚实像的分界点。
4、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相同。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把烛焰分别放在A、B、C各点上,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F
眼睛与眼镜
2f
☆ 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在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
条件:u>2f时,f<v<2f
应用:照相机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
成像规律
●
F
F
眼睛与眼镜
2f
☆ 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