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附68例报告)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附68例报告)

移植 方法是减少全 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 的有效 方法。
【 关键词】 甲状腺恶性肿瘤 全甲状腺切除术
甲 状旁腺 喉返神经
随着 术 中冰冻 切 片检 查 的 广泛 开 展 , 术 中确诊
优 甲乐 片等 进行 替代 治 疗 , 并 根 据促 甲状 腺 素 水平
调 整剂 量 。
2 结 果
浙江实用医学 2 0 1 3 年2 月第 1 8 卷第 1 期 Z h e j i a n g P m e t i e a l N e d i e i n e F e b r u a r y , 01 2 3 , V o 1 . 1 8 , N o . 1
・3 9 ・
全 甲状腺切除术 中 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 的 保护措施 ( 附6 8 例 报告)
生顽 固性 低钙 血症 , 经 长期 口服钙 剂 、 a 骨 化 醇及 特 立 帕肽等 综合 治 疗 , 症 状 控 制 良好 。 1 例 术 后 2天 出现 淋 巴瘘 , 经局 部 引流换 药等 处理 后痊 愈 。 2 . 2 随访 通 过 电话 随访 , 平 均 随访 时 间 7年 2
腺癌 6 8 例, 效果 良好 , 结合 临床资料 和文献分析 ,
总结报 道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常规切片报告病理类 型包括乳头状癌 5 2 例( 其 中 双侧 甲状腺微小乳 头状 癌 4 3 例, 合并单侧 甲状腺 微小乳头 状癌 9 例) , 滤泡状癌 1 3例, 未分 化癌 3
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 1 5 例, 以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
6 例, 无 症状 超声 发 现 5例 。发 现 时 间 1 周 一3年 。 6 8例 甲状 腺 癌 同时侵 犯双侧 甲状 腺腺 叶 , 肿 块 直径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大体标本识别可靠性分析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大体标本识别可靠性分析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大体标本识别的可靠性分析【摘要】目的:评价肉眼下判断游离甲状旁腺的可靠性。

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术中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50例,术中在大体标本中辨认游离甲状旁腺,经冰冻切片检查证实后行自体移植。

结果:50例患者中,共检出可疑甲状旁腺61枚,经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60枚,准确率98.4%。

结论:术中肉眼下判断游离甲状旁腺并用于自体移植简单可靠。

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可代替冰冻切片检查。

【关键词】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自体移植【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47-02正文:背景和目的自1926年lahey[1]首次将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应用于临床以来,这一术式已经在颈部手术,特别是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及二次扩大切除等手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4]。

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有多种方法,多数学者认为,对已游离或考虑血供受损的甲状旁腺,应常规切取部分腺体行冰冻切片检查,确认为甲状旁腺后,将剩余部分移植于胸锁乳突肌内[5-8]。

该方法延长了手术时间,浪费了部分甲状旁腺组织,影响了移植效果。

本研究旨在评价肉眼下判断游离甲状旁腺的可靠性,以期缩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手术时间,提高自体移植疗效。

1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5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2例,年龄14至71岁,平均44岁。

甲状腺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一叶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及甲状腺全切除术。

手术由同一组医生施行,术中在已取下的甲状腺标本中,仔细辨别可疑的甲状旁腺,将其分离取出,剔除表面脂肪,观察其颜色、形状、大小、表面毛细血管网,并将其置入0.9%冰盐水中,观察其密度,于腺体边缘切除2-3mm腺体行快速冰冻切片,确认为甲状旁腺组织的,剩余部分切成直径约1mm的组织块,移植于胸锁乳突肌或肱桡肌内。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分析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而甲状腺根治术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甲状腺癌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的联合治疗对甲状腺癌的应用及疗效进行分析。

甲状腺癌根治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切除甲状腺及其周围淋巴结,以达到彻底根治癌细胞的目的。

甲状腺根治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则是为了解决甲状旁腺功能的保留问题。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是指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将甲状旁腺组织取出,分离、处理后再移植至患者体内,从而保留甲状旁腺功能,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不全。

甲状腺癌根治术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的联合应用在治疗甲状腺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联合治疗将更好地保留了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联合手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缓解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青睐的治疗方式。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据相关临床数据显示,联合手术治疗后的甲状腺癌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而且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得以有效保留,避免了术后产生的甲状旁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这说明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不仅有效治疗了患者的肿瘤,还充分保护了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甲状腺癌根治术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联合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操作繁琐,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术中的处理技术及操作经验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团队,医院内的设备和条件要求较高。

一些患者可能存在术后排异反应或再次移植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在应用该联合治疗方式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精细分析,谨慎选择适合的患者进行手术。

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摘要: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提高患者预后。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发生的并发症,针对并发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48例患者的唇周和四肢发麻、肌无力症状、四肢关节活动障碍、瘙痒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3例患者出现了切口血肿,经过及时止血、换药后恢复良好。

8例患者出现了高钾血症,经过对症处理,患者血钾水平得到了控制。

结论:针对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状旁腺移植;并发症;护理伴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SHPT的临床表现可能在程度和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在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有10%至25%会出现明显的骨营养不良症[1]。

除此之外还会导致骨疾病,疼痛,病理性骨折和转移性钙化,这些患者需要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

传统的,实施最广泛的手术是次全切甲状旁腺切除术。

外科医生的目标是保存足够的活性甲状旁腺组织,以达到并维持正常的钙代谢。

由于无法量化留下的甲状旁腺组织数量或确保其功能活力,如果SHPT复发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切除术将失败[2]。

自体移植的甲状旁腺碎片已被证实能在生理上合适的前臂中存活并发挥功能,但是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围术期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iPTH持续>800pg/ml;②药物治疗无效的持续性高钙或者高磷;③具备至少一枚甲状旁腺增大的影像学表现;④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护理。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经全;赵紫娟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00)0S1
【摘要】甲状旁腺损伤是颈部手术,尤其是甲状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在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尤其是甲状腺癌或甲状旁腺肿瘤手术中最常见,相关文献报道术后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在0.5%-1.0%,最高有30%的报道。

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经济负担及心理创伤。

近些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及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已广泛应用,用于防止颈
部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减退,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文献,对颈部手术甲状旁
腺自体移植的处理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刘经全;赵紫娟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市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3
【相关文献】
1.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与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
2.甲状旁腺全切术和甲状旁腺全切术加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3.甲状旁腺全切术和甲状旁腺全切术加自体
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4.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5年随访资料分析5.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腺体自体移植术在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术手术记录

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术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姓名:*** 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50岁,病室乳腺甲状腺外科,床号28。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术前诊断:1.***术中诊断: 1.***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手术者:[手术者] 助手:[助手]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肩胛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长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向上至甲状软骨切迹,双侧达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达胸锁关节平面。

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

牵开上下皮瓣,打开颈正中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

探查见患者甲状腺略大,饱满,双极电凝镊游离甲状腺双叶,向内侧牵拉甲状腺左叶,离断甲状腺中静脉,解剖保护喉返神经,于气管食管沟内找到下位、上位甲状旁腺,直径分别约2cm、1cm,完整游离切除,同法切除右侧下位、上位甲状旁腺,直径分别约1.5cm、1cm,均结节状增生,质地中等,边界清。

右上位甲状旁腺切取3x2x1mm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剩余组织送检冰冻病理示:甲状旁腺结节状增生。

将右下位甲状旁腺3x2x1mm切成1mm碎片种植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内。

余下三枚甲状旁腺留送常规病理/冰冻病理均示甲状旁腺结节状增生。

甲状旁腺切除后残面渗血,并距离喉返神经较近,给予泰绫可吸收止血纱布填塞创面。

查无出血,创面放置引流管一根(体内长约6cm),原切口引出固定,清点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颈正中线、颈阔肌,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

术中出血少量,麻醉满意,术程顺利,病人送至PACU,待清醒后返病房。

注意患者声音、呼吸及切口渗血情况、血钙,并注意补钙。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姓名:*** 住院号:***记录者:[记录者]日期:[日期]。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短期和远期影响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短期和远期影响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短期和远期影响冯石坚;陈贵俦;梁宏伟;冯丽萍【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短期和远期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将研究对象分配为对照组45例(未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和试验组45例(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试验组患者再进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术前、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和术后一个月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中术后出现暂时性低血钙症和有低钙症状的人数,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三天,两组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均低于正常值2.0mmol/L,且出现低血钙症状,但试验组患者术后第五天即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一个月试验组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五天,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一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出现暂时性低血钙症和有低钙症状的人数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来看,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患者的甲状腺分泌功能有所削弱.但长期来看,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能快速恢复甲状腺分泌功能,降低了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20【总页数】4页(P209-211,215)【关键词】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作者】冯石坚;陈贵俦;梁宏伟;冯丽萍【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阳江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阳江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阳江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阳江 529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可调节人体血钙血磷的代谢平衡,避免人体出现四肢麻木、手足抽搐、呼吸不畅等现象[1-3]。

颗粒包埋法与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

颗粒包埋法与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

颗粒包埋法与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4-01T06:03:12.619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4期作者:赵雪云李远平张英毅祝琴[导读] 比较颗粒包埋法与匀浆注射法两种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效果。

(乐山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比较颗粒包埋法与匀浆注射法两种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科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颗粒包埋法及匀浆注射法将1枚甲状旁腺行自体移植。

对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的甲状旁腺素水平、血钙水平以及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耗时进行比较。

结果:颗粒包埋组患者PTH水平(pg/ml)及血钙水平(mmol/L)分别为:(术前1天41.34±14.43、2.27±0.12,术后1天22.13±4.91、1.93±0.14,术后1周27.24±5.88、2.04±0.12,术后1月33.15±8.83、2.14±0.09,术后3月36.48±10.82、2.25±0.13),与匀浆注射组(术前1天41.52±13.97、2.26±0.14,术后1天21.88±6.44、1.89±0.12,术后1周26.92±6.03、2.06±0.11,术后1月34.01±7.73、2.15±0.14,术后3月36.77±11.49、2.26±0.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所需平均时间(3.2±0.8)min,较颗粒包埋法(5.5±1.2)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刻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parathyroid autotransplantation)是一种在甲状腺手术中
用于减少或预防手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的方法。

在全甲状腺切除术(total thyroidectomy)中,因为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相邻且紧密联系,所以甲状旁腺易于受到损伤或误切,从而导
致低钙血症的发生。

低钙血症是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不全导致血钙浓度下降而引起的,表现为手足抽搐、肌
肉痉挛、口干舌燥、心悸、头昏眼花等。

在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需要及时补钙,并
且如果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维持治疗长达数天。

因此,为了防止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医生通常会进行甲状旁
腺自体移植术。

该方法就是将正常的甲状旁腺组织切割成小块,然后在手术部位周边某个
位置进行植入。

这种方法有助于保存少量的甲状旁腺组织,从而保证手术后患者的血钙水
平不会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而急剧下降。

但是,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并非一种完美的方法。

因为这种方法只是移植组织,而并
不能保证这些组织能够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

如果植入的甲状旁腺组织在手术后无法正常
工作,那么仍然会发生低钙血症的现象。

此外,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由于甲状旁腺组织较小且位置难
以确定,移植过程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否则容易导致移植失败或损伤患者的
其他重要组织和器官。

总之,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是一种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常用的方法,可以有助于预防
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然而,医生需要对该方法具备一定的了解和技术经验,以确保操作
的安全和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