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磁悬浮列车中英双版
上海磁悬浮列车

来,认识磁悬浮列车认识磁悬浮列车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在考虑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时,应结合我国国情。
发展高速、节能、少污染、占地少的公共交通系统,而磁悬浮列车正是能满足这样要求的较为现实的新型交通工具。
它的发展将会大大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可带动一批新兴企业的成长。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电磁磁极间产生吸引力、排斥力的作用原理,以直线电机作为推动力前进的新型交通工具。
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起来。
尽管我们还将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称为“铁路”,但这两个字已经不够贴切了。
就拿铁轨来说,实际上它已不复存在——轨道只剩下一条,而且也不能称其为“轨道”了,因为轮子并没有从上面滚过——事实上连轮子也没有了。
它运行时并不接触轨道,只是在离轨道上10厘米的高度“飞行”。
上海磁悬浮列车世界上第一条以商业运营为目的的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将于两年后在上海浦东建成通车。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磁悬浮列车”立刻成了上海最引人注目,同时又是最令上海人骄傲的一个新名词。
因为两年后,从浦东龙阳路起始站乘上磁悬浮列车,只需6分钟就能到达浦东国际机场。
而同样的路程,如果乘出租车,在道路通畅的情况下,至少需要30分钟。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电磁磁极间产生吸引力、排斥力的作用原理,以直线电机作为推动力前进的新型交通工具。
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起来。
尽管我们还将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称为“铁路”,但这两个字已经不够贴切了。
就拿铁轨来说,实际上它已不复存在——轨道只剩下一条,而且也不能称其为“轨道”了,因为轮子并没有从上面滚过——事实上连轮子也没有了。
它运行时并不接触轨道,只是在离轨道上10厘米的高度“飞行”。
磁悬浮列车中国有几条

截止到2022年6月,中国有四条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列车、都江堰磁悬浮、长沙磁浮快线及北京市的北京地铁S1线,磁悬浮列车坐着是非常舒适的,而且速度极快。
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
20 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
中国磁悬浮列车介绍:
中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买自德国)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
2015年10月中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跑。
2016年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
该线路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
2018年6月,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
2021年12月14日,国内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在武汉下线。
上海磁悬浮PPT课件

.
22
磁悬浮列车缺点
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不可靠,不如轮轨 列车。在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没有轮子是很危险的。因为列 车要从动量很大降到静止,要克服很大的惯性,只有通过 轮子与轨道的制动力来克服。
由于运行动力学的影响,轨道两侧各100米内是不允 许有其他建筑物的。修建沪杭磁悬浮,占地多,对环境影 响比较大。
上海磁悬浮
.
1
上海磁悬浮简要介绍
.
2
上海磁悬浮简要介绍
.
3
上海磁悬浮简要介绍
.
4
上海磁悬浮简要介绍
.
5
上海磁悬浮简要介绍
.
6
上海磁悬浮简要介绍
.
7
上海磁悬浮简要介绍ຫໍສະໝຸດ .8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不是利用车轮和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
来解决支撑、导向和驱动这三大问题,而是通过
电磁场所特有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相互
.
37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影响
上海磁悬浮示范运营线建设,也为我国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专家认为,磁浮技 术有望催生国内磁浮产业迅速发展,并可能带动 我国相关前沿高新技术。而这些高新技术本身又 将形成新的产业,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拉动作 用。
上海的这条磁浮示范线相当于一个极为珍贵的 ‘母本’,中国的磁浮科技发展从此拥有了一个 腾飞的平台。”
40元或贵宾席80元。对荣誉军人、离休干部、残疾人等特 殊人群,也推出了凭证八折购票的优惠措施。同时,身高
120cm以下的儿童在成人陪同下免票的规定也将继续实施。
.
21
磁悬浮列车优点
列车在铁轨上方悬浮运行,铁轨与车辆不接 触,不但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 千米/小 时,而且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 控制;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 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 费用低。
上海磁悬浮列车英文介绍

上海磁悬浮列车英文介绍Dive into 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 with Shanghai's Maglev Train, a marvel of modern engineering that defies the conventional limits of speed and technology. Launched in 2003, this magnetic levitation train is a testament to China's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Gliding effortlessly above the tracks, the Maglev is a sight to behold as itwhisks passengers from the city center to the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a mere 7 minutes and 20 seconds. Reaching astonishing speeds of up to 431 km/h, it's not justa mode of transport but an experience that leaves a lasting impression.This high-speed train operates on the principle of magnetic levitation, where powerful magnets lift the train slightly off the track, reducing friction to a minimum and allowing for a smoother, quieter ride. The Maglev is not only a symbol of Shanghai's rapid development but also a beacon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s it produces less noise andair pollutio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rains.For those who appreciate the blend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Maglev offers a unique vantage point towitness the city's skyline, a fusion of historical charm and futuristic architecture. The journey itself i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reflecting on the past while racing into the future.Step aboard the Maglev Train and experience the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ravel, where speed meets comfort, and innovation meets tradition, all in the heart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cities.。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时速可达到500公里。
它的结合能,是利用常导或超导电磁铁与感应磁场之间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后或下面,作无摩擦的运行,从而克服了传统列车车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并且具有启动、停车快和爬坡能力强等优点。
时至今日,磁悬浮技术形成了分别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大研究方向——EMS系统和EDS系统。
德国认准的EMS(常导磁吸型)系统,是利用常规的电磁铁与一般铁性物质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车吸附上来悬浮运行。
日本看好的EDS(排斥式悬浮)系统,则是用超导的磁悬浮原理,使车轮和钢轨之间产生排斥力,使列车悬空运行。
目前两种车型都达到了500公里左右的时速,两种方案都切实可行,孰优孰劣,也确实难分高下。
“常导型”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
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
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使车辆浮起来。
列车底部及两侧转向架的顶部安装电磁铁,在“工”字轨的上方和上臂部分的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轨道间保持1厘米的间隙,让转向架和列车间的吸引力与列车重力相互平衡,利用磁铁吸引力将列车浮起1厘米左右,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
这必须精确控制电磁铁的电流。
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原理一模一样。
通俗说,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成电磁体,由于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的相互作用,使列车开动。
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
列车前进时,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过来,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
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原理

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原理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悬浮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
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主要分为磁悬浮和推进两个部分。
磁悬浮部分利用了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的原理。
在轨道上安装了一系列的电磁铁,形成了一个磁场。
车辆下方悬挂了一组强大的永磁体,使其产生与轨道上的磁场相逆的磁场,从而产生相应的磁力。
这两个反向的磁场相互作用,使车辆悬浮在轨道上,并且可以稳定地行驶。
推进部分利用了电磁推进原理。
轨道上的电磁铁通过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产生一个推动力。
这个推动力使得车辆在轨道上前进,并且可以控制其速度。
同时,车辆内部也安装了电磁铁,通过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产生一个反向的推力,从而实现刹车和减速。
通过磁悬浮和推进两个部分的相互配合,磁悬浮列车可以实现平稳地悬浮在轨道上行驶,并且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加速度。
磁悬浮列车无需接触轨道,因此摩擦力小,行驶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和颠簸感。
这种列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且有助于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所属分类:铁路运输添加摘要磁悬浮列车快速“飞行”。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
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优点。
并且它采用采用高架方式,占用的耕地很少。
磁悬浮列车意味着这些火车利用磁的基本原理悬浮在导轨上来代替旧的钢轮和轨道列车。
磁悬浮技术利用电磁力将整个列车车厢托起,摆脱了讨厌的摩擦力和令人不快的锵锵声,实现与地面无接触、无燃料的快速“飞行”。
目录[隐藏]∙ 1 简介∙ 2 原理∙ 3 历史与发展∙ 4 大事记∙ 5 实用型∙ 6 特点∙7 中国现状∙8 与子弹头的对比∙9 参考资料磁悬浮列车-简介高速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是对传统轮轨铁路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
它不使用机械力,而是主要依靠电磁力使车体浮离轨道,就像一架超低空飞机贴近特殊的轨道运行。
整个运行过程是在无接触、无磨擦的状态下实现高速行驶,因而具有“地面飞行器”、“超低空飞机”的美誉。
很多人在问:磁悬浮列车为什么能离开轨道飞驰呢?磁悬浮列车应用准确的定义来说,磁悬浮列车实际上是依靠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空中并进行导向,实现列车与地面轨道间的无机械接触,再利用线性电机驱动列车运行。
虽然磁悬浮列车仍然属于陆上有轨交通运输系统,并保留了轨道、道岔和车辆转向架及悬挂系统等许多传统机车车辆的特点,但由于列车在牵引运行时与轨道之间无机械接触,因此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所以它也许会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陆上交通工具。
根据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基本原理,国际上磁悬浮列车有两个发展方向。
一个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常规磁铁吸引式悬浮系统--EMS系统,利用常规的电磁铁与一般铁性物质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车吸引上来,悬空运行,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的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 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 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 飞行的奇迹。
磁悬浮的类型
• 常导型
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 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 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 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 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 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 隙较小,一般为10毫 米左右。常导型高速磁 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 小时400~500公里, 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 快速运输。
超导型
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 代表。它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 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 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 公里以上。
磁悬浮的优点及缺点
优点: 总的来说,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低噪 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特点。
•
•
•
• 带来交通运输划时代变革 • 真空管道磁悬浮技术的意义,类似于当初蒸汽 机取代马力,将带来划时代的变革。民航、铁路运 输将被大面积取代,人类将进入更清洁、高效的旅 行时代。 • 为了解决建造和运行中的难题,张耀平和他的 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真空管道中的隔离室”、 “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磁悬浮车与车站间的对 接装置”、“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系统中的密封门” 、“真空管道高速交通运行抽气系统”等专利相继 问世。 • 张耀平认为,目前科研项目唯一的需要,就是 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建造第一条实验线路,“要有建 设三峡大坝和开发大飞机、长征火箭项目的魄力, 这个项目无法由某一高校、公司或单位单独完成, 但一旦完成,中国将在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 ”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专线全长29.863公里。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的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运线2001年3月 1日在浦东挖下第一铲,2002年12月31日全线试运行,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 运营。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极吸引力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
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
磁悬浮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
通电后,地面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体极性总保持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
铁轨两侧也装有线圈,交流电使线圈变为电磁体。
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使列车前进。
列车头的电磁体(N极)被轨道上靠前一点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被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结果是一“推”一“拉”。
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保持一定的间隙(一般为1—10cm),因此运行安全、平稳舒适、无噪声,可以实现全自动化运行。
磁悬浮列车的使用寿命可达35年,而普通轮轨列车只有20—25年。
磁悬浮列车路轨的寿命是80年,普通路轨只有60年。
此外,磁悬浮列车启动后39秒内即达到最高速度,目前的最高时速是552公里。
据德国科学家预测,到2014年,磁悬浮列车采用新技术后,时速将达1000公里。
而一般轮轨列车的最高时速为350公里。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
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
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是车辆浮起来。
列车底部及两侧转向架的顶部安装电磁铁,在“工”字轨的上方和上臂部分的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轨道间保持1厘米的间隙,让转向架和列车间的吸引力与列车重力相互平衡,利用磁铁吸引力将列车浮起1厘米左右,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
这必须精确控制电磁铁的电流。
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原理一模一样。
通俗说,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成电磁体,由于它于列车上的电磁体的相互作用,使列车开动。
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
列车前进时,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过来,即原来的S极变成N 极,N极变成S极。
循环交替,列车就向前奔驰。
稳定性由导向系统来控制。
“常导型磁吸式”导向系统,是在列车侧面安装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
列车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排斥力,使车辆恢复正常位置。
列车如运行在曲线或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达到控制运行目的。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的构想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于1922年提出。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及轨道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只是把电动机的“转子”布置在列车上,将电动机的“定子”铺设在轨道上。
通过“转子”,“定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我们知道,电动机的“定子”通电时,通过电磁感应就可以推动“转子”转动。
当向轨道这个“定子”输电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列车就像电动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着做直线运动。
上海磁悬浮列车时速430公里,一个供电区内只能允许一辆列车运行,轨道两侧25米处有隔离网,上下两侧也有防护设备。
转弯处半径达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最小的半径也达1300米。
乘客不会有不适感。
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
它是21 世纪理想的超级特别快车,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磁悬浮列车。
目前,我国和日本、德国、英国、美国都在积极研究这种车。
日本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已经过载人试验,即将进入实用阶段,运行时速可达500 千米以上。
中国国产磁悬浮列车西南交通大学在2000年研制的世界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世纪号”以及后来研制的载人常温常导磁悬浮列车“未来号”等受到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据介绍,早在1994年,西南交大就研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可载人常导低速磁浮列车,但那是在完全理想的实验室条件下运行成功的。
2003年,西南交大在四川成都青山磁悬浮列车线完工,该磁悬浮试验轨道长420米,主要针对观光游客,票价低于出租轿车费。
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
它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
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公里以上。
这就是所谓的“磁悬浮列车”,亦称之为“磁垫车”。
原理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通俗的讲就是,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
由于它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的相互作用,就使列车开动起来。
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
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流向就反转过来了。
其结果就是原来那个S极线圈,现在变为N 极线圈了,反之亦然。
这样,列车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奔驰。
根据车速,通过电能转换器调整在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比高速列车的优越性由于磁悬浮列车是轨道上行驶,导轨与机车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的接触,成为“无轮”状态,故其几乎没有轮、轨之间的摩察,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 千米/小时,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无噪音,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只有65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技术系统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尽管可以使用与磁力无关的推进系统,但在目前的绝大部分设计中,这三部分的功能均由磁力来完成。
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介绍。
悬浮系统:目前悬浮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德国所采用的常导型和日本所采用的超导型。
从悬浮技术上讲就是电磁悬浮系统(EMS)和电力悬浮系统(EDS)。
图4给出了两种系统的结构差别。
电磁悬浮系统(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是结合在机车上的电磁铁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吸引产生悬浮。
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吸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磁铁反作用将列车浮起。
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
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
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电力悬浮系统(EDS)将磁铁使用在运动的机车上以在导轨上产生电流。
由于机车和导轨的缝隙减少时电磁斥力会增大,从而产生的电磁斥力提供了稳定的机车的支撑和导向。
然而机车必须安装类似车轮一样的装置对机车在“起飞”和“着陆”时进行有效支撑,这是因为EDS在机车速度低于大约25英里/小时无法保证悬浮。
EDS系统在低温超导技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超导元件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所具有的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
超导磁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线圈构成,它不仅电流阻力为零,而且可以传导普通导线根本无法比拟的强大电流,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制成体积小功率强大的电磁铁。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车辆上装有车载超导磁体并构成感应动力集成设备,而列车的驱动绕组和悬浮导向绕组均安装在地面导轨两侧,车辆上的感应动力集成设备由动力集成绕组、感应动力集成超导磁铁和悬浮导向超导磁铁三部分组成。
当向轨道两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与车辆速度频率相一致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会产生一个移动的电磁场,因而在列车导轨上产生磁波,这时列车上的车载超导磁体就会受到一个与移动磁场相同步的推力,正是这种推力推动列车前进。
其原理就像冲浪运动一样,冲浪者是站在波浪的顶峰并由波浪推动他快速前进的。
与冲浪者所面对的难题相同,超导磁悬浮列车要处理的也是如何才能准确地驾驭在移动电磁波的顶峰运动的问题。
为此,在地面导轨上安装有探测车辆位置的高精度仪器,根据探测仪传来的信息调整三相交流电的供流方式,精确地控制电磁波形以使列车能良好地运行。
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
车辆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它就像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
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有电时,由于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
同样,当沿线布置的变电所向轨道内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列车一起就像电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做直线运动。
从而在悬浮状态下,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由于磁悬浮列车具有快速、低耗、环保、安全等优点,因此前景十分广阔。
常导磁悬浮列车可达400至500公里/小时,超导磁悬浮列车可达500至600公里/小时。
它的高速度使其在1000至1500公里之间的旅行距离中比乘坐飞机更优越。
由于没有轮子、无摩擦等因素,它比目前最先进的高速火车省电30%。
在500公里/小时速度下,每座位/公里的能耗仅为飞机的1/3至1/2,比汽车也少耗能30%。
因无轮轨接触,震动小、舒适性好,对车辆和路轨的维修费用也大大减少。
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不与轨道发生摩擦,发出的噪音很低。
它的磁场强度非常低,与地球磁场相当,远低于家用电器。
由于采用电力驱动,避免了烧煤烧油给沿途带来的污染。
磁悬浮列车一般以4.5米以上的高架通过平地或翻越山丘,从而避免了开山挖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