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
心理干预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2至2018期间收治的1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患者SDS、SAS及PG-SGA评分护理后均明显下降,低于护理前(P <0.05);试验组SDS、SAS及PG-SG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肝硬化;应用效果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the nursing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liver cirrhosisThe third Hospital Affiliatedto Anhui University, Anhui Province 230061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is the effect of the nursing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160 patients with livercirh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us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service mod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servic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DS,SAS and PG-SG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D, SAS and PG-SG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nursing, the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Keywords】:Nursing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liver cirrhosis; Application effect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病变,以肝脏肝小叶的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肝硬化的影响。
方法:选在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在我们医院调查的76例肝硬化病例中,随机分为两组:控制组38例,监测组38例,监测组38例。
结果:SAS和SDS的评级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
护士总满意度(94.7%)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肝硬化;心理护理;护理效果引言肝硬化是一类高发的慢性肝病,其病程长,病情危重,这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增加了心理负担,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进而影响治疗的上瘾和治疗后果,恶化健康状况,减缓康复过程。
现代医学不仅重视病人的身体健康,还特别关注其心理健康,认为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作用。
本次试验中笔者所在医院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现就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阐述,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9年2月到2020年7月,x医院治疗76例肝硬化,所有病人都诊断肝硬化,排除精神和其他肝病。
38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中,有21个男性和17名女性,3579岁,平均年龄(58.2±4.1),2年和13年的医疗记录,平均年龄(8.9±2.0),肝功能等级:25例年级B, C级的13例,17例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的12例,9例,大专或以上。
在对照组,有24个男性和1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58.8±4.3)年,2例为4年,平均年(8.8±1.9年),肝功能评级:28例B级,11 C级的情况下,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的19例,11例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专科及以上的有8例。
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信息没有统计意义(p > 0.05)。
这项研究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批准,并得到了医院道德委员会的批准。
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6-16T12:23:06.3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5期作者:曾敏[导读]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曾敏(巴中市中心医院;四川巴中636000)[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68例为调查对象,时间范围2020年7月-2023年1月,以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试验组),统计并比较2组的护理结果。
结果:1)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略低(P<0.05)。
2)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4.12%,护理满意度为97.06%,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在临床上,肝硬化是一种常见肝损伤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胀、消瘦、乏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
因肝硬化病程长,反复率高,需要患者接受长期治疗,再加上治疗费用昂贵,患者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康复。
有研究显示,在肝硬化治疗过程中施以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信心,增强临床疗效[2]。
本文选取68例肝硬化患者为样本,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68例为调查对象,时间范围2020年7月-2023年1月,以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
试验组34例中,女14例,男20例;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56.84±3.41)岁;发病时间5个月-8年,平均(4.52±0.24)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肝硬化10例,病毒性肝硬化24例。
对照组34例中,女15例,男19例;年龄范围30-73岁,平均(56.86±3.45)岁;发病时间6个月-8年,平均(4.56±0.28)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肝硬化11例,病毒性肝硬化23例。
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9T01:10:44.49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5期作者:王芹[导读] 目的:在肝硬化的护理中运用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王芹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500【摘要】目的:在肝硬化的护理中运用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其干预的价值和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一年内收治的肝硬化病患30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
结果:实验组通过心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对肝硬化病患进行护理,护理效果佳,值得推广。
【关键字】肝硬化护理;心理干预经调查肝硬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肝硬化病患在其疾病治疗过程中心理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临床上对肝硬化病患进行常规护理,其收到的效果不佳。
护理时发现在湖里过程中对病患的心理进行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态,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1]。
因此,本轮研究就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具体如下:1基本资料和护理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8.56±2.54岁,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50.12±2.54岁,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判断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后续的对照实验(P>0.05)。
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施健康教育、病情监测和常规心理护理。
1.2.2 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1.2.1.1 恐惧心理病患在得知患有肝硬化后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容易产生较大的疾病恐惧心理,觉得治疗无望,对生活失去信心。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6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入院不同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6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率为52.9%,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印象等都大大的改善,驱散患者心理阴影,为患者心房输入阳光,帮助患者树立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意义重大。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硬化;常规护理;应用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追求及欲望也在不断上升和增长着,心理承受的压力也在日趋增大;导致近年来肝硬化发病率日益频繁,对我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内科,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是在一种或多种肝脏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的弥漫性肝部损伤[1]。
对于肝硬化临床表现而言,主要症状为门静脉高压、内分泌高压、消化道和肝功能障碍以及全身不适的症状。
对于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而言,肝硬化的影响非常严重,并且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而言,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方法对其的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对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临床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对本院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选取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
探究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作用效果

探究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生理状态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硬化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心理状态,提升遵医嘱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硬化;生理状态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score of nursing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enhance their compliance with medical advic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irrhosis; Physiological state score; Nursing compliance score肝硬化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发展性、慢性肝功能障碍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该病在早期并不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到晚期,会有诱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降低治疗和预后效果【1】。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肝硬化是近几年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具有病程较长、反复性强且难以治愈等多种特点,在发病时患者会出现腹胀、乏力、双下肢水肿等多种临床表现,且还会对患者形成肝弥漫性损伤,严重影响着其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
而在治疗的过程中,这类疾病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治疗周期较长,会对患者造成较强的心理负担[2]。
因此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十分注重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干预。
然而,传统护理方案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却没有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合理的干预,这就使得患者在整个治疗中会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影响临床工作的开展[3]。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肝硬化患者运用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肝硬化患者92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肝硬化的诊断标准[4]。
②无严重的器质性缺损。
③患者及家属知情,且为自愿参加。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
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1~73岁,平均(57.92±4.62)岁。
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0~74岁,平均(57.29±4.1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检查,并且给予基础治疗。
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①在患者日常进食中,需要尽量选择无刺激性且易消化的高热食品,同时,要降低动物脂肪的摄入量,以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为主。
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监测,一旦发现肝昏迷的征兆,必须要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合理治疗措施。
③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保证药物使用的规律性,同时,对药物使用后患者的体征进行观察,及时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理。
④对病房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确保通风透气。
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
由于肝硬化具有病程长、反复性强等特点,患者治疗周期偏长,自然在负性情绪上也较为严重。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体会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
护理组临床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
经过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焦虑、抑郁的评分明显差异由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提高了临床疗效,有效地缓解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
标签:心理干预;肝硬化;应用体会肝硬化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肝硬化后期患者的肝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然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等。
对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因此,肝硬化患者不仅要积极地接受治疗,护理人员也要给予其优质的护理干预。
本文选取在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
护理组患者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8.32±3.46)岁;病程4d~11n,平均病程(3.27±1.46)n;其中病毒性肝硬化26例,酒精性肝硬化为14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9.76±3.59)岁;病程5d~12n,平均病程(4.81±1.34)n;其中病毒性肝硬化29例,酒精性肝硬化为11例。
治疗方法均为改善饮食习惯、肝功能,并进行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以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68例肝硬化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不同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6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率为52.9%,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印象等都大大的改善,驱散患者心理阴影,为患者心房输入阳光,帮助患者树立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意义重大。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硬化;常规护理;应用体会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68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Their clinical data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dmission time,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thod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26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6 cases were effective,2 cases were invalid,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1%,the control group was markedly effective in 19 cases,effective in 10 cases,ineffective in 5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atisfactory in 25 cases,9 cases were satisfied,not satisfied with 0 cases,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100%,the control group was satisfactory in 12 cases,6 cases were satisfied,not satisfied with 16 cases,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52.9%,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by using the nursing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the nursing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care,patients withthe impression are greatly improved,dispel the psychological shadow of patients,for patients with atrial input sunshine,help patients establish disease resistance and the courage and confidence is significant.[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liver cirrhosis;routine nursing;application experience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追求及欲望也在不断上升和增长着,心理承受的压力也在日趋增大;导致近年来肝硬化发病率日益频繁,对我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内科,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是在一种或多种肝脏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的弥漫性肝部损伤[1]。
对于肝硬化临床表现而言,主要症状为门静脉高压、内分泌高压、消化道和肝功能障碍以及全身不适的症状。
对于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而言,肝硬化的影响非常严重,并且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而言,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方法对其的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对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临床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对本院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选取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
平均年龄49.6岁。
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6例,病毒性肝硬化52例。
根据入院不同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
1.2 方法首先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和预防并发症、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抗肝纤维化等为具体的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结合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印象调查。
在护理了一段时间后,在一定程度上,两组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这就证明住院环境是重度肝硬化患者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对一些心理产生焦虑、恐惧现象的患者进行耐心、热情、细致地开导,为患者阴霾的心理区域注入温暖的阳光,帮助患者驱散心理阴影,积极、乐观、向上地对待自身病情。
使患者自信、坦然的接受现实,激发他们与病魔做抗争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信心。
对于心理状态感观,时常抑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热情、耐心、积极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充分地表现出对患者的同情和关爱,积极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博得信任,使患者敞开心扉地与自己进行交流,从而深入了解到患者病情,根据病情采取有效的必要措施进行整治。
通过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利用积极的、温暖的语言开导患者消极心理;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传递将正能量,用阳光的心态感染患者,驱散患者心中“雾霭”,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
开导法的成功运用,可使患者的身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使患者心理感受到一种潜在的舒适和快乐,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希望和信心,从而拥有健康的心态和斗志与病魔顽强抗争。
护理人员要联系患者家属,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思想交流、沟通,使其家属明白应该怎样照顾患者,使家属能够积极、密切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全方位辅助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主观臆断,感觉自己病情大有好转,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运行,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肝脾缩小;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都有所好转,肝功能得到改善,并且明显腹水减少;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6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率为52.9%,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在现阶段的临床护理中,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非常难治愈,而且病程较长,对患者的整体身体功能损失较大;并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和恶性制约[2,3]。
由于该病使患者需要长时间住院进行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压力。
肝硬化的不利影响因素纷繁复杂,面对这种挑战,患者很容易在心理上累积压力,纵使压力日渐上升,对身体器官及心脏功能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烦躁等的不良情绪,这些患者的不良情绪严重制约了患者病愈效率,甚至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实施心理干预是肝硬化的临床治疗非常必要的一项措施。
将患者的心理阴影及不良情绪进行排解,缓解了消极情绪,使患者的身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将患者消极的情绪逐渐驱散,使患者树立康复的希望和信心,从而拥有健康的心态和斗志与病魔顽强抗争,提升了治疗效果[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